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东华 五年级科学 纸11.26

易东华 五年级科学 纸11.26

易东华 五年级科学 纸11.26
易东华 五年级科学 纸11.26

15、纸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2、让学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纸的特点。

3、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纸的发明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常用纸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纸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教学、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牛皮纸、宣纸、卫生纸、复印纸、信纸、复写纸、书本、纸箱、纸杯等各种各样的纸实物、水槽、水、有关纸的课件等。

学生准备材料:各种纸、刀子、尺子、硬币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用投影出示一组漂亮的艺术品(如:剪纸、纸灯笼、纸花等)和学生做的手工作品,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纸。

板书出示课题:纸

关于纸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例如;纸是从哪来的?纸是谁发明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纸?)

2、了解纸的发展史

①、同学们你知道纸是哪国人首先发明的吗?(中国人)

对,造纸的技术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呢!

说到造纸术,就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

(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3、课件展示相关纸的发展历史:你们知道吗?远古时代在没有出现文字之

前,人们为了记录发生的事情用绳打结记录;商朝,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上。周朝时,用竹简、木牍、帛布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布絮造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流传国外。

同学们,纸对人类文化的传递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认识不同类型的纸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吗?

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纸制物品。(水杯、纸袋、练字本、纸扇等)

不同的纸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也不尽相同,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同的纸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不一样吗?(学生交流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厚薄程度不同、吸水性不同、结实程度不同、透明程度不同、光滑程度不同、承重能力不同等。纸的特性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纸的一些特性。

活动二:认识纸的特性

我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不同的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纸的特性吧!

你准备怎样来研究这些纸呢?小组内讨论一下制定个研究方案好吗?(学生讨论研究方法)

出示:你最想研究纸的特性是__________

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用到的工具有____________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各组进行汇报:

预设一:我们组研究纸的结实程度,采用的方法是撕一撕,所用的材料是各种不同的纸。还可以把不同的纸裁成长宽一样的纸条,把2个纸条相互勾住拉一拉,观察现象。注意:裁剪纸时按纵向或横向裁剪。

预设二:我们组研究纸的透光性,把几种不同的纸对着有光的地方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有的同学可能想到用手电照一照。

预设三:研究纸的吸水性实验。

方法一,把几种不同的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红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

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

方法二,把几种不同的纸剪成长宽相同的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在水槽里装入少许的水,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让各种纸条同时浸入水中,观察哪种纸条爬升的水渍高,那种纸的吸水性就好。

方法三,在桌子上倒一些水,请位同学来帮忙擦。教师先前准备好餐巾纸、报纸、复印纸、牛皮纸等。

问:你想选择哪种纸来擦?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判断出哪种纸的吸水性好。

2、在做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呢?让学生先说一说。

师强调实验要求:

(1)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做好记录,保护好试验器材。

(2)请各小组合理分工,进行试验,填好试验记录表。

3、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指不同组的学生进行回答。

如何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这几种纸的不同特性呢?(排序)

1、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牛皮纸、报纸、复印纸、餐巾纸这四种纸的透明度和吸水性的高低,更进一步说明不同的纸的特性不同。不同的纸性质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现在我们大家知道了:为什么生活中的纸制品要用不同的纸来制作了吧!

2、纸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1)谈话: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等,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节约用纸。

(2)出示课件:造纸的过程

砍伐树木→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后压成纸张。

3、我们了解了纸的性质与制造,那么纸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出示资料卡:

一箱A4复印纸需要一棵成年大树做原料,一个经营规模不大的经销商每年要销售7000箱左右,一年就相当于毁掉一大片成年树林。

我国造纸工业每产1吨纸,需用水100立方米,而国外的纸厂每吨纸仅耗用水10—20立方米,甚至低于10立方米。

(1)你看了这些资料有什么要说的吗?(生交流)

(2)如何节约用纸呢?

(3)学生畅想: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纸的有关问题,知道了纸的许多秘密。可关于纸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2、让每位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节约每一张纸,做一次“节约用纸”的

宣传手抄报,提高同学们的节约用纸意识。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最为熟悉的身边的事物----纸的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学生对纸的探究,进而了解纸的有关特点及用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不同纸的特性进行观察实验。促使他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

为了使学生对纸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方便学生对纸进行观察,我专门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实验材料袋,里面放多种不同种类的纸,一张观察记录表,水槽、滴管、烧杯等观察工具,为这节科学课的探究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对于科学学习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项目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作为实验教师,我觉得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应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使用建议

纸张的选择不一定按教案准备,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

3、需要破解的问题。本课可否这样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纸张,在搜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不同名称的纸张有着不同的用途,在众多用途中引导学生们重点了解纸张的吸水性。除了纸的吸水能力不同,纸还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讨论和质疑给学生创造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

薛城区沙沟镇中心小学--------易东华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有功能,食物按顺序进入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图画上,不断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画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消化过程图。通过三次强而有力的查找资料的指导,能很好的掌握方法。能正确体验胃的蠕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善于观察信息,完善自我认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用什么办法补充能量吗?(食物) 知道食物进入我们人体后要经过哪些地方吗? 学生答,教师重要的记板书(改为已经事先准备好的贴纸: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口腔腺。胰) 老师:还有补充吗? 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经过讨论以后的决定,或者还有意见的那有什么办法呢?引入下面) 二、消化系统的认识 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那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知道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

学生:查资料 老师:课堂上,觉得资料比较方便,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小组长分发资料) 投影2 教师指导,先别忙动手,先明确目标,再快速查阅,抓住重点,圈出关键词。 学生查找。老师:看哪个孩子查的最快最好 2分钟后学生举手示意。 老师:事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哪些地方,你圈的关键词是? 学生答,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的过程。 老师:食物经过依次的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贴出几个关键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是孤立的吗?不是,用粉笔加以连接。连起来形成的通道叫做消化道。 老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有几个消化器官中有一些帮助消化的结构,你能找到这些结构并把他们圈出来吗? 老师:板书口腔腺,肝(胆),胰。叫消化腺(教师将贴的字调整顺序) 板书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食物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人体内部的能量就是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进行的。 三、消化气管位置的认识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整个消化系统,那你知道?这些器官人体的位置?他们又是怎么连接的吗??楼老师这里有一些器官的模型,请你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器官在我们人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我来填一填: 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 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 四、科学探究: 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 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 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 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 四、科学探究: 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 学 科 学 五 年 级 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 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6000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 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 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17、⑴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⑵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与视网膜连接的 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⑶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 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 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7.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8.(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9.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娱乐活动)。 10.(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11.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1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4,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5.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6.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10.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1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 15、 16、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17、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 敌人阵地的情况。 18、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19、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 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镜子。 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 (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 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催芽)。 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 当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 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9、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 1.我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被(小肠)消化、吸收。 2.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原因是人体内的消化器官能分泌(唾液)、(胃液)、(肠液)等分解食物的 消化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 (麦芽糖)。 4.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5.呼吸是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6.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出现的现象是(火柴熄灭),这说明了我们呼出的气体已与我们呼入 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 7.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的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 血管、(毛细)血管。 8.血液之所以不停地循环是由于心脏的不断收缩与舒张。当心脏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 舒张时血液便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9.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 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0.盲人看不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他们的(视觉)神经出现问题,但他们的耳朵比一般人的灵敏,这 是由于他们的(听觉)神经系统比正常人的发达。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 时报告给大脑,并把大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12.脑分为(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作的。 2.照相机里面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 3.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形成(倒立的像)。 4.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1.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3.从家庭防盗门上的“猫眼”看屋外人要比实际人(小)。 1. 儿童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得不到休息,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增大),这时眼睛就会(近视)。 2.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应约为(30)厘米,休息时应看(远处)使眼部睫状肌肌肉放松,瞳孔复原。 3.强光射入眼睛会损害眼睛,阳光强烈时,为了保护眼睛,最好戴上(墨镜)。 4.不良的看书习惯和姿势会使眼球的(晶状体)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近视。 5.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连接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小),远处的物体就会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中。 6.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7.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 8.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 )块镜片。 9.普通潜望镜是用(平面)镜制成的。 10.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它是利用(平面镜反光的性质)制成的。11.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12.一个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13.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14.根据花的构造,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15.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1.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浸泡种子期间,应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种子有80%露白时,即可播种。 16.辣椒所食用的部位是(果实) 1.苹果是由苹果花的(子房)生长成的。 2.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果皮和种子)。 3.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 16.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 17.剪一根苹果枝条,将其栽培在土壤里,第二年枝条发芽成活了,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扦插)。 18.植物可以靠(根)、(茎)、(叶)繁殖。 19.用茎繁殖常用的方法有(扦插)他(压条)。 20.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多利),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21.(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 1.(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的头部(朝西),由几颗较亮的星组成弯弯的(镰刀形),尾巴在东,主要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 2.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 3.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斜面)。 4.使用斜面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5.到达一座山的山顶,如果沿着绕山公路走,很省力,但要走很长的时间,如果沿着山坡爬到山顶很费力,但经过的路程很短,这说明(斜面省力,但费距离)。 6.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它一般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7.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作用(滑轮组)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8.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力)、(改变运动的方向)、(改变运动的快慢)。 1.自行车车把应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2.自行车轮胎上花纹起(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3.前闸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 1.我们现在常用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 9.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 夏季的代表星座有银河东岸的(天鹰座),西岸的(天琴座),南天的(天蝎座)。 二、判断题。 1. 口腔只是食物的通道,食物在口腔中并不消化。(×) 2. 在人体的腹部有胃、肠、肝等器官。(√) 3. 食物经胃后到达大肠。(×) 4. 食物中毒一般是由于消化不良造成的。(×) 1.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 12页 1、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答:细菌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分布最广的一类生物。细菌能给人类带来各种疾病,威胁生命健康。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控制各种疾病,并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大量细菌存活于人体内,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2、“细菌都是有害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细菌你能给人类带来各种疾病,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但也有很多益生菌存在于人身体内部,防止外来细菌的侵入,参与新陈代谢,保障身体健康。所以说,“细菌都是有害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3、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 答:在雨后潮湿的树林,山坡的阴面容易采到。这说明蘑菇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长。 4、“真菌对人类有益无害”,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 答:不对。真菌对人类即有好处也有坏处。 真菌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丰富的生物资源,应用于酿酒、发酵、制药等工业中。为人类带来很大的帮助。 但是真菌也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疾病。同时会使粮食、饲料、食品、水果、蔬菜等发霉,导致人类的疾病,所以“真菌对人类有益无害”这句话时错误的。 17页 想一想 答:对。人体的运动是有肌肉、骨骼、关节共同完成的。肌肉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骨骼具有支撑作用,关节具有各种灵活的运动方式。肌肉牵引所连接的骨通过关节,作出各种精细的动作。所以说,人体的运动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共同完成的。 30页想一想 答:人体对事物的消化归结起来,可分为两个过程: ①、是在口腔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下把食物粉碎。 ②、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把食物分解成人体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消化液 包括: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 44页 回忆实验 1、设计实验探究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和实 验步骤。 答: 实验器材:集气瓶、毛玻璃、玻璃管、水槽、水、火柴、蜡烛、铁丝。 实验步骤: ①、点燃蜡烛,用铁丝系住蜡烛放入机器瓶中,观察蜡烛。蜡烛继续燃烧, 说明机器瓶内有氧气。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气体为氧气。 ②、在水槽中装入水,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倒置于水槽内,然后用玻璃管向 集气瓶中吹气,直至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出。用毛玻璃盖住瓶口,放在桌 面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蜡烛熄灭。实验说明: 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 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 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 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 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1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 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

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2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 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 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 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 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情感目标: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分析资料,通过交流合作掌握本课。 教学准备:消化系统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 生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 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 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 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 六、板书设计: 事物到哪里去了 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 七、教学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一、单元分析: 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人体内部的秘密更是他们倍感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科学课就是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关注生命就是要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逐步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针对人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科学知识:知道食物经过消化器官的顺序及功能;知道食物消化的过程;知道人体是怎样吸收营养的,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使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循环途径及其作用;了解人体的组成,骨骼、关节、肌肉与人体运动,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过程以及这些器官的卫生保健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 难点:消化、呼吸、循环的过程 四、教法学法: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一共4课,各用1课时,共用4课时。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

1.食物到哪里去了 1.我来填一填: (1)人的口腔内有,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等营养物质。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3)人的口腔里有(),它能分泌()。它里面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能把淀粉分解成()。 (4)鸡蛋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大米中含有(),肉类中含有()、()。 2.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3.慢慢咀嚼馒头或面包,仔细感觉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参考答案 1.(1)唾液腺(2)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3)唾液腺唾液酶麦芽糖(4)蛋白质淀粉蛋白质脂肪 2.

3.感觉馒头或面包变甜了。这是由于里面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的缘故。 4.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2.我们的呼吸 1.我来填一填: (1)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2)消化器官吸取的与呼吸器官吸收的在人体内“”,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呼吸器官的名称吗? 3.查阅资料,调查吸烟的害处。 4.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5.调查生活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有哪些,并提出保护呼吸器官的建议。 参考答案 1.(1)氧气二氧化碳(2)养料氧气燃烧 2.

3.略。 4.石灰水变浑浊。提示: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5.危害因素有吸烟、大气污染、环境不卫生等。建议:(1)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2)预防感冒;(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保持空气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4)不要吸烟,以免烟中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损害。 3.心脏和血管 1.我来填一填: (1)心脏位于胸腔侧。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差不多。 (2)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 (3)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 (4)血管分为、和。 (5)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6)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的气管是(心脏)。 (7)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8)心脏和血管属于(循环)系统。 (9)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写出心脏的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A、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C、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 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19、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20、(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2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 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 25、(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6、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27、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 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0、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 共分为(88个)星座.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所有知识点(答案)

一、填空 1、地球可以划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是最外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3、(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5、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研究。 1、地壳越住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2、火山分类有(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在火山模拟实验中,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 1、地下的(岩层)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3、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产生的。 1、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卵石是(岩石)经过风化,受到(水流冲击)和(相互摩擦)所形成的。 4、卵石都具有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的共同显著特征。 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1、(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作用。 2、(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流经(长江)(钱塘江)(黄河)(海河)(淮河)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是以(声波)的方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 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部分。 2、外耳由(耳廓)、(外耳道)组成。中耳由(听小骨)、(鼓膜)构成,鼓膜是(椭圆)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3、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4、声波通过(外耳)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最后由(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1、声音有(大小)和(高低)不同。 2、声音的大小科学上叫(响度),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则反之。 3、声音的高低科学上叫(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声音越大,则反之。 4、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5、超声波是指(20000)赫兹以上的声波,次声波是指(20)赫兹以下的声波。 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是(20赫兹∽20000赫兹)。 1、(噪声)(污水)(废气)(垃圾)并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 3、为消除噪声可采取措施有(将噪音源与生活区隔开)(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采用无噪音或低噪音设备)(广泛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降低噪声)等。 1、星座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而人为划分成很多(区域),共(88)个星。 2、(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成M或W形。 3、(大熊座)是秋季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其中的7颗亮星组成(勺子)形状,就是(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4、冬季上半夜,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 1、木材具有(能燃烧)(有纹理)(不易导电)(不易传热)等特点。 2、(非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天然材料。(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人造材料。 1、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