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科教学大纲

儿科教学大纲

儿科教学大纲
儿科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订人—胡国华,姚静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儿科学

英文名称:Pediatrics

课程类型: 专业主干课程

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学时62,实验学时10

适用专业:临床专业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内科学、外科学

课程简介:《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有关疾病防治、促进身心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一门综合性医学。是临床医学四大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小儿时期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等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是整个人生“多灾多难”的特殊时期,也是死亡率非常高的时期。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这个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儿科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置的一门临床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儿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在校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临床见习,努力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和诊治方案;掌握儿科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熟悉基本技能操作;了解儿科学的基本科研方法和新进展。达到这些目标要求也将为今后从事各种医学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学》第7版,由沈晓明和王卫平教授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的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第7版《儿科学》除了突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突出了(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教材的功能性。该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以适应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儿科学所有的授课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临床经验。我们更加注重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还特别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是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儿科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学的基本科研方法和新进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要点等,尤其要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的原则等。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预防及预后等。了解儿科学常见病的诊疗进展等。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儿科学是临床专业课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基本理论包括发育儿科学、基础儿科学、预防儿科学及临床儿科学。本课程按照医学教育的要求对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的课堂讲授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要求掌握儿科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为培养学生成为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儿科学又派生出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肾脏、内分泌、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三级学科,由于疾病的变化及某些年龄阶段的特殊医疗保健的需要,又形成了以年龄划分为特征的围生医学、新生儿学与青春期医学等专业分支。同时保障儿童健康、必须要有其他多学科的密切配合。故多学科协作将是儿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他学科的发展必然有力地促进儿科学的变革及发展。

四、考核方式:

儿科学为考试科目,期考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成绩评定:平时作业20%,期考80%。

五、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表:

六、参考书目

(一) 沈晓明,王卫平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二) 胡亚美, 江载芳主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七、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

1. 熟悉儿科学的内容

2. 熟悉儿童保健学的任务与研究范围

3. 了解儿童保健评价指标

4. 了解我国儿童保健状况与工作目标

5. 掌握儿童年龄分期

重点难点:

儿童年龄分期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

1. 掌握出生至青春期前的体格生长规律

2. 了解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3. 掌握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 骨髓、牙齿、生殖系统 )

4. 了解体格生长的总规律与影响因素

5. 掌握体格测量方法

6. 理解个体差异存在 , 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匀称度 )

7. 了解体格发育评价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

8. 熟悉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9. 小儿感知觉发育 ( 视、听、味嗅觉、皮肤觉 )

10. 掌握运动发育的规律与程序

11. 了解语言发育的条件与程序

12. 了解个人一社会能力发育

13. 了解0—6岁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与情感、个性与人格 )

14. 熟悉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因素

16. 熟悉心理行为发育的教育方法

17. 了解各种心理测试方法

18. 熟悉 DDST

19. 了解心理发育异常的疾病 : 行为异常( 多动症、孤独症 )、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迟缓重点难点 :

1. 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3. 骨龄的测量与临床应用

4. 小儿感知觉发育

5. 运动发育的规律与程序

6. 语言发育的条件与程序

7. 个人一社会能力发育

8. 0—6 岁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

9. 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因素

10. 各种心理测试方法

11. 行为异常与学习困难

教学方法 :

1. 课堂讲授 :

2. 自学内容 : 儿童心理发育、心理测试、行为异常与学习困难

3. 示教内容 : 儿保门诊

思考题:

(1) 何谓新生儿期?婴儿期?各期有何特点?前囟异常的临床意义?

(2) 体格生长的具体指标有哪些?体重如何计算?

(3) 骨化中心有多少个?何时出现?何时出齐?

第三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

第一节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

1. 掌握新生儿护理重点与其解剖生理特点的关系

2. 掌握婴儿期至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3. 小儿预防接种内容及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

婴幼儿期儿童保健重点几1岁内预防接种内容

教学方法 :

自学

第二节儿科病史和体格检查

目的要求:

1. 熟悉儿科病史包括的内容、掌握儿科的特征

2. 掌握正确体检方法、内容, 熟悉儿科的正常指标

3.熟悉病史的总结和讨论技巧

重点难点:

儿科病史特征及体检要求

教学方法:

自学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目的要求:

熟悉儿科护理的内容

熟悉饮食与胃肠外营养的内容

掌握正确小儿药物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小儿心理特征与疏导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小儿药物计算方法及治疗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四节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

3、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

4、掌握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5、掌握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制定液体疗法的具体方案。重点难点:

1 小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2 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3 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成分与应用。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内容: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成分配置与应用。

思考题:

(1)小儿预防接种内容时间及注意事项?

(2)儿科病史采集及体检特点?

(3)小儿药物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4)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补液原则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5) 脱水的分度及脱水性质?

第四章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营养基础

目的要求:

1. 掌握各期儿童的能量需要量, 主要营养素( 蛋白质、VitA 、VitB 、VitC 、VitD 、铁、钙) 的供给量, 以及三大产能特点占总能量的比例

2. 熟悉小儿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如酶发育特点、胃肠运动、婴幼儿肠道菌群。

重点难点:

1. 能量需要量、供给量的定义

2. 消化酶的成熟与三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3. 与进食技能有关的消化道发育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婴儿喂养

目的要求:

1. 了解泌乳生理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母乳的优点, 了解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哺育方法

3. 掌握母乳、牛奶的能量供给与主要营养素的含量;

正确判断6 月龄内婴儿的各种奶制品的能量及蛋白质供给量

掌握正确选择奶方的原则

4. 掌握婴儿食物转换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与方法

重点难点:

1. 母乳、牛奶的成分比较

2. 婴儿食物转换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与方法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示教内容: 母乳喂养有何优点(录象)

第三节儿童、少年膳食安排

目的要求:

1. 掌握儿童、少年进食特点

2. 熟悉儿童、少年膳食安排

重点难点:

儿童、少年进食特点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四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目的要求:

1. 了解营养性疾病或营养障碍性疾病的定义

2. 熟悉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3. 了解群体营养不良流行率的调查方法

4. 熟悉个人营养不良的诊断与处理

5. 熟悉小儿肥胖症的诊断与处理

重点难点: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营养不良

自学内容: 小儿肥胖症

第六节维生素营养障碍

目的要求:

1. 熟悉VitD 的生理、调节、代谢与功能

2. 掌握VitD 缺乏的病因、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

3. 掌握VitD 缺乏性何倭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

4. 熟悉VitD 缺乏性何倭病的鉴别诊断

5. 掌握VitD 缺乏性手足搐搦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6. 掌握VitD 缺乏的预防方法

重点难点:

1.VitD 的生理功能

2. 掌握VitD 缺乏的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

3.VitD 缺乏性手足搐搦的病因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VitD 缺乏

2. 示教内容: 骨骼X 片

3 病例讨论

第七节微量元素障碍

目的要求:

1.熟悉锌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预防

2.熟悉碘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预防

重点难点:

1. 锌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2. 碘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方法:

自学

思考题:

(1) 母乳喂养有何优点?

(2) 奶量如何计算?

(3) 辅食添加原则?

(4) 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

(5) 营养不良如何分型和分度?

(6) 佝偻病病因有哪些?

(7) 佝偻病分期?各期特点?各期x线特点?

(8) 手足搐搦症有哪些典型表现和隐性体征?

(9) 手足搐搦症治疗原则?

第五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平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三节: 小于胎龄儿与大于胎龄儿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医学、围生医学的定义。

2. 熟悉各种新生儿( 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等) 的定义和解剖生理特点。

3. 熟悉足月和早产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4. 了解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状态。

重点难点:

足月及早产新生儿在呼吸、循环、泌尿、血液、消化、神经、水电解质平衡、能量代谢、体温调节及免疫功能方面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四节新生儿窒息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

2. 熟悉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3. 熟悉新生儿窒息的治疗〈复苏方案)

重点难点:

新生儿窒息的ABCD 复苏方案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2. 熟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预后的关系。

3. 熟悉该病的诊断原则、各种辅助检查及对诊断的意义。

4.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期后的治疗方法与评判。

重点难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内容: 病例讨论

第六节新生儿颅内出血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预后与预防。

2. 掌握不同临床类型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共同临床表现及特殊的临床表现。

3. 熟悉该病的诊断及处理要点。

重点难点: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 熟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及X 线检查、诊处原则。

3. 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

重点难点: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

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呼吸管理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节胎粪吸入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了解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概念。

2. 了解胎粪吸人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3. 熟悉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防。

重点难点:

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九节新生儿黄疸

目的要求:

1. 熟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 掌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3. 熟悉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

4. 了解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早期临床特点和防治。

重点难点:

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常见病因.

2. 新生儿黄瘟疸的诊治原则。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录像、蓝光照射及换血疗法

第十节新生儿溶血病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理。

2. 掌握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 熟悉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重点难点:

1.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2.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在新生儿黄瘟中讲解)

2.示教: 典型病例或录像

第十一节新生儿败血症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病原菌、感染途径。

2. 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与新生儿化服性脑膜炎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

3. 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重点难点:

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该病的抗生素使用原则。

教学方法:

l. 课堂讲授:

2. 示教:典型病例或录象

第十二节新生儿破伤风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 熟悉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和预防措施。

重点难点:

新生儿破伤风的止惊治疗。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三节新生儿肺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肺炎产前、产时、产后感染途径。

2. 熟悉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3. 熟悉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自学第

第十四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与新生儿硬肿症两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病因及发病机理。

2. 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 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疗及预防。

重点及难点: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低体温与硬肿的表现是什么?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五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 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理及发病概况。

3. 熟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4. 熟悉该病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理。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六节新生儿出血症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出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 熟悉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表现。

3. 熟悉本病的诊断及新生儿出血症治疗及预防原则。

重点及难点: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低体温与硬肿的表现。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七节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血糖症

目的要求:

1. 熟悉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的定义

2. 了解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血糖症发病机制

3. 熟悉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的治疗

重点难点:

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的治疗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八节新生儿低钙血症

目的要求:

1. 熟悉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诊断标准

2.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发病机理

3.熟悉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重点难点: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特点

教学方法:

自学

思考题:

(1) 新生儿,围产期的定义?新生儿分类?

(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3)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和生理特点?

(4) 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临床表现、治疗?

(6)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临床表现、治疗?

(7)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治疗?

第六章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21 一三体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熟悉21 一三体综合征的常见染色体核型

2. 熟悉21 一三体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

3. 了解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4. 了解21 一三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21 一三体综合征的常见染色体核型和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

第二节苯丙酮尿症

目的要求:

1. 了解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2. 熟悉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

3. 了解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及诊断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

第三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目的要求:

一、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

二、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三、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与预防。

重点难点:

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体征及其诊断。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

思考题:

(1)21----三体综合征核型分析?

(2)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法及治疗原则?

(3)呆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治疗?

第七章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及特点

目的要求

1. 熟悉免疫系统组成、功能及正常免疫应答过程

2. 了解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

3. 掌握小儿时期免疫特征

重点难点:

1. 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

2. 小儿时期免疫特点, 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特征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原则

2. 掌握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断的常规筛查方法

3. 了解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掌握IVIG 替代治疗疾病指征

4. 了解几种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方法

重点难点:

1.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断的常规筛查方法

2.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如IVIG 替代治疗疾病指征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三节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了解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病因及临床特点

2熟悉几种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

3了解小儿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四节风湿热

目的要求:

1. 熟悉急性风湿热的病因

2. 了解发病机理及病理过程

3. 掌握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4. 了解鉴别诊断

5. 熟悉急性风湿热的治疗和预防

重点难点:

l. 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修订的Jones's 标准) 及其应用

2. 重点讲解急性风湿热的治疗和预防

教学方式: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

第五节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儿童类风湿病)

目的要求:

1. 了解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 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掌握该病的临床分类标准和临床表现

3. 了解JRA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本病属需排除性诊断的疾病

4. 熟悉JRA 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1. JRA 的分型、各型临床表现及临床表现诊断中的作用

2. JRA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全身型与败血症、白血病、结核等病的鉴别)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六节过敏性紫癜

目的要求

1.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 熟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3.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

4.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重点难点: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关节、消化道及肾脏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七节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了解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病理

2. 熟悉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3. 熟悉川崎病的治疗, 其中要求掌握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原则

4. 了解川崎病的鉴别诊断

重点难点:

1.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重要辅检

2. 川崎病的治疗, 尤其是IVIG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

教学形式: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

思考题:

(1)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2)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3) 风湿热的诊断标准?

(4)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及并发症?

(5)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第八章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感染

1、麻疹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内容: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检查。了解内容:并发症及其治疗、预防。

重点难点麻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方式: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或病史讨论

2、水痘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内容: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

了解内容:并发症;实验室检查;预防。

重点难点水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或病史讨论

3、流行性腮腺炎

掌握内容: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内容: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

了解内容:实验室检查;预防;预后。

重点难点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教学方式: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或病史讨论

第二节细菌感染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内容: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

了解内容:预防。

重点难点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与急救

教学方式:

1. 课堂讲授:

2. 示教: 典型病例或病史讨论

第三节结核病

一、总论

目的要求:

1. 了解儿童结核病的特征和国内流行状况。

2. 掌握PPD 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3. 熟悉小儿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

重点难点:

1. 儿童结核病的共同临床特征。

2. 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3. PPD 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内容: 演示PPD 试验并观察结果。

二、原发性肺结核

目的要求:

1. 熟悉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特点。

2. 掌握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转归。

3. 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1.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病灶的病理变化及转归。

2. 儿童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

3. 原发性肺结核与百日咳、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纵隔肿瘤的鉴别。教学方法:

2. 示教内容: 读片

三、结核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2. 掌握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分期。

3. 掌握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要点。

4. 掌握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5. 熟悉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治愈标准。

重点难点:

1.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并重点指出结核杆菌血性播散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分期, 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及诊断要点。

3. 与隐球菌脑膜炎、不规则治疗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要点。

4.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抗痨治疗方案。

5.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及治愈标准。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内容: 典型病例

思考题:

(1)麻疹的前驱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2)腮腺炎有哪些并发症?

(3)为什么患麻疹后结核病恶化?

(4)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与急救

(5)小儿结核中毒症状有哪些?如何判断PPD试验?

(6)结脑的典型脑脊液改变是什么?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口腔、食管、胃、肠、肝、胰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2.了解小儿肠道细菌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3.了解不同喂养方法的婴幼儿粪便特点。

重点难点:

1.小儿肠道细菌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2.不同喂养方法的婴幼儿粪便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口炎

鹅口疮

目的要求:

1.了解鹅口疮的病原。!

2.熟悉鹅口疮的临床表现。

3.熟悉鹅口疮的治疗。

重点难点:

鹅口疮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自学

疱疹性口炎

目的要求:

1.了解疱疹性口炎的病原。

2.熟悉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3.了解疱疹性口炎的治疗o

重点难点:

1.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2.疱疹性口炎的治疗。

教学方法:

自学

溃疡性口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溃疡性口炎的病原。

2.熟悉溃疡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3.了解溃疡性口炎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溃疡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三节胃炎和消化性溃病

胃炎

目的要求:

1.了解儿童胃炎在国内的发病概况。

2.了解儿童急、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特征。

3.掌握儿童急、慢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4.了解儿童胃炎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1.儿童胃炎的发病概况。

2.儿童急、慢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

3.影响儿童胃炎的相关因素。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四节小儿腹泻病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

2.掌握小儿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及特殊病原的临床特征。

3.掌握小儿腹泻的诊断要点。

4.了解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重点难点:

1.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 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 强调本病是由多种病原所致。

2.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 感染性、非感染性等)

3.小儿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包括消化道症状、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4.小儿腹泻的特殊病原( 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 所致肠炎的临床特征。

5.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内容: 病人、录象片《婴幼儿腹泻》。

第五节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1.熟悉的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病因、发病机理。

2.掌握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了解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重点难点:

1.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诊断

2.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自学

思考题:

(1)几种小儿口炎的诊断与治疗

(2)小儿腹泻的的发病机理。

(3).小儿腹泻特殊病原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诊断要点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目的要求

1. 了解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免疫功能特点,通过讲解来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在小儿时期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与上述特点的关系

2. 了解小儿肺功能的检查意义

重点难点:

l. 小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的解剖特点和免疫功能特点

2. 小儿呼吸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1.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

2.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3.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理

重点难点:

1.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相鉴别

2.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三节急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2. 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重点难点:

1. 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2. 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一、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熟悉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复发。

重点难点:

一、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几种类型哮喘的诊断依据。

二、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尤以糖皮质激素在本病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四节肺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小儿肺炎的几种分类方法

2. 熟悉引起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及肺炎的病理变化

3. 掌握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

4. 掌握一般肺炎和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5. 掌握腺病毒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

6. 掌握肺炎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1. 引起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3. 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示教:典型病例或录象

思考题:

(1) 肺炎的发病机理?

(2)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 自制表格把支气管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金萄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相鉴别。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心血管疾病在小儿中的发病情况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分析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中医儿科学为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前获得专科知识,培养出高素质中医专科人才。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本课程属必修课程,课程的类别属专业课程,本课程与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及中医骨伤学等,组成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须在前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 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的基础理论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 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2.知识目标 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辩证分析、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 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肺系、脾系等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难点章节是第五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医儿科学》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角色。 了解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课程内容 一、儿科护理学概述。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五、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一、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二、熟悉儿科护理的特点。 三、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格生长和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和测量方法;计划免疫程序。 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课程内容 一、生长发育概述 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生长发育评估 见习体格生长的测量及判断,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体格生长的评估;与体格三、生长有关的其他发育。 四、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神经系统发育,感知觉发育,运动功能发育,语言发育,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五、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六、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护理;计划免疫。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 三、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四、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五、计划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计划免疫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三、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儿科护理技术。 熟悉小儿门诊、急诊、病房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课程内容 一、参观儿科门诊、急诊和病房的设置及管理。 二、示范小儿病史的采集及护理体检。 三、示教小儿用药护理、小儿约束法、头皮静脉输液法。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病史采集内容及护理体检 二、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黄冈市黄梅技工学校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一、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思想 根据黄冈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加快我黄冈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 二、培训目标 1、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运用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结合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贯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先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训、实操为抓手,以企业职业岗位正作流程为培训蓝本,培养与企业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新教学理念。 2、通过学习,加强学员对企业生产、营销、物流、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待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的认知,提高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成为其职业能力提升的助推器,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培训内容与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对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认证的标准模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1、集中面授 (1)专业教学方法传授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2)逆向工程任务驱动式单元教学法 3)案例式教学法 4)技能实操引领式教学法

5)优秀教师授课示范法 (2)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3)专题讲座专业理论知识拓展法 2、企业实践 1)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情景式教学法 教师将工作岗位中零散的、支离的、无序的专业感性知识串联成相互关联的、有序的、且提炼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授与学员的教学方法。 2)工作流程式养成素质培养法 3、工作小组式研讨学习法 4、专业教学及课件制作竞赛激励法 四、学员考核及获取证书 1、组织培训学员参加职业专业技能资格考证,对鉴定合格的学员颁发“社劳部”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费根据劳动部门收费标准收取。 2、对成绩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3、对于长期缺勤及考核不合格的学员除不子结业外,另行通报单位。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4 学时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 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 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 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 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 贫血 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 的护理 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 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 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 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34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微格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的依据,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作为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微格教学强调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能够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并分别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微格教学主要技能包括科设计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提问的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科举例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说课技能、评课技能。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有重要作用。对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及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微格教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实践、讨论、教学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并在精讲有关教学工作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并及时反馈训练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获得初步的教学技能。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的示范,并重视调动全体学生参加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帮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最终使学生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和技巧,并使之规范化。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儿科学基本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供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使用(选用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版,苏树蓉主编)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中西医临床教研室

前言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疗法为手段,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与中医学的各门基础和临床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儿科学具有鲜明的中医学特色,区别于西医儿科学;具有鲜明的儿科学特色,区别于中医内科学和其它临床学科;具有鲜明的临床学科特色,有着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保健预防、疾病诊治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学的认识论去认识儿童和儿科病的特点,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上篇的重点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常数、诊法概要、辩证概要、治疗概要。下篇的重点是各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辩证要点、治疗原则及主要证型的辩证治疗。 中医儿科学课程的学时暂安排为42学时。教学时除由教师讲授外,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自学、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目录 上篇中医儿科学基础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5) 第二章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5) 第三章小儿生长发育与保健 (5) 第四章临证概要 (6) 第一节诊法概要 (6) 第二节辩证概要 (6) 第三节治疗概要 (6) 下篇中医儿科学临床 第一章肺系病证 (6) 第一节感冒 (6) 第三节咳嗽 (7) 第四节肺炎喘嗽 (7)

银行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版

《银行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银行技能培训,英文名称:Banking Skills Training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学分:2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金融学专业 先修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不仅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合格毕业生,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全面了解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的流程和操作程序;能熟练运用银行如何开立对私和对公账户及银行会计凭证的审核与运用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掌握银行柜台业务的基本技能。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黑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基础教育( 3 学时) 第一节银行服务行为规范 一、道德规范 二、形象规范 三、文明礼貌用语 四、操作与技能的服务规范 第二节银行柜台业务知识入门 一、学科背景介绍 二、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 本章重点: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 本章难点:真正掌握银行服务行为规范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对银行文明服务行为规范的规则,基本理论及入门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对现代商业银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要求学生把文明服务行为规范规则贯穿本课程的始终,激发学生对银行业务实际操作的兴趣。 第二章对私业务训练(6学时) 一、通用模块 二、个人储蓄 三、代理业务 本章重点:对私业务的熟练运用 本章难点:如何能正确熟练运用对私业务 本章教学要求:在真实模拟银行环境下,把学生按角色分成不同小组,对银行对私业务有个全面的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对公业务训练(6学时) 一、凭证业务及钱箱操作 二、开客户号及账号 三、支票业务 四、存取款业务 五、贷款管理 本章重点:对公业务的熟练运用 本章难点:如何能正确熟练运用对公业务 本章教学要求:在真实模拟银行环境下,把学生按角色分成不同小组,对银行对公业务有个全面的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章银行业务基本技能培训——点钞训练(3学时)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XXXXXXX(课程名称) XXXX(Course Title)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分数: 课程总学时:学时(其中实验或实践等学时) 开课学院(部门):授课教师: 预备知识: 一、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 说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 二、主要章节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XXXXX (XX学时) 对本章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作简要的介绍,说明本章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分章、节写明所需的学时数。 第一节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第二节X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开卷□口试□口试加笔试 考查:□课堂作业□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试验报告其他方式 2.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为:□百分制□五级记分制。 注:学位课必须采用考试方式,采用百分制。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外学习要求 …… 五、教材、主要参考书和资料: 教材: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参考书: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资料: …… 撰写人:×××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Syllabus Course Name Course Code:Course Nature:Credit: Total Class Hours:course hours(Experiment or practice class hours) School:Instructor:Prerequisites: Ⅰ.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Describe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lan,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meet as far as knowledge, capacity and quality are concerned through this course. Ⅱ.Contents and arrangements Chapter 1XXXXX (XX class hours)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focus of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 specifies the required class hours by chapter. Section 1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Section 2X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Ⅲ.Course assessment Assessment methods: Assessment criteria:

研究生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512713 课程名称:智能控制 英文名称:Intelligent Control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总结了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了解智能控制理论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1、绪论 内容体系: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智能控制的几个重要分支、智能控制的特点、研究工具及应用。 知识点:智能控制概念,特点,发展,神经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数学工具。 重点: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模糊集的概念、模糊集合的运算、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关系、二值逻辑、模糊逻辑及其基本运算、模糊语言逻辑、模糊逻辑推理、模糊关系方程的解。

知识点:模糊集的概念,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 重点: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3、模糊控制 内容体系: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模糊控制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举例、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知识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重点: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特征及要素、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知识点: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重点:多层神经网络结构、多层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动态神经网络模型。 5、典型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回归神经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结构、RBF神经网络模型。 6、高级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模糊RBF网络、P-S神经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模糊RBF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条件。 7、神经网络控制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RBF网络监督控制、RBF网络自校正控制、基于RBF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自适应和自校正控制的特点、RBF网络控制的应用。 重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控制器编程的方法。 8、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中医儿科学

[分享]第七版教材<中医儿科学>定义治法病症分型方药总结...精品推荐 上次看到雪菖蒲版主共享的标题为 <中医儿科学>病症分型治法方药总结表...期末复习绝佳资料! 看过之后发现和咱们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 很多东西都与现在我们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考虑到本校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版本 即第七版<中医儿科学> 封面 故本人特别赶制了此第七版<中医儿科学>定义治法病症分型方药总结 以便大家复习考试 其中的内容与中医药大学现行的教科书完全匹配 (我们现在上课用的就是这本汪受传主编的第七版教材) 总结的内容包括学校儿科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病症的定义概念,病位,治法,分型,方药及其有关重点知识请大家放心使用 资料如下 此帖售价 6 学分,已有60 人购买 中医儿科 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年龄分期 (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 (2)新生儿期——出生~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28天~满1周岁; (4)幼儿期——1~3周岁; (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 (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 (7) 青春期 体重:清晨空腹排尿后初生:3公斤 1~6个月:体重=3+0.6*月龄 7~12个月:体重=6.6+0.5*(月龄-6)=3.6+0.5*月龄 2~12岁:体重=(年龄-2)*2+12=8+2*年龄 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75+5*年龄 头围:初生:33-34厘米。 胸围:初生32厘米。1岁时,胸围接近头围,约44厘米;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 囟门:后囟关闭:出生后2~4个月内(部分出生时); 前囟关闭:出生后12~18个月。 后囟关闭比前囟关闭早。 牙齿:出生后4~10 个月开始出牙。2~2.5 岁出齐。2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6)。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 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收缩压=10.7+0.27*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1/2~2/3)。 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 1岁时能独立站立,扶1只手可行走;1岁半左右会走路。 语言发育:单语单句阶段:1岁以后。 小儿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 (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

继续教育学院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护理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护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身心方面的健康促进、儿童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等。其任务是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充分利用先进的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以增强儿童体质,维护和改善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人类整体素质。 本课程教学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为考试课,学时3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营养及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了解和认识,儿童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儿科护理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技能 掌握儿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如温箱、光疗箱使用,婴儿喂养技术、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等,了解现代儿科护理技术的发展,并增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 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

三、学时分配 单元名称理论学时 1 绪论 1 2 儿童生长发育 1 3 儿童保健 1 5 儿童营养 1 8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4 9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0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1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2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3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5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20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1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2 合计30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标 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2.熟悉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了解 (1)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2)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 1.重点阐述 (1)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会计基本技能教学大纲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0 概述 0.1 课程类别 专业能力基础课程 0.2 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会计专业《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0.3 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36标准学时。 1 课程定位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财会专业所必需的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等电子计算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具备该项技能的初、中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信心。 1.2 相关课程 本课程后续课程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成本会计》等。 2 课程目标 2.1 专业能力目标 (1)会计数字书写技能 ①掌握会计数字书写与订正规则。 (2)点钞 ①掌握人民币真伪鉴别的基本方法。 ②了解点钞方法分类,掌握点钞技能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③熟练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和多指多张的操作方法。 (3)翻打传票 ①小键盘录入数字能使用盲打。 ②了解传票的基本知识,掌握传票的检查和整理、找页和翻页方法。 ③熟练运用"一目一行"法进行翻打传票。 (4)商品条码录入 ①熟练掌握商品条码录入的方法。 2.2 方法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细致、锲而不舍的良好作风。 ③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2.2 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辩证思维能力,能正确处理快与准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形成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精打细算,当家理财的主人翁意识。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 课程内容 3.1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实训内容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根据会计基层工作岗位涉及的出纳、记账等相关工作任务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确定实训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组织具体的教学,落实相应的训练要求。 3.2 课程内容结构 “会计基本技能”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性课程。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调研和相关教材比较,并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析,解构和重构教材结构,我们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单元(工作任务):会计数字书写技能、点钞技能、传票录入技能、商品条码录入技能。本课程主要围绕这四个单元开展教学和训练。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及中英文名称:(正文不加黑,下同;课程编号见教学计划;英文名称如有可填写,如无,删除“中英文”3字) 课程类型:(按教学计划填写) 课程学时:(按教学计划填写)课程学分:(按教学计划填写)开课学期:第[ ]学期(请填阿拉伯数字) 开课学院:(承担教学单位名称) 授课教师:xx教授(副教授) 、xx教授(副教授) 授课对象及专业: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论文、课题设计、案例等] 二、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200-400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说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让研究生学到什么知识、锻炼什么能力(不少于150字)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按章节扼要写出应讲授的内容,然后简要指明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以2学时为基本学时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推荐书目、推荐期刊文章、学习

网站等) (一)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是否自编教材(讲义);自编教材(讲义)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二)推荐书目 (必须列出,数量适中,其格式如下:) [序号] 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号] [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三)推荐期刊文章 (如需要可列出,数量适中,其格式如下:) [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页或者年(期):页或者年,卷:页. (四)学习网站(如需要可列处,数量适中,网络刊物和学习网站需要有具体网址链接) (五)其它(如需要可列出) 教学大纲执笔人: 教学大纲审定人:

大学教学大纲_中医儿科学理论与实践

《中医儿科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S1803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36 开课部门:市中医临床医学院 授课对象:硕士生 考核方式:撰写论文80%,平时成绩20% 预修课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 主讲教师:虞坚尔等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资料: 1、汪受传.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 2、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第二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掌握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厌食、胃炎、腹泻、肾炎、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川崎病、佝偻病等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

医诊治和研究进展,熟悉相关病种的西医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动态,开阔学生思路,促进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研究进展:病因与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2、小儿哮喘研究进展:发病机理,诊断标准,GINA方案,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3、小儿肺炎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分类,西医诊治常规,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4、小儿厌食研究进展: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5、小儿慢性胃炎研究进展:诊断标准,HP检测方法,三联疗法,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6、小儿腹泻研究进展:分类,发病机理,诊断标准,液体疗法,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7、小儿抽动症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8、小儿多动症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9、小儿肾病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10、小儿性早熟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11、小儿川崎病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12、小儿营养性疾病研究进展: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诊断,中西医治疗进展。(3学时)

《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物理学专业) 课程编码:140612200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物理教学论》 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生动手和动口为主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技能训练》是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际训练的一门课程,从而使学生获得中学教学技能。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密切配合、积极互动,学生在课下主动进行练习。或者利用课下时间自己联系到中学进行教学见习,以提高教学技能,从而完成由学生到老师的进化。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 物理教学内容构成及特点分析 (1)认识物理·分析物理特点 (2)回顾物理教学论 (3)回顾中学物理老师讲课过程和特点 2. 备课方式探讨 (1)备课形式种类和特点 (2)备课方式 (3)你对备课认识之高见 (4)备课练习 3. 教学方法探讨 (1)你体会过的教学方法 (2)各类教学方法特点探讨 (3)新课改教学方法研究 (4)国外教学方法拾零 (5)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考 (6)教学练习 4. 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 (1)教学素养的提高和培养

(2)教学研究:教学思维·方法·过程·学习·结果等 (3)如将来当老师——为自己设计和画像 5. 论文写作 (1)题目确定 (2)资料收集和利用 (3) 书写和修改 (4)论文写作练习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说得简单,但实践起来并想把它做好非常困难,希望学生课上积极参与,课下主动练习。积极利用微格教学实验室进行教学训练和纠正,以满足学生课上教学实践练习不足的需要。 四、课程学时分配:指导课时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为学生实践时间。 五、课程习题要求: 均为课下个人实践练习。 六、实验内容与要求:无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践》廖伯琴等著 执笔人:王利敏审核人: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保健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healthy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0 总学分:1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儿科保健学是介绍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预防的一门科学。在整个儿科保健学教学中,要注意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保健的特别之处。同时要注意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与疾病的预防与成人的差别之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如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与喂养、小儿的一般护理.有助于提高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科保健学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环节。本教学大纲将各章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即“掌握”,“了解”。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融会贯通。对“了解”的内容,教师作一般讲授。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记忆其基本概念及特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三章小儿的一般护理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儿科护理学》,崔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参考书: 《儿科护理学考试指导》,林晓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六、有关说明

1.先修课程: 各门基础医学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2.适用专业: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 3.撰稿人:蒋玉宇 4.对学生培养能力的要求,该门课程为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实施整体护理. 5.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又供学生预、复习时使用,已明确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合理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本大纲。 6.大纲的制订说明:大纲分为二级要求:了解、掌握。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Techniques 一、课程目标 1. 课程性质: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针对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所开设。此课程是教育科学与英语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同时了解课堂教学技能体系的结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 2. 教学方法: (1)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由讲授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生试讲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试讲穿插进行,相互结合,相互印证。 (2)平时学生课堂演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完成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教学技能进行竞赛。 3. 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初步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如学生必须掌握合理的板书技能,包括直观形象书写绘画、

结构布局时间掌握。 4.课程学时:18学时 5.课程学分:2学分 6.课程类型:选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8.先修课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 9.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 二、课程结构: 第一章教态及课前准备技能训练(学时数:2)知识点:1. 课程概述 2. 心里准备 3. 授课内容准备 4. 教具准备 5. 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重点: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难点:课前心里准备 第二章语言能力训练(学时数:4) 知识点:1. 教师语言的特征 2. 影响教师语言素养的几个因素 3. 教师语言的分类 4. 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5. 教师课堂用语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 评价方法 理论考试 技能考试 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 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 技能考试20% 个人作业10% 课堂参与10% 2、评价等级 90分及以上优 80分及以上良 70分及以上中 60分及以上及格 60分以下不及格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小教文(理)科、科教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校师范专业文、理科学生必修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对学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准备技能以及教研技能等的综合应用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规范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学生已经接受《教师口语》、《书法》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对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步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重点熟悉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 2、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地设计,学会编写课时教案; 3、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反馈强化矫正、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 4、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 5、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三、实践环节 强化学生课外实践训练,促进学生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本门课程的基本特征。要通过学生实际的设计、试讲、观察、分析、评价等活动,切实训练学生的从教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技能测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试考核,具体测试内容及形式主要有: (一)闭卷考试(40分) 考查学生对教学技能要点的掌握水平以及在限制时间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技能测试及学习表现(60分) 1、教案编写及试讲;听课、评课。 综合考核成绩:笔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及学习表现之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