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

剑川县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教程

中医基础部分

第一章中医基础

主讲杨招弟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中和思维

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和包涵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

“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学的实践证实,“中和”思想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养生防病、诊疗用药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类比思维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面。

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季节性与地域性

(1)六淫致病与季节的关系:由于六淫本为四时主气的太过或不及,故容易形成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这是一般规律。但是,气候变化是复杂的,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感受性不同,所以同一季节可以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发生。

(2)六淫致病与环境的关系:工作或居处环境失宜,也能导致六淫侵袭而发病。如久处潮湿环境多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暑邪、燥热或火邪为害,干燥环境又多燥邪为病等。

2.单一性与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害。其单独使人致病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其由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转化性:六淫致病以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向不同于病因性质的方向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又可以化燥伤阴,六淫又皆可化火等等。这种转化与体质有关,人的体质有强弱,气有盛衰,脏有寒热,因此,病邪侵人人体,多从其脏气而转化。阴虚体质,最易化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另外,又与邪侵久暂有关,一般而言,邪气初感,不易转化,邪郁日久,多能转化。

4.外人性:六淫为病,多有由表人里的传变过程。六淫之邪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犯人体而发病。六淫致病的初起阶段,每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称为表证。表证不除,由表人里,由浅及深。故六淫致病,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即使直中入里,没有表证,也都称为“外感病”。所以,称六淫为外感病的病因。

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加以抽象概括而来的。六淫为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

第二章诊断学

主讲史奇桓

问诊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项目、主诉和病史、现在症状等。

问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否、籍贯、现单位、现住址等。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陈述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的时间。

现病史包括:疾病(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之初到就诊时病情演变与诊察治疗的全部过程,以及就诊时的全部自觉症状。

其中现在症状:要询问这次就诊的全部自觉症状,这是问诊的主要内容,一般是以张景岳“十问歌”为顺序。《十问歌》即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曾患过何种主要疾病(不包括主诉中所陈述的疾病),其诊治的主要情况,现在是否痊愈,或留有何种后遗症,是否患过传染病。有无药物或其它过敏史。

生活史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等。

家族病史,是指患者直系亲属或者血缘关系较近的旁系亲属的患病情况,有否传染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舌诊

望舌内容可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等组织。望舌质又分为望神、色、形、态四方面。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质两方面。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1.望舌质

(1)舌神: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润和灵动方面。察舌神之法,关键在于辨荣枯。

(2)舌色: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可分为淡白、淡红、红、绛、紫、青几种。

除淡红色为正常舌色外,其余都是主病之色。

①淡红舌:正常舌色。

②红舌:主热证。可见于实证,或虚热证。

③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为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为阴虚火旺。

④紫舌:紫舌主病,不外寒热之分。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多表现为绛紫而干枯少

津。寒凝血瘀或阳虚生寒,舌淡紫或青紫湿润。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或阳虚寒凝,或内有瘀血。

(3)舌形:是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胀瘪、裂纹、芒刺、齿痕等异常

变化。

(4)舌态:指舌体运动时的状态。正常舌态是舌体活动灵敏,伸缩自如,病理舌态有强硬、疲软、舌纵、短缩、麻痹、颤动、歪斜、吐弄等。

2.望舌苔

望舌苔,应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l)苔质;苔质指舌苔的形质。包括舌苦的的厚薄、润燥、糙粘、腐腻、剥落、有根无根等变化。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盈亏;舌苔的腐腻,可知湿浊等情况;舌苔的剥落和有根、无根,可知气阴的盛衰及病情的发展趋势等。(2)苔色:苔色,即舌苔之颜色。一般分为白苔、黄苦和灰、黑四类及兼色变化1)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

2)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

3)灰苔: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

4)黑苔:黑苔多由焦黄苔或灰苔发展而来,一般来讲,所主病证无论寒热,多属危重。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①发病及病程。新病、病程短者多属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多属里证。②病候特点。发热兼有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多为里证。③舌脉象。表证的舌象变化不大;里证的舌质及舌苔变化较大。脉浮者为病在表;脉沉者为病在里。

鉴别寒证和热证,须综合分析全部症状和体征。主要区别点在于寒热、口渴与否,大小便情况及舌脉象等。面色白,恶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者为寒证;相反,面色赤,恶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证。

虚证和实证的主要鉴别点在于体质的强弱、病程的长短、精神状态、脉象等。一般病程长、体质弱、精神萎靡、声息低微、痛处喜按、脉无力者为虚;病程短、体质强壮、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痛处拒按、脉有力者为实。

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一般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

第三章中药学

主讲杨招弟

常见中成药

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

【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合剂一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热开水冲服,用时摇匀。冲剂,每次1袋,每日2~3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合剂:瓶装,每瓶100ml。冲剂:每袋13g。口服液:每支10ml。

九味羌活丸(冲剂)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9g,每日1~2次,空腹服。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1g,每袋18g。冲剂:每袋5g。

银翘解毒丸(片、胶囊、冲剂)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等。

【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初起,憎寒发热,四肢酸软,头痛咽痛口渴,咳嗽,无汗或有汗不畅,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注意事项】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多形性红斑性药疹,药物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忌食腥荤油腻食物。片剂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有过敏者慎用片剂。本方是辛凉平剂,治在风温初起,若病在营血,则改为清营血之剂治之。

【用法及用量】口服:1~2丸/次,日服2次。药汁丸剂,6g/次,每日2次,均用温开水送服。片剂:4片/次,每日2~3次。冲剂:一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剂型及规格】蜜丸:9g/丸。药汁丸168g/千丸。片剂:0.92~1.92g/片。冲剂:每袋装10g,相当于原药材7~15g。

风热感冒冲剂

【组成】板蓝根、连翘、薄荷、桑叶、荆芥穗等。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感冒身热,鼻塞,头痛,咳嗽,多痰。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5g。

桂附理中丸

【组成】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炒)、炮姜、甘草(蜜制)。

【功能】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主治】用于阳气不足,四肢厥冷,脾胃虚寒,胃脘冷痛。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伤风感冒及实热证忌服。

【用法及用量】水丸:口服,每次9g,每日2次;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包重10g;蜜丸:每丸重10g。

良附丸

【组成】高良姜、香附(醋制)。

【功能】温中祛塞,行气止痛。

【主治】脘腹疼痛,胸膈胀满,肝郁气滞,行经腹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粒重3g,每袋重6g。

虚寒胃痛冲剂

【组成】党参、白芍、甘草、桂枝、黄芪等。

【功能】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脾胃虚弱,胃脘胀痛,遇冷或空腹痛重,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装10g。

腰痛宁胶囊

【组成】马钱子、乳香、没药、甘草、牛膝、麻黄。

【功能】温经通络,散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阻和血瘀气滞之腰痛诸证。

【注意事项】(1)孕妇及严重心、肝、肾疾患忌服。风湿热活动期本品无效,热痹患者慎用或不用。(2)服药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或有危险性工作,如开车、登高等。(3)服药后宜卧床休息,当晚不宜喝多量白开水及茶水。(4)请遵医嘱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4粒,最多可服6粒,每日1次,白开水送服,每晚睡前半小时左右服药,30天为一疗程。如未恢复需停药3日,可继续下个疗程。

【剂型及规格】胶囊剂:每粒0.3g±0.5g。

阳和丸

【组成】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麻黄、肉桂等。

【功能】温经通络,消肿散结。

【主治】阴疽流注,久不溃散,贴骨阴疽,鹤膝风症。

【注意事项】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忌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g,每日1次。

【剂型及规格】蜜丸。

人参健脾丸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等。

【功能】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胀呕恶,腹痛便溏,小儿疳积。

【注意事项】忌油腻生冷。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小儿酌减。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重6g。

生脉饮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用于治疗休克,心脏病,肺炎等。【用法及用量】肌注:每次4ml;静脉点滴一般为20~30ml。口服:胶囊,每次3~4粒,每日2~3次。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冲剂,每次1袋,每日2~3次。【剂型及规格】注射剂:每支2ml。口服液:每支10ml;冲剂:每袋18g。

妇科千金片

【组成】党参、当归、千金拔、金樱子根、鸡血藤等。

【功能】补益气血,祛湿止带。

【主治】妇女带下(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

【注意事项】忌辛辣油腻食物。【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片重0.32g,每瓶重150片。

补中益气丸

【组成】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等。

【功能】健脾益胃,补气养血。

【主治】气血虚弱,中气不足引起的气短烦闷,咳嗽喘息,畏风自汗,头晕耳鸣,脾虚之泻,脱肛,妇女子宫下垂。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肾虚者不宜服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粒重3g,每瓶60g、120g。

补脾益肠丸

【组成】黄芪、党参、延胡索、赤石脂等。

【功能】补中健脾,益气升阳,补血生血,行气止痛,涩肠止泻,温阳止血。

【主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6g(重症9g),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一般连服2~3个疗程。

【剂型及规格】水丸。

定喘丸

【功能】理肺补气,止嗽定喘。

【主治】肺虚痰盛引起的咳嗽痰喘,心悸气短,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小密丸:每6粒重1g。

柏子养心丸(片)

【功能】补气养血安神。

【主治】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食物。肝阳上亢者不宜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丸,日服2次。

【剂型规格】蜜丸剂:大蜜丸每丸重9g。

八珍丸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等。

【功能】补气养血。

【主治】1 虚劳,(2)月经不调, (3)胁痛, (4)其它:西医学所称的胃肠神经官能症,失眠症,习惯性流产,以及疮痈久不收口等有气血两虚见症者,亦可选用本药。

【注意事项】忌过劳,寒凉,慎房事。体实有热者忌服。贮藏方法: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用法及用量】口服:一般成人每次1丸,每日3次。亦可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蜜丸剂:每丸重9g。

八珍益母丸

【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功能】补气血,调月经。

【主治】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又治疗经腹痛,白带过多,腰酸倦怠,不思饮食。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月经频至月经量多者忌服。个别人服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皮疹者,停药后即可迅速消失。

【用法及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密丸每次9g;水蜜丸每次6g,均每日2次,温开水服用。

【剂型及规格】大蜜丸:每丸重10g;小蜜丸;水蜜丸。

当归调经丸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等。

【功能】养血调经。

【主治】用于体弱血亏,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赤白带下。

【注意事项】血瘀气滞证禁用。感冒忌服。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大蜜丸:每丸重10g。

乌鸡白凤丸

【组成】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人参、鳖甲(制)、牡蛎(煅)等。

【功能】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气血两虚所致病证。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湿热内盛者慎用。忌生冷辛辣油腻苋菜之物。贮藏宜置阴凉干燥处。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重9g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滋阴补肾,兼益肝脾。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口干口渴,失眠健忘,小便频数,经少经闭,舌红少苔,脉虚细数;或见小儿五迟五软,囟开不合等症。

【注意事项】忌辛辣油腻之品,可长期服用。但遇急性病证宜停服。密封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或温淡盐水送下;小儿每次1.5~3g,每日2~3次。口服液每次1~2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水丸、片剂:每袋或瓶,120g、250g。蜜丸:每丸重6g、9g。口服液:每支10ml。

麻仁丸(胶囊)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炒)、厚朴(姜制)、白芍(炒)。

【功能】润肠通便。

【主治】肠胃燥热,大便秘洁。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老年性体弱血枯津燥的便秘不宜久服。

【用法及用量】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每日1~2次。胶囊,口服:一次2~4粒,早晚各一次或睡前服用,五天一疗程。

【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水蜜丸;小蜜丸。胶囊:每粒0.35g

逍遥丸(冲剂)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等。

【功能】舒肝解郁,和血调经。

【主治】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午后烦热,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症,神经官能症等,如经期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烦躁易怒,胸闷不舒,乳房胀痛,下腹隐痛,痛引胁部。

【注意事项】忌气怒、辛辣生冷食物。

【用法及用量】每次6~9g,每日1~2g,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袋重18g。

牛黄解毒丸

【组成】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等。

【功能】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用于上焦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如果便秘或平素胃寒者应慎用。本品可致过敏、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性药疹、全身花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吐泻,尿频急,严重时可致过敏性休克。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粘膜损害,肝功能损,膀胱炎,血小板减小,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有报告曾因长期服用致成瘾。

【用法及用量】口服:大片每次2片,小片每次3片,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片重0.4g,瓶装。

清开灵

【组成】胆酸、水牛角、黄芩甙、金银花、栀子等。

【功能】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温热病引起的发热,神志不安,及小儿惊风等症。

【注意事项】偶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皮疹,大泡性表皮松懈型药疹,体温升高。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ml,每日2~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肌内注射:儿童每次1~2ml,成人每次2~4ml,日1~2次;静脉滴入,用量遵医嘱。

【剂型及规格】注射液:肌注,每支2ml。静滴,每支10ml。口服液:每支10ml。冲剂:每袋3g。

紫草油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适用于因热毒壅聚体肤,或邪自外来,或自内发。症见:皮肤红赤肿,燎浆水疱,或患处痛如火灼,或肤生疱,顶白根赤,尚未成脓,舌红脉数。

【注意事项】冻疮患者不可用;凡疮溃脓已成,或脓已溃者不可用。

【用法及用量】外用:涂患处,每日涂药2~3次。

【剂型及规格】油剂:每瓶重100g。

猴耳环消炎片(胶囊)

【组成】猴耳环干浸膏。

【功能】抗菌消炎。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及肺炎,支气管炎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儿童剂量酌减或遵医嘱。

【剂型及规格】片剂。

金鸡胶囊

【功能】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络活血。

【主治】子宫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胶囊:每粒0.35g。

季德胜蛇药片

【组成】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毒蛇、毒虫咬伤,咬伤后及时用药,疗效更佳。

【用法及用量】口服:被毒蛇咬伤后,首次20片,捻碎后用烧酒30ml,加等量温开水送服,以后每6小时服10片,至患者蛇毒症状明显消失为止。外用:本品用水调外搽伤口周围。被毒蛇咬伤后在服药的同时,立即将伤口挑破,以引流排毒。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片重0.3g。

冰硼散

【组成】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

【功能】泻火止痛,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心脾积热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红肿,口渴口臭等症。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虚寒性溃疡不用。吹喉偶可引起荨麻疹。

【用法及用量】吹敷患处,每次少许,每日数次。

【剂型及规格】散剂:每瓶装3g。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止血生肌。

【主治】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各类痔疮。以及肛裂,肛门周围湿疹、瘙痒等。【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用法及用量】外用:便后或每晚睡前使用,每日1~2次。

【剂型及规格】尖咀形铅锡软膏管包装。每支装10g。

六神丸

【组成】牛黄、冰片、蟾酥、明雄黄、麝香。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热毒盛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吞咽不利,或骤然失音,全身表现发热或身壮热,口渴引饮等症。

【注意事项】本品含剧毒药,需按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忌服,忌食辛辣食物,疮疖疮面化脓溃烂者,不可外敷。

【用法及用量】将药放在舌心中间噙化后,徐徐咽下或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小儿1岁1粒,2岁2粒,3岁3~4粒,4~8岁5~6粒,9~15岁8~9粒,成人10粒。外敷可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少许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

【剂型及规格】微小水丸:每100丸粒重0.3g,瓶装每支30粒。

龙胆泻肝丸(片)

【组成】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等。

【功能】清肝泻火,利胆除湿。

【主治】用于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目赤,牙痛肿胀,胁痛口苦,湿热带下,阴肿阴痒,尿赤涩痛,脉弦或弦数,舌质红,苔黄。

【注意事项】本药味苦性寒,久服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孕妇慎用。忌辛辣食物。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成人每次服6~9g,每日服3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片剂,每次4~6片,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水丸剂:100粒重6g。蜜丸:每丸重9g。片剂:每片重0.4g,相当原生药1.5g。

复方黄连素片

【功能】行气止痛,清热止痢。

【主治】腹痛泄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4片,一日3次。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片重0.17g,每克含盐酸黄连素30mg,每瓶装24片、100片。牛黄上清丸(片)

【组成】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等。

【功能】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主治】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大便燥结。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忌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重6g。

【剂型及规格】针剂:每支10ml,每盒10支。

香莲片

【组成】黄连、吴茱萸(制)、木香。

【功能】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主治】痢疾,肠炎。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之物,胃弱泄泻者慎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5片,每天3次。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片含药48~62mg。

玉屏风丸(冲剂、口服液、散、袋泡剂)

【组成】黄芪、防风、白术。

【功能】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气虚自汗,表虚容易感冒者。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或温黄酒调服。

【剂型及规格】散剂:每袋重12g;水丸:每袋重18g。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功能】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

【注意事项】实热泄泻,腹痛禁用。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9g,每日1~2次,早晚开水送服。小儿剂量酌减。【制剂及规格】水丸剂:每50粒重3g,每袋3g、6g、9g、18g,每瓶60g、250g。

舒肝丸(片)

【组成】川楝子、延胡索、白芍(酒炒)、片姜黄、木香等。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气郁结。

【注意事项】忌恼怒,解忧郁,慎饮食。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小儿酌减。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重9g。

香砂养胃丸(冲剂)

【组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等。

【功能】理气和中,健脾益胃。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服药期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勿气恼。密闭贮藏,防潮。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剂,成人每次服6g,每日3次;冲剂,成人每次1袋,每日2次;片剂,每次8片,每日2次,空腹时服用,温开水送服。

护肝宁片

【组成】保肝浸膏、五味子浸膏、猪胆膏粉、绿豆粉。

【功能】舒肝解郁,理气助消化,降低谷丙转氨酶。

【主治】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症。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瓶装48片、100片;或每板装12片

乙肝宁冲剂

【功能】调气健脾,滋肾养肝,利胆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者,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急性肝炎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25g。

中风回春丸

【组成】当归(酒制)、川芎(酒制)、红花、桃仁、丹参等。

【功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调整阴阳平衡。

【主治】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后遗症。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6g。

丹参片(注射液)

【组成】丹参。

【功能】活血化瘀。

【主治】冠心病所致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心绞痛。

【注意事项】静点可引起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炎,过敏性哮喘、高热、药物热,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尚可引起月经量增多,延长,绝经后出血等。此外,有报告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及颈部水肿。

【用法及用量】片剂:口服,每次1~2片,每日2次。肌内注射每次4ml,每日1~2次;静脉注射每次4ml,每日1次,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应用。静脉滴注每次10ml,每日1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应用。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瓶装100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1g。注射液:每支2ml、10ml 女金丸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等。

【功能】调经养血,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小腹胀痛,腰腿疼痛。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忌食生冷。偏于实热或温热者忌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剂型及规格】密丸:每丸重9g。

活血止痛散(胶囊)

【组成】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

【功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本品宜于损伤后短期内服用。久服容易有胃肠道反应,慢性胃病者慎用或忌用。阴凉干燥处贮藏。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5g,每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冲服。

【剂型及规格】散剂:每瓶3g、4.5g;袋装,每袋1.5g。

速效救心丸

【功能】温通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因心脉瘀阻,心阳不振引起的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等病症。

【注意事项】有胃病者慎用。据报告本品可引起口腔溃疡,全身搔痒,风疹块等。【用法及用量】口服或含服,每次4~6粒,急性发作时10~15粒。

【剂型及规格】滴丸剂。

蜜炼川贝枇杷膏

【功能】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5ml,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流浸膏:每瓶50g。

牛黄蛇胆川贝液(散)

【功能】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咳嗽的热痰咳嗽,燥痰咳嗽。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剂型及规格】口服液:每支10ml。

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青椒(去目)、细辛、黄连、黄柏等。

【功能】安蛔止痛。

【主治】蛔虫引起的腹部剧痛,四肢厥冷,痢疾。

【注意事项】忌气恼寒凉,香燥生冷食品。孕妇忌服。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3~7岁儿童每次服成人量的1/3,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成人量的1/2。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重9g。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知识讲座

中医基础知识讲座 一五行学说的基础知识 金、木、水、火、土是属五种元素,是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简称五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应用很广,无论是在病理、生理发及诊断、治疗疾病方面都离不开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的相互关系。相生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武汉人爱发火,脾气暴,与地区(处)南方属火有关。 2、五行学说,应用在人体生理上,是五行配五脏,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应在时令上,是五行配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应用在气候上,五行配五气,即:风属木,暑属火,湿属土,燥属金,寒属水。应用在方位上,是五行配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应用在情志上,是五行配五志,即怒属木,喜属火,忧属土,悲属金,恐属水。应用在取色上,是五行配五色,即: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等。 3、五行学说,将人与大自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我们把五行应用到具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去,便可以根据相生相克的关系来加以说明判断病情。 如有的病人面部发赤(属火),心中发热(属火),容易出汗等症,就可知道他是心经的疾患。 如有的人胃痛,吞酸呕吐,脘胸不舒,脾胃虚弱(脾属土),找其原因是由于急燥暴怒引起,伤了肝气(肝属木)而影响脾胃,这就是木克土的象征。这时在治疗时,就不能治胃,应调肝胆。 又有的肺痨病人,长期咳嗽(肺属金)、肌肉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属脾上有病),如果运用健脾方法进行治疗,便可以使其食欲健旺,肺病好转,这叫做“培土生金”法。 还有的病人,目赤头痛,视力模糊(目属木),为肝阳上亢。治疗时,可采用补肾滋阴(肾属水)的方法来治疗。肾气充实,肝火可泻。这就是“滋水涵木”的方法。 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如果太过或不及,都会造成事物的不平衡,而发生病变。所以,在治疗上要采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 4、阴阳学说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无论“天道、地道、人道”皆分阴阳。阴阳是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钉之本始。阴阳是相对的,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动为阳,静为阴;以人体来说,背为阳,腹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机能为阳,物质为阴。。。。等。 阴阳是互根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两者不能互相分离而单独存在,阴阳还会互相消长,它们总处在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如“寒来暑往”,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如果某一一方面出现偏盛偏衰,那就是阴阳失调,就会发生“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对中医的感受

对中医的感受 中医文化渊源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和筛选,虽然自己来自药都之乡,华佗故里亳州,但自己对中医药方面的了解确是很少。为了能更深一步的去认识中医文化,因此自己选择了中医概论这门课。通过学习,尽管自己对于中医文化的认识依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却让自己引发了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自己开始对中医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反思和自己个人的见解。 首先,我们从中医的文献方面来说。很多时候,老师们总是说这些经历过数千年洗礼被传承的文献是老祖宗门精华的所在。的确如此,以为这些经历过上千年磨砺筛选的书籍是老祖宗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这些传承下来的文献的实际价值有多大。但即使是这样,又有多少人去读这些经典之作呢。曾经自己在网上看到过一些信息,一些中医类的高校,竟然把《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作为学生的选修课,这种现象怎么能不让人寒心呢。中国文化的瑰宝却被这些“无知”的人们作为了一种挣学分的工具。如果说句难听的,假如这些文献的作者还活着的话,估计也会被气死。更有甚者一些从事中医的人居然对于中医的发展了解不多,这是不是对中医发展现状的一种讽刺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根据自己个人的观点认为,除了外界的因素外,书籍本身的缺陷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外界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学校对于这些瑰宝的重视程度。只有对这些东西重视了,我们才可能花更多多更大的精力去钻研它。如果学校都认为这些东西可有可无的话,那还有谁会花精力看呢。同时书籍的本身也有劣势,这些中医药方面的书籍大多繁琐难懂,篇幅也比较长,导致很多人看着看着就失去了耐心,也就没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而且这些书籍大都只有文字叙述,没有具体的图片,致使很多人看了却不知道它所讲的是什么。另外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不再是简单的吃饱问题啦,而对于饮食养生方面也更加的看重,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 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学习中医感悟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机触于外,巧生于内----------伟大的推拿 推拿是中医的一门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中重要的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特点。它的实用性强,适应症广泛,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是一门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推拿学是在中医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功法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医学学科。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症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 推拿的作用原理有三个方面: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推拿和中药一样,有着自己的功效。根据推拿作用的功效,将推拿分为八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推拿治疗的病种广泛,以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为主。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小儿腹泻是推拿治疗首选的四大病症。 手法是指按特定技巧和规范化动作在受术者体表操作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一项临床技能。手法的特点:经济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宜掌握推广。手法作用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与深透。对于运动关节类手法,其要求可概括为“稳、准、巧、快”四字,即手法操作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选择手法要有针对性,定位要准;手法施术时要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取胜,不可使用蛮力;手法操作时要疾发疾收,用所谓的“短劲”、“寸劲”,发力不可过长,发力时间不可过久。根据手法的作用、运动形式、运动特点及小儿手法操作的特殊性将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复合式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和小儿推拿手法四大类。手法是推拿学的主体内容之一。以手法治疗疾病,其疗效的判定,在诊断、取穴及施治部位无误的情况下,关键取决于手法操作的准确性、应用熟练程度和功力的深浅。只有规范地掌握手法要领,操作娴熟并经过长期的功法训练和临床实践,才能极尽手法的运用之妙,所谓“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功法,是中国传统强身、防病、治病的一种锻炼方法。其特点是形体动作与呼吸调节、意念活动相结合。功法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功法在推拿学的应用,既是推拿医生作为增强体质、提高推拿持续操作力量负荷能力及有助于掌握手法技巧的自我锻炼手段,也是借以指导和帮助病员进行功能训练,防治疾病的手段。推拿练功动作明确,锻炼全面。推拿练功动静结合,意气相随。推拿练功医练结合,增强疗效。 推拿是一门实用学科,功法和手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练好功法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练好手法,可以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练好二者,才能学好推拿,才能达到“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学好推拿,才能发展中医优势,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治疗疾病,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中医入门书籍

中医入门书籍 从个人感受来说,前人学医基本上是从《皇帝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来学起的,这四部书也补称为古典中医的四部经典。但是现代人学中医我认为并不需要非得遵从古人学医的这个道路去起,如果从这条路走无疑会有一个很好的中医基础,但是由于这些古典中医专着对于现代人啃起来的确是很难,因为书中的许多内容现在人有时很难再见的到了,当时可能是非常流行的东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原来一些当时很重要的病,现在就变了非常的一般或是少见了,而且中医学也往前发展的很快。那么,后果的一些名人也写了一些近代的名医,不但非常的实用,而且也很接近现代社会的现实,大家读起来就不像古书那样费解难懂,而且这个名医也写了许多中医入门级的书籍,这样的书籍现代人读起来就容易懂的多了,等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如果有兴趣再去读古人的医着就好懂的多了,那时你可以借助于你学到的知识,再深入学习了解古人的智慧就会事半功倍。 我推荐给你几本中医入门书籍,仅供你参考: 《中医入门》本书由书名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写给入门人读的书籍,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把你领入学习中医之门。 《中医基础》中基是为了给初学中医的人打基础的书籍,本教材是中医药大学的基础教材,也推荐给你,因为里面有一些诊断学的基本功在里面,所以还是很值得的一学的。 《用药心得十讲》这是一本专门讲用药基础的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籍。 《方剂心得十讲》这是一本专门讲方剂组成的基础专着,主要是讲的方剂学的内容,是从中药配伍关系讲的,当然你也可以学一学中医药大学的《方剂学》这本书。 以上这四、五本书如果你能掌握了书中的内容,就可以入中医之门了,当然即使是专业学中医的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医学并不是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做医生了,要知道“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于临床实践还尚须时日,要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把掌握的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才是一个中医大夫。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87522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我们现在开始讲第一章——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我们在导论里讲到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作为医学观、自然观和方法论来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我们这一章就详细的论述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讲气一元论。 第一节气一元论 一、气的基本概念 第一个问题讲气的基本概念。在中医基础理论当中,气这个概念有哲学意义和医学意义双层含义。 第一、我谈谈气的哲学意义。气这个概念从常识到哲学经历过一个过程,在中国的古代文献,包括中医的文献当中都可以表现出来。其一、常识性的概念。是指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比如,在中医的古书当中,提到云气、水气、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等,它最初是作为常识概念出现的,妇孺皆知。而这个概念表述的是具体的物质,具体的物质概念。其二、哲学范畴。人们从常识的概念,认识不断的深化,从具体经过抽象上升为哲学概念。那么气这个哲学概念是什么呢?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具有运动功能的客观实体,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一个抽象的物质概念,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 这个概念它有几个要素:一、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内涵,这种物质肉眼难以看到,(是)极其细微的物质。二、

它具有运动的属性。所以从哲学上讲,它是具有运动功能的客观实体。其三、用它来说明世界的本原。因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其四、(它)是一个抽象的物质概念。大家注意,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抽象的物质概念。中国哲学这个气是极细微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重要特征呢?和西方哲学所说的物质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最后这一个要素,是物质与功能的辩证统一。这一点从古至今中国的哲学一直是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气是极细微的物质,它具有运动的属性,同时它还有功能的含义。用我们今天的术语表述它,就是物质(和)功能的统一。注意物质和功能统一绝不是既可是物质又可是功能,它有两个含义。如果既可是物质,又可是功能,那就是二元论,说物质和功能统一就是一元论。想到气就是物质的时候,同时思维就必须反映它有功能,所以我们考察问题是从功能来考察这个气的。气这样一个定义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整体的科学方式。这里面请同学们记的,一、气是物质。二、它有运动的属性。三、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四、物质和功能统一。把这些内涵记住了,才(能)真正了解中医学所说那个气的真正含义,这是指从哲学层次来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气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用气这个概念,世界的本原,说明世界如何来运动,而且精神现象也用气来解释。那发展到此,由原来的哲学意义又加以引申。如果说上述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具有运动的属性,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和功能统一、是气这个概念的本义的话,气不仅指物质现象,而且还指精神现象,进一步来引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气来表达,都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开考的首门课程,根据多年统计,合格率一般仅在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有诸多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思维方式尚未转向。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中学教学重视数理推论,直观形象教学,虽然对于中医学习普遍也是适用的,但中医独特的理论框架,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难于在中医这块圣地内驰骋,乃至投械退却。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迅速换“数理化脑袋”为“中医脑袋”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闯过这一关者,只要继续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一、脏腑功能认识观 《内经》时代,中医医家对脏腑的部位、结构、形态亦有颇多记载,而且有些论述在当时大大超越世界水平。在论述各脏腑时,教材中亦有部位、结构、形态的阐述,如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心“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等等。如果顺着这样描述思路去理解,则就会对诸如“肾藏精”、“肺通调水道”、“心主神态”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对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议。故请读书时务必千万要记住P.29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藏象学龄前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用脏腑功能的认识观才能真正理解P.23“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也就不会钻进脾“似马蹄”、“似镰刀”这类牛角尖里面怀疑中医的科学性,从而影响学习的

信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名为“脾”,同理去释各脏的功能。 二、生理、病理互证观 中医药有几千年医疗实践的经验,是在长期行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形成以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的实践性融于理论之中,而临床表现是基础。因此,从临床角度而言顺序应是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编写的顺序是: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故在阅读时,应适度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譬如以“肾主纳气”一节为例,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呼吸就表浅,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从临床表现中证实生理抑或病理,从而得出某一概念。这种论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脉,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问题时,皆可用一个模式来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表现。 三、以象测脏的推断观 何谓“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我们要研究内脏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并不是非要打开胸、腹腔观内脏之变化,而是通过临床表现来推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于生理、病理的机制探讨,也举例性地列出一

万病从根治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作者:余浩郑黎)之一

万病从根治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作者: 余浩郑黎)之一 生活学习,感悟养生之道 万病从根治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是天地阴阳二气运动的产物,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大的环境中,疾病的产生和治疗,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法则。 从事中医多年,回首自己学医和从医之路,回忆这些年遇到疑难杂症时的处理经过,我时常感叹,自然界所有的问题,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答案,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掘,去思索,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悲的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再像小孩子那样,遇事问个为什么,凡事刨根问底,追寻事物的本源!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边缺少了神秘,缺少了好奇,却多了一些平淡和无可奈何。 我时常告诫自己,要求自己能够做到“心中时时有患者,

处处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总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医学中来,提高自身的悟性,站在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寻求解决方案,感受中医的“大道至简”,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向生活学习,智慧的源泉永远不会干枯!今天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将自己多年来对生活的感悟,对医学的领悟总结出来,给那些长期被疾病困扰的患者一些帮助。让我们一同来透过生活中的常见小事,感受中医,感受养生之道! 晚上腿疼,早上腰疼,大多是寒湿证的表现 天冷了,早上洗脸用的是热水,洗完后,我将毛巾挂在阳台上。晚上洗脸时,发现毛巾上半部分已经干了,而下半部分仍然是湿的,而且最下端居然还结了少许冰块!我拿着毛巾沉思了很久! 妻子说:“还不快点洗脸,在想啥?” 是啊!看着这一半干一半湿的毛巾,我的确想了很多——我想明白了最近一些疑难病症的病机,同时也想通了治疗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 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治疗验方】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10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痈疖等。实验室检查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特征.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达100万~200万人,其发病率已超过人群的2%~4%,其中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治疗验方】 1)阴虚燥热: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

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热论》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它主要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对于充实中医诊断辩证学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学习“中医经典解读”这门课程确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一个平台。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上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 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4.下列属土的是 A.目B.舌C.口 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 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C.血为心之府D.喜为心之志 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 A.肝B.肺 C.脾D.心 7.“水谷之海”是指 A.小肠 B.胃 C.脾D.肝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津血同源 B.汗为心之液C.精血同源D.肝肾同源 9.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C.脾气D.肾阳 10.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 A.冲脉、任脉、带脉 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D.督脉、冲脉、带脉 11.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A.风B.暑 C.燥D.火 12.下列何项不属于劳逸损伤() A.劳力过度B.饮食过度C.安逸过度 D.劳神过度 13.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是( ) A.阴阳亡失B.阴阳互损C.阴阳偏衰D.阴阳格拒 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 ) A.虚寒证B.虚热证C.实热证D.阴损及阳证 15.阴虚火旺与虚阳浮越除以下何症相似外,其它都不同()

A.面色赤B.四肢寒温 C.舌象D.脉象 16.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委曲求之”叫做( ) A.总按 B.单按C.寻 D.举 1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A.动脉B.长脉 C.滑脉D.数脉 1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食积B.气滞 C.水停D.内燥 19.下述哪些不是表证的特点()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恶寒发热并见 20.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其头痛的症状特点是() A.头晕胀痛 B.头晕健忘C.头痛剧烈D.头痛绵绵 21.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 ???? 22.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 ?????? 23.五官中属五行之“水”的 A.目 B.舌C.耳D.口 ??? 24.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由何气所派生 A.卫气??B.元气 C.宗气?D.营气 ????? 25.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为 A.气滞B.气闭 C.气脱D.气陷 ?? 26.“骨之余”是指 A.齿B.发C.肾 D.筋 ??????? 27.“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肺通调水道?B.脾运化水液C.小肠受盛化物??D.小肠泌别清浊??? 28.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筋??B.经脉C.经别? D.别络 ??? 29.造成行痹的主要邪气是 A.寒邪???B.湿邪C.风邪D.热邪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