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改进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改进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改进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改进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改进

说课稿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认识空气和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奠定基础。

二、动画导入,提出问题

在活动伊始,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引入。这样导入,适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同时也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幻想和好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从而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缓缓将杯子垂直移出水面,通过观察纸巾没有湿,来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我认为该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空气不可见,原实验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空气的流动。

(2)、如果实验时杯子不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小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结论的产生,同时,实验桌上散落着一个个湿纸团,既浪费材料,又不够卫生。

(4)、实验操作时,学生不小心会把衣袖弄湿。

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四、实验改进

1、实验材料:

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

2、实验要求:

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看谁能想到更多不同的办法?分组先讨论,然后再做实验。

3、实验展示:

方法一:

(1)、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也随着被压入水中,停留在水槽底部,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进不去了。

(2)、拿开橡皮泥,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水占据了空气原来的空间,乒乓球也跟着慢慢上升。堵住小孔,乒乓球停止上升,拿开橡皮泥,乒乓球又继续上升。这就说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方法二:

用拧瓶盖的方法,让瓶内的空气一点点跑出来,也能使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方法三:

将瓶盖取下来,用嘴往瓶子里吹空气,也能让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吹入的空气把水赶走,乒乓球随着下降,停止吹气,水进入瓶内,乒乓球跟着上升。如果吸瓶内的空气,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吸气时,瓶内的空气跑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不仅要占据瓶子里的空间,还会占据我们人体内的空间,空气占据着我们周围的空间,进而深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实验效果:

(1)、以上实验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被替换的现象非常明显。(2)、这些实验变静为动,直观易懂,更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3)、学生不会把手甚至衣袖弄湿,操作简单又卫生。(4)、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演示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我又增加了一组演示实验。

1、实验原理: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实验器材:

烧杯、漏斗、双孔橡胶塞、集气瓶、弯玻璃管、乳胶管、夹子、水槽、气球、红墨水适量

3、实验装置平面图:

实验一实验二

在实验装置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密封效果。同时因为装置中,玻璃器皿多,学生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

4、实验过程:

实验一:

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这样一个瓶中装满水,再通过漏斗向里面注水,漏斗中的水肯定不能再流进瓶中,因为已经有水占据了瓶中的空间。

实验二:

5、实验效果:

(1)、增加的实验,把无形、无色的空气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一种物质,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了生动直观的实验效果。

(2)、该实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了占据空间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3)、实验简单,方便教师反复操作演示,有利于学生多次观察实验。

(4)、该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严谨。

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小魔术—烛火潜水(演示)。

六、烛火潜水

七、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活动:用什么办法能吹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一、皂化反应 注意事项 1、每次更换电导池溶液时,都要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接着用被测溶液淋洗2~3次,注意不要接触极板,用滤纸吸干电极时,只吸电极底部和两侧,不要吸电极板。 2、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变化很快,因空气中CO2溶于水中,变为CO32-。 4、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污染。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思考题 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加热?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温后混合,可以保证反应前后温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恒温条件,排除了温度变化对该实验测定的影响 2、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选择不同的乙酸乙酯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 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并尽量采用稀溶液已控制反应速率,并不断搅拌。 4、如果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均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方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这时体系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比如大量放热使体系温度不恒定,溶液较大的粘度对反应也有影响。 二、热值测定 注意事项 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 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坩埚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和除去碳化物,并用纱布清除粘着的污点。 思考题 1.在本实验装置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体系与环境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交换?如何 进行校正? 答:在本实验装置中,氧弹的内部是被测物质的燃烧空间,也就是燃烧反应体系,氧弹壳及环境恒温式量热计及内外筒内的水为环境。对流、辐射、热传递,雷诺作图法校正。 2.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氧气不能过量也不能少量,一定要纯,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不要把氧气装入盛过油类物质之类的容器里,或把它置于这类容器的附近或火源附近;使用时,要把钢瓶牢牢固定,以免摇动或翻倒;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急地或强行用力把它拧开。 3.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 答: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温度、气压、样品干燥度、操作读数 三、气相色谱 思考题 1. 在同一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用保留时间来鉴定未知物? 答: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

走进化学实验室_说课稿教学内容

走进化学实验室_说课 稿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走进化学实验室》。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共由两部分组成:认识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知识展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仅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由于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基本操作的学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关实验的观察、操作,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难点是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题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题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省编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课题3。根据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以及该课题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实验室,初步学习实验的技能,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我定下了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②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③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④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2)过程与方法 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②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③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 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药品的取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题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 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 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 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丰富 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 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 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 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参观实验室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 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毎空1分) 1.兼性微生物指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 活的微生物。 2.通过生物分解潜能实验和生物分解模拟实 验实验来判断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 3.微生物通过反硫化作用作用使硫酸盐转 化为硫化氢。 4.鉴别培养基是一类根据微生物的特性设计的, 可借助肉眼直接判断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基。 5.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方程是 v=VmS/Km+S 。 6.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7.废水处理中常见的丝状细菌主要有铁细菌、硫细 菌、球衣细菌。8.水中病毒的检测一般采用蚀斑检验法 9.在氧化塘中藻类和细菌形成互生关系 10.藻类的营养类型是光合自养 1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芽孢是细菌生 活史的某一阶段形成的休眠体。 12.在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中,转化是指游离 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的细胞 1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 14.细菌根据与氧的关系可划分为(好氧菌)、(厌氧 菌)、(兼性菌)。 15.微生物的环境生存因子有温度、pH、辐射、(干燥)、 (有毒物质)等。 16.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质粒) 17.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三

类(选择)、(鉴别)、(富集)、。 18.病毒的繁殖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吸附和侵入、(复 制和合成)、(装配和释放)。 19.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公式是(v=V m S/K m+S), 其中Km只与酶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20.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鞭毛线毛和 荚膜。 21.发酵是指微生物的分子内无氧呼吸。 22.放线菌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孢子丝。 23.选择培养基是按照某种或者某些微 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专门设计的培养基,可以使目的微生物成为优势种。 24.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在水中形成互生关 系 25.硝化细菌的营养类型是化能自养 26.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荧光 计数法、活菌计数法、特定微生物计数法。二、选择 1.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大肠菌群数是?___ (1)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2)每10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3)一升水不超过1000个 2.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是___。 (1)螺旋菌(2) 杆菌(3) 球菌 (4) 弧 菌 3.液氯消毒时,同样的液氯浓度,哪种条件下杀菌效果最好 (1)PH 3 (2) PH 7 (3) PH 9 (4) PH 5 4.一份子葡萄糖经过EMP途径产生多少个ATP ,(1)2 (2)4 (3)6 (4)8 5接上题,EMP途径后进入TCA循环共产生多少个ATP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胶粒~一般形成广西民族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2012 年 6 月 10 日絮凝体。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 姓名实验混凝的水利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 名称实验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水质是千变万化的~最花的过程叫混凝。同组者 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实验目的: 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如 A1(SO)、 FeCl后~生成的AI、 Fe的化合物对胶体的脱1、通过实验学会求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水流速度梯度,的2433 稳效果不仅受投加的剂量、水中胶体颗粒的浓度、水温的影响~还受水的 pH 值影响。基本方法。 如果pH值过低(小于4)~则混凝剂水解受到限制~其化合物中很少有高分子物质存在~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絮凝作用较差。如果pH值过高(大于9—10)~它们就会出现溶解现象~生成带负电荷实验原理: 的络合离子~也不能很好地发挥絮凝作用。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

投加了混凝剂的水中~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这时~一个环节。水中较大颗粒悬浮物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胶体颗粒不能靠自然沉降 水流速度梯度G值的大小起着主要的作用。得以去除。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 颗粒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实验步骤及装臵图: 混凝效果。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1.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 电的粘土颗粒。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1,、用6个1000mL的烧杯~分别取1000mL原水~放臵在实验搅拌机平台上, 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2,、确定原水特征~即测定原水水样混浊度、 pH值、温度。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水化膜中的水分子与胶粒有固定联系~具有弹性较高,3,、确定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混凝剂A、B,方法是通过慢速搅拌烧杯的粘度~把这些水分子排挤出去需克服特殊的阻力~这种阻力阻碍胶粒直接接触。有些中200mL原水~并每次增加1mL混凝剂的投加量~逐滴滴入200mL原水杯中直到出现水化膜的存在决定于双电层状态。若投加混凝结降低ζ电位~有可能是水化作用减弱~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作用。即使ζ电位没 有 ,4,、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步骤3得出的形成矾花的最小混凝剂投加量~ 取其1,3作为1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2倍作为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说课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说课稿学校:兴义市则戎乡中学 参赛教师:马建春 参赛时间:2018年6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 我是则戎乡中学的马建春老师,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展示的创新实验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内容,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出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需要用到二氧化碳气体时,能不能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这样就引入该课题。 在课本上,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提供实验仪器,(都是玻璃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带橡胶塞)、集气瓶、玻璃片、试剂有碳酸钙、稀盐酸。该实验的不足之处:1、不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用的都是玻璃仪器,容易破碎3、所用的仪器空间大,耗费大量的药品。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我改进 后的实验设计体现5大理念: 1、变废为宝.我使用的仪器是塑料瓶、医院里输液用过的输液管,给动物 打针用过的注射器、我把它们高温消毒后拿来使用。可以循环使用的 橡胶塞、还有平时家里用剩的蜡烛、火机和木条。 2、容易携带,不易破碎,使用方便。 3、多功能.可用于实验室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制二氧化 碳、氢气等)。 4、容易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气体的多少,选 择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和注射器。 5、所用药品能就地器材,所用的大理石(石头)就是我在路边捡的。 实验过程:介绍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塑料 瓶中装入适量的碳酸钙(块状的石头),塞紧橡皮塞,把注射器里的稀盐酸(适量)推进塑料瓶里,观察实验现象,同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水处理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 .doc

《水处理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 2017年9月29日修订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水处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水处理生物的分类、特性,掌握其营养、新陈代谢及遗传变异等生理特性;掌握环境因子对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水处理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能综合运用生物学及水处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水处理工程中相关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 《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顾夏生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实验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水处理生物学基础 1. 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生长特点;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了解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 掌握细菌、放线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群体特征。 3.掌握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等真核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繁殖及培养特征,了解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

中的作用。 4.掌握病毒的特征、繁殖过程,及其实验室中的控制方法。 5.熟悉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酶的作用特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6.掌握微生物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微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的类型,遗传工程的操作步骤。 7.掌握生态系统概念及特征,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8. 了解水生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特点,了解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及生态修复原理。 第二篇污染物的生物分解与转化 掌握生物对含氮有机物、不含氮有机物、无机元素的分解与转化;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第三篇水质安全与监测 了解污水中的病源微生物种类、细菌学检验标准,掌握有害生物检验、监测方法,掌握水中有害生物的控制方法。 第四篇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观测的手段,培养分离、灭菌、无菌操作等的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现象、仪器的使用方法等。主要实验如下: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观察 实验二. 微型动物计数 实验三微生物染色 实验四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实验五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

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化学创新实验说课

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得改进 任教科目:初中化学 任教单位:长沙县黄花中学 作者:陈恺平 尊敬得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来自长沙县黄花中学,我参赛得课题就是《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得改进》。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安排了一个经典得演示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通过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体积上升约五分之一等现象,探究空气得成分。在实验中,有利于启发学生得思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得实验。 教材中选用得仪器为集气瓶、导气管、烧杯、止水夹、燃烧匙、酒精灯,在实验操作过程与结论分析中,本人觉得该实验有以下不足之处: 1、该装置系统性误差较大,一方面,导管中有5—10ml空气,随着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导管内得空气将进入集气瓶,导致液面小于五分之一。 2、该装置得刻度不明,五分之一之说全凭老师口 说,没有通过准确得定量展示,对于严谨得科学学习来 说,不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得科学精神. 3、在分析结论时,由于物理中得大气压强还未 学习,学生最难理解得就是,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 4、该装置需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才能打开止水

夹,冷却所需要得时间较长,如未完全冷却,实验误差较大。 基于以上理由,本人根据化学与物理相关知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定得改进. 改进如下: 仪器:500ml集气瓶,长导管两根,橡胶塞一个,橡皮管一根,燃烧匙、250ml量筒. 实验操作: 1。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得气密性, 2。用集气瓶装满水,把塞子塞紧,目得在 于证明这就是一满瓶水. 3.将集气瓶中得水倒250ml放在量筒内, 同时题问:集气瓶内得空气体积就是多少 ml?(用于测定空气得体积) 4.在燃烧匙内装上足量红磷,将一端长导 管放入量筒内,加热红磷,红磷剧烈燃烧后,迅速将带长导管得橡胶塞塞住集气瓶。 5.观察实验现象.最开始,由于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气体受热膨胀,将排出部分水,我们在可以瞧到量筒内将有气泡冒出,这部分被排出得空气,就是导管内得气体,不就是集气瓶内得空气,也恰恰就是我们实验需要排出得气体.之后水将沿着导管进入坐集气瓶,量筒内液面逐渐下降。 6.红磷完全反应后,将集气瓶倒过来,振荡,让集气瓶,充分冷却.(大约20秒钟时间即可冷却),正立集气瓶,捏住橡胶管,将导管内存留得水倒流至量筒,把长导管拿出量筒,读出量筒内水得体积,为200ml.由此可知,减少得气体

水处理生物学问答题

问答题 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衣食住行”的科学,“衣食住行”分别指的是什么?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衣食住行”的科学 衣——什么是微生物,长什么样?(形态、结构) 食——能吃、爱吃什么、如何消化?(营养、代谢或称生理) 住——喜欢住在哪?为什么?(环境影响或称生态) 行——能有何种行为、作为?是敌是友?如何监测、控制或使用呢? 2简要说明微生物的特点。 (一)个体极小,比表面积大 (二)繁殖快、代谢速率快 (三)数量多 (四)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强;易变异 (五)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 3根据细胞壁成份不同,简要说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染色原理。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能把染液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染液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4简要说明菌胶团及其作用。 菌胶团:许多细菌通过荚膜和粘液层粘合在一起,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的作用:①防止被动物吞食;②能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③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5为什么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a.芽孢是抵抗恶劣环境的一个休眠体; b.壁厚; c.水分少,一般在40%左右; d.不易透水; e.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和耐热性酶,对高温、低温、干燥和化学药剂有很高的耐受力和抵抗力,生存能力强; 6供给细菌营养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能源。 每种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配比不同种类也不一样,配置培养基首先要注意碳源氮源的选择,另外无机盐的浓度也很关键。 7简述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细菌的生长除了营养物质和氧外,还与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干燥、渗透压、光、化学药剂有关。 8简述呼吸作用的本质 本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氧化和还原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能量。在此过程中发生以下现象: 1呼吸作用使复杂的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其它简单物质 2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份用来进行物质合成,另一部份供维持生命活动,还有一部份变成热释放出来 3通过呼吸,产生一些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一部份分解,一部份作合成细胞物质的原料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 1. 2.间歇吸附和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和N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N值? 答:间歇吸附指定量的吸附剂和定量的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接触而达到平衡。间歇吸附平衡的测定方法有:(1)保持气相的压力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测定气体容积减少值的容量法;(2)吸附剂和气体充分接触,测定吸附剂重量增加值的重量法 2.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 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内,吸附作用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某一个值时,去除率的增大不再明显,我对活性炭吸附的意见是:找到那个转折点,尽可能的保障投入有效。 实验二混凝实验 1. 2.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沉淀水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 答:在一定范围内,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剂量时,效果反而减小。 2.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区别?如何改进? 答:(1)水环境的温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需多设一个因素(2)水平梯度跨越过大,可能最佳条件在梯度中间值。可在两个最佳条件范围内再设细分梯度,进行试验(3)实际环境中污水的污染物质种类多样,不单单是土壤颗粒,所以最好的水样,应该取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前的水。 实验三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1. 2.气浮法与沉淀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1)两者都是污水初期处理的物理方法。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2)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沉淀法是通过悬浮颗粒的自由沉淀和絮凝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沉入下层。 实验四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1.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doc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是怎样的?那么,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

实验五 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及染色观察-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实验五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及染色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国标中关于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检验原理、检验依据、数据处理和报告方法;了解取样规程;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判定微生物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污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三、实验试剂与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灭菌水; 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 水样的准备 [1].底泥湖泊水(污水1):称取1 g底泥于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50 mL,于振荡箱中振 荡30 min后,过滤,待用; (2) 细菌总数测定 [1].稀释水样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 ml灭菌水。取1 ml水样注入第一管9 ml灭 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1、10-2与10-3。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一般中等污秽水样,取10-1、10-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秽严重的取10-2、10-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2].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稀释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共做两个平皿。分别倾注约20ml 已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3].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 ml,作空白对照。

SUSTech水处理工程混凝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 学号: 小组成员: 实验日期:_________ 天气:_____ 实验室温度:_____ 水处理实验一混凝 实验背景: 混凝过程是现代城市给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中不可缺少也是最关键的前置单元操作环节之一。在原水和废水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胶体粒子,如粘土、矿物质、二氧化硅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碎屑等,它们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浑浊,混凝工艺是针对水中的这些物质处理的过程。混凝可去除的悬浮物颗粒直径范围在:1nm~0.1μm(有时认为在1μm)。通过实验摸索混凝过程各参数的最佳值,对于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实验目的: 1.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观察矾花的形成; 2.了解混凝的净水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探求水样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种类、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 实验原理: 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的胶体颗粒是水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之一,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以及胶体之间的静电斥力,其中胶体间的静电斥力起着主要作用,使得胶体具有分散稳定性。因此,通过自然沉淀的方法不能去除。

胶体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采用电动电位ζ(Zeta电位)表示,ζ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间静电斥力的大小以及影响范围。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的ζ电位约在-30mV以上,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从而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够压缩胶体的双电层结构,使胶体脱稳从而凝结和沉降,通常ζ电位降到-15mV时胶体脱稳。随着ζ电位降低,胶体的水化作用也逐渐减弱,混凝剂水解形成的高分子物质在胶粒间起到吸附架桥的作用,提高混凝效果,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也能起到吸附作用,形成絮凝体。 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力作用下形成较大的絮凝体,称为矾花,直径较大密度也较大的矾花容易下沉。胶体脱稳聚集形成矾花,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水流速度梯度G值起着主要的作用,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水消耗的能量的多少。G值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 P :搅拌功率(J/S) μ:水的粘度(Pa·s) V :被搅动的水流体积 式中G值可以直接由搅拌器显示板读出。粒径越大的矾花在水流的作用下抗剪强度较低,因此随着实验过程中矾花不断长大,G值应逐渐较小。 混凝剂的种类以及投加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混凝效果。处理不同水质,不同种类的混凝剂的投加量也不同,需经过相关实验进行确定。 仪器与试剂: 深圳中润混凝实验搅拌仪(附6个1000ml烧杯); 梅特勒pH计;温度计;哈希2100浊度仪; 1000ml量筒2个;100ml烧杯6个;10mL移液管2个; 2mL移液管1个;医用50~100mL注射器一个,取样用;洗耳球1个。 硅藻土,配制浊度在100-200度左右悬浊液开展混凝实验; 精制硫酸铝Al2(SO4)3·18H2O溶液, 10 g/L; 氯化铁FeCl3·6H2O溶液, 10 g/L; 聚合氯化铝[Al2(OH)mCl6-m]n溶液(PAC), 10 g/L; 聚丙烯酰胺PAM溶液, 1g/L (助凝剂 );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 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九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绿色化学——环境美好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在参与 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自 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 理特点的。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共由两部分组成:理解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 操作。在知识体现然后引导学生实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 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 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 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实行基本 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 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但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因为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 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能实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 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基本操作的学习,学会使 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

教互学等方法,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关实验的观察、操作,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 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历过程, 在亲历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中逐步形 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水平。本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参观实 验室、讨论、活动与探究中必须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从已有经验出发,指导学生按“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及环境——识别仪器,说 出名称——了解用途——动手操作——亲历与体悟”的策略学习。而 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三维目标有效整合是通过“倒酱油”“吸取钢笔水”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铺垫,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与 探究”,在动手中动脑,提出问题,分析研讨,体悟遵守实验室规则 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来实现;突出重点的方法是采用课前实验、课中 实验,课后实验来学习和巩固三个主要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方法;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可从生活实例、从其他学科知识、从交通 法规、还可从人的生存必须遵纪守法等多种角度来谈,从而理解遵守 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做家庭小实验巩固基本 操作,并要求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基本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遵守实 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是科学探究的保障。 本课题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开放 式实物教学法。先请实验员介绍实验室相关危险药品的放置、实验室 配置的灭火器、黄沙桶等安全知识和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先 在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相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然后组 织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这些仪器,以减少有些学生对实 验的恐惧感。第二课时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和规范地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 作技能。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教学实践中,水处理生物学是高等院校化工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把它当成学习重点,认真掌握。为了保证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本文对水处理生物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标签: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给排水 水处理生物学作为化工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显著的学科特点是实验性强、应用性强,为了提高课堂理论的授课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应该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策略。但是长久以来,传统的实验教学做得十分不到位,在教育中长久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化工设计及水处理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水处理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内容与教材不匹配,专业性不强,这是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首先,由于实验内容过于简单,与教材不相匹配,达不到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无法直接体会到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在实验教学中,实验课时安排不足或不合理,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最后,由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简单模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1]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 二、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水处理生物学的实验课程的开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会实验鉴定方法,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为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增加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所谓的综合性实验是以基础性实验为前提和基础的,将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作为综合实验内容,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实验设计中,老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对实验教学内容做进一步优化,研究性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中,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查阅文献、独立思考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另外,为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放性实验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开放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出全方面的创新型人才。[2]

SUSTech水处理工程混凝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_ 一学号: 小组成员: 实验日期: ___________ 天气: ____________ 实验室温度: __________ 水处理实验一混凝 实验背景: 混凝过程就是现代城市给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中不可缺少也就是最关键得前置单元操作环节之一。在原水与废水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得胶体粒子,如粘土、矿物质、二氧化硅或工业生产中产生得碎屑等,它们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浑浊,混凝工艺就是针对水中得这些物质处理得过程?混凝可去除得悬浮物颗粒直径范围在:1nm-0、1卩m(有时认为在1^m)。通过实验摸索混凝过程各参数得最佳值,对于获得良好得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实验目得: 1 .了解混凝得现象及过程,观察矶花得形成; 2. 了解混凝得净水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3. 了解助凝剂对混凝效果得影响; 4. 探求水样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种类、投药量、p 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 实验原理: 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得胶体颗粒就是水产生浑浊现象得原因之一,胶体得布朗运动、胶体表面得水化作用以及胶体之间得静电斥力,其中胶体间得静电斥力起着主要作用,使得胶体具有分散稳定性。因此,通过自然沉淀得方法不能去除? 胶体颗粒表面带有一定得电荷,米用电动电位Z (Zeta电位)表示,Z电位得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间静电斥力得大小以及影响范围。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得Z电位约在-30mV以上,向水中投加混

凝剂从而提供大量得正离子,能够压缩胶体得双电层结构,使胶体脱稳从而凝结与沉降,通常Z电位降到-15mV时胶体脱稳。随着Z电位降低,胶体得水化作用也逐渐减弱,混凝剂水解形成得高分子物质在胶粒间起到吸附架桥得作用, 提高混凝效果, 混凝剂水解后形成得高分子物质也能起到吸附作用,形成絮凝体。 脱稳后得胶粒在一定得水力作用下形成较大得絮凝体,称为矾花, 直径较大密度也较大得矾花容易下沉。胶体脱稳聚集形成矾花,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水流速度梯度G 值起着主要得作用,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水消耗得能量得多少。G值得表达式如下: 式中: P :搅拌功率(J / S) 卩:水得粘度(P a?s) V : 被搅动得水流体积 式中G值可以直接由搅拌器显示板读出。粒径越大得矶花在水流得作用下抗剪强度较低,因此随着实验过程中矶花不断长大,G值应逐渐较小。 混凝剂得种类以及投加量得多少将直接影响混凝效果。处理不同水质, 不同种类得混凝剂得投加量也不同,需经过相关实验进行确定。 仪器与试剂: 深圳中润混凝实验搅拌仪(附6个1000ml烧杯); 梅特勒p H计;温度计;哈希210 0浊度仪; 1 000ml量筒2个;1 0 0 ml烧杯6个;10m L移液管2个; 2m L移液管1个;医用50~1 0 0mL注射器一个,取样用;洗耳球1个。 硅藻土,配制浊度在10 0-200 度左右悬浊液开展混凝实验; 精制硫酸铝A l 2(S O 4)3 ? 18 H2O溶液,1 0 g/L ; 氯化铁FeC l 3 ? 6H2O容液,10 g/L; 聚合氯化铝[Al 2(OH)mCl—m]n 溶液(P A C), 10 g/L ; 聚丙烯酰胺P A M溶液,1g /L (助凝剂); HC l溶液(化学纯):浓度10% ;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新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与沸点得测定 一、试验目得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得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得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得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得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得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得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得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得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得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得沸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