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起点中医

起点中医

《起点中医》1

2010-10-13 10:26:16| 分类:雪山来客|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者雪山来客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彻骨寒,那得梅花扑鼻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经过了无数次的血腥洗礼,中医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治古籍,焉能言医;不谙经典,何入医门?

然医书浩瀚,如大海寻宝,茫然不觉所止。“竹密不知云欲雨,山高尽见水朝宗。”

医者意也,在人思索,水到渠成,天机自现。我本无心觅良方,谁知良方逼人来。炼神者上,全形者下。服气导引,禅思定慧,返观内照,悟圣心法,始得医道之真谛!

10

缘起

余夙好黄老之道、禅修止观,神往达摩祖师、六祖坛经,锲而不舍有年矣!

而立之前,在西宁中医师张大胆处初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后于书店发现东汉

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遂携归珍藏。

后患肝疾,身体每况愈下,步百米而虚汗淋漓、站立不稳,阵风倒地,感冒失眠、消15

化不良、记忆衰退、举步无力、痔疮贫血、夏季中暑、冬中风寒、时所困扰,西医曰神经衰弱综合症、肝炎后综合症等;顿食不过半两,少不够营养,多不能消化。而立之后风雨飘摇,生命似到尽头,愁云密布,悲观哀叹!虽自知之明,仅气血虚亏而已,但虚从何起,亏因何来,一概茫然!

祸福相依,否极泰来。郭林功云:呼吸、观想、式子三大导引,唯一指向入定。拳经20

云:吸绵绵呼微微,气沉丹田。操演数日,突而入定,遂悟天台智者大师童蒙止观、六妙法门;操随息,修止观;练易筋,习洗髓。丹田火炽,性光寂照。道要玄微,天机深远。

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轻灵之气发于尾闾而登极顶,恍惚杳冥之中视听八达之外。由定而觉,禅乐胜世乐!东方喷薄旭日,一扫万里愁云,25

体内孕育新生命,换却充满青春活力的心!古人云:内药远胜外药,外药千裹莫如内药一铢。

乌飞兔走,岁月如梭,年近花甲,西行学法;雪域高原,海拔四千,金风凌厉,营养匮乏;幸内功支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大潮之下,沉渣泛起,何如金玉,潜藏水底!冰清玉洁,笑傲霜雪;漫漫轮回路,何处觅归宿;前30

世未了情,今生复追寻。行到水尽头,横观烟霞生;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虚云和尚曰:“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内经》云:“离世去俗,积精全神。”

贴近古人真心,与先哲并肩论道。无“小隐山林”学步在先,那有“大隐市廛”行道之本?

始而独善其身,方能兼济天下。病缘即佛缘,垂死现化机;不经历风雨,那得见彩虹。

不敢为天下之先,却愿步先哲后尘!

35

通过佛家正宗禅修修炼,即按照《金刚经》所提示的“降伏其心”的内省法,使内心中起伏趋向于平静,所折射出外界真实相。

通过禅修的观察,目前已经被笔者所提炼出,普遍存在的,并加以确认的几种典型的格局有以下几种类型。而更多的人体类型,不过是这几种典型类型的组合而已。

40

①肝郁格局:人人存在,但其行迹诡秘,难以觉察,为“隐形杀手”。一般来说,是

形成于后天的生活历程。是由佛家所称的“贪嗔痴”三大烦恼中的“嗔心”所致。

②上火格局:俗称的上火,是中医五行理论中“水火”两种元素脱离了健康状态运行

所致。《易经》称水火未济(离上坎下)状态,对应着中医理论,就是“相火失位”,或者说是“相火上泛”作怪。

是否想过,胃痛、胀气及种种胃部不适,嗳气泛酸肋下痛,饮食无味,便溏便秘,眩晕乏力等诸如此类的亚健康状态,将会缓慢地然而坚定地指向某种完全确定的严重后果,在这些症状的后面竟然潜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隐形杀手!

5

发脾气、生闷气,累次叠加的结果,经过环环相扣的一个漫长过程,最后终于不可逆转地演变成普遍存在的高血压、血管硬化、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这类疾病业已成为人类超过癌症的头号杀手……

本文将通过严格的分析推导,老年化不但可以预防,而且居然是完全可以逆转的!

以纯粹的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分析,老年常见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固醇、血粘度10

高、糖尿病产生的根源及对治之法的基础分析,是本文要所告诉大家的。同时,解决睡眠障碍及颈椎腰椎的一揽子方案是否可行,本文也将有所探讨。

中医的基础物质是“炁”,“炁”之为物,超然物外,其大无垠,其小无内。物质基础是“炁”,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临床辨证是四诊八纲,天然神通妙用是中医的X光B

超加核磁共振。借用宗萨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一书中宣说的:“根据修行层15

次的不同,所观察到的也不同。平常我们所看到的血管,仅仅是人体中最粗的一种脉道。”

与传统中医各派的概念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的观点并非限于单纯的补或泻,而是注重在调和肝脾开肝郁的基础之上,激活人体与生俱来的整体气化功能,并使之趋入良性循环。

20

笔者是以禅修为终极旨归的,是走“绝圣弃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直至于无为”

的道路。中医诊病仅仅是“副产品”之一。

朱进忠老中医在不同的时空点,得出了与笔者完全一致的结论。在大量雄厚临床病例的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地思考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总结成《难病奇治》。“从肝论治治百病--藏在深闺人未识”是笔者对他的评价。显而易见,朱老中医的论文是直接25

面向临床的。

中西医“拉郎配式的婚姻”的典型,就像是“Vc银翘片”之类的“中西医结合的中药”,好端端的一个中成药,前面被冠以“Vc”二字,就是中医被统战、被践踏、被强奸的感觉。

再者,以西医的观点来看,感冒,那不就是一种“对冷气的过敏”吗?于是在Vc银翘30

片之中,还被加上了西医的“抗过敏成份”——“扑尔敏”,使人服用之后会产生昏昏然的感觉。至于“Vc”成份的加入,据说是因为以西医的观点来看,感冒与缺乏维生素成“正相关”,反之,维生素也就可以加强人体的“免疫力”。于是,这一类的按“中西医

结合观点”产生出来的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的中药”,居然就在大陆的中医药市场

上畅销无阻、长盛不衰。却不知道给患者惹下了多少的麻烦、埋下了多少无穷无尽的35

病根!

还有“丹红注射液”、“降丹注射液”、“茵栀黄口服液”等,都是被“强奸”后所生下的杂种!

还有“茵栀黄”口服液,注射液,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王牌药。大概是一周之后,黄疸渐渐退下。但紧接着,拉出绿色的大便。原来大便的黄色,是因为绿色的胆汁被分泌40

进入肠道之中,就随着大便一起被排泄。在正常情况下,大便是慢慢地排出,胆汁有充分的时间被氧化,就被氧化成了黄色。如果是受凉,肠蠕动过快,胆汁来不及被氧化就排泄出,于是就呈现出胆汁的本色,也就是绿色,混入大便,将大便染成了绿色了。

“茵栀黄”口服是大寒药。这个大黄,大寒兼有泻下的作用。三味药的组合,在中医理论框架中是个什么定位呢?原来,对这类组合叫“虎狼药”。给新生儿下“虎狼药”,那真是比毒药还要厉害啊!

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本文所讨论的阴阳五行的概念,均站在“气分”的立场进行讨

论,只有极少部分涉及到血分。所谓阴阳五行都不是静态,都是在气机的升降开合与5

生克制化的恒常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

东方思维方式核心是顿悟,没有过程,只有结果。西方的核心是渐悟式思维,逻辑推导,亦步亦趋,看似严密,实则“少慢差费”。爱因斯坦说过,逻辑推导出不了新东西。

就是通过顿悟,先是内心证悟,回头再寻找数学工具,最后通过相应数学工具的表达,来告诉其他渐悟者,这就是他建立相对论的过程。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都是修炼者们的对话,不修炼的人没拿到听课证,听了可能也茫茫然一片

第一章中医论健康与病因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15

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20

§1、五脏所对应的五行分别对应着五个子系统

以传统中医基本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人体这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由五个子系统构成的,五个子系统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简称为“五行”。内联五脏,外达五官,直至肌肤外表,把人体维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正25

是经络。

以肝为例:肝位于胁部,与胆为表里,喜条达。生理功能主要是藏血与疏泄。藏血,是指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疏泄,指的是条畅气机和协助脾胃消化食物的功能,从而保持人的情志活动正常,气血运行通畅,消化功能旺盛。《黄帝内经·素问》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魂,肝藏血,在志为怒,怒伤肝,开窍于目,30

主疏泄,主筋爪……

以脾为例:脾位于中焦,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主口与唇等。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脾主运化,指的是饮食物依赖脾的消化吸收气化功能,才能转化为人体能够利用的精气,故脾又被称为“后天之本”。脾除了包括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外,还涉及到神经、代谢、免疫、内35

分泌等系统。

§2、健康态对应着人体五行的动态平衡

人要保持健康态,就必须维持这五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协调,使之处于某种动态平衡状态。

⑴相生

40

“木→火→土→金→水→……”,如此顺序相生循环不息……用语言则可表达为,木点着了变成火,木燃烧后化灰归土,从土中可挖出金属,金属加热融化后具有与水相似的流动性,用水滋润草木才能生长,茂盛成长的草木才能更好地生出火,如此循环不息……

这个系统相生的关系看似很好,但该系统是不可能稳定地存在的。因为每个人体内的物质元素总量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拥有有限物质的五元素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处于仅仅是不断相生的状态时,必将导致该系统内所有五个元素的物质快速耗

尽;换言之,当系统的功能过于亢盛时,该系统的物质元素消耗殆尽,必将导致该系统迅速趋向于崩溃,这是因过于亢进而崩溃。是故该系统欲稳定存在,还必须同时存5

在某种制约机制。

⑵相克

“木→→土→→水→→火→→金→→……”(→→表示相克),同样顺序循环不息。这可用语言叙述为:草木的根可以扎入土中,水来土挡,水可将火浇灭,火可融化金属,用刀斧可割草砍木……

10

⑶相生与相克并存

首先站在“脾”的立场,当有“火”适度地“生脾”的同时,还有“木”适度地“克脾”,这就保持了“脾”能以不卑不亢的状态稳定地存在下去。若人体五行保持在动态平衡,必定是五行的五个元素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度的“相生”与“相克”。

中医认为,肝属木,木旺于春,木正当令,整个大自然都处于一派升发向上朝气蓬勃15

的景象。肝在脉为弦,故在春天容易得“弦脉”,适当的弦脉出现在春天属常脉,反映人体状态正常无病。

但同样在春天,弦脉太过,或在其它季节出现弦脉,则反映了“肝”亢进,人体五行失衡,会导致病态的发生。肝阳升发,轻度的在人会出现昏昏然的情况,故春天多昏沉。

眼睛容易发胀,视物昏花,因为肝开窍于目。升发过度的人,情绪激动容易与他人争20

斗。血压容易偏高。阴虚火旺一类体质,在春季很容易上火、失眠,甚至彻夜不眠。

反之,有的阴盛阳亏的人,因为阳虚太甚,在春天一阳不能来复,也会出现麻烦。

[示例]:人体阳气当来不来,不能与天地之气机相应--四逆证

曾遇一例,道力师的师傅悟智师,74岁了,来到高原求法闭关。素属阳虚体质,笔25

者本来担心他会在冬至前,天地之气纯阴无阳时身体会出意外,后来证明我的担心并不对。2006年出关前,大概是大寒之后、立春之前的一天上午,正属肝木当令。笔

者在打坐中,突然发现他阳气不来,整个上半身冰凉冰凉。到中午下座之后急忙过去探望他,发现他上半身的脸、手臂全都肿了。急予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合剂三副,帮助升发阳气,度过了此关。后来道力师告诉我,悟智师以前也曾有好几次都是因阳30

气当来不来发生危险。

③中医用的是类运算、类思维

“顿悟”的方式,只有起点与终点,没有过程。就是庄子说的,“得其圜中,应用无穷”。

这个在学校靠“为学日益”,整天死记硬背是学不到的,只有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35

的修炼才能获得。

在山沟里可以感觉股市走向,一般人看来的确不可思议,但这就是《易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实例。以及《老子》中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ou,窗户),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想象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人一旦失去了想象力,则创造力也就随之而枯竭了。

40

修行,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方式。同时,想象力也可以创造出修行的新思路新方法,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器在握就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修行的效率。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要想切入有效的修行,必须福慧双修,要积累足够的福德资粮,如道家讲“三千功八百行”,佛家讲“六度万行”。

而资粮的获得要通过对有效对境做供养而获得。而《普贤行愿品》所讲的“七支供”

是积累福德资粮的七种方法,有“顶礼、供养、忏罪、随喜、祈佛转法轮、祈佛住世、

回向”等七个。对境越高获得的资粮越大,最好是佛,对佛顶礼、供养,所获得的功德不可思议!当福德资粮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转化成为“慧资粮”,智慧程度

就可以得到提升。有了慧资粮,我们才可以听得懂佛所说的种种微妙法门,看得懂种5

种深奥的佛经。领会到一般人所难以领会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密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修炼佛法的那个无形的,但是是真正的“许可证”!

世间法都讲究投入产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真正的修行居然是“零成本”投入!

但是,总得有个“投入”啊!

还有一种顶顶殊胜的供养,叫做“修行供养”,只要我们老实修行,许下一个大愿,“我10

今生一定要成就佛果”!从而投身于修行,以这种修行作为供养,那这个人就是一位

真正的“佛子”,十方三世诸佛,顶顶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佛子,十方三世诸佛都会赞叹、

随喜、加持!

洗尽铅华呈素姿,尘埃落定显本色

15

[示例]:亚健康状态之一——所谓的“心脏病人”的“正常”服药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类所谓的“心脏病人”,就是经常觉得自己的心区不

适,心区发紧,有时还会有刺痛感。

而在目前,首选之药,是复方丹参片,或者是复方丹参滴丸。患者长期地服用这类药

物。而对这个问题的警觉,是在2004年,当时笔者刚刚把一间高原寺院的医务室筹20

建好了。有一位汉族的居士老太,大概是55岁左右,她是喇嘛阿秋仁波切的侄子,

曲扎活佛的弟子,她到医务室来找我给曲扎活佛看病,说是心脏不好。我就问她说:“那为什么不让他吃点丹参片呢?”她说:“那药可千万不能吃,我就是吃那个药,心脏越来越坏。”原来此类复方当中,含有冰片、丹参、麝香,属于芳香开窍性药物。

当心脏发紧时服用,能立即疏通开窍,是患者心区感到轻松了,但是,冰片与丹参属25

寒凉药,长期地服用,就将寒气带到了心脏,而寒气属于收敛性的,长期服用的结果,

就导致了心脏更加地收敛,更加地紧张。服用这类药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于是跟着她去看看这位活佛,问诊,说是心区紧闷、刺痛感。诊脉,右寸、右尺都特

沉细,而右关偏旺。提示阳虚型心脏不适,心阳气及心血都不足。这位活佛是我接诊

的第一位所谓心脏病患者。虽然是第一位,还好笔者也不是无备而来。因为当时笔者30

已经发觉,所谓的这种种心脏病,与肝气上犯心包有关。于是用《伤寒论》的复脉汤,

加四逆散,再加上红花、丹参。温心阳补心血通心脉,这个方子我是老早就组成了的,

现成就拿来用。三剂。因为还伴随着肾阳虚,同时发给桂附地黄丸,配合着吃。几天

后回访,心区症状全部消失。再续服三副巩固。

实际上,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说的朝发昔死的真心痛,指的就是现在的“心绞痛”

35

一类的病例,这个在现实之中并不是很多。寻常最为多见的就是此例所举的这类亚健

康态的这种类型。但是如果不正确地对治,最终也将会发展到“心绞痛”之类的绝症!

影响及破坏动态平衡的内在因素--情志致疾

中医认为情志失节可以致疾,情志可总括为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如40

“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被气得吐血而死;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描绘了范进因金榜题名大喜过望而导致精神失常,林黛玉长期郁郁寡欢抑郁致疾而死的典型人物……

明代名医张景岳《类经图翼》曰:“故怒动于心,肝从而炽。欲念方萌,肾经精沸。

构难释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脉涩而气沉,为悲忧于心内。”

“怒”是如何影响五行平衡关系

小循环理论……发脾气与生闷气留下了什么--五行乖舛(chuan),生克失序

肝属木,喜条达,忌抑郁。同时肝又恰恰是“将军之官,在志为怒,怒伤肝”,肝气是一种霸道之气,唯有肝气可在体内横冲直闯、所向披靡。人们常形象地用“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发脾气时的状5

况,此时肝气会过于亢盛。反之,抑郁的结果是产生肝郁或肝气不舒,将使肝气得不到正常的抒发而受到压抑。

⑴过于亢盛及受到压抑的肝气都会犯脾(脾的位臵对应于肝,正好位于左肋下,故

称为“肝气横逆”),脾的功能就被削弱,按五行相克理论,称之为“木乘土”。“克”是正常地克制,“乘”是超出正常范围的克制。

10

⑵再按五行相生,被肝所乘而削弱了的“脾土”不能正常地生“肺金”,换言之,脾虚

就直接会导致肺气虚;

⑶肺气虚将导致“肺金”不能正常地克制“肝木”;

⑷于是失去了制约的“肝木”就更旺,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来“乘脾土”;

⑸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从而木、土、金(肝、脾、肺)这个小循环的正常平衡遭到

15

破坏。一旦陷入就不可自拔,而只能在此泥潭中越陷越深。形成了人体整体性的五行乖舛(chuan),生克失序的可怕结果。

中医概念上的肝郁证比世俗概念上的抑郁症涵义要深刻,但也包括了抑郁症在内。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症”是两个概念。肝郁是指肝气郁结,证在气分,有肝气郁结的人往往自己觉察不到,然而此人即刻的心情上也不一定是郁郁寡欢。有许多性格开朗的20

人也会有“肝郁证”。

大循环理论……从肝脾肺波及心肾

在小循环理论的基础上,下面进一步分析系统失调是如何波及心与肾。

肝木本来是生心火的,在五行分析中把这个关系称为“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但25

当肝木过度地去克制脾土时(木乘土),这个“妈妈”就不务正业了,“妈妈”不好好地给“儿子”哺乳,缺乏奶水的儿子还能长得好吗?上面我们知道,肝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藏血,同时由于相生的关系,肝应当用它的气血来滋润“心”。但随着肝气去乘土,肝的气血有相当一部分难以按正常轨道运行,于是心这个“儿子”必然就会因缺乏气血的正常滋养而“发育不良”。在肝郁引发肝脾肺小循环失衡之后,慢慢地、然而是必然的30

会出现心脏的不适:心脏的紧闷感,有时还会出现刹那的刺痛感。到目前为止,人们几乎都把这些症状看做是心脏病或前兆。惯常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来缓

解。岂知不吃这些药还好些,往往越吃越糟。其实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心脏病。真正的心脏病在现代被称作“冠心病”,在古代被严格地定义为“真心疼”,而且是“朝发夕死”。

下面再看这场危机是如何波及肾的。在小循环理论中已经介绍了,肺金的功能已被削35

弱了,而肺金为肾水之母,金不足必然导致肾水失养,久而久之肾必然会慢慢地亏下来。“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主骨,主髓,脑为髓之海。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足的人必然耳聪目明,具有聪明才智。在使用聪明才智时必然要消耗肾气。我们可以体验到,脑力劳动的消耗远远超过体力劳动。

消耗肾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劳”,这将消耗人体的最宝贵的资源。葛洪在《抱朴40

子》中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睡。”吕洞宾说:“二八佳丽体

如酥,腰间别刀斩愚夫;不见人头滚落地,却教骨髓暗自空!”故五十后当减欲,六十后当绝欲。

肾亏就意味着身体五元素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崩溃,也就是说身体五行平衡的全面崩

溃!中医把肾称作“先天之本”,肾的严重亏损要危及根本。肾亏症状群包括感腰酸背痛,头昏耳鸣,记忆衰退,易于疲劳,两腿酸软无力,腰椎颈椎系列病变,严重的人甚至频频遗精,渐渐脑容量下降,最后导致老年痴呆症等。随着年龄逐步增高时,骨质疏松将会提前到来,再进一步就是易于骨折。

五行动态平衡失调的加剧……末法时期的众生相

5

但这场危机并未就此结束!

○再来回顾五行生克。被削弱的肾水也自然不能好好地滋养肝木,肝阴因此不足,每个脏器的阴阳两个方面同样需要保持平衡协调,肝阴的缺乏会导致肝阳独亢,从而使已经不上正路的肝气进一步“乘”脾土,这必然导致脾土的进一步削弱,无疑会进一步促使已经处于危机中肝脾肺小循环状态雪上加霜。

10

○此时肺金不但不足以克制肝木,而过于亢盛的肝气反过来会克制肺金,这在五行生克理论中被称作“反侮”。肺遭到肝气反侮,严重时会导致肺内出血或咳血。严重时血会从口鼻一涌而出无法止住。例如历史上三国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肾水不足又会影响到心火的状态。本来肾水应当能克制心火的,中医称之为“心肾相交”。但肾水亏损后就不足以克制心火,作为常识知道火是热的,“火性炎上”,是自15

然上升的。失去肾水制约的心火更是一味上升,中医称之为“心肾不交”。心的状态于是岌岌可危。心火一方面缺乏肝木的滋养,另一方面又失去了肾水的正常克制,因而心火的运行就脱离了正常轨道。于是睡眠障碍,多梦失眠就会伴随着我们。

○脱离了正常轨道的心火,自然不能有效地生化脾土,脾土的灾难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遭受被肝所乘的欺辱,另一方面脾土之母“心火”又不好好地滋养它,脾土就成为五20

行失调的重灾区。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这样一来,这个后天之本的作用被大大地削弱了。这就是为什么胃病的发生率如此之高,而又缺乏有效的治疗理论、方法、手段及药物的根本原因所在。

○再回来看肝脏本身,被称作“将军之官”的肝脏,因屡屡侵犯脾脏,它自己也会过度地消耗气血而受到损害,这会导致肝脏本身气滞血瘀,轻度的气滞血瘀可以没有任何25

自觉症状,逐步加剧之后会出现在肝区某个区域有隐约的闷痛感,一般出现在右肋右端的情况比较多,但由于不太显著而往往被被人们忽略。肝脏受损直接导致了肝脏的抵抗力下降,此时就很容易感染肝炎。但多数患者的主诉往往会围绕着胃部症状展

开。肝脾不和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30

朱进忠老中医《难病奇治》如是说:

肝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脏腑,古代医家称其为五脏的特使,将军之官,其位在脾之下,肾之前,微偏左,其部在两胁,其经起于足大趾,通于巅顶,与少阳胆相表里,而少阳胆为十一脏生化之关键,所以肝在生化气血,协调脏腑经络的功能和抵御外邪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5

生化气血脏腑,宣通脏腑气机:肝属木,应春阳升发之气,与少阳胆相表里,少阳胆为五脏六腑生化之主宰,所以脏腑气血经络的生化无不依赖于肝,正如李东垣所说,“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若肝气郁滞,或亢,或衰,则诸脏必然受累而出现气血生化失职,发生各种复杂的疾病,正如沈金鳌氏所说:“故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40

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所以,《素问》在大声疾呼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不得相失时,又强调指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疑难疾病的症状表现与肝的关系

一、症状异常复杂,难于抓住重点。

例如有的患者既有头晕头痛,纳呆食减,心烦心悸,又有腹部悸动,逆气上冲,烦热汗出;既有口苦咽干,烦躁失眠,尿热尿痛,又有少腹冰冷,白带量多;既有脉象的

弦紧,又有数象,很难用一脏一腑,一经一络,一虚一实,一寒一热去说明。又有的5

患者既有疲乏无力,自汗畏风,又有腹满纳呆,发热,恶心欲吐;既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又有气短神疲;既有脉虚,又有缓而滑等。症状不但复杂,而且很难用哪一种病因病机去解释……

清代名医陈士铎说过:“一脏不通,五脏皆不通。”又说:“或两经同治,或三经同治。”“肾虚者仅补肾者效缓,兼补肺者效疾。”等等,整体调整的思想已初见端倪。

10

[示例]:唠叨妈妈,克隆肝郁

张某,女,1970年毕业于某大学工程化学系,今年60余岁。大学毕业后不久身体就

不佳,主要是长期胃部胀气不适,体弱多病。只要一遇见她,谈话的主题就是无穷无尽地围绕着自己的病痛与看病。1988年的气功大潮中,我结识了一位有真功夫的气

功师,就邀请该气功师为其透视并针灸,并请另一位中医师为其会诊,也未能说出原15

委。十年之后,也就是1998年的某一天,她突然给我来了电话:“老余啊,你真行啊!”

我被这突然一说,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道:“怎么回事啊?”她说:“十年

前会诊时,你也在场,当时只有你一个人说出了我的病症状在胃,而病根在肝。”我

说:“那可能是无意当中说的吧!现在的确已经完全忘了当时我说过了什么。”她说:“在此前此后看过很多很多医生,没有一个人说到我是肝出了什么问题,唯一只有你20

说了。今年入春之后,我胃部胀气越来越厉害,每天只能勉强吃半碗饭,已经几个月

了,我想再这样下去,我就要被胀气胀死了。正好前些日子合肥同仁堂分店新开张,

前天我去逛了逛,逛的当中忽然想起你的话,就寻找与肝有关的药,后来就找到了舒

肝丸,自说自话地买了一盒,当天试服一丸,第二天胃部胀气消失,就可以正常吃饭

了。”后来她就每天服用,又过了一段时间来电说:“现在胃部症状越来越好,我想要25

更好一些,舒肝丸是否可以长期服用?”我说:“这可不行!舒肝丸是泻气的药,中病

即止,可别拿泻药当补药。”

在这后面还发生了几个插曲颇为有趣,也值得三思,写来共赏。

⑴看到一个校友如此长期地陷入痛苦,我除了深表同情之外,当时可行的援助办法

30

唯一只能是尽我所能给她介绍一位良医。此前我通过另一位校友的介绍,认识了一位

安徽中医学院的专家教授边医师,她是北京中医研究院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的研究生

毕业,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无论是从中医功底,还是到信

仰,都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我就介绍她去找边大夫诊治,在看了若干次病之后,张给

我来了电话说:边大夫告诉她说,她的病我看不了。在我后来很长很长的经历当中,35

遇到过许多许多的病例,比较之下,才知道边大夫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完全负责任的

中医大夫,不会看就是不会看,坦诚地告诉患者。完全不像是当前的许多许多的中医

师,明明完全不知道病人体内所发生的是什么,却一副道貌岸然相,让病人一年两年

三年地品尝自己的“佳作”,吊死在自己这棵树上,无有了期地浪费金钱、时间、精力

和希望。

40

⑵后来有一年寒假期间,我到合肥办事顺便探望这位多病的校友,正好她儿子假期在

家,她告诉我说,说她儿子有一个怪病,想让我给看看是怎么回事儿。这儿子只要在

她的跟前一站,就浑身一个劲儿不停地抖动,头也晃是脚也摇,就那德行真还不知道

怎么能考得上大学,说完就将她儿子叫了过来。我一望就知是肝经的事,肝经已经从

头一郁到底,贯穿全身到了两脚,故而头晃脚摇。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肝郁所致。”

这位妈妈偏要追根刨底儿,又问:“郁从何来?”答:“郁就从你来。你想想,你儿子从放假回家开始,你就不停地对他唠叨:你的房间如何之乱也不收拾收拾,等等。他

的房间不妨让他自己作主,乱就乱一点吧,又能有多大的关系?放假回家图的不就是5

放松吗?如果从小到大,儿子一直在你的唠叨声中成长,不郁了才算怪。”

谁知她闻言后居然会大惊失色!

我也就在刹那间明白了,她并不是真正地想知道她儿子病根所在!

她并不愿真正面对事实真相!她非常愿意生活在虚伪的假象之中。有很多病,的确也

是天机不可泄露的啊!

10

一位肝郁妈妈,自己已经深深地陷入到无有尽头的漫漫痛苦之中,居然却在亲生儿子

身上乐此不疲地拷贝着自己的肝郁,制造着儿子的无穷无尽的痛苦。说来真是不可思

议!

要想成为一流的中医,或提高医术,就必须打坐修行!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频湖脉15

学》中说:“内景隧道,唯反观者照察之。”因为从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望闻问切”所

获得的体内直接信息毕竟有限,若能结合直接观察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中医自古医

道同修,扁鹊、华佗等古代大医学家都是通过修炼,既达到出神入化的修炼境界,又

练就一身过硬的诊疾本领。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遇异人长桑君彼此相

处考察十年后,方才授以秘方书及相应修炼秘术,依法“饮上池之水三十日”,即能“视20

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推敲这段描述非常有意

思,其一、是说明古代中医有相应的修炼术,通过修炼可以获得特殊的诊疾本领;其

二、要有名师真传且绝不轻易传人;其三、明明扁鹊可以直接看到内脏病变情况,却

还要打出“诊脉”的幌子,真所谓“真人不露相”。

25

[郁证]:肝郁、肝气犯脾及连锁反应所产生的症状群--“隐形杀手”面面观

笔者的观点来看,下列一系列症状,都是郁证(肝郁证)在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体现,

而作为罪魁祸首“肝”(强调,这里所说的“肝”,是中医脏象学说意义上的“肝”),却

潜藏背后,难以为人们察觉。

1. 中焦症状

30

胃痛、胃胀气及各种胃病: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胃出血……有人能感觉到左肋下痛及轻微的胀气,有的人能明显地感

觉到从右肋下到左肋下有一道明显的气横撑在那里,这就是木乘土、肝气犯脾的典型

症状。

两胁下痛,或酸痛。严重时,痛感会侵入到肋骨之中。两胁下虽然并不归属于中焦,35

在此暂按部位归类。

2.从中焦向上的症状

嗳气泛酸,口舌无味,得靠辣椒等刺激性调料刺激食欲等……

3. 从中焦向下的症状

小腹胀气,大便稀溏或便秘,大便不畅,有便欲却又不容易解出。大便不畅症状普遍40

地存在,顽固性便秘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普遍地当做一般性便秘来处理,没

有认识到潜在的肝郁是此症的根本原因。患者喜欢经常服用通便药,甚至泻药通便,

但只能有一时之效,而非治本之法。

曾见一40来岁女患者,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大夫,从小就患有便秘,一周左右才能

解出大便一次。她说,为了能够大便,有时甚至故意吃一些变质的食物,造成人为的腹泻。长期的便秘造成皮肤粗糙、体形臃肿、面色无华、精神倦怠等一系列症状,痛苦异常。付以笔者屡试屡验的补气平肝汤,考虑到便秘,加火麻仁润下。见效。

4. 肝经本经气血郁滞所引发的症状--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及前列腺肿大--乳腺癌、子

宫颈癌

5

肝区隐痛、肝囊肿等,这意味着肝已经受到伤害,受伤的肝就很容易遭到病毒的袭击,于是就患上肝炎,进而发展到肝硬化。

又因为肝经循行路线经过两乳,循阴器。肝郁之后就会造成相应部位的气血运行失

常。对男性,造成前列腺肥大、隐痛及小便不畅;对女性,会造成小叶增生、附件炎及子宫卵巢囊肿等。

10

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的癌症,是从小叶增生和宫颈炎逐步恶化造成的,与肝郁有着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肝开窍于目,肝郁所引发的眼部症状为,眼球发胀痛、干涩、视物模糊,严重时后期会导致白内障、眼底各种病变。

5. 心脏的症状

15

心脏紧、痛、闷,及突发性针刺感……被当做心脏病处理。而患者本人也往往喜欢自说自话地选择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之类的非处方药作为首选药,岂知,这类药中的麝香固然能以芳香开窍使得心脏的不适得到暂时的缓解,然而冰片、丹参却是寒性药,久而久之,把大量的寒气带进了心脏,进一步恶化了心脏供血,可能会把患者最终推向死亡的绝境!

20

6. 肺经、咽喉及呼吸道症状

对有的人,肝气可从脾向上侵犯左肩前凹处的肺经募穴中府穴,此时会出现左肩紧张酸痛、气闷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肝气还可从肝脏右缘从右路向上直接侵犯右肩的中府穴。

肺气虚将导致气管与肺易遭受风寒的侵袭,于是患者长期受困于咳嗽、气管炎、鼻炎25

等症而无法治愈。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痰在咽喉部聚集而引发,可以随着疏肝解郁化痰而迅速缓解直

至治愈。

7. 肾经症状

腰酸背痛,腰脊劳损,椎间盘变形突出,颈椎病,遗精,耳鸣及听力下降,失眠或睡30

眠质量不高,易于疲劳,记忆下降,进而大脑供血下降,脑容量下降,骨髓容量下降,钙流失与骨质疏松并导致骨折,造血功能下降,全血指标下降,早衰,老年痴呆……

○在肝气占据脾脏之后,将以此为据点并作为跳板向上或向下作进一步侵犯

8. 对于经常生闷气内向性格的人

偏向性格压抑,肝气会顺脾经向下在肚脐左下方形成一个气结,此时会出现肠道症35

状,小腹胀气,长期莫名其妙地便秘或便溏,大便不畅,或出虚恭。

9. 而对于容易发脾气外向性格的人

肝气往往容易向上侵犯心包。此时患者会出现心脏发紧,并有刺痛感。一般都以为是患上了心脏病,其实是肝气上犯心包,而并非是心脏病。但其严重性在于,这些症状往往会最后发展成真正的心脏病,患者有可能因此而突发“心猝死”。

40

那些争强好胜、笑傲江湖的武林高手们,往往患有此疾,甚至于因此而命丧黄泉,到最后还是做了一个稀里糊涂送死的“糊涂鬼”。

10.肝气还可以从脾上犯膻中穴

因膻中是宗气之海,此时宗气的运行将会出现障碍,这又会带来一系列的气机运行的障碍。

11. 肝郁引发的心理症状--焦虑、强迫症状与歇斯底里症状群?

按上文的论述,肝郁会削弱心脏功能,还会引发大脑缺血,当心脑气血供应不足时,5

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善怒、焦虑,更有甚者会产生强迫性症状及歇斯底里症状群。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说的就是这种精神状态。

焦虑,就是陷入到一种难以名状、不可自拔的思虑焦急状态。

10

强迫性症状:如某人出了门走了一段路,忽然怀疑自己出门时,没有把门锁好。于是急忙回家再将门锁检查一次。焦虑与强迫症都是自信心缺失的表现,当其极度地发展时,可能会导致神经病。

洁癖:老是觉得自己的手脏,一天到晚反复洗手。或者是扫地、拖地板,甚至不管地板上何处有一根头发丝也不得安生。……洁癖实际上是上述强迫性症状的一种常见表15

现。

歇斯底里突发:长期郁闷的心理应力积累,到一定强度,产生突发性的心理断裂,于是就表现为歇斯底里般,不可自制的突发性发作。

12.四逆证

这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的。中医的“四末”,就是指双手与双脚。四逆证,20

指的就是气血不能畅达于四肢,引发的手脚逆冷。

证见天气稍冷,立刻手脚冰冷,但冷不过腕,患者亟欲捂手烘脚取暖。盖因肝主藏血,肝郁后,肝脏气滞血瘀,于是肝血的输布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四逆散主之。笔者经验,与当归四逆汤合用,效果更佳。

同为四逆证,若冷过肘过膝,为丹田元气虚亏,通脉四逆汤主之。当与上证辨别为要。

25

《伤寒论》三个“四逆”类方,运用得法,则妙不可言。

13.手掌面分布性红晕、蜘蛛痣、肝掌等--一个普遍存在症状的临床意义

开始阶段,一般是在大小鱼际出现分布性红晕,还有就是在四个手指根部的小丘上

面,呈一片片淡淡的晚霞状而浮现。这就是典型的肝郁久郁化火的表现。

此时掌面中心部位反倒呈现白色,为木乘土之象。盖掌面中心部位属脾土,九宫之中,30

其余八宫均被肝气占领,脾土被困。

若手掌面“离”卦所居部位(按:后天八卦,震东兑西,震,离也。属木,居东方。在掌面上分布,大手指根与食指根部,人纹与地纹相交的三角形区域,属离卦。可参考

张延生氏手诊脉图。)出现白色,为肝脏气滞血瘀。若出现青色,即肝脏之真脏色吐5

露,为肝郁甚,主凶。若在此部位有一根青筋向上面发展,指向中指根部小丘,为既往肝炎史之象。以此诊疾,百发百中。毋需再查肝功能等等,即可确诊。此时,病在气分与血分。

进一步发展,红晕当中出现一粒粒小小的白斑,就是典型的“蜘蛛痣”形象。可能提示

脂肪肝、肝硬化前期等等。就是说,肝区出现了器质性病变。

10

经过治疗,白斑消退,红晕消失,为肝郁渐愈之佳象!

14.胆结石、胆囊炎--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肝属脏,胆为腑,互为表里。肝气正常地输布于胆腑,是胆气得

以正常运行的前提。

一旦发生肝郁之后,肝气有失于畅达而横逆,当肝脏有失于疏泄之时,其所形成的集15

结性气结,经常也会无情地落到了胆区之上。这时,少阳胆经之气将运行受阻,胆汁

也就相应地疏泄不畅,加之肝火烧灼,胆汁将逐渐凝缩而成胆结石症。

又,“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见下文),夫胆囊,其结构呈现筋膜状,按《黄

帝内经·素问》,正是肝脏之气所主、所藏。肝郁而失于疏泄之后,一切筋膜之气一

概运行受阻,胆囊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笔者“类运算”的概念,举凡与筋膜相关的一切组织结构,均属于此列。如形形色色“胃”系列病变,以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血管”紧张状态,均属此列!

15. 肝郁所涉及的脉象群??

肝郁所对应的脉象是弦脉。弦脉所出现的部位、强度、进退,极具诊断价值。

5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10

弦脉往往出现在左手的关尺部位,提示郁证在肝脏与血分。如兼有滑脉,则提示由肝郁引发血瘀。须以疏肝化瘀同治。可以以“加味桃红四物汤”作对治(加“四逆散”构成复方。)

弦脉往往先出现在右手关尺部位,提示肝郁之气侵犯脾胃,木乘土,郁在气分。若兼有滑脉,则提示脾胃有痰症。需要以疏肝理气化痰作对治。阳虚患者可以选择笔者开15

发的“补气平肝汤”作对治,而阴虚患者则要选择“复方一贯煎”作对治。体现了在调整小循环的五行平衡时,还要兼顾患者的阴阳方面的调整与平衡。

若两手的寸、关、尺部位均出现弦脉,提示气分与血分均已被肝郁之气侵犯,患者将会出现气滞血瘀症状群:气血两亏、气喘乏力、食纳欠佳、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舌边缘齿痕等等。

20

如上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在长期肝郁后,导致五脏综合气化能力衰败时,出现了糖尿病,这类病人往往会显示该脉象。

随着正确的服药治疗的推进,右手的弦滑脉往往比较容易消退,提示气分的肝郁之气在解开,木乘土之象缓解。后天脾胃气化功能逐步被解放出来,在恢复。长久的肝郁,25

木乘土,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器质性病变,如胃溃疡、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会引发胃癌。故切不可以弦脉的暂时消退而疏忽大意,而一个长期服药以巩固疗效的过程在所难免。

而血分的调治,则需持续一个阶段,可以持续服用上述“加味桃红四物汤”作对治。

随着气分、血分综合调治的推进,患者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往往迎刃而解,并获得根30

治。如高血压的血压降低。首先是舒张压明显地降低,因为以笔者的观点分析,肝郁所对应的弦脉,必应随着肝郁在气分上的化解而化解。弦脉化解之后,微循环的紧张状态亦随之缓解,因而血压的舒张压部分也就很容易地随之而降低。

以笔者的经验,当舒张压降低到80mmHg左右时,患者会出现一个瓶颈,当继续服

药,心脑血管微循环之中的瘀积逐步化解,微循环的堵塞被疏通,在收缩压也降低时,35

舒张压也就会逐步地降低到70mmHg左右。

但是,患者的长期对证服药(丸药)还是在所难免,药量并不需要很大,做到“小剂量,常年服,不间断”,方保无虞。

同时,患者的综合调理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素食或基本素食,合理的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晚餐尽量少吃。

40

孙中山接受自然疗法治愈胃病

孙中山先生早年以特优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雅丽氏医院附属西医学院,毕业后先后于澳门和广州行医两年。

国父孙中山先生自述民国七年,吾曾得饮食之病,即胃不消化之症。原起甚微,常以事忙忽略,渐成重疾,于自行医治,稍愈,仍复从事奔走而忽略之,如是者数之。其后则药石无灵,诋得甚讲卫生,凡坚硬难化之物,皆不入口,所食不出牛奶,粥糜,肉汁等物。初颇觉效,继而食至半年以后,则此等食物亦归无效,而病则日甚,胃痛频来,几无法可治,乃变方法施以外治,用按摩手术以助胃之消化。

5

此法初施,亦生奇效,而数周后旧病仍发,每发一次,比前更重。

于是更觅按摩手术而兼明医学者,乃得东京高野太吉先生。先生之手术固超越寻常,而又著有《抵抗养生论》一书,其饮食之法,与寻常迥异。

寻常西医饮食之方,皆令病者食易消化之物,而戒坚硬之质,而高野先生之方,则令病者祛除一切肉类及溶化流动之物,如粥糜,牛奶,鸡蛋,肉汁等,而食坚硬之蔬菜,10

鲜果,务取筋多难化者,以抵抗肠胃,使自发力,以复其自然之本能。

吾初不信之,乃继思吾之服粥糜,牛奶等物,已一连半年,而病终不愈,乃有一试其法之意。又见高野先生之手术,已能愈我顽疾,意更决焉。而先生则曰:手术者,乃

一时之疗法,若欲病根断绝,长享健康,非遵我抵抗养生之法不可。

遂从之而行,果得奇效。惟愈后数月,偶一食肉或牛奶,鸡蛋,汤水,茶,酒等物,15

病又复发。始以为或有他因,不独关于饮食也,其后三、四次皆如此,于是不得不如高野先生之法,戒除一切肉类,牛奶,鸡蛋,汤水,茶,酒,与一切辛辣之品。而每日所食,则硬饭与蔬菜及少许鱼类,而以鲜果代茶水,从此旧病若失,至今两年,食量有加,身体健康胜常,食后不觉积滞,自谓颇有心得,乃反于一己之饮食养生,则忽于微渐,遂生胃病,几于不治。幸得高野先生之抵抗养生病,而积年旧症一旦消除,20

是实医道中之一大革命也!国父孙中山先生与道地中国正宗传统中医无缘!这也是

给崇尚西医者的一记响亮的警钟吧!

[示例]:错划右派,落下怪疾

悟智师,74岁。多年在云居山修苦行。2005年春闻其弟子道力师已证悟佛果,故对25

密法生起极大信心,以74岁高龄奔赴高原求法修行。因其年轻时曾蒙受错划右派的打击,身心备受摧残,落下一个怪疾,每晚九点之后,左肘关节处胀痛难忍,无法安卧,只能捏着痛处坐到天明,已数十年矣。受病痛折磨,一夜不能安寝,次日精力不济,成为修行大障碍。又以高龄上高原,而臵生命安危于不顾,本来心脏功能已经危在旦夕,加之高原缺氧,整天大口喘息不停,如同离水鱼,属高危人群,亟待救治。

30

笔者当时观察其痛处在左肘关节心经循行部位,结合其抑郁致疾的起因,必属肝气侵犯心包,累及心经,病在经,不在脏。又患者年迈兼多年苦行,气血亏损严重,又属阳虚体质,考虑宜扶阳、大补气血、疏通心经,并疏解肝郁数管齐下方能奏效。

方拟《伤寒论》复脉汤、四逆散复方,加红花、丹参加强活血化瘀力量,五剂。于

2005年11月初闭关前夕,乘车到县城准备闭关物资时,为其准备五剂。嘱其闭关开35

始就服用。进入闭关后,各自互不往来。待到刚出关,师令其弟子道亮前来索取药方,说这次这药特得力,服后一切症状涣如冰释。

按:《伤寒论》复脉汤,原来是为脉结代所立。脉结代,按西医说法列入早搏、心律不齐一类,属心脏窦房电脉冲传导阻滞。严重时,就植入起搏器代发电脉冲。而《伤寒论》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气血虚衰,不能相续也。” 西40

医将人体看做一个机器人。

[示例]:武林夺冠,落难肝郁

钱某,男,50岁,高原修行者。年轻时是国家级武术运动员,曾获全国武术冠军。

2007年11月初闭关一周时,感到心脏紧痛彻背,从后背向上牵扯到左肩,因而无法

打坐。笔者诊断为离经之肝气所形成的气结致。虽当时异常痛苦,但精气神尚足,体质类型属阴阳均衡型,告曰:还不晚,可治。予《伤寒论》炙甘草汤与四逆散合方有效。后又加四君子汤、生脉饮四方合用效更佳。四君子加四逆散将犯脾之肝气收回肝区,有釜底抽薪之妙。约服十剂诸症缓解,但未彻愈。令以此方做丸药长期服用约

500克,不到一年诸症彻愈。他自己说,我们武术运动员的训练目的就是要打倒对方,5

故瞋心都大,都患有胃病。

[示例]:嗔有多大,痛有多深

圆淳,男,40余岁,高原修行者。长期患胃痛病。他说他爸爸寻花问柳好女色,把

家里的钱都糟蹋完了,从来不顾家,更不管他。形成了他自卑、孤独的性格,从小就没有朋友玩。在安庆化校读书时,常常一个人到湖边摸鱼,架起小锅烧来吃。与别人10

讲话,三句话不对头,就会操起石头砸人家。看过医生30余人,服国产及进口胃药多种,花钱万余元未效。笔者断为肝脾不和,肝气犯脾胃,2003年令其服同仁堂舒

肝丸后缓解。后于五台山因心脏紧痛不能打坐而中止闭关。我说是肝气上犯心包所

致,肝气不仅犯心包,而且是从脾脏向上兵分三路,另外两路还分别侵犯左肩和膻中。

他说:“你怎麽知道得那么清楚?”

15

[示例]:杀鱼如麻,报在眼前

慈诚,尼众。三十多岁,高原修行者。

2008年有一次听完法散场,我被一位素不相识的尼众叫住了:“我觉得全身非常、非常地难受,心情特郁闷,连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病,你能给我看看吗?”“可以啊!

找个背静点的地方看看吧。”观其面色阴沉无华,脉沉细缓。感到她体质就是非常弱,20

一时也说不出怎么回事。就说:“你跟我去拿点药吃吃看,会不会感到好些。”

来到茅棚后,把刚做的甘露一号令其服下一丸,约两三分钟后药力的气机发动,就来感觉了,说感到头顶、两手、两脚都麻麻刺刺地向外冒气。

笔者问:“这就是业气!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答:“以前曾嫁给一个捕鱼的,他捕了鱼回来,我就天天杀鱼,十年。”

25

我说:“可怕可怕,你麻烦大了!你该怎么才能把这个业消掉呢?”

就给了她十多丸药,令她每天服用两丸。两三天后来信说心情特轻松舒畅,身体也轻松多了。

如同朱进忠老中医《难病奇治》中说的,肝郁所引发的病,往往诸多症状盘根错节绞结在一起,有时又很难辨别出典型的症状,形成那种所谓的“说不清,道不白,黏黏30

糊糊,缠绵难愈”的病。这时候,如果从肝郁的角度着手调整,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评】佛教认为,杀盗淫三恶业中,以杀业为最重!此种戾气积于体内脏腑经络之中,形成无数极细微之“千千结”,气血经络为之堵塞,往往形成种种难治难愈顽症,是多病乃至折寿之起因。就大而言,杀生之戾气充塞天地之间,是造成地区性爆发战35

争,相互杀戮,及瘟疫流行蔓延的根本原因!儒家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欲健康长寿者,首当戒杀也!

肝郁三性质与二推论--“一郁永郁”、“累次叠加”

性质1--郁永郁:一旦出现肝郁均不可自消自解,故而导致:

40

推论一:必须对症服药方能解开(即退磁)。

一般人在生气后,或一人独饮、借酒浇愁,或邀友对斟、倾述衷肠,或游风景名胜、舒畅心怀,几天后好像是心平气和了,就自以为怒气烟消云散,这一般被称作是“宣泄”,岂知怒气的平静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其实那股郁气只是就地掩埋、已被深深

地被铭刻在肝区,形成了一个郁斑。但话说回来,有宣泄还是比没宣泄要好些。人非草木,焉能无情?凡有七情均可抒发,但要有限度。古人说:发乎情,止乎礼。发必中节。

性质2--累次叠加:经由生命的历程,生气次数的增多,肝区的郁斑必然是累次叠加,这是由性质一所必然导致的性质二。

5

推论二:如果回顾自己从小以来生闷气及发脾气的次数,没有能说得清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债台高筑”。由于肝郁郁斑的顽固性,要想比较干净地“退磁”,就必须终身服药,以抵消逐渐高筑“债台”的负面影响。

性质3--隐藏幕后、行为诡秘:患者主诉往往首先倾向于胃部症状如胃胀气、泛酸、胃溃疡等,或心脏症状,或头部症状,或肺部症状如易于感冒、气管炎,等等,但这10

些仅仅是巨大冰山浮现在水面的小小一角,冰山主体却隐藏在水面之下,而不被人注意的。连医师也往往难以察觉,这已为无数的病例所证实。

古云:“严于责己,宽于待人”是避免摩擦的良药。迁怒于人,既伤害了别人,也有损于自己。孟子曰:“吾善养吾之浩然之气”。

15

从肝郁到老年病--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的必要条件

⑴中医气化理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中医气化论是中医所独具的理论,也是中医与西医的分水岭之一。

中医认为五脏都具有气化功能,而脾脏的气化功能尤为重要。脾“主运化”,指的是饮食水谷物之精华,首先要经过脾脏的气化,然后综合其它内脏的气化作用之后,气化20

为一种不可见的精微物质,再经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例如,在吃了粥之后,能较快地感到手脚皮肤温热,这就是经过脾的气化作用,谷物化为“谷气”而输布到全身的感受。

“气”至今为止超然物外,中医将“气”初步分为两种类型:营(又称荣)气与卫气。

营气与卫气

营气由水谷物精微中的精粹所气化生成。是血脉中富含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于营25

养,故称为营气。营气行于脉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偕而行,一阴一阳,营气行于经脉之中,卫气行于经脉之外,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

其一是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之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邪客》)。

30

其二是营养全身。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提供营养物质。流行于中则滋养五脏六腑,散布于外则浇灌皮毛筋骨。

卫气有“护卫”、“保卫”之意。由于它具有保护机体不受外邪侵犯的作用,故称为卫气。

脾虚会导致营卫二气均虚。营气虚者表现为唇、面及两手掌无血色,舌质淡白;卫气虚者易于反复感冒,缺乏、严重时甚至可以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35

当人的脏腑综合气化功能正常,饮食物就能被完善彻底地气化为营卫二气,富含营气的血液富有活力、滋养力和推动力,同时血脉也会长期处于清利状态,就能保持生命力的旺盛。当气化功能失常之后,血脉中营气的含量低下,加之饮食物气化的半代谢产物壅塞于血脉之中,造成血脉粘稠度高,而且推动无力,生命力呈现低下状态。

水喻--五种血脉

40

第一种水(超健康态)——高山悬崖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飞奔着、跳跃着,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彻骨般的清澈,如旭日东升,喷薄向上。这就是真正得到禅修和修炼气脉秘诀的人,并能如法修炼者所拥有的“水”,这种人吃下去的营养物几乎全部气化为“气态物”,说血脉清利流畅还远远不够,是轻灵之气如“风驰电掣”般运行,匪夷所

思。有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向东不回头。

第二种水(健康态)——陡坡流泉之水:清澈见底,充满活力,流速甚高。这种水孩童时都曾拥有过,即所谓的纯阳之体。

第三种水(亚健康态)——长江流出三峡之水:流速减缓,水流发浑,泥沙出现,略有沉积但还不至于堵塞。这是多数常人的状态。

5

第四种水(亚亚健康态)——现代的黄河水:大量夹带泥沙,泥沙沉积,河床淤积抬高,时有破堤危险。这时血液趋向浑浊,痰湿痰浊出现,高血压血脂症前期的状况。

第五种水(病态)——阴沟水:流动困难,各种污秽沉积发臭,毒素弥漫。经常需要人工疏通清理才不至于完全堵塞。对应于高血压后期,糖尿病出现,癌症酝酿期。

精华与糟粕--白菜豆腐保平安

10

吃进去的饮食物会有两条去路,五脏综合气化功能正常时,就能正常地气化为营气;

当五脏气化能力不足时,就部分地滞留为半代谢产物——痰湿、痰浊等等重浊物质,这些“糟粕与垃圾”随血液流动,无处不到,慢慢地沉积在心脑血管之中。

可怕的是,当血液中出现痰浊痰湿时,往往会先期于高血脂症很多年,从西医血项化验指标很难得到反映,从而耽搁早期最佳防治期。

15

可喜的是,痰湿痰浊的出现,可以完全同步地从中医“滑脉”的概念上明确地得到反

映,从而提供早期防治的可能。

⑵中医气血理论……气行血,血载气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顷,补泻奈何?”

20

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二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能载气、养气,但不能生出气。若气血不和,则百病丛生。

气与血,气占主导地位,血是气的基础。

也就是说,血的运行要靠气来推动。气虚之后,推动力不够了,就会造成气滞血瘀。

25

长期的气滞血瘀,慢慢就会形成有形的瘀块,再发展成瘤。又由于瘀块处气血循环差,毒素无法排出而长期积累,最后才会恶化成癌症。笔者发现,从气虚发展到有形的实质性病变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还要区分两个概念:“郁”是指的由肝郁而导致的气机失调,属于气分。“瘀”是指气机失调所引起的血液流通出现了障碍,所形成的瘀滞,属于血分。

30

⑶从肝郁到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及血管硬化等

在肝郁所引发的一系列五脏功能协调失衡之后,五脏的气化功能全部都受到干扰与削弱,于是才会出现了各种各样气化不彻底的物质,如痰浊、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等的超标,其中胆固醇的代谢还直接与肝脏有关。一般认为,胆固醇偏高的人控制其饮食摄入就可以控制其指标,岂知就算完全吃素,胆固醇指标还是会偏高,因为肝脏本身35

具有合成胆固醇的作用。在肝郁发生后,肝脏本身首先会气滞血瘀,导致其气化功能受阻,胆固醇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这时就会出现内源性胆固醇。

肝郁及弦脉与胆固醇长期偏高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第一方面:功能性高血压与《黄帝内经·素问》的“脉萎”与“筋萎”

40

⑴血管动力学分析——笔者认为弦脉直接对应着血管的紧张僵直化5455:心脏是依

靠不断交替地收缩与舒张的搏动来推动血液运行的,心脏处于收缩状态和舒张状态时所测得的血压分别对应收缩压与舒张压。我们想象一个富于弹性的血管系统,一定是柔软的,具有适度的弹力与张力。当心脏收缩时,血管一定会相应地有所舒张;而当

心脏舒张时,血管一定会相应地收缩,也就是说,一个富于弹性的血管系统的舒张与

收缩这种脉动,恰恰与心脏的舒张与收缩的脉动是反相的。血管系统与心脏的反相运

动,在心脏收缩时会抵消收缩压;而当心脏舒张时会通过血管的弹性效应,而迅速释放先前心脏收缩时所传递给循环系统的弹性能量贮备,即以血压为标志的能量。亦即

弹性的血管系统对血压起到缓冲作用。当血管处于紧张僵直缺乏弹性的状态时,因会5

血管缺乏弹性,造成不能相应于心脏的脉动而反相脉动,缓冲作用降低,是造成血压提升的一个极其的重要原因。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黄帝问曰:五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

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

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10

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

而髓减,发为骨痿。”

《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脉应象:肝脉弦。”就是说肝郁所对应的脉

象是“弦脉”,一种摁上去像琴弦一样绷紧的脉,这意味着一种内在的“紧张与僵直”。

15

这种紧张虽然是在手腕处的动脉被发现的,但必然会从大血管遍及到全身所有的微循

环,乃至一切与血循环相关的系统。紧张就必然缺乏弹性,从而直接会导致舒张压与

收缩压的升高,而且对舒张压的影响更大。

笔者在给患者服用具有疏肝成份的中药后,消退了部分弦脉,就可以明显地降低舒张

压,而对收缩压的调整效果开始并不明显。(参考本文病例华某服药前后血压的测量20

值,服药后舒张压从90mmHg较快地降到70mmHg,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说明影

响到收缩压的增高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因素,这在下文中即将讨论。

弦脉所导致的血管僵硬是功能性的,故服药消除弦脉就能明显地降低收缩压。

笔者2007年从雪域高原回内地沿途考察中,发现在众多的老年朋友中,高血压病(也

包括“三高症”)极其广泛地存在,极大地威胁着这个人群的健康及存活质量,于是就25

开始着手研究相关问题。而此前笔者以纯粹中医的立场为出发点,多年来已持续性系

统地研究了肝郁所引发的一系列亚健康状态,以此为基础而转入到对三高症的研究,

并很快地得出三高症与肝郁存在着直接相关的认识。

这个相关逻辑链条是这样推导并建立的:

①按照传统的中医基本理论,肝郁在脉象方面就是对应弦脉,已如上述,中医从《黄

30

帝内经·素问》以来就被认可。而从切脉对于血管状态的直接感知,弦脉就是对应于

一种沿着血管纵向张力增加的脉象,而血管张力增加就意味着其弹性的降低,僵直度

的增高。(不能与“血管硬化”的概念等同。)

②按中医从传统《难经》“独取寸口”到现代所公认的切脉方式,是在两手腕桡动脉

处切脉。

35

③再按全息理论,或者从肝藏血,而血管亦为藏血之器。既然寸口表现的脉象是“弦

脉”,也能推出凡有血管之处,全身所有的大小血管一概都处于弦脉状态。

④因而心脑等处的周边毛细血管和微循环同样处于弦脉状态,也就是弹性的缺损。

而周边血管弹性的缺损必然会促使血压的升高。

⑤于是笔者开始思考,中医的“弦脉”的概念,将会对应于西医的一个什么概念?我

40

很快猜测到,西医极有可能会将这种状态认为是“痉挛”。于是笔者立即开始查阅西医

的资料,不出所料,在西医的相关资料中,的确是称之为“痉挛”,相关文献资料已给

出在本条脚注之中。

然而,这个“痉挛”的概念绝非西医的专利。正如上文所引《素问·萎论》所述:“心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