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论马勒交响曲风格

简论马勒交响曲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2921306.html,

简论马勒交响曲风格

作者:陈钒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3期

摘要:古斯塔夫·马勒是欧洲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以交响乐和艺术歌曲为主。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在德奥的音乐领域被视为瑰宝,其交响乐作品同样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勒在创作上吸收了贝多芬和柏辽兹·李斯特的艺术精华,他以巧妙的手法对和声进行改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曲式特点。这些都确立了马勒在欧洲乐坛上的重要地位。关键词:马勒;交响曲;风格中国音乐界在马勒去世100周年时,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和国家大剧院,都举行了马勒交响曲音乐会。在同一个城市推出两部大型第八交响曲制作和两套马勒交响乐全集,这在世界都很罕见。马勒的交响乐在中国已经备受瞩目,这也应验了马勒的预言:“我的时代终将来临”。1

了解马勒的精神苦旅,体会马勒的世纪末情怀马勒的音乐创作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趋于成熟。当时欧洲的文艺思想和哲学都被世纪末的情怀所笼罩。音乐家们的艺术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他们内心彷徨迷离,进入了内省和反思的阶段。这时的马勒在维也纳歌剧院担任艺术总监的职务,而他的大部分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难发现,马勒的后期作品对19世纪的浪漫派音乐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他吸收了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的创作手法,但又对调性组织有所突破,他的作品始终保持在底线上游走。这就是马勒交响曲中,既有创新又有古典美存在的原因。纵观马勒的欧洲交响乐,其作品内容中充满了“教父哲学”和“绝对理念”。就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以第三人称表达出“命运”的主题一样,马勒的交响曲用第一人称来展示自己的内心。马勒目睹了自己兄弟姐妹的死亡过程,又亲历了自己心爱的女儿不幸夭折。因此,死亡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他的交响曲创作中大多融入了“死亡”这个残酷的主题,如他所创作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交响曲中都有死亡命题出现。在他的后期作品《大地之歌》中也在反复吟唱“生命的幽暗和死亡的幽暗”。他在创作第八交响曲时力图表现人类得到爱的救赎这一宗旨,使生命一度在音乐中得到升华。但在第九交响曲中却又重新回到了死亡这个主题——“病中吟”。第十交响曲成为他“未完成的交响曲”。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勒在他的音乐中表现出的“精神苦旅”,在创作中呈现着浓浓的世纪末情怀。2

认识“散文式”句法,了解马勒的音乐特征“散文式”句法形式,是浪漫派晚期艺术家音乐作品的突出风格。与“单一”“清晰”的古典音乐风格相比,“散文式”句法具有句读自由的特点。这种句法形式使主题的曲式功能有较为复杂的表现成分。尽管“散文式”句法与古典时期的“诗歌句”有明显的差异,但在音乐的材料关系与运动逻辑上与古典音乐是一脉相承的。这种相互的联系可以使我们利用现有的理论和分析手法,对“散文式”句法的特点与内在逻辑进行研究与分析。“散文式”句法作为时代的产物,在浪漫主义的晚期达到了顶峰。马勒作为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里大量应用的“散文式”句法,成为马勒交响曲中比较突出的风格特点。在马勒所创作的交响曲作品中,有很多旋律和主题都以长度自由、句读隐蔽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对马勒作品中相关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马勒所创作的作品所应用的“散文式”句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