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中国传统村落_评选及分布探析_曹迎春_张玉坤

_中国传统村落_评选及分布探析_曹迎春_张玉坤

1 “中国传统村落”评选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等4部门于2012 年4月联合发起了 “中国传统村落”(以下简称传统村落)调查[1]和评选工作,旨在摸清我国传统村落底数并对其加强保护。住建部组织建筑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依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2],从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及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前期调查和申报的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1.1万多座村落中,评选出第一批646个、第二批915个传统村落,并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8月公布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 4]。

传统村落的评审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简称名城系列)等相关评审类似,但针对传统村落具体情况调整有二:1)入选更多、范围更广,旨在更加全面、广泛地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以保护精品为主导,数量少、覆盖面小,无法有效保护处于传统聚落体系底层的大量农村聚落。传统村落入选的广泛性和大量性,在更多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符合聚落体系

中各等级聚落规模—位序呈幂律分布的规律[5],有助于增强传统聚落体系保护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重要入选标准,加大其评分权重。中国自古以农业文明为主导,农村—自然环境和聚落等物态因素与基于其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历法、习俗等非物态因素的高度契合体—是目前我国农业文明最直接的活态存在。评选标准由传统偏重静态物质实体拓展为重视活态非遗,强调了文化与其载体的辩证关系。

2 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目前公布的第一、二批传统村落共1561个,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山西、安徽、浙江和江西等省,辽宁省则无村落入选。村落分布整体呈现南方多、北方少,东南和西南多、东北和西北少的分布特征(图1、2)。根据住建部“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其中元代以前形成的村落占32.8%、明清两代分别占37.3%和24%,民国及建国之后为2.9%,无记载3.2%。传统村落包括全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和省级名村分别占传统村落的10.8%和18.8%;具有国家级非遗的村落占22.9%;只具有省级非遗的则

“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及分布探析Appraisal and Sel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and Study on the Village Distribution

[ 曹迎春 ] Cao Yingchun 1, 2

[ 张玉坤 ] Zhang Yukun 1

作者单位

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2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保定,071002)收稿日期

2013/0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108305)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2275803)摘 要

将传统村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城镇化发展、传统

文化脉络等因素叠加,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

地理和社会因素与传统村落分布的系统关系,探

索快速城镇化条件下,传统村落的生存规律,据

此初步提出宏观保护框架。

关键词

中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聚落体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distribution with factor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xt, this paper macroscopically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relation among village distribution, the factors

of geography and society from multi-angle. It explores the

survival law of traditional village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us macroscopically proposes the framework of

protec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ystem

占23.9%;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非遗的则占2.4%;“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约占传统村落的15.1%;而“少数民族示范村”则占12.1%。有45.8%的村落已制定保护规划;53.1%的村落已依托其物质和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而14.7%的村落采用博物馆的方式保护 1)

3 传统村落分布分析3.1 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是农业文明聚落生存和布局的直接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地势地形、经纬度、海拔高度、水源、降水蒸发量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这些因素与传统村落分布叠加见图3~7。

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以及第三阶梯南部山脉和丘陵地区,少部分

位于第一、二阶梯西南过渡地带,具体集中于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地区、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南岭沿线丘陵地带、黄山—武夷山脉沿线及周边地区,以及云贵高原横断山脉4大区域[6]

。以上地区地形多样、海拔多

变、环境丰富、气候类型复杂,适宜多种农业类型发展。大跨度纬度范围内均有村落分布,表明与纬度关系不显著;村落分布与山脉地形因素高度相关,平原腹地很少分布,仅珠江三角洲及四川盆地等处稍有涉及。在

1 “中国传统村落”分布5 与河流叠加 3 与地势地形和经纬度叠加

2 传统村落数量分布

6 与降水蒸发量叠加

4 与海拔叠加

7 与土地利用类型叠加

0~596596~11861186~17821782~26412641~35903590~44084408~50455045~55705570~8847

海拔(单位:m)

干燥指数

0.5~11~22~55~1010~2525~100>100

<0.5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河流

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森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草原、草山、草坡、草滩)难利用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

耕地

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350300250200150100

50

131

2

3

5

16

90

65

73

89

16

16

62

43

72

91

69

62

7

7

64

1313

20

39

70

8

292

294

特集:乡村蜕变下的建筑因应?研究

Special Collection: Architectural Way to Deal with the Rural Change Research

8 与城市圈叠加10 与人口分布叠加9 与GDP 分布叠加

11 与主要交通线叠加

太行山脉,村落沿沟谷走向集簇出现,在横断山脉则沿河谷较均匀布局,武陵山贵州东部区域村落高度密集分布,而东南部丘陵地区则相对散漫分布。村落多位于山区半腹地和向平原的过渡地带,选址基本为趋利避害的高亢之地;大部分村落距大型河流较远,与中小型河流依附关系明显,大型河流水患对村落生存构成威胁;与土地利用类型叠加显示,大部分远离传统粮食主产

区核心地带而位于其边缘。村落与林地及草地分布高度相关,基本位于林区及草地边缘。原因在于村落主要位于山区,适宜林木生长,同时林区(山区)与粮食种植(平原)交错地带,环境层次丰富、种植类型多样,抗风险能力较高,适宜村落可持续发展;与干旱区分布叠加显示,除山西省外,绝大多数位于湿润地区,而山西大部分村落位于谷地及过渡地带的河流附近。

3.2 城镇化发展因素

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传统村落不断更新甚至消失,其相关因素剧烈冲击着传统村落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群布局与发展、GDP、人口分布和交通线等。这些因素与传统村落分布叠加见图8~11。

传统村落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区域显著负相关,绝大多数远离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

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

天山北坡地区

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兰州-西宁地区

藏中南地区

成渝地区

滇中地区

黔中地区

北部湾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

江淮地区东陇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哈长地区中原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主要城市化地区省会或中心城市中国传统村落

GDP 数值

(单位:美元)

17129~26831

12335~171289957~123347744~99566326~77435305~63254649~53044179~46483677~4178

3329~36762993~33282766~29922538~27652251~25371949~22501577~19481077~15760~1076

铁路

国道高速公路

中国传统村落首都和省会

0~111~2526~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1~400401~5006~102~5

501~600601~800801~10001001~3000>3000单位:人/km 2

或位于其边缘,仅上海、广州、贵州、太原和山东等地城市圈包含少许村落,而这些村落中以旅游产业为主的比例(大于80%)显著高于本省总比例;与GDP叠加显示,绝大部分位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地区,80.3%的村落位于小于人均4600美元(2010年人均GDP为29992元[7],约合4430美元),小于2500美元和小于1500美元地区则分别覆盖33.2%和7.3%的村落,而位于较高水平地区(6000美元/人以上)的占全部村落10.1%(与旅游业高度相关),村落较少位于GDP极低的地区。中等或稍低的生产和消费水平更有助于传统村落生存,而极低区域不利于传统村落的持续发展,常伴随严重人口流失;与人口叠加显示,大部分村落位于人口中等及稍偏少地区,其中位于低度集聚区(201~400人/km)[8]、一般过渡区(101~200人/km,中国平均人口密度在此段)及以下区间的村落占86%,处于相对稀

疏区(51~100人/km)及以下和中度集聚区(401~500人/km)及以上的分别为20.5%和13.2%,而位于绝对稀疏区(26~50人/ km)及以下和高度集聚区(501~1000人/ km)及以上的分别为7.3%和8.8%。中等密度人口更利于村落的平衡发展,较低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不利于村落持续发展,反之人口较多则更新快,促使传统村落剧烈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高密度区的村落与旅游业相关性很高;与主要交通线[9]分布叠加,总体呈现交通线密度大的区域村落相对稀疏,大部分村落远离主要交通线,少部分村落分布贴近道路并与其走向相关。北方、小盆地等地区村落较南方地区更向道路积聚。主要铁路和公路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伴而生,进而影响其附近村落。

3.3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与传统村落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息息相关,是超越地理环境建立聚落间系统关系的纽带,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语系、线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聚落体系等因素,这些因素与传统村落分12 与少数民族分布叠加

13 与语系分布叠加

布叠加见图12~15。

与少数民族叠加显示,云南以及广西、

贵州、湖南、湖北和四川5省交接地区的少

数民族聚集区,对其内村落明显完整包络,

且分布重心重叠较好,并突破现行省界,其

他区域少数民族较少分布;与语系叠加,村

落集聚区域与语系分布范围重叠良好,且大

部分地区包络完整。语系内村落积聚性显著,

各语系范围内村落与相接语系内村落的距离

感较明显,其分布同样突破现行省界;村落

与主要线性文化遗产[10]相关性显著,隶属

多条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北方部分村落属于中国传统村落

东北官话闽南

胶辽官话闽东

中原官话闽中

江淮官话邵将

桂柳片粤语

淮南土话

湘语

冀鲁官话莆仙

北京官话闽北

兰银官话琼文

晋南官话客家

晋语平话

吴语乡话

赣语藏族彝族土家族侗族

门巴族哈尼族壮族仡佬族

珞巴族阿昌族布农族苗族

景颇族拉祜族傣族畲族

独龙族基诺族黎族瑶族

怒族傈僳族仫佬族俄罗斯族

羌族纳西族水族塔吉族

普米族白族毛南族

中国传统村落

维吾尔族蒙族

哈萨克族

鄂温克族

锡伯族

满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朝鲜族

回族

高山族

京族族

德昂族

佤族

布朗族

达斡尔族

柯尔克孜族东乡族

撒拉族保安族

裕固族土族

乌孜别克族

塔塔尔族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东南沿海部分村落隶属明代海防体系(涉及东南沿海全线),东南部大量村落与客家迁徙路线

[11]

密切相关,

云南部分村落则与茶马古道重叠显著,云、贵、川等地部分村落分布与红军长征线路相关,而京杭大运河沿线则很少涉及村落;传统村落与非遗关系参考传统村落基本信息;名城系列是中国传统聚落遗存的精品,代表我国传统聚落文化遗产整体保存现状。传统村落与名城系列叠加显示,两者负相关性显著,分布互补特征明显。除黄山地区、丽江局部和山西小部分地区外,传统村落与名城的高密度分布区分离明显,大部分传统村落亦避开名镇,而与名村融合。

综上所述,快速城镇化发展和山地地形是导致传统村落消亡和维护其生存的主要矛盾,两者交互作用形成目前传统村落的分布格局。快速城镇化发展是导致传统村落消亡的主导因素。现代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蔓延以及相应的快速建设活动促使其迅速消亡,仅存于快速城镇化区域边缘和其较难涉足的山脉和丘陵。而山脉和丘陵则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维持传统村落生存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其地理特征促使日常生活模式,较平原地区

更易与自然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维持基于地理环境之上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由于山区的土地、资源、人口和交通等城市发展所需因素的驱动力不足,延缓甚至阻止了城市化进程,形成相对平衡的自组织生存环境;平衡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是维护传统村落生存的重要条件,适中的环境、丰富的气候、多样的种植和产业类型、中等及偏低水平的人口和经济等平衡关系,更易于维持稳定的生产和生活格局,形成较强的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平衡系统单项或多项因素的迅速改变,将导致系统的动荡,动荡结果由其抗风险能力决定。若传统村落的系统联系越复杂、多样,其抗风险能力则越强;较物质因素而言,文化因素是在更高层面加强村落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维系其生存的核心力量,民族聚集地、语系、线性遗产等文化因素从不同层面维系传统的生存惯性,孕育和传递聚落内部及之间的传统因子,进而凝聚物质和文化的平衡生态系统,延缓或阻止其瓦解;传统村落弥补了名城系列中村落部分偏少的缺憾,进一步完善传统聚落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深入研究传统聚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系统演变规律极其重要。

4 宏观保护框架

4.1 加强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

传统村落是村落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的文化生态系统。系统论指出系统相关因素(要素、系统和环境)的显著变化将导致原系统失衡、衰退、甚至消亡,传统村落的大量消亡便是这样,因此需全面加强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系统性保护主要涉及整合传统村落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等要素,明确其系统性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整合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原系统活性;整合传统村落与名城系列,构建传统聚落体系;突破现行区划,基于民族、语系、文化脉络等的空间范围构筑文化圈或文化线路等。系统性保护有助于恢复系统活力,重建聚落体系,将孤立的村落纳入国家传统文化遗产网络[10]

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具有决

定性意义。

4.2 维护传统村落系统平衡

传统村落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5]

,保护的关键是维护系统平衡。基于村落的系统性认知,借鉴现代社会学、非线性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模型

[12]

,如社会网络模

中国传统村落

15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叠加

14 与线性文化遗产叠加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传统村落

(含历史文化名村)

丝绸之路明代长城京杭大运河客家迁徙线路红军长征线路茶马古道

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等,建构传统村落多因素系统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传统村落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系统关系和作用机制;同时,基于宏观GIS和微观BIM相结合的信息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单项或多项因素变动对系统的影响,分析、评估和预测村落演化方向,预防性干预以及修复其自组织能力,维护村落稳定、适中的动态平衡,进而提高其抗风险和适应能力。

4.3 面向对象的多样性保护策略

复杂因素形成传统村落不同现状,据此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在更好保护村落的同时,缓解保护需求紧迫和保护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具体如下:1)城市化区域内部的村落,多与旅游业相关,已达成新平衡。在密切监测商业化负面影响前提下,深入发掘、修复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与物质再融合,以此恢复村落活力和维护其活态传承;

2)城市圈与山区过渡地带的村落遭受最剧烈冲击,是保护的急点和重点,且北方较南方更紧迫;应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抑制系统要素的激变,同时修复和养护关键的生存要素,监测并预防性干预以引导系统的良性变化;3)北方山区中部和腹地村落,因人口迁出和老化、产业衰退和变迁等因素威胁村落持续发展,重建村落基础支撑系统和产业更新,同时以传统文化凝聚村落实体要素,恢复其活力是保护的核心;4)南方及西南山区腹地纵深大,与环境共生关系较密切,村落生存状况较好,可密切监测和适度引导以维护其系统性平衡。

4.4 重视传统村落传承和发展

传承和发展是传统村落作为活态遗产[13]的显著特点,而传统文化传承则是其核心。传统文化是古人适应地理环境和组织社会的系统生存策略,进而衍生出村落物质实体。深入研究村落传统文化内涵、系统演化及其与物质实体的衍生机制,还原村落文化以农业为主体的人—地关系本质,基于此构建村落文化层次等级体系。结合社会学研究方法,

评估各层次与主体的亲疏关系和作用强度,

确立村落文化的核心属性和弹性属性,并制

定相应保护原则;发展是村落的必然趋势。

在发展过程中,只要严格保持和维护传统村

落核心属性,适度拓宽弹性属性接受范围,

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既使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得以传承,又可满足村民对现代物

质和文化的发展要求。

4.5 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创新

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要求政府、高

校、研究机构、企业以及村落等多部门,在

村落文化遗产记录、认知、保护、管理和传

承工作各方面,打破行业壁垒,共同参与、

协同创新。建立直接面向传统村落保护需求

和可持续发展,以物质和文化遗产保护及传

承工作流程为轴心的系统工作模型,贯通保

护传承完整工作链路,衔接传统的片段化工

作模式,同时建立基础数据、评估、管理、

技术和人才培养共享平台,以提高工作系统

性和科学性,进而更好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

珍贵的文化遗产。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

的突飞猛进,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传统村落的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要素及作用

机制均发生巨大变化。系统生存条件的剧烈

变化致使传统村落只能局限在相对苛刻的条

件内生存,并依然面对进一步恶化的生存现

状而岌岌可危。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关键

是村落的系统性保护,通过深入研究村落的

系统要素构成和作用机制,建立系统性保护

框架,制定面向对象的多样性保护策略,创

立多部门、多专业有机协同的系统保护模式,

以维护村落系统的复杂性联系、自组织平衡

以及弹性更新,实现传统村落的系统保护和

健康发展。

注释

1) 数据源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中国传统村

落管理信息系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 住房城乡建设

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财政部关

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

号)[EB/OL].2012-04-16. http://www.mohur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zcfg/jsbwj_0/jsbwjczghyjs/201204/

t20120423_209619.html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 住房城乡建设

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

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号)

[EB/OL]. 2012-08-22.http://www.mohur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zcfg/jsbwj_0/jsbwjczghyjs/201208/

t20120831_211267.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

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

部. 关于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

录村落名单的通知[EB/OL]. 2012-12-1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zcfg/jsbwj_0/

jsbwjczghyjs/201212/t20121219_212340.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

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

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

知[EB/OL] 2018-08-26.http://www.mohur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zcfg/jsbwj_0/jsbwjczghyjs/201308/

t20130830_214900.html

[5] 陈彦光. 分形城市系统:标度?对称?空间复

杂性[M]. 北京: 科技出版社, 2008.

[6] 杜秀荣,唐建军. 中国地图集[M].北京:中国

地图出版社,20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EB/

OL].2011-12-19.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tjfx/

fxbg/t20111219_402773172.html

[8]葛美玲,封志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

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2009,64(2):

202-210.

[9] 天域北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地图册

[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

[10] 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李海龙,刘柯.中

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J]. 人文地理,

2009(3): 11-16,116.

[11] 罗香林. 客家源流考[M]. 北京:中国华侨出

版社, 1989.

[12]沈崇麟.社会研究方法的新发展—应用社

会学前沿问题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8(1): 77-83.

[13] 冯骥才.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N]. 人民日

报. 2012-12-07.

图片来源

图1、2、3、4、5、15作者自绘。

图6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绘制

的干躁指数图绘制。

图7、12根据参考文献[6]绘制。

图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

局图绘制。

图9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当年各

地区GDP统计数据计算绘制。

图10根据参考文献[8]绘制。

图11根据参考文献[9]绘制。

图13根据“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

中华民族遗传资源共享平台”语系分布图绘制,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1124843.html,/ziyuan/sample/

language.html

图14根据参考文献[10]、[11]绘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