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7、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多次体验和感悟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初步培养学生从有多余条件的、稍复杂的的情景中筛选必要信息,根据乘法的意义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对必要信息的选择与分析,以画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乘法的意义选择乘法运算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体验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意义选择乘法运算解决问题。感悟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必要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模式与方法:诱、试、探、疑教学模式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奖励小葡萄

(1)介绍奖励办法:以小组为单位,哪个小组成员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发言、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都能为本的小组赢得一颗小葡萄。

最后哪组的小葡萄最多,哪组获胜。

(2)观察:奖励图,你有什么发现?(每串葡萄都有两片叶子,有7个小组。)能解决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片叶子?你是怎样列式的?(2×7=14)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求7个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鼓励:看,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以图中的叶子为载体,复习旧知,使学生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2、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今天我们继续用乘法的知识来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放手尝试,体验成功

过渡:元旦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文具作为礼物送给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全班交流,大声的说。

(设计意图: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图中获得较完整的数学信息,并全面的表达出来。)

要解决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1)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解答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先试着写一写或画一画。

3、交流汇报

(1)同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2)点名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方法一:画图法 8元

8元 8元

3个8元是24元

方法二:加法 8+8+8=24(元)

方法三:乘法 3个8元相加 3×8=24(元)

方法四:列表法

4、对比反思,优化算法

(1)哪种方法最简便?(乘法)

(2)为什么用乘法?

明确:3个8元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3表示要买3个文具盒。8表示一个文具盒是8元。24表示3个文具盒一共24元。

师小结:用一个文具盒的价钱8元与购买的数量3相乘,就算出了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也就是:3×8=24(元)或8×3=24(元)口诀:三八二十四。

(5)回顾反思:解答正确吗?怎样检验? 购买的个数

1个 2个 3个 需要的钱数 8元

16元 24元

画图,看题目、画图、算式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

(通过学生独立尝试与交流,使学生学会用画图法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过渡:我们解决了“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的问题。如果要买5个文具盒呢?买6个呢?8个呢?你会解决吗?

小组合作:

1、先想好你想买几个文具盒,再列式算出需要的钱数。

(得写出自己能算出来的吆,)

2、由小组长带领在小组内交流

(你想买几个,一共需要多少钱?列式是:)

3、哪一组最先完成任务,得2颗小葡萄。

2、全班汇报

点名汇报,要求说完整话。教师相应板书算式。

3、反思总结: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都是乘8;买几个就是几乘8等。

师小结:要求几个文具盒的总价,就是用一个的价钱8元乘购买的数量。4、巩固练习

师:除了买文具盒,还想买什么?想买几个?

鼓励学生从主题图中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点名提问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一人提问,其余小组成员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小组长带领对改。

四、质疑释疑,拓宽思维

师:算总价时可以用乘法解答,还有什么情况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1、学生回答

2、课件展示:

(1)一个玩具7元,要买3个,一共需要多少钱?

(2)一袋有5个苹果,桌子上有6袋,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3)一行种4棵树,7行一共种多少克树?

(4)一条船上坐6个人,8条船上一共能做多少个人?

小结:这里的一个玩具7元;一袋有5个苹果;一行种4棵树,一条船坐6人都表示一份的数量。买3个;6袋苹果;7行树;8条船,都表示有几份。要算一共有多少都是算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都是用一份的数量乘需要的份数得出总数。

板书:一份的数量×份数=总数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乘法,并且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我相信我们小朋友也一定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吗?这节课就学到这儿!

堂清:79页:1、3、4

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经历7~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3.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三、单元特点 与第四单元基本一致。 四、具体单元 1.7的乘法口诀 例1的单元思路与前面6的乘法口诀相同。只是右边乘法算式中第二个因数要求学生填出来。 练习十六中除了安排一些用口诀计算的题目以外,还安排了一些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巩固7的乘法口诀的题目:第1、4、10、13、14、15题。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倍”的概念;例3,通过操作教学怎样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4,脱离实物操作,借助于形象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看到“1个4根”“2个4根”“3个4根”的关系。教材直接用描述性语言说明“倍”的概念:“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例3 让学生摆出2个圆片的4倍,通过操作,使学生建立起“2的4倍”与“4个2”关系的表象,转化为已学的知识,用乘法解决。 例4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借助线段图表示图意,帮助学生理解“7的2倍”,线段图本身也有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扫地学生的线段图与7个人的形象图相结合,说明这一段线段表示7个人,擦桌椅学生的线段图就脱离了形象支持。 (3)计算时,教材用两种方法解决“2个7”,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计算,如加法。 3.8的乘法口诀 (1)例5的单元与前面一致,只是用数轴代替列表,用形象的方式得出同数连加的结果,同时渗透数轴的思想。 (2)练习十八中也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第15题,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有意义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可以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可以用连加、乘加、乘减,计算“每桌有多少人?”也可以用乘法计算,还可以计算一共有多少把椅子。 4.9的乘法口诀 (1)例6的单元与例5一致。 但9的乘法口诀有特殊的规律,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这些规律(十位数逐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复习背诵1--6的口诀。 我们已经学过那些乘法口诀?请大家背一遍。 2.电脑出现七巧板拼成的小船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屏幕。(电脑配音:大海大海,像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 师:小朋友们,你看,这么多帆船把大海点缀得多美呀!像这样的一艘帆船还可以用几个三角形拼成了。 二、合作探索,总结规律。 1、合作探索,试编口诀。 (1)师:摆一只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如果摆2只、3只、4只、5只、6只、7只小船呢?请你填在书上第70页的表格里。 小船的只数 1 2 3 4 5 6 7 三角形的个数 (2)指名汇报,板书。 (3)学生回答时老师谈话:2只船要几个三角形?生:14个。师:14是怎么算出的?生:7加7等于14。师:7加7是几个7相加?生:2个7相加。(板书:2个7相加)........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21里面有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7个7是()?

(4)算三角形的个数时,你想到了什么?(7的乘法口诀)怎样编出7的乘法口诀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5) A、1只船是7个三角形拼成,所以只需要1组7块三角板就拼好了,(板书:1个7)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1×7=7) C、3只小船要几个三角形?21是如何算出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个7相加。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3×7=21) ………… 交流完后全部校对表格,看看哪些同学全部做对。 (4)师:你能根据这几个7的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请前后四人为一组,合作编出7的乘法口诀,要求:每组组长安排每位同学要编哪几句口诀,编完后用黑水笔记录在小纸条上,一张小纸条上只写一句口诀。 (5)完成后,请一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所编的口诀。 交流时提问:你是根据哪一个算式编写的那一句口诀。 展示完后若顺序不正确的,继续提问:这些口诀正确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让全班排列顺序。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编对了吗?请大家在桌面上从小到大排一排这些口诀!并齐读自己编写的口诀!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师:为了迅速计算乘法,我们编出了口诀。老师也编好了,老师的第一条是什么? 随意出示一句口诀(不公布),让学生猜一猜,若学生猜错了,就用“大一点”,“小一点”,“大多了”,“小多了”等形容词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手中的口诀! 第二条呢?………(让学生自主地巩固和熟悉7的乘法口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你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呢?有7句,前一个乘数是1、2、3……后一个乘数都是7,每相邻两句之间都相差7。 师:如果我忘记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那怎么办?如果忘记五七三十五呢?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请你谈一谈。(师生互相交流。) 师:那三七二十一这句话谁有好办法能记住呢?(生答)

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一、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属于课标中“数与代数” 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1.内容及作用: 《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 2.教材编写特点: (1)在具体生动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创设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3)内容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且形式多样。 3.编写意图: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建议: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总体特征,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和学习风格三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1、认知发展特征: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缺乏抽象性。 2.起点水平: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这对探索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熟记乘法口诀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doc

对《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 “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口诀”只是单纯为“计算”而存在的。于是,“熟记口诀”和“用口诀计算题目”成了他们建构课堂的两个核心视点。这样,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得以充分显现,但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价值”却遭到严重抑制。通过观看《7的乘法口诀》这一节录像课,强烈地感受到该课对“乘法口诀”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 课堂实录 ]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课件出示:森林背景下的“白雪公主”和七个拿着气球的“小矮人”。)师: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呢?她还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合)1,2,3,4,5,6,7。(课件在每个小矮人下方出示相应的编号。) 师:每位小矮人手上还拿着一个气球。(课件在前三个气球中分别出示“7”“14”“21”)请同学们看看,这三个气球上的数是怎么样排列的? 生2:每一次都加上了7。 生3: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4: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2个7相加,生三个数是3个7相加。 师:接下去几个气球中的数该怎样排列呢? 生5:21接下来应该是28。 师:你怎么算的? 生5:21再加上1个7就是28。(课件在第四个气球上出示:28。) (紧接着,后面三个气球上的数“35”“42”“49”也在师生对话中动态生成了。) 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

几个7?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屏幕上的这些数都跟哪个数字有关系呀? 生:(合)7!(教师板书:7)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数,说说1个7是7,2个7是14…… (学生齐说: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师:如果今天我们要学乘法口诀,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能猜出来是学—— 生:(合)7的乘法口诀!(教师完善板书:7的乘法口诀) [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引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节,有效的引领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氛围中生成探究材料,通过气球图上出示的数字,按规律找数,感知口诀原型,激发了学生编口诀的欲望。在这个环节中,课堂数学获得了“邀请”(情感层面)和“感知”(认知层面)双嬴。]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师:大家能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生:(合)能! 师:老师相信大家!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并请组里的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口诀写在白纸上。你们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好不好? (学生开展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 师:请告诉老师,你们编了几句口诀? (学生汇报,结果显示所有的小组都编出了7的口诀。) 师:大家都编出了7句,真能干!哪一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编的口诀? 生1:(把写有口诀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汇报)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师:同意这个小组编的口诀吗?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1)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大洋小学韦思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过程,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掌握口诀的特征。 2、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3、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数学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会如何编7的口诀,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七巧板吗?这可是个神奇的玩具,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老师也想把我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出示幻灯片)听了老师的介绍相信同学对七巧板更有兴趣了,古时候的玩具现在流传到同学们的手中了,那你们想不想也玩一玩呢?那就开始吧,看看哪位同学拼出的图案最多。 二、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1、聪明的孩子们摆出了这么多的图案,真了不起呀,老师也用这个七巧板摆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看看七巧板都摆出了些什么图形? 2、数一数,共有几个图案?每个图案由几块板拼成的? 3、一个图案用了7块,填7,表示几个几呢?表示1个7(板书) 4、2个图案共用了几块?(14块) 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2个7相加) 6、师:3个图案有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 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观察数的特点,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观察这三个数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该怎么列呢? (3)生独立填后师问,填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7,列式为1×7=7, 2个7是14,列式为2×7=14,后边该怎么列式呢? (5)这些算式都和7有关系,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 2、尝试编写口诀 (1)你们能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编的口诀写在纸上。 (2)学生开展编口诀的数学活动,编好的同学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3)交流编好的口诀。你编了几句口诀?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读给大家听一听?小朋友编的口诀跟他一样吗?我们一起读出来。(师出示口诀) 3、探究口诀记忆的方法 (1)读了这7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7的口诀有这么多的规律,你能用这些规律来试着记记这7句口诀吗?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记记。 (3)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齐背、指名背) (4)在背的时候你觉得哪几句容易记住一些?哪几句难记一些? (5)看来难记的口诀只有三句,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 (6)其实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上面也用到过7的乘法口诀,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孙悟空西天取经)老师先把这句话读一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面用到了哪两句7的乘法口诀? 4、游戏巩固 口诀我们已经记住了7的乘法口诀,那下面我们来做个对口令游戏吧:(师生对、生生对)。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口诀,愿意吗? 1、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口算,并说出口诀。 (2)看指针说口诀和算式。 (3)帮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

6的乘法口诀及案例分析

6的乘法口诀及案例分析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 谁料!话音未落,便听见了那爱表现的声音: “我知道!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嘘!老师在看你呢!”一旁学生连连提醒。 当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相遇的一刻,他下意识地吐吐舌头,停止了继续讲话, 葛旭————他是班上同学们公认的“调皮大王”,他读过二年级,这内容肯定早就学过了。此时我发现:孩子脸上的神情变得那么无奈。轻轻的,我有点于心不忍。 “都会了?”带着一丝疑惑,我开始问道,“哪些同学已经会背6的乘法口诀了?” 孩子们的眼睛一亮,一双双小手如雨后春笋“刷刷刷”地举起来。 我一数!“哇,超过一半”“这可怎么办?讲,还是不讲?”心底升起一串长长的问号。“讲,多数会了,不讲,又不合适。怎么办?”我的脑海里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几秒钟后,我稍稍思索,问道:“有谁愿意站起来大声背一次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每一个人都听见。其他的孩子似乎也跃跃欲试。 见此情形,新的疑惑又慢慢产生:“这么熟练的背诵,是否是真正的理解了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亲切地问。 “是我爸爸教我的”“我以前学过了”“我和妈妈预习过了。” 看来早有准备,这是个好现象,“不错,能提前预习,是个很好的习惯。可是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含义吗?”一时间,教室里变得十分安静,许多同学纷纷变得一脸茫然。“比如二六十二,就是二个六是十二。”有一个同学举手了。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还是请王新月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吧?” “我觉得,二六十二就是2个6相加得12,三六十八就是3个6相加得18,四六二十四就是4个6相加得24……”不愧是“学习大王”。看着有些同学似懂非懂的表情,我鼓励着说:“你们能听懂吗?这样吧,我们一起用学具摆摆,再次证明一下吧。” 于是我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数出6根小棒来摆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话音未落,一个个就兴致勃勃地忙活开了,互相交流着: “我摆的是田字。” “我用小棒摆了小雪花。”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2-75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内容。从教材的整体编排上看,本节课是建立在《表内乘法一》中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第二阶段的学习,所以不能简单的重复第一阶段的学习,应从形式、内容上都进一步延续和扩展。教材中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意在让学生主动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感受口诀的来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知识迁移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指导】总结口诀——发现规律——应用提升 【教具准备】PPT课件,苹果树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导入。 1.师生课前交流。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小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要吗? 2.看视频激趣导入。(播放《白雪公主》视频片段)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哪些人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配合PPT图片)童话世界里有七个小矮人,天上有北斗七星,彩虹有()种颜色,一星期有()天,瓢虫身上有()个黑点,七巧板有()块。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7有关的事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熟悉的动画人物引出与7有关的事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进而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自然流畅。】 二、引导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 1.引导示范,编写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小小七巧板,变化真多端。看,这像什么?(逐一播放演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让学生说说它的样子。) 师:摆一个图案需要用7块板,摆2个图案需要……就是2个7,是14块,2个7是14也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 生:用2×7=14和7×2=14表示。 师:照这样摆一个图案用7块就可以用1×7=7和7×1=7来表示。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 钱塘小学徐松筠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推导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记住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简介七巧板的来历。今天呀,徐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玩具,从它发明的那一天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后来传到国外,引起了轰动。被外国人称为“东方魔板”。一直到现在,你也玩、他也玩,全世界的人都在玩,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神奇的玩具呢?瞧,它们来了。用这个神奇的玩具可以拼出很多漂亮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 自主探索,试编口诀。 (1)师:摆一个图案要用几块七巧板?如果摆2个、3个、4个、5个、6个、7个图案呢?请你填在表格里。 (2)指名汇报,板书。(课件展示) (3)师:请看表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呢?14是几个7相加呢?21、28、35、49分别是几个7相加呢?(生说,师板书2个7,3个7,4个7,5个7,6个7,7个7) 师:1个7是几?乘法算式怎样写?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出口诀吗? (4)师:你能根据这几个7自己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请你试一试。打开课本72页,将书上的例题填完整,有困难的可以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师:为了迅速计算乘法,我们编出了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你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呢?(有7句,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多7。)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请你谈一谈。(师生互相交流。) 师:其实口诀在生活中非常熟悉,请看屏幕,师:这句话中有几句口诀呢?(2句)我们来读一遍。师: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都得要把这几句口诀记住,你们说,我们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3、记忆“7的乘法口诀”。 (1)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 (2)转盘游戏。 出示彩虹转盘。师:这是彩虹转盘,仔细看着指针,指针指着谁,请说出两数相乘的结果是多少? 三、应用。 1、欣赏七言诗。 师:同学们,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字,古代有很多问题都与7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回乡偶书》(课件播放)在这首诗一其有多少个字呀?你用了哪句口诀? 2、师生交流。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的呢? 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黑点,那2只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用了哪句口诀?六只瓢虫呢?七只瓢虫呢? 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编儿歌吧!请看屏幕。 师:请听我说,一个矮人一张床,那七个矮人几张床呢?一个矮人两个碗,那七个矮人几个碗呢?你会编吗?请你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编一起说吧!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

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 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7的口诀;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每一句口诀。 教学用具:教师用小黑板一块,学生用小黑板七块,每生10根小棒。 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7的口诀外,主要是让学生历经编写7的口诀过程,体验每一句口诀的来源。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认知规律,做了这样的设计:把全班35名学生平均分成7组(男生3人,女生2人),先让他们各自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激活课堂,然后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出7连加的结果,并以此为基础再次动手操作,摆小棒并按顺序写出与7有关的乘法算式,编写7的口诀,从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堂教学片段设计: 活动一:摆一摆算一算 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摆图形,今天我们用7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现在每人拿出7个小棒,在小组内各自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如下图形:

师:(等各组学生全部摆完后)很好,各组的小朋友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用七根小棒摆出了这么多自己喜欢而且很漂亮的图形,用掌声为自己喝彩。 全体生:(齐拍手)聪明,聪明,我聪明! 师:现在从各组小朋友所摆的图形中选出一个你们认为最漂亮的图形,摆一摆。要求第一组摆一个,第二组摆两个……第七组摆出七个. 各组学生选出一种图形开始摆, 教师对各组进行巡视指导,等各组摆好,用小黑板出示: 师:摆一个图形用了几个小棒? 生(马清梅):7根小棒 师:摆两个图形用了几个小棒? 生(杨孝忠):(数小棒)14根小棒。 老师依次对七个组的同学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哪一个组的同学答不出来,就让这个小组同学合作数出小棒的数目。然后在各小组汇报小棒数时板演完成上表。 师:各小组同学不仅摆的漂亮,而且数的准。那么,这些小棒数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石静):我们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生(马小兰):7个7个地相加得出的。 师:你们为什么要7个7个地相加呢? 学生(马文科):因为一个图形用7个小棒,摆几个图形就是几个7,所以用7个7个地相加。 师:7、14、21、28…….分别是几个7相加的和? 生(孔马东):1个7是7。 生(马忠芳):2个7相加是14。 生(杨秀萍):3个7相加是21。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合肥市锦城小学罗文君【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和“想想做做” 1、3、5、7题。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用三角形摆成的小船图案,让学生依次计算摆2-7只小船各要用几个三角形,并用填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别得到几个7连加的结果,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想一想”让学生应用自主编出的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题,教材在安排这些内容时,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教法建议】 本课主要采取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教学。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的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绎概括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发扬教学明主,用赞许、激励、表扬,体验成功,创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二是合理应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基本上已经掌握乘法口诀的格式与编写方法,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法建议】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写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说、敢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并借助加法计算的和,编出7的乘法口诀,记忆 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编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积累编乘法口诀的经验;培养记忆 和应用口诀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编口诀,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态度、 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继续体会乘法口诀的结构和规律,感受 乘法口诀在计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 值。 【教学重点】 编制并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掌握一定的方法帮助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Smar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情境导入 假日里,有7位小伙伴相约去大海对面的小岛上游玩,他们怎么去到对面呢?(小船)今天这艘小船很特殊,我们一起来看看。(显示七彩小船)它是由什么搭成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小船用标记) 2.出示表格 搭1 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2只呢?(14个)你是怎么想的?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是怎么算的呢? 那如果有3只船、4只船、5……呢?你们会算吗?请打开数学书到第70页,完成例1的表格。 3.交流表格数据

《7的乘法口诀》重难点妙招设计单

《7的乘法口诀》重难点妙招设计单 《7的乘法口诀》是二(上)书本70页例题,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利用题组来沟通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1—6的乘法口诀,学生对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也已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加之教材编写结构的雷同,这些都为学生独立自主编制7的乘法口诀作了良好铺垫。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与前面口诀教学的模式基本雷同,口诀的编制对学生来说虽是重点但已不是难点,因此,这节课把重心放在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设计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习题引导学生巩固运用。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1.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景。 教学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学习新知,并结合已经有的经验自己总结7的乘法口诀。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自主编写了7的乘法口诀,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主动探究,自编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了解口诀的一些特点,如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是按顺序排列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先根据三角形的个数算,再写算式,最后自编口诀。通过向全班展示,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让学生熟记了口诀。 3.利用规律速记口诀。 7的口诀相对较难记忆。引导学生利用上下两句口诀的规律和生活常识来记忆。学生发现、总结出规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规律来记忆。 4.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师生、生生对口令、看谁算得快、渗透一个星期有7天、算电子琴的白键个数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正确运用口诀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并说出所用口诀 5×6 =()( )×3=6 6×( )=24 ( )×( )=25 二、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七巧板的相关知识 师: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 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奇特的板块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教师出示7幅例外的美丽的图案,并让学生说说它拼的像什么。师:在这么美丽的七巧板中也隐藏着许多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①观察图案,独立完成填表 图案个数 块数1 72 143 214 285 356 42749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一个图案有7块,那两块图案呢 生:2个图案有14块 师追问: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7+7=14或2×7=14(真了不起,已经会用乘法算式了)师:3个图案呢? 师:还可以怎么算?(14+7=21)对14+7要肯定的表扬。 ②探索7的乘法口诀 (1)写出乘法算式 师:现在我们竖着来看一看,1个7是7,2个7是14,你们能像老师这样子说一说吗? 生:能(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很聪惠,马上把老师的话给用起来了。现在你能根据几个7是几,写出它们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再全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在写7个7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7×7=49写了一个算式,第二种是7×7=49同样的写了两个算式,最后得出只用写一个算…… 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互换位置后,它的算式不变,所以这里我们只用写一个算式就可以。 (2)编出7的乘法口诀 师:刚我们猜过7的乘法口诀可能有几句? 生:可能会有7句 自己编一编口诀,然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一个人一句。 引导学生会说:先说出乘法算式,再说它的口诀。 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追问:口诀中“一”表示什么意思?“二”表示什么意思?…… (3)熟记7的乘法口诀全班齐读一遍口诀 师:对于这7句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之间互相的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学情预测:口诀的第一个数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依次变大,每句口诀里都有因数七,它们的积每一次都大7。 请同学们读一读背一背。闭上眼睛在脑海里默背一遍,再全班齐背。 小游戏: 同桌之间对接口诀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7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1~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取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教学。在推导7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绎概括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具体的教学中还注意两点:一是发扬教学民主,用赞许、激励、表扬,体验成功,创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二是合理应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说学法: 本着“授之以渔”的目的,对照教法和学习内容,本课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养成善于与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几个层次:情境铺垫引入阶段:情景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西游记》、七巧板的真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究学习新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动脑筋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练习巩固深化阶段:通过对口令、小组接力赛等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并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在自评、互评中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放《西游记》主题曲。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刚才那部动画片啊?那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教学案例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教学案例 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中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本课的知识点有:(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解决问题;(2)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3)学会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 (4)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5)理解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问题的同和异;(6)感受“替换”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梳理这些知识点

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仍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

7的乘法口诀及课后反思

“顺口溜”激趣课堂 ——《7的乘法口诀》实录评析及反思 象山文峰学校沈海英 教学内容:(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2页例1及练习十七中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口诀的形成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在自主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初步记忆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七星瓢虫顺口溜题卡两人一张,智慧通道题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拍手念数青蛙顺口溜,方法指导 师:你知道这里的“8”只眼睛的8是怎样算出来的吗?“24”条腿呢? 师:小小的顺口溜里竟然藏着这么多口诀的知识!其实呀,只要爱动脑筋,我们也能编出好玩的顺口溜! 【评析:教师通过聊天式谈话和借助富于童话情境般的动画,和学生一起欣赏顺口溜《数青蛙》,瞬间就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谓课伊始,情趣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加法和乘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顺口溜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为学生下面顺利编制七星瓢虫的顺口溜做好了形式上和方法上的准备,充分相信学生的迁移能力,为《7的乘法口诀》教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二、自主体验,编制口诀 1、编七星瓢虫的顺口溜: ⑴明确七星瓢虫“七星”特点。 师:除小青蛙以外,动物王国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精灵!瞧,它是谁?七星瓢虫。师: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七星瓢虫吗?(因为它背上有7个点。) 师:真的有七个黑点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师:(边圈边数)果然有7个黑点! ⑵同桌合作编七星瓢虫的顺口溜。 师:我们能不能用这7个黑点也来给七星瓢虫编个顺口溜呢?想不想试试?

7的乘法口诀1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72页表内乘法(二)例1及练习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通过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方法与能力:掌握口诀的特征,能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多角度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PPT、纸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孙悟空卡通图片,同学们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那还记不记得孙悟空在炼丹炉里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晴,在取经的路上只要遇到妖怪,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红颜色的字: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其实这是两句乘法口诀,你知道是几的乘法口诀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规律,总结口诀。 1、引入: (出示幻灯片七巧板)同学们这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 拼一个图案用了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 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出它的乘法口诀吗? 板书: 表示的意义乘法口诀 1个7是7 1×7=7 7×1=7 一七得七 拼2个图案要用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是什么? 板书:

2个7是14 2×7=14 7×2=14 二七十四问: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像这样,同学们能根据这7个图案试着编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诀吗? 2、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3、全班交流。说说每句口诀的特点和联系。 (1)学生汇报。(板书)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三、发现规律,记忆口诀 1、7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我们来读一读。观察七句口诀,你发现它们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问:为什么积依次多7? 2、(师生对口令)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老师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看谁接的准? 3、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口诀容易记?为什么?哪句不容易记?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练一练:学了乘法口诀,我们可以用它来进行计算。根据一七得七这句口诀,我们可以算哪两道乘法算式呢?那根据其他几句口诀,又能算出哪些乘法算式的积呢?把你课桌上那些算式卡片送回家。其他小朋友看看他们送对了没有? 2、抢答:(拿起卡片)在算7×5的时候我们想哪句口诀?算7×3呢?7×4?2×7?7×7?6×7? 3、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7”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与7有关,比如:我们欣赏的古诗《山行》。 ①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四句诗句一共有多少个字?写下算式?用了哪句口诀?②你能算出整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吗?试一试。 4、一只七星瓢虫的背上有几个黑点?(出示)5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几个黑点呢?列式?口诀? 5、打开书本72页。(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七第1~5题练习 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7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7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

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 [学法]、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