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201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出现明显分化,前期即期汇率数次接近或触及跌停位,随后又出现明显上升,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前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是由于美元升值幅度较大、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以及跨境资金流出有所扩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会承受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不会形成趋势性贬值,人民币汇率将在双向波动情况下保持基本稳定。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特征

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先贬后升的双向波动态势。年初到2015年3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1597,较年初下跌0.6%,银行间外汇市场(CNY)和境外市场(CNH)即期交易价分别累计下跌0.7%和0.8%。在香港人民币远期市场,12个月NDF更是较年初贬值1.2%。

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下跌,但是人民对于大多数非美元货币来说仍在升值。人民币有效汇率显示,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呈现不断升值的趋势,并且人民币相对于日元、欧元、英镑、加元和澳元也在不断升值。人民币总体的强势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从国家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制度,鼓励企业到外国投资,调整结售汇制度,开放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一系列新政策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

3月17日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企稳迹象。3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为6.216,相比一周前升近46.4个BP,基本回到年初水平。

2.人民币即期汇率多次触及跌停,人民币有一定的贬值压力。自2014年3月人民银行宣布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逐步退出常态化干预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双向浮动特征明显增强。进入201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CNY)即期价持续处于中间价贬值区间,尤其是2月初以来,多个交易日触及或接近2%的最大波幅,进入3月后,波幅有所回落。与此同时,境外市场CNH相对于境内市场CNY也持续偏弱且价差逐步扩大,2月17日价差升至198个基点,2月份日均价差较1月份高出25个基点,增加56%。市场对于人民币中长期走升仍信心不足,美元买盘仍偏多。

3.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持续贬值态势,但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升值,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1月底,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较去年底升值1.3%和1.7%,2014年以来二者分别累计升值6.5%和6.0%。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有效汇率一篮子货币中的欧元、日元持续升值,3月11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对6.6101元人民币,100日元对5.1055元人民币,较年初分别累计升值10%和0.4%。

二、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的原因

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取决于经常项目下外汇收支状况和跨境资本流动双重因素。年

初到3月中,引发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波动加剧的主要因素有:

1.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美元持续升值。2014年四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上升,近来美元更是一路上扬,11日美元指数再创12年的高点至99.671点,涨1.15%。12日,美元指数盘中更是突破100点关口。美元指数的强劲攀升势头可以说是近年来罕见。创自200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美元指数的快速上升使得几乎所有货币都出现了较大的幅度的贬值。截止2015年3月11日,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较2014年初水平的币值分别贬值了约15.4%,23.3%、9.8%。相应地,人民币也会呈现一定的贬值压力。

2.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压力。2015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疲弱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低于去年平均水平,PPI增速创五年新低,同时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等风险逐步暴露,经济下行压力只增不减。经济增速下滑是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贬值通道预期的原因之一。在中国经济体杠杆率上升、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内生性贬值压力不断上升。

3.资金流出压力有所加大促使人民币汇率贬值。2014年四季度以来,受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企业结汇意愿有所减弱,购汇动机不断增强,并伴随着部分套利资金短暂流出,人民币汇率不断承压。2014年12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减少1289亿元,为历史最大降幅。与此同时,银行结售汇从一季度顺差1592亿美元转为三季度的逆差160亿美元,四季度结售逆差扩大为4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呈扩大趋势,但有一部分在反映在外汇存款的上升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加快和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加快,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愈来愈大。

3月后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示美联储可能放缓加息节奏,美元指数出现明显调整,释放了一部分人民币贬值压力。二是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推动国际资金继续回流亚洲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资金流动指标明显回升。三是中国市场信心增强、人民币市场预期有所改善。多国纷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布,增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即期汇率与中间价的偏离从非常接近2%大幅回落至上周的1%以下,说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改善。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总体看,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有限,相对而言,人民币有效汇率适度下行对我国经济金融有积极影响。

1.汇率双向波动格局有利于减缓套利资金的流动,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2008-2013年,由于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大量套利套息资本以各种形式涌入中国。央行购买外汇被动投放人民币,带来资产负债表的快速扩张。央行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加以对冲,从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效果大打折扣。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格局的形成有助于避免套利资本的过度涌入,降低货币政策对外汇占款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在全球央行竞相出台宽松货币政策,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

都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也为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创造了条件。

2. 汇率适度贬值有利于促进出口,但波幅过大也将加大企业汇率风险。前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贬值使得对美国的出口更加有利,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行业将受益于人民币的适度贬值。但考虑到人民币对欧盟和日本等国家的货币却还在升值,这将一定程度抵消人民币汇率下降对出口的促进作用。2014年,美国在我国出口份额占比约为17%,同期,欧盟、日本则占到我国出口份额的15.8%和6.4%,后者之和大于中国对美出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有限。人民币难以对美元大幅度贬值,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会加大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难度,也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3.汇率贬值预期可能加大资本流出压力,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国际经验表明,新兴市场上每一轮的本币贬值都伴随着资本流出和股市回调。在中国经济周期减速换档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还在上升。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使得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违约风险不断上升,信托、债券等违约事件也将陆续浮出水面,国外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担忧情绪会有所增强,带来暂时性的资本流出,相应对会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当然,考虑到中国资本帐户仍处于相对管制,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影响有限。

四、人民币汇率走势前景

2015年,受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资本流动冲击加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更加复杂。

1.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将有所降低。多种现象表明,美国加息进程的开启或将延后,即使加息步伐也比较谨慎,这相应降低了人民币贬值压力。一是美国经济自身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为

2.5%,比三季度下跌了

3.9个百分点。二是欧洲推出QE政策以来,丹麦、瑞士、印度、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加入降息队伍,这将对美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美联储加息进程。

2.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将有所扩大。从美元汇率周期的历史演变轨迹来看,美元正在进入20世纪90年以来的新一轮升值周期,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资本将以回流美国为主。但受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美国加息进程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各主要货币兑美元贬值的幅度、节奏等差异较大,全球除美元之外的所有货币的汇率波动相较任何时期都要更加频繁。对人民币而言,由于资本流出的整体压力有限,央行稳定和干预汇率的必要性下降,人民币汇率将更多呈现双向波动特征。整体而言,2015年人民币汇率或将在6.15-6.4区间波动,相较2014年在6.05-6.25之间的波幅进一步扩大。

3.人民币不会形成趋势性贬值或升值。首先,中国经济保持稳定且经济增速快于大多数国家,这将是人民币保持长期吸引力的关键。目前,中国经济虽在下行,但7%的增速依旧是全球主要国家中最高的。其次,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为人民币币值稳定提供坚实支持。2015年,受美国经济复苏和中国稳定出口政策的作用,贸易顺差有望持续扩大。预计贸易顺差达3900多亿美元,比2014年扩大600多亿美元。第

三,中国政府对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很大的政策空间。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且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作为全球的经济大国,我国有责任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不会轻易采取单向大幅度贬值的政策,而是根据市场情况,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此外,美国因素也会制约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

4.未来人民币将呈现总体升值但阶段性贬值的趋势。这与美元总体呈现贬值趋势但阶段性升值会形成鲜明对照。总体升值是一个崛起国家比较典型的汇率走势,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阶段性贬值有利于修复市场竞争力。马克和日元的历史变动提供了相应借鉴。从图中可看出,1971年到2000年马克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也基本属于这种情况。相对而言,德国比较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1950-2000年日元、马克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

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日元和马克都经历了大幅升值的过程。大体说来,1971-1978年呈现明显的升值, 1978年10月达到1美元兑184日元,升值幅度为48.89%。马克汇率从1971年4月的1美元兑3.66马克升值到1980年1月的1美元兑1.72马克,升值幅度52.19%。1978年后到“广场协议”前,两货币总体呈贬值趋势,日元汇率贬值到1美元兑259日元,马克汇率也贬值到1美元兑3.31马克。1985年3月“广场协议”后,日元和马克快速升值,但随后进入贬值阶段。日元和马克走势差异在于,马克升值比较有序,但贬值幅度也比较坚决,目彪比较明确,与日元的摇摆不定形成鲜明对照。两国不同政策也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当然德国也有周边区域发展的贡献。通过比较,我国发现人民币汇率现阶段的变化情况和德国马克在1971年-1980年以及90年代的主动渐进升值后有所贬值非常相似,2005年底013年持续升值,但2014年以来有所贬值,可见人民币汇率走势和相应货币政策操作具有相对合理性。

2005-2014年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表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推进外汇市场改革。2015年境内外汇市场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有序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多引进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提高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完善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同时,稳步推进外汇市场的双向开放。二是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产品。加快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增加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和资本流动双向流动的基本态势。

2.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与教育、平衡多币种外汇需求。由于美元运用较多,投资者容易把人民币汇率变动理解为兑美元,实质上,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应是简单随“美元起舞”,而是兑一篮子货币变动。顺应人民币与多种货币可直接交易之契机,鼓励市

场多运用其他货币,平衡多币种需求。在目前欧元汇率呈贬值背景下,不少企业筹集欧元资金就是一个很好的势头。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适应并积极管控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

3.为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创造更好的环境,进一步推动“藏汇于民”。例如逐步取消居民结售汇规模和频率限制,全面满足居民海外留学、投资置业等方面的用汇需求;清理企业意愿结售汇下的隐形行政限制,打通企业对外投资各环节的政策障碍,鼓励企业购买并持有;丰富外汇金融产品,满足居民的用汇需求。

4.稳定市场预期,防范资本短期大规模流动。在经常项目收支趋向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水平的情况下,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在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做好管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预案,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创造条件。防范跨境资本的大进大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5.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历史经验表明,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美元泛滥的背景下,这些国家享受着“资本盛宴”的好处,容易将改革搁置一边,其后国际环境瞬间改变,美元趋于走强,资本撤离成为诱发危机的导火索。可见,我们不仅需要稳增长,还要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研究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作者:————————————————————————————————日期: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 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一、绝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57733亿元人民币,如果1美元合1.5元人民币,那么中国1995年的GDP就约为38500亿美元,人均3200美元。这一数字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国(第一为美国)。很显然1美元合1.5元人民币高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然而,如果我们目前用汇率将GDP从人民币折算成美元,那么中国1995年的GDP只有6955亿美元,人均580美元。观察中国的生活水平(比如寿命,食品和服装消费,教育,医疗服务,住房等等),人均580美元又显然低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最早对中国经济实力进行购买力平价分析的是美国的克拉维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专业金融学 学号12420701046 姓名杨昆 2014年3月20日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利率美元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外汇储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4) 1.2本文研究的内容 (4)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理论 (2) 2.1人民币汇率概述 (5) 2.2人民币汇率的简要回顾 (5) 2.3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6) 2.3.1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7) 2.3.2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8) 2.3.3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5) 2.4 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8) 2.4.1通货膨胀 (18) 2.4.2近代通货膨胀情况 (19) 2.5政治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9) 第三章总结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价格低廉赢得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迫使出口企业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不是仅依靠价格和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近几年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导致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一般说明该国经济状况良好,对外资的吸引力是极大的。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过热的宏观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扩大。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就相当于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后果当然是抑制了出口,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中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做好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和分析可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引投资导向。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应当遵守以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 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和分析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拓国际

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前言 2011年后半段,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正悄然发生转变,经济面已无力再推动汇率大幅升值,政治因素成为汇率升值路上的重要动力。展望2012年,由于全球多个重要国家将相续进入大选换届阶段,因此人民币汇率必将在经济面和政治面做出博弈,并择机波动。预计,全年升值幅度将维持在1.5-3.0%之间,同时汇率波动幅度有望进一步放大。 一、2011年人民币汇率市场行情回顾 1、美元指数触底反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改 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兑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慢升值。截止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尾盘收于6.2940,较年初开盘下跌4.7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4.94%),较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下跌7.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8.48%),。 全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避险需求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经济及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因此美元触底反弹,并带动美元指数重返80整数关口。同期,人民币汇率暂时摆脱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形成单边升值趋势,全年累 -1-

计下跌逾3000bp,盘中略有起伏,尤其自11月30日起,人民币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但中间价的持续高开,不仅出现人民币汇率在跌停中缓慢升值的怪象,而且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持坚定态度。 全年,人民币兑其他各主要非美货币基本取得一定涨幅,其中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欧债危机促使欧元汇率全面走弱;加元、英镑和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因美元走强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日元是唯一兑人民币汇率取得上涨的货币,主要原因是市场避险需求以及日本国内灾后重建,均使得日元汇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表1:2011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表 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幅度最大波幅美元指数79.139 81.313 72.696 80.205 1.35% 11.85% 美元兑人民币 6.6050 6.6377 6.2940 6.2940 -4.71% 5.46% 欧元兑人民币8.7940 9.6993 8.1210 8.1449 -7.38% 19.43% 日元兑人民币0.08117 0.08512 0.07646 0.08177 0.74% 11.33% 澳元兑人民币 6.7254 7.1483 5.9831 6.4330 -4.35% 19.47% 英镑兑人民币10.2588 10.8884 9.6946 9.7776 -4.69% 12.31% 加元兑人民币 6.6225 6.8836 5.9793 6.1729 -6.79% 15.12% 图1:2011年境内人民币汇率及美元汇率走势图 (黑线:境内美元兑人民币、红线:美元指数) -2-

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的预测 08金融学1班陈杰鹏145 一、人民币汇率回顾 (一)人民币汇改前历程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 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二)人民币汇改后发展历程 1.2005年~2008年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幅约为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图1 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2005.7~2008.9) 当初之所以选择2005年这个时机来改革汇率机制,是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度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等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外汇占款不断提高,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发行票据对冲,提高了宏观经济调控成本,使得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成本上升。由图一可以看出,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逐步与美元脱钩,中国的高度发展的经济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高预期可在图中展现出来。所谓“强国有强币”,而体现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就是GDP。我们可以直观得看出中国在05年到08年GDP处于稳健快速的增长状态下,经济发展迅猛。人民币的发行机制以及发行方式决定了其以GDP、CPI增长情况和经济周期等为依据。在这三年间,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的升值状态,这与GDP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国力的日益加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008年~2010年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一)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一)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

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一、绝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57733亿元人民币,如果1美元合1.5元人民币,那么中国1995年的GDP就约为38500亿美元,人均3200美元。这一

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大因素.

最近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持续走软的现象,自7月30日至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连续贬值,贬值幅度达到约0.67%,尽管8月13日有所反弹,但14日又开始走低。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由升值转向贬值,还是人民币汇率只是短暂的喘息,继续它的升值之旅。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必须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 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 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非存款。 四是通货膨胀的变化。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五是热钱的流动。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增加;若投机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我国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强化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有所下降,投机资本的获利空间减少,投机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变缓。 六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 七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要受到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汇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学习者提交一 份一月内汇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中央政府把20178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及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上。而要做到这两点 一是要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由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市场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对此,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一直在说,要鼓励居民的住房消费,但是对2016年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来说,如果不挤出房地产泡沫,不让房价下跌,而要保持房价稳定,要想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或回归到居住功能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而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让房价下跌必然会在短期内冲击2018年GDP增长。根据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预计中央政府可能会放弃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让GDP增长目标在6.5%以下,长痛不短痛。如果这样房地产化经济将会调整,而房地产化经济短期调整必然会对GDP的增长带来冲击,而这种短期冲击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得以强化。 二是中央政府要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可能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倾向。对此,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仍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但是这种稳健性与2017年货币政策相比,会处于偏紧的态势。在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有些资产泡沫可能会引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人民币汇率同样可能处于贬值的劣势地位。 三是当前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思维,尽管可以让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及政府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动监管者及参与者,可缓解金融市场所面对危机。但是这样做也可能让整个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充斥,逆向选择泛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及市场投资者更是会进行更多更高风险投资,肆意扩张信用,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市场出现问题或发生危机,政府会来保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更是累积增多而是减少。这既不利于降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也使得去杠杆的效果更差。从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11-06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上涨: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 2014年10月06日 因宏观经济向好、境外资金流入等因素的推动,自2014年8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明显升值。6日,中间价报6.1522,较上个发布日的6.1562升值40个基点,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升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今年以来正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因中国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刺激贸易顺差创出纪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大幅攀升。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5%,大幅超出市场的预期,进口规模则下滑1.6%,贸易顺差达到473亿美元。自8月7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1681升至6.1522,升值幅度达到159个基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事实上,进入三季度,包括花旗、汇丰、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下半年人民币将重新步入升值通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走势预计难以持久。 1949年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 1949年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会呈现何种趋势(精)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会呈现何种趋势 2009-08-07 08:03:14 来源: 卓越理财跟贴0 条手机看股票2009年4月至5月,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市场流动性继续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3个月期LOBOR-OIS利差已经由2008年4季度的200个基点以上的水平回落至50以下的水平,正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在明显回升,表示市场对未来股市波动性预期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VIX指数已经由60下降至30附近,接近 20~30的正常水平。英镑、澳元、欧元汇率纷纷突破阻力位上行,资金由美元资产流出的趋势出现。可以说,市场对于金融危机的恐慌已经过去,对经济的触底反弹有所期望。但是,笔者认为市场对于经济的乐观预期是建立在不稳定的高流动性水平之上的,一旦目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稍有变化,市场预期与金融市场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金融机构核心资本充足后,过高的超储率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理论上讲,流动性转好将使金融机构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下降,存款类金融机构会主动降低超额储备率,而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超储率不但没有随着市场流动性提升而降低,反而继续上升,由危机爆发时的5-10倍提升至5月份的15.7倍,且非借准备金占比由金融危机爆发时的-300%反弹至5月份的40%,这表示美国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正在逐步恢复,这主要是联储大量从金融机构手中购买证券使得金融机构手中流动资金充沛,但非借准备金占全部准备金比例还没有上升至90%以上的正常水平,主要是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的缘故,2009年5月仅借入准备金水平就达到法定准备金的10倍。 1 目前,制约金融机构降低超储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本金并不十分充足,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有一级资本及一级核心资本监管要求,而目前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以普通股为主的核心资本尚处于缺乏状态。二级市场上金融股指数迅猛上涨意味着市场对于金融机构普通股的需求将会回升,金融机构募集普通股补足资本金仅是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

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 $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 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

1949年以来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兑换数据

1949年以来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兑换数据,及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仅供参考。 1949年1美元兑换2.3 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 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 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6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7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8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9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70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71年1美元兑换2.2673 元人民币 1972年1美元兑换2.2401 元人民币 1973年1美元兑换2.0202 元人民币 1974年1美元兑换1.8397 元人民币 1975年1美元兑换1.9663 元人民币 1976年1美元兑换1.8803 元人民币 1977年1美元兑换1.7300 元人民币 1978年1美元兑换1.5771 元人民币 1979年1美元兑换1.4962 元人民币 1980年1美元兑换1.5303 元人民币 1981年1美元兑换1.7051 元人民币 1982年1美元兑换1.8926 元人民币 1983年1美元兑换1.9757 元人民币 1984年1美元兑换2.3270 元人民币 1985年1美元兑换2.9367 元人民币 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 元人民币 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1988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一)

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一) 摘要: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出发,分析现行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对人民币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升值压力;国际收支失衡 一、我国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 至2007年9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0.19%,人民币汇率弹性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人民币汇率走向弹性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这一汇率制度安排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利率水平由于我国当期汇率低于美国汇率,即人民币远期将升值。 第二,通货膨胀:购买力评价理论认为,某种货币国内购买力的下降(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引起货币外汇市场上的等比例贬值。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接近4%,相对于美国我国通货膨胀率仍然偏低,即人民币有升值压力。 第三,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我国自1994年起,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存在长期的双顺差(仅1998年例外),这导致在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远大于外汇的需求,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买入外汇,引起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国际收支中我国出口远大于进口,国外资金的流入,致使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需求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第四,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PPP)的价格水平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调整到能反映这两个国家之间价格水平的变动,汇率由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所决定。因此,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一国价格水平的相对上升,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人民币在一段时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在国际贸易方面。从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而限制出口,致使贸易条件恶化。第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减少我国的实际出口数量,使本国的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同时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引起较少的国民收入。 第三,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受到限制,进口大量增加,造成我国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萎缩,致使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由以上分析,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束了近10年来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历史历程。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来说,人民币升值将有效地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扩大内需;对国内,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来说,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人民币的升值不仅可以限制国际游资的进一步快速流入,同时也可以减少被动性的货币发行,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保证。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金融政策的改革和金融体制的深化,为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奠定了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和弹性化将增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竞争力,减少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摩擦等。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风险 2005年7月21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行改革,人民币汇率由单一钉住美元转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然而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下可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加剧了国外资本的流入,虽然我国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但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产生不利影响。

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一)

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一) 摘要:2008年底,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走势,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降的利弊,阐述了人民币目前面临的各种压力,并做出2009年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总体基本稳定的预测。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开始了浮动的历程。在汇率改革进行的3年多的时间里,要说亮点,2008年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年。在这一年,持续了两年多的单边看涨年底终结;在这一年,贬值和升值的不同预期开始同时出现。这一切都让2009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充满了不可预期性。或许,这种双向预期的出现,才应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浮动”之义吧。 一、2008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简单回顾 2008年1月2号,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还只有7.2996。经过前3个月的快速走高之后,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00关口,其后的5月和6月,人民币继续高速升值。 转折出现在7月份中旬。8月份,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下降。到了10月份,甚至出现了单月走势略有贬值的情况。12月初,人民币汇率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连续四日“跌停”。 2008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9项措施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汇率列为继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之后,当前货币调控政策的三大手段之一。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的累计升值幅度为6.37%,但是在年中最高的时候,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7.41%,期间震荡幅度之大可见一斑。 二、人民币汇率升降的利弊分析 1.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1)从利的方面看 ①一国货币能够升值,一般说明该国经济状况良好。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货币才有可能升值。这种由经济状况良好带来的币值的稳中有升,对外资的吸引力是极大的。 ②中国仍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贸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有看点的风景,因此货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2)如果人民币升值,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①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就相当于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后果当然是抑制了出口,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②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削减外国直接投资。如果人民币升值,那就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就得多支付相应额度的美元,其后果就是外资减少。 ③将导致失业增加。在中国,出口约占GDP的30%。如果本币升值,出口企业必然亏损甚至倒闭,从而导致失业,进而增加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2.人民币贬值的利弊分析 现阶段最新的物价、进出口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尚在恶化,且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大幅走高并不合适,应该通过适当贬值来刺激出口。 (1)从有利的方面上看 如果本币贬值,那么外币的购买力就强,这样一定量的外币就可以购买更多本国产品,意味着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可以增加出口;另一方面,本币贬值,外国商品价格就昂贵,这样本国进口必然减少。所以,人民币贬值的结果是扩大了出口,抑制了进口,增加了贸易顺差,促进了经济发展。 (2)如果人民币贬值,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①本币贬值对外会引起贸易摩擦,对内会引发通货膨胀,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

谈谈对人民币近五年汇率趋势的看法

谈谈对人民币近五年汇率趋势的看法 上图是网络公布的近五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1月到2010年中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在稳定的6,8左右,而2010年中期之后到2012年第一季度急剧下降到6.3,此后在2012年内有一个小幅度上升到6.4,至今缓慢下降到6.1以下。 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即人民币的升值,我认为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据了解,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已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而且人民币汇率过低。 2、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 3、中国由于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低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而致使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利)1、无法否认的是,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商品进口。国外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可以增加我国人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增加进口数量。 2、有利于稳定国内物价和提高收入。我国货币汇率上升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降,可以抑制物价总水平, 3、有利于旅游和留学。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购买外国商品,老百姓可以付同样的钱享受更多的外国的产品与服务。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那些供养孩子留学的家庭也因此减少了留学的费用,成为此次人民币升值直接的受益方,同时使境内居民出境旅游变得更加便宜。(弊)1、不利于商品出口。人民币升值,我国货币优势荡然无存,提升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不利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 2、不利于外商投资。外币贬值,生产力成本上升,投资我国企业花费提高。 3、不利于外国人入境旅游,提升旅游成本,对我国旅游业是一大打击。

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测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 在不考虑QE3的情况下(因为QE3对市场的影响实在太大,难以琢磨),基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内在因素和市场因素来看,2013年,美元人民币汇率在2013年会保持总体稳定,但波动加剧,数值在6.131至6.445之间,以下是机构对美元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 考虑到市场和各机构对2013年人民币预测数值背离,而从8月31日离、在岸人民币市场远期价格来看,全年美元人民币汇率均值为6.486367和6.443817,除境内1月份远期略低于6.4外,其他月份均超过6.4,近期在、离岸市场美元人民币远期价格如下: 各公司可在确定合同后以高于合同约定汇率的价格先行锁定远期汇率,以保证出口合同的合理利润。

一、2012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回顾 1、2012年美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回顾 附图1:2010年汇改至今美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走势 从2010年6月人民币第三次汇改以来,2010年至2011年人民币美元累计升值7.68%,而且过去二年人民币美元汇率基本呈现单边升值态势。 进入2012年,政府部门和中国央行屡屡在公开场合抛出“人民币汇率均衡论”,在均衡论的引导下,2012年全年人民币已经放弃了单边升值的路径(见附图1平行线区域),而是变得波动更大,美元人民币汇率虽在希拉里访华时达到历史最低6.267,但2012年大部分时间一直在6.3到6.34间波动。 2012年5月份,央行更将人民币日内波动幅度从人民银行中间价上下0.05%调高到1%,其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币变得更市场化,为

了让市场参与者转变人民币只能升值不能贬值的惯性思维,其结果使得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加剧,变得更加难以判断。 2、2012年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回顾 附图2:境内美元人民币即期市场走势 由于央行调整了日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进入2012年以来即期汇率市场的美元人民币日内价格一直波动剧烈,从全年来看即期美元人民币汇率市场价格底部约在6.3,而最高汇率约6.4且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见附图2)。 二、基于内在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判断 1、从美元指数来预测人民币汇率 附图3:2012年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和美元指数叠加走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