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野兽派 立体派 未来派 达达派 表现派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野兽派 立体派 未来派 达达派 表现派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野兽派 立体派 未来派 达达派 表现派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野兽派 立体派 未来派 达达派 表现派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野兽派(Fauvism)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新艺术象征主义的画派。特点是狂野的色彩使用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给人不合常理的感觉。1905年一群以亨利·马蒂斯为首的年轻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自己的形象简单,色彩鲜艳大胆的作品,震惊了画坛,人们惊呼“这简直是野兽!”从此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野兽派。

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居斯塔夫·莫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野兽派的先驱,他鼓励他的学生们不要遵循程式化的画法,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马蒂斯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野兽派的领袖马蒂斯和安德烈·德朗都是莫罗的学生,他们吸收非洲、玻利尼西亚和中、南美洲的原始艺术表现手段,以横扫千军的笔力和大胆的构图模式,将朱红、翠绿、天蓝和嫩黄等惊人的不和谐颜色糅合起来,使色彩达到一种新的烈度。

野兽派将梵高和高更的画法更推向极端,用生硬的线条和大胆的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颜色变成画面的主题,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关系。

野兽派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画家组织派别,只是一批有同样试验的年轻画家,但野兽派的寿命不长,其他画家有许多放弃了这种画法,但亨利·马蒂斯一直坚持,他活了85岁,将野兽派的画法延续了下来。他偏爱用二维平涂的方法作画,但由于微妙地运用色彩高光,不管怎样平涂,还是表现出三维的效果来。他的画受到塞尚很大的影响,对于他来说,主题物体是次要的,线条、色彩和形状都游离到主题之外,这种过度简化的形式使他将他的感受可以表达为一个宁静而超然的形式世界。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最早于1909年发表《未来主义者宣言》一文,宣扬他的艺术观点。宣言最先在米兰发表,之后刊载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马里内蒂这种狂热的艺术观点立刻征服了那些米兰的画家们。波丘尼、卡拉和鲁索罗等人在视觉艺术领域发扬了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观念。鲁索罗同时还是一位作曲家,他将未来主义元素引入了音乐领域。画家巴拉和塞韦里尼于1910年结识了马里内蒂。这些人构成了第一批未来主义艺术家。

画家和雕塑家翁贝特·波丘尼(1882-1916)于1910年发表了《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在宣言中,他声称:

我们将竭尽全力的和那些过时的、盲信的、被罪恶的博物馆所鼓舞着的旧信仰做斗争。我们要反抗陈腐过时的传统绘画、雕塑和古董,反抗一切在时光流逝中肮脏和腐朽的事物。我们要有勇于反抗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年轻的、崭新的,伴随着对不公的甚至罪恶的旧生活的毁灭。

未来主义者们将沉溺于昔日时光的行为戏称为“过去主义”,将这类人称为“过去主义者”。他们有时甚至对这些所谓的“过去主义者”们进行身体上的攻击。这些“过去主义者”包括那些对未来主义的画展或演出没有兴趣的人们。

未来主义者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未来主义对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从20年代开始衰落,如今已经基本绝迹,很多未来主义艺术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然而,未来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现代电影和其他文化模式中得以体现。马里内蒂至今仍有很多思想上的追随者。比如,他的“人体金属化”的艺术主张在日本电影导演冢本晋也的影片中有所体现。未来主义对网络化的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影响,所谓的“计算机朋克”就是在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的。

立体主义是前卫艺术运动的一个流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欧洲绘画与雕塑带来革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

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乔治·布拉克与帕布罗·毕加索所建立,当时他们居住在法国巴黎的蒙马特区。他们于1907年相识。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两人一直非常亲近地在一起工作。

法国的艺评人路易·冯克塞勒于1908年第一次使用这一名称“立体主义”。在此之后,这一名称被广泛地拿来使用,但作为创始者的布拉克与毕加索,则是相当地少用。

立体主义起于自巴黎的蒙马特区,由聚集在赛纳河左岸en:Montparnasse地区的艺术家们传播开来,并由画商en:Henry Kahnweiler所发起。立体主义很快地受到欢迎,在1910年时,艺评者已将由布拉克与毕加索影响的艺术家们称做“立体学派”。然而,许多认为自己是立体主义的画家,在艺术风格的表现上和布拉克或毕加索的表现大异其趣,在1920年以前,他们就已经走向了明显歧异的道路。比如奥费主义(en:Orphism)即是立体主义的一个分支,其中包括en:Guillaume Apollinaire、罗伯·德洛内(en:Robert Delaunay),杜象(en:Marcel Duchamp),费南·雷捷(en:Fernand Léger)等著名画家。

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影响了全欧洲的艺术家,并激发了一连串的艺术改革运动,如未来主义、结构主义及表现主义等等。

不断寻求创新的艺术家,布拉克与毕加索,寻找新的画中主题及空间的表达模式。他们受到了保罗·塞尚、乔治·秀拉、伊伯利亚雕塑、非洲部落艺术(即便布拉克驳斥这种说法),以及野兽派的影响。

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斥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獃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达达主义运动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深受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无实际价值,包括艺术在内。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达达主义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复力量。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中找到实际的意义,那么便索性把这种无序当作是这个世界的某种天性,并以之去颠复那些维系着旧秩序的旧美学体系。他们认为,正是这种旧的秩序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达达主义者试图通过对旧秩序的拒绝达到彻底瓦解旧秩序的目的。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艺术潮流,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

或简称为超现实。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即行动画派(Action Painting),一般被了解为一种非直接描绘自然世界的艺术,反而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是二次大战前的艺术运动,受超现实主义及继承苏俄构成主义的影响。

抽象派被定义为没有比喻现实参考的艺术。更广阔的定义是以简化但又可以保留原始自然的方式来描述真实题材。Joan Miro的抽象画是这个更宽的定义一个好例子。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表现手法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冲破理性的束缚——超现实主义艺术 信仰梦境、幻想、潜意识的无穷威力:超现实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艺术流派,此一流派承自于达达艺术而产生,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探就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主要有米罗、达利、恩斯特、马格利特等人。 达达主义杜尚给蒙娜丽莎加上的小胡子: 启发了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领域 达达在精神上和艺术手法上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杜尚在达芬奇那件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彩色复制品上,用铅笔加上了小胡子。画面一下子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他无视约束的品性。给后继的艺术运动以新的启迪。对于超现实主义者而言,杜尚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从艺术角度看,超现实主义者几乎没有超越出其思想。达达开拓的新的视觉艺术领域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最为直接的根源。 两种风格的超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达利、马格利特等):那种通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生。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其代表画家除达利外,还有马格利特等人。 有机的超现实主义(米罗):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以米罗为代表,追求幻想的、与生命力相关的抽象画面。 布雷东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的某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安德烈布雷东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基里柯 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可推那位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他的作品创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月,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中。这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人不安。然而,形象之间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息又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 他画中的那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后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这是一块中性的地方,在这里,互不相容的东西相遇在清澈的光线下,一如那位名叫洛特雷阿蒙的作家所言,“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阳伞在手术台上偶然相遇那样地美。”基里柯的幻觉艺术和超现实 乔治·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1888年7月10日-1978年11月20日),他出生于希腊。他运用多视点非传统式的构图,梦魇般的投影光线及不确定的色调,构成一种单纯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画面,造成神秘和不祥的宁静气氛,引起人们极大的幻觉,画中强调内在情绪与抒情性。 基里诃的画布上,充满了以夸张的透视法所表现的刻板建筑物、谜一样的剪影、石膏雕塑及断裂的手足,予人一种恐怖不安的诡异气氛。这种象征性的幻觉艺术,后来被称为“形而上绘画”,并被公认为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绘画艺术的先驱。

立体主义发展三阶段

立体主义发展三阶段 但纯清200531410011 一、塞尚式的立体主义 《亚威农的少女》1907 这幅画的展出被评为是第一次猛烈震撼20世纪艺坛的重大事件,以那个时侯的眼光看是非常的前卫。它的前卫性首先表现在画面的空间处理。此时毕加索年仅25岁,他在学习了塞尚、马蒂斯和黑人雕刻艺术后,所探索的就是如何彻抛弃由单点透视引导出的三维空间画面这样一种老套路。我们看看这幅画:除了正下方的静物呈现稍许纵深度之外,整张画面就像被压路机压过一般,物体都丧失了原有的厚度与深度,处在同一个平面层次中。而背景则是多个大小、形状不一的平面色块纷乱的组合,使以往绘画中前、中、远景之间的距离感——无论是古典艺术的三维空间视幻觉,还是印象派中前后物体色调处理都荡然无存。物体之间的前后暗示只是通过色块的深浅对比,线条的勾勒及些许阴影的衬托而加以显现。这幅画的这种极端平面感以及多视点的画法当时是让人很震撼的。 这幅画的前卫性呢还表现在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人物造型模式。这种丑陋的,诡异的女人造型与文艺复兴以来一系列画家笔下的经典形象相比,显得很搞怪(比如侧面人物画了正面的眼睛),我看了这幅画就很自然的会想:“他为什么要画成这样呢?画得这么难看这么奇怪的,是为什么呢?”其实,毕加索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就是想通过这幅激进的作品表明自己要颠覆已建立起的规范和准则的决心,于是他在这幅作品中创造了不再受现实约束的半抽象艺术形式,这是一种与古典美完全不同的艺术样式。这种艺术样式让人感到很难理解,但它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并非模仿的艺术,而是以创造为目标的构想的艺术,非常的有个性。 这幅画可以说开启了立体主义的大门。曾经是野兽派追随者的勃拉克看到这幅画后也是极为的震惊并感到无法接受,但他很聪明,很快就敏锐的察觉到这样画是很有前途的,于是他很快就向这种风格靠拢。1908年他来到了埃斯塔克,也就是塞尚作画的地方,在哪儿潜心研究如何以简洁的几何形体归纳、塑造繁杂

浅析黄永砯

85时期黄永碌艺术精神探析 作者:贺悦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江苏省、徐州市、221000 。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时期黄永砯公开发表的重要文章和作品进行分析。得出黄永砯的创作思想先是对现实主义反思,在反思的同时开始寻求现代精神,在追寻了短暂的现代精神之后,又受到西方后现代精神的影响。在受到后现代精神影响的同时,黄永砯开始学习禅宗,因而此时的文章和作品几乎都受这几种思想的影响。接下来,黄永砯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同时他也开始关注《老子和《易经》,并企图在他们之间寻求共通之处。随后黄永袜又着手对西方“达达”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他在“厦门达达”时期的一系列“动作”奠定了基础。整体来说,黄永琳的创作历程明显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但有时黄永琳的创作又背离其思想。黄永琳的思想变幻莫测,极不稳定,黄永砾在“变”、“动”、“静”、“模糊”之间寻求平衡,这种平衡之下的作品及其思想十分复杂。 纵观黄永砯的思想历程,他试图在提炼禅宗的反逻辑、反表达、反理性,维特根斯坦的“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和后现代精神的碎片化、去规则化、以及“达达”的随意性、无序性、毁灭性。黄永袜领导的“厦门达达”像“达达”精神一样,到头来解构掉了自身。反“艺术”的黄永砯成了著名的艺术家,即反“艺术”成为了另一种艺术,或者说反“艺术”成为了一种文化策略。笔者写本论文时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查找和学习黄永砯的相关文章和作品,另一方面阅读影响黄永砯思想的相关书籍。 关键词:黄永砯,厦门达达,反艺术 正文:黄永砯,法籍华人艺术家,中国观念艺术的先驱。1954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年到年任教于厦门第七中学。年移居法国。黄永袜于年领导“厦门达达”从事艺术活动而声名鹊起。“达达”一词源于西方,其来源不详。1916年,瑞士苏黎世一群诗人发起了“达达主义”运动,其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文艺界。与任何其他文艺流派不同,“达达主义”的目的不是给文艺找出路,而是主张取消和反对文学艺术。“厦门达达”比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Futurism) 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 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界各领域的冠以“未来主义”名称的宣言纷纷发表。1914年7月,意大利年青的建筑师圣伊里亚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激烈批判了复古主义,认为:历史上建筑风格的更迭变化只是形式的改变。因为人类生活环境没有发生深刻改变,而现在这种改变却出现了,因此,未来的城市应该有大的旅馆、火车站、巨大的公路、海港和商场、明亮的画廊、笔直的道路以及对我们还有用的古迹和废墟……在混凝土、钢和玻璃组成的建筑物上,没有图画和雕塑,只有它们天生的轮廓和体形给人以美。这样的建筑物将是粗犷的像机器一样简单,需要多高就多高,需要多大就多大……城市的交通用许多交叉枢纽与金属的步行道和快速输送带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筑艺术必须使人类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与他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也就是说,使物质世界成为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未来主义”的建筑观点虽然带有一些片面性和极端性质,但它的确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止,西欧建筑改革思潮中最激进、最坚决的一部份,其观点也最肯定、最鲜明、最少含糊和妥协。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改革者的零散思想的集大成和深化的产物。不仅如此,直到20世纪后期,在世界上一些著名建筑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未来主义建筑师的思想火花,如巴黎蓬比杜艺术与文化中心(1972-1977)和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9-1985)等。 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最早于1909年发表《未来主义者宣言》一文,宣扬他的艺术观点。宣言最先在米兰发表,之后刊载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马里内蒂这种狂热的艺术观点立刻征服了那些米兰的画家们。波丘尼、卡拉和鲁索罗等人在视觉艺术领域发扬了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观念。鲁索罗同时还是一位作曲家,他将未来主义元素引入了音乐领域。画家巴拉和塞韦里尼于1910年结识了马里内蒂。这些人构成了第一批未来主义艺术家。 画家和雕塑家翁贝特·波丘尼(1882-1916)于1910年发表了《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在宣言中,他声称:“我们将竭尽全力的和那些过时的、盲信的、被罪恶的博物馆所鼓舞着的旧信仰做斗争。我们要反抗陈腐过时的传统绘画、雕塑和古董,反抗一切在时光流逝中肮脏和腐朽的事物。我们要有勇于反抗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年轻的、崭新的,伴随着对不公的甚至罪恶的旧生活的毁灭。” 未来主义者们将沉溺于昔日时光的行为戏称为“过去主义”,将这类人称为“过去主义者”。他们有时甚至对这些所谓的“过去主义者”们进行身体上的攻击。这些“过去主义者”包括那些对未来主义的画展或演出没有兴趣的人们。 未来主义者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未来主义对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从20年代开始衰落,如今已经基本绝迹,很多未来主义艺术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然而,未来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现代电影和其他文化模式中得以体现。马里内蒂至今仍有很多思想上的追随者。比如,他的“人体金属化”的艺术主张在日本电影导演冢本晋也的影片中有所体现。未来主义对网络化的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 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派产生于1908年,繁荣在20年代,直到50年代仍有市场。立体派的创始人是移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和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威农少女》,呈几何形分割的扁平人体丑陋而野蛮但不失和谐和统一。1908年,布拉克展示了他用小方块画的27幅作品。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形和方块块”。立体派由此成为此类绘画的名称。立体派绘画的视点不止一个。画面上表现了一个物体在各个时间里被人们所看到的不同视图。立体派的第一阶段是分析的立体派时期,其特点是将画的对象分解成方形、三角和圆形等平面几何形体,色彩较简单,多用灰绿色、灰褐色。代表作有毕加索的《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卡恩韦勒像》(1910)和布拉克的《葡萄牙人》(1911)、《列斯塔格的房子》(1908)等。第二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时期,1912年毕加索开始在油画上贴报纸块,开拓了以实物代替“真实地表现”的艺术表现新观念。其代表作有《静物与藤椅》(1911~1912)、《乐器》(1914)。布拉克的代表作是《单簧管》(1913)、《巴赫的阿丽亚》。现代雕塑史上的真正转折点是毕加索。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作品,他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了人的感情和对人的思考。《女人头像》(1909~1910)已经具有立体派雕塑的特点;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苦艾酒杯》(1914)是他最早的集合艺术的尝试;《铁丝的构成》(1930)利用铁丝的组合与结合,造成透明的三度关系,扩充了立体主义的观念;最动人的石膏翻青铜作品《牧羊人》(1944)是对基督的隐喻;50年代的《狒狒和小狒狒》以玩具汽车作狒狒的头,近似于粗野的原始风格。

超现实主义综述

超现实主义思潮综述 摘要:本文用客观的语言,论述了脱胎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影响的哲学背景,并简要谈论了其成立的过程及艺术的纲领。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达利、米罗画作的分析浅论了超现实主义抽象和具象两种不同风格的特征。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潜意识象征性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一项运动与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梦幻心理理论及精神分析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过去画家描写梦境有显著不同,这在于他们能重现梦境,并将逻辑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传达出梦境特有的感性气氛。 一、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达达说起 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百多年来形成的“美的艺术”体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尽管博物馆继续开放,展览会照常举办,但欧洲稳定、统一的艺术体系已经开始瓦解。许多艺术家在战争中身心遭到重创。在这段时期内艺术家继续从事传统的艺术活动似乎不合时宜,更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那个时代需要另一种艺术--一种全新的批判性艺术--达达主义产生了。 “达达”一词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玩世不恭的象征意义。达达主义者将他的攻击目标指向所有以前的艺术运动和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实验性艺术。他们对既有的体制、道德和一切美学等传统价值观念一律加以破坏和颠覆。 达达主义者抨击伪善没落的旧世界,与其说是一场艺术运动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反抗,从本质上看他代表了对艺术的否定--但它否定一切时最终不得不否定自己,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不破不立,在对旧事物摧枯拉朽的无情涤荡后,新事物的兴起也就为时不远了! 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学说广为流传--一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命哲学,二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尤其以后者的影响最为广泛。他把人的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他认为梦总是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梦境体现了人的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是潜意识完美的再现,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这些潜意识却受到现实规范的种种抑制,人们长期忽略了它。弗洛伊德反对一味压抑潜意识,主张寻找合理渠道来发泄,而艺术创作给潜意识超越现实规范理性和道德提供了最佳途径。因为梦和艺术是相通的。 三、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1924年,法国作家布列东在巴黎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列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曾对超现实主义作过经典性的解释:“超实现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人们通过它,用口头或局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浅析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下,我认为鲜明具有活力的流派艺术还属同样发展迅速并容易被接受认可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这两个流派可谓是及其相似,又有极大不同。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达达分子是无政府主义者,而不是社会主义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原始法西斯分子,他们采用了巴枯宁的口号:破坏就是创造。 达达派之后,法国产生了一个近代艺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画派——超现实派,事实上要对此两流派的时代作明确区分,则相当困难。因其演变过程并没有明确的在造型艺术上出现。不过,如果因此所把达达派精神与超现实派的本质视为同一,则是一大谬误。达达派虽成为超现实派诞生的温床,但超现实派多少还是承受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遗产,另外还吸收了新的要素。 这两个流派在文化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候以非常理性且具有组织性的诞生,荒诞不羁和天马行空表现了当时或现代政治背景、思想冲突、社会问题,这些天马行空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表现,影响了各个领域的创作和表现。无论是当时或者当下我们不止在绘画作品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在文学、电影、服装、摄影、色彩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家对他们的认可和推崇。 这两个流派就像青春期一样,叛逆、富于激情,但是一去不复返,令人回味。

浅析超现实主义

浅析超现实主义 对米罗的最初印象源自于小时候的画室,当时我并不知道墙上画着那些流畅的曲线连、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点和面都是些什么,我也没对那些画产生过多的感触。长大后知道了这个画家叫做米罗,也知道了那墙上的画都是老师或者高年级同学的临摹作品。可以说一直到今年我才知晓,原来那些看起来都特别欢快的线条和方块,都属于一个叫做超现实主义的怪诞画派。 所谓的超现实主义,大致就是对现实感到不圆满,转而非得把梦境与现在统一起来。这么说来也有道理,讨论现实,毕竟就不能撇去梦幻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受到著名的弗洛伊德的影响,以及源于涉及许多领域的,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对于这些生于脑力工作者的思考,强烈波及到大部分由意识输出所组成的领域,绘画艺术自然不例外。 在初步了解这画派的大致意图之后,现在反观米罗的画,那些不知所云的线条终于好像从云端降到了地上,投射出了我能感受到的神秘阴影和模糊的涵义。可细细体味,似乎这种欢畅怪异的线条,还藏着一丝逃避。不然为何不细细描述我们时时刻刻人眼看到的各种美丽,反而向内心去寻求一种虚幻的从不会发生的景象。这都是现实的原因,正因为现实不再赏心悦目。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无论是战胜国英、法、俄等国,还是战败国德、奥等国,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让人不忍睹视的伤痕。整个欧洲,在这种经济萧条和世态炎凉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无法免于困苦,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世、悲观的情绪。此种形势之下,人们开始否定惨淡的一切,开始逃避现实,向内追求不存在的美好梦幻,当然这些梦幻也常常蒙上悲戚的色彩,以暂缓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哲学依据的超现实主义,同潜意识常一样,表现为杂乱无章的反常规的幻境,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反逻辑及非理性的“反常”特征。 在以感性的创作激情下,许多艺术出现了天马行空的表现力。米罗的创作表现方式是有意的打乱知觉的正常秩序,在直觉式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因此在它的作品中会有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使作品带有一种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儿童般的天真气息。而马格里特一生专注于创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满特殊构想的形象。他善于应用细腻的笔法将日常物体表现为不可能存在的组合或情境,并在一生中对相同的内容进行多次重复的诠释。他的绘画作品仿佛谜语一般让人猜想,作品里浮现一种死寂一般的安静。 当然还有不得不说的达利。他被公认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师级人物,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他不仅在绘画领域,而且在摄影、日用品、电影也能看到达利的影子。他的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之所以达利成为我们普通人心中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以及他的口才、动作、相貌和生活方式活生生的造就出这个深印公众脑海里的“超现实主义”,使它不再只是白纸上的黑字。 这些画家向世人所展现的一切貌似陌生,又好像似曾相识,简直就是我们“梦”的再现。将原本抽象虚无的梦境现实化,使我们站在画外的人在内心产生隐隐的震撼和共鸣。 就像在马格利特的《迷路的骑士》中,一个身着传统服饰的女骑士在树林中行走,马被树木和间隙的遮挡,因而被分割成几段,树木和马匹的前后空间被画家变形,产生空间感的

立体主义的特点

P9 立体主义是前卫艺术运动的一个流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欧洲绘画与雕塑带来革命。立体主义创作的主要特征,即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以求所谓立体地表现出物体的不同侧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二度和三度空间,甚至表现出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度空间)。与狂野的野兽派完全相反,它代表唯理的倾向它。认为印象派、野兽派的绘画都是在模拟自然,基本上是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它的意义在于空间处理的新观念,它实际上是主宰20世纪艺术中抽象的和非具象的绘画流派的直接源泉。与表现主义风格的浪漫特性相比较,立体主义风格可以说是古典的和形式主义的。那么说到立体主义就不得不提到塞尚,他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他的作品对于19世纪的艺术观念转换到20世纪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同时他的作品对于亨利·马蒂斯和巴勃罗·毕加索产生重要的影响。 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立体派画家自己便曾声称:“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 立体主义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在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影响了全欧洲的艺术家,并激发了一连串的艺术改革运动,如未来主义、结构主义及表现主义等等,尤其鲜明地反应在对现代工艺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等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艺术领域不小的推动作用上。 P10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 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现代派艺术部分流派表现了唯心主义艺术趣味和颓废思想;但更多现代派艺术家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强调自身的价值,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也创造了不少艺术表现方法和新材料。 P11 无 P12 它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他们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画平面上的方法。随着探索的发展,他们发现这样的“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本

达达主义总体分析

达达主义 艺术背景 达达派即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季,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为“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艺术特点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代表人物及作品 杜尚: 马塞尔·杜尚(法语:Marcel Duchamp,台译杜象,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是一位法国艺术家,1955年成为美国公民,在绘画、雕塑、电影领域内都有建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达达派的语言表现研究

达达派的语言表现研究 作者/陈莹 摘要:达达派从苏黎世出现以来,便带有强烈的解除一切束缚的语言,使自己的时代产生非常丰富的、各种级别的创新事物。文章通过列举达达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进行分析,论述了达达派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方式,研究它是用何种方法抛弃现有的美学观念,力求摆脱一切局限,“融入到生活的洪流中去”的境界。 关键词:达达派,语言,表现手法,生活 第1节引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伙“反对在战争中被杀害”的拒绝服兵役者在苏黎世将一把裁纸刀不经意地插入了一本拉鲁斯法文词典,于是有了以“达达”这个毫无意义、偶然发现的词语命名的国际团体。达达运动先是在中立国瑞士苏黎世避难的一些艺术家那里酝酿和成形,不久即蔓延到纽约、柏林、巴黎等许多个西方艺术重镇。 达达参与者的共同态度是否定一切传统文化观念和政治立场,也就是说,它否定一切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主义”。达达这个独树一帜的反体制的群体,用他们独特的赞颂方式,从破坏的意义上对现代艺术思潮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最终促成了超现实主义的诞生。 1921年,巴黎的大学生将象征达达的纸人扔进了塞纳河“淹死”,至此达达主义这场昙花一现的运动宣告结束。但是达达所激发的“语言方式”仍被不断地表现于当代众多的艺术活动当中。 第2节对达达的语言思考 “达达并非是超越其他诸运动之上的另一个运动,反之,它乃是一个反运动,它不但反对所有学院主义,而且也反对所有扬言要将艺术从它的界限中解救出来的一切前卫主义。达达是一种愤怒的爆发,它在侮辱与滑稽的形式中表现自己。” 达达派活动家、罗马尼亚诗人特里斯唐·查拉把达达解释为“厌烦这个被战争折磨的世界,厌烦令人生腻的教条,厌烦因袭的感情,厌烦卖弄学问,也厌烦那无所事事、而只是反映这个极有限的世界的艺术”。 这两段话,概括了达达的基本特征。这就是: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②它厌烦战争,厌烦学究气,厌烦已经为人们所认可的艺术形态,甚至厌烦想冲破传统艺术的枷锁如野兽派、抽象派和未来派这类艺术形态;③假如说达达也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它的表现出来的是侮辱、嘲弄、戏谑和滑稽。因此,我们研究达达的语言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所用之材料、所遵从之法则和所表现之形式。 第3节达达的表现方式 达达与它之前的所有建立在一种特定的美学基础上的文化艺术运动均不相同,它主要表现为聚集在它的周围的不少个人的一种共有的精神状态。这些精神状态的迸发接踵而来的就是不同于往的艺术表现语言,他们不拘于形式的表达总结如下。 一.各种材料的杂拌 为了贴近生活,达达主义者在艺术品中引进了“新材料”:头发、砂砾、木头的横断面、新闻报纸等,这些材料在达达以前连被提及的资格都没有。达达主义这们乐此不彼的有意识的使用没有规则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整合在不同的作品构思中,从而达到让艺术与生活平等交流的最终目标。人类的生活处在乱七八糟的、此起彼伏的杂声和色彩之中,达达只不过让艺术面向真实生活中最为矛盾复杂的方面。例如劳乌尔·豪斯曼的“雕塑作品”《我们时代的精神》它们就是将不同的工业制品结合而成的。画家普拉姆坡里尼,要求用“真实的”元素,如剪报、帆布头、纸板、排版用的数字和字母等取代通常的绘画元素,而且认为绘画从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风格分析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风格分析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都是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且相似之处颇多。达达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只存在了短短七年,而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从1924年正式诞生起,形式上从未消亡,至今仍然颇有生命力,不少现代主义流派均受其影响看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达达主义流派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寿命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并非偶然。 一、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异曲同工 超现实主义是始于法国的文学艺术思潮,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深远,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超现实主义正式以一个流派出现之前,文艺界中出现了达达主义短暂的昙花一现。其所包含的深层次哲学意义却与超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多有超现实主义就是直接来源于达达主义的说法,也有说达达主义本身就是整个广义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但不管如何界定,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同途殊归 (1)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对达达主义者来说,虚无主义成为了其行为原则,为虚无而虚无。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不管帕斯卡尔说这句话是何时何地何种背景何种目的,也许他想表达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意思,但是断章取义地看,这句话充满了对历史、对世界、对他人的无视。 (2)超现实主义者的虚无主义态度则不同,不再是为虚无而虚无。 虽然本身为一场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但在这场反叛中,超现实主义者们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更是涉及到了对人类本身意义的探寻之类的哲学问题,即是说在认识到原有的无意义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对新意义的探索。他们也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革命显然要破坏,而破坏之后还有重建。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3)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 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像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愤世嫉俗在最初阶段,即欧洲备受战火煎熬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救世主一般的热烈追捧。每天都有人无奈地被毁灭,也许连墓碑都不能留下。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发现达达主义者的作品很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歇斯底里的无奈感。这在特定时期很能满足人们的胃口,但伴随着战争结束,人类的疯狂行为也暂告一段落,随之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思想以取代已经被摧毁的旧信念。这样“破坏一切”的行为准则开始慢慢失去市场。达达主义本身的“破坏”也开始破坏到无法破坏,为破坏而破坏。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达达主义成功地摧毁了理性主义,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读者自己的品味,不负责任地拒绝告知接下来该如何。

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摘要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产生背景 超现实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参加超现实主义集团的作家有布洛东、苏波、查拉,画家阿尔普、马松等等。属于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后来转向进步的文艺阵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现实主义在美国风行一时,出现了所谓“新超现实主义”流派,成为帝国主义御用的宣传工具。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但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则产生在1924年之后,如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实现主义的代表作。阿拉贡在1926年发表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艾吕雅的诗集《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均属超现实主义之作。 超现实主义-文学渊源 1、上溯到18世纪英国哥特式小说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哥特式小说的主人公通过想象出来的事物获取了生活中的精华,并

浅谈“达达主义”的精神实质

杜尚的表态 ——浅谈“达达主义”的精神实质 欧洲的达达主义艺术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那个被战争的血雨腥风笼罩的丑陋可怖的时代,任何严肃化、郑重化的艺术行为都会显得与时事格格不入,冷血、没心没肺。这导致一部分艺术家认为应当“参与者无论做什么,说什么,唱什么都行,但绝不给这个耻辱的时代表示一丁点儿的尊敬”。正是对艺术、对世界的怀疑、憎恶与鄙视让达达们产生这样一种精神:反对一切社会规则。反对逻辑,尊重偶然;反对权威,尊重权威之外的随便什么。 除了政治化的“柏林达达”,欧洲达达们——例如泰赞拉与巴拉的“达达之夜”——都是自认为看穿了人类的一本正经、自以为是的愚蠢,并对之加以嘲笑戏谑。然而,被公认为达达艺术代表人物,在达达中占有“教父”般地位的杜尚却拒绝承认自己是这样的“达达”。而笔者认为真正的达达主义精神实质是杜尚的“达达”而非达达们的“达达”——因为只有杜尚对于艺术“大悟”了,“舍得”了,并且没有像其他达达一样最终背叛自己坚持的精神原则,去享受艺术带来的好处并“尊重”了艺术;只有杜尚终其一生对艺术的虚伪和造作给予抵制,并超脱于艺术的这种伪价值。而“杜尚的达达”的精神实质就是让艺术等于生活,让艺术回归它平常且自然而然的实质。 20多岁的杜尚便学习掌握了当时流行的野兽派、立体派,并在1913年以《下楼的裸女》一举成名。而他拒绝被定义为包括达达主义在内的一切艺术主义:“我不想把自己锁定在任何位置上。我的位置就是不具备位置,不过,这一点是不能拿出来谈的,你一旦张嘴谈论,你就把这个状态破坏了。”(私以为这是杜尚很不杜尚的一句话:若真看透,这种状态被定义了又何妨?我认为他是有些狭隘地以为自己处在玄妙的状态而不能被“世俗”地具象化了。)不仅如此,他还拒绝参与任何达达活动:“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此生我不会再考虑了……我打算从艺术中出局是永久性的……你得知道,我一直在试图渐渐减少行动。”因此虽然他之后仍在继续创作艺术,但都是为了随自己的兴,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将之定义为“艺术”。之后的人们大力赞扬他当年的这些无心之作、游戏之作、试验之作、反叛之作,把它们看做艺术史上的大事件,但这些都完全不是杜尚的所求——因为杜尚并无所求。他想获得无牵无挂、自由自在,不为艺术所牵绊、更不必说被志向、目标这些心灵的枷锁。他追求的是在思想上真正的自由,以进入真正的创作状态——私以为他并不是完全与艺术划清界限,而是在探求一种真正与艺术浑然天成的大境界。而杜尚对艺术的嘲弄、“调戏”并不是为了戏弄而戏弄,他是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念:一切都可以成艺术,生活都可以是艺术,当然艺术也可以是生活。当然,这是他自己意识到而自然而然表达出来的,并不是为了表达给别人看的。恰如老子所言“上士闻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美国英雄漫画崇尚这样一种思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一度以此为艺术创造者应该追求的境界。然而杜尚的理念似乎与之完全背离——对于使命,他如对名声一样躲避。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他的艺术成就也是成于他的“不搞艺术”。在艺术史上,杜尚就像一位“富而独善其身”的隐士——但他绝不会承认他是“富”的,因为他认为这一切再自然不过了。波普艺术家约翰逊在悼念杜尚过世时说“艺术的群体分明可以感受到杜尚的在场和缺席,他该变了艺术界的处境。”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德库宁说:“有一种一个人从事的运动,那便是杜尚,对我而言,这是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因为它预示了每个艺术家觉得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学术参考)

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 摘要:在现代绘画中,人们最看不懂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直到今天立体主义创立已经八十年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在面对毕加索或勃拉克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时,感到莫名其妙,会无法理解。问题在于究竟是毕加索故意远离大众的欣赏感官,还是大众的艺术欣赏观念远远落后于立体主义而无法适应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我们是应该试图努力寻找看懂其绘画风格的方法还是更新我们对艺术欣赏的模式?我想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去改变我们的艺术欣赏模式,去适应不断更新的绘画风格。立体主义是和一个伟人的名字紧密联系着的,这个名字就是巴勃洛.路易兹.毕加索。 关键词: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透视塞尚 毕加索是一位折衷主义,他的一生曾创立了许多的绘画主义风格,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等时期,他在油画、雕塑、素描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被人们推崇的像夸父一般,不可超越,是从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位受到举世尊敬的艺术家。他的一生都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也许,没有毕加索西方现代美术史将大为逊色。毕加索的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他在绘画上的杰出贡献,他的长寿也对他的成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一生经历了九十三的春秋,也就是说他拥有四代观众。在他漫长的岁月里,他创立了许多绘画风格,来适应大众

的需求。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1年他先后在达古阿达工艺学校、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马德里圣.费德里王家学院学习绘画,收到严格的学院派教育。他创立立体主义以前,经历了蓝色时期(1901—1904)、粉红色时期(1905—1906)、黑人时期(1906—1909)。蓝色时期是毕加索最落魄料到的青年时期,此时期的作品多以阴冷的蓝调为主,描绘社会底层各色人等,他们的神情忧郁,形体瘦长,谷歌嶙峋,处在寥落的空间里,这样造成了一种优雅而严肃的特殊气氛,使画面显得既亲切又疏远,既温暖又冷漠。1905—1906年毕加索进入了粉红色时期,对色调,体量和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他的作品不再是同情和博爱,而是纯绘画形式的诗篇,他对艺术造型的进一步探索也趋向于几何图形。 1907年在绘画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这就是毕加索在二十五岁创作了《亚维农少女》一画。这幅画是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一举开创了立体主义。这幅画代表着现代艺术和当代世界现实和谐的产生,新的艺术第一次触及了当代历史的脉搏。西方美术史论家将这幅画看做“西方现代艺术的分水岭”,认为“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亚维农少女》完全放弃了绘画中透视学原理,毕加索“粉碎了现状”,打破了自然现象,摒弃了传统的艺术思想,把绘画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开拓出了一条以构架新的绘画形式语言体系为目标的独特艺术风格。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瞧法以及 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瞧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就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她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就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就是R、汉密尔顿。1956年,她在首届“这就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

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她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与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就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就是:J、约翰斯与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就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与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与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就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与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就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7—1986)。她就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与主要倡导者。1962年她因展出汤罐与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她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她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她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她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对于她的作品,哈罗德·罗森伯格曾经戏谑地说:“麻木重复着的坎贝尔汤罐组成的柱子,就像一个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话。”她偏爱重复与复制。“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她解释说:“我想这也就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吧。”对于她来说,没有“原作”可言,她的作品全就是复制品,她就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她有意地在画中消除个性与感情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把再平凡不过的形象罗列出来。她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