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0章 一般均衡

第10章 一般均衡

第10章 一般均衡
第10章 一般均衡

在,则可行配置y x f

为一个k维单纯形

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章 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

第十章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型 10.1复习笔记 一、IS-LM模型:基本结构 IS-LM建立了利率、货币供求、投资储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揭示产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关系及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曲线。它代表的是使产品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 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不考虑国际贸易): Y=C+I+G 式中,Y代表收入,由于各经济主体的收入之和构成了产品的总价值,所以它实际上代表着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C、I和G则分别代表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购买,它们构成了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政府购买可以被认为是由政府决策所决定的,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外生变量(也就是不能由模型本身加以解释的变量);消费主要由收入与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收入越高,消费意愿就越强;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C/△Y越高,消费增长越快。投资则主要受利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即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影响,利率越高,投资意愿就越低,资本的边际效率越高,投资意愿越强,反之就越低。 其函数关系如下: C=C(Y)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可写为:

C=a+bY 而投资函数则可写为: I=I a+I(i) ,这样,产品市场的均衡由总供此外,政府支出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变量,即G G 给(r)与总需求(C+I+G)的均衡所决定。 图10-1总供求均衡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然后,再把利率引入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过程,可以看到: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支出水平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利率的变化与投资支出呈反向运动,即利率水平的下降,会引起投资支出的上升,而投资支出水平的上升,与投资乘数一起,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这一过程的推导,可用IS曲线来体现。 IS曲线是一个投资等于储蓄的曲线,它反映了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从而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图10-2IS曲线与产品市场均衡 (1)IS曲线的斜率为负,它反映的是利率与投资需求的反向变化关系,而投资支出则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内 容 提 要 本章的重点是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存在性问题;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一般均衡的概念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研究方法,即假定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将所有的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瓦尔拉斯、阿罗和德布鲁等经济学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应该包括4个基本条件: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是产品需求者和要素供给者,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他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中间产品,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在这4个基本条件下,一般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一组相对价格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在3个假设前提上:1、经济由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构成,所有的生产均由生产部门完成,所有投入品均由消费者提供,没有中间产品。2、经济中有H 个居民,每个居民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他在要素收入的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将其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其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3、经济中有K 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他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没有投资和中间产品,生产函数既定不变。根据假设,一般均衡模型中包含三类方程: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程(∑===H h ih i d r i Q Q 1),,2,1( )及对要素的供给方程 (∑=++==H h jh j s n r r j Q Q 1),,2,1( ) ;

第七章一般均衡理论

第七章一般均衡理论 南开经院考过试题 年:①社会福利函数 ②在收入分配理论中,替代弹性是如何定义的?它对收入分配有何影 响? 年:①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分析说明消费者偏好,生产的技术选择和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 年:①什么是边际产品转换率,当它与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和边际替代率不等时,市场将怎样调整? 年:①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主要掌握内容: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概述 第二节交换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生产的一般均衡 第四节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第五节帕累托最优与竞争新均衡 第六节社会福利及其政策标准

第一节一般均衡概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经济系统产生一组价格(所有产品和要素),使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供求都相等,且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达到各自的均衡——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一般均衡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在一般均衡状态下:

(1)每个消费者根据其资源禀赋,达到效用最大化。 (2)每个厂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达到利润最大化。 (3)所有市场同时出清,任何时候厂商都不存在超额需求。 (4)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第二节交换的一般均衡 1.交换的一般均衡含义 交换的一般均衡指在社会生产状况和收入分配状况既定条件下,消费者之间通过交换商品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况。 2. 交换的均衡过程和条件 交换的埃奇沃思(Edgeworth)盒状图中,曲线O A CDEFGO B 它是两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所有这些切点处两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都相等。 交换(也就是商品的分配)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 3. 预算约束与商品价格 最初用产量表示的收入分配决定了两种商品的价格比P X/P Y,而P X/P Y又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答案)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分析 2、一般均衡分析 3、交易的一般均衡 4、生产的一般均衡 5、交易与生产的一般均衡 6、公共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使用既定的L和K生产的产品X和Y的均衡价格分别为2和4元,那么( B ) A、生产Y所使用的L的边际产量是生产X所使用的K的边际产量的2倍; B、L和K生产X和Y时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等于1/2; C、X的边际成本是Y的边际成本的2倍; D、X的产量是Y的产量的2倍; 2、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易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D )。 A、对甲和乙,MRT XY=MRS XY; B、对甲和乙,MRS XY=P X/P Y; C、(MRS XY)甲=(MRS XY)乙; D、上述所有条件。 3、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D )。 A、MRTS LK=P L/P K; B、MRTS LK=MRS XY; C、MRT XY= MRS XY; D、MRTS X LK= MRTS Y LK。 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易全面均衡发生在( D )。 A、MRT XY=P X/P Y; B、A和B的MRS XY=P X/P Y; C、MRS A XY=MRS B XY; D、MRT XY=MRS A XY=MRS B XY。 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D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AXY=MRSBXY;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X LK=MRTS Y LK;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S XY=MRT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6、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的情况:( A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7、由上题已知条件,在甲和乙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 C )。 A、1单位X和3单位Y相交换; B、1单位X和2单位Y相交换; C、X与Y之交换比例大于1/3,小于1/2; D、上述均不正确。 8、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C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 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的一般均衡产品转换率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不可能性定理契约曲线福利经济学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 B.LK XY MRTS MRS = C.X Y LK LK MRTS MRTS = D.XY LK MRT MRS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 XY XY XY MRT MRS MRS ==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的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的总和,或者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2、社会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或者是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3、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4、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5、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干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6、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

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人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7、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 9、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方面的因素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物价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10、通货紧缩:是指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币值不断上升的一种货币现象。二、单项选择题。 1、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B、总需求等于货币供给C、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D、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答案:C 2、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先增加后减少答案:C 3、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的是。A、货币供给规模B、货币需求规模C、商品服务规模D、出口规模答案:A 4、企业和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约于。A、总需求B、货币总供给 C、货币总需求 D、总供给答案:D 5、1980年我国提出的“两平一稳”政策中的“一稳”是。A、稳定物价B、稳定财政C、稳定信贷D、稳定国际收支答案:A 6、货币失衡的需求型调节针对的是( )。A、货币供应量B、先是货币需求量,后是货币供应量C、货币需求量D、先是货币供应量,后是货币需求量答案:C 7、滞胀现象可以用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来解释。A、需求拉上说B、成本推动说C、结构说D、混合说答案:B 8、把利息和租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在通货膨胀时期会。 A、增加收益 B、损失严重B、不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第十章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第一节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意义 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银行,不仅可以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同时也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这部分存款仅仅是流通中的现金变成了银行的活期存款,银行存款的增加正好是流通中现金的减少,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公式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备率- 1) 存款货币,是指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法定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 超额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者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三、简单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在分析存款货币创造机制之前,我们先假设:部分准备金制度,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将其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以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留作准备金;非现金结算制度,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完成支付行为,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时,增加了存款额,创造了派生存款,若客户以提取现金的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则不会形成派生存款;非支票存款为0 则有公式: 无论是铸币存款货币的创造还是现代金融体系下的存款货币创造,必须具备两个紧密联系的必要前提条件:第一是银行并不需要为其所吸收的存款保持100%的存款准备,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即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二是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也被称为非现金结算制度,各种银行间的同业往来帐户或在清算中心开立的账户都可以结清应收应付差额。 四、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及其修正——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 上面的存款创造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漏出因素: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小。 现金漏损率:是指银行在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有部分现金会流出银行体系,留存在人们手中不再流回。由于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款的资金减少,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 超额准备金率:对于信用的伸缩影响,同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有同等作用。 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经济行为主体既会持有活期存款,也会持有定期存款。 现金漏损率/提现率=现金漏损额/活期存款总额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1/(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现实中,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通常是高于法定准备金。这就是说银行的初始准备还有一部分是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在。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g代表。这时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

货币均衡

第十章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一、填空 1.货币均衡是指和大体上相一致。 2.货币均衡是一个过程。 3.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4.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 5.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大于的典型表现。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二、单项选择 1.货币均衡是指() A.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B.一般均衡 C.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上相等 D.内部均衡 2.从货币需求方面看,利率越高() A.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大 B.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小 C.持币的收益越大 D.持币的效用越大 3.根据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是() A.负相关 B.正相关 C.不相关 D.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较大 4.根据货币供给外生性的理论,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是() A.负相关 B.正相关 C.不相关 D.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5.在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 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B.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C.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很低 D.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三、多项选择 1.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主要表现是() A.商品积压 B.生产水平下降 C.失业率上升 D.就业率上升 E.物价水平下降 2.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主要表现是() A.商品供不应求 B.经济过热 C.失业率上升 D.就业率上升 E.物价水平上升 3.货币均衡是() A.一般均衡 B.局部均衡 C.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D.内部均衡 E.外部均衡 4.IS曲线向右下倾斜的条件是()

A.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B.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 C.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 D.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E.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 5.LM曲线向右上倾斜的条件是() A.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B.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 C.收入与利率正相关 D.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E.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 四、判断正误 1.货币需求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 2.LM曲线是描述商品市场供求均衡的曲线() 3.IS曲线是描述商品市场供求均衡的曲线() 4.在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货币均衡点() 5.在IS曲线上的只有一个点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2.动态 3.利率 4.均衡点 5.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6.货币均衡 二、单选 1.C 2.A 3.B 4.C 5.B 三、多选 1.ABCE 2.ABDE 3.BC 4.AD 5.CE 四、判断正误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 3.实证经济学 4.规范经济学 5.帕累托标准 6帕累托改进7.帕累托最优状态8.帕累托最优条件9.契约曲线10.生产可能性曲线 11.效用可能性曲线12.社会福利函数 13.社会无差异曲线 14.不可能性定理 二. 选择题 1.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变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 2.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均正确 3.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 A.不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4.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对甲和乙,MRTxy=MRSxy;B.对甲和乙,MRSxy=Px/Py; C.(MRSxv)甲=(MRSx Y)乙;D.上述所有条件。 5.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B.MRTS LK=MRSxy; B.C.MRTxy=MRSxy;D.(MRTS LK)x=(MRTS LK)y。 6.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MRT XY=Px/P Y;B.A与B的MRS XY=Px/P Y; C.(MRS XY)A=(MRS XY)B;D.MRTxy=(MRS XY)A=(MRS XY )B。 7.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MRS XY)B;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S XY=MRT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8.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D ) A.消费契约曲线;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D。生产契约曲线。 9.在导出效用可能性曲线的过程中,我们( )作人际效用比较。 A总是;B.不;C.有时;D.经常。 10.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A.转换曲线;B.消费契约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D.效用可能性边界。 三、判断题 1.在纯交换经济的埃奇沃思盒式图中,一般均衡状态表现为两个交易者无差异曲线的交点。2.瓦尔拉斯定律指经济中所有成员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它们所得到的收入。3.规范经济学试图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实证经济学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应当怎么样”的问题。

一般均衡理论综述与简评

一般均衡理论综述与简评 刘江荣① 均衡思想是贯穿当代主流经济理论的精髓,而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则是从对人们的偏好、技术和禀赋的基本假设出发,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建立的关于人类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公理化体系。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其中与价格相关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均衡”概念的建立和一般均衡理论的生成发展,使得主流经济学成为一门实证的学问。但是,跳出一般均衡理论本身,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主流经济学是根植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产物,其貌似科学的实证更是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制逻辑之上的。因此,这种实证不仅无视劳动异化,而且其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点均不代表经济的主体——现代劳动者的利益。 一.均衡概念的历史渊源 均衡的概念早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前就已在机械学中普遍应用。在机械学中,均衡是指绕中点转动的杠杆保持平衡的条件。据文献查新的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亚当·斯密是否受到了机械学概念的影响而生灵感,将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个体追求不同价值目标而采取相互独立行动,但最终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的思想抽象概括为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亚当·斯密运用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动协调机制,使得人们认识到个体在追求不同目标的过程中,最终能实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这种思想无疑对经济学是一大贡献,同时也深化了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之后,李嘉图在亚当·斯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统一利润率的竞争规律和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转投说明了古典一般均衡的实现机制。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在批判以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础上,马克思建立起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关系。后来,这种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开资本与利润对立关系的分析方法在斯拉法那里得到了复兴,通过在投入——产出矩阵的基础上加入表明特定经济关系的 ①刘江荣,男,山西省朔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与民族经济学

第十六章 一般均衡理论

第七篇微观经济学总结

第十六章一般均衡理论 第一节经济系统理论 一、个量变动的连锁反应 (一)文字描述 在经济社会已处于静态均衡时,任何一个变量——比如对轿车的需求增加,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二)几何表达(图16-1) 图16-1 轿车需求增加的连锁反应 二、多个有关市场的均衡 (一)总论 就一个单独的市场来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只要供求相等,即能达到均衡;但从多个有关市场来看,虽然各自的供求相等,也不一定同时达到均衡,只有所有市场供求相等且价格也相等时,才能达到同时均衡。 (二)分论 1. 多个产品市场的均衡 (1)互为替代品的产品市场 一种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所有与这种产品具有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价格都上升;而且反过来还要引起这种产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各种产品价格上升的相对幅度,取决于各种产品间的需求交叉弹性。 (2)互为互补品的产品市场 一种产品价格上升,会导致与这种产品具有互补关系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且反过来还要引起这种产品的价格下降。各种产品价格下降的相对幅度,取决于各种产品间的需求交叉弹性。

2.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均衡 在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的前提下,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只要任一价格发生变动,有关的市场会发生一系列的调整与再调整,直到各个市场达到同时均衡为止。价格调整可大可小、可正可负,其决定于供求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收入弹性等。 第二节一般均衡理论 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一)假设 1. 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 2. 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量、生产函数既定且不变; 3. 家庭收入全部来自要素收入,且全部用于消费; 4.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长期的、完全竞争的、充分就业的状态,因而供求相等时,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要素价格等于平均生产收入,没有超额利润。 (二)一般均衡模型 1. 经济系统的商品和资源 (1)商品有1,2,3,…,n种;P1,P2,P3,…,P n为各种商品的价格。 (2)生产资源有1,2,3,…,m种;R1,R2,R3,…,R m为各种资源的数量;V1,V2,V3,…,V m为各种资源的价格。 2. 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方程(n个) X1 = f1(P1,P2,P3,…,P n;V1,V2,V3,…,V m) X2 = f2(P1,P2,P3,…,P n;V1,V2,V3,…,V m) X3 = f3(P1,P2,P3,…,P n;V1,V2,V3,…,V m) …… X n = f n(P1,P2,P3,…,P n;V1,V2,V3,…,V m) 3. 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方程(m个) R1 = a11X1 + a12X2 + a13X3 + …+ a1n X n R2 = a21X1 + a22X2 + a23X3 + …+ a2n X n R3 = a31X1 + a32X2 + a33X3 + …+ a3n X n …… R m = a m1X1 + a m2X2 + a m3X3 + …+ a mn X n 4. 生产者的供给方程(n个) P1 = a11V1 + a21 V 2 + a31 V 3 + …+ a m1 V m P2 = a12 V 1 + a22 V 2 + a32 V 3 + …+ am2 V m P3 = a13 V 1 + a23 V 2 + a33 V 3 + …+ am3 V m ……

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探索 □文慧琳李利平 【内容摘要】一般均衡理论是当代主流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从一般均衡理论的背景,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思想和一般均衡理论的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均衡理论。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 【作者单位】文慧琳,内蒙古电子信息技术学院;李利平,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一般均衡理论是当代主流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类经济思想宝库中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其精深的思想与高超的技巧令人惊叹。它从对人们的偏好、技术和禀赋的基本假设出发,建立了关于人类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公理化体系。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斯密认为,只要市场中的价格和工资是灵活可变的,价格体系就会自动实现供求之间的协调,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也是经济学中关于一般均衡最早的理论概括。到19世纪末,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以线性代数为工具,为一般均衡理论构造了一个整体的结构,实现了一般均衡理论从思想到实体的跨越,这一跨越被认为是当代一般均衡理论发展的出发点。随后经过帕累托、希克斯、阿罗和德布鲁的补充和发展,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完善,其公理化的研究方法也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今天,虽然专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需求日盛,但一般均衡理论研究依然活力四溢,仍有极大的挖掘余地。 一、一般均衡理论的背景 (一)社会历史因素。一是就经济发展情况而言,一般均衡理论出现的时期,即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时期。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它刚刚经历了产业革命完成后的50 60年代的经济高涨时期,在此期间,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所容许的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较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则比以往历次都更加严重,但这时经济危机的一般特点是发生时间不长、生产倒退不大,部门性、国别性较弱。二是就社会经济关系而言,在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两方面新的因素也在发展。一方面社会两极分化在新的基础上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在竞争的基础上,垄断的因素正在形成,资本主义正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二)思想方式渊源。以上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只说明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产生的社会可能性和社会必要性以及它的基本目的。但是全面地说明他的理论本身的特点,说明为什么这一理论采取了这种独特的形式,还需要在经济理论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中,从认识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当中进一步寻根溯源。就经济理论的发展来说,在资产阶级理论范围内,李嘉图学说的两大矛盾和李嘉图派的解体,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理论中各种观点的争论,包括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理论的批判,无疑是瓦尔拉斯理论产生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动因。但是,李嘉图两大矛盾所表明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尚且无法逾越的界限,到了瓦尔拉斯的时代,他们就更加无法逾越,而只能另寻出路了。总而言之,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特殊阶段的特殊产物,是以古典经济学对立面的形式出现、但又承袭了以往经济理论中的各种因素并在自然科学发展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代表当时自由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要了解“一般均衡”的含义,首先必须了解均衡和局部均衡的含义。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状态。这里所谓不再变动含有没有必要变动的意思,因为这种状态是最佳的,如果再变动就会使情况糟糕。均衡概念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事实上能否实现,而是通过这一概念,可以知道一般经济现象之所以发生变动的原因及其将来可能的变动方向。所谓局部均衡是指某一特定经济部门所获得的均衡。它是完全将某一经济部门孤立起来,不与其他部门发生任何联系,以研究该经济部门如何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逐渐调整其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均衡。如果要了解整个经济的运行状态,仅仅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一般均衡就是表示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各个部门同时达到均衡。总之,局部均衡是研究个别价格的决定,一般均衡则研究各个价格的关联性,并求出一套价格,以表示整个经济社会的价格机制如何运行。 (二)希克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希克斯的一般均衡价值论使一般均衡理论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一般均衡理论做出了“首创性”的贡献,因此,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阐述。希克斯以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概念和帕累托的无差异曲线图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按个人均衡、交换的一般均衡、厂商均衡和生产的一般均衡等顺序,逐步发展建立起他的价值理论体系。个人均衡指个人消费的均衡,即消费者在个人的收入、偏好尺度和商品价格均为既定的条件下,从商品效用所获得的最大满足的均衡点。个人均衡是他的价值理论的最基本部分。希克斯还论述了交换的一般均衡。希克斯一般均衡价值论 · 111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十章练习题参考复习资料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设为固定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是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日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而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但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使命的问题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2016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一般均衡理论

2016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1.局部均衡:单个市场的均衡,不考虑其他市场的影响和关系性。 2.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关系的各个市场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供求平衡的状态,即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价格的综合决定。 3.瓦尔拉斯定律:在一般均衡状态下,社会总收入=总支出。公式:∑PiQis=∑PiQid左右两边都等于同一个社会成交量。 4.拍卖人/瓦尔拉斯均衡试探过程:瓦尔拉斯假定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他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报出自己的需求量,若供给等于需求,则按此价格成交;若供给不等于需求,则不成交。拍卖人再调整报价,再进行下一轮家户和厂商报出供求量,直到供给=需求。这一价格便满足一般均衡。这个过程叫做瓦尔拉斯均衡试探过程。 5.超额需求函数:市场需求相应减去市场供给得到的函数。公式:Zi = Qid - Qis 6.自由物品:超额需求函数都在纵轴的左边,即不存在一个正的价格使得供给=需求。但当P=0时,仍可以达到均衡。这样的物品叫做自由物品,指相对来说并不稀缺的物品。 7.经济物品:在超额需求函数中,存在一个正的价格使得供给=需求。这样的物品叫做经济物品。 8.不动点定理:有界闭凸集合到自身的连续映射存在一个不动点。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

内容摘要:一般均衡理论并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专利。早在瓦尔拉斯之前,马克思就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及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虽然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但它在内容上显然要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深刻得多。关键词:一般均衡;价值规律;自由竟争 在中外经济学界,一提起一般均衡理论,人们就会立即想到瓦尔拉斯体系和阿罗—德布鲁模型。这样,一般均衡理论似乎就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专利。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在瓦尔拉斯之前,马克思就深入分析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对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等问题,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虽然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但它的提出不仅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早,而且在思想上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深刻得多。一、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在经济学中,均衡的严格意义是指经济主体行为的相互一致。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就说明卖者的销售行为和买者的购买行为相互一致,市场实现局部均衡。如果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相等,就说明所有卖者的销售行为和所有卖者的购买行为相互一致,市场就达到一般均衡(1)。马克思十分重视一般均衡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他明确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2)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总劳动量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量在不同产品生产之间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必需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基本经济问题,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社会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具体形式会有所不同。显然,如果社会总劳动量按不同产品的社会需要量进行了正确的分配,那么,各种产品的社会供应量和社会需要量就都相等,人们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就是严格一致的。因此,社会总劳动量按正确的比例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一般均衡状态。以上所述是一般均衡最一般的含义,它对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在商品经济社会,一般均衡将采取某种特殊的形式。“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劳动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3)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的形式。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完全是个人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是私人劳动。“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4)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了社会总劳动,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这种社会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5)私人劳动的这二重社会性质,前者反映为产品必须对别人有用,后者反映为产品必须具有共同的社会实体。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这种矛盾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生产纯属个人的私事,生产者可以自由支配生产,产品也归私人所有;作为社会劳动,他的生产不能离开社会来进行,他的产品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解决。如果商品生产者能顺利地把商品卖出去,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可实现为社会的使用价值,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得到解决。反之,如果商

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莱昂内尔-麦肯齐、杰利-格林——早就应获诺奖的经济学明珠 一般均衡理论是人类经济思想宝库中最耀眼的成就之一,它从对人们的偏好、技术和禀赋的基本假设出发,建立了关于人类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公理化体系。在这一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阿(Arrow,Kenneth)和德布鲁(Debreu,Gerard)已分别于1972年和1983年获得诺贝尔奖。这里,我们要介绍莱昂内尔-麦肯齐和杰利?格林,这师徒二人其实早已具备问鼎诺奖的实力。 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在经济学中,均衡概念的本质是,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的个人通过市场网络的作用最终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正是对经济均衡关系的诗意描叙。 19世纪下半叶,现代意义上的一般均衡理论主要由瓦尔拉斯(熊彼特认为他在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甚至超过斯密)等人系统地发展起来,20世纪初帕累托(Pareto)、卡塞尔(Cassel)等人对一般均衡理论作出更系统的描述。但直到1940年代,理论家仍然求助于数方程与未知数的个数的方法来证明均衡的存在性,这损害了一般均衡理论的严密性。 “二战”之后,阿罗、德布鲁和麦肯齐等人引入拓扑学与凸分析的方法,经过严密推理,在很一般的条件下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与有效性,使得斯密“看不见的手”最终从天才的想象变成缜密的科学体系。 一般均衡理论的公理化研究方法已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例如在一般均衡中纳入随机因素,就可以研究金融市场的资本定价问题;在宏观经济学里起基础作用的兰姆西(Ramsey)模型,实际上只是具有无限性质的一般均衡理论的特例之一;引入信息不对称,就可以在一般均衡理论的框架中研究激励理论…… 惟一未获诺奖的创始人 莱昂内尔-麦肯齐(Lionel Mckenzie)1919年生于美国,195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早年师从希克斯、萨缪尔森和库普曼斯(Koopmans)等经济学大家,1957-1966年任罗切斯特大学经济系主任,此后一直任该校威尔森(Wilson)经济学讲座教授。 麦肯齐是现代一般均称理论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另两位创始人阿罗和德布鲁均已获诺奖)。最早系统证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两篇论文是阿罗和德布鲁、麦肯齐各自独立完成的:麦肯齐论文《论格雷厄姆国际贸易模型及其他竞争经济的均衡》在权威的《经济计量学杂志》1954年4月号发表;阿罗和德布鲁的论文《竞争经济中均衡的存在性》在该杂志1954年7月号发表。 在1954年论文中,麦肯齐首先运用Kakutani不动点定理,在一个特殊的模型中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这一方法具有普遍性,他很容易地将其推广到竞争均衡理论中。1955年他发表了论文《特定消费偏好下的一般均衡》,将其均衡思想正式扩展到一般的竞争经济。1959年他发表论文《论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在更一般的条件下使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简洁在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1960年他在论文《均衡的稳定性与正超额需求函数的价值》中引入一个新的Liapounov函数,研究了动态竞争经济的局部与整体稳定性问题。这一系列重要论文奠定了麦肯齐一般均衡理论创始人的地位。 麦肯齐另一重大理论贡献集中在最优经济增长领域。1920-1930年代,兰姆西(Ramwey)与冯?诺依曼(Vo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