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枣庄市市情市况

枣庄市市情市况

枣庄市市情市况
枣庄市市情市况

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是山东省设立的第四个地级市,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二战时,台儿庄战役在此爆发。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城市,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并且素有“鲁南明珠”之称。

城市名片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枣庄区划

共五区一市:五区(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和山亭区)一市(滕州市)

名称由来

古代神农氏(炎帝)曾在此处建立庄园,种枣树。种枣的目的是为了制造矛的木杆、箭杆以及车轴,考虑到枣树成材十分缓慢,所以,此地应为炎帝部落腹地。著于清光绪年间的《峄县志》亦有载:枣庄因当地枣树居多而得名。138年前,中兴煤矿公司在此成立,并逐渐成长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中兴公司亦十分重视,周总理曾多次关注。因中兴煤矿为民国时期所立,故中兴矿区在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枣庄矿区,中兴一词从此消失,枣庄这个名字更多地被采用。

至1960年1月,撤销峄县,将峄县政府迁置枣庄。1961年9月,设为山东省第四个地级市——枣庄市。

枣庄简介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苍山县为邻,南与江苏省铜山、邳州市接壤,西濒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地形略呈平形四边形,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7%。枣庄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枣庄是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还是大文学家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凿壁偷光的匡衡,大文学家贾三近的故乡。这里曾诞生过滕国,薛国,小邾国,郳国,鄫国,蔇国,逼阳国等历史国家都城,是全国两个出现历史古城邦最多的城市之一。枣庄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人文古迹荟萃,蕴藏着深厚的旅游发展潜力,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山川秀丽、名胜众多、风光优美,可以概括为“四个最”:一是我国最大最美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湿地,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二是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400年前发生的郯城大地震,把熊耳山震成两半,形成一条几百米长的大裂谷,被地质专家誉为地震遗迹中的“奇迹”;三是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崮为五大岩石地貌之一,是鲁南地区特有的地质现象。鲁南七十二崮,第一崮当属

枣庄的抱犊崮;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冠世榴园”。石榴原产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我国,西汉一代名相匡衡从长安带回枣庄种植,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农业遗产。枣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胜古迹众多。可以概括为“四个数字”:一是7300年的始祖文化。早在7300年前,人类就在枣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二是4300年的城邦文化。先秦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7座古城邦,是我国古都城分布最密集的两个地区之一。三是2700年的运河文化。境内最早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拥有京杭大运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特征最鲜明的台儿庄古城。四是130年的工业文化。枣庄是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华资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并发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股票。枣庄还是红色革命的热土。近代有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名扬四海的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的英烈,鲁南战役的辉煌,枣庄因此博取了“中国红色经典城市”的美称。如今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群雕巍然屹立在美丽的微山湖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参加台儿庄大战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宏伟场面。2005年,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地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枣庄市与井冈山、西柏坡、延安一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重点调度的20个红色旅游城市。

地理位置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30″—117°49′24″,北纬34°27′48″—35°19′12″。

气候环境

枣庄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全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各季气温差异明显。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之间,是山东省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地形地貌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东北部为群山丘陵区,外围是海拔100米至150米的滕、薛、枣山前剥蚀平原。平原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至薛城东,为东西走向的带状丘陵地。再向南,为海拔在100米上下的山前剥蚀平原。西部濒湖地带及南部沿运河地区为海拔30至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最南部为一小片丘陵。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5213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9.59%。

水文状况

枣庄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育,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分别是韩庄运河峄城大沙河、十字河、陶沟河、薛城大沙河、城河、漷河、北沙河、界河、伊家河、周营沙河、

运北支流和新沟河。枣庄市水资源总量为10.7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12条,有大中型水库5座,岩马水库、马河水库总库容量分别是2.026亿立方米河1.38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枣庄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6种:煤、铁、铜、铝、金、银、锶(天青石)、石膏、萤石、水泥原料灰岩等。其中煤、石膏地质储量为15.4亿吨和4.1亿吨。有陶枣、官桥、滕南、滕北、滕东、韩台六大煤田。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枣庄市被纳入国家经济战略版图,享受国务院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枣庄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粮食作物

枣庄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食品加工业起步较早;拥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芸豆之乡”、“土豆之乡”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为蔬菜深加工提供了丰富原料;秸秆充足,适宜苜蓿等食用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优质梨、樱桃、桃、李子、葡萄、石榴、板栗、大枣、核桃、苹果等十大林果生产基地,年产各种水果20多万吨,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资源丰富,是发展果汁加工业的理想之地。软籽石榴、榴叶茶、挎包火烧、黑香稻、地瓜枣。

地方文化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记述: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县城东

门外演唱肘鼓子(亦称周鼓子)的武氏兄弟和滕县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伙同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与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苏门秀才共同切磋,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并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俗称土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广泛传开,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鲁南花鼓:其产生据传说大约已有200年之久。在古老的运河两岸附近的村庄盛行此舞表演,如张山子镇张山子村、马兰屯镇南洛村、泥沟镇北洛村、邳庄镇黄庄村等。特别是黄庄的鲁南花鼓在当地最负盛名,曾于1958年参加山东省民间舞表演,引起了轰动。此舞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演出,是老百姓在节日、农闲期间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也是他们自娱自乐的最好形式。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它兴于台儿庄区邳庄一带,隋唐时期,鲁南民间就盛行竹马、秧歌渔灯。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民间乡会艺术,流行于台儿庄运河两岸,春节期间由村庄自发地到各乡会演出。伏里土陶:是枣庄珍稀民间土陶艺术品,为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所特有。据考古发掘里土陶始于5600年前,是东夷部族向中原地区发展而定居下来时期的产物,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伏里土陶又逐步出口到港澳台和海外,是在国际工艺美术品舞台上叫响的枣庄品牌。伏里土陶还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玩具博物馆、日本文部省等场馆和机构加以收藏,《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现代美术民间陶瓷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上也有所收录。

枣庄方言

枣庄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带。枣庄方言属于北方语系,更详细的分类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但是,枣庄方言则以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则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是北方方言沃土中开出的一朵艳丽的小花。尽管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查不到,但这种特别的发音使枣庄方言描述人或事物的静动态状况时鲜活、准确、到位,大大提高了语言本身的使用价值。枣庄方言幽默风趣,看似好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外地人要想在短时间内学会和真正听懂枣庄方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现今普通话一统天下的时代,保持方言的纯洁性显得更为重要。枣庄地处不南不北,语音也是不蛮不侉,别有一番风味。枣庄方言大致分为新老两派。这两派方言,语法方面基本一致,词汇有细微差别,语音也有明显差异。新派方言是老派枣庄方言受普通话语音影响而形成的。

枣庄美食

枣庄菜煎饼

是一种大众食品,老少兼宜,食用方便,俗称“鲁南热狗、汉堡包”。菜煎饼既可作宴席食品,也可作普通家庭便饭。制作简便快捷营养丰富,色香味浓,最适合快节奏工作人们的即时快餐。枣庄菜煎饼,是以鲁南地区煎饼为主料,配以各种蔬菜煎烤而成。

枣庄辣子鸡

色艳味重,嫩鸡肉加大量鲜辣椒、米醋爆炒,想起来就流口水。辣子鸡多以公鸡烹炒,因为公鸡较之母鸡更具有“阳刚”之气,公鸡又以“本地鸡”为佳,本地鸡又以小公鸡和老公鸡为主,小鸡吃起来鲜嫩可口,几乎不用吐骨头,老鸡吃起来回味无穷,啃也啃不够。西集羊肉汤

鲁南名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被誉为"鲁南第一汤"。其特点是:汤白、味鲜、无膻味、肉质滑嫩。

黄花牛肉面

形成了稳定而独特的原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不仅具有口感纯正清爽,味感厚重,饱满。前味,中味,衔接紧凑,餐后余香绵长的独特风味,而且对脾胃寒凉,气滞胃痛具有显著的食疗作用。使普通的民间面条变成了极富内涵的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2002年被认定为“枣庄市地方名吃”。2003年荣获“山东省文明诚信工商户”。枣庄市“光彩之星”于2006年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

张家狗肉

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作精细讲究,选用十几种名贵佐料,配以百年老汤,香而不腻,烂而不散,鲜美可口,色味俱佳,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治五痨七伤等作用。

薛城糁汤

系枣庄市薛城独创的大补饮食,主要原料有:当地老母鸡、麦仁、大茴、胡椒等,制作工艺特殊,它是将原料放入一种特制的锅内,用文火炖至12个小时后面而成。

经济实力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1362.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18.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6.1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8.6:60.1:31.3。全年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国、地税税收收入122.98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2.8%。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15.78万户;从业人数62.41万人;增加值762.38亿元,占GDP比重为55.97%;纳税额94.56亿元,占税收总额的76.9%。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17.56亿元。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4.76亿元。201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2家。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0.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78.0亿元。销售新建商品住宅211.3万平方米;销售额64.7亿元。

国内贸易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9亿元,人均突破1万元。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额9.1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83亿美元。

广州市市情市况

广州市市情市况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 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21%。2010年末,广州市户籍总人口80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64.29万人,县级市人口141.8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9.61万人和1.92万人。 地势和气候:广州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依山傍水, 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 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雨量充沛, 四季如春, 繁花似锦。2010年,各区(县级市)的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多毫米之间,呈东多西少分布格局,年平均气温在21.5~22.2℃之间。 自然资源: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截至2010年,已发现矿产47种、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2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石、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广州市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其中荔枝有55个品种。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品种。野生动物约有210多种。 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广州市大小河流(涌)众多,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913公里,构成了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从化一带有丰富的地下温泉, 水温摄氏50℃-70℃,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粮食作物以优质籼稻为主, 一年两熟。经济作物以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主。广州是“水果之乡”, 主要产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木瓜、杨桃等。广州的花卉和盆景远近驰名, 以阴生观叶植物、高档盆花、鲜切花、岭南盆景为主。阴生观叶植物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 红掌、蝴蝶兰、一品红等盆景已成为全国性的生产基地, 盆景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 广州山青水秀, 风光旖旎, 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景点100多处, 其中以2011年5月18日新入选的羊城新八景(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叠翠、越秀风华、古祠流芳、荔湾胜境、科城锦绣、湿地唱晚)等景点最负盛名。2009年,广州旅游业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1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0%。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 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 建有“楚庭”, 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 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 孙权为便于统治, 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 “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 才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广州又称“羊城”。相传周朝时, 南海飘来五朵彩色祥云, 五仙人骑着五只羊, 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 赠谷穗给居民, 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 留下五羊化为石头。今越

01-张家界市情简介(通用版)-

01-张家界市情简介(通用版): 张家界市情简介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1988年5月因旅游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慈利、桑植两县,以及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张家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9533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 张家界集“六区”于一身。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约占66.43%,白族约占6.45%、苗族约占1.62%,民族文化浓郁独特,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30多项,桑植民歌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是革命老区和贺龙元帅的故乡。市域曾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四个区县均为国家一级“苏区”,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其中红军2万多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6万多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贺龙元帅的故乡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张家界属武陵山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四个区县均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核心区域。张家界是生态功能区。张家界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8%,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8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0,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张家界是知名旅游区。全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等级旅游区16家,包括5A级2家),其中武陵源风景区217.4平方公里石英砂岩峰林世界绝版,被世界地貌组织命名为“张家界地貌”。全市现有各类宾馆酒店客栈1862家(其中星级酒店38家),床位12万张。张家界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潜力的地区。张家界享有世界级旅游资源,且位于即将建设的安张衡和正在建设的黔张常、张吉怀高铁十字交汇处,境内枝柳铁路贯穿东西,拥有长张高速、张花高速、张桑高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国际航空口岸,资源、生态、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全省旅游龙头,张家界正在加快推进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航空、高铁、高速、磁浮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搭建更高层次发展平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努力在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中发挥龙头作用。特别是通过多年积蓄动能,全市经济社会已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发展潜力不断显现,内在动力更加强劲,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谋取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现实条。 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六张烫金的名片”,是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宿迁市情简介-江苏

宿迁市情简介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现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和洋河新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分别列江苏省第4位和第6位,素有“苏北水城、绿色家园、生态氧吧、长寿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 宿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境内发现的长臂猿化石是亚洲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下草湾文化遗址”是目前江苏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公元前113年,古泗水国在此建都,历时132年。秦代设置下相县,唐代改称宿迁县。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抗金名将刘世勋、晚清民族英雄杨泗洪、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等都生长于这片热土。 宿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驰名中外的“名酒之乡”、“杨树之乡”和“花木之乡”。洋河、双沟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名酒和四个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的地级市。全市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6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0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8%,素有“绿海之都”的美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年产优质水产品25万吨,螃

蟹产量居全国第一。花卉苗木面积45余万亩,是江苏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 宿迁生态优良、风光秀美,是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项王故里古朴庄重,三台山生态时尚,洪泽湖、骆马湖烟波浩淼,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淡水湖的地级市,被世人誉为“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总面积23.5千公顷的洪泽湖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宿迁区位独特、交通便达,位于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京沪、宁宿徐、宿新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5国道、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宿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淮安涟水机场近在咫尺;连接京沪高铁的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架起了宿迁通向海内外的桥梁。 建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和新一轮扶持苏北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8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6.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苏前列。

市情市况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4区、6市、2县、三个市属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世界风筝都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潍坊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济青、潍莱、东青三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新、大莱龙、益羊、青临五条铁路,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公里。有潍坊港、羊口港两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潍坊到济南、青岛机场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潍坊物产丰富、资源充足。全市平原和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十分适宜开发和建设。北部海岸线长140公里,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海洋渔业等产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58种,开采利用42种,蓝宝石储量居全国之最,地下卤水静储量58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拥有大中型水库25座,其中峡山水库最大库容量14亿立方米,为全省之最。潍坊电力主要来自装机总容量为3000多万千瓦的山东电网,另有装机总容量100万千瓦的发电厂和自备电厂,电力供应充足。

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就业劳动力6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7万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9.2万人。 潍坊有着雄厚的产业经济基础。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14.5:54.8:30.7。农业是山东省重点产粮区和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农产品年生产总量达1920万吨,加 工出口能力900万吨,有500多种农产品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禽肉出口占全国的40%。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流通贸易繁荣兴旺,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00多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 元的专业市场达80多处,年交易额510多亿元。 潍坊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三皇五帝”中的舜、齐国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潍坊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众多,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中外驰名,拥有十笏园、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龙化石、沂山国家森林公园、青云山、青云湖等旅游景点。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东渡扬帆福地,创新创业良港”。张家港市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是长江南岸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原名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15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25.31万、其中户籍人口92.66万。 张家港市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融入“上海半小时城市圈”。全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00多家,其中沙钢集团连续七年入围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总数位列苏州县市第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县市前三甲。张家港市人文历史厚重,距今8000年历史的东山村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古黄泗浦是1200多年唐代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近年来,全市上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文明城市“四连冠”盛名远播,累计荣获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国际卫生港、全国文明城市等20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是全国“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 张家港市重视人才发展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加快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才政策,自主引进培育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专家14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02名,苏州“姑苏计划”人才156名,先后资助领军人才(团队)500多个,不断加大人才投入,积极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扶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人才发展环境。 虚怀以待天下客,携手同行创未来。我们真诚地欢迎各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张家港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和我们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续写精彩篇章!

曲阜市情市况整理版

曲阜,东方圣城·孔子故里以“行”得名:相传为五帝 之一少昊氏的都城,殷商时代的奄国,三千年前的鲁国都城,今日 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东汉应邵 曾解释说:“鲁城砂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西南距济宁4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地理座标为 东经116°51′~117°13′,北纬35°29′~35°49′。南北最大 纵距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 曲阜市原辖2办、6镇、4乡,即:鲁城街道办事处、书院街道 办事处,吴村镇、姚村镇、时庄镇、陵城镇、小雪镇、南辛镇,王 庄乡、董庄乡、息陬乡、防山乡。有495个自然村,392个村(居)民委员会。2003年6月,将原曲阜市陵城镇、小雪镇、息陬乡3乡 镇划出,成立曲阜新区。 城市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明故城为中心,东工、西文、南新、北 林的十字花瓣型城建格局。旧城城墙重新进行了修复,保持了传统 的风貌和和谐的环境,新城向南新区、火车站方向发展。市区大街 小巷全部建成沥青或水泥路面,各主要街道栽植了以国槐为主的行 道树,道旁增建了绿篱、绿地,对大沂河公园、327国道城区段、 京福高速公路出口均进行了重点绿化美化。城区面积已达13平方 公里,绿化覆盖率33、8%, 总体经济状况: 近年来,曲阜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兴市、项目立市” 战略,以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为目标,着 力发展旅游经济、园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国民经济快 速增长,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以“奋斗三五年跨入全国百强县”为 目标,立足于打基础、增后劲、上水平,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优化 结构,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0 %。 全市现存文物古迹300余处,国家、省、地、县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111处,历代著名碑刻400余块。主要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有 孔庙、孔府、孔林、鲁国故城、颜庙、周公庙、少昊陵、梁公林、 孟母林及孟子故里、尼山风景区、九龙山汉墓群、洙泗书院、石门 山风景区、九仙山风景区、六艺城、论语碑苑等。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庙的大成殿与北 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中国三大殿”。孔府有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三是革命历史辉煌。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兴国被誉为“将军县”。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深刻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资源禀赋独特。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黑钨储量居世界第一;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富含高价值的铽、镝、铕、钇等中重稀土元素。被誉为“世界橙乡”,脐橙种植面积183万亩,为世界最大;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19.3度、降雨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自然

龙岩市情介绍

地理 承接沿海拓展腹地 龙岩与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距厦门仅142公里,是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 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龙岩市与全省、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的全面对接。预计2011年年底建成通车的龙厦高铁,将进一步拉近龙岩与厦门、泉州、漳州的空间距离,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龙岩作为承接沿海、拓展腹地的枢纽城市,对厦泉漳沿海城市的延伸发展作用明显。尤其是连接在京广线上的赣龙厦铁路通车后,通过龙岩的转换,沿海城市可以通过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好地向内陆发展,寻找更多商机。 龙岩作为一个山区地市,土地和资源优势明显,为厦门等沿海城市产业转换,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龙岩也可以依托沿海城市,加强对台交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 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基础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为龙岩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赢得良好先机。龙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龙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过去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了23%。 龙岩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重点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发展机械、钢铁、铜等十个产业,重点培育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三个产业,使得龙岩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 另外,龙岩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把闽粤赣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对外贸易成果丰硕,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新的形势下,龙岩市将“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龙岩的重要战略举措,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龙岩已经初步构建起以百亿产业、百亿园区和一批领军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机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的立体交通体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域城市和小城镇的三级城市体系。这些都为龙岩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提供了经济保障。

长乐市情简介精编

长乐市情简介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长乐市市情简介 长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全市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8万,现辖16个镇、2个乡,251个村居。 长乐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武德六年建县,是明代着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着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1994年撤县设市。 长乐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气候温暖,四季常青,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南北果蔬品种繁多,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重要果菜生产基地。水蜜栎桃、巨峰葡萄、晚熟龙眼、柑桔、西瓜等久负盛名,着名的青山龙眼曾为贡品。海产品近千种,经济鱼类近七百种。石斑鱼、中华绒毛蟹、金鲟闻名遐迩,漳港海蚌——西施舌更是闻名世界的海味奇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玻璃砂、高岭土、叶腊石等,其中优质花岗石磨光板材大宗出口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玻璃砂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长乐地理区位优越。距省城福州30公里,临海近台,东濒东海,与台湾岛隔海镶望,镶距140海里,是大陆与台湾基隆港和桃源机场之间的最近通道;北临闽江,与福州马尾经济技

术开发区一江镶连,处于闽江口经济圈的南翼,是福州今后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乐旅游源资得天独厚。境内山、峰、泉、石、滩、礁、海、岛和闽江沿岸线是天赋的自然景观。山丘耸翠,溪泉环绕,山水江天与果树园林掩映成趣。沿海沙滩连绵,水清沙净,林密花香,海中小岛列矗,海滨奇峰异石与滩海岛礁联珠合璧。这里既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下沙海滨度假村,又有融体育、旅游、度假、休闲、康乐和商住为一体的海峡奥林匹克城。是福建省内首屈一指的海滨度假和游乐胜地。 长乐投资环境一流。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大型现代化港口或电厂——华能福州电厂位于境内;大型现代化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长乐漳港;松下深水港可建造3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松下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启动建设,筹东万吨级码头和营前3000吨集装箱码头已建成投运;峡漳、福北、两港线三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陆、海、空对外交通枢纽。全市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万门,邮电通讯居全国领先水平。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使长乐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近年来,长乐以城区为轴心,依托“两港”(空港、海港),建设两线(航漳线、龙玉线),开发“三线”(峡漳线、福

潍坊市市情市况

书籍没有除了地图,还是找到些资料。请看下面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4区、6市、2县、三个市属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世界风筝都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潍坊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济青、潍莱、东青三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新、大莱龙、益羊、青临五条铁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公里。有潍坊港、羊口港两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潍坊到济南、青岛机场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潍坊物产丰富、资源充足。全市平原和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十分适宜开发和建设。北部海岸线长140公里,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海洋渔业等产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58种,开采利用42种,蓝宝石储量居全国之最,地下卤水静储量58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拥有大中型水库25座,其中峡山水库最大库容量14亿立方米,为全省之最。潍坊电力主要来自装机总容量为3000多万千瓦的山东电网,另有装机总容量100万千瓦的发电厂和自备电厂,电力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就业劳动力6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7万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9.2万人。 潍坊有着雄厚的产业经济基础。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4.5:54.8:30.7。农业是山东省重点产粮区和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农产品年生产总量达1920万吨,加工出口能力900万吨,有500多种农产品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禽肉出口占全国的40%。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流通贸易繁荣兴旺,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00多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专业市场达80多处,年交易额510多亿元。 潍坊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三皇五帝”中的舜、齐国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潍坊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众多,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中外驰名,拥有十笏园、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龙化石、沂山国家森林公园、青云山、青云湖等旅游景点。 二、经济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着力解决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四个关键问题”,突出抓好工业强市、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农业“三化”、城市化和科教兴潍“六个战略重点”,集中用好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现有企业“三大杀手锏”,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新成绩。在2003年实现“一个高于,两个过千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200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六个两年翻番”的基础上,200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1亿元,财政总收入14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7元。

重庆市市情介绍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列为中国排名第四的最具_投资_潜力、发展_潜力和_竞争力_的城市。 2.重庆简称_渝_,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3.重庆雨季集中在_夏秋_,也有“雾都”之称。 4.重庆市常年雨量充沛,但_分配不均_,主要降水量集中在_4_月至_9_月。 5.古代重庆名为_巴_。 6.宋朝时,重庆的名称由_渝州__改为_恭州_。 7.重庆市树为_黄桷树_,市花为_川茶花_。 8.重庆共_40__个区县(自治县、市)。 9.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__江城_扬名。 10.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首先要建成_三中心_、_两枢纽_和_一基地_。 11、把重庆建设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要求是__资源配置市场化_、__产业结构高级化,市政建设现代化_和_城市管理规范化_。 12、_1949_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中央直辖市。 13.__1949_年_12_月_11_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4.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典型_内陆城市_、是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_经济中心城市。15._富民兴渝_、_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__是重庆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目标。 16.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貌组合差异大,在地貌构成上,最典型的特征是__山多河多__。17.重庆在民族结构上,全市有__51__个少数民族。 18.重庆境内江河纵横,除_长江__及其主要支流_嘉陵江_、_乌江_之外,还有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__10__条,流域面积在30到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36条。 19.重庆季节变化的特点是:一是冬__暖__,二是春_早__,三是夏_热__,四是秋_迟__。20.重庆位于北半球_副热带_内陆地区,属于__中亚热带湿润季风__气候。 21.重庆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 22.重庆主城区是重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建筑集中,消耗能源多,人均绿地少,形成了城市的特殊气候:一是__城市热岛_;二是__城市干岛__;三是_城市气候中的降雨__;四是雾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年均50天左右),但其化学成分复杂,污染物质增多,对人的危害增大,其水平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23.建设“枢纽重庆”,近五年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之一是:完成“_8小时重庆_”通达工程和“__半小时主城__”畅通工程,奠定沟通东西、联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枢纽地位。 24.直辖以来,重庆市把_旅游业__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使全该产业呈现出“快速扩张,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5.重庆的经济发展呈现很强的__地域分布_特点,即存在_都市发达经济圈_、__渝西经济走廊__和__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__三大板块,各板块发展差异较大。 26.百万移民__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工程涉及的最大的社会重组与经济重建工程。27.1994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正式动工。三峡工程坝址在__湖北宜昌__。 28.三峡水库是一个__峡谷型_水库,水库面积__1084_平方千米,平均水面宽度约1.1千米,水库蓄水175米时,回水末端在重庆__江津市_。据1991年9月至1992年5月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按175米正常蓄水位方案,三峡工程淹没涉及现重庆市__16_个区、县(自治县、市)。 29.今后15年,新重庆肩负着四大任务:__百万移民___、消除贫困、发展经济、___保护环境__。30.重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是:保护__国土环境__、保护资源的持久利用、保护生态平衡,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意识和行动指南,经过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到205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示范区和_现代大都市__。 31.重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点是:__权力机关__,行使职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__公正司法_,保障改革;政协职能,充分发挥;__基层民主_,继续加强; __党委领导_,统揽全局。

兰州市情简介

兰州市情简介 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ˊ-104°30ˊ、北纬35°5ˊ-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臵。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全市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8个民族。 兰州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臵兰州总管府,清康熙时隶属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全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8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2.44亿元,增长19.05%;一般预算收入50.86亿元,增长25.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增长20.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4亿元,增长17.03%。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6%,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到33.99%。 资源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板”,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实乃瓜中上品,民间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

济宁市情市况(全)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济宁市情市况之济宁名人(部分) 除华胥氏、太昊、女娲、黄帝、少昊、舜、少康、柳下惠还有: 周公旦元圣,鲁国祖,摄政周朝,功绩显赫 孔子至圣,儒家创始人,最早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子路卫圣,孔子高徒,以政事、军事和孝著称 颜回复圣,千古学子典范 曾子宗圣,作《大学》《孝经》 闵子孔子弟子,四科十二哲之一,以贤、仁、孝闻名 宓子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排位十四 樊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 子思子述圣,孔子嫡孙,作《中庸》 谷梁赤传是子夏的弟子,著《春秋谷梁传》 孟子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儒家学派集大成者,与弟子共著《孟子》 子鱼孔子九世嫡长孙,作《孔丛子》 匡衡西汉著名经学大师 郑钧“白衣尚书”是也,今白衣堂路即其故居 郗鉴晋兖州刺史,王羲之岳父 仲长统东汉末年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 王粲“建安七子”之冠冕 王弼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魏晋玄学清谈”开创者之一 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中医脉学之祖 文成公主李雪雁任城王之女,下嫁吐蕃松赞干布 钱乙中医小儿科之祖,发明“六味地黄丸” 秦九韶宋元数学四大家之一,著《数书九章》 王杲、路迎、吴岳、郭朝宾明代嘉靖年间汶上籍的户部尚书王杲、兵部尚书路迎,隆庆年间的南京吏部尚书吴岳,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郭朝宾 白英主持建造位于南旺镇古运河上的著名分水枢纽工程,代表古代最高水利工程水平 孔尚任清代,孔子六十四代孙。著有《桃花扇》 孔广森乾嘉学派经学巨子 桂馥号未谷,清代杰出学者 蔡桂勤清末,一代武术大师、华拳传播者 靳云鹏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陆军总长 潘复北洋政府末任总理,曾任张作霖安国军政府总理

南充市市情及优势产业情况介绍

南充市情及优势产业情况介绍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 1."25万平方公里,辖5县、3区、1市,总人口742万,是四川省的第二人口大市。市区建成区面积7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70万,是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有条件向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迈进的四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已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南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城史有2200多年,春秋战国以来皆为郡、州、府、道、署的治所,涌现出了天文学家落下闳、文学家司马相如、历史学家陈寿、民主革命家张澜、开国元勋朱德、罗瑞卿等名人志士。科教实力雄厚,驻市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中川学院等高等院校5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10万余人。 南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南充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城市,达成(达州—成都)铁路横贯东西,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渝(兰州—重庆)铁路纵贯南北。成南(成都—南充)高速公路、南广(南充—广安)高速公路、南渝(南充—重庆)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南巴(南充—巴中)高速公路、南万(南充—万州)高速公路、广南(广元—南充)高速公路,与国道212线、318线在此交汇。南充机场2004年即建成通航,嘉陵江流经南充7个县(市、区)301公里,全江渠化完成后1000吨级轮船可从广元经南充直达长江水域,国家光缆、微波通讯干线纵贯全境,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城市1和川东北交通通信电力枢纽。南充检验检疫局、成都海关驻南充办事处均可受理相关业务,进出口企业可直接产品送检、报关出口。 南充市场广阔,商贸繁荣。南充历史上一直是川东北地区的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地,辐射周边3300多万人口。有农资、汽配等专业市场数十个,人才、劳务、技术、证券、房地产市场居全省前列。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3."3亿元,居全省第3位。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驻市金融机构已达11家,保险机构23家。去年以来,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第一家惠民贷款公司、第一家外资小额信贷公司相继落户南充,特别是南充美信公司的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