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交政策分析之欧盟东扩

外交政策分析之欧盟东扩

外交政策分析之欧盟东扩
外交政策分析之欧盟东扩

欧盟东扩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立场

欧盟东扩是社会各界及分析家们集中关注的问题。欧洲一体化已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一大批准入国等待批准加盟。与此同时,消除战后欧洲分裂的过程亦注入了崭新的内容。欧盟东扩涉及扩张的地缘政治动机,新的经济“力量极”的形成,探索更为有效的国家与法结构,最新的社会政治观点,以及农业、地区性和外来移民等综合性问题。欧盟在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之后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东扩。因此,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将具有特殊意义。一个与俄罗斯紧密协作的统一的欧洲将成为世界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制衡美国霸权主义的惟一力量。欧洲的社会规模远大于美国,并且是统一的,没有任何帝国的企图。因此,如欧洲改革中心主任Ч.格朗特所说,欧盟应成为世界“多极力量”中的一极,但欧洲对外政策“力量核心”的形成仅仅处在初级阶段。欧盟向第二“力量极”的转化将有赖于这一联合体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加强。欧盟东扩意味着某种社会企业模式向新的国家的扩展,可以将其视为对全球化过程的一种特有的欧洲式的回应。拥有较大规模的“家庭市场”可以使欧洲公司提高竞争力。西欧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领先位置:2000年,在世界出口总额中,西欧占37~38%左右,而美国仅占12.5%。而在外国直接投资这一重要领域则相差无几:分别占44.1%和43.9%。欧洲公司希冀通过积极的投资开发新的“东方内地”来巩固自己的阵地。与此同时,,欧洲“力量核心”要实现如此雄心勃勃的目标必须解决一个最为重要的内部问题———确立新的由欧盟管理的国家与法机构。最近以来,两个基本概念的讨论十分活跃:成立“联邦核心”(德国的提法)和“更趋一体化的国家集团”(法国的提法)。因此,这里所说的是国家与法结构的基本问题———联邦抑或联盟。

根据德国的提法,欧盟主权国家应逐步变为类似“美国的各州”或“德国大陆”。而法国与欧盟其他许多国家一样,赞同成立欧洲邦联,并将独立的民族国家联合起来。德国,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性首先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致力于防止欧洲分裂,实现欧洲统一,在相同价值观基础上重建历史与文化的一致性。因此,有助于直接形成欧洲“力量极”的诸因素具有特殊的分量。德国因其地理上的战略位置将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东扩的赢家。同时,柏林开始较多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欧盟内部缺乏认真的改革而一味地过度加速东扩,势必使居民丧失对“统一的欧洲”的信赖,而只有实现联邦制才能确保有效地发挥新欧盟(27个成员国)的作用。然而,由于实施东扩计划,很可能丧失欧盟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法国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因素。它力图保持“欧洲大陆主导强国”的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借助“几种档次”的欧洲概念的应用。它提议建立一个“有应变能力的欧洲”,确保形成既是货币经济的,又是国家政治的联盟,实施灵活一致的外交政策,同时还保留着欧盟国籍。从经济角度看,欧盟东扩对法国而言并非首要问题。准成员国(大概波兰除外)从来就不是法国的特殊经济利益地区,除此之外,它只能在遥远的将来才能从东扩中获取经济实惠,而它所带来的问题却必须要在最近的将来加以解决。法国最担心的是农业领域,因为它是欧盟中农业补贴的最大受惠国。接纳新成员国将使一大批农场主入盟,而他们会要求得到同等份额的拨款。

英国处于寻求战略妥协的阶段。众所周知,英国在欧洲之外拥有十分广阔的经济周边,因此,东扩问题在其政治中占不到显著位置。但是,英国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个过程可以加强本国的对外经济和对外政治潜力。如专著所述,英国期望,借助于欧盟新成员国至少可以避免欧洲建设中德—法二头政治的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英国经济欧化”的过程呈现出相当积极的进展态势。1970~1999年,欧盟在英国出口中所占份额由29.2%增长到58.7%,在进口中由27%上升到53.9%。但在资金流动方面美国占有优势。在英国经济中直接投资规模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占40%),而英国在投资于美国经济的欧洲国家中居首位(占23.5%)。就像我们在一部著作中读到的:“伦敦正在扮演美国与欧盟之间横跨大西洋经济合作发展的积极追随者”,这绝非偶然。英国在“欧洲主义”和“大西洋主义”之间继续保持着平衡。

意大利始终支持欧洲的变革。,国家领导人的基点是,欧盟东扩是后两极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加强欧洲的稳定、经济繁荣与和平。这存在两位一体的任务:确定新国家加盟的条件时必须与欧盟自身改革的过程并行,以提高其活动的效率。拟议中的欧盟东扩的使命是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扮演一种制衡“野蛮”全球化的特有作用。同时,意利政治家在评估接纳某些国家的具体实施方案时表现出极其谨慎的态度,在会谈中对农业问尤为关注。意大利致力于使新成员逐步适应欧盟现有规则(例如,它反对给农场主实施直接补贴)。来自于“新入盟者”的压力有可能给意大利地区问题造成重大打击。众所周知,为资南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从欧盟结构性基金中获取资金,而意大利在这些国家中居第二位。随着欧盟东扩,对意大利资本而言毕竟会开拓新的大有前景的活动领域。

西班牙积极参与东扩过程的基本理由是基于它作为欧盟成员的自身的有益经验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西班牙由专制独裁向民主和开放的市场经济过渡的独特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国有领域、工业及金融信贷范畴结构性改革的成功经验。然而,对西班牙而言,欧盟东扩并非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西班牙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遥远且对东欧市场缺乏研究。而地中海方向却对它意义重大(西班牙很早就被看作是通向欧洲的“非洲大门”)。最近以来拉丁美洲市场愈益占有较大的份额(其比例已占到西班牙所有直接外国投资的53%)。西班牙还肩负着欧盟的一个重要使命———推动欧洲与拉丁美洲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欧洲一些小国对欧盟东扩的态度是,大多数都支持这一过程,尽管其中也有明显的反对者。例如,在爱尔兰,全民公决表明,大多数民众(54%)反对欧盟东扩计划。南部欧洲国家(葡萄牙、希腊)即欧盟资金的主要获取者对吸收新加盟国家的“不够发达的经济”持不赞同态度。奥地利、比利时和丹麦等国对这一过程也持消极态度,因为这些国家中的有影响力的政治势力对欧盟持完全批判的立场。

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欧盟的政治一体化发展趋势 年级:09国际政治 学号:1025409008 姓名:金鑫

欧盟的政治一体化发展趋势【摘要】: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共体改为欧洲联盟,欧盟形成以后就开始考虑东扩。如今,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在经济一体化日趋成熟的今天,欧盟正在谋求它的政治一体化。。。。。。 【关键字】:欧盟、政治、进程 一、欧盟的形成过程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召开欧共体第46届首脑议,通过《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规定欧共体的基本目标是建成“更为紧密的国家联盟”,条约扩大了欧洲议会的权力,加强了欧洲委员会的决策权,确定了部长理事会贯彻执行欧洲委员会决策的权力,并制定了共同的外交、防务和社会政策,从而使部分超国家机构权力得到加强。从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共体改为欧洲联盟开始,历届欧盟首脑会议都把政治一体化作为重要的议事议程。1999年1月1日的欧元启动也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因为随着欧元的发行,欧盟才真正开始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是西欧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联邦机构,它的启动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元国家传统的国家职能,使欧洲联盟的超国家机构开始具有政治功能,这意味着欧洲政治一体化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欧盟形成以后就开始考虑东扩,欧盟东扩主要是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现实出发,一方面,欧盟希望促进中东欧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并最终实现整个欧洲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从经济利益上看,中东欧国家与欧盟为邻,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劳动成本低于欧盟国家,是欧盟较为理想的投资场所。此外,中东欧国在历史背景和文化心理上始终自视为欧洲的一部分,加入欧盟不仅可以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更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安全保障,同时能捞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因此入盟和东扩是双方互有所需的结果。如今,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二、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欧盟如今是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但是,其经济一体化迅速推进,然而政治一体化则举步维艰。给人的印象是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为了推进政治一体化,欧盟不断进行着尝试 欧盟政治一体化经历了尝试、启动和发展三个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共体就开始尝试政治一体化。到70年代,政治一体化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了一套“欧洲政治合作的机制”,尽管这一机制独立于欧共体共同机构之外,并且具有明显的政府间性质,但毕竟还是启动了欧洲的政治合作。1979年6月欧洲议会举行了首次直接选举。到8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再次启动,政治联盟的目标又开始浮现,1986年2月,欧共体各国签署《单一欧洲法令》,为今后欧洲联盟的建立做了法律上的准备。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首次

欧盟农产品进出口政策解读

欧盟农产品进出口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05年农产品出口达到272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但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多边农业贸易规则和各国农产品贸易政策不断调整,进口检验检疫要求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近1.8万家,其中年出口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不足500家,而年出口低于1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占全部出口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些企业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进入农产品出口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特别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农产品出口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 为帮助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及时迅速准确掌握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从本期起我们陆续刊登国外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和信息。 农业生产情况 欧盟土地资源丰富,食品的生产可以自给自足。2005年,欧盟农业和渔业的产值只占其GDP的2.5%,但欧盟仍然是一个主要的食品出口地区,也是世界最大的食品进口地区。 25国食品及农产品进口占所有商品进口的比例为6.4%,食品及农产品出口占所有商品出口的比例为6.5%,进出口大致相当。但欧盟25国进口额总体上大于出口额,2003年的贸易逆差为21.59亿欧元。 欧盟农业生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家畜、谷物和奶制品,这三类产品的产值占到欧盟农业产出的近一半。另外,其他重要的农产品有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地区)、新鲜蔬菜和水果、蛋和禽等。大田作物的种植在欧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包含的范围很广阔,主要指一些重要的一年生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玉米、黑麦、菜籽、向日葵、豌豆等。大田作物的种植占了欧盟耕种面积的40%。1992年以来,大田作物被列入欧盟基于面积的支持体系,也适用于对退耕土地的“休耕”措施,对大田作物的支持是欧盟预算中最多的一项,因此,也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欧盟谷物产品的内部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导致了欧盟对谷物产品提供大量的出口补贴。 近年来,欧盟有机农业发展非常迅速。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日益关注及其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欧盟的有机食品市场开始发展起来。当前,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 农村发展政策 农村发展问题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一个大的部分。欧盟预算增加的部分也主要用于农村的发展。欧盟扩大后,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覆盖了欧盟90%的区域,这使得农村发展成为欧盟基础性的重要政策。当前欧盟的农业政策已经从支持农业生产转向对生产者的直接支付,面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食品安全、食品品质、产品多样性、动物福利、良好的环境、保持自然和乡村景观。 欧盟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是通过共同市场组织、产品共同价格制度、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EAGGF得以实施的。具体来说,就是对内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农产品出口予以补贴;对外则设置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调整的差价税、配额等贸易壁垒,使欧盟农业免遭外部廉价农产品的竞争。这些机制一方面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精)

* 本文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欧盟外贸法 (欧共体共同商 业政策及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国家留学基金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结题成果之一。 早在 1993年结束的与奥地利、瑞典、芬兰和挪威的入盟谈判 中 , 农业就被证明是一个尤其困难的方面 ,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给予农业相当普遍的支持。在最近的欧盟东扩中 , 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的农业落后 , 其情况虽与上述国家不同 , 但问题更多 , 主要问题是其庞大的农业人口 , 10个新成员国将会使农业人口增加 2倍多 , 农业面积将扩大 40%多。此时重要的是怎样将农业补贴调低到相对较低的支持水平 , 从而不至于使负担更为加重。参见肖海峰 : 欧盟东扩对欧盟农业的影响 , 载世界农业 , 200112期。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 * 陈彬 摘要 :本文分析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各个阶段改革对环境保护的不同规定 , 以及WT O 新一 轮农业谈判中欧盟有关环境保护的提案 , 并进一步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环境因素的关注进行思考 , 最后总结欧盟在此领域的改革和实践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 农业协定 ; 环境保护作者简介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中图分类号 :F350. 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871(2008 02-0041-06 引言

农业政策一直是国际贸易规则难以进入的禁区。虽然乌拉圭回合达成了趋向自由贸易的农业协定 , 对各国国内支持也形成了一定的约束 , 但国内支持政策的庞杂、利益集团的立场分歧等诸多因素使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依然命运堪忧。 在主要发达国家 (国家集团和农业出口大国 (国家集团中 , 欧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前列 ,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而欧盟关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规则主要是在其共同农业政策 (Comm on Ag ricultural Po licy, CAP 框架内决定的 , 受该政策的支配。 毫无疑问 , 欧盟农业取得今天的发展 , 其共同农业政策功不可没。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是欧洲一体化得以起步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以政府干预的有力手段 , 长期维持着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均衡。 , 在的弊端以及在实践当中所带来的问题。首先 , 共同农业政策在其存续期间遭受的最大的批评在于该政策的实施导致欧共体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欧盟东扩也给共同农业政策带来了极大的 压力。 欧共体与 WTO 进行的促进农产品自由贸 易的谈判也对共同农业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 , 在欧共体内部的一些领域也存在着现实的危险性 , 有可能加剧粮食和农业失衡 , 如消费者对食物质量和安全产生了不信任感等。最后 , 保护关税限 41 德国研究 2008年第 2期第 23卷总第 86期 D eutschland-Studien 制了美国农产品的大量进口 , 从而加深了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这些问题实际上导致共同农业政策今后的重大改革。

欧盟进口规定

欧盟进口规定 欧洲联盟由西欧15个发达国家组成,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爱尔兰共和国、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及英国。欧盟所有成员国采取一致的贸易政策,让货物自由进口,只在少数情况下才要求进口货品办理进口签证手续,例如要符合有关的欧盟贸易协议条款,以及配合个别进口国的需要。 根据欧盟的《技术协调新方案》,某些产品须符合特定的品质标准,详情可参考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4088343.html,/。该指令适用于玩具安全、机械、电磁兼容性、电讯终端设备、活性移植医疗装置、医疗装置、非自动秤重设备、建筑产品、防爆炸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简单压力容器、个人防护装备及气体用具。合格的产品须附有CE标志,以示符合标准。该标志由制造商或进口商贴于产品上,以自我申报形式确认产品合格。 厂商必须注意遵守欧盟的产品责任法。该法律的保障范围是消费者通常预计不到的产品缺陷,并规定产品在欧盟的销售者及产品的制造商均须负法律责任。 由1998年5月1日起,香港已完全不受欧盟的普及特惠税制优待,但若干类源自中国内地的产品在欧盟仍享有普及特惠税制的关税优惠。不过,经香港付运的中国内地产品必须附有「未再加工证明」,以示没有在香港作进一步加工,始能享有这项优惠。「未再加工证明」由中国检验有限公司签发(电话:25031988)。 产品输往欧盟须缴纳有关的进口税(通常施加于进口产品的到岸交货价(CIF)),另外须按不同进口国的规定缴付增值税。以标准增值税税率来说,奥地利是20%;比利时是21%;丹麦是25%;芬兰是22%;法国是20.6%;德国是16%;希腊是18%;爱尔兰共和国是21%;意大利是19%;荷兰是17.5%;葡萄牙是17%;西班牙是16%;瑞典是25%;英国是17.5%。 欧盟对源自中国内地的木质包装材料所藏的光肩星天牛虫实施紧急管制。由1999年6月10日起,所有从中国内地付运(包括经香港转运)的货物均受这新措施影响。 欧洲委员会提交了建议草案,准备修订有关禁止使用含偶氮染料的《欧盟指令76/769/EEC》。该建议列出应禁止使用含偶氮染料的产品,包括服装、寝具、毛巾、鞋履、钱包/皮夹、公事包、椅套、玩具等。修订该指令,标志欧盟在取缔含偶氮染料,以及含偶氮染料成份超过规定标准的产品方面,迈进一大步。该指令建议采用德国的测试方法。现时禁止进入含有偶氮染料产品的欧盟成员有:荷兰、奥地利及德国。 欧盟公布其环保标志计划有进一步发展,现适用于219种产品,尤其规定鞋履、纺织品及个人电脑必须附有环保标志。出口商如有意销货往环保标志计划的成员国,必须敦促供应商严格遵守欧盟的环保生产方法,以符合领取环保标志的资格。对于本港出口商来说,产品付运往欧盟之前,宜查明产品的制造方法是否符合环保标志准则。如想取得受环保标志计划管制的产品组别详细清单,请浏览欧盟的网站,网址:http://europa.eu.int/comm/dgs/environment/index_en.htm。 在环保方面,厂商还须遵守《包装及包装废料指令》。该指令订明一般的废料回收和循环再造标准。输往欧盟的产品应尽量减少使用包装物料。 欧盟指令确立产品责任的原则,规定如产品有缺陷,引致消费者受到损伤,过失在于生产者。此原则适用于所有农产品和含活动式部件的消费品。受产品缺陷伤害的消费者,有权在其察觉受伤害、得知产品的缺陷及生产者的身份之日起计3年内,追讨赔偿。产品的生产者、进口商和零售商均须对损害负责,给予受害人赔偿。 由2000年7月1日开始,欧盟委员会即时禁制以动物进行测试的进口化妆品。此外,欧盟亦会于指引实施的三年后禁止所有对化妆品用料成份以动物进行的测试。 欧盟互联网网址:http://europa.eu.int/index.htm 欧盟委员会法律及官方刊物 (EUR-Lex-theEuropeanUnionLawandOfficialJournals) http://europa.eu.int/eur-lex/en/index.html 欧洲专利局 (OfficeforHarmonizationintheInternalMarket(TrademarksandDesigns) Website: http://www.oami.eu.int/en/default.htm

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 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外交政策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1962年开始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的核心政策之一,其目标在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确保农业群体相当生活水平、增加农民个人收入、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的可靠性、确保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到达消费者手中。共同农业政策拥有三个支柱原则:(1)单一市场:即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完全自由化,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成员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区外国家筑起统一关税;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的竞争法则。 (2)内部优先: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机制。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欧盟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欧盟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内部价格时,就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欧盟外部的进口,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 (3)价格与财政预算统一:即每年成员国农业部长理事会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并建立共同预算,即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目前,欧盟共同预算收入约为840亿欧元,其中用于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约占50%。 为了保障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欧盟通过门槛价格、最低价格以及干预价格等措施对欧盟农产品市场价格实行统一管理。门槛价格是对欧盟之外国家设立的,是第三国农产品进入欧盟的最低进口价。如果第三国农产品到岸价格低于门槛价格,就征收两种价格之间的进口差价税。最低价格是依据一种农产品在欧盟内供不应求地区的市场价格而定,其中包括了贮藏费和运输费。欧盟部长理事会每年公布14类统管的农产品的最低价格。干预价格也称保证价格或者保护价格,是生产者每年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当某类农产品供大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可以从欧盟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直接将农产品以干预价格出售给干预中心。由此可以保证生产者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共同农业政策极大地促进欧洲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以及欧洲一体化建设。1970-1980年代,各成员国的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到1990年代初,欧盟的农业人口下降了50%,但是农业产量却提高了3倍。与此同时,共同农业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由于生产过剩造成的严重后果,例如欧盟财政预算负担不断加重且在共同预算中各国承担的义务与获得的收益之间不对称,引发了各国要求改革共同农业政策的呼声。 从1972年起,欧盟便开始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改革,但是成效并不令人乐观。2010年11月,欧盟委员会发表公告,提出了欧盟未来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初步方案,将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定位于保证粮食生产、对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管理,并维护农村地区的平衡发展

欧洲环保标准

1.何谓欧洲环保标准 有关环保的话题灸手可热,其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欧洲环保标准,尤其以欧I、欧Ⅱ标准出现的频率最高,那什么是欧I、欧Ⅱ标准呢?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吨这类车辆为例,在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31日这个阶段,必须达到排放标准的限值为:一氧化碳不得超过3.16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1.13克/公里,其中柴油车的颗粒物不得超过0.18克/公里,耐久性要求为5万公里,以上便是我们平常所提到的欧洲I号标准。到2004年1月1日后,这个标准又有所提高,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0.5克/公里,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0.7克/公里,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0.08克/公里,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欧洲II号标准。如果仅考虑排放量,执行欧Ⅱ标准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将比欧I标准减少30%到50%。而欧洲Ⅲ标准是目前欧洲、美国正在实施的真正意义上的低污染排放标准。据专家介绍,我国实行欧洲标准的影响:7辆执行欧Ⅱ标准的汽车,就相当于1辆化油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14辆执行欧Ⅲ标准的汽车,才相当于1辆化油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汽车排放从欧Ⅱ到欧Ⅲ,不是像欧Ⅰ到欧Ⅱ那样简单,提升幅度大了很多。欧Ⅲ排放标准比欧Ⅱ在NEDC和燃油蒸发排放检测项目上的内容有所变化,欧Ⅲ标准中增加了低温HC/CO排放检测、车载诊断系统检测和在用车排放检测。从欧Ⅱ到欧Ⅲ执行不同的排放控制技术,欧Ⅱ排放标准只要求三元催化器及发动机改进措施两项,而欧Ⅲ排放则还包括改进的催化转化器涂层、催化剂加热及二次空气喷射。可以看出,欧Ⅲ排放控制技术要比欧Ⅱ复杂和困难得多。欧洲汽车排放标准见表1。 表1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

欧盟外交政策

----------------------- Page 1----------------------- Keynote Address on European Union Foreign Policy Concluding Session, EU Enlarge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U and Australia The Rt Hon Christopher Patten EU Commissioner for External Relations National Europe Centre Paper No. 92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Press Club, Canberra Thursday 17 April 2003 ----------------------- Page 2----------------------- The war in Iraq has undeniably been a setback in our attempts to create a common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This is not wholly surprising since it raises such difficult issues even if the conflict itself was mercifully quick.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for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Islamic world, and prospects for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How can we deal with global threats like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ithout strengthening institutions of global governance like the UN? Member States have been and continue to be all over the place on Iraq, even if there is more common ground at the level of public opinion. The usual attempts to paper over differences through insipid declarations have fooled no-one.(Source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4088343.html,)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解析当前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对外政策关键 网络工程0912班 2009811057 摘要:以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体会当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主要从世界经济复苏与风险、世界局部性战争、美霸权主义以及防恐新形势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看清国际形势。当面对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我国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从开展峰会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以及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展开外交。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复苏防恐新形势外交政策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首先,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越发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相对缓慢。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国家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世界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首都突尼斯市14日晚至15日晨发生暴力事件,军队进入市区,维持秩序。本?阿里1987年接任突尼斯总统,于1989年4月正式当选。此后,他四次连选连任突尼斯总统,执政至今。这起戏剧性事件的导火索,是突尼斯城管“粗暴执法”,逼一名小贩自焚身亡,引发全国骚乱。,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北非、中东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秋,目前整个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尤其是利比亚还在采取武力镇压,从而爆发了内战,国际

浅析欧盟共同安全-外交(CFSP)与德国政策

浅析欧盟共同安全\外交(CFSP)与德国政策 摘要: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联盟,而德国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研究其政策与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即CFSP的建构和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欧盟;共同安全与外交(CFSP);德国政策 一、欧盟的建立与CFSP的出现 1993年1月1日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代表了欧盟成立,欧洲一体化开启新的多功能主义篇章,CFSP取代ERc成为欧盟第二根支柱,协调各国防务和外交政策,对外立场和态度力争一致性。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and security Policy,简称cFSP)是对欧共体和西欧联盟(WEU)政治合作机制的扩展、强化和提升,是欧洲政治联盟计划的主要内容,源于欧共体时期的ERc,是美国影响西欧经济政治军事统一思想和法国人让·莫内开创并主导的事实功能主义模式一体化思想与欧共体50年代西欧联盟成立、60年代戴高乐法国寻求防务合作、70年代法国总统皮蓬对于开启欧洲政治合作(EPc)的努力八十年代《单一欧洲法令》(sEA)实践相结合,在各国在政治一体化中都有所权转移,防务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成果和新发展。 二、欧盟共同安全、外交与德国政策 1.德国的统一政策与《新欧洲宪章》的出现。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使得欧洲国家必须改变当前的防务格局适应新的发展趋势。1990年11月19日,欧洲安全会议第二次首脑会议在巴黎召开,法国希望将德国拉人欧洲体系的,密特朗总统发表关于欧洲未来方向特别是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希望构建欧洲安全新结构。最终北约和华约成员国家发表《联合申明》将积极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参加会议的各国首脑签署《新欧洲巴黎宪章》同意开创新欧洲安全格局。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旧的欧洲合作模式,各国彼此尊重,为新欧洲共同安全和外交合作提供了机会。 2.德国在统一后积极参加cFsP的建立工作。在《巴黎宪章》的签署标志着欧洲各国信任加强,欧洲的建设开启新起点。欧共体各国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但面临海湾危机和前南危机,各国却无法保证自己的利益,混乱的局势使得各国都普遍认识到欧洲只有加强同一个声音,才能保障欧洲及其周边的安全与稳定,才能够期待运用经济能力来获取更多政治保障和话语权。德国

名词解释 外交政策分析

第三章 1,组织伦理之父——韦伯P88(207/255)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 其中官僚组织模式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韦伯因此被称为“组织伦理之父”。(其行政组组织理论正是产生于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韦伯和泰勒、法约尔被认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甚至有人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2,韦伯的权力理论P88(276)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来自传统或世袭的传统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的超凡权力,根据法律与规定的法定权力。在这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中,传统权力的效率较差,因为其领导人不是按能力来挑选的,仅是单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而行事。超凡权力过于带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的启示,所以这两种权力都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只有理性和法律的权力(合法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谨慎的公正。 3,官僚制P89 (228) 作为韦伯组织理论的基础,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韦伯勾勒的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官僚制具有以下特征: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的结构是分层控制的体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成员有严格的资历限制和选用制度,并建立了奖惩与升迁制度;通过对成员的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提高工作效率。官僚制的提出,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 4,施耐德外交决策P90-93 (292) 施耐德从决策的视角研究外交政策,研究对象主要是“黑箱子”内部的决策组织和决策者个人的决策行为。由于研究内容涉及组织运作、官僚政治、认知心理等,被成为外交决策学的“大理论”。施耐德认为,研究外交政策的过程与研究其结果同样重要,对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就是外交决策学。他指出,外交决策的研究主题仍是民族国家,其主要概念有作为行为者的国家、目标、手段和情势;外交政策行为是职权范围、沟通和信息,动机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施耐德用系统分析法为外交决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有两个支柱:决策组织的形态和互动;决策者的心理状态。这是这两个支柱内外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决策的最终形成。 5,研究框架P93 (232) 施耐德用系统分析法为外交决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有两个支柱:决策组织的形态和互动;决策者的心理状态。这是这两个支柱内外各种变量之间的

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_国际政治论文_

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_国 际政治论文 ; 仰是很难变化的,但是处于边缘部分的因素则非常容易变化,并最终可能影响到中心信 仰的变化。在理论方面比较能代表这一时期成就的是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认识与错 误认识》。他在提出从四个层面上对国际政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决策者的 认识过程对外交决策,乃至国际政治的影响。如认知的一致性是如何影响外交决策的, 外交决策者又是如何从历史中学习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外交决策者对现实错误认识 的规律及其影响等等,进而提出了认知对研究外交决策和国际政治的重要性。他认为, “如果撇开决策者对世界的信仰和他们对其他人的印象(image),通常是不可能解释关 键性的决定和外交政策的。”(注:Robert Jervis,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p.28 .) 与此同时,一些对外交政策的研究也采用社会认知或图式理论的方法。如拉尔森对遏 制政策起源的研究,就是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借用有关档案材料,对从二战结束前的 1944年到1947年冷战爆发这一段时间内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杜鲁门、哈里曼、贝尔纳 斯、艾奇逊等对苏联的认识发展过程进行的研究。他发现艾奇逊对苏联的认识基本上是 稳定的,而其他几个决策者对苏联的认识则经历了从盟友到对手乃至敌人的变化过程, 进而提出没有一种关于认知的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美国对苏

联政策的决策者的认知变化过 程。(注:Debora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4088343.html,rson,Origin of Containment:A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罗赛蒂采取相同的方法对卡特 政府外交政策主要成员的信仰及其对外政策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指 出在上台之初,卡特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员卡特、万斯和布热津斯基的世界观是基本 一致的,都非常乐观。他们都不赞同尼克松、基辛格的权力政治和均势外交,认为那些 是不道德的,不能反映美国的价值观和美国外交政策的优势,希望与苏联建立一种和谐 的关系。但是随着苏联在全球扩张的升级,从第一次埃塞俄

欧盟试题1

试题1 一、名词解释:(20分) 1、欧洲联盟 2、欧盟理事会 3、欧盟委员会: 4、欧洲议会 5、关税同盟 二、填空: 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包括:、、、。 2、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欧盟东扩的积极影响:、、、。欧盟东扩的消极影响:、、、。 4、欧盟的安全技术标准主要涉及、、、、 。 三、简答题:(40分) 1、欧盟东扩对欧盟的影响。 2、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 3、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 4、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欧盟对华投资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简述中国对欧盟投资的特点 7、简述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目标。 8、欧盟如何贯彻实施国别与地区政策? 四、论述题:(20分) 论述欧盟一体化的成就 试题2 一、名词解释:(20分) 1、普惠制 2、反倾销措施 3、技术壁垒 4、欧洲法院 5、欧洲投资银行 二、填空:(20分) 1、欧盟现有成员国为个。人口。 2、、、是欧盟的三大主要机构。 3、欧盟的其他机构包括:、、、。 4、欧盟的共同经济政策包括、、、、 、。 5、2004年,东欧国加入欧盟,成员国为个,2007年1月1

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至此,欧盟成员国扩大为个。 三、简答题:(40分) 1、中欧经贸发展的潜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欧贸易今后发展的方向。 3、简述中欧双边经贸发展的有利因素。 4、影响和制约中国与欧盟双向投资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5、如何加强宏观引导,完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 6、简述欧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 7、简述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8、简述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影响。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试题3 一、名词解释:(20分) 1、共同农业政策 2、共同贸易政策 3、共同渔业政策 4、共同外交政策 5、消费者保护政策 二、填空:(20分) 1、在共同农业政策中,欧盟制定了三条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 。 2、共同渔业政策的四个组成方面是:、、、 。 3、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 4、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内容包括:、、。 5、欧盟进口贸易管理的手段是:、、、、 、。 三、简答题:(40分) 1、中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措施有哪些? 2、中国与新入盟国家如何合作? 3、中欧中小企业合作的建议是什么? 4、欧盟技术壁垒对哪些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影响? 5、中国如何应对欧盟的知识产权保护? 6、全面巩固和提升中欧经贸关系的对策是什么? 7、简述中国如何进一步发展与新入盟国家的经贸关系。 8、我国企业如何在投资领域发展与新入盟国家的关系? 四、论述题:(20分) 欧盟东扩后将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商机?

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分析

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分析 第1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国际体系中的革命性角色。 A.正确 第2题:美国对于钓鱼岛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D.对自己有利 第3题:台湾及朝鲜半岛,()年清政府签署签《马关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并允许朝鲜独立。 B.1895 第4题:“极”即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力量中心。 A.正确 第5题:随着多极化观念的形成,中国转换为一个在国际体系内追求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参与性和建设性的角色,并且将自己视为国际体系大国关系中的一支重要制衡力量。 A.正确 第6题:俾斯麦:“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A.正确 第7题:G9:俄罗斯的加入,但只参与政治事务的协商。 B.错误 第8题:中国在入常后对于国际体系作法是?() A.体制内重要分子 B.向中心位置的移动

C.参与管理者 D.维护者 第9题:外来大国战略因素的凸显和周边的固有矛盾相互结合,相互混杂,造成了矛盾的更加复杂,从而很难解决。 A.正确 第10题:小布什主要政绩:()。 A.反恐 第11题:钓鱼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 A.固有 第12题:G8: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协调经济、能源、货币等各方面的金融政策组成的。 B.错误 第13题:东亚历史曾经存在以中国为政治和地缘核心的()秩序,即古代的东亚地区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D.华裔 第14题:和平与发展时代是中国第()代领导人做出的重要战略判断。 B.二 第15题:毛泽东时代:第一世界: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日本、欧洲、();第三世界:亚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 B.加拿大 第16题:钓鱼岛对于日本的含义?() A.钓鱼岛与日本政治大国化的目标密切关联 B.配合美国的战略东移

欧盟RoHS标准条款

RoHS指令标准 一.术语 WEEE1: 欧盟关于‘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2003年2月13日公布)指令规定---纳入循环回收的电子电气产品有10大类145种产品. RoHS2:欧盟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于2003年2月13日成为欧盟正式法律. RoHS指令规定限制使用: 铅、汞、六价铬、镉、多溴二 苯醚和多溴等六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设备有8大类123种. EuP3---- 欧盟制定的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 ISO/TR14062:20004---促进产品发展的环境因素指南. 二.规范 1. WEEE所规范的电子电气设备如下: ◇大型家用电器 ◇小型家用电器 ◇信息技术及通讯设备 ◇消费类电子电气设备 ◇照明设备 ◇电子和电气工具(大型固定工业工具除外) ◇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 ◇医用设备(所有植入的和被感染的产品聊外) ◇监测和控制器械 ◇自动售货机 ★要求欧盟成员国在2005年8月13日前, 欧盟各成员国要将此指令转换成各国法律/法规, 电子电气设备废弃物的回收系统、收费(生产商责任)系统开始运作; 2005年8月13日后投放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要有分类收集的符号标识, 生产商还要对自身产品的废弃物负责.并要提供资金保证. 2. RoHS所规范的电子电气设备如下: ◇大型家用电器 ◇小型家用电器 ◇信息技术及通讯设备 ◇消费类电子电气设备 ◇照明设备电子和电气工具(大型固定工业工具除外) ◇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 ◇自动售货机 ★要求2006年7月1日开始,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铅、汞、六价铬、镉、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其中镉限量指标100ppm(0.01%),另五种限量1000ppm (0.1%)任何企业出口欧盟的产品都必需符合以上的限量要求, 并且要展示相应的文件, 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将会被拒绝进入欧盟市场. 3. 2006年12月31日开始,人均回收电子电气设备废弃物不少于4KG. 2006年12月31前,各个产品组的回收率、再利用率的目标如下: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性质与特点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性质与特点 邹国勇原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正逐步朝政治联盟方向迈进。欧盟12个成员国于1992年2月7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附件和《最后文件》(统称《马斯特里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为欧盟确立了三根支柱机构,正式将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确定为欧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欧共体(第一支柱)和司法与民政事务合作(第三支柱)并存的“第二支柱”。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是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代表着欧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本文就其法律性质与特点作初步探讨。 一、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性质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从法律性质上来说,它属于欧盟成员国政府间的合作。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反映出来: (一)从历史发展看其法律性质 1952年初的普利文计划就有建立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尝试,后因法国国民大会的否决而告失败,但协调欧共体成员国间外交政策的努力并未终止。1961年,法国再次提出建立政治和防务共同体的“富歇计划”,戴高乐特别想把西欧六国在外交甚至防务上组织起来,使之符合法国的道路,建立具有独立性的欧洲人的欧洲。其他国家则逐渐认清了戴高乐的意图,对戴高乐退出北约、在东西方之间搞平衡、建设所谓第三种力量的做法心存疑虑,因而这项计划也遭失败。欧共体成立之后,成员国经常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在外交政策方面进行合作。1969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海牙会议上,决定实施欧洲政治合作(European Political Cooperation, EPC)计划,以加强外交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但这种欧洲政治合作是一种政府间的合作机制,但这一机制没有纳入共同体框架之内,它完全独立于欧共体框架之外,同委员会没有任何联系。1974年12月,在巴黎会议上决定成立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以定期讨论欧共体的大政方针和成员国政府间的政治合作,它同欧洲政治合作一样,在共同体的创建条约中找不到正式的法律依据。1987年实施的《单一欧洲法》第三部分把欧洲政治合作从一种非正式的机制转变成正式的合法框架,第一次为欧洲政治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单一欧洲法》规定下的欧洲政治合作仍是一种政府间的合作安排,因为它没有修改共同体创建条约,也没有从法律上正式并入欧洲共同体的框架。根据《单一欧洲法》第31条,欧洲政治合作同欧洲理事会的活动一样,不受欧洲法院的司法审查。《单一欧洲法》不过是对欧洲政治合作的实践进行了编纂。继《马约》规定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之后,1997年欧盟成员国在荷兰签订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以下简称《阿约》)又对这部分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都没有改变其政府间合作的性质。 (二)从法律框架来看其法律性质 根据《马约》,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框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马约》的共同条款,它明确规定欧盟总的对外关系法律框架中包括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它规定欧盟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因而,欧盟应特别在对外关系、安全、经济和发展政策领域保证对外交往的连贯和一致性。第二部分即《马约》的第五部分,对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宗旨、事项、范围、实施及联盟与成员国的职权范围划分,作了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