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寒舍书香深谷幽兰_深切怀念周维权先生

寒舍书香深谷幽兰_深切怀念周维权先生

中国园林

初识周维权先生,大约是在20年前。那时,我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本科。很有兴趣地听了一个关于西藏建筑的讲座。讲座的时间、地点和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主讲者“周维权”先生的名字,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之中。留在记忆里的,还有周先生渊

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度。和周先生比较密切的接触,是在最近

4~5年间,周先生参加了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也是我负责制定

的《北京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评审委员。除了这些正式学术场合的交往,由于工作上的缘故,我也数次去清华照澜院先生家

寒舍书香深谷幽兰———

深切怀念周维权先生ANotedScholarfromaCommonFamily,asanOrchidinDeepValley———

DeeplyCherishtheMemoryofMr.ZHOUWeiquan杨锐

YANGRui

文章编号:1000-6664(2007)10-0036-02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收稿日期:2007-09-18;

修回日期:2007-09-18

怀念导师周维权先生

CherishingtheMemoryofMyTutorMr.ZHOUWeiquan

金柏苓

JINBo-ling

周维权老师去了。先生病重期间适逢我膝骨骨折出不了门,等到终于能站到先生病榻前的时候,他已经不能讲话了。我只好和护工交谈让他听。当得知我已为他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修编稿做了最后的校核,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消息后,先生似乎流露出了欣慰之情。探视进行了半个小时,行前,一直微闭着双目的先生努力从被子下面伸出右手让我握住,我意识到这已是永诀。

人早晚都要离开这个世界,也多少都会给世界留下点东西。周先生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无疑留下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理论著作,比如前面提到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就是第一部系统全面的中国园林史学的经典专著。在建筑学和园林学界,周先生的学识是有口皆碑的,尤其是他深厚的国学素养,如今的后辈已无人能企及。而我觉得与此同样重要,在今天甚至更值得弘扬的是周先生的学品和人品。

周先生在专业和教育领域有多方面的成就,而尤擅理论和历史的研究。他是20世纪60年代初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科书《建筑构图原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6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专攻中国园林的历史和理论,此后凡40年坚持不辍。期间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批判打击,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弃学逐利的诱惑以及疏离流俗时尚的寂寞,都没有使他改变初衷。周先生为人敦厚谦

和,从不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于人。即使是晚辈,先生也与之平等地讨论,这一点我的感触最深。而先生的文章,无论鸿篇巨著还是专题小品,都堪称字字珠玑,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乃是他深厚广博的知识和治学功力使然。周先生以他一生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治学的功夫不是其他的“功夫”所能取代的。

周先生所钟爱并为之付出毕生心血进行研究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凝聚了古代中国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理想。周先生和前辈学者们为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笔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希望中国园林再创辉煌,如昔日之独步于世界。但愿我们的工作能够无愧于他们。

北京师范大学所秉持的格言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想,能把两条都做到的人不是太多吧。而周先生就是这不太多的人中的一个。

文章编号:1000-6664(2007)10-0036-01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B收稿日期:2007-08-13;修回日期:2007-09-13

作者简介:

金柏苓/1943年生/男/满族/北京人/原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与建筑设计(北京100044)

36

①合著第一作者。

②位于美国华盛顿市,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机构。

③(元)倪瓒诗。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幼霞,别号云林。

④(东晋)陶渊明诗。作者简介:

杨锐/1965年生/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景观学系常务副主任/本刊副主编(北京100084)

甚至医院病房探访。这些探访,使我有机会和周先生面对面地交谈。这些交往和交谈,不仅加深了我对周先生博学儒雅的认识,更使我对先生淡定内敛的气质和独立的学术人格由衷钦佩。

周先生治学既“博”且“精”。周先生1927年2月16日出生于云南大理书香世家,父亲周恕是我国早期留美学生。周先生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1946年转入同年创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1951年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首届毕业生。其后留校任教直至1997年退休。20世纪50—60年代,周先生治学涉及建筑学和风景园林2个领域,并且在这2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成就。70年代末以后,逐渐集中于古典园林和名山风景区的研究。1955年,年轻的周维权先生设计了清华大学第二教学楼和新水利馆。“二教”是我最为喜欢的清华建筑物之一,其端庄、大气既体现了周先生高水平的古典主义建筑修养,也和周先生的气质颇为一致。这时期周先生先后发表了《略谈避暑山庄和圆明园的建筑艺术》(1957)、《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1966)、《北京西北郊的园林》(1969)等学术论文,为80年代以后古典园林和名山风景区的研究埋下了学术的种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周维权先生先后主持了“颐和园研究项目”和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第一轮总体规划,并参加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第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承担“颐和园研究项目”时,周先生并未就事论事,而是“由表及里,由近及远,从颐和园本身而涉及皇家园林,从皇家园林而涉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历史”[1]。“颐和园研究项目”直接催生了专著《颐和园》①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出版。内地版如今还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国际合作中赠送的礼品之一。以颐和园研究为契机,周先生用了6年的时间,遍访南北各地园林,收集大量有关资料,最终完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著述,1990年第一版,1999年第二版,印次达到近20次,成为当代我国园林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权威的著作之一。这种影响还波及日本和美国。据了解,目前“敦巴顿橡树园”②正组织翻译周先生的这本鸿篇巨作。普陀山和黄山的实践,催生了周先生的另一本专著,即1996年出版的《中国名山风景区》。为了这本专著,周先生在十几年的时间中,先后参观、考察名山近40处,阅读各种文献书籍,走访管理人员和寺院僧侣,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

阅读上述3本著作,可以发现每一本都引经据典,资料翔实。没有周先生淡定内敛的性格,没有他的定力,我想完成这么巨大的工作量是非常困难的。周维权先生的家在清华照澜院旁一栋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教师宿舍楼中,建筑面积约70m2。一间朝南的大约13m2的房间既是周先生的卧室,也是他的书房兼客厅。靠窗的位置摆放着一张80年代的写字台,写字台上整

齐地堆放着风景园林方面的书籍,还有周先生正在修改的《中国

古典园林史》第三版的手稿。房间的东南角是一张不大的单人床,

床的对面是一对旧的单人沙发。除3组家具外,房间只剩下窄窄

的过道了。照澜院是清华的商业区,最热闹的地方。几次拜访,都

是穿过照澜院来到一墙之隔的周先生的住处。那种鲜明的对比是

多么强烈的心理体验。墙外人声鼎沸,室内气定神闲;墙外物质繁

华,室内精神丰富;墙外众口论“金”,室内一笔求“道”。每次离开

周先生的住处,重新走进繁华的照澜院时,心里都发出“寒舍书

香”的感叹。

写作这篇短文时,我还想起周先生跟我说过的一段话。那是

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清华校园昏黄的路灯下,我送周先生回家。路

上谈起一些风景区在保护和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周先生静

静地说了一段话,大意是:知识分子应该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这

样才能以独立的立场、客观的角度研究学术问题。这样的研究才

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知识分子应该发挥的作用。听了这段话,我

更能理解周先生何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10多年间,写

作出3部学术力作。

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③。

恍惚中,仿佛看见周维权先生在他所钟情的名山大川中微

笑,那么从容,那么沉稳,那么祥和,似乎已经与那些山水融为一

体了。“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④。周维权先生的学识、智慧和人

格是不朽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周维权.中国名山风景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7

中国园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