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鲍鹏山:商鞅——作法自毙的枭雄

鲍鹏山:商鞅——作法自毙的枭雄

鲍鹏山:商鞅——作法自毙的枭雄
鲍鹏山:商鞅——作法自毙的枭雄

鲍鹏山:商鞅——作法自毙的枭雄

商鞅做了一些什么嘛?我们昨天在讲的过程中应该说,虽然比较简略,但整体上应该都讲到了。但是商鞅说了一些什么,那是说了很多很多。我们今天要讲可能真是有一点挂一漏万。我要说明一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商君书》不一定全部由商鞅本人所作。所以我现在讲的“商鞅所说”的实际上讲的就是《商君书》所说的,就作为这本书,我们整体来研究它、来考察它,就这本书它讲了一些什么?这些东西对我们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坏的影响,非常糟糕的影响。那你说这本书难道没有一点正面的价值吗?那肯定有。我刚才讲了,我今天讲的是挂一漏万的,我们可能只能选一点比较重要的,或者说,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讲的。所以我今天可能更多的讲《商君书》里面负面的东西,让我们了解一下,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这种理论,如果我们不去实际地接触它,你可能想象不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人这样提倡过,并且,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专制的政治里面,在实际的政治生活里面,一再地被运用,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里面,实际上广大的人民,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实承受着这样黑暗的政治所带来的痛苦。当然我们说,这样的痛苦、这样黑暗的政治,不能由商鞅以及《商君书》这一本书来负责任,但是它确实提供了这样的一种理论。

关于《商君书》,我想主要讲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他所谓的“壹民理论”。壹就是壹贰叁肆伍的壹,在这个地方当动词讲:统一、唯一;民就是人民。什么叫壹民呢?就是在国家里面,只要一种人,除了这种人之外,其他的人必须通过政策,使其走投无路,让他改行,让他变成这种人。如果他不能变成这种人,等待他的就是监狱、就是杀头。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壹民理论,简单地讲,就是国家只要一种民,哪一种民呢?就是生产的机器与战争的机器。所以《商君书》啊,法家的思想——商鞅也好,后来的韩非也好——他们是完全站在专制君主的一边,完全站所谓的国家利益的一边。所以,我们看这个标题,国家只要一种民。他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恰恰相反,人民是为国家服务的。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惩罚,而且是非常严酷的惩罚。

我们今天讲《商君书》内容,所以我们会引用很多《商君书》中的原话来加以说明。那么关于壹民的理论,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概括,所谓壹民的理论,包括两个含义:

第一、国家只要一种“民”,就是耕战之民。平时你为国家生产,战时你为国家当炮灰。

你的存在的价值就在这两点。如果你不能作为这两种工具存在,你就是无用之民。国家只要一种民,而且还包含着第二个含义,国民只做一件事,就是耕和战。只要一种人,而且这些人只做一件事。实际上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如果稍微有一点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能力,我们就能知道这种理论是多么的残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趣,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的方向。所以马克思讲共产主义的理论是什么?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什么?那就是每个的人性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那每个人人性是不一样的,他的爱好是不一样的,他的志趣是不一样的,他的追求是不一样的。一个国家如果让所有的人把自己的爱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自己的天赋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的国家就能够给人民提供幸福了,这样的国家也有他道德的基础了。但是商鞅的这种观点,我们显然在这样的国家里面你看不到。

我们接着往下看,比如说他讲到这样的理论时讲到:“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赏刑》)全是壹。圣人治理国家的时候——注意他这个圣人跟儒家讲的圣人又是不一样的,概念一不样的,法家讲的圣人当然就是法王,就是专制的君主,就是像秦始皇这样的人,他们就称之为圣人——这样的人治理国家的时候,“壹赏,壹刑,壹教”:统一赏罚、统一教化。赏赐是统一的。这个赏赐统一,不是说每次赏的东西是一样的,而是赏的理由是一样的。你为国家生产的粮食多了,就给你赏赐了,你只有为国家生产粮食多了,我才给你赏赐。你说我做一个学者,我有很多的思想,很多的学术成果,有没有赏赐?没有,只有惩罚,你进监狱吧,他不需要这个东西。所以壹赏的含意是什么呢?只赏赐一种行为,只赏赐一种人,你为国家生产粮食,你为国家打仗,杀了敌人的脑袋多,带回来敌人的头颅多,只有这两种情况给你赏赐,这叫作壹赏。

然后统一刑罚,还有统一教化。统一教化,实际上就是愚民政策。实际上我们知道真正的愚民政策,说白了不是不让人民受教育。如果不让人民受教育,人民也不一定听他的。所以真正的愚民教育政策是什么呢?真正的愚民政策是让人民只受一种教育,也就是说只接受他的教育,只接受他的思想,只接受他的观点:你必须听我的。所以壹教也就是这样:用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来教导他,其他所有的思想都是邪恶的,都是异端,都应该被清除掉。

他接着讲到了:“入使民壹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民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算地》)对内就是种田,对外就是战争。然后他讲到了:“民壹则农”,只会种田的人,就会变得很朴实。这个朴实实际上就是很愚昧啊!他已经没有思想了,也没有眼界了,

他没有见识过别的,他只会干这一项,自然就会变得所谓的朴实,这个朴实实际上是愚昧的意思。那么一个愚昧的人,一个无知的人,就会“安居而恶出”,他会很安分地待在自己的家里面,而不愿意出去。

“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说民》)老百姓有很多很多的欲望,但是国家应该让他所有的欲望都从一个渠道来实现:那就是你种田,你为国家去打仗。你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就可以赏赐你;如果你不这样做,就要惩罚你。所以“利出壹空者,其国无敌”。(《靳令》)“利出壹空”,就是利出一门,国家所有的资源都控制起来,把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控制起来,然后只让它从一种渠道出去,这样国家就具有了绝对的控制社会资源的能力,国家就会变得很强大,就会无敌。我们说,治理国家应该说有两个目标,就今天来说也同样如此:人民富裕安乐是一个重要目标,然后国家强大。但是国家仅仅以一个强大作为它唯一的目标,那末人民生活在这个国家里面就不会有幸福。所以我们看儒家的治国的理想,包括道家的很多想法,他们是希望把国家治理成一个富裕的安乐的国家,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而他们不愿意谈战争。所以孔子、孟子都是明确地反对战争的,庄子也是明确地反对战争的。我们把这个做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法家正好相反:人民在这个国家里面能否幸福他们完全置之度外,这不是国家的目标,国家的目标就是一个:强大能攻。把国家的目标如此的绝对化,实际上就表明,在法家的政治理论里面,人民的幸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我刚才讲到了,法家的理论实际上从骨子里面讲,他就完全为专制君主着想。我讲这个话,一点也没有委屈他们。

那么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导致整个社会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没有个体的幸福。因为国家只要一种人,当然,所有的人里面可能有人适合于种田,也可能有人喜欢当一个农民,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喜欢,很多人可能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他在其他地方很有兴趣,但是你现在的国家只允许这一种人存在,所以在这样的国家里面,没有个性存在的空间,没有个性发展的可能,也没有个体的幸福,不存在个体的幸福。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整个的社会目标,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面,社会的目标,他的合理性,他的正当性,是不能得到保障的。因为整个社会决策的层次,他的决策的机制,不是合理的,不是有序的,不是可控的。他是由一个专制君主根据他自己的喜怒无常的心情来决定的,今天高兴了,他就这样;明天不高兴了,他又那样。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一个专制的社会里面,政府可以有一个道德上的目标,做不到的!

所以,在专制的社会里面可能会得到一个效果:就是万众一心。但是你要知道万众一心的时候,当我们所有的人都向一个方向想的时候,它就会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体的思想、个体的精神都没有了;其次,万众一心必须是通过专制才能得到的,它必须通过思想控制才能得到的。然后这样确立的目标是由谁来决定的呢?不可能是一个很合理的决策者,他一定是由专制的阶层,尤其是有一个独立的、某一个单个的君主来决定的。所以这样的国家的目标,是不能保证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所以商鞅的这样的治国方略到最后让秦国变成了什么呢?实际上秦国最终变成了一个监狱。所以按照《商君书》这样的一种理论,最好的政治就是刑律、刑法、法律;最好的国家就是监狱。这是我对秦国社会的一个总结。

在《商君书》理论里面,实际上最终秦国也确实把这些理论实现了。这是讲他的壹民的理论。

与之相关的还有一点,我们说第二点:胜民理论、制民理论。胜就是战胜的意思,制就是法制的制,制服的制——把老百姓制服了。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总是有他独立的个体的意志的。所以你要让他完全地照国家的意愿来行动,一定要有相应的手段逼迫他这样做,包括监狱,包括赏,包括罚。所以商鞅在提出了壹民理论以后,自然的从逻辑上讲,肯定会提出胜民理论。现在我们来看看胜民理论,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理论。什么叫胜民呢?就是政府或者说是国家战胜人民。国家一定要战胜人民,国家一定要压服人民。他把国家和人民看成是个跷跷板:如果国家上去了,人民就必须下来;如果人民上去了,国家就会下去。所以为了让国家强大,国家一定要战胜人民。这是他的一种理论,比如他说到了:“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弱民》)

《商君书》这一本书它里面有很多的思想,很多的言论,我们看不出来它有什么逻辑的论证。像这样的话,我实在是找不出来他的理论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人民弱了国家就强大了?为什么国家强大了,人民就一定要弱下去?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个论证是怎么来的?但他就是这么提倡的,他就这么主观认定。所以他讲到了“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所以那个有秩序的国家一定要削弱人民的力量。所以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愚民政策。我们读完《商君书》以后应该知道:还有一个弱民政策。让老百姓愚当然是让他弱的一种方法。你看他把国家和人民如此尖锐地对立起来。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

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他说古代那些把天下治理好的圣王,他一定是先把人民给制服了。“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如果你要在战场上战胜敌人,打败其他的国家,你必须在国内先战胜你的人民。所以他说“胜民之本在制民”,要战胜人民的根本,就在于要有一个好的办法来制服他,就象一个冶金的工匠锤炼他的金属一样,就象一个陶器工匠来培埴泥胎一样。

商鞅呢,我觉得他就是中国的专制政治的最黑暗的核心。《商君书》是中国的传统的专制政治的最黑暗的核心,是中国古代专制君主秘不示人的他们的统治的秘诀。我们现在把这个秘诀给打开让大家来看一看,里面到底有多少黑暗的东西,有五个,一个就是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我们下面一个一个讲。第二个就是壹教,实行思想统治。第三个就是剥夺私有资产,造成一个无恒产、无恒心的社会。我们知道剥夺私有资产,实际上就是剥夺个人自由的条件。第四个就是辱民、贫民、弱民。侮辱人民,让人民变得很贫困,让人民变得很愚弱,然后这样有利于统治。最后,如果前面的四种手段被告下来以后,还有一些人民比较强大的话,怎么办?杀!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个: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

国家的人民里面,总有比较强悍的比较弱小的。这个强悍和弱小有两个层次的,一个是体格上的,你个子长得高,你体格比较魁梧,你体力比较壮,这是一种人。这种人到战场上打仗当然是好士兵,你为国家种田也很好。但是平时你如果跟国家作对,这样的人就很危险。这是一种强民。还有一种强民是什么呢?有思想的人,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有见解的人。这样都属于强民。国家要强大,这样的强民必须要消灭。然后他提出来这样一句话:“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去强》)这句话在《商君书》的两篇文章里面一字不差地出现了两次。它应该说是商鞅很得意的一个政治格言。翻译一下,用一部分的强民去消灭另一部分强民,国家不能强大。只有用弱小的人民去消灭所有的强民,国家才能够强大。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商鞅在这里说的倒是很有逻辑性。你用一部分强民去消灭了另一部分强民,存下来的怎么样?还是强民。你国家面对的还是那些强民,民强了国就弱了嘛。他前面不是有了那个前提了吗?所以他要让所有的弱民起来去消灭所有的强民,结果剩下的就全部都是弱民。这些弱民没思想的、没文化的、没知识的、愚昧的,这样的人国家就好控制他了。

下面我引的一段话就是商鞅自己对这段话作的解释。你看这两篇文章,一个叫《去强》一个叫《弱民》。题目就很明白,“去强”就是去除强民,“弱民”弱当动词讲:削弱人民。“以强攻强,弱,强存。以弱攻弱,强,强去。强存则弱,强去则王,故经强攻弱,削。以弱攻强,王也。”(《弱民》)“以强攻强,弱,强存”,以强攻强,不行,国家会弱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强还存在下来,还有一部分人强保存下来了。“以弱攻弱,强,强去”,这个以弱攻弱后面这个弱字,根据高享等人的解释,这个地方应该是强,就是“以弱攻强,强”。用弱民去攻打强民,国家就会强大,原因是强去,强民消灭了,国家就强大了,所以“强存则弱,强去则王”。强民一旦存在,国家就会弱,强民一旦消失了,国家就会强大。

这个理论真的是被实行过啊!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你们知道他干过什么事吗?大家都知道他焚书坑儒,焚书当然是弱民的手段之一,坑儒是把那些已经有思想的,思想上的强民给消灭掉。除此之外,他还干什么呢?杀豪俊。你看那个贾谊的《过秦论》上就讲到了“杀豪俊”。什么叫豪俊啊?就是强民嘛,强梁啊。把那些体格健壮的、性情暴亢的、不大容易服从的,都集中起来杀掉。然后留下的都是弱小之民。这是以弱民去强民。

还有一种更为不可思议的,就是以奸民来统治良民,就是以奸驭良。在一个地方里面,比如在一个乡村里面,你选什么样的人来做乡长,选什么样的人来做村长呢?商鞅给专制君主出主意,你要选流氓出来,选恶棍出来,让这样的人去统治那些善良的老百姓,天下、国家就强大了。这可是他的原话,我可不是胡说的,你看下面的引文《去强》里面:“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去强》)你一个国家如果让善民去治那些奸民,你把善民选拔出来,让他当官,让他当乡长,去治理那些奸民,那国家肯定会乱的,国家一定会削弱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让奸民去治善良的民,他认为这样的国家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一定会强大。

我们不读这样的话,你能不能想象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全人类的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一种混账的理论啊!所以我说中国传统的专制社会里,最黑暗的核心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我们可能大多数人真的是不知道的,我们只看到表面上一再地说仁义道德,一再讲我们是礼义之邦,一再讲我们有五千年文明,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传统的政治的最黑暗的核心里面,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是一些多么可怕的东西。

这就是商鞅、《商君书》,还有韩非子,还有慎到,还有申不害,这一帮人给专制君主

们,给他们的统治人民的手段和秘诀。

以弱民去除强民,以奸民驾驭良民,我们想这样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的社会?这就是黑社会啊!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我可以讲就是黑社会!没问题的。所以我为什么看到有人说什么康乾盛世,我就非常生气呢?那些无知的什么人写《康煕大帝》、《乾隆王朝》,我们可能是有过所谓的专制君主们津津乐道的盛世,那秦国被商鞅治理了以后也变成强大的国家了嘛。他最后真是非常强大,所向无敌,六国都不是他的对手,统一六国了。但是这样的国家对人民意味着什么呢?你愿意生活在这样强大的国家里面吗?你愿意生活在我们今天这样自由的生活里,还是愿意生活在“康乾盛世”里?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傻到愿意活在那个时代。但是我们就有些作家喜欢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喜欢那样的专制君主再活五百年,起码的一点价值判断的能力都没有。

实际上对于传统的政治的这样的一种弱民政策、愚民政策,以弱民去强民的政策,进行反思的人,历代都是有的,我这儿举一个清代龚自珍。龚自珍可以说是清代末年思想解放的先驱,他对中国传统社会很多的观察非常深刻,我为什么说他很深刻?那么多年过去了,一百多年过去了,跟我们今天相比,他还那么深刻,说明什么呢?你可以说他很伟大,但是也可以得出个结论:我们实在太渺小。

“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龚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际箸议第九》这篇文章里面讲到,有一种时代,看起来怎么看都象一个盛世,国家好象很强大,尤其是国家显得特别稳定,但是在这个国家里面是怎么样的呢?“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如果出了一个有才华的老百姓,一个有天赋的人民,周围一百个无才无德的人就会监督他、束缚他,甚至最后杀掉他。而且这种杀他的是什么呢?不一定是消灭他的肉体。是消灭他的什么呢?消灭他的“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这是龚自珍给我们讲他的那个时代,而且这个时代表面上,从什么地方看,都像是一个盛世,都像是一个太平盛世。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什么?龚自珍非常痛苦地讲到,这样的结果是,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在这样的国家家里面,在这样的民族里面,不仅我们找不到一个才士,一个才民,一个才商,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有才能的老百姓,有才能的商人,不用说这些人我们找不到了,甚至连才偷才盗,

我们也找不到了,小偷和强盗都不需要技术含量就可以作案了。

专制政治通过对个体的天赋和发展空间的挤压,最终让一个民族失去了活力,唯一得利的就是专制君主本人,就是他所代表的那些阶层。

这是第一个,“以弱去强,以奸驭良”最终导致这样的结果。

2、壹教——就是思想统治。思想统治是中国的传统,对我们来说,这也不算太新鲜。所以这一点,我们放在这儿不讲了,过去吧,大家都知道,我们就不讲了。

我们讲第三点——剥夺个人资本,造成一个无恒产,无恒心的社会。孟子有一次和齐宣王谈话的时候,他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他说一个王者治理天下,一定要让人民有恒产,要“上可以事父母,下可以育子女”。一个人,像我们现在的中年人,国家给我们定的工资标准是什么呢?你拿这个工资,对上,能养活父母亲;对下,可以把子女抚养大。孟子说:一个想称王天下的人,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人民收入的标准,要保证这样的收入标准。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收入标准?孟子说:人一般都是这样,有恒产的人有恒心,无恒产的无恒心。有一个固定的收入,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可以让你不堕落。什么叫恒心?就是保留着善良的本性,不要天天想着歪门邪道,不要想着坑蒙拐骗。有时候想想小偷,他可能真的是被生活所迫,实在是没有办法。所以孔子也好,孟子也好,他们经常的,他们在解释犯罪的时候,我觉得儒家在这个地方做得很可敬,孔子和孟子解释犯罪的时候,他不认为犯罪是由于这个人很坏,他会认为是社会原因所导致,是由于国家让人民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他不得不去犯罪。所以孟子跟齐宣王讲,你要让人民有恒心,让人民保持自己的道德不堕落,在一定的道德水平上,然后能够向善。你必须给他恒产,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儒家的理论。

我们来看看商鞅是怎么讲的,恰恰相反,我们讲了愚民、弱民,现在还要讲“贫民”,就要让你人民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然后好控制,你不听我的话没饭吃。先让你没饭吃,然后你想吃饭吗?好,听我的,听我一次给你发一点。吃完了还要听我的,再给你发一点。然后他就导致整个的人民,所有的人民道德上的堕落。所以我们刚刚讲到了:愚民,让你愚昧;弱民,让你没有能力;贫民,又导致你道德上的堕落,人格上的下流。所以你不要以为专制统治下的国民会强大,不可能强大。美国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大家都知道的,他讲过一段很好的话。他说:国家的强大不在于武力的强大,不在于国家的公共设施有多强大,

也不在于国家的经济有多发达。国家的强大在于公民自身,我们的公民是否很强大。这话真是讲的非常好。

商鞅的这样一种剥夺个人资产、剥夺个人资本造成无恒产无恒心的社会,然后让人民道德普遍滑坡,道德上变得很下流。你看他讲的那些话:“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多力则王。”(《去强》)他就要这么折腾你,让贫的人富起来,让富的人穷下去,然后这个人富起来怎么样?再让他贫下去,就要反复折腾。为什么你知道吗?反复折腾的结果,就让你没有安全感。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没有安全感,他就没有一个定性,就没有固定的品德,就没有恒心。你没有安全感,就老要找一个外在的强权,你去依附他。没有安全感怎么办?那就有依附感。所以有人研究过狗为什么那么忠诚?是因为狗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动物,所以它特别忠诚。

除了有形的资产之外,无形的资产,他也要把你去除。比如他在《算地》这篇文章里讲到有这么一些人,比如说“谈说之士资在于口”。每个人都有他的资本,你有钱是资本,那我有无形的资本啊。谈说之士,他的资本就是口。那我今天来给大家作讲座,我的资本就是这张嘴巴。那我有这个资本,比如说你国家不给我发工资也没问题,我到处讲演也能挣点钱。那商鞅说:行。我就把你嘴封起来。“处士之资在于意”,有些思想家,他的资本是什么呢?是因为他有思想,也要控制他的思想。“勇士资在于气”,他很勇敢,他有勇气。好,也得把他勇气消灭掉。“技艺之士资在于手”,你说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学一门手艺行吧?学补皮鞋,在大街上整天给人补皮鞋,我也能活,我不要从你的体制里拿钱。你有手艺吗?好的,把你的手砍掉。你所有的你个人所能依附的全部给你破坏掉,然后你想活,你只有一个渠道,从他体制里面去拿那一份他给你的。所以剥夺个人的资本,不光是有形的物质资本,也包括你所有的赖以生存的技能、思想、学问等等,全部给你剥夺得一干二净。你想活着吗?去吧,到那儿登记去。然后让他给你分配几亩地,你去种去吧!打仗的时候你打仗去吧!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辱民、贫民、弱民。侮辱人民,让人民贫穷,削弱人民。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他有些话,实际上这个跟前面的内容有些交叉的地方,但我专门列出来,是因为他有些话讲的,你看:“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弱民》)我刚才讲了,他主要是要把体制的地位抬高,让人民在体制之外无所依存。所以让你耻辱,让你没

有地位,没有尊严,没有体面,然后你就怎样呢?把国家的爵位看得很重了。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你是一个毫无体面的人,你是一个活得没有任何尊严的人,你要想有尊严怎么办?好办啊,到前线去呀,砍几个人头过来。给你一个爵位:五十石、一百石。现在我有身份了,你不要瞧不起我,我现在是有一百石的官了。但是先要把你弄到没有体面、没有尊严、没有名声,让你觉得实在没有办法活下去了,然后你就走到他那条路上。所以这叫“辱则贵爵”、“弱则尊官”。什么都没有,你一点能力都没有,只好靠官来保护你。所以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清官意识啊?我们一直在搞清官意识。

我记得在九十年代初,92、93年的时候,电视里天天放《包青天》,那就是清官时代。后来发现清官实在找不到几个了,没办法,那就看有没有皇上好的,就是《康熙大帝》、《乾隆王朝》了。我说皇上再靠不住怎么办呢?我说会出现神仙了,我们等着吧!我看神仙现在大致差不多也出现了。我们就没有想到建立一种制度来保护自己。商鞅倒想到了,但是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到的。然后“贫则重赏”,你不是穷得没办法吗?给你一点奖金,你就很高兴啊。我几年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发奖金的艺术”,写这样的文章的人都是心地不大善良的人。所以我一再讲:一个作家也好,一个学者也好,一定要让自己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一定要站在人民的一边。站在老板的一边,帮他出主意,这是很下流的人干的事情。

商鞅讲是是不是这个意思啊?“贫则重赏”。你一个单位平时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一万元钱,年终的时候给你发一万无钱的奖金,你没有什么感觉的。如果你平时一个月也就一千钱,年终突然给你发一万元钱奖金,你是什么感觉?不一样了吧?同是一万元钱,感觉不一样。商鞅这个家伙真是阴险,他很懂心理学。他平时把你搞得很穷,给你发一百元钱,然后年终给你一千元钱,你激动得不得了,这就叫作“贫则重赏”。然后你天天想着国家的爵位,天天想着讨好那些做官的,天天想着把国家的奖赏拿到手,你的心思是不是全在他那儿了?你的思想是不是被他控制了?很厉害啊。商鞅是绝顶聪明的人,可惜的,他又是太坏的人。一个人特别聪明如果又特别坏,那就很糟糕了。

“农有余食,则薄燕于岁。商有淫利,有美好,伤器。”农民如果有余粮,他可能就一年不好好地干活了。那怎么办呢?让他没有余粮,让他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是让你没有安全感,然后就让你像蚂蚁一样,拼命地劳动。我们的寓言故事里面,把蚂蚁看成很正面的形象。到秋天了,蚂蚁开始忙了,往洞穴里面搬粮食,然后知了在那儿唱歌,蚂蚁说你别唱了,你搬粮食吧。知了不听,冬天来了,蚂蚁丰衣足食,知了饿死了。从这个角度讲,也对。我们

平时应该努力一点,应该勤奋一点,应该有点储备。但是蚂蚁的这种生活状态,也太低层次了一点,一年到头就忙这点吃的,这至少不是人的生活啊,人除了物质还应该有精神啊,人应该是蚂蚁的生活和知了的生活的结合,除了搬运粮食之外还要唱歌。可是商鞅说,我就让你吃了上顿没下顿,让你天天搬动粮食都来不及,你唱歌。你别说,商鞅在文章里还专门讲到过,有一些演出的艺人,在商鞅那个时代,已经有艺人了,有时候到乡里面唱唱歌,然后老百姓给他一点东西。他说:这些人绝不允许他们到农村里面去,到农村去了,农民一看唱歌也能挣钱,他就不劳动了。

除了这个之外,商鞅还提出了一种,无论是从政治伦理,还是法律伦理,还是法律的角度,都是非常荒谬的观点:“重刑轻赏”。“重刑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去强》)我们知道儒家的观点是“轻刑重赏”,这是人儒家的基本观点。在《尚书》里面就明确讲到了“疑罪从轻,疑赏从重”,就是对这个人他的罪行,到底该判五年还是该判三年,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判三年,叫“疑罪从轻”。那么“疑赏从重”,是赏他一百元还是一千元呢?那就赏一千元吧,这是儒家的思想。所以儒家的思想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我对儒家有很多的批评,但是他确实有很多人道的地方,跟法家一比,你就知道他确实是太好了。好坏是对比看看的嘛,没有绝对的好坏。但商鞅可是正相反,“重刑轻赏”。他还讲“刑重而必得”,刑一定要重。“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所以我刚才讲了,我说在商鞅的观念里面,最好的政治就是刑律啊,最有效啊。实际上商鞅的这种观念里面,我们再看下面,他还有话:“重刑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这话我先翻译一下然后你看看,能不能理解他的逻辑。这个商鞅的思维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说对老百姓惩罚得重一点,赏得轻一点,这正好可以表现君王是热爱老百姓的,老百姓也愿意为君王去死的;反过来,如果你对老百姓赏得很多,惩罚得轻一点。那正好说明你这个国君是不热爱老百姓的,老百姓也不愿意为你去死。你能理解这样的理论吗?除非你是个受虐狂。我收拾你越厉害,你越喜欢我,那受虐狂才有这样的心理。商鞅就这么写的。所以法家思想真的是把人分成两类:专制君主就是施虐狂,老百姓就是受虐狂,全社会就是由这两种病态的人组成的。你除非从这个角度理解,否则无法理解他的话。你给我赏多一点,给我的罚轻一点,我反而不喜欢你了;你把我处罚得重一点,给我的赏特别少,我反而喜欢你。你说我有没有病啊?但这是商鞅说的话啊。所以你读《商君书》有的时候想不通,你要从病态心理学的角度去读。专制的思想真的是病态,然后他把

全社会都变得很病态。

商鞅的这个理论,即使从法律的角度讲,也是讲不通的,因为法律它有个平衡的问题,有个量刑的轻重,它一定要根据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所以韩非在这一点上比他要好一点,韩非在他的文章叫《难二》里面讲到:“刑当无多,不当无少。”这话讲的纯粹从法律的角度讲,韩非讲的是对的。你给一个人的惩罚如果是恰当的,和他所犯的罪行是对等的,那就无所谓轻重。那有的人杀人了,我们就判他死刑。判死刑重不重啊?对他来说不重。但是有的人就因为偷了东西,你判他死刑,那怎样?重了。所以韩非讲“刑当无多”,只要是恰当的,就不多也不少;如果不当,你再轻也不行。如果一个人在大街上吐了一口痰,你把他逮起来,投入监狱,判了一年。然后你说没判他死刑,很轻的。那不行,这不当。吐口痰最多罚他五十。你判他一年,已经很重了。这一点韩非就比商鞅好。

实际上商鞅的这个理论,我在读《汉书》时,看到有一个例子:《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手下人个副使叫张胜,和匈奴的一些人,偷偷密谋,想把单于手下的一个大臣叫卫律的杀掉。后来这个事情败露了,苏武也受牵连,就被他们逮起来审讯,苏武坚决不屈。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这里面对于苏武等人的量刑,当时有个争论,卫律对单于说:这些人,他们竟然想谋杀单于的大臣,应该把他们全部斩首。但是单于手下有另外一个人,叫左伊秩訾的人,这是个匈奴人,他说不能够斩首。这些人是谋杀单于的大臣,而且是谋杀未遂,如果你把他斩首,那么如果下一次有人说:我干脆了,我也不杀他的大臣了,我就直接把单于给杀了,你怎么再加重惩罚呢?所以左伊秩訾说:这样的人只要他愿意投降,就可以赦免他。

左伊秩訾在提出对苏武等人量刑建议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原则,就是说:不是说我们痛恨一种现象,我们加重刑罚就可以了,因为这样会造成整个法律秩序的混乱。假如我偷一个东西你就判我死刑,那我不偷了,那我干脆抢了。抢也不过是死刑啊。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假如我轻微地伤害了你,你就判我死刑,那干脆就把你杀了。所以法律如果这样判,如果没有差距的话,那你就逼着犯罪的人都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犯最严重的罪行,对他来说是最有效益的罪行。所以,商鞅在这里讲的,一味地强调重刑,不仅是不人道的,而且也会破坏法律的秩序。

在这儿我们可以把商鞅的很多思想,和与他同时代的春秋和战国时候的其他一些思想

作比较。在《弱民》这篇文章里他讲到:“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这样的理论,如果今天不把原话引出来,你也不相信会有人提出这样的政治理论。什么意思呢?国家制定政策,如果制定一个让老百姓特别讨厌、特别害怕的政策,那老百姓就弱了。老百姓弱了,你就知道结果是什么呢?国家就强了嘛。如果你制定了一个政策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是人民喜欢的,那么老百姓就强了。最后“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所以选择是什么呢?制定政策一定要制定一个让老百姓不喜欢的政策,要制定一个让老百姓很讨厌的政策。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时期啊?很多。削弱人民,就要制定一个对老百姓不利的政策,对老百姓不利了国家就强了。商鞅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作为一个政治理论的倡导者,他竟然公开提出来要制定削弱人民的政策,制定让人民厌恶的政策。公开这样说,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我们很多专制君主是这么干的,偷偷摸摸干的。但是商鞅可是公开这么说的,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只不过我们在座的诸位大多没看过。

我们来做个比较,我们把他和先秦其他的思想家做个比较。比如说,我们看看管仲。管仲我们在文革的时候,也把他看成是法家的人物。实际上严格地讲,他不是法家,他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管仲严格意义上讲,他就是个经济学家,但是他在这里讲到了: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应该怎么样?“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你看顺应民俗,顺应人民的想法。所以管仲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啊!管仲在齐国帮助齐桓公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整个春秋时期,到了春秋后期,老百姓活得最好的时期,就是管仲的时期了。他不仅把齐国治好了,齐国是霸主嘛。他把天下各路诸侯都召集来开会,你们都必须给我规规矩矩的。天下的诸侯都很规矩,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战争。如果有外族入侵的话,管仲、齐桓公还带着齐国的军队,把诸侯召集起来共同抵抗。所以管仲四十年施政,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大的功劳,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非常高。孔子批评管仲就讲这个人不懂礼仪,因为他生活比较奢侈,但是他对管仲评价很高。有人说管仲这个人是不是不好?孔子说:管仲是个仁人。用“仁”来评价管仲,多高啊!然后有人说管仲这个人是不是不好?孔子说:你不要骂管仲。“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简单地说,就是没有管仲的话,我们现在中原的文化可能都不存在了啊!我们就已经被外族入侵了,整个中原都被别人占领了,我们都变成少数民族了。你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有多高。他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们就从这十六个字来看一看:他要的,我给他;他不要的,我把它改掉。顺应人民的想法,顺应人民的意愿。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的政治家,这是管仲。

下面我们再看看庄子,庄子讲的治国。在《庄子.徐无鬼》里面,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原文你可以不看,我放在这儿只是表明我有根据的,不是我胡说的。黄帝把天下治得差不多了,然后他听说在昆仑山那个地方,有个天师很厉害,他想着我再去向天师讨教讨教,怎么样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他带着大臣们就去了,找了半天找不到天师。后来在路上碰到一个放牛的小孩,就问这个小孩:天师在哪里?我们想找他。这个小孩就问他:你找天师干什么啊?黄帝说:我想向天师请教一下如何治国?这个放牛的小孩就告诉他:治理国家很容易啊!就像我放牛一样,牛喜欢吃的草,你就让它吃;不喜欢吃的草,你就不让它吃。黄帝一听,马上就跪下来了:你就是天师啊!确实他就是天师。看看,道家的观点:人民喜欢的就给他,不喜欢的就改掉。这是道家的。

儒家怎么样呢?那孔子孟子的思想我们知道了,我现在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国语.周语》上的一段话。在召公对周厉王的一段劝说词里面,他讲到了“行善备败”。什么意思?在制定政策之前,要多方面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以后,先把这个政策进行实施。实施完了以后再考察一下,哪些政策人民喜欢,我就推广,这叫行善;哪些政策不合人民的利益,我就把它改掉,这叫备败。

所以,管仲也好,道家也好,儒家也好,他们的政治理念应该说是正常的政治理念,而商鞅的政治理念是病态的政治理念。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里面,是商鞅的这个东西成了专制君主统治天下的最黑暗的内核。我们不要动不动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时候我们真的要想一下:我们有五千年的黑暗史。

最后讲杀力。这个杀力简单讲就是战争,发动战争。发动战争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杀掉”其他的诸侯国家,可以削弱对方;其次,在战场上也把自己国家的强民杀掉了。我们等会儿要讲到,后来秦国在列国纷争里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战绩”。这个战绩我是打引号的。“国贫而务战,毒生于敌,无六虱,必强。”(《靳令》)国家很穷了怎么办?我们说国家穷了就别打仗了嘛。这不是正常思维吗?都穷成这样了,你还打什么仗啊?那个朝鲜,都穷成那个样了,还在搞什么核武器,然后粮食全靠中国、靠韩国、靠美国给他送去。这可能也是学了商鞅学坏的,国贫还天天要打仗。商鞅说“毒生于敌”,这样结果是什么呢?把毒转移到对方去了,国内就没有那么多坏人了——这个“虱”,就是对国家无用的六种人——就强大了。那么“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害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害,必强。”(《去强》)如果国家强大了,你却不去发动战争,那末这个毒素就在你内部消化了,“礼乐虱害生,必削”,然后什么礼乐啊,各种各样的老百姓都产生出来了,国家就肯定会削弱。这个时候怎么办?要打仗。打了以后把毒就输给敌人了,国家又强大了。所以他讲:圣人治国,“能抟力,能杀力”。能够集中老百姓的力量,同时又能够把这些力量给杀掉,就是发动战争。“故能生力不能杀力,曰自攻之国,必削。”(《说民》)你把这些人的力量集中起来,然后你要带着他们去打仗,在战场上一方面消灭敌人,一方面也自我消灭,这样国家就越来越强大了。“能生不能杀,曰自攻之国,必削;能生能杀,曰攻敌之国,必强。”(《去强》)你把老百姓都搞得很强大,却不让他们去打仗,有那么多强大的人民在国内自己闹事,所以叫“自攻之国”,自己互相打起来了,这样的国家就会削弱了。所以要让一个国家怎样呢?“能生能杀”,要生出一些强民来,然后把他送到战场上去,又杀

人,又自杀。商鞅的理论发展到最后,就是自杀,就是人体炸弹。

这是我们对商鞅的制民的、胜民的理论,我们主要简单地讲这五点。刚才讲了,我们是挂一漏万,只是举例说明的。下面我们讲一讲,最后商鞅自身有什么样的下场,叫作法自毙啊。商鞅用他的这样一种理论来治理秦国,他确实收到了短期的明显的效果。一下子,首先秦国的粮食多了;其次,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成倍增长,那老百姓在前方不得不卖命啊。你要他不挎几个人头回去,你得不到赏不说,你还要受罚呀。如果你在前方打败了,你投降,你的父母、子女都在那儿变成人质了。所以你宁愿在前线战死,你也不能让你的父母、子女在那个地方受苦啊。所以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是成倍增长,一下子让六国的军队在战场上根本就不敢碰到秦国的军队,一看秦国军队来了,他们不用打,自己都吓跑了,所以战斗力很强。

在后来的汉代的一本书《盐铁论》里面——这个《盐铁论》我上次介绍过的——西汉政府曾经开过一次经济会议,专门讨论盐铁专卖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关于国家很多的相关的政策,都有一些非常激烈的争论。当时国家的财政大臣就是桑弘羊,和桑弘羊辩论的是一帮所谓的文学之士。在辩论里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对历史上的商鞅进行评价。这个话题后来集结成一篇文章叫《非鞅》,对商鞅进行否定。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盐铁论.非鞅》)这话确实是很有历史眼光。就是说我们不能看一时的得失,从短时期讲,商鞅确实让秦国变得有粮食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强大了,在列国纷争里面一下子占了上风了,并且所向无敌,把六国灭了,建立了统一的王朝,这是商鞅是成功,这就叫他“为秦开帝业”。

但是,这样一个王朝是不可能长久的。秦王朝统一以后,十六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十六年,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找到它最后的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商鞅的这个理论,包含着它致命的弱点,他让秦国一时取得了成功,但是又为秦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祸根。在他的统治之下,在商鞅的这种政策指导下,秦国是一个无声的世界。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无声的中国”,一个没有声音的中国。秦国就是一个无声的秦国,秦王朝也就是一个无声的秦王朝。

所以,在商鞅死前的五个月,赵国有一个读书人见到了商鞅。商鞅专门向他请教的,说你能不能跟我谈一谈:你对我在秦国施政的政绩做一点评价,你觉得我做得怎么样?这个赵良可以说对他做了全面的否定的评价。然后赵良有一句许说得很好。他说:“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一千个人对你唯唯诺诺,都在说你好,不如一个人对你提出反对意见。一定要听取不同的意见,没有不同意见的国家,看起来是盛世,看起来非常稳定,但是就象鲁迅所讲的:“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所以秦朝最后的灭亡,就是有一个人喊出了一句话,就是陈胜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一个那么强大的秦王朝,被谁给灭了呢?就被一个小小的陈胜,就被陈胜所带的那个七百个人,七百个连兵器都没有的人,“折木为兵,揭竿为旗”,然后天下英雄云集响应。项羽出来了,刘邦也出来了,他秦王朝就灭了。

当然在秦灭之前,商鞅本人也已经尝到了这样的后果,赵良已经警告了他,说:你现在靠着秦孝公,如果秦孝公死了以后,你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知道吗?秦国想杀你的人有多少你知道吗?商鞅不听啊。五个月以后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了。我们知道太子的两个师傅,一个被割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那个公子虔被割了鼻子。我昨天讲了,贵族最讲的就是体面啊。你把他鼻子割了,把他脸上刺了字,他不能出来见人啊,这是多大的仇恨啊!公子虔被割了鼻子以后,八年的时间没出过门,你想他在家干什么?他唯一的愿望就是等。所以这边老秦王秦孝公这边双腿一蹬刚死,那边太子一即位,公子虔马上就上了一道奏疏:商君是谋反者。马上秦王新的秦国君王就派兵抓捕商鞅,商鞅赶紧逃跑。

在逃跑的时候碰到两件事。在路途中,他想住一下旅店。旅店的人不认识商鞅,那时候没有电视,有电视可以天天看到他,不认识商鞅;商鞅那时也不敢说他就是商鞅。旅店的老板告诉他,说:我们国家,商君有一个很严厉的法令,旅店里面的住客如果没有官府开的介绍信,那是不允许住的,住了以后我要受惩罚的,所以我没法接待你。商鞅这个时候就尝到滋味了。他有一句感慨,他说:我没有想到,实行法治,最后是这样的结果啊。所以现在有个成语,我们的标题上写的“作法自毙”,这个成语就从那儿来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一件事。然后他逃到了魏国,魏国人不接待他。他不是魏国人吗?魏国人不要他了。本来在六国的时候,有这样的一种风气的,你在这个国家犯了罪,你逃到别的国家去了,大家就不管了,很正常,这个事情很多。比如孔子的时代,有那么多的乱臣贼子,你看孔子最讨厌的季氏手下的家臣,那个阳货。那个阳货在鲁国叛乱,最后被打败了,然后逃到赵国,赵简子把他收留了,也就算了。只要你逃了,也就没人管了。商鞅想着,我不行了,跑到魏国去,那也就算了嘛,也就过去了嘛。可是魏国的人对他是什么感情呢?我们是知道的,魏国人说:我们现在不敢接待你。为什么?因为你曾经竟然欺骗你的老朋友公子卬,用那样卑鄙

的手段欺骗他,所以我们对你的人品不放心,这样的人我们不敢接待你,你还是走吧。商鞅说那好吧,我从你这儿过路,我到别的国家去。魏国人说那不行,你到别的国家不行,现在秦国这么强大,我们又打不过他,你是他们的罪人,我如果让你从我们国家经过,到别的国家去了,如果秦国找这个借口来找我们麻烦,我们怎么办?你还是回去。逼着他回到了秦国,不然他怎么会被找起来呢?他如果穿过魏国,比如跑到齐国去了,那不也没问题了吗?

那齐国在山东,秦国在陕西,离这么远,中间隔了好几个国家,没问题的。但是魏国的人就不允许他经过,你做事做得太绝了,所以后来的《吕氏春秋》上讲到了:“士自行不可不审也。”一个人做事情,不能不审视一下后果,不能不留后路啊。商鞅现在碰到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所逃莫之隐,所归莫之容。”(《新序》)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愿意隐瞒他,把他隐藏起来;没有一个地方愿意接纳他。

没有一个地方愿意接纳和隐瞒他的原因的两个,其中一个,当然是商君的人品已经让人们不齿,没有人愿意接待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真是非常有黑色幽默的色彩,是因为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太强大,所以其他国家的人不敢收留秦国的罪犯。他自己让秦国强大然后导致自己以后没路可走,这真是黑色幽默。回到秦国是无路可走了,以前封他商於之地十五邑,现在还是他的吗?体制能够给你的,随时可以收回。所以我有时候在想:一门手艺比一个文凭更好,文凭可以不承认你,手艺他不能不承认吧?我在大街上修皮鞋,不要你承认,穿皮鞋的人承认就可以了。你商鞅十五邑的土地是国君分封给他的,前一代国王封给他的,那后一代国王可以收回来。可以吗?

他现在无路可走了,他手下一帮人,那帮可能受过他一点好处的徒属,他就带着这么几十个人,上百号人向北去攻打郑国,这简直是无望的困兽之斗啊。那几百号人能打郑国吗?他为什么要打郑国呢?他想把郑国打下一块地方来,然后就在那个地方安身啊。很是可笑,真的太可笑了,完全不可能。但是他没有路可走了,他死马当活马医啊。他这边进攻郑国,后边秦国的军队就跟来了,所以,最终在郑国黾池这个地方,把商君逮起来了,杀死了,然后车裂。

这个《史记》上记载有一点矛盾的地方:《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是杀死了以后再车裂的,就是五马分尸啊;但是《史记.秦本记》上面记载,好像是直接活着五马分尸的。不管是死了以后还要给他五马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让他五马分尸,你都可以看出来,这些人

对他有多大的仇恨。死了以后还要把他的尸体拉开,这不是仇恨吗?活着把他活活地拉开,把他撕碎,不也是仇恨吗?种下的是仇恨,收获的也一定是仇恨。这就是商鞅本人的非常悲惨的下场。

《盐铁论》上有这样一段话:“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人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注意这样的话,这个“举国而攻之”这样的措辞是跟孔子学的。孔子在写《春秋》的时候,他特别注意字斟句酌。如果这一个人是被这个国家里面的某些人杀害的,他就会写有人杀;如果这个人让全国的人民都恨他,是人民的公敌,那么就不是有些人杀他了。你看这里的写法是“举国”,全国的人都要杀他。说明什么?说明杀死商鞅的不仅仅是公子虔,不仅仅是这些人,不仅有秦国的王公贵族,而且还有秦国普通的老百姓,人人痛恨他,真是太失败了。所以商鞅做事是成功了,但是做人太失败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东西南北莫可奔走”,四面八方无路可走,把自己弄得无路可走,四面都是墙壁,然后只能仰天而叹。

最后我们也知道,商鞅死了,不仅仅他一个人死了,一族都灭了,包括他的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真的是很残忍,而且罪名是什么呢?反叛。你说这是不是又是一个黑色幽默啊?一个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秦国,把良心都献给了秦国的人,就为了秦国强大,他什么都不顾了。这样忠诚的一个人,最终的罪名是反叛。所以在专制社会里面,什么样的黑色幽默都可以制造出来的。

《盐铁论》上最后讲到“为天下笑”,注意这个笑,没有人为他哭啊。大家都为他笑,嘲笑他,成为一个笑料,成为一个笑柄。最后还有一个结论:“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我刚才讲举国而攻之,是全国人民要杀他,不是一部分人要杀他。三个层次,一、不仅仅是王公贵族、公子虔这些人要杀他,是全国人民都要杀他,是各个诸侯国的人。因为他们不收留他,是都想杀他,是全天下的人都要杀他。不仅是王公贵族,是秦国的老百姓;不仅仅是秦国的老百姓,是当时所有诸侯国的人,是天下人。而且到最后,还不是天下人要杀他,是他自杀,自找的。

商鞅这个人真是太值得我们去研究,他的成功真是太成功了,他的失败也真是一败涂地。

最后一个问题:商鞅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秦国,他死了,但是他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秦国,留下了什么样的传统。简单地说,秦国在春秋时候是落后的国家、愚昧的国家,但是到了战国的时候,在家看看《战国策》,包括《史记》上,你会看到:在战国时期的各国人士的口中讲到秦国的时候,频繁出现的四个字“虎狼之国”,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后果。概括的一句话就是:商鞅变法让落后的秦国变成了强大的秦国,让一个愚昧的秦国变成了一个野蛮的秦国。缺少的是文明,没有文明,落后的变强大了,愚昧的变野蛮了。

你看商鞅在《商君书.境内》里面,给军队规定的任务:“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商君书.境内》)什么叫盈论?符合朝廷给你规定的最低标准了,回来以后,你这场战争完成基本的目标了,如果在野外打仗,斩首二千以上,就符合标准了。整个的《境内》这篇文章,血淋淋的两个字:“斩首”不断地出现。战争就是以消灭对方的肉体作为目标。当然这种转变,战争变得不择手段,这种转变从《孙子兵法》就开始了。《孙子兵法》就讲到了“兵不厌诈”,开始向不择手段转变。

实际上我们以前跟大家讲过,中原的战争传统,至少在春秋的时候,非常人道的,像一个游戏一样。你就是跟对方打仗,如果我俩一块儿,你拿着刀砍我,我拿矛攻你,打了以后我发现打不过你,我转身就跑。我已经转身跑了,你当然可以追,但是追是有规定的,你追五十步。一边追,你还要数着,一二三四五,追到五十步必须停下来,否则你就犯规了。那我已经跑了嘛,已经认输了嘛,然后我发现对方来了个人,他头发是花白的,怎么办?不打了,“不擒二毛”。头发花白是老人,是不能跟他打的,那是不人道的。我和对方打仗,如果对方已经伤了,失去战斗力了,不能再攻击他,“不重伤”。这些规定跟我们现在的国际上的一些战争法很相近啊,很人道,“不重伤”、“不擒二毛”。那你说秦国的军队行吗?我管你二毛不二毛,砍一个人头回去有五十石粮食呢!

我们用一个个案来说明,秦国的将军白起。在《史记》里面找一个白起的传记来看一看,作为个案,秦国的将军白起的战绩。折起后来被封为武安君,因为打仗打得特别好嘛,被封为武安君。他一生带着秦国的军队攻取六国的城池有七十多座。我现在统计的,只是《史记》里面明确记载到他在这场战争里杀了多少人。《史记》里面,把这个地方攻下来没有说杀多少人,我也不统计。你看有这么几个数字:“昭王十四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于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昭王四十七年)坑杀降卒四十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二十四万回去这么一堆,然后商鞅就给他算账了,多少钱给你;二万人俘虏了以后,把他们身上绑上石头,沉到黄河里淹死;“长平之战”四十万。他就一个将军,算起来就有八十多万了。

在这些统计里面,我要加个说明:我们还没有统计秦国士兵死亡的人数。不可能那些人都把脑袋伸着让你杀呀,你杀别人十个,人家至少要杀你一个吧。秦国士兵死亡的人数没有统计,但是有一个事情可以说明,秦国士兵死亡的人数也非常多。为什么?你想:假如你对方来的人是秦国的士兵,他一定要把你斩首,你如果有地方逃跑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你到无路可逃的时候,你怎么样?你只能是拼死反抗,因为他没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他不会缴枪不杀的。所以这个结果是什么?秦国的士兵杀对方的人数很多,但是秦国的士兵也必须承担巨大的牺牲,因为对方一定战到最后一个。这也是商鞅既定的政策嘛,他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杀对方的人,同时也让对方把自己消灭掉一些嘛。

我举长平之战,我们来看一看,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在长平之战进入到相持阶段的时候,为了取得这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白起在前方,秦王在后方,颁布了一个政令:全国所有的老百姓每人赐爵一级,然后把十五岁以上的人,全部征调到前线长平。那就是说,我们打一点折扣吧,可能《史记》上这个地方有点夸张。《史记》是这么写的:“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全部都送到长平,因为这场战争对他们来说是生死之战,他是孤注一掷了。我们打点折扣,至少可以想象,当时秦国已经用尽全力了,十五岁以上的人都已经去了。这场战争最后结果我们知道,是赵国四十万人被活埋,秦国到底死了多少?后来白起在一次讲话中说到:“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秦国的士兵也死了过半,超过一半,整个国家的人口都空了。赵国死了四十万,秦国应该搭进去多少万呢?

你可以想象,战争到了最后,通过商鞅的变法,用秦国倡导的这样一种残酷的战争方式,最终在战国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战争的规模、战争的血腥程度。我告诉你们,现在学术界,尤其是西方的学术界,不承认这个数字,他们无法想象战争会如此的残酷和血腥。你看剑桥的《中国秦汉史》,西方的学者对《史记》上的这些数字不相信,就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数字太大,他们太善良,他们读读《商君书》就相信了。

这场战争结束了,我们现在还有一个统计数字: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斩杀的六国人数在150万以上。(据《史记》累计)这同样不包括秦国士兵死亡人数。除了这个数字以个,我再提供

话剧《商鞅》观后感

《商鞅》观后感 看完《商鞅》只觉得心情很沉重,没办法说具体是什么感觉,心上似乎压了一块石头,闷闷的,透不过气。 我很尊敬他,比起“卫鞅”“商鞅”,我更愿意称其为“商君”。当时狼烟四起,诸侯混战,我竟产生了一种错觉——商君他就像俯视着终生的神一样,凝望着天下,冷漠且悲悯。不管世人的反应如何,不管代价如何,他已决意去缔造一个没有战乱的统一的帝国。 孔子曾经说自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商君也是。《箜篌歌》里说,“公无渡河,公竞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商君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他要“翻天覆地,倒转乾坤”,他是“五月之子,精赤热烈”,他可以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付出一切,虽万死而不辞。 在播出这部戏之前,桂老师说,商鞅的演员并不好找,因为商鞅的精气神不容易演绎出来。我想也是呀,那样精赤热烈的人,那样的铮铮傲骨,是谁能把他完美的演绎?那个演员出场后我并不是特别看好他,私心想着不过是个普通的演员,只不过比常人多些英气罢了。待他说出“那有如何?那又如何!成大功者,不谋与众!”我心里狠狠地震了一下,服了。 这部剧的冲突特别多,但又环环紧扣,深入人心。幼年的商鞅被景监和公叔痤争抢,公叔痤以五张羊皮得到了商鞅,并且毁坏了姬娘的双眼;公叔痤临死前,推荐商鞅于魏王不成又想杀了他,由于魏王的自以为是商鞅得以全身而退;在秦王坐下舌战群臣,虽没有鲜血与厮杀,但是政治的争斗往往于无声息间进行,却更为惨烈;祭天仪式上,太子冲撞,按照新法,须砍去公子虔左足,商君他虽然支持新法,但是这是他必定犹豫煎熬,内心定有激烈的冲突;姬娘来寻找商君,但他却碍于自己的新法,无法还给姬娘以自由之身,内心纠结煎熬;孟兰皋自献身于国于家,世人皆以为商君无情无义,商君他虽为天下成了好事,但却没有成为一个好人;秦太祝等人设计使韩女嫁给秦王,以离间商君与秦王,此时商君以渐行渐远,韩女为了不让商君再增负,竟自尽;秦王崩,一直受公子虔“商鞅不可留”想法灌输的太子即位,即处死商鞅;商君死前,与姬娘相认,此时他心里些许畅快了点罢,终于满足死去。

商鞅变法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 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之死,富国强兵的秦国和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议教师以图片与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观察本图片,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你认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商鞅之死” 教材从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和反扑;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下令捕拿商鞅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商鞅之死的原因和经过。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和破坏 商鞅变法对于沉寂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他们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并在各种场合批评攻击商鞅的所作所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贵族,在渭水河畔镇压了七百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并将另外一批不满变法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公开对抗。(2)商鞅之死 商鞅在秦国二十余年,屡建奇功,声名卓著,但时刻为守旧势力所嫉恨,遭受攻击,他们在暗中等待反扑时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边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亲信向惠文王进谗言:“大臣权势太重则国家危险,左右太亲近就会使自家性命危险。秦国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不谈大王之法,商君反为王,大王变成了臣子。”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闻讯出逃,一日,他到一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最终拒绝了商鞅的投宿要求。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都咸阳示众。一代雄才就这样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废。商鞅变法兢兢业业二十余年,深入人心,妇幼皆知。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在他死后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力的学习,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1、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解。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破题导入。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总结。 发言,思考。 讲授新课 一、秦孝公求贤 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 2、阅读。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舌战。

观察发言,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归纳。 二、商鞅主持变法 1、归纳:为什么要变法?师生介绍如何开始变法? 2、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小结。 3、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4、法令中那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 点 讨论课堂,举手表决,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变法带来的变化? 2、朗读教材,落实在书上。 3、介绍都江堰、郑国渠。 4、指导阅读,了解商鞅的结局。讨论: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充分发言后,指出成与败要看是否达到了目的。 过渡、引入 仔细看书,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记下笔记。 认识是非善恶,明确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意义和我们在改革中应该有的态 课堂小结学生自己小结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篇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 . 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皇帝 B . 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C . 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 D . 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楷书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2. (2分) (2020高三下·金华月考)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C .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经世致用 D .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统一 3. (2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古代雅典城邦,会于每年冬天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举产生一百多名官员包括步兵及骑兵指挥官、财政官员、及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之后会对这些官员进行职前训练及测试,以便古希腊仲夏新年时使这些官员顺利投入工作。这说明古代雅典() A . 坚持代议制民主原则 B . 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 C . 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 D . 在城邦内部实行直接民主制 4. (2分) (2019高二下·河南月考)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A .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B . 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C . 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 . 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5.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 . 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对于商鞅变法的一些思考

对于商鞅变法的一些思考 从战国形势图来看,当时华夏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西起渭水流域,东至黄河下游,南到长江中下游,北达蓟辽地区。在这广阔的地域上,分布着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和一些小国。在这些诸侯国中,秦国偏处西方一隅,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恰恰是秦国最后统一了中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是它的改革最为彻底,从而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呈现新的特点,国际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这一切,不仅影响着当前国际局势的发展,也对中国周边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前几天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区东海局势陡然紧张,日美的行为俨然就是对中国国防安全的挑衅。现在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在改革进行到关键时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彰显了我们民族进取的决心。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我们求改革是为了得到发展,并不是当初如商鞅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我思索商鞅变法,不想影射什么,而是希望我们的改革需要智慧和思考。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商鞅变法,重要的是感悟商鞅变法的精神实质,并为我们当下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思想的动力和养分。 一、对商鞅变法背景的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秦国地处西陲,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急公斗勇的民风士气,只要有合理严格的制度约束,就能凝聚成统一的意志,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也有非

齐越节稿件商鞅之死

齐越节稿件商鞅之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齐越节——商鞅之死 勒死他,勒死他,用这马央勒死他!为什么为什么我一生下来我的亲生父亲就要勒死我因为巫说,你是五岳之子冲克 父母。巫为什么巫要我死我就必须死你难道还能成为人上之人,还能翻天覆地倒转乾坤吗为什么不 我不愿当畜牲,祖祖辈辈甘愿当畜牲,只会哀号不会反抗,我要问,我要问天,如今这浑噩的苍天,我来问你,为 什么有的人活着天定为人上之人,而有的人活着却如同一头 畜牲。商鞅,商鞅乃辛卯年五月七日亥时生人,五岳之子, 金质热烈,父母不堪将其受害,祖灭满门,五马分尸,这又 如何,绝后代,断宗祀,乃天下第一孤寡之人,孤寡之人, 这又如何? 我逃脱了驾驭生命的马央,活过来了,活了整整五十二年,五十二年!人之有为不在其身而在其志,生活在这个时代,你必须为自己争取一切,甚至是生的权利,任何时代都 需要英雄,因为英雄能改变这个时代,改变生活在这个时代 人的命运。我变法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遇上了这样的时代这 样的国家这样的子民,我要让山川移位乾坤倒转,要让奴隶 们见天日,令显贵们变脸色。 听,他们来杀我来了! 不要对我放箭,不要对我放箭,这箭矢曾是用来刺穿敌人胸膛的。我不死,我不能死。我这时要去哪了哪里不能去哪 里不是我的归宿 百姓们,奴隶们,我,商鞅,就是为你们而变法的商鞅,你们是秦国的子民,为了秦国的现在和将来,有谁为我说句 公道话啊?你们这些愚人!这四野的烈火正在熊熊的燃烧, 这是我亲手将它点燃的,而我将在这腾腾的烈焰中化为灰 烬,商君!你被自己点燃的火焰吞噬了。秦国,秦国你们的 商君将在这里永远的消失了,他将自己的生命浇铸进这秦国 的大鼎之中,他用自己的生命铸造起这里的辉煌,而今天他 却被自己拯救过的人们暴诛了!啊!

商鞅变法对我国法学历史发展的促进分析

商鞅变法对我国法学历史发展的促进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愈发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与方针也逐渐被国民所熟知,通过法律制度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保驾护航已成共识,这也凸显出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在我国的重要性。本论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战国时期秦国所实施的商鞅变法,来分析法学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与传播,根据对商鞅其人和商鞅变法事迹的研究,总结出商鞅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发展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商鞅变法对现如今我国的依法治国政策有何启示作用,从根本上分析商鞅变法对促进我国法学历史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法制;商鞅变化;发展;历史 从我国的法制历史发展来看,商鞅变法是开启我国法学研究、传播法学意识的起点,正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才促使了秦国的强大,通过变法使当时孱弱的秦国逐渐变得强大,并在世代执行商鞅变法制度的情况下,最终促进了秦国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变法也逐渐强化了社会对法学的认可与理解,也带动了其他士子和弱小国家对法学的推崇。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也有很多法律制度源于商鞅变法,可以说,商鞅变法对我国法学历史的发展具

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在改变秦国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逐渐将法学意识深入人心,促进了我国社会对法学的认可。从我们对我国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商鞅变法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关法学的记载,其在井田制度、奖惩条例、郡县管理、阡陌开发等方面的建设颇具成效,而立木为信则是这为这些法令的实施提供了信任基础,为我国后续法学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参考及推动作用。 1.商鞅变法的基本概述 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为秦国的发展与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其在秦国所实施的商鞅变法,才使得原本羸弱的秦国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强盛起来,并统一六国。从商鞅变法在法学发展上的意义来说,其所实施的秦国户籍改革、军功爵位设立、土地耕种制度、行政管理区划、税收法制改革、市场度量衡等方面均属于历史先河,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在法制实施过程中强调诛法不诛心、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等,任何处罚法律条文的均会受到惩罚,而即使拥有异心,但没有付诸实施,也不会受到惩罚,这种观念对于当时的人治社会来说是非常罕见,且难以被接受的。以至于当公子虔受到鼻刑之时,在当时的战国引起了重大的反响,这也为后来商鞅的车裂埋下了伏笔。 商鞅变法总计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变法是根据当时的秦国现状,在户籍、军功、农商等方面进行法制规定,以促进

秦帝国带给我们的法治启示

大秦帝国带给我们的法治启示 ——读大秦帝国有感 秦国兴衰沉浮的五百多年(从秦立诸侯国到秦二世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和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用当时的话说,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变时代;用历史主义的话说,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的转型时代,他既是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也是隶农贵族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更是封建制国体向中央统治国体的转型,他使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就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极致。 春秋战国孕育的时代精神是“诸侯争霸,强势生存”。春秋三百年的纷争兼并,打碎了封建制的窒息封闭,天子权威削弱、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进入战国,这种纷争终于演变为强势生存的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几乎成为没有任何回旋的铁血现实。通过变法来增强国家实力,成为每个邦国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发的人才争夺逐渐变得白热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国君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倍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场全面的大竞争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战争的规模,经济的改革,权力的争夺,文化的争鸣,创造的奇迹,涌现的伟人,

民众与国家命运的联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后来时代所无法相比,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在这样历史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秦帝国,是那个伟大时代强力锻铸的结晶。他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了那个时代刚健质朴和创新图强的精神;他崇尚法治、彻底变革、统一政令,努力建设,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完成了一场伟大的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 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秦帝国开创并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彻底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最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二是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三是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以全民族利益为根本,对蛮夷和愚昧文明进行冲击。四是构建统一的文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载体下凝聚起来。五是兼容并蓄,消解融会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经融入了中国文明历史发展的血脉。否则,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顽强地生存数千年而成为世界上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 秦孝公时的秦国贫穷积弱,世族贵胄拥权自重,国人私斗成风,臣民被划分为三六九等,贵族只赏不罚,奴隶只罚不赏,国人虽雄心勃勃,“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却无力改变秦国的穷困窘境,更面临被六国强行瓜分的危局。是什么促使秦国从弱小走向强盛,变成六国眼中的“虎狼之邦”?是“商鞅变法”。为

《商鞅南门立木》读后感(共2篇)

《商鞅南门立木》读后感(共2篇) 《商鞅南门立木》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帮大家的《商鞅南门立木》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星期,我们学习了《商鞅南门立木》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这篇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改革家商鞅通过“南门立木,立木取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的故事。表现了他聪明,有胆识,有气魄,言而有信的'高尚品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公元前356年,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当时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不但旧贵族持反对意见,而且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面对重重困难,商鞅没有放弃,而是苦思冥想。他已经决定要进行变法,就不会轻易放弃! 这天清晨,商鞅在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下令道:“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朝廷就赏给他十两黄金。”面对这道令,百姓们议论纷纷,半信半疑。告示挂出后一天都没人来搬动这根大木柱。第二天,商鞅再次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

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面对金钱的诱惑,终于有人搬动了这根大木柱。 当扛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便立即宣布: “小伙子,请上来领赏吧!”因此,商鞅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商鞅“南门立木,立木取信”一事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商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实际行动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从根本上保证了变法的成功。 读完了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了一个聪明,言而有信的商鞅。他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而是苦思冥想。他为了国家富强而变法,为了建立起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而变法。我们要学习商鞅的品质,做一名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好学生。用诚信去感化更多的人,让国家变得更富强。因为少年强,则国家强! 商鞅南门立木 目标 1.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商鞅变法(七年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改革第八课《商鞅变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标要求: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史实,进而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教材分析: 战国时期的两大特点:一个是“乱”;一个是“变”。《商鞅变法》一课上承第七课《战国争雄》,下启第九课《秦朝的统一》。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相对于东方六国来说相对落后,秦孝公继位后深感落后就要挨打,故而广纳贤士、下诏求贤,此时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来到秦国,君臣二人冲破旧贵族的阻扰,齐心协力,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终于使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为秦国灭六国,建立统一王朝奠定基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和之后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改革开放一样,都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代的变化要求进行改革,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但每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课时安排:1课时。 3、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有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大都在11---13岁之间,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该阶段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和历史故事知识的积累,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对未知事物从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 象的能力; 1

商鞅变法给我的启示

商鞅变法给我的启示 黄旭 商鞅,姓公孙,魏国人。战国时著名政治家。他劝说秦孝公变法图强,受到重用。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贴上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今’。”告示下聚满了人,议论纷纷,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观看的人更是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上述徙木立信故事告诉我深刻的道理:做人做事必须要诚实、讲信用。 从此以后,商鞅着手开始变法,变法从信用入手,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开始大规模的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奖励耕战,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农业发展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权力。 那么,我们在平时做人做事应该怎样进行呢? 比如,如果我购买一套商品房,资金不够。首先,预付三分之一房子的款项,与卖方订立合同,然后分十年还清欠款,月月按时去银行交纳按揭款项,从来没有拖欠一次按揭款项。十年时间一到,顺利拿到了房产证。这样房产公司和银行就会说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我也用行为证明了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再如,我和几个朋友去酒店吃点东西,身上没有带现金。吃完后,先用信用卡还款,过了几天去银行现金交款。这样,酒店、银行说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诚实、守信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我希望我们的吃、穿、住、用、行都在诚实和守信用中实施并执行。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商鞅变法,虽然商鞅以死告终,但他的变法不能不说是成功的。他在当时使秦国更加强大,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当今是一个法制社会,而商鞅就是一个开法制社会先河得人。他的一些理论思想对当今建设法治社会也起到了深远影响。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 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政策,如说汉化,写汉字,穿汉服,改姓氏,提倡鲜卑与汉通婚,甚至迁都,都是对鲜卑族大大不利的,他使鲜卑族这样一个游牧民族丧失与生俱来的战斗力和野性,加速了鲜卑族的灭亡。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北游牧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现在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①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北方。②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得汉中。③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各班出好一期“你好,普通话”为主题的黑板报。 2、组织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对校园、周边街道及社区用字进行调查反 馈,积极纠正不规范用字 3、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朗读活动,“祖国,我为您骄傲”演讲比赛, 4、“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主题班级黑板报评比。 5、“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手抄报比赛。 宣传语: 1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3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化民族凝聚力 4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

读《商鞅立木取信》有感

读《商鞅立木取信》有感 方若宇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是的,“诚信”这两个字是自古以来一个人成功的秘诀之一,这是不变的真理。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按《大学》这本古书的理论来说,就是违背了天命。按自然的规律来说,就是火堆里没有了薪柴,鱼没有了水一样。想想看火没有了可燃物,就不能燃烧;鱼没有了水,就会死亡。同样的道理,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会像上面举的例子一样,那就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甚至生存。 道理在哪儿?我讲一个故事——“商鞅立木取信”。这个故事差不多能说明这个道理:公元前361年,秦国新国君即位,称“秦孝公”。但当时秦国文化发展落后,在海外国家的眼里,那是一个野蛮的民族;国内,百姓对君王的信任度很低,国家急需救国人才,终于,一个叫卫鞅的人说出了变法强国的良策,同时卫鞅提出了一个能在实际里能真正强国的原则:诚信。为了让百姓拥护并遵守新政法,他在南城门那儿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柱,并发了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万两黄金,一开始谁也不相信。因为按当时的常理,统治者使百姓如牛马,压榨不说,哪里会有奖赏?可有一个人壮了胆儿,抬着木头到了北门,真得了五十万两黄金,一文不少。从此,百姓知道,秦国有个商鞅,

说话当真,秦国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百姓当然也是拥护秦国的新政法了。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开头的问题,诚信可以让一个国家兴旺起来。 同时诚信也可以是一种武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以“信”立国,所以晋国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有一年,周朝天子把原国改封给晋文公,原国国君原伯贯不肯归服,造谣晋文公的军队杀人无数,百姓信以为真,决心死守城池。晋文公看百姓不肯归服,就当众宣布三天攻不下城就立即撤军。果然第四天清晨,晋军就撤了,百姓被感动了,就开门迎接晋军,原伯贯也下了降书。打仗凭借信用,可不战而胜;治国凭借信用,可得民心。可见信用的威力之大,它可以是美德,有时还是一种无敌的武器。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是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说过的话。生活中也有许多应验了这句话的事情:萧山地区的羽绒制品从大约80、90年代大量生产劣质羽绒制品,使中国羽绒出口业一落千丈,到2001年左右才完全恢复,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温州皮鞋。1987年在杭州武林广场点起的那把大火,时称“星期鞋”“晨昏鞋”的温州皮鞋被付之一炬。温州皮鞋名誉扫地,温州人花了整整14年的时间才把当年一朝一夕所失去的信用重新捡起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商鞅之死和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之死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下令捕杀了商鞅。 2.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商鞅变法的作用 ①改革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②改革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③改革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表现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并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名师点拨]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商鞅死后仍遭“车裂”。但新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因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二、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改革启示] 法家推行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反省。一是改革手段以严峻著称,不尊重他人生命,动辄采用过激的流血手段,用血腥手段镇压改革的人。人为地激化了改革的矛盾与斗争。二是为改革不择手段的做法和牺牲式的改革精神不值得提倡。改革者不仅要长于推进改革,而且还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性命,珍爱上天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改革需要义无反顾,但也不需要献身。 主题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对秦国而言,使秦国受到富国强兵之效,为后来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2.消极影响: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对后世而言,商鞅用法过峻,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2)材料二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答案(1)变法使秦国富强。 (2)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否定。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商鞅变法顺应

大秦帝国商鞅经典台词解析

大秦帝国商鞅经典台词解析 《大秦帝国》商鞅经典台词 话剧演员出身的王志飞台词功底十分深厚,对台词的处理方式也令许多观众为之着迷,而《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剧本更是字字千钧,句句经典,好剧本遇上好演员,让这些台词产生了触动人心的力量,也让商鞅这个艺术形象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商鞅的台词更是在网络间竞相传颂。 商鞅台词之忠肝义胆:盟誓 “我不识君,君不识我,君之热血,殷殷荐我。” 这是剧中商鞅在一位舍生义士墓前的祭拜之辞。虽然今天人们已经很难理解中国古人仗义死节的壮烈精神,但依然被这样的人格力量深深感动。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这是剧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打动观众的一句台词,商鞅和秦孝公的盟誓,让两个伟大的政治家紧紧结合在一起,正是他们生死相扶的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让秦国走上了变法强大的道路,也成就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君臣佳话。 商鞅台词之胸怀天下:信念 “卫鞅之志,为天下立制,为万民立法,绝不为自己安身立命谋职谋路。” 商鞅在游走列国的时候,见到了秦孝公的《求贤令》,受到秦公吞吐八荒的志向感染,决心到秦国一展所学。但同时,他拒绝

了与秦孝公渊源颇深的百里老人的举荐信,坚持靠自己的实力接受考核。这种不求安身立命,一心胸怀天下的大公无私之心,既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也符合中国治学治国的最高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商鞅台词之舍生取义:殉道 “春秋以来,名士以全身自保为功业至上者,不乏其人。然而这世上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从不盘算个人的生死归宿,更不会以此作为进退依据,国家要强大,就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为国家流血,自然也包括我卫鞅的鲜血……鞅之生命,鞅之归宿,永远与秦国新法同在!” 在面对老世族势力复仇,秦国新法面临存亡考验的时刻,商鞅没有选择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决心以死护法,甘愿用自己的鲜血平复世族仇恨,以换取秦国法治的延续。当生命与信仰不可得兼的时候,商鞅选择了信仰,让法治精神植根于秦国大地,完成了一代法家巨匠的最后使命。 商鞅台词之哲学解读:棋道 “世间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民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最终,造物又被芸芸众生围。此为棋道,更是天道人道。所以,棋以‘围’命名,正合天地万物之法则。“ 商鞅是一个政治家,但是他的围棋造诣非常深厚,棋道高远、无人可及,他关于棋道的一段论述,于方寸之间见天地大道,可谓格局开阔,气魄宏大。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百家争鸣时代的精

浅论商鞅变法

浅论商鞅变法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韦润儒(选修课论文) 关键词:商鞅变法结果历史意义 战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发生的许多事情一直以来为许多人津津乐道。帝王将相轮番登场,各路豪杰纵横捭阖。战国初期,韩、赵、魏分据晋国,随后田氏带齐,形成了齐、楚、燕、赵、韩、魏、赵、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后来秦国却一统天下,这与商鞅变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这样认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经济和政治的基础。它让秦国拥有着当时最为管用的制度。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年经时候喜欢刑名之术,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后来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公叔座重病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时得不到魏惠王的认可,于是公叔座让商鞅离开魏国但是商鞅并没有立刻离开。 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颁布求贤令,于是便携《法经》投奔秦国。第一次朝见秦王时商鞅以帝道游说秦孝公但是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认为是狂妄之徒;第二次见孝公时商鞅以王道说之,孝公仍然不为所动,第三次商鞅拿出了霸道之术,虽然没有被立刻采用但是却的到了秦孝公的肯定,于是乎,商鞅在后来的会面中大谈富国强兵之道,孝公深为折服,不久之后重用商鞅。后人在看这段历史时,有人认为商鞅是一个和孝公一样的野心家,其实他一开始就想推销自己的霸道之术,但是在这之前他想试探一下孝公,以了解其内心想法。而孝公多次接见他说明孝公也认为来着不是这么简单。 孝公六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全权负责国家体制改革,对于商鞅这样一个外族人,孝公把行政大权交给他一方面可以看出孝公对商鞅的信任,另一方面则表露出孝公力图变法、富国强兵的不变信念。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准备在秦国推行变法,但是害怕招到国人的非议,危害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他召来群臣商议此事,为自己变法找到理论依据,使之名正言顺。果然,变法一提出,甘龙、杜挚就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这就是人们提及的舌战群儒,商鞅的精彩表现为变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自己赢得了舆论上的优势。 变法之争结束以后,秦孝公命商鞅实施变法事宜。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这一举动让百姓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可以信任。于是乎,商鞅以仅仅50金的代价就争取到了实行变法的群众基础,这实在是高。就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也高度评价,认为凭借着一点就足以“治四海,平天下了”。 一切就绪以后,商鞅奉命颁布了《垦草令》,由此开启了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的贵族加入到农业的生产中来、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在今天人的眼里看来,实行限制商业发展的方法似乎不是特别明智,但是如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站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看待问题的话就不是很难理解,而且还会对商鞅缜密的思维、严谨的逻辑产生钦佩。对于土地而言,稍微有点经验的人在看完农夫庄稼的长势后都可以大概估计出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应该向国家缴纳多少税。但是对于商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们虽然家在国内但是由于经商的特殊性常常出门在外,到各个国家去。至于年收入是多少,在当时的管理体制下几乎是不可

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或变法成败的规律 (1)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但是,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王莽改制以“王田私属,不许买卖”的策略对当时土地兼并剧烈、人民沦为奴婢、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弊开了一剂对症药方,而结局适得其反,即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已雄辩地证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进封建经济走向初步繁荣、推动当时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王田制”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必然为历史的进步所唾弃。 (2)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

历史故事:商鞅的故事_作文素材

历史故事:商鞅的故事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着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生平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西河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梁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毖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

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驷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变法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