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猪细小病毒VP2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_禹婷婷

猪细小病毒VP2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_禹婷婷

猪细小病毒VP2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_禹婷婷
猪细小病毒VP2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_禹婷婷

动物医学进展,2016,37(5):47-

52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猪细小病毒VP2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收稿日期:2015-12-

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401) 

作者简介:禹婷婷(1991-),女,湖南邵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病理学研究。*通讯作者禹婷婷,黄 勇,张 樑,张洪玲,王振宇,赵志敏,童德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摘 要:克隆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全长1 740bp,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蛋白的表达与纯化,接种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PCR方法扩增PPV VP2全长基因,扩增产物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中。分别用不同诱导时间、IPTG浓度、温度诱导表达VP2重组蛋白,经SDS-

PAGE电泳切胶回收纯化目的蛋白。对家兔进行3次免疫后,采集血清制备抗体。PCR扩增得到1 740bp的VP2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2,经37℃,IPTG浓度1.0mmol/L诱导表达4h可得分子质量大小约为82ku目的蛋白;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可达1∶12 800;Western blot证明所制备的抗体能够有效的应用于PPV VP2抗原的检测。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PPV VP2基因的原核载体,获得了VP2蛋白,制备了兔抗多克隆抗体,为建立检测PPV VP2蛋白ELISA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中图分类号:S

852.6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38(2016)05-0047-

06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

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之一,临床上常与其他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混

合感染而致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1-

2]。猪细小病毒病常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畸形胎、胎儿木乃伊化及弱仔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目前该病在

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均有流行与报道[

3]

。我国在1984年首次分离到PPV,随后相继在上海、四川、广西、黑龙江、天津、湖北等地分离到该病毒,表明PPV呈全国性分布,且国内猪群PPV感染率很

高,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4]

。PPV是一种自主复制型病毒,

完整的病毒粒子由核衣壳蛋白和核酸组成,核衣壳由32个壳粒组成,核心含单股线状负链DNA,大小约5.0kb。其基因组包含2个开放性阅读框(ORF),3′端编码结构蛋白VP1、VP2、VP3;5′端编码非结构蛋白NS1、

NS2、NS3[4-5]。其中VP2为PPV主要的核衣壳蛋白,约占病毒衣壳蛋白总量的80%,

具有在体外自我装配呈类病毒粒子、动物体内诱导产生抗PPV中和抗体,并可作为抗原转运载体,是PPV的主要免

疫原性抗原[6-

8]。研究发现,缺失VP2蛋白的突变

体均丧失了对宿主细胞的再感染性[9-

11]。VP2蛋白

已成为PPV在诊断、免疫学及疫苗研究方面的热点。本研究拟克隆PPV的VP2基因,

通过原核表达获得重组结构蛋白,用纯化后的重组VP2蛋白接种家兔,制备兔抗PPV VP2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PV与宿主细胞互作关系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毒株、菌株、质粒 PPV(GenBank 

JN860197.1)YL株由本实验室时乐[1

0]

分离并鉴定,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

e 2,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

ndrome virus,PRRS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E.coli BL21(DE3)及原核表达质粒pET-

32a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病理实验室保存。

1.1.2 试剂 r Taq 

DNA聚合酶、T4DNA连接酶、EcoR V、SalI限制性内切酶、dNTPs均购自TaKaRa公司;4×SDS Loading 

buffer购自Solar-bio公司;DNA快速回收试剂盒、高纯度质粒小剂量提取试剂盒均购自Omega公司;弗氏完全佐剂、HRP标记的羊抗兔Ig

G二抗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公司;TMB底物溶液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公司;ECL发光液购自西安晶彩生物科技公司。1.1.3 试验用动物 成年健康雌性家兔3只,2kg左右,购自当地养兔场。

DOI:10.16437/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3840628.html,ki.1007-5038.2016.05.010

1.2 方法

1.2.1 VP2基因扩增 根据GenBank(JN860197.1)上公布的PPV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表1)应用PCR方法以PP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作为模板,Primer 1、Primer 2为游引物扩增VP2基因前段核苷酸序列,Primer 3、Primer 4为引物扩增VP2基因后段核苷酸序列,通过以Primer 1、Primer 4为引物拼接VP2前段和后段核苷酸序列,获得VP2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PCR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拼接反应程序如下:95℃5min;95℃30s,53℃1min,72℃3min,30个循环;72℃延伸10min。反应产物经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使用DNA快速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

表1 PCR引物序列

Table 1 The primers for PCR

名称Name

序列(5′→3′)

Sequence(5′→3′)

酶切位点

Restriction sites

片段长度/bp

Product size

Primer 1GCGGATATCAGTGAAAATGTGG EcoR V 928Primer 2TAGTGTTCCTGGGTGTTGGTCTCCTTC无No

Primer 3AACTGAACCTACCACAGAAGGAGACCAAC无No

Primer 4GCGTCGACGTCTAGTATAATTTTCTTGG SalI 873

1.2.2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2的构建 将PCR产物和pET-32a分别以EcoR V和SalI双酶切,酶切产物胶回收后于16℃下用T4连接酶过夜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中。挑取单克隆菌落摇菌培养,菌液PCR鉴定为阳性后,提取质粒,EcoRV和SalI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克隆送至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分析测序结果。

1.2.3 VP2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纯化 将重组菌pET-32a-VP2接种至含Amp的LB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nm为0.6左右,加入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培养5h,收集1mL菌液,离心后弃上清,菌体沉淀用PBS重悬,冰上超声破碎后,分离上清与沉淀,将沉淀用30μL PBS重悬。将上清与沉淀、未诱导重组菌、同样诱导条件的pET-32a空载体菌加入4×SDS Loading buffer,沸水煮10min,进行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是否表达。待出现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相符的蛋白条带后,对融合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包括最佳诱导温度(25℃、30℃、33℃、37℃),最佳诱导IPTG浓度(0.1、0.3、0.5、1.0mmol/L),和最佳诱导时间(2、3、4、5h),分别按照上述条件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取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在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大体积诱导重组菌液,收集菌体,PBS重悬沉淀,冰上超声破碎至悬液澄清,离心后取适量PBS重悬沉淀,加入4×SDS Loadingbuffer,沸水煮10min,进行SDS-PAGE切胶纯化目的蛋白。

1.2.4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将目的蛋白烘干后研磨成粉,溶于适量生理盐水中。以每只家兔首免剂量2mg,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两侧大腿内侧肌肉,两侧颈部皮下,背部皮下四点免疫家兔;二免剂量为每只家兔3mg,三免剂量为每只家兔4mg,不加佐剂,免疫方式与首免一样。每次免疫间隔1周,最后一次免疫1周后耳缘静脉采血,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满足试验需求后,颈静脉放血处死试验动物,采集血清,收集抗体,分装置-80℃保存。

1.2.5 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 用VP2融合蛋白4℃过夜包被ELISA板;次日甩掉包被液,220

μL/孔PBST洗涤3次,110μL/孔50g/L脱脂奶粉于37℃封闭2h;弃去封闭液,220μL/孔PBST洗涤3次,拍干;分别设阳性孔(不同浓度的多抗血清,梯度稀释为1∶200、1∶400、1∶800、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1∶25 600),空白孔(用PBS代替多抗血清)和相同稀释梯度的阴性对照孔(免疫前家兔血清),其余各步骤相同,以100μL/孔加入包被的酶标板中,37℃温育1h;弃掉孔内液体,220μL/孔PBST洗涤3次,100μL/孔加入稀释好的HRP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20g/L脱脂奶粉1∶5 000稀释),37℃温育1h;弃去孔内液体,220μL/孔PBST洗涤3次,加入100μL/孔TMB,室温避光显色10min;50μL/孔2mol/L的硫酸终止液终止反应。以空白孔调零,450nm波长依次测量各孔的吸光度,以OD450nm阳性孔/OD450nm阴性孔大于2.1,则认为被检样品为阳性,以判为阳性的最高稀释倍数为终点效价。1.2.6 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反应性与特异性 1.2.6.1 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反应性 将感染PPV的PK-15细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后转印

4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 第37卷 第5期(总第275期)

至PVDF膜上,以VP2多克隆抗体为一抗(稀释度为1∶250、1∶500、1∶1 000),以HRP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二抗,杂交完成后ECL显色液显色,记录结果。

1.2.6.2 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 以感染PPV、PCV-2、PRRSV、TGEV和适量培养基的PK-15细胞总蛋白上样,每个加样孔上样蛋白量为20μg为宜进行加样。然后以1∶250倍稀释的多抗血清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二抗,杂交完成后ECL显色液显色,记录结果。

2 结果

2.1 VP2基因的扩增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2的构建

以提取的病毒DNA为模板,利用合成的两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获得大小约为928bp、873bp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与预期条带大小一致(图1)。通过拼接,获得大小约为1 740bp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图2)。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2的菌液PCR和双酶切鉴定均获得大小约为1 740bp的扩增片段(图3)。挑取阳性克隆并送至南京金斯瑞生物公司进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所公布序列(JN860197.1)同源性达99%。表明成功克隆并构建了pET-32a-VP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2.2 重组VP2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与纯化SDS-PAGE鉴定,获得分子质量大小约为82ku的重组目的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表明PPVVP2重组蛋白正确表达。同时,使用Image J软件对目的蛋白进行灰度分析,在分别诱导2、3、4、5h时,VP2重组蛋白占总蛋白含量依次为24.9%、29.5%、33.6%和26.3%,表明重组蛋白诱导表达4h时表达量最大(图4)。在IPTG浓度分别为0.1、0.2、0.5、1.0mmol/L时,VP2重组蛋白占总蛋白含量依次为0%、22.4%、27.8%和30.1%,表明重组蛋白在IPTG浓度1.0mmol/L时表达量最大(图5)。诱导温度分别为25℃、30℃、33℃、37℃时,VP2重组蛋白占总蛋白含量依次为0%、28.6%、20.0%和31.4%,表明重组蛋白在诱导温度为37℃时,表达量最大(图6)。VP2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最佳条件确定后大量诱导目的蛋白,SDS-PAGE切胶纯化,用作多克隆抗体制备的抗原

M.DNA标准DL 5 000;1.VP2基因前段的PCR产物;2.VP2基因后段的PCR产物

M.DNA Maker DL 5 000;1.PCR products of anterior VP2genesegment;2.PCR products of posterior VP2gene segment

图1 VP2基因前后段PCR扩增结果

Fig.1 PCR amplifica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P2gene segment

M.DNA标准DL 5 000;1.VP2基因的PCR产物

M.DNA Maker DL 5 000;1.PCR products of VP2gene

图2 VP2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Fig.2 PCR amplification of VP2gen

M.DNA标准DL 5 000;1.阴性对照产物;2~3.pET-32a-VP2菌液PCR产物;4~5.pET-32a-VP2质粒双酶切产物

M.DNA Maker DL 5 000;1.Negative control;2-3.PCR productsof pET-32a-VP2;4-5.pET-32a-VP2digested by EcoR V and Sal I图3 pET-32a-VP2PCR和酶切鉴定结果

Fig.3 Identification of pET-32a-VP2by PCR and enzyme digestion

禹婷婷等:猪细小病毒VP2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PPV)是由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繁殖机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及健康仔猪,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的其它症状。目前本病在世界各地猪群中普遍存在,在大多数养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我国80年代中后期频繁从国外引种,使 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目前已在我国各地猪群广泛分布存在,特别是集约化猪场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据抗体检测统计:猪场阳性率为100%,种猪群阳性率为27.7%~82.2%,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发展。由于许多规模化猪场有本病的存在,应该重视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该病毒的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为20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为18~24纳米,基因为单股DNA。病毒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豚鼠、恒河猴、小白鼠、猫、鸡和人O型血的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红细胞的血凝性最好;在培养细胞的细胞核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据报道,PPV毒株有强弱之分,强毒株(例如NADL-8毒株)感染母猪后可导致病毒血症,并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引起胎儿死亡;弱毒株(例如NADL-2毒株)感染怀孕母猪后不能经胎盘感染胎儿,而被用作弱毒疫苗株。

本病毒对热、酸、碱及消毒药的抵抗力均较强,对外界抵抗力极强,在56℃恒温48h,病毒的传染性和凝集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的改变。70℃经2h处理后仍不失感染力,在80℃经5min加热才可使病毒失去血凝活性和感染性。在空圈内可持续存在20周。本病毒能凝集豚鼠、大鼠、小鼠、鸡、鹅、猫、猴和人O型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的红细胞最好。0.5%漂白粉、2%氢氧化钠5min可杀死病毒。 2 流行病学 该病最早于1967年在英国报道,目前呈世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猪是唯一已知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可感染。据报道,在一些家禽和试验动物(例如牛、绵羊、猫、豚鼠、小白鼠和大白鼠等)血清中也存在有本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自病猪场的鼠类,其抗体的阳性率也比阴性猪场的鼠类为高。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急性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较多的病毒;感染母猪所产的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子宫内感染的仔猪至少可带毒9周;有些具有免疫耐受性的仔猪可终生带毒;被感染的公猪,其精细胞、精索、附睾和副性腺均含有病毒,在其配种时很易传染给易感母猪,常引起本病的扩大传播。

猪螨虫病的诊治(一)

猪螨虫病的诊治(一) 摘要介绍猪螨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情况,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螨虫病;发生;诊治 螨病俗称疥廯、癞,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管理用具间接接触等而引起感染1]。此外,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猪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和传播,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该病蔓延最快。现将猪螨虫的诊治总结如下。 1发病因素 会宁县一养猪户杨某于2009年10月从市场购入仔猪30头,计划用来育肥。因购入的仔猪中部分患有皮肤病,故经饲养一段时间后80%的仔猪感染皮肤病。其原因是仔猪购入后没有进行隔离治疗,加上仔猪放入多年未使用的栏舍,栏舍未彻底消毒,栏舍内存在霉菌是加剧皮肤病严重感染的另一原因。采用敌百虫喷雾治疗及废机油涂擦患部,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笔者采用见虫净内服、除癞灵外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5%以上。 2临床症状 皮肤病通常由头部开始,常发生在眼圈、颊部和耳朵等部位,严重时不但可蔓延至腹部和四肢,甚至可蔓延至全身。病猪精神沉郁,厌食,皮肤发红,痒感剧烈,时常背部及身体靠近围墙栏柱搔痒2]。皮毛矗立,呈灰白色,逐步变成红褐色斑块,有浆液性或黏性液渗出,有时患部因摩擦而出血,继而体毛脱落,皮肤粗糙肥厚。病程延长,皮肤呈黑色,有腥臭味,体温一般正常,个别猪体温升高至40℃。 3实验室检查 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将病料装入试管内,加入10%苛性钠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体物大部分被溶解后,静置20min。在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可查到疥螨的幼虫和虫卵。先剪去患病猪被毛,再用外科刀刮取患部与健康部位交界处的皮肤刮取物,将刮取的病料置于玻璃器皿中,器皿再置于黑布上,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移动的灰白色小虫体,即确诊为猪疥螨虫感染。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疥螨虫感染。采取患部痂皮,镜检有无虫体可确诊为该病。 4治疗 一是用见虫净(阿维菌素)0.3mg/kg体重,7d后再用1次。二是用西药除嫩灵(中德合资)每10mL 加水3~5kg,喷雾或药浴,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用3~7次可治愈。对严重病例及发热的猪,要给予配合抗生素治疗(青霉素、地塞米松)。同时,用5%的烧碱彻底消毒圈舍,1次/d。这些措施均能有效防治猪螨虫病。 5预防 搞好猪舍卫生工作,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引进猪时,应隔离观察,防止引进患螨病病猪。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蔓延。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用消毒药,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将治疗后的病猪安置到已消毒过的猪舍内饲养。 6小结 (1)猪疥螨虫肉眼不易看见,虫体钻入猪皮肤表皮挖凿隧道,并在其内发育繁殖。猪疥螨虫病主要是由于患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虫及其虫卵感染的圈舍、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播而引起感染,也可能会由饲养人员的工作服及手传播病原。螨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及秋末冬初,此时,阳光照射不足,猪被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圈舍潮湿、猪体卫生状况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最适合螨虫的发育及繁殖。该猪场于10月发病,主要是由于猪厂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猪舍环境卫生状况不良及病初未及时治疗等原因造成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简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s,PEDV) 属于Ⅰ类冠状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感染此病毒后具有很高得死亡率. PEDV就是一个正向包膜病毒,其基因组就是正义单链RNA 5'端有帽结构( cap) ,3'端有Poly( A)尾,基因组全长为28 033bp,基因组结构如图所示.5'端得2 /3部分编码2 个大得复制酶多聚蛋白ppla与pplab,其余1 /3基因组序列包括5个ORF,编码4个结构蛋白:纤突蛋白( S)、小包膜糖蛋白( E)、膜糖蛋白(M)与核衣壳蛋白(N) 以及ORF3编码得1个非结构蛋白.

复制周期 首先S糖蛋白与受体结合,然后S糖蛋白被组织蛋白酶L剪切后活化一种融合肽,通过融合肽与细胞内成分得融合作用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病毒粒子通过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内,然后释放其具有感染性得基因组RNA。融合后紧密结合得病毒RNA与核衣壳蛋白N被释放进细胞质中,随后在胞质中脱衣壳,与核衣壳蛋白N紧密结合得病毒RNA基因组被释放入胞质中。 首先,ORFlab翻译成一个多聚前体蛋白,然后此前体蛋白被两种蛋白酶,木瓜样蛋白酶(PLP)与主要蛋白酶(Mpro),剪切成为对病毒复制必须得单一蛋白,经共转译处理后产生RNA依赖得RNA聚合酶(RdRp)与其它合成病毒RNA所必需得蛋白。RdRp以进入胞质中得基因组RNA为模板,转录产生负链RNA,然后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不同长度得亚基因组mRNA(sgmRNA)与基因组RNA,复制酶、结构蛋白与辅助蛋白也在这一时期产生。N蛋白与新合成得病毒基因组RNA在细胞质中形成螺旋得核衣壳,核衣壳与固定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空隙得M蛋白结合后再与E 蛋白结合,E蛋白与M蛋白相互作用促使病毒粒子出芽,形成包裹得核衣壳。最后,包裹得核衣壳与在高尔基体内经糖基化等修饰得三聚体S蛋白结合,形成成熟得病毒粒子,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 一.蛋白组成 1.纤突蛋白(Spike protein,S) 2.小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 3.膜糖蛋白(Membrane protein,M) 4.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 5.ORF3编码得多肽 6.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p1 ◆Nsp2 ◆Nsp3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我们相信科学指导生产,我们相信数据客观真实,我们相信改变才能突破提高。 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由于圆环病毒能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因而本病常与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及猪副嗜血杆菌、气喘病、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圆环病毒对免疫器官有严重的侵害性,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的高度抑制。通俗的讲,圆环病毒可以是疫苗免疫失效,机体免疫力减弱或消失。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一、PIDS(猪免疫缺陷综合症) 1: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2:对减弱疫苗或低致病性微生物可以引起发病。 3:疫苗接种不产生免疫应答。 4: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 二、PMWS(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断奶后2~3周的仔猪(40~70日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仔猪也有该病的发生,病毒可随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传播或者可能经胎盘垂直传染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高达20%~30%。如果该病与猪细小病毒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时,仔猪的死亡率会更高。 三、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十二、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

十二、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 猪细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操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 1.抗原:猪细小病毒浓缩抗原 2.PPV阳性及阴性血清 3.被检血清:自被检猪的前腔静脉血或自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 4.红细胞:按抗凝剂与血液1:4的比例心脏采集豚鼠血液,用PBS洗三次,沉积红细胞配成0.5%悬液备。 5.稀释液:用灭菌的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 6.25%白陶土:取白陶土25克,置离心瓶中,加入适量1mol/L盐酸溶液,充分搅匀,2 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弃上清,再加1mol/L盐酸溶液,搅匀,离心,反复洗三次,沉淀白陶土,用0.15mol/L生理盐水100毫升配成25%悬液,然后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7.2左右,高压灭菌,置4℃备用,保存期不超过半年。 7.器材:96孔U型滴定板或V型滴定板,25微升稀释棒,25微升滴管,微量振荡器,普通离心机。 (一)试验操作 HA:用滴管在滴定板上从第一孔至试验所需稀释倍数孔,每孔滴加稀释液25微升于第一孔再滴加抗原25微升,用稀释棒从第一孔开始依次稀释。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5秒,最后每孔滴加0.5%豚鼠红细胞25微升,振荡30分钟,置室1小时判定并记录结果。 HI:用滴管在滴定板上从第一孔至所需稀释倍数孔各加稀释液25微升,于第一孔滴加被检测血清25微升,然后每孔加4单位抗原25微升,振荡15秒,置4℃13小时或室温4小时,每孔加0.5%的豚鼠红细胞悬液25微升,振荡30秒,置室温1小时判定结果。以完全抑制的最高稀释倍数做为HI价。同时设已知阳性血清、已知阴性血清、不加抗原的被检血清及抗原、红细胞对照。抗原对照亦即第二滴定,复核使用单位。 (二)判定标准及注意事项 1.判定时先检查对照是否正确,唯有对照各孔准确方可证明操作和使用材料无误。 2.红细胞凝集现象的判定 (1)红细胞均匀的平均铺于孔底者可判为“++++”。 (2)基本上与(1)相同,但边缘有下滑皱缩者为“+++”。 (3)红细胞于孔底形成环状或成团,四周有小凝集块者为“++”。 (4)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团块,但边缘不整齐或有少量小块者为“+”。 (5)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小团块,边缘整齐光滑,稀释液清亮者为“—”。“++”以上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做为HA价。 3.凝集抑制:本试验红细胞集中于孔底呈团块状,边缘光滑整齐为阳性,以“—”表示,说明抗原凝集红细胞的特性已被抑制,反之红细胞呈“++”以上凝集现象者判为阴性。 1.凝集抑制价:以被检血清最大稀释倍数能抑制红细胞凝集者为该血清抑制

猪疥螨的根治措施

猪疥螨病的根治措施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是由螨侵袭皮肤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寄生虫病。临床以皮肤炎症、剧痒、全身衰竭及高度接触性传播为特征。主要是由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猪舍、垫草、饲槽和饲养管理用具等间接接触而引起传染。我国北方多采用塑料布覆盖猪舍的保温方式养猪,这种方式最适合螨的发育繁殖。幼猪有挤压成堆躺卧的习惯,更是促使本病迅速传播的因素。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秋冬及初春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本病蔓延最快。 病原体 螨的种类。螨的种类繁多,各种螨在形态上极相似,多数学者认为疥螨只有一种,寄生于各种动物的疥螨都是它的变种。其中以疥螨和痒螨危害最大,猪多发疥螨病。 螨的特征。螨的体型小,呈鱼形,灰白色或黄白色,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前端有口器,腹面有四对肢,肢端有吸盘或刚毛。雄虫小于雌虫。 螨的发育。螨发育的四个阶段都在寄主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螨、若螨、成螨。其中疥螨寄生于皮肤的深层,以皮肤的细胞和组织液为营养;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以组织液及淋巴液为营养。 螨的繁殖力与抵抗力。疥螨雌虫一生产卵约40个-50个,痒螨产卵约100个。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2周-3 周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在不利条件下可转入休眠状态,休眠长达5个月-6个月,并且对各种理化因素抵抗力增强。离开动物体后,疥螨可生存2周-3周,痒螨可生存1个月-2个月,并保持侵袭力。 螨对宿主的特异性。各种动物均可患螨病,只有被特异性的螨类感染后才能引起疾病,并在全群中传播。 临床症状

病初主要发生在猪皮肤稀薄、体毛短小的眼周、颊部和耳根等部位,以后逐渐蔓延到背部、体侧和股内侧。幼猪皮肤通常呈现红斑,丘疹而伴发剧痒(急性过敏症),病猪到处摩擦,致使患部出血、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或龟裂,有的幼猪尾色甚至脱落。脱毛处不利于螨的生长发育,逐渐向四周健康部位扩散,直至蔓延全身。种猪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常见皮肤微发红、少毛、痂皮不明显、皮屑较多,但临床上常明显见到猪舍墙壁上因猪搔痒而变光滑的擦痕。由于皮肤发炎,病猪烦躁不安,影响休息、采食和消化,导致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成为僵猪。发病严重的猪逐渐消瘦、贫血甚至衰竭死亡,尤其以子猪的表现最明显。 实验室检查 对症状不明显的可疑病例,可进行实验室诊断。检查方法:在采集病料的部位剪毛、用火焰灭菌的外科刀刮取患部与健部交界处皮屑,将收集到的病料浸入到10%苛性钠溶液的试管中,经过1小时-2小时痂皮软化溶解后,弃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渣,滴于载玻片上,用低倍镜检查。可看到猪疥螨呈暗灰色或黄白色,圆形或龟形,背腹扁平,头、胸、腹、膈融合一体,头部有口器,腹部有足四对。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对本病不难做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临床上应注意与湿疹、过敏性皮炎及虱等病相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消毒杀虫,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把好进场关进猪时应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查,防止引进有螨病的病猪,进场后应隔离观察2周-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做好隔离治疗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蔓延。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用杀螨药物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并对同群的猪进行防治,将治疗后的猪安臵到经过消毒杀虫处理过的卫生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兽用名称]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 商品名:无 英文名:Swine Transmissble Gastroenteritis,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and Porcine Rotavirus V accine,live 汉语拼音:Zhu Chuanranxing Weichangyan、Zhu Liuxingxing Fuxie yu Zhu Lunzhuangbingdu Sanlian Huoyimiao 【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化毒株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CV777株病毒和猪轮状病毒NX株,每头份疫苗病毒含量≥105.0TCID50。【性状】为黄白色或微粉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无异物。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感染。主动免疫接种后7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至断奶后7日。 【用法与用量】每瓶疫苗稀释至5ml或10ml(根据头份数),妊娠母猪与产仔前40日后海穴位(即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接种,20日后二免,每次1头份(1ml);其所生仔猪与断奶后7-10日内接种疫苗1头份。未免疫母猪所产3日龄以内仔猪接种1头份;进针深度:3日龄仔猪为1.5cm,随猪龄增大而加深,成猪为4cm。 【不良反应】无。 【注意事项】 1. 产品仅用于控制这三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对于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无效。 2. 疫苗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高温和阳光照射。 3. 妊娠母猪接种疫苗时要适当保定,以免引起机械性流产。 4. 疫苗稀释后,限1小时内用完。 5. 进行抗体检测,在抗体水平较低(TGE、PED中和抗体效价≤1:8,PRV中和抗体效价≤1:16)的情况下使用。 6. 后海穴位接种时,针头保持与脊柱平行或者稍偏上,以免将疫苗注入直肠内。 7. 本产品请在兽医指导下应用。 【贮藏与有效期】在-20℃以下,有效期为24个月。 【规格】5头份/瓶,10头份/瓶。 【批准文号】

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侵害5-16周龄的仔猪,引起仔猪渐进性消瘦、呼吸急促或困难、腹泻、贫血、皮肤苍白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导致断奶后与生长期的猪生长迟缓及高死淘率,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l)断奶后仔猪的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6-16周断奶仔猪表现为发育不良消瘦、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呼吸系统多发性炎症、呼吸困难、腹泻、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蓝色的皮下出血点,特别是最后一对乳头呈淡蓝色。有些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角弓反张、四肢划动,最后因衰竭死亡。 (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主要表现体温微高至正常,主要从后肢和臀部开始出现中央为黑紫色,边缘呈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肤表面,呈斑块状黑色痂皮,并逐步向前躯蔓延,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死亡率在15%以下。 (3)仔猪先天震颤症(ct):主要表现出生仔猪全身骨骼肌肉痉挛性收缩,头部、肋部四肢震颤,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吮吸不住乳头,因仔猪吃奶不足表现昏睡、低血糖症,最后衰竭而死。要与缺硒、猪伪狂犬病,单纯的由于母猪无乳综合征引起的初生仔猪低血糖症,以及猪瘟感染相区别。 猪圆环病毒的剖检

(1)pmws:猪尸体消瘦,有不同程度贫血和黄疸,全身淋巴结肿大4-5倍,切面呈苍白色,可见间质性肺炎、肺门淋巴出血肿大、支气管黏脓性炎症引起的肺部表面散在隆起的胶状硬块。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支气管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切面结构致密、灰白色或见出血。 (2)pdns:除确皮肤表现外,双侧肾肿大到原来3-4倍,颜色苍白,表面有出血点,切面多汁并伴有灰白色坏死灶。脾肿大、肝脏呈橘黄色外观,心脏肥大。肺脏呈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肺炎病变,病变部变硬,呈灰红色或灰白色。 (3)繁殖障碍:检验可见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胸腹腔积水,心脏扩大成苍白色。肾脏肿大,色变淡,表面或切面皮质部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点(白斑肾)。 猪圆环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1)本病确诊须进行病毒的分离,证明病原的存在,也可以用血清学方法诊断。 (2)实验室诊断通常取发病猪肺、脾、淋巴结和肾等病理组织样品,制成组织悬液接种于pk-15细胞,分离纯化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3)常用的病原学诊断程序。采集剖检所见典型的病料,可直接采用pcr方法或原位杂交技术(ish)进行快速诊断。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将被用来确定组织或器官中的病毒或核酸。采集剖检所见典型的病料,

母猪细小病毒怎么治

母猪一旦患上细小病毒病,几乎百分之百会导致母猪产下死胎,其它的症状可能会包括有仔猪畸形和干胎,母猪难配种等。 许多母猪场母猪表现正常,但是配种配不上可能就是因为猪细小病毒的预防没有做好。产生干胎的原因是因为,母猪如果患有细小病毒病,在怀孕的早期,胎儿就会死亡,但是无法立即排出,所以母猪自身免疫排斥,钙化的结果。 另外,细小病毒的传染也是十分的厉害,主要原因是因为细小病毒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高温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但是猪细小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细小病毒处于56℃48小时或处于70℃2小时,细小病毒仍然具有感染性,只有在80℃高温下,才能

抑制住病毒的活性。同时猪细小病毒对酸碱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pH3.0~9.0之间稳定,能抵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这些消毒剂几乎对猪细小病毒完全没有效果。2%戊二醛需要20分钟才能一直活性,甲醛蒸气和紫外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杀死该病毒。短时间胰酶处理对病毒悬液感染性不仅没有影响,反而能提高其感染效价。在pH9.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能保存一年以上毒力不会下降。 细小病毒的传染源和发病都比较隐蔽,如果没有专业的经验,难以发现。各个年龄段的猪和不同性别的猪,不同品种的猪,甚至野猪都可以携带细小病毒,进行传染。但是最终表现出症状的,却是在配种的母猪和怀孕的母猪身上。比如母猪难配种,母猪易流产。病变主要在胎儿,可见感染胎儿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木乃伊化)及坏死等病变。 猪群暴发此病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简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s,PEDV) 属于Ⅰ类冠状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感染此病毒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PEDV是一个正向包膜病毒,其基因组是正义单链RNA 5'端有帽结构( cap) ,3'端有Poly( A)尾,基因组全长为28 033bp,基因组结构如图所示.5'端的2 /3部分编码2 个大的复制酶多聚蛋白ppla和pplab,其余1 /3基因组序列包括5个ORF,编码4个结构蛋白:纤突蛋白( S)、小包膜糖蛋白( E)、膜糖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 以及ORF3编码的1个非结构蛋白.

复制周期 首先S糖蛋白与受体结合,然后S糖蛋白被组织蛋白酶L剪切后活化一种融合肽,通过融合肽与细胞内成分的融合作用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病毒粒子通过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内,然后释放其具有感染性的基因组RNA。融合后紧密结合的病毒RNA与核衣壳蛋白N被释放进细胞质中,随后在胞质中脱衣壳,与核衣壳蛋白N紧密结合的病毒RNA基因组被释放入胞质中。 首先,ORFlab翻译成一个多聚前体蛋白,然后此前体蛋白被两种蛋白酶,木瓜样蛋白酶(PLP)和主要蛋白酶(Mpro),剪切成为对病毒复制必须的单一蛋白,经共转译处理后产生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和其它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蛋白。RdRp以进入胞质中的基因组RNA为模板,转录产生负链RNA,然后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不同长度的亚基因组mRNA(sgmRNA)和基因组RNA,复制酶、结构蛋白和辅助蛋白也在这一时期产生。N蛋白与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RNA在细胞质中形成螺旋的核衣壳,核衣壳与固定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空隙的M蛋白结合后再与E 蛋白结合,E蛋白和M蛋白相互作用促使病毒粒子出芽,形成包裹的核衣壳。最后,包裹的核衣壳与在高尔基体内经糖基化等修饰的三聚体S蛋白结合,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 一.蛋白组成 1.纤突蛋白(Spike protein,S) 2.小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 3.膜糖蛋白(Membrane protein,M) 4.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 5.ORF3编码的多肽 6.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p1 ◆Nsp2 ◆Nsp3 ◆Nsp4 ◆Nsp5 ◆Nsp6 ◆Nsp7 ◆Nsp8 ◆Nsp9 ◆Nsp10 ◆Nsp11 ◆Nsp12 ◆Nsp13 ◆Nsp14 ◆Nsp15 7.依赖于RNA的非结构蛋白pol基因编码(复制酶多聚蛋白lab,pplab)

猪细小病毒的鉴定

文献综述http://442325516@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3840628.html, shmilydgjad@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3840628.html, 猪细小病毒的鉴定 杜桂娇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首先发现猪细小病毒(PPV)是Mayr和Mahnel(1966)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发现的,认为是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并相继从一些正常的猪肾细胞中发现直径为22nm一23nm的病毒粒子,经核酸鉴定为DNA【2】。PPV感染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5.8】,其特征为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流产及病弱仔猪。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诊断方法;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PPV主要集中在淋巴组织,在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大量复制,损害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母细胞化能力,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Hallauer等(1960~1971)从43株人传代细胞系中分离出38株细小病毒,其中大部分与PPV有共同抗原关系[l]。 Cartwright和Huek(1967)【2】从猪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出PPV,首次证明了它的致病作用,通过血清学鉴定证实,所有上述分离毒株,包括从一些传代细胞系中分离的类似病毒均与PPV同属一型。本病于1967年在英国报道,其后欧美、亚洲及大洋洲很多国家均有本病的报道。我国也报道有本病的发生,上海、北京和江苏等地也相继分离到猪细小病毒。 1、细小病毒概述 1.1病原学细小病毒(PPV)是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的一个成员。PPV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为20nm,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存在方式为完全病毒粒子和空壳病毒粒子,在氛化艳中的浮密度为1.30g/ml~1.39g/ml【3】,沉淀系数为105S。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且与其他病毒不早现交叉反应,能使培养细胞产生病理变化(cytopathic effect CPE)【4.5】。 PPV对热具有强大的抵抗力。Cartwright等(1967)报道【2】:PPV在56℃ 30min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级高牧医042 学号200401015227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姓名盛吉吉 系部畜牧系 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王冬梅职称实验师 日期2009.5.20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盛吉吉 【摘要】本病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腹泻。季节性很强,以11月至第二年2月底发生较多,各类年龄都可感染。病猪及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几乎100%,断奶,育肥、种猪症状较轻微,病死率很低或无病死。此病传播迅速,仅数日危及全群。 【关键词】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猪;肠道性传染病 1.发生与分布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与传染性胃肠炎(TGE)相似的疾病,在我国长期被误认为是TGE,1976—1977年,在比利时一些主场发生各种年龄的猪急性腹泻。1977年,伍德氏在英国报道类似疾病,称为“流行性腹泻Ⅱ型”,潘萨尔特氏在比利时,查西氏在英国发现此病,其后,在欧洲的捷克,西德等许多国家发生流行。我国在1964年前后开始发生冬季拉稀病,每年冬季11月份起发生流行,春节前后达到高峰,流行面广,数省数县连续发生,不论猪大小,性别,品种,均可发生,但病因不明。国内从70年代起开始研究病原,分离出几株病毒,如上海的“华株”,辽宁省的“辽株”,吉林省的“吉株”,福建省的“龙株”等,均认为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但抗原似乎有差异。在80年代,长春是高德荣氏等通过TGE的Miller株与4个地方毒株的免疫荧光交叉反应,兽医大学朱维正氏等通过吉株,华株与通化株的免疫荧光实验,均证实与猪流行性胃肠炎不同,直到1983年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比利时引进CVLA株免疫血清,证实华株为CVLA,才正式肯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病原

2021年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欧阳光明(2021.03.07) 我们相信科学指导生产,我们相信数据客观真实,我们相信改变才能突破提高。 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由于圆环病毒能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因而本病常与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及猪副嗜血杆菌、气喘病、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圆环病毒对免疫器官有严重的侵害性,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的高度抑制。通俗的讲,圆环病毒可以是疫苗免疫失效,机体免疫力减弱或消失。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一、PIDS(猪免疫缺陷综合症) 1: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2:对减弱疫苗或低致病性微生物可以引起发病。 3:疫苗接种不产生免疫应答。 4: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 二、PMWS(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 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断奶后2~3周的仔猪(40~70日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仔猪也有该病的发生,病毒可随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传播或者可能经胎盘垂直传染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高达20%~30%。如果该病与猪细小病毒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时,仔猪的死亡率会更高。 三、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指育肥猪的顽固性肺炎,难以根治,极易反复,最后因肺衰竭继发其他感染而死。一般情况下是以圆环病毒为主,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继发感染的呼吸道严重疾病。死亡率可达20%以上。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学习资料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简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s,PEDV) 属于Ⅰ类冠状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感染此病毒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PEDV是一个正向包膜病毒,其基因组是正义单链RNA 5'端有帽结构( cap) ,3'端有Poly( A)尾,基因组全长为28 033bp,基因组结构如图所示.5'端的2 /3部分编码2 个大的复制酶多聚蛋白ppla和pplab,其余1 /3基因组序列包括5个ORF,编码4个结构蛋白:纤突蛋白( S)、小包膜糖蛋白( E)、膜糖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 以及ORF3编码的1个非结构蛋白.

复制周期 首先S糖蛋白与受体结合,然后S糖蛋白被组织蛋白酶L剪切后活化一种融合肽,通过融合肽与细胞内成分的融合作用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病毒粒子通过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内,然后释放其具有感染性的基因组RNA。融合后紧密结合的病毒RNA与核衣壳蛋白N被释放进细胞质中,随后在胞质中脱衣壳,与核衣壳蛋白N紧密结合的病毒RNA基因组被释放入胞质中。 首先,ORFlab翻译成一个多聚前体蛋白,然后此前体蛋白被两种蛋白酶,木瓜样蛋白酶(PLP)和主要蛋白酶(Mpro),剪切成为对病毒复制必须的单一蛋白,经共转译处理后产生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和其它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蛋白。RdRp 以进入胞质中的基因组RNA为模板,转录产生负链RNA,然后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不同长度的亚基因组mRNA(sgmRNA)和基因组RNA,复制酶、结构蛋白和辅助蛋白也在这一时期产生。N蛋白与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RNA在细胞质中形成螺旋的核衣壳,核衣壳与固定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空隙的M蛋白结合后再与E蛋白结合,E蛋白和M蛋白相互作用促使病毒粒子出芽,形成包裹的核衣壳。最后,包裹的核衣壳与在高尔基体内经糖基化等修饰的三聚体S蛋白结合,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 一.蛋白组成

国内猪细小病毒疫苗及免疫程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国内猪细小病毒疫苗及免疫程序 尹子静 (山西省吕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吕梁033000)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 )为DNA 病毒,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及血清学阴性经产母猪发生流产、不孕、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尤其以产木乃伊胎为主,而母猪本身并不表现除流产之外的临床症状,其他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反应阴性的母猪主要在妊娠的前半期经口鼻感染病毒,结果免疫机能不全的胎儿经胎盘受到感染,从而导致疾病。猪细小病毒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在已报道的猪群中呈地方流行性,该病毒还可以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等许多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同时还可以与附红细胞体原虫、沙门氏菌和大肠杆 菌等某些细菌、 寄生虫发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导致疾病更加难以控制,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 疫苗免疫是控制猪细小病毒病的主要手段。 1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分类 猪细小病毒的防治主要以免疫预防为主。由于PPV 血清型单一及其高免疫原性,使得疫苗接种成为控制PPV 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的疫苗主要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使用最为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猪细小病毒的新型疫苗正在研究与开发之中。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基因疫苗等。 1.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又称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诱导产生抗体时间长,不需要低 温保存等优点。但是灭活疫苗产生抗体慢, 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抗体水平相对活疫苗较低,需重 摘要:猪细小病毒(PPV )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控制该疾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 疫苗免疫。本文概述了猪细小病毒的基本概况,并对国内市场上生产的PPV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程序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1.08.008专论与综述 7.2注意霉变饲料对猪体免疫造成的侵害诱因,应 长期在饲料中添加除霉剂。 7.3预防免疫,用灭活菌苗按说明免疫母猪,对本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7.4每月在饲料中添加上述敏感药物,按预防量连 用5~7d 。 我们相信如果养殖户对该病有了充分的了解,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喂方式进行科学养殖,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猪场所造成的损失将会大大降低,养殖户们将会得到更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容国允,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8(9):24-25. [2]谭干郊.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对策[J].广西畜牧兽 医,2009(4):227-229.[3]吴位珩,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10(3):10-12.[4]林美芳.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J].福建畜 牧兽医,2006(5):31-32. [5]郑太荣,等.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 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2):113-115. [6]李文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2):10-12. [7]王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 诊断和防治防治[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6):88-89.[8]陈建明,等.浅析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 2008(7):44-45. [9]孔德江,等.一起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 会[J].中国动物检疫,2009(6):59-60. !!!!!!!!!!!!!!!!!!!!!!!!!!!!!!!!!!!!!!!!!!!!!18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 近几年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本病以皮肤苍白、腹泻、呼吸困难、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经过几年对本病的诊断,笔者积累了一些临床症状的观察和剖检变化的经验,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圆环病毒侵害猪体后,根据猪的大小可分为四种类型: 1.传染性先天性振颤(CT):母猪怀孕期间无任何异常表现,仔猪出生或几小时后出现震颤,共济失调,吮乳时,口频频点击乳头附近,但需一定时间才能吸住乳头,有的仔猪由于口部颤抖厉害,根本就吸不住乳头,一部分仔猪因此饿死或被母猪压死。此时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同一窝仔猪中有个别发病的,也有全部发病的,但轻重程度各有差异,同一窝仔猪中如有个别发病的仔猪,其康复时间快,颤抖也较轻。大部分或全部发病仔猪,颤抖较重,恢复相对较慢。卧下或睡眠时颤抖较轻或停止,观察颤抖停止的仔猪与正常猪基本一样。耐过的仔猪,大部分满月后可自行康复,康复仔猪无后遗症。极个别猪颤抖延续到成年。 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常见于断奶后至16周龄的仔猪,可见断奶前膘肥体壮的仔猪,断奶后逐渐消瘦,断奶前后形成强大反差。(养殖户常说的:别说长了,还缩小哪),皮肤苍白,个别猪黄疸,毛长,毛稠、毛乱无光泽。可见猪年龄不大,但是都带老相。呼吸加快、咳嗽。行走无力,精神沉郁。个别严重病例耳水肿增厚,其上布满红紫斑和紫色的疙瘩,眼周围充血、瘀血红肿。部分病猪腹泻黑色粪便。提起两后肢摆动,感觉绵软、衰竭、挣扎无力。使猪仰卧可见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阉割后的仔猪提起后肢或仰卧时,凸起的一对腹股沟淋巴结,很多人认为是仔猪的两个睾丸。腹泻,尿黄或排尿到最后时,可见灰白色絮状物。 3.皮炎肾衰综合症(PDNS):本病是架子猪易得一种以皮肤炎症、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为特征的疾病。皮肤初期潮红,中后期皮肤苍白,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形凸起的疙瘩,疙瘩先后呈红色、紫红色或顶部黑色结痂。有的猪几乎一夜之间遍及全身,有的猪周身皮肤紫红色或灰紫色。但猪并未表现强烈的痒感。本病的紫疙瘩是布满整个皮肤,基本没有毛稀处多,密处少之分。病愈的猪疙瘩消失后,留下明显的痕迹。有的猪可见眼睑稍肿,眼睫毛上附着较硬的污垢,但并未见眼角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急性病例可见体温升高、厌食、腿软等症状。 4.繁殖障碍型:哺乳母猪在仔猪断奶后,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虽然发情,却屡配不孕;怀孕母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皮肤暗红粗糙,阴门上可见黄豆大小的紫泡,流产、早产,产出木乃伊胎或弱仔。 剖检变化:传染性先天性振颤(CT):剖检病死仔猪,各器官无肉眼可见的变化。病理组织学可见脊髓髓磷脂沉着迟缓。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肌肉色淡,萎缩,肺肿胀呈间质肺炎,质硬肺泡出血,心叶、尖叶萎缩;脾肿大肉变。淋巴结的变化较复杂,一般呈灰白色肿大,切面外翻,也有呈深浅不一的暗红色,但是,都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肿大4-5倍。 皮炎肾衰综合症(PDNS): 整个脾肿大、梗死、质地坚硬,用针从脾的中间穿过提起,可见脾两头稍下垂似扁担状。肾苍白水肿,体积和重量均超过正常猪的4倍,切面肾盂和肾髓质弥散性出血。肾包膜有紫红色淤血斑点。肾上腺切面可见坏死灶。肺肉变,下缘有大的淤血斑,表面有点状出血。大肠有几个较深的溃疡灶,肌肉色淡。淋巴结灰白色肿大。 繁殖障碍型:流产、早产和产出的木乃伊胎或弱仔,暂时还没有能明显区别与其它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肉眼可见的病变。综合防治:用抗生素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无太大的效果,仅能减少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子猪断奶后3~4周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尽可能减少对断奶子猪的刺激。避免过早断奶和断奶后更换饲料,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料至少10天;在断奶子猪饲料中按每吨饲料中添加1.2公斤利高霉素,15%金霉素2.5公斤或强力霉素150克,阿莫西林150克,连续饲喂15天;避免断奶后并窝并群;避免在断奶前、后1周内多次注射疫苗;降低饲养密度,为子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子猪用药:哺乳子猪在3、7、21日龄注射三针得米先,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半个月,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5公斤利高霉素或强力霉素150克,断奶前后各饲喂1周或断奶后半个月。 母猪用药:在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按每吨饲料中添加1.2公斤利高霉素,2.5公斤15%金霉素,150克阿莫西林进行饲喂。 做好猪瘟、蓝耳病、猪细小病毒、伪狂和喘气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猪细小病毒的症状及防御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3840628.html, 猪细小病毒的症状及防御治疗 作者:项伟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3期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发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性疾病,受感染的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见母猪流产,母猪本身没有明显症状。近年偶见该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交叉感染现象。本文就猪细小病毒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猪细小病毒的临床病症和传染途径 据调查研究发现,由猪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主要是孕期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甚至还会引发仔猪的皮肤炎症、肠胃炎性腹泻和脑膜炎,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上都各不相同。 猪细小病毒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母猪繁殖功能失常,传染同一猪舍内的其它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或者是仔猪出生后出现发育不健全的现象,而母猪自身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调查发现:母猪在孕期内1个月到两个月时感染猪细小病毒时,主要生产出木乃伊胎;在怀孕两个月左右时感染病毒容易生产出死胎;孕期80天时感染病毒易发生流产;三个月后感染病毒,母猪虽能正常生产,但是生产出的仔猪98%易携带病毒。携带病毒的仔猪如继续在正常猪群中生长很难根除病毒,导致循环传染。携带猪细小病毒的仔猪在不同生长期其生长发育也不良,容易出现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和脱水症状,生产的仔猪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套为特征的脑膜炎,也是猪细小病毒的主要病理特征。 猪细小病毒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易发生在春秋两季和母猪交配生产前后。 猪细小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染途径非常多。感染了猪细小病毒的母猪,可通过胎盘将病毒垂直传播给胎儿;也有被感染的后备种公猪,在与母猪交配过程中通过精液将病原体传染给母猪;而感染了猪细小病毒的母猪生产出的携带病毒仔猪也是主要的传染途径。猪在感染了细小病毒后2~5天其粪便和尿液等排泄物中就含有病毒。养殖场应做好对病猪排泄物的收集和消毒工作,防止二次传播。 二、猪细小病毒的预防措施 临床治疗分析猪细小病毒疾病尚未有疗效显著的治疗药物,感染猪细小病毒后得不到有效治疗。预防感染病毒成为该病防御治疗关键,养猪场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联合预防。 1、科学喂养,做好日常猪舍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定期消毒主要采用5-10%漂白粉混悬液或1-3%烧碱液是扑灭猪细小病毒病原体的有效方法,同时对患病猪进行隔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