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师范大学5套题及名词解释

南京师范大学5套题及名词解释

南京师范大学5套题及名词解释
南京师范大学5套题及名词解释

[现代自然地理学]词汇表

岸礁(fringing reef)

又称“裾礁”。一种与海岸相连、宽度不等的珊瑚礁平台。珊瑚向上生长以低潮位为准,故其表面大致与低潮潮位高度相当,外缘向海洋方向倾斜。我国台湾恒春半岛、海南岛东岸都有分布,最阔处可达千米。[10]

半岛(peninsula)

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环水,一面同陆地相连。如我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10]

饱和带(saturation zone)

地下自由水面以下被水充满的地带。由于自由水面以下的岩石处于大于大气压条件下,

岩石的空隙几乎被水充满。储存在饱和带第一无压含水层中的潜水,以及充满两相对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4]

堡礁(barrier reef)

又称“离岸礁”。有泻湖同陆地隔开的珊瑚礁。成堤状,而多数成不连续的岛状,围绕着海岸延伸,距海岸十数千米至二百千米不等。最长的如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延伸达2000千米以上。[1

暴雨径流(storm flow)

由暴雨产生的水流。包括坡面流和河槽流。因历时短而强度大,故陆地水文学研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古算其大小的标准一般用重现期或频率概念,如百年一遇,千年一遇。[12]

雹灾(hail damage)

雹是发展得特别旺盛的积雨云的产物。直径往往大于5毫米。由于从几千米的高空降落,冲击力极大,往往会损坏房屋庄稼人畜造成灾害。[12]

北半球(northern hemisphere)

赤道以北,夏至日(6月22日)白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白昼最短的半个地球。[15

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

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一年内可能达到的最北点所在的纬线。。[11],[12]

北极(North Pole)

轴北端与北半球表面的交点。[11],[12]

辫状河(braided stream)

河流纵横交错,形似鱼网的水系。常出现在土质疏松的河漫滩和河流三角洲上。

河道易淤易冲,变化频繁。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上发育的这种水系。[10]

滨(shore)

是陆地面与海水面的交界处。由于潮位的升降、风成增水、减水和海面上气压的急剧变化等作用,滨线随时移动。通常把多年平均高潮位的滨线作为海岸线。[10]

冰擦痕(glacial stria)刻在暴露出石上的窄槽或划痕,它们是由嵌在滑移冰川底部硬石块的磨蚀作用而形成的。擦痕可为我们提供以前冰川作用地区冰快运动方向的有用

线索。[23]

冰川(glacier)

覆盖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有明显运动迹象的大规模冰体。[23]

冰川学(glaciology)

研究所有天然冰及各式天然冰体的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科学。它以冰为研究

对象、自成体系;内容涉及冰体的理化特性、成因与分布、冰川流动及与其有关的

力学和热学,冰体变化与气候地貌间的关系等方面。[15]

冰斗(cirque)

冰斗是分布普遍而明显的一种冰川地貌。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下坡的一面是个

缺口,外行呈围椅状。它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的冰坝所组成。[7]

冰斗冰川(cirque glacier)

较小的冰粒雪和雪集合体,所占据基岩上的一种手扶椅形的凹地。相对它的长度来讲比较宽。它由吹雪迅速补给,因此表现出活跃的特性,包括旋转滑动。[23]冰盖(ice sheet)

指一大冰块,其面积一般大于5000km2,由冰穹和溢出冰川构成的。[15]

冰后期(post-glacial)

晚更新世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期,一般指全新世。[15]

冰期(ice age)

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冰期时,极地及高山高原的冰川范围扩大,雪线下降,动植物及自然地理带退至低纬度或海拔较低处,海平面大幅度降低。[15]冰楔(ice wedge)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是年均气温低于零下六度的多年冻土区长期冻结的产物。其出现是气候寒冷程度的标志。[15]

冰原(ice field)一块近于水平的冰区,其面积从大约5Km2到接近大陆的规模,是在高而均匀的陆地表面上满足冰体积累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它与冰帽不同,因为它没有冰穹而且其流动受下伏地形支配。[23]剥蚀面(denudation)若夷平面规模较小,发育的又不很充分,随后又在地壳差异运动抬升过程中,被河流分割的支离破碎,呈现不于同高处,这类缓平地面称为“剥蚀面”。[10]

剥蚀作用(denudation)

简称“剥蚀”。风、流水、冰川、波浪、海流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按照外力性质分为风蚀、水蚀、浪蚀、冰蚀、潜蚀等[10]

残积物(eluvium)基岩经物理化学风化后,逐渐形成与母岩不同的碎屑物质,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其成分主要为基岩碎屑、黄褐色铁质斑点、红土质(铁铝质)、高岭土和粘土等,无分选,亦无层理,只因风化程度不同,使上下层在特性上和成分上有所差异,构成复杂的风化壳剖面[10]

草原(steppe)是温带夏绿旱生性多年生草本群落类型。[9]

草原气候(steppe climate)半干旱性质的气候,分布在沙漠外围毗邻地区。年降水量较少(<500毫米)且降水变率较大,集中在夏季,以阵性雨为主,蒸发较盛。土壤水分仅供给草类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则因所处纬度而不同。[17]

草原土壤(steppe soil)是指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它们主要分布在温带、暖温带以及热带的大陆内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草原土壤的共同特点是:㈠气候条件较干旱,土壤受淋溶作用较弱,土壤盐基物质丰富,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的钙积层,交换性盐基呈饱和状态;㈡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故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较少;㈢土壤反应大部分为中性至碱性。[8]

侧向侵蚀(lateral erosion)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侧向侵蚀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由于主流线迫近凹岸和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蚀,凸岸堆积,这就使弯道曲率半径不断减小,离心力不断增大,横向环流随之增强,侧向侵蚀也就相应增强。[7]产流(runoff generation)降水或冰雪融水在流域中产生径流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流现象和产流过程受气候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14]

产沙量(sediment yield)一定流域岩石在风力水力热力和重力等作用下往往要被侵蚀和输移,被侵蚀的岩石经过输移过程中的冲淤变化,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流域的产沙量。[12]

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森林外貌四季常绿,呈深绿色,上层林冠呈半圆球形,林冠整齐一致。有明显的建群种,分层明显,乔木1-2层,其下有显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藤本植物以草质为主,木质甚少,附生植物以苔藓、地衣为主,很少被子植物种类。[24]

潮汐通道(tidal intel)又称“进湖口”。海洋连接河口、海湾、泻湖间的水道。是潮水进出的通道。世界上许多海港利用潮汐通道作为进出海港的深水航道。[10]

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简称“沉积”。被搬运的物质不再继续搬运而发生沉淀堆积的

作用。[10]

沉积物(sediments)沉积作用堆积下来的物质称为沉积物[10]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

具有一定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标志的地层单元。这些特征和标志能反映沉积物(岩)形成的环境,所以沉积相即指一定沉积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的组合。[10]

城市气候(urban climate)

城市地区的特殊的气候状况。城市地区高耸密集的建筑物,纵横交叉的沥青(或水泥等)道路以及高度集中的人口使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各分量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局部性气候。较郊区具有气温偏高,多雾,对流性降雨增多,风变异性大等特点。[14]

城市热岛(climatography)指高层建筑集中的大城市,由于下垫面性质改变,以及人类活动释出余热给空气,使城市气候较周围郊区高些,形成一个岛状的热中心。[14]

承压地下水(confined groundwater)

充满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具有承压水特征即深处的承压水由上部水的静水压力而具有水头压力,承压水因水头压力而升到地表以上就是"自流水"。[12]

赤道(Equator)通过地心并垂直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割线。[11]

赤道带(equatorial zone)在地球南北纬10度之间的区域,占地球表面积17。37%。此区域内全年受到太阳辐射最强,年变化小,日变化大。[16]

冲沟(gully)一种较大的、有间歇性水流活动的条形凹地。由切沟发展而来,沟谷平面图形呈梭形,横剖面大致呈“V”形,宽度和深度可达数十米。沟床纵剖面呈凹弧曲线,与沟身所在坡面明显不一致。冲沟只沟谷中主要类型,标志着地区性强烈侵蚀阶段。[10]

冲击层(alluvium)冲积物组成的地层为冲击层。[10]

冲击扇(alluvial fan)山地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河流流至山麓出口处,流速降低,分成多股水流,呈放射状向外流动,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下来,河床也因堆积抬高而不断变迁改道,形成冲击扇。[10]

冲积物(lluvium)

又称淤积物,通指河流沉积。冲积物组成的地层为冲击层。组成冲积物的粒径大小,在河流纵剖面上,有随着距源地越远粒径越细的趋势;在河流横向上,也常有距主流线越远粒径越小的分布规律。具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层理清楚等特点,并含有多种砂矿。可分河床相、边滩相、河漫滩相等不同类型[10]

冲击锥(alluvial cone)指沟谷口形成的半圆锥型堆积体。由于沟谷流水流速较大,挟带较多的碎屑物质,到达沟口后,坡骤减,流速急剧降低,同时水流开始分散,挟带的碎屑物质迅速堆积,形成冲击锥。与冲击扇、洪积扇比较,规模较小,表面坡度较大,组成物质分选性较差。[10]

吹蚀(deflation)吹经地表的风由于气流的紊动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21]

垂直地带性(vertical zonality)

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随高度递变的规律性。[11],[12]

大陆(continent)

陆地被海洋包围分割成若干地块,面积较大而连续成片的大块陆地。[11]

大陆度(continentality)

表示受大陆影响程度的指数。通常以消除纬度影响后的温度年较差作为度量标准。其中较广泛流行者如波兰学者焦金斯基的计算式为:K=1。7A/sin$-20。4 式中k--大陆度(%),A--温度年较差(度),$--纬度[14]

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又称“陆架”、“陆棚”、“大陆棚”。是沿海陆地向海

的自然延伸部分。从低潮线起向海方向缓缓倾斜,延伸到坡度突然转折变陡处。平均水深约150米,平均坡度为0.1度,平均宽度75千米。[10]

大陆性气候(continental climate)

受大陆性影响强烈的气候。年,日温度较差大,极值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海洋性气候早,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多集中在夏季,雨量变率大。云雾较少,湿度较低。我国西北内陆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14]

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

又称“陆坡”、“大陆斜坡”。大陆架与洋底的过渡地带。顶部是大陆架的边缘,坡麓平均深度是5560米,宽十几至几百千米,平均宽70千米,坡度为几度至20几度,平均为5度50分。常具接替状,其上有海底峡谷发育。沉积物主要是软泥和细粒的、夹杂贝壳的泥质沙。[10]

大气圈(atmosphere )包围地球整个空气层的总称。[12]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

因污染物或由它转化的二次污染物的排放,使大气质量恶化以致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15]带(belt)是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是按地表热量的分布及其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划分的。[6]

单面山(cuesta)又称单斜山。在单斜构造地区,岩层倾角较缓,软硬相间,受侵蚀切割后,软岩层被蚀成谷地,硬岩层突露成山岭,即单面山山体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往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10]

淡水湖(fresh water lake)湖水盐度小于1。0%的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等均为淡水湖。[14]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指巨厚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和巨石等特殊地貌。以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红色砂砾岩的固结程度较好,地层产状平缓,富垂直节理,透水性良好。[10]

刃脊(ar te)随着冰斗的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两个冰斗或冰川谷地间的岭脊不断变窄,最后形成薄而陡峭,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7]

岛屿(island)四面环水的一块陆地。位于海洋、湖泊或河流中。通常把较大的称“岛”,特别小的称“屿”。根据成因可分为堆积岛、大陆岛、大洋岛。[10]

倒置地貌(inverted landform)

又称“逆地形”、“倒转地形”。地形起伏和构造所成的原有起伏相反的现象。如褶曲构造中的向斜山、背斜谷。[10]

地方气候(local climate)介于大气候与小气候之间的区域性气候。如森林,城市,湖泊等占有一定范围的特殊地形,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使热力性质及环流性质等形成一种特定的分布形式。故分别称它们为城市气候,森林气候与湖泊气候统称为"地方气候"[14]

地带(zone)由于水热对比关系和水热季节组合的相似性,在显域景观中具有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异特征的土壤植被群系纲的区域。[6]

地带性(zonality)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极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在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11],[15]

低地(lowland)相对低下的低平地,往往与地质构造有关。

山系高原的汾河低地是地堑陷落带,东西两侧有高起的断层崖。黑龙江三江平原低地是挠曲运动的陷落带,地下水位高,低地中常成沼泽化。[10]

地理过程(geographical process)

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在可感知的和可测量的基础上,按照时段的长短,建立依照时序各类地理性质的表现,把这些性质放在某个规定的范畴中进行分析,得到在纵向上的表现

规律。[15]

地理环境(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成分而成的整体[11],[12]

地理经度(longitude)

本地子午线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角距离。[13]

地理纬度(latitude)本地法线相对于赤道面的角距离。[13]

地理学(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地学科。[11]

地理系统(geosystem)由相互联系的地理因素连接而成的统一体,在空间上有一定的接线,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12]

地理因子(geographical factors)

又称地理基质,构成地理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但应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和能量组分。[15]

地貌(landform)地表起伏形态。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10]

地貌成因(geomophogensis)

组成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诸种自然因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制约着地貌地貌形成过程的强度、组合状况和空间分布,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称之为地貌成因。主要有:组成地壳岩石圈的各类岩石,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以及时间因素等[21]

地貌学(geomorphology)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21]地貌组合(landform assemblage指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地貌类型组合在一起。如岩溶地区的峰丛-洼地、丘陵-洼地等。[10]

地壳均衡(isostasy)

关于地表重力场的一种假说。简称“均衡说”。1855年由英国普拉特(J.H.Pratt)和艾利(G.B.Airy)提出。认为较轻的地壳象冰山一样浮在较重的地幔上,并按阿基米得原理达到均衡状态。即从地下某深度开始向下,同深度的同等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或所承载的质量趋于相等。[10]

地球(earth)人类所居住的星球,使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三远的大行星。[12],[14]地区(area)我国省,自治区设立行政公署指导工作的地方。[13]

地下河(underground river)

又称“暗河”“伏流”由于岩溶作用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和地下通道,地面河流往往经地面溶洞潜入地下形成暗河,称“地下河”。[12]

地下水位(water table)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面的绝对高程。即地下水面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程。打井时,首先发现的地下水位,叫做初见水位;经过一定时间后稳定在某一高程,叫做静水位。[12]地形气候学(topoclimatology)

研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学科。是由20世纪50年代若奇(K。Knoch)和索恩思维特(C。W。ThruthWaite)提出的。[15]

地中海气候(Mediterranean climate)形成于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的西岸地区。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夏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炎热干燥。以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分布最为典型,故名。[12]

顶级群落(climax)克列门茨认为,无论起始于哪一种基质的植物群落,都向更中生化的方向发展变化,最终与大气候背景相协调。如没有外来干扰,即使原始群落性质完全不同,也会达到同一种稳定的植物群落,这称为顶级群落。[9]

冻害(freezing damage)

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植物越冬期间,在低于0度严寒条件下,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的现象。[12]

动物地理学(zoogeography)研究动物分布规律的科学。地理学与动物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形成与发展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着密切联系。[15]

动物区系(fauna)通常指一个地区或某个地质时期所有植物的总称。可按分类系统、自然或地理区域及地质时期等原则划分。[15]

洞穴堆积(cave deposit)又称“洞穴填充”。指在洞穴中各种不同的堆积物。包括碎屑堆积、化学沉积、有机充填以及混合充填。[10]

冻胀(frost heaving)由于表土上形成达30mm厚的冰透镜体而造成地面或个别颗粒的向上移动。[23]

断层谷(fault valley)纵谷的一种。沿断层或断裂发育的河谷。因断裂带上地层破碎,抗冲性和抗蚀性显著降低,在水流作用下发育成河谷。如雅砻江下游麦地龙至渡口为断裂带发育的河谷。[10]

断层三角面(triangular facet)断层崖遭沟谷或河流切割,形成断层三角面。[10]断层崖(fault scarp)为断层上盘形成的崖壁或陡坡。阶梯状断层可形成阶梯状断层崖。老断层崖形成后,断裂运动复苏,在老断层崖下又出现新断层崖,称为“复苏断层崖”。[10]

断块山(block mountin)又称断层山。地壳断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体。可分为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10]

堆积作用(deposition)指搬运的泥沙和砾石等物质,因外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海流等)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而聚集的现象,以及岩屑在重力作用下的堆积、火山喷发物的堆积。有流水堆积、冰川堆积、风成堆积、重力堆积等。堆积作用比“沉积作用”含义更广,但两词往往通用。[10]

多年冻土(permafrost)又称永久冻土,指数年或千百年以上经久不化的冻土层。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度)区的产物。[15]反照率(albedo)

即地面反射率,也就是地面反射的辐射与投射在地面上的辐射之比。[16]

方山(mesa)

又称“平顶山”、“桌状山”。山顶平展、山坡陡峻的山体。软硬相间的水平岩层(岩层倾角小于5度左右)地区,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坚硬岩层形成顶平坡陡的顶盖,松软岩层受顶部坚硬岩层的保护形成山坡,有的山坡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坡形呈阶梯状。如四川盆地中部以红色砂岩为顶盖的方山。[10]

非地带性(azonelity)

又称隐域行,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极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不按或偏离地带性规律的特性,或仅指不呈带状分布的地方性差异。[15]

非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a)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自然资源,如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等。[15]

分水岭(waterdivide)相邻两流域之间的山岭或高地。[10]

峰(peak)通指尖山顶。有的是组成岩石比周围坚硬由差别侵蚀而成:有的是断层、褶皱或岩层产状、垂直节理控制的结果:也有的是火山锥[10]

焚风(foehn)原来专指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沿山坡下吹的干而热的风,现泛指由山坡下沉气流导致的干热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是按照干绝热直降率降温,

当空气温度达到饱和时水汽凝结,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破下降,按干绝热直降率增温,山后的空气温度比山前高的多,湿度也小的多。[12]

峰林(peak foest)

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峰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峰林是在地壳长期稳定下,石灰岩体遭受强烈破坏并深切至水平流动带后所形成的山群。[7]

风化(作用)(weathering)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7]

风化层(weathered crust)

地表因风化而形成的堆积层。基岩风化层一般自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变轻,风化物质逐渐变粗,并过度到基岩。表面往往发育成土壤。[10]

风化壳(weathered crust)

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称为风化壳。风化作用可以达到的深度,也就是风化壳的厚度,主要决定于气候、构造、地貌和发育时间等因素。它的厚度可以从几十厘米、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7]

风口(wind gap)原先为水口,后因河流改道而成为风口。如河流袭夺发生后,在断头河和袭夺河之间,原为被袭河流过的地方,由于袭夺河的强烈下切侵蚀,使它成为分水地带,但仍然存有原河谷的形状,形成风口。[10]

风棱石(wind-faceted stones)

散布在荒漠表面或戈壁滩上的岩块与砾石,经风沙长期磨蚀,形成光滑棱面和棱边,称“风棱石”。棱线常和风向近于一致,由于风向的变化或石块的转动,石面有几条棱线出现。[10]风蚀(wind erosion)即风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包括风将地表松散物质吹走的吹蚀(吹扬)作用和风沙流的冲击、磨擦等磨蚀作用。[21]

风蚀脊(yardang)即“雅丹”。在干涸的湖底或河湖堆积阶地上,定向风沿干缩裂隙吹蚀,裂隙扩大,使平坦的地面逐渐形成与主风向平行的不规则的长条形土墩和沟槽相间的地貌组合,相对高度一般为5-10米,甚至更大一点,长度数十至数百米,整个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21]

风蚀坑(blowout pit)称为“风蚀壁XI”,又称为“风窝”。为风沙流磨蚀岩壁所形成的蜂窝状地形。它在花岗岩和砂岩岩壁上最发育,太阳辐射岩壁时,组成岩体的矿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进行类别风化。有时由于岩体内部的盐溶液沿毛细管到达眼市表面处结晶,也使岩石表层崩解。风沙流吹蚀这些风化了的岩体表面形成许多浅而小的凹坑,风沙流进一步沿凹坑旋磨,使之加深扩大,形成许多形状各异的小洞穴和凹坑。这些洞穴和凹坑有的群集,有的散布,或如窗格,或如蜂窝。[21]

风蚀洼地(deflation hollow)荒漠地区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在长期吹蚀下形成宽浅而轮廓不清的凹地。一般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主风向平行,有时成排出现,这类洼地直径一般小于50米,深度仅1米左右。[21]

风速(wind speed)

风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常用单位米/秒,海里/小时[17]

蜂窝状沙丘(honeycomb dunes)

蜂窝状沙丘是沙漠中一些碟状洼地及分割它们的丘状高地的地貌总称。它们比较固定,只是本身形态受风力作用而有变化,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半固定型的风积地貌。强烈的龙卷风把沙漠地面吹成一个个圆形洼地,被吹蚀的沙粒,堆积在洼地四周而成蜂窝状沙丘。[20]风向(wind direction)

指风的来向。地面风向用16方位表示。每相邻方位的度数差22。5度。高空风向用方位

度数表示。即0度表示正北,90度表示正东,180度表示正南。270度表示正西。[14]

G

干谷(dry valley)

干谷是喀斯特区往昔的河谷,但现在已经无水或仅在洪水期有水活动,成为遗留谷地河流干涸的直接原因是喀斯特潜水面降低到河谷之下,因此使河水潜入地下,成为伏流。引起潜水面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地壳上升和喀斯特作用向地下发展以及地下河袭夺地表河流上游,使它的下游变为干谷;曲流河段因地下河的裁弯取直也同样回产生干谷地貌。[7]

干热风(dry-hot wind)

又称“干燥风”。出现在温暖季节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干热风袭来时,常使气温显著升高,湿度显著降低,蒸发迅速,严重时往往会导致农作物的枯萎或死亡。[14]

干燥度(aridity)

一般反映各地区的干湿程度,即指植物的最大蒸发量与降雨量之比。计算公式为K=E/R=0。

16>t(t为>=10度稳定期积温)/R(>=10度的降雨量)。K为干燥度,E为蒸发量,R为同期降雨量。K>1,表示降雨量不敷需要;K<1,表示降雨量有余。[12]

干燥气候(arid climate)

空气干燥,降水稀少为主要特征的气候类型,在柯本气候分类中B性气候,其大陆度很大,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200毫米,自然景观为荒漠,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中国常以年干燥度 >4为干燥气候。[18]高草草原(prairie)

又称普列列群落。介于森林高原和矮草草原间。分布于北美大陆中部。[15]

高山矮曲林(alpine krummholz)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由于风力增强及冬春积雪较多,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或灌丛状,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形成耐瘠薄土壤、萌生力强,适应高的空气温度和强风,组成单纯、呈单层外貌的矮曲林。[15]

高山土壤(high mountain soil)

石质高山垂直带最上部、森林郁闭线以上或无林的高山、高原土壤。基本特点有四:㈠土壤发育程度低;㈡具有特殊的“生草”作用;㈢土壤随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而分化;㈣高山土壤的形成类型大体可区分为以下三个类型:草甸型、草原型和荒漠型。[8]

高原(plateau)指海拔较高(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外围较陡的高地。一般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10]

高原气候(plateeau climate)海拔高,地面广,起伏平缓的高原上形成的气候,特点为(1)随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水起尘埃等随之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2)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3)降水在湿润气流的迎风面上增多,在高原内部和背风面大大减少;(4)风力大。[15]

沟谷(ravine)

坡面水流顺坡向下流动过程中,水层逐渐增厚,发生分异、兼并而成许多小股流。股流较片流大,坡面被冲刷成线状伸展的槽形凹地,称为“沟谷”。其源头称“沟头”,出口称“沟口”。沟谷在间歇性水流侵蚀作用下逐渐发展。常见的有纹沟、细沟、切沟、冲沟、干沟、

坳沟等。

构造地貌学(structural geomorphology)

地貌学分科。研究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构造角度来解释地貌,另一方面根据地貌来分析构造、地貌内动力的机制、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措施。[10]构造湖(tectonic lake,structural lake)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等)产生的地表凹陷的形成了内力湖盆,蓄水后即为构造湖。[14]

构造阶地(structural plateau)

假阶地的一种。由于软硬相间的水平地层,被风化、侵蚀而形成的阶梯状地貌。其阶地面为硬岩层层面,当水流切穿硬岩层后,就形成阶地。在地层水平的沉积岩区域分布最广。如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砂、页岩地层上广泛发育构造阶地[10]

谷(valley)山地中较大的条形低凹部分。主要由构造运动、流水或冰川等侵蚀的结果。经常成为通过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按构造作用分为断层谷、向斜谷、背斜谷等;按外力作用可分为山地河谷、冰川谷等[10]

古气候(palaeoclimate)

史前地质时期的气候。研究古气候的学科被称为“古气候学”。主要依据是利用古生物学,地史学等得出的资料分析地质时期气候的演变规律。[15]

鼓丘(drumlin)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7]

古土壤(paleosoil)

指在过去景观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据其产状和性质,分为以下类型:⒈ 埋藏土⒉化石土⒊ 裸露深藏土⒋残余土。通过对古土壤的研究,可重建过去的成土环境;了解土壤的发生演变,正确处理现代土壤性质和古土壤性质的关系;对找矿、地下水开发、工程地质评价及农业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5]

硅铝粘土型风化壳(siallite-clay weathered crust)

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风化壳进一步发育,不但其中的氧化物、硫酸盐已经大部分的被淋溶迁移,碳酸盐也被大量淋滤流失,甚至一些溶为胶体状的二氧化硅也开始迁移。硅铝酸盐被分解为高岭土、蒙脱石等粘土矿物残留在原地。由于硅铝相对富集,所以称为硅铝粘土型风化壳。[7]

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siallite-carbonate weathered crust)

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硅铝酸盐中的碱金属和碱土离子与溶液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结合成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极易被溶解和迁移,大部分随水淋溶掉。氯化物最先,硫酸盐次之。碳酸盐是比氯化物、硫酸盐相对难溶的盐类,常在原地富集称为富钙阶段,形成硅铝-碳酸盐风化壳。这种风化壳土质多呈灰黄色,类似黄土状,故又称为黄土风化壳。[7]

硅铝-铁质和富铝型风化壳(siallite-ferrite and alllite weathered crust)

风化壳发育到晚期,化学风化作用进行得比较彻底。硅酸盐矿物已经全部被分解可迁移的元素基本上都被析出,几乎丧失全部盐类和呈胶体状态的二氧化硅,残留下难以迁移的铁铝化合物,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以及耐风化的石英。称为硅铝-铁质和富铝型风化壳。[7]硅铝-氧化物-硫酸盐型风化壳(siallite-chloride-sulphate weathered crust)

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硅铝酸盐中的碱金属和碱土离子与溶液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结合成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极易被溶解和迁移,大部分随水淋溶掉。氯化物最先,硫酸盐次之。因之,硫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常在原地富集,称为硅铝-硫酸盐型风化壳。[7]

过程线(hydrograph)

往往特指流量过程线,表示河流或渠道中某一横断面上流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相应的流量绘制而成。[12]

海(sea)

靠近大陆,深度较浅,兼受大陆和大洋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理化特性,潮汐现象明显,并有独立海流系统的水域。[11]

海岸(sea coast)

陆地与海洋相互交界相互作用的地带。包括沿岸陆上部分及沿海浅水部分。其号上界是激浪作用的上界(陡峻的岩石海岸,上界是海蚀崖的顶部;平缓的沙质海岸,上界位于海滩顶部长草处),下界位于相当于当地波长的1/5-1/2的水深处。海岸的陆上与水下部分是一个整体,相互间有着成因上的联系,其发展变化是互相制约、互为影响。现代海岸是指现代海浪、潮流能达到的地方。现代海岸带以外还有上升的或下降的古海岸带,即属于古海岸带,已受不到现代海岸动力作用的影响。[10]

海岸阶地(coastal terrace)

由海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台地(包括后方的海蚀崖),或由海积作用形成的海滩,以及因海平面相对升降而被抬升或沉降的海蚀台地及海滩,这些呈阶梯状的海成地貌叫作海岸阶地。[10]

海拔(高度)(altitude)

又称“绝对高度”、“绝对高程”、“拔海高度”。指平均海平面以上的垂直高度。我国从1957年以来,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标高起算面[10]

海沟(trench)海沟是地球表面最深的地方,深度达8-10千米,成狭长曹状洼地。海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的地方,并在大陆边缘伴生一条与海沟平行的岛弧或沿岸山脉。海沟在构造上是岩石圈板块相撞的产物。洋底一侧的洋壳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位置上形成了海沟。海沟靠大洋一侧坡度缓和,靠大陆一侧坡度较陡。因此海沟与岛弧(或沿岸山脉)在成因上是相互伴生的。[7]

海岭(oceanic ridge)即“海底山脉”。海底的巨地貌。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构成。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海面,成为岛屿。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海底山脉连成统一的全球性的巨型山系,总长6万千米,规模超过大陆山系。其轴部为地壳板块的交界,是地壳的破碎带,地球内部岩浆沿破碎带裂隙溢出,形成高出洋底2000-5000米的岩墙-山脊,以后再喷溢的岩浆,又上涌到早期已硬化的岩墙中间把岩墙一分为二向两侧推开,岩墙在在向两侧移动中随着冷却而降低其高度。因此海底山脉约深1000-3000米、宽几十千米的中央裂谷,沿裂谷为地震及岩浆喷发,有较高的地热量。裂谷两侧为高度逐渐向外降低的山脊。[10]

海陆风(sea-land breeze)

近海地区由于海陆受热不均而造成的一昼夜为周期而低层风向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地方性风系。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气压相应降低,低层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间,陆地比海洋冷却快,近地面气压响应升高,低层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12]海蚀洞(sea cave)

海蚀地貌中分布在陡崖的脚部,深度大于宽度的,由于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的凹槽。[20]

海蚀台(abrasion platform)

海蚀地貌中,海蚀崖后退的同时,在陡崖的前方留下一个向前微倾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台。[20]

海蚀崖(sea cliff)

海蚀地貌中,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坠形成悬崖,叫做海蚀崖。[20]

海蚀柱(sea stack)海蚀地貌中,坚硬的岩脉常在平台上残留成突立的岩柱,叫海蚀柱。[20]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1.微生物(Microbiology):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胞:特殊的休眠构造 3.碳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地物质 4.氮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6.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生长的特殊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 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试 剂,从而用肉眼就能识别所研究的细菌而设计的培养基。 8.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作用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发酵作用:是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的基质能量转移代谢。 10.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11.无氧呼吸: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 程 12.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其产物是乙 醇和二氧化碳。 13.同型发酵:其过程为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 的催化下由NADH+H还原为乳酸(H为氢离子)参考P56的乳酸发酵的来写。14.异型发酵:发酵的特点是经HMP途径,存在磷酸酮糖裂解反应参考P56的乳酸 发酵的来写。 15.丁酸发酵:即由糖类生成丁酸、乙酸、二氧化碳和水的发酵 16.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 的过程 17.质粒:是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8.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的菌株称为野生型 19.突变体(mutant):细胞中DNA碱基和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称为突变,如果 改变了碱基在复制后稳定地存在于子代中,则成为突变型p89 2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需要某种生长因子的突变体称为营养缺陷型 21.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22.转导作用.:通过噬菌体介导的DNA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和基因重组的现 象 23.接合作用:通过两种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将DNA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 细菌 24.普遍转导:在普遍转导中,任何遗传标记都能从供体转移到受体。 25.特异转导:是噬菌体对寄主的特定基因进行非常有效的转移 26.分批培养: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均可采用 27.同步生长: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使群体细胞中每个个体在生活周期中都处于 相同的生长阶段 28.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最适合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在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 29.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 群体

(整理)填空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一、蛋白质化学 1、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在pH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7、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和()。 8、DNA二级结构的维持力有()、()和(),其中主要维持力是 ()。 9、tRNA的三叶草结构主要含有()、()、()和()环,还有 ()臂。 答案: 1 2 ′; 2 胸腺尿; 3 三叶草倒L ; 4 碱基磷酸戊糖; 5 9 1 糖苷糖苷嘌呤核苷; 6 核苷酸 7 松弛环超螺旋 8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碱基堆积力 9 D环反密码子环 TψC环可变环氨基酸臂 三、酶 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 2、同工酶是指(),但()不同的一类酶。 3、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性的抑制( )酶的活性。 4、欲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倍。 5、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和()。 6、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呈S型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 ()效应而引起的。 7、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 8、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是Kma、Kmb、Kmc ,且Kma>Kmb>Kmc, 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与酶的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文书学习题答案

《文书学》习题集 第一章文书基础理论 一、填空题 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凭证、记载、公布、传递的需要,在一定载体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信息记录)。 2.公务文书简称为(公文)。 3.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变体)。 4.文件的本质属性是(现实执行性)。 5.法定的作者即指依法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组织的代表人)。 6.从文件的来源上可将其分为收来文件和(本机关制成文件)。 7.机关之间文件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称为(行文关系)。 8.文件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和(手段)。 9.个人、家庭或宗族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私人事务中形成和使用的信息记录称为(私人文书)。 10.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 11.档案是是经过系统化整理的文件(集合体)。 1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立卷归档工作)。 1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收集工作)。 14.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二、单选题 1.文件是档案的(A)。 A前身B归宿C变体D集合体 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D)。 A注办B注发C传递D立卷归档 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C)。 A整理B立卷C收集D鉴定 4.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是(A)。 A日记B报告C指示D请示 5.下列属于公务文书的是(D)。 A日记B手稿C遗嘱D请示 6.文件的本质属性是(C)。 A政治性B机密性C现实执行性 D 原始记录性 7.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和(B)。 A目的B手段C方法D措施

8.下列属于内部文件的是(C)。 A指示B决定C会议记录D请示9.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 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 10.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 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 1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 1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 13.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A)。A指示B报告C请示D函 14.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D)。A报告B请示C函D决定 15.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上行文的是(D)。A报告B请示C议案D决定 16.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上行文的是(A)。 A 指示B请示C议案D报告 17.下列属于专用文件的是(D)。 A计划B决定C简报D国书 18.下列属于通用文件的是(B)。 A计划B决定C简报D国书 19.下列属于事务文书的是(A)。 A计划B决定C鉴定证书D国书20.下列不属于事务文书的是(D)。 A计划B总结C简报D国书 21.下列不属于专用文件的是(B)。 A判决书B决定C鉴定证书D国书22.下列不属于外交文书的是(C)。 A照会B国书C鉴定证书D备忘录23.下列不属于司法文件的是(A)。 A国书B起诉书C判决书D公证书24.下列属于科技类文件的是(B)。 A经济合同B鉴定证书C国书D照会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有(ABC)。

大学语文试题库_名词解释[1]1

大学语文试题库名词解释 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六书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春秋笔法”,又称被称为微言大义,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作者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它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秋》的。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新词语:所谓新词语,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指在某一个地方通行的语言。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指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一标准来消除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差异,以提高其交际效果,并促进这种标准的全面推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楚辞: 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指屈原开创的、战国后期在楚国流行的一种新诗体;一指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体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楚辞的基本特征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点,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实用文体写作》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9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实用文体写作》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97) 盗传必究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2.经济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真、新、精三个方面。 3.合同主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合法性、合意性、平等性和规范性。 4.作为程式化程度最高的文种,公文具有以下特点: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规范性。 5.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6.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消费、传播知识、宣传企业。 7.具体地说,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见作用、指导作用、约束作用。 8.目的明确、格式规范、用语得体是公关文书应当具备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9.新闻标题在行列格式上主要有三行标题、双行标题、单行标题三种。‘ 10.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主要包括诊断功能、建议功能、反馈功能和预测功能。 二、名词解释题 1.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材料。 2.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极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3.民事诉讼文书是指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4.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5.可行性研究是在某一项经济活动实施之前,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对有关信息的分析以及必要的测算等工作,对项目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确定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行为。反映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结果的书面报告,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6.刑事自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7.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8.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 2.1.公文的现行效用:又称现实执行效用或时效,是指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直接发挥实际效用。具体来说,是指公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机构和人员范围内,对机构或个人行文产生的约束力、强制执行力和其他强制性影响。 2.2.公文的历史效用:是指其对印证历史事实、反映历史发展过程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是其转化为档案的内在依据。 2.3.正式通用公文:根据有关规定在各类社会组织共同使用的正式公文,具有法定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特点。 2.4.内部通用公文:简称内部文书,即在社会组织内部通用的公文,具有复杂性、内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5.专用公文:亦称专门文书,是某一业务系统、某一行业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该业务系统或该行业特定内容和体式的公务文书,使用范围具有极强的专门性和限制性。 2.6.纸质文书:以纸张为物质载体的文件。纸质文书是目前公文处理工作中使用最为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 2.7.感光介质文件:以感光胶片、相纸等感光材料为物质载体的文件。 2.8.规范类文书:由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9.领导指导类文书:由各级领导、指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制发的用于颁布政令、部署工作、批复事项的文件。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 2.10.报请类文书:由被领导、指导机关向有关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提出建议、清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等。 2.11.知照类文书:面向社会或特定范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或在其内部范围内)为公布、通知有关事项、通报情况、联系工作、商洽事宜、交流信息而制发的文件。如通告、公告、通知、通报、公函等。 2.12.契约类文书:由双方或数方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而签订的作为工作依据或法律凭证的文件。如合同、协议书等。 2.13.会议文书:是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14.秘密级文件:又称秘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件,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 2.15.特急件:内容至关重要且特别紧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 2.16.定稿:又称原稿、底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缮印正本的依据。 2.17.正本:根据定稿缮印的、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 2.18。试行本:指发文机关认为规范类文书的内容尚不成熟,日后需根据实践的检验情况予以修订时,先行发布的试行文本,在试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2.19.暂行本:指发文机关未及制定供长期执行的内容完善的规范类文书时,暂且制发的文本,在暂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2.20.修订本:指对已发布生效的规范类文书,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改补充后再行发布的文本。 2.21.副本: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复份或复制本,代替正本和定稿供制作、抄送、传阅、参考和存档之用。 2.22.行政规范性文件(狭义):是指除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外,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公开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反复适用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文件。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诗界革命: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黄遵宪为主将。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 “文界革命”的具体内容:吸收西方的雄辩体、随笔体,结合魏晋文风,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3.小说界革命: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小说成为改良社会政治的重要工具。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1902)等文中阐释了他的小说革命主张。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小说之力表现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小说具有新民救国的效力。 4.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5.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6. 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杨汉生等。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后期: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7.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1933年消亡。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8.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孙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 2 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 收缩- 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eT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C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俞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 4 章生命活动的调控神经部分:名词解释: 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牵涉痛:是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3、胆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简答题: 1、简述突触传递过程。 答: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增大,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神经细胞内),促进突触小体内的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通过出胞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于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一些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电位变化,即产生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说明自主神经的递质、受体类型及分布、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及受体阻断剂。 自主神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递质:交感神经(其递质为Ach)和副交感神经(其递质为NA ②受体类型:交感神经:a i、a 2 ,B i、B 2 副交感神经:M、N1、2 分布及效应(递质- 受体结合后): M受体:心脏一抑制,支气管、消化管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一收缩,消化腺一 分泌增加,瞳孔一缩小,汗腺一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一舒张等。 Ni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一节后纤维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N受体: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一骨骼肌收缩。 a i受体: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扩大)等。 a 2受体: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护理学基础》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护理学基础》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2) 一、填空题 1. 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 奥瑞姆(Orem)的自理理论包括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三部分。 3. 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辐射、对流、蒸发及传导。 4.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 5. 使用绷带进行伤口包扎时,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 6. 治疗性沟通是以病人为中心,是有目的的为病人健康服务。 7. 护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是人、环境、健康、护理。 8. 健康成人的脉率为60~100次/分的范围内,脉率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9. 弹性运动在促进平衡和整体美感的同时也增加肌肉的长度,延伸性和弹性。 10. 急性大出血时,呕吐物呈鲜红色,出血时间相对缓慢者呕吐物呈咖啡色。 11. 临终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依次为震惊与否认期、愤怒期,抑郁期,商讨期和接受期。 12. 沟通的形式包括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种。 13. 臀大肌体表定位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为注射区。 14. 肝胆疾患的病人适用低脂肪饮食,急性肾炎患者适用低盐饮食。 15.颅脑手术的患者应取头高脚低位或平卧位,翻身时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防引起脑疝,而导致猝死。 16.膀胱高度膨胀时首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否则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17.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也是护理人员最常遇到的问题。 18.连续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器,应间隔_30分钟。 19.大量输入保存期长的库存血易发生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20.判断病人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的两项最主要的表现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21.整体护理的宗旨是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22. 影响成长和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因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23. 隔离的目的是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4. 对1605、1509、乐果等中毒病人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敌百虫中毒者禁用碱性药物溶液洗胃。 25.休克者应采取休克卧位,抬高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26.大量输入保存期长的库存血易发生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文书学试题答案

文书学试题答案

文书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公务文书出现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2、公务文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文字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 3、通报的类型有批评性、表扬性、情况动态性 4、任免人员时适用的文件名称是通知 5、公文标题结构一般应包括发文机关(作者)、事由、公文名称 6、发送机关是指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7、文书整理工作的集中形式,就是整理工作集中在综合部门统一进行 8、各机关的内部机构,可分类为业务职能机构、综合职能机构 9、遇有检举、控告直接上级领导机关时的行文可以越级行文 10、天津市政府给上海市国际商场的行文属于平行文 11、发文处理程序的环节中包括有核稿、校对

23、绝大多数文件的成文时间应以领导人签发或会议通过时间为准 24、发文字号的组成包括有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年度发文顺序号 25、秘密文件等级可划分为秘密文件、机密文件、绝密文件 26、会议纪要的类型包括有协议性、决议性、研讨性 27、签发人是指同意文件可以印发的领导人在文稿上的签字 28、公文体式的内容包括有文体要求、基本结构、辅助标记、版式格式安排 29、公文基本结构之一主题词 30、天津市政府与北京市新华中学之间的行文属于平行文 31、归档文件概念的内容之一是办理完毕的 32、通封的种类有粘封、缝封、轧封、针封 33、收文处理程序环节中包括有拆封、传阅 34、初校的侧重是按原稿对校样逐字逐句校对 35、收文登记的方法主要有总的大流水登记、分类流水登记 36、在归卷类目中,给一组文件事先拟写的名称

叫条款 37、归卷类目中,按组织机构设置类别就是直接按照机关现有内部机构名称和数量设类 38、批办工作注意问题之一是批办不能只批意见不签名 39、草稿又称未定稿 40、用于答复机关请示事项的文件名称叫批复 二、多项选择题 1、案卷级文件整理程序中包括有准备立卷、平时归卷、调整和组卷、编目装订 2、与传统的案卷级整理相比,文件级整理的特点是整理简化、选择灵活、机制兼容 3、做好平时归卷必须做到建立健全平时归卷制度、积极做好平时收集工作、加强对归卷工作的检查、年初备好卷夹(盒)按序排入箱柜、文件集中和归卷工作要有计划性 4、按大类划分,全部文书可划分为科技文书、通用文书、专用文书 5、拟稿人弄清发文目的和主题,主要是弄清拟发文件的中心内容、拟发文件要使用的文种、拟发文件要发送的对象、拟发文件的具体要求

井巷工程试卷(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井巷工程》考试试卷(一) 1、岩石的空隙比:是指岩石中各种孔隙、裂隙体积占岩石内固体部分实体总体积的百分比。 2、围岩分类:为了判定巷道周围岩体的稳定性并合理选择支护类型,对较大范围内的岩体加以量的区分,称为围岩分类。 3、正向起爆:起爆药包装在眼口端,爆轰波由外向里传爆的起爆方式。 4、最小抵抗线:从装药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称为最小抵抗线。 5、毫秒爆破:利用毫秒雷管或其他设备控制爆破的顺序,使每段之间只有几十毫秒的时间间隔。 四、简答题 1、影响稳定爆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药卷直径 (2)炸药密度 (3)起爆冲能 (4)其他因素。包括药包外壳的强度、炸药的粒度、变质程度以及填塞质量等。 2、爆破引起瓦斯爆炸的因素有哪些?预防爆破引起瓦斯爆炸的措施是什么? 答:(1)引起因素:空气冲击波、炽热的固体颗粒、爆炸生成的高温气体。 (2)预防措施:加强通风,避免瓦斯超限,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3、掘进工作面上的炮眼按用途不同分为哪几种?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分为三种:掏槽眼、辅助眼(崩落眼)、周边眼。 掏槽眼:首先将工作面某部分岩石破碎下来,使工作面形成第二个自由面,为其他炮眼爆破创造有利条件。 辅助眼:充分利用掏槽眼所创造的自由面,最大限度均匀地将岩石崩落,并为周边眼的光面爆破创造条件。 周边眼:控制巷道设计断面轮廓的形成。 4、锚杆支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1)加固拱作用(2)悬吊作用(3)组合梁作用4)围岩补强作用5)减小跨度的作用5、掘进通风方式有哪几种?请画出压入式通风的示意图。 答: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图见课本P128 五、论述题 怎样才能实现光面爆破? 答:要实现光爆,必须做到周边眼爆破后既不把围岩壁的岩石炸碎,不产生明显的炮震裂缝,又把岩石沿炮眼连线整齐地切断下来,使围岩壁面规整,没有大的凹凸,符合设计要求。为此采取下列措施: 1、尽量减少爆炸裂隙①控制冲击动压产生的粉碎性破坏 选择密度小的炸药,并通过合理的装药结构加大爆轰波峰压的衰减。 选用爆速小。药卷直径小的炸药,对减少爆轰压力的效果更为显著。 在装药结构方面采用不耦合装药。 ②减小静压的破坏作用。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光爆炮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减小装药密度。 2、促进两炮眼间形成贯穿裂缝 两个周边光爆炮眼之间形成贯穿裂缝是光面爆破技术的关键。 光爆炮眼同时起爆,也是产生光滑的贯穿裂缝的关键 各个光爆炮眼都装入等量的炸药,有利于形成整齐的贯穿裂缝。 3、防止两炮眼之间发生欠挖和超挖。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2020年7月全国自考文书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2018年7月文书学试题 课程代码:005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书产生的充分条件是() A.文字的形成B.记录载体的发明 C.社会组织的出现D.社会管理活动的产生 2. 适用于依据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文种是() A.决定B.公告 C.通告 D.命令 3. “准确”是对文书工作的() A.质量要求B.技术要求 C.制度要求D.时效要求 4. 行政公文成文时间的正确标注方法是() A.2018年3月5日B.2018年3月 C.二零零八年三月D.二00八年三月五日 5. 对文件内容或有关事项予以注解与说明的标识项目是() A.抄送机关B.主题词 C.附注 D.附件 6. 下列表述规范的公文结尾语是() A.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B.以上报告妥否,请批复。 C.以上报告,请迅即转发。D.以上请示,请即函复。 7. 按照《行政法规制定条例》的规定可以制发“条例”的行政机构是() 1

A.国务院B.××大学 C.××市政府D.××省公安厅 8. 对本单位文书工作负有全面组织责任的是() A.组织部长B.办公厅(室)主任 C.人事部长D.档案处处长 9. 内部机构和文件数量少的小型机关文件归档整理应选择的组织形式是()A.集中整理形式B.分散整理形式 C.复合整理形式D.分层整理形式 10. 案卷封面上用以概括揭示卷内文件主要内容与成分的项目是() A.类目名称B.文件标题 C.案卷题名D.案卷目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 建立于唐宋时期的文书工作制度包括() A.一文一事制度B.贴黄制度 C.照刷磨勘制度D.引黄制度 E.骑缝、押缝制度 12. 公文眉首的标识项目包括() A.公文标题B.发文字号 C.秘密等级D.主送机关 E.成文时间 13. 公文的主旨必须() A.正确B.集中 C.形象 D.鲜明 E.新颖 2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