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代皇帝年号、干支、公元详表概要

宋代皇帝年号、干支、公元详表概要

宋代皇帝年号、干支、公元详表概要
宋代皇帝年号、干支、公元详表概要

北宋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北宋皇帝列表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宋朝,一个繁华盛世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一提起宋朝,就会想到宋朝的词,其实,除了词,宋朝还有很多优秀的统治者,正是在他们的治理下,才有一个供词人创作的环境。的XX整理了一下宋朝的历代皇帝列表,欢迎阅读。 宋朝皇帝列表 一、宋太祖赵匡胤(北宋)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

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北宋皇帝列表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

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北宋皇帝列表 二、宋太宗赵炅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太宗赵炅(939—997)。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宋太宗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执政措施,还得从他的继位说起。按照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帝王年数及分支对照表 从已知的公历年计算分支的年份:年数减3,余数除以10为天干,余数除以12为地支 根据已知日期计算主干和分支日期的公式为 g = 4C+[C/4]+5Y+[Y/4]+[3 *(M+1)/5]+D-3Z = 8C+[C/4]+5Y+[Y/4]+[3 *(M+1)/5]+D+7+I 其中奇数月份i=0,偶数月份i=6,C为世纪1月和2月是根据前一年的13个月和14个月计算的。[]表示四舍五入g除以10的余数是天极,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部支持日期,清宣彤元年,1909年,清德宗年,载湉光绪年,1875年,义海年,清穆宗载年,1862年,淳同治元年,清文怡咸丰元年,1911年,清宣宁道光元年(1821年),清仁宗元年(公元1796年),清元年(公元1736年),清雍正帝元年(公元1723年),清叶璇元年(公元16年)62年(公元1644年),仁贤生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沈嘉年(公元256年)+ 年(公元1621年),明太祖元年(公元1628年),崇祯元年(公元1621年),明朝太仓元年,朱常洛、光宗、16XXXX、庚申、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年,明朝的贵由、穆宗、朱载垕、隆庆、1567年,明朝的丁卯、师宗、朱厚熜在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明朝的朱厚昭正德元年(公元1506

年),明朝的朱由堂弘治元年(公元1506年),公元1488年,朱见深成化元年,明宪宗于公元1898年,公元1466年,徐兵年,朱祁镇天顺年,明英宗年,丁丑年,朱祁钰景泰年,明代宗年,武庚年,朱祁镇郑桐年,明英宗年,1436年,明朝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明朝仁宗朱高炽弘熙年(1425年),伊势年(1425年),明朝成祖年(1403年),朱迪永乐年(1368年),文健元年(1399年),贵妃年(1368年),公元年的乌审年元 年的皇帝年数、公元日期、干部供养日期、元、、陀帖木儿,到公元1340年的、元、、陀帖木儿,到公元1335年的元元年、元元年、元元年、元元年、年、陀玛特木尔年、元元年、1333年元宁宗年,林逸之班年,顺三年,任申年,元朝年,屠铁木年,元朝年,顺元年,1330年武庚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元年、明太祖元年,清元元年宗海山铁木尔达德元年宗海山,贞元元年铁木尔渊,贞元元年忽必烈 南宋, 皇帝年号:元年,许,宋端宗元年,赵昌景延元年,宋公宗元年,赵显德祐元年,宋度宗赵琪元年,贤淳元年,宋理宗昭丁运景宋理宗昭云开清远年,宋理宗昭鲍云祐元年,宋理宗昭云淳祐元年,宋立宗昭云嘉熙元年,宋立宗昭云段平元年,西夏一元化主赵濉天兴元年,西夏一元化主赵濉邢凯元年,西夏一元化主宋理宗赵云少定,西夏末

宋朝皇帝纪元表及简述

宋朝皇帝纪元表及简述 1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贤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比较安定。但是也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但也因为重文轻武,使宋代文学、哲学、美术、科技异常发达。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岁。 2 太宗赵匡义(公元939--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3 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年),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4 仁宗赵祯(公元1010--1062年),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进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在位后期,官僚膨胀,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而且,还有南蛮叛乱、交趾之乱。来虽有“庆历新政”,但尚未成功。其陵墓为永昭陵。 5 英宗赵曙(公元1032--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 - 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在位时碌碌无为,北宋就此衰落。 6 神宗赵顼(公元1048--1085年),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惟操之过急,不得其法,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图一举歼灭羌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羌,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享年三十八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 7 哲宗赵煦(公元1077--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在位15年,享年25岁。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敦、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远因。 8 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八年后死于黑龙江依兰。 9 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127年在位)。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62岁。赵桓受父宋徽宗逊位后即位为皇帝,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 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 宋仁宗赵祯: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 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

文/刘世高编辑/刘业挥2006-5-28 [返回主页]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 盘古氏——三皇五帝代简介 盘古氏按纲鉴,盘古氏首出御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盘古生於其中,能知天地造化之理,而首出御世者,故曰盘古氏。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地皇氏,爰定三辰,是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人皇氏,相厥山川,分为九区,人居一方,故又为居方氏,由是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亦号九皇氏。有巢氏,继人皇氏以治,上古穴居野处,教民巢居,故曰有巢氏。燧人氏,因民未有火化,钻木取火,教民烹饪,故号燧人氏。自燧人氏而上,即三皇之世。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而言,即五帝之世。 太吴伏羲氏,姓风,曰太昊,曰庖牺、包牺,号伏(宓)羲氏。公元前2953一前2839 在位115年 炎帝神农氏,姓姜,代伏羲治天下,曰炎帝,号神农氏。传八世。公元前2838一前2699 在位140年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后改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公元前2698一前2599 在位100年 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公元前2598一前2515 在位84年 颛顼(旭)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氏。公元前2514一前2437 在位78年 帝喾高辛氏,姓姬,名俊,黄帝之曾孙,尧帝之父,号高辛氏。公元前2436一前2367 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帝尧之兄,帝喾崩,挚嗣位。公元前2366一前2358 在位9年 帝尧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勋,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公元前2357…前2258 在位100年唐尧癸未(前2258载)崩,至乙酉(前2256载)丧毕,丙戌(前2255载)虞舜登位。 帝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公元前2255一前2208 在位48年帝舜癸酉(前2208载)崩,至乙亥(前2206载)丧毕,丙子(前2205载)夏禹登位。 关于年之称谓: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周至现皆称年。 我国历朝帝王在位纪年简表 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一止在位纪年(公元)帝位 夏朝。姒氏约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67年共十八个帝王,4 3 9年。 夏(姒)朝夏禹帝姒文命夏禹(8)。丙子一癸未前2205一前2198 8年 夏(姒)朝夏后启帝姒启后启(9)。甲申一壬辰前2197一前2189 9年 夏(姒)朝夏太康帝姒太康太康(29)。癸巳一辛酉前2188一前2160 29年 夏(姒)朝夏仲康帝姒仲康仲康(13)。壬戌一甲戌前2159一前2147 13年 夏(姒)朝夏相帝姒相相帝(27)。乙亥一辛酉前2146一前2120 27年 夏(姒)朝夏后羿姒羿寒浞(40)。壬寅一辛巳前2119一前2080 40年 夏(姒)朝夏少康帝姒少康少康(22)。壬午一癸卯前2179一前2058 22年 夏(姒)朝夏杼帝姒杼杼帝(17)。甲辰一庚申前2057一前2041 17年 夏(姒)朝夏槐帝姒槐槐帝(26)。辛酉一丙戌前2040一前2015 26年 夏(姒)朝夏芒帝姒芒芒帝(18)。丁亥一甲辰前2014一前1997 18年 夏(姒)朝夏泄帝姒泄泄帝(16)。乙巳一庚申前1996一前1981 16年 夏(姒)朝夏不降帝姒不降不降(59)。辛酉一己未前1980一前1922 59年 夏(姒)朝夏扃帝姒扃扃帝(21)。庚申一庚辰前1921一前1901 21年 夏(姒)朝夏廑帝姒廑廑帝(21)。辛巳一辛丑前1900一前1880 21年 夏(姒)朝夏孔甲帝姒孔甲孔甲(31)。壬寅一壬申前1879一前1849 31年 夏(姒)朝夏皋帝姒皋皋帝(11)。癸酉一癸未前1848一前1838 11年 夏(姒)朝夏发帝姒发发帝(19)。甲申一壬寅前1837一前1819 19年 夏(姒)朝夏桀帝姒履癸夏桀(52)。癸卯一甲午前1818一前1767 52年 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一止在位纪年(公元)帝位 商朝。子氏约公元前1766年—一公元前1123年共三十个帝王, 6 4 4年。 商(子)朝商成汤帝子履商汤(6)。乙未一庚子前1766一前1761 6年 商(子)朝商外丙帝子外丙外丙(3)。辛丑一癸卯前1760一前1758 3年 商(子)朝商仲壬帝子仲壬仲壬(4)。甲辰一丁未前1757一前1754 4年 商(子)朝商太甲帝子太甲太甲(33)。戊申—庚辰前1753一前1721 33年 商(子)朝商沃丁帝子沃丁沃丁(29)。辛巳—己酉前1720一前1692 29年 商(子)朝商太庚帝子太庚太庚(25)。庚戌—甲戌前1691一前1667 25年 商(子)朝商小甲帝子小甲小甲(17)。乙亥一辛卯前1666一前1650 17年 商(子)朝商雍已帝子雍己雍己(12)。壬辰一癸卯前1649 —前1638 12年 商(子)朝商太戊帝子太戊太戊(75)。甲辰一戊午前1637 —前1563 75年 商(子)朝商仲丁帝子仲丁仲丁(13)。己未一辛未前1562一前1550 13年 商(子)朝商外壬帝子外壬外壬(15)。壬申一丙戌前1549一前1535 15年 商(子)朝商河亶甲子河亶甲河甲(9)。丁亥一乙未前1534一前1526 9年

宋朝十八帝改元及年号对照表

宋朝十八帝改元及年号对照表 編撰广东佛山趙國清 未标出之改元时间为正月初一日 两宋王朝:320年(公元960~1279年) 北宋:168年(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7年(960-976) 1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庚申岁,后周恭帝显德七年,辽穆宗应历十年。正月初五乙巳日改元 1公元963年,建隆四年癸亥岁,十一月十六甲子日,改为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2公元965年,乾德三年乙丑岁,北宋灭后蜀 2公元968年,乾德六年戊辰岁,十一月廿四癸卯日,改为开宝元年。 3公元969年,开宝二年己巳岁,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3公元971年,开宝四年辛未岁,北宋灭南汉 3公元975年,开宝八年乙亥岁,北宋灭南唐

3公元976年,开宝九年丙子岁,十月二十癸丑日,太祖崩。廿一甲寅日,太宗立。 宋太宗趙匡义:在位22年(976-997) 1公元976年,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岁,十二月廿二甲寅日,开宝九年改太平兴国元年。 1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北宋灭吴越 1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己卯岁,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全面完毕。 1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癸未岁,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1公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甲申岁,十一月十一丁巳日,改为雍熙元年。 2公元985年,雍熙二年乙酉岁。 3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戊子岁,正月十七乙亥日,改元。4公元990年,淳化元年庚寅岁,正月初一戊寅朔日,改元。5公元995年,至道元年乙未岁,正月初一戊申朔日,改元。5公元997年,至道元年丁酉岁,三月廿九癸巳日,太宗崩、真宗立,未改元。 宋真宗趙恒:在位26年(997-1022) 1公元998年,咸平元年戊戌岁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西周(公元前1122 -公元前77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周武王发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22年己卯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二年公元前1121年庚辰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120年辛巳年周武王发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119年壬午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五年公元前1118年癸未年周武王发周武王六年公元前1117年甲申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七年公元前1116年乙酉年周成王周成王元年公元前1115年丙戌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114年丁亥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年公元前1113年戊子年周成王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112年己丑年周成王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111年庚寅年周成王周成王六年公元前1110年辛卯年周成王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109年壬辰年周成王周成王八年公元前1108年癸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107年甲午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106年乙未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1105年丙申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二年公元前1104年丁酉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三年公元前1103年戊戌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四年公元前1102年己亥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五年公元前1101年庚子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100年辛丑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七年公元前1099年壬寅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八年公元前1098年癸卯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九年公

元前1097年甲辰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年公元前1096年乙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1095年丙午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二年公元前1094年丁未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93年戊申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92年己酉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91年庚戌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90年辛亥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七年公元前1089年壬子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八年公元前1088年癸丑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九年公元前1087年甲寅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年公元前1086年乙卯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085年丙辰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二年公元前1084年丁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三年公元前1083年戊午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1082年己未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081年庚申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1080年辛酉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七年公元前1079年壬戌年周康王周康王元年公元前1078年癸亥年周康王周康王二年公元前1077年甲子年周康王周康王三年公元前1076年乙丑年周康王周康王四年公元前1075年丙寅年周康王周康王五年公元前1074年丁卯年周康王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戊辰年周康王周康王七年公元前1072年己巳年周康王周康王八年公元前1071年庚午年周康王周康王九年公元前1070年辛未年周康王周康王十年公元前1069年壬申年周康王周康王十一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及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及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 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 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 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中国年号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二十二年丙午46 二十三年丁未47 二十四年戊申48 二十五年己酉49 二十六年庚戌50 二十七年辛亥51 二十八年壬子52 二十九年癸丑53 三十年甲寅54 三十一年乙卯55 三十二年丙辰56 中元元年丙辰56 二年丁巳57 永平元年戊午58 二年己未59 三年庚申60 四年辛酉61 五年壬戌62 六年癸亥63 七年甲子64 八年乙丑65 九年丙寅66 十年丁卯67 十一年戊辰68 十二年己巳69 十三年庚午70 十四年辛未71 十五年壬申72 十六年癸酉73 十七年甲戌74 十八年乙亥75 建初元年丙子76 二年丁丑77 三年戊寅78 四年己卯79 五年庚辰80 六年辛巳81 七年壬午82 八年癸未83 九年甲申84 元和元年甲申84 二年乙酉85 三年丙戌86 四年丁亥87 章和元年丁亥87 二年戊子88 永元元年己丑89 二年庚寅90 三年辛卯91 四年壬辰92 五年癸巳93 六年甲午94 七年乙未95 八年丙申96 九年丁酉97 十年戊戌98 十一年己亥99 十二年庚子100 十三年辛丑101 十四年壬寅102 十五年癸卯103 十六年甲辰104 十七年乙巳105 元兴元年乙巳105 延平元年丙午106 永初元年丁未107 二年戊申108 三年己酉109 四年庚戌110 五年辛亥111 六年壬子112 七年癸丑113 元初元年甲寅114 二年乙卯115 三年丙辰116 四年丁巳117 五年戊午118 六年己未119 七年庚申120 永宁元年庚申120 二年辛酉121 建光元年辛酉121 二年壬戌122 延光元年壬戌122 二年癸亥123 三年甲子124 四年乙丑125 永建元年丙寅126 二年丁卯127 三年戊辰128 四年己巳129 五年庚午130 六年辛未131 七年壬申132 阳嘉元年壬申132 二年癸酉133 三年甲戌134 四年乙亥135 永和元年丙子136 二年丁丑137 三年戊寅138 四年己卯139 五年庚辰140 六年辛巳141 汉安元年壬午142 二年癸未143 三年甲申144 建康元年甲申144 永嘉元年乙酉145 本初元年丙戌146 建和元年丁亥147 二年戊子148 三年己丑149 和平元年庚寅150 元嘉元年辛卯151 二年壬辰152 三年癸巳153 永兴元年癸巳153 二年甲午154 永寿元年乙未155 二年丙申156 三年丁酉157 四年戊戌158 延熹元年戊戌158 二年己亥159 三年庚子160 四年辛丑161 五年壬寅162 六年癸卯163 七年甲辰164 八年乙巳165 九年丙午166 十年丁未167 永康元年丁未167 建宁元年戊申168 二年己酉169 三年庚戌170 四年辛亥171 五年壬子172 熹平元年壬子172 二年癸丑173 三年甲寅174 四年乙卯175 五年丙辰176 六年丁巳177 七年戊午178 光和元年戊午178 二年己未179 三年庚申180 四年辛酉181 元始元年辛酉 1 二年壬戌 2 三年癸亥 3 四年甲子 4 五年乙丑 5 居摄元年丙寅 6 二年丁卯7 三年戊辰8 初始元年戊辰8 新始建国元年己巳9 二年庚午10 三年辛未11 四年壬申12 五年癸酉13 天凤元年甲戌14 二年乙亥15 三年丙子16 四年丁丑17 五年戊寅18 六年己卯19 地皇元年庚辰20 二年辛巳21 三年壬午22 四年癸未23 更始元年癸未23 二年甲申24 三年乙酉25 东汉建武元年乙酉25 二年丙戌26 三年丁亥27 四年戊子28 五年己丑29 六年庚寅30 七年辛卯31 八年壬辰32 九年癸巳33 十年甲午34 十一年乙未35 十二年丙申36 十三年丁酉37 十四年戊戌38 十五年己亥39 十六年庚子40 十七年辛丑41 十八年壬寅42 十九年癸卯43 二十年甲辰44 二十一年乙巳45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宋仁宗赵祯: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宋英宗赵曙:

宋朝皇帝列表及皇后 宋朝皇后相关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及皇后宋朝皇后相关简介 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追尊) 1.昭宪皇后——杜夫人(?—961年6月),正室、皇太后、初谥明宪皇后,生赵光继、陈国长公主、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 宋太祖大孝皇帝赵匡胤(960年—976年在位) 1.孝惠皇后——贺夫人(929年—958年),贺氏,开封人,宋太祖的第一位妻子。 944年(后晋开运初年),赵弘殷(宋太祖父)为太祖迎聘贺氏;956年(后周显德三年),太祖任官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贺氏生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魏王赵德昭;958年(后周显德五年),贺氏逝世,年三十。 太祖登基后,在962年(建隆三年)四月,追封贺氏为皇后。964年(乾德二年)三月,上谥孝惠皇后。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宋神宗时,与宋太祖孝章皇后、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怀皇后并祔太庙。 2.孝明皇后——王皇后(942年—963年)(960年—963年12月为皇后),继室、皇后。 孝明皇后王氏,邠州新平人。958年(后周显德五年),宋太祖在第一任妻子贺氏逝世后,迎娶王氏为继室,宋太祖当时为殿前检点校,王氏为人“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后来,后周世宗赐王氏冠帔,封为琅邪郡夫人。 太祖即位,960年(建隆元年)八月,册王氏为皇后。她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琴,早上起床,便会诵读佛书。王皇后事奉杜太后至孝。生子女三人,皆夭。乾德元年十二月崩,年二十二。 二年四月,葬安陵之北。神主享于别庙。太平兴国二年,祔享太庙。 3.孝章皇后——宋皇后(952年—995年)(968年2月—995年4月28日为皇后)。 宋太祖孝章皇后宋氏,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926-989年)之长女,生母为后汉永宁公主(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宋偓是后唐庄宗外孙,其生母为后唐义宁公主。

最新中国朝代顺序表

最新的中国朝代顺序表 2010年03月28日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

宋代皇帝世系表

北宋皇帝(赵) 庙号谥号本名曾用名即位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帝陵 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 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927年-976年建隆乾德开宝960年-976年永昌陵 宋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匡义赵光义赵炅949年-997年太平兴国雍熙端拱、 淳化至道 976年-997年永熙陵 宋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 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赵德昌 赵元休 赵元侃 赵恒968年-1022年 咸平景德大中祥符 天禧乾兴 997年-1022年永定陵 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 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受益—赵祯1010年-1063年 天圣明道景祐宝元 康定庆历皇祐至和 嘉祐 1022年-1063年永昭陵 宋英宗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 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宗实—赵曙1032年-1067年治平1063年-1067年永厚陵 宋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 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仲针—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元丰1067年-1085年永裕陵 宋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 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佣—赵煦1076年-1100年元祐绍圣元符1085年-1100年永泰陵 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 仁德慈宪显孝皇帝 赵佶——1082年-1135年 建中靖国崇宁大观 政和重和宣和 1100年-1125年永佑陵 宋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亶赵烜赵桓1100年-1156年靖康1125年-1127年永献陵 南宋 庙号谥号本名曾用名即位名在世时间年号统治时间 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 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1107年-1187年建炎绍兴1127年-1162年永思陵 —正安皇帝 元懿太子 赵旉——1127年-1130年明受1130年 宋孝宗寿皇绍统同道冠德昭功 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伯琮 赵瑗 赵玮 赵眘1127年-1194年隆兴乾道淳熙1162年-1189年永阜陵 宋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 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1147年-1200年绍熙1189年-1194年永崇陵 宋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 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1168年-1224年庆元嘉泰开禧嘉定1194年-1224年永茂陵 宋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 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与莒赵贵诚赵昀1205年-1264年 宝庆绍定端平嘉熙 淳祐宝祐开庆景定 1224年-1264年永穆陵 宋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孟启赵孜赵禥1240年-1274年咸淳1264年-1274年永绍陵宋恭宗孝恭懿圣皇帝赵显——1271年-1323年德祐1274年-1276年 宋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赵是——1268年-1278年景炎1276年-1278年永福陵—卫王赵昺——1271年-1279年祥兴1278年-1279年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己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乙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辛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壬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 明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 元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公元1340年庚辰年

宋朝皇帝列表与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与简介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

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 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

北宋年号对应的含义

北宋年号对应的含义 北宋第一个国号钱是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铸造的“宋元通宝”钱。此后在宋仁宗宝元二年铸造了“皇宋通宝”钱和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铸造了“圣宋元宝”国号钱。 1、太平兴国:太宗年号,这个年号意思很明显,就不多说了,宋太祖暴死,弟弟宋太宗即位,比较蹊跷,自古以来有“烛影斧声”的传说,即宋太宗害死兄长即位,即位后有可能感到心里不踏实,害怕自己即位后天下不太平,故取“太平”作为钱文。 2、淳化:太宗年号,“淳”字通“纯”,取“纯正”、“完美”之义;“化”字应为“造化”、“自然”的意思。“淳化”的意思综合看应该是“美好的世界”。 3、至道:太宗年号,“至”为“最”、“至高无上”的意思,“道”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家的“道”,也可以理解为“王道”。 4、咸平:真宗年号,“咸”的意思是“都”,“咸平”的意思就是“到处都太平”,即“天下太平”之义。 5、景德:真宗年号,“景”的意思是“大”,特别用来指皇帝的基业,如“景业”的意思就是“帝王大业”,“德”的意思为“仁德”。“景德”的意思综合起来看就是“帝王的宽大仁德”。 6、大中祥符:真宗年号,“祥符”意即“祥瑞的符箓”。据史料记载,有一天,承天门南角出现黄帛一条,上面有文字。宋真宗闻讯后说他曾梦见神人,神人说上天会降下天书三篇,名曰《大中祥符》,应该就是这条黄帛了。黄帛从城门上取下,上面写满了为宋真宗歌功颂德的文字,真宗大喜,当即改元为“大中祥符”。 7、天禧:真宗年号,“禧”意即“幸福”、“吉祥”,“天禧”意即“天赐的幸福吉祥”。李攸的《宋朝事实》记载,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乙卯,宋真宗诏曰:“朕以献岁肇春,元辛叶吉,请真君而致洁,奉宝册以陈仪。将伸荐信之辞,式举建元之典,其改来年为天禧元年。”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知,“天禧”年号与宋真宗祭天请神有关,请的神就是诏书中提到的“真君”,也即“九天司命真君赵玄朗”。赵玄朗被皇家奉为赵氏的始祖——“圣祖”,为了避讳“宋圣祖赵玄朗”的名字,下令将“玄”改为“元”,后来因为“玄”、“元”谐音,又将“玄”改为“真”,也就是改元诏书中提到的“真君”。 8、天圣:仁宗年号,天之圣者,真命天子。“天圣”是宋仁宗的第一个年号。当时就有种说法是“天”字为“二人”的组合,指年幼的仁宗皇帝与章献太后共同执政。 9、明道:“明”——智慧、英明,“道”的意思同上。明道——王道英明。另有说法是“明”字为“日月”的组合,同样指仁宗皇帝与太后共同执政。 10、景佑:仁宗年号,“景”的意思同上,“佑”——神灵保佑。景佑——神灵保佑帝王江山。据说当时连年天下大旱,改元的意思为了迎接上天的和气。 11、康定:仁宗年号,富足安定。当时西夏元昊叛乱,边陲危急,人心惶惶,情况和靖康时期类似。这个年号反映了帝王对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美好愿望。当时有多事的人提出“康定”听起来像是皇帝的谥号,不吉利,所以只用了一年就改掉了。 12、庆历:仁宗年号,“庆”的意思是“美好”、“历”——年。“庆历”意即“美好的年代”。 13、至和:仁宗年号,最和谐安定。皇佑六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被认为是非常不祥的预兆,需要改元,改元为“至和”应当是避除不祥,追求和谐。 14、嘉佑:仁宗年号,至和末年,仁宗大病不愈,经过一段时间,得以康复,遂改元嘉佑,意为喜获上天保佑。 15、治平:英宗年号,意思应该是“天下大治,四海升平”。英宗即位时有病,政事主要由太后决断。“治平”的年号表达了英宗亲自执政,牧守万民的心愿。可惜英宗身体一直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