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文阅读专题学案

现代文阅读专题学案

现代文阅读专题学案

考纲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所谓“文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在理解一个词语时这两种含义在阅读分析过程中都同时起作用。

什么是语境呢? 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它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而“外部语境”,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很难准确地把握文意。

一般地说,高考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

所谓“重要词语”有下列内容:

①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的词语;

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

④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

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⑥有修辞的词语;

⑦有特殊指代义的词;

⑧概括性极强的词语;

⑨根据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1、从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来思考,选择准确的词义,理解临时意义。

2、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同时还要兼顾词的本义。

3、从词的词性、语法结构分析,斟酌词义。

4、准确把握指示代词的含义。

5、结合文体特点理解词语。

6、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来验证是否正确。

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对阅读过程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方见健。使粗心大意不得。”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

1“恰如数重物色”中的“物色”的意思是()

A.形貌B.寻求 C.物品 D.风物、景色

2“包裹在里许”中的“包裹”的意思是()

A.包扎

B.包扎成件的包儿C、包含D.包涵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需一翻开桐城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来看,日论辩,日序跋,日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是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之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这一段有三个“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

甲:听说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还有增多的趋势,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文言文可以学一点,但不要太多,因为我们是反对写文言文的。为什么要反对写文言文呢?首先,现代人要说现代话;其次,是文言文不易写好,为什么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于此。我也赞成教点古诗文,因为现在的文风不大好。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古文里可学的东西是很多的,但不要去学古代的那些辞藻。我们学文言文,学它的辞藻,这是错误的,会使文章不文不白。学古文,要学它的文风,学它的文气,就是看人家写文章开始怎么写、中间怎么写、最后怎么收的。韩愈不是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吗?他就提倡这个气,气盛文章就好。学古人的文气,对改变文风大有好处。

乙:我也主张学习文言文的。现在课本中有四分之一左右是文言文,但师生不满足,教师还自行补充大量古代作品。这里当然有应付高考的成分,不过文言文确实值得学习。古文中有许多精华,文字简洁,形象生动,说理透彻,干锤百炼,经得住推敲。但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要明确,不是要复古,不是为学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而是古为今用。阅读当代文章,有时需要有文言的知识。这些文章经常引用成语典故,也使用一些古代词语。当然,文白夹杂的文风不好,但古代词语吸收得当,文章是能增色的。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点古代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也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可以欣赏古代诗词。古诗确实有艺术魅力,吸引人,所以中小学生喜欢读,甚至超过了新诗。自然,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的人,总要以学好现代汉语为主,因此中学学习文言文要摆好主次位置。总之,我主张学文言文与古诗词,现有的分量还可以适当增多,但目的要明确,比例要适当。

丙:要问我的意见,我说,文言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

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是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和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

但是也要想一想,文言文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筛选的,而把白话作为全面使用的工具才半个多世纪啊。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不可呢?文言文中有用的东西是否能从现代文里学到呢?比如:“豁然开朗”出于《桃花源记》,不读《桃花源记》是否也能学到呢?我看文言里有用的东西多数都能从白话学到,不一定非要读《桃花源记》才能学到“豁然开朗”。有些人学文言对他写文章有好处,但也不能担保人人如此。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举过报纸上存在的滥用文言词语的例子,记者、作家尚且如此,中学生就不会犯这种毛病?退一步说,学生在作文中没有文白杂糅的毛病,但是文言词语用得很多,又会形成一种什么风格?是不是现代气息少了点?据说白话里加点文言成分就像菜里边加点盐,味道好,可是也要想到盐多了会咸得咽不下去。文绉绉的语言有文绉绉语言的味道,可以说是“别有风味”,但是毕竟不如人民嘴里来的语言那么新鲜、生动、泼辣,有泥土味,有时代气息。

1.分别指出文中两个“此”字(加点)所指代的内容

(1)但是目的不在于此。( )

A.说现代人的语言 B.多选些文言文c.反对写文言文 D.用文言文写作

(2)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不可呢?

A.从文言文里学习写作

B.把文言文的比重加大

c.在白话文里添加文言成分

D.从白话文里学习文言词

2.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1)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2)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3)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D.连缀成篇的文章

答:句(1)中的“文字”指

句(2)中的“文字”指

句(3)中的“文字”指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这里的“含意”与上面那个理解词语的“含义”写法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含意”是(诗文、话语中)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从考纲说明上看,重点有两种: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说,主要指后者。

在散文中,重要句子主要指:

1.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要通过理解修辞方法进而理解句子的原本意思,而这个句子对文意的理解又有着重要作用的。

2.内涵比较丰富、含义比较深刻,表达作者某种情思的语句。

3.议论、抒情性句子。这些句子或者表现作者的某种观点,或者揭示文章的主旨。

4.表达上形成前后冲突的矛盾句。语段中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一定的用意。

5.引用句。在文中引用名言名句,表现了一定的思想内涵。

6.起提领、过渡、归结等作用的关键语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