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 第二章《数列的概念》学案(2) 大纲人教版

高中数学 第二章《数列的概念》学案(2) 大纲人教版

高中数学 第二章《数列的概念》学案(2) 大纲人教版
高中数学 第二章《数列的概念》学案(2) 大纲人教版

数列的概念2

一、学习目标: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2.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写法.

二、预习效果

回顾: 一般地, ,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1.在数列{}n a 中,若n a n n ?-=)1(,则2010a = .

2.已知数列{}n a 的前五项分别为1,4,9,16,25,… ,,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3、已知数列{}n a 的前五项分别为-1,3,-5,7,-9… ,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4、在数列{}n a 中,若)(4

295*2N n n n a n ∈+-=,则数列{}n a 中的最小项为

三、例题

例1.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3,45,97,169,…; (2)112

?,123-?,134?,145-?,…; (3)1,3,1,3,…; (4)1,3,6,10,15,…

(5) 1,2,4,8,16… (6)9,99,999,9999,99999,…

练习:

1、已知数列{}n a 的前五项分别为2,5,10,17,26,… ,,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2.数列2,6-,12,20-,30,42-,...,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n a 的前五项分别为1,11,111,1111,11111,… ,,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4、.数列1,2,1,2,1,2,的一个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__.

例2、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

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利用递推公式也可以给出数列;

下图的三角形称为谢宾斯基(Sierpinski )三角形。黑色的三角形依次是一个数列的前5项,数数他们的个数.

(4)

(3)(2)(1)

(5)

思考: 你对这个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的发现是

(1)已知数列{}n a 满足3,211+==+n n a a a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并猜想它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n a 中,n n n a a a a a -===++1221,6,3,则202a =

(3)设数列{}n a 满足121,1a a ==, =+1n a 1n n a a -+*

(,2)n N n ∈≥,则6a = .

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121>-=-n a a n n ,试写出数列的前5项.

练习

1、已知数列{}n a 的前五项分别为991063835615432,,,,,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2、设数列{}n a 满足01=a , =+1n a )12(-+n a n )(*N n ∈,则4a =

3、已知数列{}n a 满足)2()1(11≥-+=--n a a a n n n n ,且11=a ,则35a a =

四、小结与作业:

浙江省高中数学教材知识大纲

浙江省高中数学教材知识大纲 (文理通用)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sin()yAx的图像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大纲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必修1第一章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 计数原理 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 1.2 排列与组合 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3 二项式定理 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 些秘密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阅读与思考这样的买彩票方式可 行吗 探究与发现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 正态分布 信息技术应用μ,σ对正态分布 的影响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统计案例 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 应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 步应用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 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 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 质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 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 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 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 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小结 复习参考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集合及其运算 一.集合的概念、分类: 二.集合的特征: ⑴ 确定性 ⑵ 无序性 ⑶ 互异性 三.表示方法: ⑴ 列举法 ⑵ 描述法 ⑶ 图示法 ⑷ 区间法 四.两种关系: 从属关系:对象 ∈、? 集合;包含关系:集合 ?、ü 集合 五.三种运算: 交集:{|}A B x x A x B =∈∈且 并集:{|}A B x x A x B =∈∈或 补集:U A {|U } x x x A =∈?且e 六.运算性质: ⑴ A ?=A ,A ?=?. ⑵ 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⑶ 若B A ? ,则A B =A ,A B =B . ⑷ U A A =()e?,U A A =()eU ,U U A =()痧A . ⑸ U U A B =()()痧U A B ()e, U U A B =()()痧U A B ()e. ⑹ 集合 123{,,,,}n a a a a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2n ,所有真子集的个数为21n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所有二元子集(含有两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 2n C . 第二章 函数 指数与对数运算 一.分数指数幂与根式: 如果n x a =,则称x 是a 的n 次方根,0的n 次方根为0,若0a ≠,则当n 为奇数时,a 的n 次方根有1 个, 当n 为偶数时,负数没有n 次方根,正数a 的n 次方根有2个,其中正的n 负 的n 次方根记做 1.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 .两个关系式:n a = ;||a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3 、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m n a =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m n a -=. 4、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大纲(高中)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高中数学大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 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例,希望在您的授课与学习过程中起到 辅助作用。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我以前一直是在教文科班的数学,这学期对于我来说,面临着挑战,因为本学期 我接手了两个理科班。以前我带的始终是文科班,对于文科班的学生的情况比较理解,但对于理科班来说,我不知道他们对学习会有怎样的想法与做法。针对这种情况,我 制定了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 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 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数学能力方面能有所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每月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 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 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注重对所选例题和练习题的把握:

【全国重点中学优质数学资料】高二数学 8.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必修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备课资料 一、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学习 对双曲线性质的讨论是我们又一次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注意让学生对这种方法从思想上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一种应用意识. 1.问题:教学双曲线的渐近线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1)使学生明确双曲线的渐近线是哪两条直线,过双曲线实轴的两个端点与虚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作对称轴的平行线,它们围成一个矩形,其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即为双曲线的渐近线,画双曲线时,应先画出它的渐近线. (2)使学生理解“渐近”两字的含义,当双曲线的各支向外延伸时,与这两条直线逐渐接近,接近的程度是无限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当双曲线上的动点M沿着双曲线无限远离双曲线的中心时,点M 到这条直线的距离逐渐变小而无限趋近于0. (3)使学生掌握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它的渐近线方程的求法.最简单且实用的方法是:把双曲线方程中等号右边为1改成0,就得到了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4)使学生掌握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出双曲线方程的求法.简单且实用的方法是:如果两条渐逝线的方程为Ax±By=0,那么双曲线的方程为(Ax+By)(Ax-By)=m,这里m是待定系数,其值可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确定. 2.双曲线几何性质的简单应用

[例1]求与双曲线19 162 2=-y x 共渐近线且过A (23,-3)点的 双曲线方程及离心率. 解法一:双曲线19 162 2=-y x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4 3 x (1)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22 22=-b y a x ∵43=a b ,∴b =4 3a ① ∵A (23,-3)在双曲线上 ∴ 19 1222=-b a ② 由①-②,得方程组无解 (2)设双曲线方程为122 22=-b y a x ∵43=a b ,∴b =4 3a ③ ∵A (23,-3)在双曲线上 ∴ 112 92 2=-b a ④ 由③④得a 2=4 9 ,b 2=4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144 92 2=-y x 且离心率e =35 解法二:设与双曲线19162 2=-y x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λ=-9 162 2y x (λ≠0)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新教材】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 汾阳中学 高一数学组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1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 1、深入钻研新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

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四、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部分: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第三部分:函数概念与性质 第四部分:指函数与对数函数 第五部分:三角函数 五、课时安排: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时分配(13课时)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课时分配(12课时)

人教版小学到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doc

人教版小学到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sxzyxzE5 电子教材人教版中学小数学教材目录 及电子书下载人教版|高中|初中|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及电子书下载地址新课标人教A 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10选修2- 2 ................................................................... ..................................................................... .................11 选修2- 3 12选修3-1 13选修3-3 15选修3- 4 17 选修4-1 19选修4-2 20选修4-5 21选修4-6 22选修4-7 24选修4-9 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27七年级上册 27七年级下册 29八年级上册 30 八年级下册 32九年级上册 33九年级下册 34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总目录 37 一年级上册 37一年级下册 37二年级上册 37二年级下册 37三年级上册 37三年级下册 38四年级上册 38四年级下册 38五年级上册 38五年级下册 38六年级上册 39六年级下册 39中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及教师用书下载地址【高中A\B 版|初中|小学】 401、高中数学教材(人教大纲版)(旧人教版) 40/sxzyxz E5 电子教材人教版中学小数学教材目录及电子书下载第II 403、高中数学电子课本(新课标人教B 404、高中数学教师用书(新课标人教A 415、初中数学课本 416、小数学数学课本 427、初中数学教师用书(人教A 版/PDF 版/免费/共6 版/EXE版/PDF 版/免费/共4 42/sxzyxz E5 电子教材人教版中学小数学教材目录及电子书下载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 /sxzyxz E5 电子教材人教版中学小数学教材目录及电子书下载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小结复习参考题 /sxzyxz E5 电子教材人教版中学小数学教材目录及电子书下载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sxzyxz E5 电子教材人教版中学小数学教材目录及电子书下载 2.2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

高中数学人教大纲本必修第二册(B版)

高中数学人教大纲本必修第二册(B版) 知识点汇总 一、立体几何初步 (一)几何体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柱 棱柱:一般的,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为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 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原圆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圆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圆台也有侧面、母线、轴。 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

高考数学 文科模拟卷 大纲人教版

文科数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0 60,那么3a b += (A )4 (B )13 (C )10 (D )7 2 过点 ( ) 3,2-的直线l 经过圆2220x y y +-=的圆心,则直线l 的倾斜角大小为 (A )30? (B )60? (C )150? (D )120? 3 设函数f ( x )的图象关于点(1, 2 3 )对称,且存在反函数1 -f ( x ),若f (3) = 0, 则1 -f (3)等于 (A)-1 (B)1 (C)-2 (D)2 4 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γ,β⊥γ,则α∥β; ③若m ∥α,n ∥α,则m ∥n ; ④若α∥β,β∥γ,m ⊥α,,则m ⊥γ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函数y = cos (2x +4 π )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A)x = - 2 π (B)x = -4π (C)x = -8 π (D)x = π 6 {} { } 211,,log 1,A x x x R B x x x R =-≥∈=>∈,则“x A ∈”是“x B ∈”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7 若点(3,1)p -在双曲线2 2 2 21(0,0)y x a b a b =>>-的左准线上,过点p 且方向向量为 (2,5)a =的光线,经直线2y =-反射后通过双曲线的左焦点,则这个双曲线的离心率 为( ) (A)153 (B)33 (C)5 3 (D)43 8.已知四面体A BCD -中,2,1,AB CD AB ==与CD 间的距离与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一.集合与函数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二.不等式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 计划含进度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教材】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 (含教材分析培优补差等) XX高级中学 高一数学组 XXX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1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 1、深入钻研新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 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法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一)选择题 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具有概念性科学性、灵活性等特点。考查的内容往往是识记性质的.要求考生从4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这类试题一般知识覆盖面广、迷惑性强,表面看似容易,但若不注意审题,特别容易失分。这部分试题比较简单,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应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选择题所占分数较高,是考生得分的关键,不能在这部分失分过多: (二)填空题 填空题也是识记性质的,主要考查考生记忆知识的牢因程度。填空题要求所填入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简练。在这一部分考生没有选项可选,没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考生不仅要知道答案是什么?还要能准确地写出来,错字、别字不能得分。所以.考生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要做无用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毕竟这一题目所占的分数不多,可以把剩下的时问集中到大题上去。 (三)简答题 这种题目一般来说不应答得过长,只要把主要只是点写上,稍作展开即可,但该注意的是,这种题目一般来说不应答得过长,只要把主要知识点写上,稍作展开即可,但应该注意的是。知识、点一定要回答全面,因为这种题型一般是按照知识点来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大概包含几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另外,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楚、字迹工整,最好用序号标明,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能无限制地拖延,毕竟后面还有更大分值的论述题。对自己暂时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可先跳过去,等论述题答完之后再返回来作答。 (四)论述题 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比较灵活,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没有标准答案。答题时不仅要思路清晰,而且要全面展开,先把理论讲清楚,再联系实际作相应的陈述。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有据,抓住关键的知识点展开论述,抓住了知识点去也就抓住了得分点。同样,此题也可用序号标明知识点,并要注意把核心句子放在段首。如果题目要求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的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作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练。 答题的顺序依个人习惯而定,只要能保证在150分钟内答完全部试题即可。如果遇到不太熟悉的题目,一定要冷静思考。即使有不会的题目也要作答,而且要借此显示自己的知识面和知只积累程度,无论如何,不能出现漏题现象。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考生在考前认真复习,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并非难事。在此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高中数学课堂笔记必修一.docx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 HAPPY 的字母成的集合 {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 {a,b,c} 和 {a,c,b} 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 如: {我校的球 }, {太平洋 ,大西洋 , 印度洋 ,北冰洋 }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A={ 我校的球 },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N* 或 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 R 1 )列法: {a,b,c ??}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 示集合的方法。 {x R| x-3>2} ,{x| x-3>2} 3 )言描述法:例: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 Venn: 4、集合的分: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2)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 {x|x 2 = -5 } 二、集合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A B 有两种可能( 1 ) A 是 B 的一部分,;(2 )A 与 B 是同一集合。 反之 : 集合 A 不包含于集合 B, 或集合 B 不包含集合 A, 作 A B

或B A 2 .“相等”关系: A=B(5 ≥5 ,且 5 ≤5 ,则 5=5) 实例:设A={x|x 2 -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真子集 : 如果 A B,且 A B 那就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 记作 A B( 或 B A) ③如果 A B, B C , 那么 A C ④如果 A B同时B A 那么 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 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 2 n个子集, 2 n-1个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交集并集补集类型 定由所有属于 A 且由所有属于集合A 义属于 B 的元素所或属于集合B的元组成的集合 ,叫做素所组成的集合,A,B的交集.记叫做A,B的并 作A B(读作‘A 集.记作:A B(读 交 B ’),即作‘ A 并 B’),即 A B={ x|x A , A B ={x|x A , 设 S 是一个集合, A 是S 的一个子集,由 S 中所有不属于 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S 中子集 A 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 S A ,即 且 x B}.或x B}) .C S A= { x| x S,且x A}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 版必修 7、5、4 曲线和方程 (四)●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曲线的交点; 2、曲线方程的公共实数解、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会通过解曲线方程组求得两曲线的交点、 2、通过曲线方程讨论曲线的性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两条曲线有交点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求曲线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教学难点已知曲线的某一段与直线的交点问题的解法及有关弦长问题回避求曲线交点而巧用韦达定理求解、●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启发诱导学生联想新旧知识点的联系,从而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捷径、●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咱们已很熟练根据条件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即我们可求出曲线方程,那么根据曲线方程可

讨论曲线的交点问题吗?进而求和余弦长又该如何通过曲线方程求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Ⅱ、讲授新课[例1]若直线l:ax-y+b=0经过直线l1:2x-2y-3=0与直线l2:3x-5y+1=0的交点,求a、b的关系式、分析:先求出l1与l2的交点P的坐标,然后将P点的坐标代入直线l的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至于l1与l2的交点即直线l1与l2的公共点,所以就应该是l1与l2所对应方程的公共解,即由l1与l2所对应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解:由方程组解得即两直线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P(),将其代入直线l:ax-y+b=0,整理得17a+4b= 11、∴所求a、b的关系式为:17a+4b= 11、[例2]求直线y=x+3被抛物线y=2x2截得的线段之长、分析一: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得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弦长、解法一:由解得即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3+3,6+3)、B(3-3,6-3),∴|AB|== 12、∴所截线段之长为 12、[师]请同学们体会刚才的解题过程,看是否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求出截线段之长、分析二: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x 1、y1)、B(x2,y2)则由|AB|=及y1=x1+3,y2=x2+3得y2-y1=x2-x1,从而|AB|=故可回避求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直接由韦达定理整体求值,一般地,直线被二次曲线所截得的弦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集合及其运算 一.集合的概念、分类: 二.集合的特征: ⑴ 确定性 ⑵ 无序性 ⑶ 互异性 三.表示方法: ⑴ 列举法 ⑵ 描述法 ⑶ 图示法 ⑷ 区间法 四.两种关系: 从属关系:对象 ∈、? 集合;包含关系:集合 ?、ü 集合 {|B x x = {| B x x = A {| x x =∈六.运算性质: ? =A ,?=?. 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B A ?,则A B =A ,B =B . U A =()e,U A A =()eU ,U (痧 U U A B =)()痧A B ()e, U U A B =()()痧B ) . 123,,,,a a a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2n ,所有真子集的个数为2 1 负的1.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两个关系式:n a =; ||a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3、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m n a =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m n a - = .

4、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⑴ m n m n a a a +?=; ⑵ m n m n a a a -÷=; ⑶ ()m n mn a a =; ⑷ ()m m m a b a b ?=?; ⑸ 0 1a =,其中m 、n 均为有理数,a ,b 均为正整数 二.对数及其运算 1.定义:若b a N =(0a >,且1a ≠,0)N >,则log a b N =. 2 3 4 5 一.映射:设A 、B 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中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这样的对应就称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二.函数:在某种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 、y ,对于x 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称y 是x 的函数,记做()y f x =,其中x 称为自变量,x 变化的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x 对应的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y 的变化范围叫做函数的值域.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共五篇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一) 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针对我校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高一数学新教材教学实践与探究中,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着重在读、讲、练、辅、作业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一定效果。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