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代著名瓷窑_汝窑

宋代著名瓷窑_汝窑

DANGANGUANLI

宋代著名瓷窑——汝窑汝窑是我国宋代的五大名

窑之一,它与官、哥、钧、

定窑齐名于世。汝窑由两

个主要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烧造

民间日用瓷器的民窑,也有人称

之谓“临汝窑”;一部分是专为宫

廷烧制御用瓷器的官办窑,亦称

“汝官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

中,以汝窑(即“汝官窑”)为最名

贵,汝官窑遗址1986年在河南省

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发现。古

人习惯以州为窑命名,据史料记

载,北宋时宝丰县隶属汝州管辖,

汝窑因此而得名。

宋代五大名窑的得名,可能

始于明代宣德年间,为宫廷编制

藏器目录的《宣德鼎彝谱》中关于

宫廷用器的记载有所谓:“内库所

藏:柴、汝、官、哥、钧、定”。不少古

文献记载,柴窑是五代时期的北

方名窑,相传是周世宗柴荣的御

窑。因一直找不到窑址的所在地,

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悬

案。加上清以前就有“片柴值千

金”的身价,传世稀少,后世学者

无从了解和研究。柴窑之有无姑

且不论,它不属宋代。这样“汝、

官、哥、钧、定”就并列为宋代五大

名窑,并被后世所传颂。

汝官窑址的发现与考古发

掘:为了探寻汝官窑窑址所在地,

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汝州市、宝丰

县等地做过许多次的广泛调查与

试掘。早在50年代初期,著名古陶

瓷专家陈万里先生就多次赴河

南,足迹遍布十几个县市,找到了

数十处窑址,但最终无法确认汝

官窑窑址所在地。1964年—1977

年,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和叶民

两位先生会同河南省文物工作队

又做过两次考察,在宝丰的清凉

寺窑址附近采集到一片典型的天

青釉汝窑瓷片,经化验与故宫所

藏汝窑盘基本相同。1985年,在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郑州年会”

上,叶民先生首先提出宝丰清

凉寺应是汝窑窑址的重要线索。

1986年10月,宝丰县清凉寺村村

民在犁地时发现了两个完整的笔

洗,县文物干部邓城宝带到“中国

古陶瓷研究会西安年会”上,与会

专家一致认为这两件笔洗与故宫

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品完全相同,

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

视。是年底,上海博物馆又派人到

窑址做了调查,采集到46件瓷片

和3件窑具,并从当地群众保存的

瓷器中发现了与北宋宫廷御用汝

瓷特征完全相同的瓷盘,认为清

凉寺窑址为汝官窑窑口。

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对清凉寺窑址进行首次小规模

试掘,开挖探方2个,发掘面积200

平方米,发现窑炉两座、作坊2座、

排水沟和灰坑各2个,并发现典型

御用汝瓷10余件,从而解决了历

史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大悬

案,揭示了宋代五大名窑之

魁——

—汝官窑的窑址之谜。为此,

1988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在郑州

举行宝丰清凉寺汝官窑考古新发

现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正式公布。

1988年和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对清凉寺窑址又进行了

两次考古发掘,先后开探方15个,

发掘面积1150平方米,发现作坊、

水井、灰坑、澄泥池和排水沟等与

制瓷有关的遗迹多处,出土各类

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和窑具1100

件,以及瓷片近千包,从地层上确

定了汝官窑的具体年代。1998年

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

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掘,发现了4

座烧制民用青瓷的窑炉、作坊等

遗迹,出土御用汝瓷200余件

(片)。这四次发掘,虽然每次都有

较大的收获和进展,但始终未能

找到御用汝瓷的烧造区。1999年,

根据清凉寺村民提供的线索,河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村内居民

住宅外便道上进行了试掘,找到

了汝官窑瓷器的单独烧造区。

2000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在清凉寺村内进行第六次考古□许俊平

休闲

兰台经纬

71

档案管理2007/1?总第164期

DANGANGUANLI

发掘,对4户村民进行了搬迁,在房屋下开挖探方20个,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出汝官窑窑炉15座、作坊2座、釉料坑4个,过滤池、澄泥池各1处,排列有序的陶瓮、大口缸20余个,并获得多组重要的地层叠压关系,出土一批形制比较完整且品种丰富的汝官窑瓷器和窑具,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堪称中国陶瓷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2000年10月18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和宝丰县政府联合举办了“汝官窑考古新发现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正式确定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为汝官窑文化的发源地,使我国考古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了结。

汝窑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找到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窑口,为传世的汝窑瓷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从地层上确定了汝官瓷的具体烧造年代,对于深入探讨汝官瓷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有重要的意义。

汝官窑的烧造时间: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汝官窑的烧造时间是在北宋的哲宗元元年(1086年)至徽宗宣和末年(1125年),大约40年的时间。后因“靖康之乱”,金人入侵中原,宋王朝被迫南迁,汝官窑毁于一旦,工艺技术也从此失传,连窑址也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这使得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年就弥足珍贵,南宋人周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为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既说明了汝瓷釉中和有玛瑙末、釉色润泽,又说明了汝瓷出品极少,南宋时已极为难觅。汝窑由于为宫廷烧制御用瓷的时间短,工艺要求高,成品率低,故传世汝瓷不多。在五大名窑中,以汝窑的传世品为最少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流传至今的汝窑器不足70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英国达维特基金会以及美国、日本等

地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每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宝。

汝官窑瓷器的特征:汝官窑

瓷器以造型、釉质釉色的优美取

胜。瓷器的胎体都较薄,多数像点

燃过的香的香灰色,俗称“香灰

胎”,由于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

光照看,微见红色;釉色以天青色

为基调,有的稍深,有的稍浅,但

不离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

青的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

“釉汁莹厚如堆脂”,釉层凝厚细

腻,里面加了当地出产的玛瑙石

细末,由于还原火焰控制得完全

成熟,淡青发蓝。釉中玛瑙形成的

结晶体,晶莹发亮,如星云密布,

十分美丽;烧造方法主要采用外

裹足满釉支烧法,即凡属碗、盘等

圆器均裹足,通体施釉,用支钉工

具支烧,底上有细如芝麻的小支

钉痕,支钉烧单数居多,大五小

三,用六个支钉烧的有椭圆行的

盆;器表有细碎开片,呈现鱼鳞状

或冰裂纹。明初曹昭《格古要论》

说:“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

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

好。”所谓蟹爪纹就是开片,开得

浅细自然,像螃蟹爪上的细毛。造

型端庄大方,制作精美,绚丽多

姿,其造型多为瓶、尊、碗、盘、洗、

钵、盏、盂、樽、炉、器盖等产品,除

尊、瓶外,主要是日常用具,多小

器。

汝官瓷的挖掘与开发:珍贵

的汝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陶瓷艺

人去探幽寻秘。周恩来总理生前

曾有加强汝瓷研究,让汝瓷重回

人间的批示。宝丰县清凉寺汝官

窑旧址的发现为汝瓷研究带来一

缕曙光。1975年,汝州民用陶瓷厂

的朱文立决心揭开汝官瓷的神秘

面纱。他通过查史料,看实物,到

窑场求教,办厂实验等,于1980年

调制出豆绿色釉。1982年,他又成

功地攻下了汝瓷天蓝釉,在陶瓷

界引起了震动。接着,于1984年攻

克月白釉难关。在经历了千余次

试验后,1987年,奇迹终于出现

了,湮没了八百多年的天青色汝

瓷终于重回人间。1988年新生的

汝瓷烧制技术通过了轻工部的鉴

定。日本慕名来汝州为窑厂录制

了一组烧制天青色汝瓷的镜头,

在世界一些国家播出。海内外陶

瓷专家络绎不绝来汝州观赏品评

汝瓷新产品。1994年该项成果被

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授予

“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各类造

型的汝瓷艺术品远销世界几十个

国家和地区,倍受世人青睐。为满

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开发

更多更好的新产品,2000年在河

南省汝州市温泉镇创建了汝州市

奉化汝瓷厂,使汝官瓷放射出更

加瑰丽的光彩。

现在,在汝州欣赏和购买仿

古汝官瓷已不是难事,汝州有大

型的仿古汝官窑烧造厂如新嘉诚

汝瓷厂,也有荣华汝瓷研究中心、

何氏汝瓷工作室这样的小型汝瓷

厂。在厂里,不仅能看到从选料、

配料、成坯、初烧、上釉等十几道

生产工序,还能在成品经典展厅

里欣赏到烧制出的最好的仿古汝

瓷,在厂家指导下以较优惠的价

格选购到最让你心动的产品。在

汝州和平顶山市的工艺品市场

上,也有大量的汝瓷出售。

新生的汝瓷成为中外博物馆

和个人收藏的珍品,也是赠送给

尊贵朋友的最佳礼品。■

参考文献:

[1]王团乐.试析汝窑的性质及相

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5(4).

[2]胡永庆.汝窑中的御用汝瓷及

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1994(4).

[3]孙新民.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

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南方文

物.2000(4).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宝

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的新发现[J].

华夏考古,2001(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

院)

休闲兰台经纬

72

档案管理2007/1?总第164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