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物理的复习一定要多做题才能明显提高,为此整理了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利用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或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B.天然放射现象放出的粒子是质子向中子转变时产生的

C.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D.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不会改变

(2)质量分别为m1=0.5 kg、m2=0.49 kg的两个小滑块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两端,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m1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现有一质量m=0.01 kg的子弹,以v0=600 m/s的水平初速度射入m2中,最后m1、m2都将向右运动.求在此过程中竖直墙对m1的冲量I.

解析 (2)设子弹m和滑块m2碰后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对由滑块m2和子弹m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m+m2)v

在m2和m以共同速度v(方向向左)压缩弹簧而后又回到碰撞的初位置时,由机械能守恒可知,m2和m的共同速度大小仍为v(方向向右),此时弹簧、竖直墙对m1的作用力都为零.取m1、弹簧以及m2和m这一系统为研究对象,从m2开始向左运动到又回到初位置的整个过程,设墙对m1的冲量大小

为I,对系统由动量定理可得:

I=(m+m2)v-[-(m2+m)v]

由上式可得:I=2mv0

代入数据有:I=12 Ns

答案 (1)AD (2)12 Ns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C.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 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 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解析 (1)衰变现象不能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选项错误;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故B

选项正确;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而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只能是三种可能频率中的一种或两种,故C选项错误;卢瑟福依据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选项正确.

(2)从A压缩弹簧到A与B具有相同速度v1时,对A、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

此时B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它们的瞬时速度为v2,损失的机械能为E,对B、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

mv=E+(2m)v

联立式得E=mv

②由式可知v2

mv0=3mv3

mv-E=(3m)v+Ep

联立式得Ep=mv.

答案 (1)BD (2)mv mv

3.

(1)如图6-15-16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要向外放出能量,电势

能减少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最多能辐射3种频率的光

C.用11.2 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能从n=1能级跃迁到n=2能级

D.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图6-15-17

(2)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物块A、B和C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6-15-17所示,B的质量为m,A、C的质量都为3m,开始时三个物块都静止.让B获得向右的初速度v0,先与C发生弹性碰撞,然后B又与A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B在前、后两次碰撞中受到的冲量大小之比.

解析 (2)取向右为正方向,设B、C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

mv0=mv1+3mv2

mv=mv+3mv

可解得:v1=-v0,v2=v0

B受到的冲量I1=mv1-mv0=-mv0

设B与A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3

mv1=(m+3m)v3

v3=-v0

B受到的冲量I2=mv3-mv1=mv0

所以B两次受到的冲量大小之比|I1||I2|=4

答案 (1)AD (2)4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N+H―C+He是衰变方程

B.H+H―He+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U―Th+He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He+Al―P+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2)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有质量均为M=2 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两车连接处时,感应开关使两车自动分离,分离时对两车及滑块的瞬时速度没有影响),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一根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1 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用一根细线拴在甲车左端和滑块P之间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0=10 J,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细线,滑块P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g取10 m/s2.求:

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滑块P滑上乙车后相对乙车滑行的距离.

解析 (1)核反应类型分四种,方程特点各有不同,衰变方程的左边只有一个原子核,右边出现或粒子.聚变方程的左边

是两个轻核反应,右边是中等原子核.裂变方程的左边是重核与中子反应,右边是中等原子核.人工核转变方程的左边是氦核与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反应,右边也是常见元素的原子核,由此可知B、D两选项正确.

(2)设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瞬时速度为v,甲、乙的速度为v 共,对整体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v-2Mv共=0

E0=mv2+2Mv

解之得v=4 m/s,v共=1 m/s

所以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 m/s

设滑块P和乙车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相对滑行距离为L,对滑块P和乙车有:

mv-Mv共=(m+M)v

mgL=mv2+Mv-(m+M)v2

代入数据解得:L= m

答案 (1)BD (2)4 m/s m

5.(山东名校联考信息卷)(1)若两个氘核发生聚变,生成一个He和未知粒子X,已知中子的质量为m1,质子的质量为m2,氘核的质量为m3,He的质量为m4,则未知粒子X是

________,该核聚变所释放的核能为________.

(2)有人对鞭炮中炸药爆炸的威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设计如图6-15-19实验:在一光滑水平面上,紧挨着放置两个

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并在它们之间放少量炸药,水平面左方有一弹性的挡板,

右方接一光滑的1/4竖直圆轨道.刚开始A、B两物体静止,点燃炸药让其爆炸,物体A向左运动与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在水平面上追上物体B并与其碰撞后粘在一起,最后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求炸药爆炸时对A、B两物体所做的功.

解析 (2)炸药爆炸后,设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v1,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1v1-m2v2=0

物体A与挡板碰后追上物体B,碰后两物体共同的速度设为v,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m1v1+m2v2=(m1+m2)v

两物体上升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时速度减为0,两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势能,(m1+m2)v2=(m1+m2)gR

炸药爆炸时对A、B所做的功W=m1v+m2v

解得W=

答案 (1)中子(或n) (2m3-m1-m4)c2

(2)W=

6.(山东命题原创卷)(1)某原子核X发生衰变生成新核Y,其衰变方程为________;若核X半衰期为半年,则经过________有的核X发生了衰变.

(2)质量为M=10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AB 部分为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BC部分水平粗糙,BC长为L=2 m.一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C 点刚好停止.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6 kg,g取10 m/s2.求:小物块与小车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小车的最大速度.

解析 (2)根据题述,小物块滑至C点时,小物块和小车均静止,根据功能关系有mgR=mgL

可得===0.25

小物块滑至B点时,车速最大,设最大车速为vmax,此时小物块的速度为v.选取小物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小物块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

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ax=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mv2+Mv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max==1.5 m/s

答案 (1)XY+He 1年

(2)0.25 1.5 m/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及答案的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物理。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1.【运动的分解】质点仅在恒力F 的作用下,由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 点 时速度的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可能沿( D ) A .x 轴正方向 B .x 轴负方向 C .y 轴正方向 D .y 轴负方向 2.【双选】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 分别以初速度v 1、v 2、v 3水平抛出, 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C ,O ′是O 在地面上的射影点,且O ′A :AB :BC =1:3:5.若 不计空气阻力,则( AB ) (A) v 1:v 2:v 3=1:4:9 (B) 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 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 三个小球落地的动能相同 3.【理解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及受力特点、含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双选】质量为m 的物体,在F 1、F 2、F 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F 1、 F 2不变,仅将F 3的方向改变90o(大小不变)后,物体不可能做( A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曲线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 4.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 和B ,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 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C ) A .甲先抛出A 球 B .先抛出B 球 C .同时抛出两球 D .使两球质量相等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 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 1;若将此球改用2v 0水平速度抛出,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 2,则t 1 : t 2为:( B ) A .1 : 1 B .1 : 2 C .1 : 3 D .1 : 4 ◎.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厘米,如果取 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那么: (1)照片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 .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1)10 (2)0.75 6.如图所示,一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已知其走过的弧长s 与运动时间t 成正比,关 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小 B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C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来越小 D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小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来源:学科网]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 则经过时间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1 2 gt2- 1 2 g(t-1)2=gt- 1 2 g,可见,两 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 答案:B 2.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解析: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仍为向下的g,A正确,B错 误;由H=v2 2g =61.25 m,可知C正确;由t= v g = 35 10 s=3.5 s,可知D正确. 答案:ACD 3.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 A.3 s B.4 s[来源:学|科|网] C.5 s D.6 s 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0t-1 2 at2 解得t1=3 s t2=5 s 因为汽车经t0=v a =4 s停止,故t2=5 s舍去,应选A.[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3847836.html,] 答案:A 4.(探究创新题)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

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指导.doc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指导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指导 物理学科每一章节,都离不开概念、规律、实验这些基础知识。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最重要,应该先将这些基础知识理解、记忆,再结合习题巩固。 1.概念:研究内涵 学习物理概念,除了知道它的定义、单位、标矢性,还要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内涵和外延。有同学认为学习物理不用记概念,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对很多概念的定义都不能正确表达出来。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我们不用去死记硬背概念,但是如果要完全掌握一个概念就一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所以不能描述出一个概念的定义就一定没有掌握好这个概念。 因此,对物理概念我们应当反复的思考才能准确把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加速度、功、电场这三个概念在高中物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 例如,学习功这个概念时,我们需要掌握恒力做功的表达式、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对参考系的要求;还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功的含义,通过分析各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安培力、内力、外力)做的功来理解功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分析才能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而对功这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对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非常有帮助。 复习之初,就可以把所有公式定理统统列出来,熟记在心,并在做题当中熟练和灵活运用。只有通过不断地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 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在高三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有的知识。如学习了极限便能更好地理解瞬时速度;导数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些概

念;三角函数对掌握简谐运动的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2.规律:知其所以然 关于规律的学习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规律是如何得出的;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是什么。 学习物理规律除了掌握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同学们都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却有很多人不清楚是怎样得出的;知道自由下落的电梯内的物体和卫星上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都会完全失重;知道静电屏蔽时内部的场强为零却不知道怎样证明这些都是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这些同学在上课时尽管做了很多笔记,但对规律的得出过程并不清楚,造成不会做题。 学习物理规律时还要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如动量定理必须在惯性系中才能使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大地为参考系来计算动能和功。 3.实验:亲自操作 实验题对学生在高考中是否能拿高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每一个实验,有条件情况下要亲自做一做。要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特别注重基本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特别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也包括每一个学生实验,重视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在近年的物理高考实验中,我们已经感受到高考实验不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利用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原理、方法去处理新的问题。关于实验的复习,可以选择试题调研的《实验热点》作为辅助材料。 4.教材:精细阅读 无论是概念、规律,还是实验方法,都在教材中有详细的论述,这是任何教学参考书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每一章学习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本章的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认真阅读教材的另一个作用是有些细节问题在复习时老师不去细讲,这时要结合教材复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 2018 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 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 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 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 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 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 ”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 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 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 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 2 班平均分达到60 分 3、 4 班平均分达到50 分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 1 第一讲 : 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06.18 1. 关于运动的描述 (2 课时 ) 至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5 课时 ) 2017.06.28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 课时 )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 2 第三讲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017.06.29 至 1 两种常见的力 (4 课时 ) 2017.07.06 1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 3-1巩固练习

【高考导航】2013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 3-1巩固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前 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①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②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③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④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①、②均错,③正确.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物体不受力时,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④正确.答案:B 2.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 物体惯性大 解析: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因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A正确;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与运动状态无关,B、C均错误;因两物体材料不同,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故用同样的水平力推不动的,不一定是质量大的,D错误. 答案:A 3.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 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 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 解析: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

201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1.(创新题)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深圳胜利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取了75枚金牌、145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名列金牌榜首,在下列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为() A.健美操B.花样游泳 C.跳水D.田径长跑 解析:选D.A、B、C三项中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情况不完全相同,都不能视为质点.2.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含有以流水为参考系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选A.A项是以水流为参考系,故有桥流水不流,A对;B、C、D都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3. 图1-1-3 (原创题)在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赛中,牙买加选手布莱克和博尔特分别以9.92 s和19.40 s 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决赛和200米决赛冠军.关于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小于10.31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08 m/s 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解析:选BC.200 m决赛的跑道有一段弯道,所以200 m决赛的位移小于200 m,所以A错; 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v<200 m 19.40 s =10.31 m/s,故B对;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v= 100 m 9.92 s = 10.08 m/s,而最大速度无法确定,故C对、D错. 4.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的是()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 解析:选ACD.对于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在增大,只不过增大变慢,A可能;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即加速度存在,有加速度存在速度就在改变,B不可能;加速度仅仅反映速度改变的快慢,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减小的最快,当然速度可有最小,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最小时,速度增大的最慢,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取最大值,C可能;物体做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变化,D可能. 5.(2012·丽水模拟)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地是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甲丙两地距离为2l,汽车通过甲乙两地的时间为t1,通过乙丙两地的时间为t2.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答案与解析(11)

201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答案与解析(11) 201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答案与解析(11) 1.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 项错误;既然无规则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 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D 2. 解析:滴入n 滴纯油酸的体积为V =1N ·n ×0.05% cm 3,则油膜的厚度为d =V S = n ×0.05%NS ,即油酸分子的直径为n ×0.05% NS .故选B. 答案:B 3. 解析:(1)用滴管向量筒内加注N 滴油酸酒精溶液,读其体积V . (2)利用补偿法,可查得面积为115S . (3)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 ′=V N × n m +n ,油膜面积S ′ =115S ,由d = V ′S ′,得d =nV 115NS (m +n ) . 答案:(1)见解析 (2)115S (3)nV 115NS (m +n ) 4. 解析:由题给条件得,1滴溶液的体积为V 溶液=1 250 mL =4×10-3 mL , 因为 V 油酸V 溶液 = 1 500,故1滴溶液中油酸体积为:V 油酸 =1500 V 溶液 =1500×1250 cm 3=8×10-6 cm 3. 据此算得3次测得L 的结果分别为:

L 1 =1.5×10-8 cm,L2=1.62×10-8 cm,L3=1.42×10-8 cm 其平均值为:L=L 1 +L2+L3 3 =1.51×10-10 m 这与公认值的数量级相吻合,故本次估测数值符合数量级的要求. 答案:4×10-38×10-6填表略符合要求 5.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1)求油酸膜的面积时,先数出“整”方格的个数.对剩余小方格的处理方法是:不足半个格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数一数共有55个小方格.所以油酸膜面积S=55×(2×10-2)2 m2=2.2×10-2 m2. (2)由于104 mL中有纯油酸6 mL,则1 mL中有纯油酸 6 104 mL=6×10-4 mL. 而1 mL上述溶液有50滴,故1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V=6×10-4 50 mL=1.2×10-5 mL=1.2×10-11 m3. (3)由d=V S 知油酸分子的直径 d=1.2×10-11 2.2×10-2 m=5.5×10-10 m. 答案:(1)2.2×10-2 m2(2)1.2×10-11 m3 (3)5.5×10-10 m 6. 解析:油膜面积约占70小格,面积约为S=70×25×25×10-6 m2≈4.4×10-2 m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 1 50 × 0.6 1 000 ×10-6 m3=1.2×10-11 m3,故油酸分子的直径约等于油膜的厚度 d=V S = 1.2×10-11 4.4×10-2 m=2.7×10-10 m. [答案](1)球体单分子直径 4.4×10-2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一、力学: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①1638年,伽利略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研究了抛体运动,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②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评价: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标志着物理学的开端。 (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奥托··格里克(德国马德堡市长) 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①提出胡克定律: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笛卡儿(法国物理学家)①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①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归纳为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 ①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①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①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品总结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品总结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 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 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126.5=624.5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 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 【答案】①0.1s②2.5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 (2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22) 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只要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解析: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为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选项A正确;先放开左手,左边的物体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故选项B错误,C、D正确. 答案:ACD 2.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 500 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3 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 20 m/s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 ) A.小于10 m/s B.大于10 m/s,小于20 m/s C.大于20 m/s,小于30 m/s D.大于30 m/s,小于40 m/s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知碰撞前总动量向南,所以客车的动量大于卡车的动量,可得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小于10 m/s. 答案:A 3.(2009年高考山东卷)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 A=m C=2m,m B=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拴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解析:设共同速度为v,球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v B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一.平均速度:任意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①t s ??= 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v =20t V V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t V V S t 2 0+=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由A 沿直线运动到B ,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221v v + B .21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2.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21v v + B .21212v v 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3.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km/h B .345km/h C .56km/h D .90km/h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 < V 乙 C .V 甲 > V 乙 D .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确定 二.加速度公式的理解:a=(v t -v 0 )/t 公式中各个部分物理量的理解 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 t >v 0,a 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 t <v 0,a 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AA级)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第1单元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2 第2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4 第3单元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7 第4单元直线运动的图象8 第二章相互作用9 第1单元力重力和弹力摩擦力9 第2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11 第3单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4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8 第1单元牛顿运动三定律18 第2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1 第3单元解析典型问题24 第四章机械能29 第1单元功和功率30 第2单元动能势能动能定理34 第3单元机械能守恒定律38 第4单元功能关系动量能量综合41 第五章曲线运动45 第1单元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45 第2单元圆周运动48 第3单元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卫星53 第五章动量59 第1单元动量冲量动量定理59 第2单元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3 第3单元动量和能量70 第六章电场72 第1单元电场的力的性质73 第2单元电场的能的性质77 第3单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82 第4单元电场中的导体86 第七章恒定电流87 第1单元基本概念和定律88 第2单元串并联电路电表的改装92 第3单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98 第八章磁场103 第1单元基本概念和安培力103 第2单元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108 第3单元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110 第九章电磁感应114 第1单元电磁感应楞次定律115 第2单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118

第3单元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应用121 第4单元电磁感应与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123 第十章交变电流127 第1单元交变电流127 第2单元变压器电能的输送129 第十一章热学132 第1单元分子运动的三条理论132 第2单元物体的内能和热力学定律134 第3单元气体、固体和液体137 第十二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41 第1单元机械振动142 第2单元机械波146 第十三章光学150 第1单元光的传播几何光学150 第2单元光的本性物理光学153 第十四章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158 第十六章原子和原子核16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 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 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 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 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 不存在。 (2) 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直 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 =g )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 规律 at v v t +=0,2 02 1 at t v s +=as v v t 22 02=-,t v v s t 2 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2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来源:学科网]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 则经过时间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1 2 gt2- 1 2 g(t-1)2=gt- 1 2 g,可见,两粒 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 答案:B 2.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 s 解析: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仍为向下的g,A正确,B错误; 由H=v2 0 2g = m,可知C正确;由t= v g = 35 10 s= s,可知D正确. 答案:ACD 3.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 A.3 s B.4 s[来源:学|科|网] C.5 s D.6 s 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0t-1 2 at2 解得t1=3 s t2=5 s 因为汽车经t0=v a =4 s停止,故t2=5 s舍去,应选A.[来源:]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 高三一轮复习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 法与技巧。整理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供参考!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 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充 足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 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 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 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 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 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使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 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 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 部分内容。第一轮是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 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 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 道题你都能够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能够相对应省略一些步骤。 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

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准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9、反刍,把以前不懂、不清楚的问题实行加深记忆,还要对当天课堂内容实行集中复习,再就是在学习新内容前,复习之前的内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各专题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时间/40分钟 基础达标 图K1-1 1.[2018·杭州五校联考]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K1-1所示为某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5.4公里表示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2018·河北唐山统测]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中,速度大小恒定 B.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恒定不变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D.速度变化率很大时,加速度可能很小 3.如图K1-2所示,哈大高铁运营里程为921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某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s内的位移是57.5m,第10s内的位移是32.5m,已知10s末列车还未停止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2 A.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921公里是指位移 C.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m/s2 D.列车在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80m/s 4.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5.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先均匀增大,然后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图K1-3 6.如图K1-3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3s与距离A点6m的竖直墙壁碰撞,碰撞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按原路以原速率返回.取小球在A点时为计时起点,并且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在7s内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2m,6m B.-2m,14m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1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一) 本卷测试内容: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3、4、5、6、7、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2、9、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 Δt,当Δt→0时, 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解析:用质点代替物体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以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正确;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

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故D 错误。 答案:B 2. 一个物体t=0时刻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坐标的关系为v=6x(m/s),则() A.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6 m B.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12 m C.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的时间为20 s D.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的时间为10 s 解析:由v=6x(m/s)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3 m/s2,2 s末物体 的位置坐标x=1 2at 2=6 m,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由x= 1 2at 2可得,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时间Δt=2x2 a- 2x1 a=10 s, 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AD 3. [2015·郑州质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2 B. 1.5 m/s2 C. 3 m/s2 D. 4 m/s2 解析: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3.5 s时的瞬时速度,第一个 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 s时的瞬时速度,质点的加速度a=Δv Δt= 6 3.5-1.5 m/s2=3 m/s2,选项C正确。 答案: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 (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 (1) 1.(2011年顺义模拟)如图所示的是电视机显像管及其偏转线圈L ,如果发现电视画面幅度比正常时偏大,可能是因为( ) A .电子枪发射能力减弱,电子数减少 B .加速电场电压过低,电子速率偏小 C .偏转线圈匝间短路,线圈匝数减少 D .偏转线圈电流过小,偏转磁场减弱 解析:电子偏转的半径与电子数无关,A 错误;根据qvB =mv 2r 知,r =mv qB ,故v 越小,电 子在磁场中偏转半径越小,而通过磁场区域时,偏转角越大,B 正确;B 越小,r 越大,偏转角度越小,故C 、D 错误. 答案:B 2.一个 带电粒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一匀强磁场,粒子的一段径迹如图所示,径迹上的每小段都可近似看成圆弧,由于带电粒子使沿途空气电离,粒子的能量逐渐减小(带电荷量不变),从图中情况可以确定( ) A .粒子从a 运动到b ,带正电 B .粒子从b 运动到a ,带正电 C .粒子从a 运动到b ,带负电 D .粒子从b 运动到a ,带负电 解析:粒子使空气电离,粒子能量减小,则粒子的速度减小,由R =mv Bq 知,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减小,所以粒子应从b 到a ,带正电,选项B 正确. 答案:B

3.(2011年张家界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v 0垂直地射入宽度为d 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为使粒子能穿过磁场,则v 0至少等于( ) A .2Bqd /m B .Bqd /2m C .Bqd /m D .Bqd / 2m 解析:带电粒子恰好能够穿出时,轨迹恰好与磁场右边界相切,则轨迹半径r =d =mv qB , 即v = Bqd m , 故速度应满足v 0≥Bqd m ,C 项正确. 答案:C 4. (2011年东营模拟)如图所示,在一匀强磁场中有三个带电粒子,其中1和2为质子的径迹,3为α粒子的径迹.它们在同一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三者轨迹半径 r 1>r 2>r 3并相切于P 点,设T 、v 、a 、t 分别表示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以及各自从经过P 点算起到第一次通过图中虚线MN 所经历的时间,则( ) A .T 1=T 2v 3 C .a 1>a 2>a 3 D .t 1r 2>r 3结合r =mv qB 及粒子比荷关系可知v 1>v 2>v 3,故B 错误;粒子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 =qvB m ,结合各粒子的比荷关系及v 1>v 2>v 3可得:a 1>a 2>a 3,故C 正确;由题图可知,粒子运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