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何为全科医疗科

何为全科医疗科

何为全科医疗科
何为全科医疗科

何为全科医疗科

我们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不少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均认为全科医疗科是“什么病都可认治,什么科目都可以开”的意思。因此便以全科医疗科为名,除开设内科、儿科、中医科外、还开设了外科手术、妇科、计划生育手术、口腔科、超声诊断、检验科等科目,这是属于超范围执业,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的。开展计划生育手术:上环、取环、人流(含药流)、中引等手术的,要依据《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

何为全科医疗科?根据《诊疗科目名录》的名词释义与注释为:由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综合(不分科)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疗服务的均属此科目,如基层诊所、卫生所(室)等提供的服务。还有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卫政法发[2006]498号《关于全科医疗科诊疗范围的批复》明确指出:根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27号),全科医疗科为一级诊疗科目,其具体诊疗范围应参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发[2006]239号)第七条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医疗机构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仅为全科医疗科,却设置了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诊疗科目的,属于超范围执业,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基本医疗服务:

(一)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二)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三)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四)转诊服务。

(五)康复医疗服务。

(六)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全科医师资格认定,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取得初级资格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须在有关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

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教案

医科大学教案 (理论课教学用) 单位: 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急诊医学 任课教师:辛明明 课程名称: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授课时间:2018年04月

地提供针对性的全科医疗服务。 第一节全科医学与重点人群保健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是指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或 处于一定的特殊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 作用、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也称特殊人群或脆弱人 群。 ?因为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首先应放在这些弱势人群上,故将其称为“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有不同的界定方法 若以性别界定,则女性因有特殊的生理特点、生理周期及生育功能,在这些特定时期较男性有更多的健康危险因素,故被列为重点人群。 以年龄界定,则儿童与老年人具有更大的生理弱点与危险性,较成年人而言更容易患病与死亡,所以要纳入重点保护对象。 以职业界定,某些特定工种的职工经常处于某种危险的威胁下,如光、电、化学、微波、烟尘乃至塌方等等,他们的生命与健康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是劳动保护的重点人群。 以患病人群界定,一些主要慢性病患者为终身带病群体,预期将受到多器官损害的合并症乃至死亡的威胁,是需要医护人员长期精心照护的重点。 以心态或社会情境界定,在社会转变时期经历了生活巨变、承受着多种压力的人易发生精神障碍,他们应该成为精神心理卫生的重点干预人群...... 社区卫生服务是为基层全体民众服务的,其服务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危险和压力)就是服务的中心目标。在一个社区中存在几种重点人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全科医生与重点人群保健 ?在社区中,妇女、儿童、老年人是人数最多的特殊人群,也就是社区保健的重点服务对象,做好这部分人群的社区 保健工作有利于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全科医生要采用的策略 ?1、个体群体结合掌握定义 图例 举例介绍全科医生可提供重点人群有不同的界定方法

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综合医院)

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综合医院)目次 1基本设置 1.1床位规模 1.2诊疗科目 1.3医疗设备 1.4人力资源 2运行绩效 2.1工作负荷 2.2工作效率 2.3服务质量 3 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3.1内科 3.1.1心血管内科 3.1.2呼吸内科 3.1.3消化内科 3.1.4神经内科 3.1.5内分泌科 3.1.6肾病学 3.1.7血液内科 3.1.8免疫学 3.2外科 3.2.1普通外科 3.2.2骨科 3.2.3神经外科 3.2.4泌尿外科 3.2.5胸外 3.2.6心脏大血管外科 3.3妇产科 3.3.1妇科 3.3.2产科 3.5儿科 3.5.1新生儿 3.5.2儿科其他 3.6眼科 3.7耳鼻咽喉科 3.8口腔科 3.9皮肤科 3.10感染科 3.11肿瘤科 3.12急诊医学科 3.13康复医学科 3.14麻醉科 3.15重症医学科

3.16中医学科 4医技科室医疗服务能力 4.1药剂科 4.2检验科 4.3病理科 4.4医学影像科 5临床路径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列表6 疾病病种/手术及操作覆盖

1基本设置 三级综合医院是跨县(区)、市、省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等功能的医疗机构。应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基本设置,包括床位规模、诊疗科目、医疗设备以及结构合理的卫生技术人员,以满足三级医院服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 1.1床位规模 1.1.1外科床位数占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比例≥30%。 1.1.2重症医学科(含所有专业ICU)的床位数占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比例2%~8%。 1.2诊疗科目 1.2.1一级诊疗科目 必设一级诊疗科目: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传染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 可选一级诊疗科目:小儿外科。 1.2.2二级诊疗科目 1.2.2.1内科 必设二级诊疗科目: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肾病学科、内分泌科。 可选二级诊疗科目:免疫学科、老年病科、变态反应科。 1.2.2.2外科 必设二级诊疗科目: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 可选二级诊疗科目:心脏大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烧伤科。 1.2.2.3妇产科 必设二级诊疗科目:妇科、产科。 可选二级诊疗科目:计划生育科、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优生学科。 1.2.2.4儿科 必设二级诊疗科目:新生儿科 可选二级诊疗科目:小儿传染病科、小儿消化科、小儿呼吸科、小儿心脏病科、小儿肾病科、小儿血液科、小儿神经病科、小儿内分泌科、小儿遗传科、小儿免疫科。 1.2.2.5医学检验科 必设二级科目: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 1.2.2.6医学影像科 必设二级科目:X线诊断专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专业、磁共振(MRI)成像诊断专业、核医学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神经肌肉电图专业、介入放射学专业、放射治疗专业。 1.3医疗设备 1.3.1必设医疗设备

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五)全科医疗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是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卫生技术服务,2017年服务内容已增至14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全科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是立足于社区的基本医疗,其任务包括患者首诊与处置、慢性病管理、临床预防、健康教育等。所以,全科医疗的部分业务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如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等,只有通过全科医疗服务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项目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也不同程度涉及全科医疗工作,全科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参与。 (六)全科医疗与舒缓医疗的关系 舒缓医疗(palliative care)又叫姑息治疗,是为无法治愈患者提供对症治疗。舒缓医疗的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解除患者临终痛苦和不适。舒缓医疗不建议患者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也不容许借“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患者的最后时日尽可能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无法治愈的终末期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在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舒缓医疗,也可以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居家接受舒缓医疗。从节约资源和亲情的角度看,在社区或居家开展舒缓医疗更具有优势。随着舒缓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居民生死观的进步,许多终末期患者或晚期癌症患者更愿意回到社区或家中接受舒缓医疗,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全科医疗是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照顾的专科医疗。全生命周期包括生命的终末期,而生命终末期的医疗照顾常以舒缓医疗为主。全科医疗关注的是人,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照顾,与舒缓医疗关注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生命末期患者的舒缓医疗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之一。全科医疗利用基本临床技术为社区居民和患者提供优质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也能满足终末期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的需求。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的工作活动,是结合了生物医学、心理医学及社会医学的全科医疗活动,其整合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临床医疗专科的服务,故具有“全科”特点。全科医疗属于一体化的保健医疗服务体系,其以个人为中心服务对象,常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范围,是综合性的防治保健基层医疗系统。基于中医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医学理论指导下,中医全科医疗整合了多门医学领域的专科知识和医疗技能,充分发挥出中医全科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特色及优势服务作用,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全科医生在预防、临床诊疗、保健、康复及养生等多方面充当着教育指导者、协调服务者,甚至扮演着卫生健康的守门人角色。中医的理念是“治未病”,主要是通过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及瘥后防复等思想的贯彻,在临床预防医疗、临床诊治医疗、康复医疗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特此重点探讨了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中医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重要作用 经济社会不断地高速发展,使得人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并且人们的医疗意识也得到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地位变得愈加的重要[1]。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提供的服务作用就尤为突出,所以,想要保障医疗服务的切实开展和落实,就要加强对中医全科医生的管理,而这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医全科医生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个人、家庭及社区,为其提供优质性、针对性且持续性的咨询服务、寻医问诊服务、随访服务、体检服务、卫生健康指导、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宣传、基本疾病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2],故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笔者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中医全科医生管理制度能不断完善,促进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进步,以能够满足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本文阐述分析见下。 1 中医全科医生基本概念 1.1 基本定义 中医全科医生是指能够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多方面医疗服务的主体执行者,指导和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卫生与医疗问题,因此,中医全科医生又可亲昵的称之为“家庭医生”。相对于以往,中医全科医生目前的发展较完善,能够以家庭为单位,持续性对其所有成员提供医疗服务,还可明显地提高其家庭生活的质量,并保证改善所有人的健康状况。这也就要求中医全科医生对于其中医学的医疗知识及技能要有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进而能够保证独立掌握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并做好每一环节的医疗工作。 1.2 基本特点

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息息相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基层医疗机构在当前深化医改中必须面对并切实予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医改成效、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群众健康服务的最好体现。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新医改政策的贯彻落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保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和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之间的平衡。近日,笔者就如何有效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水平方面开展了工作调研和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卫生事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医疗资源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需提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对于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领导对医改的主要内容还不够了解,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把握不够准,与医改强调的能力建设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有些医务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够强,缺乏奉献精神,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后,基层医务人员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大多数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理解上有偏差,执行和落实政策过程中原则性不强,没有充分体现出新农合和基药制度的政策意义。 (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一是我区卫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无执业资质问题相当突出,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流失严重;公共卫生、精神卫生、麻醉学、儿科等专业人员非常短缺,乡镇卫生院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执业医生,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及全科医生的缺乏,仍然是制约农民就近看病的重要因素。二是受制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网络参考答案全科医学(合集)

20、全科医疗作为一种基层医疗保健,它不是* ?A、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B、从生到死的全程服务 ?C、提供以急诊室和病房为主的服务 ?D、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E、能够治疗社区居民全部疾病的服务 16、全科医疗“守门人”的作用是指* ? A. 为病人及其家庭的疾病进行首次诊疗,控制医疗花费 ? B. 对社区中的病人进行首次诊疗,控制医疗花费 ? C. 对社区全人群进行疾病普查,合理地控制医疗花费 ? D. 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负责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控制医疗花费 ? E.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转诊,合理地控制医疗花费 35、关于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服务人口:全科医疗较多而流动性强,专科医疗少而固定 ? B.服务范围:全科医疗宽而深,专科医疗窄而浅 ? C.全科医疗病人被动服从,专科医疗病人主动参与 ? D.全科医疗采用适宜的基本技术,专科医疗经常采用高新技术 ? E.全科医疗提供间断性照顾,而专科医疗提供连续性照顾 34、关于全科医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自20世纪60年代起源的新型二级临床专业学科 ? B、正式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型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 C、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综合体 ? D、是能够解决病人所有疾病的医学保健专业学科 ? E、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22、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不包括 * ? A.疾病谱及死因谱的变化 ? B.高科技医学的发展 ? C.医学模式的转变 ? D.人口老龄化 ? E.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2、全科医疗作为一种基层医疗保健,它是 * ? A. 主要强调疾病的治愈效果,力争和专科医生水平相当 ? B. 仅关注前来就诊的患者,群体的问题是公共卫生人员的责任 ? C. 在社区门诊的医疗活动,重点在于常见症状的诊治和危险情况的识别的? D. 主要覆盖社区老年人健康照顾 ? E. 仅照顾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疾病 8、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 ? A.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doc

附件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建立连续性医疗保健意识,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具体培训细则如下:(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接诊技巧和工作方式。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概念、原则与基本方法;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

全科医学理论大纲

全科医学 一、前言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整合了现代生物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为个体和群体健康促进服务的医学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态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优质的第一线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全科医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的理念,有它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逐渐成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纲中有些内容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14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代要求,医生以病人为中心,全面的关注人的健康新理念。 2.熟悉医学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全科医学服务是健康促进目标的体现。 3.了解医学发展的过程。 教学内容 介绍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代的医学,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科医学的服务目标。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 1.掌握全科医学的定义、基本原则与特点。 2.熟悉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了解全科医生及其学术组织。

掌握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概念,基层医疗保健、人格化、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照顾;以家庭为照顾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以新医学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以预防为导向、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的基本原则与特点。熟悉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与疾病这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全科医生如何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全科医师应诊的主要任务、问诊的方式、医患交流。 2.熟悉慢性病的管理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估。 3.了解健康信念模型。 教学内容 通过案例阐述全科医生的关注中心,全科医生应诊中的主要任务及问诊方式,如何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及沟通的技巧,了解健康信念及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保健的原则。 2.熟悉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家庭资源与家庭保健计划。 3.了解家庭生活事件和家庭的保健服务项目。 教学内容 家庭的定义和特征,家庭结构、功能;家庭的周期、资源和危机;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家庭评估和访规。 第五章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社区的概念、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定义、要素、实施社区诊断的基本内容及方法、社区诊断与个体诊断的比较。 2.熟悉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社区健康照顾团队的组成。 3.了解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XX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深化基层医改。XX年,XX县基层医改正式启动,试点阶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改革: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开,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销售;五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确保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正常运转。XX年,基层医改进入巩固完善阶段,主要开展五项工作:一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二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管理;四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回款程序;五是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XX年以来,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破解医改难题。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为重点,组建县域医共体,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进财政定项补助,取消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了政府投入责任。 回顾XX县基层医改历程,取得的成效不容置疑。但是,与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

比较薄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设备落后等问题突出,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基层卫生人才招录和培养力度。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渡。实施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计划单列,可在乡镇卫生院编制内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择优聘用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加强基层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纵向合作新机制。以县域医共体为依托,探索建立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纵向合作机制,营造县级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优质资源向乡镇卫生院流动的良好氛围。县级医疗机构可选派一定比例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可上挂县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行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方面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

全科医生考试全套试题集(含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服务 B. 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C. 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D. 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E. 提供以家庭病床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 2.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以门诊为主体的照顾 B. 为个体提供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照顾 C. 为服务对象协调各种医疗资源 D. 提供以急诊室和家庭病床为主的服务 E. 提供使社区群众易于利用的服务 3. 对“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描述正确的是 A. 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登记 B. 在居民社区内设立全科医学诊室 C. 以一定的人群健康需求为基础,提供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服务 D. 对社区内所有居民的进行健康状况普查 E. 组成医-护-公卫团队每日巡回于居民区 4. 对“以家庭为单位照顾”描述最佳的是 A.全科医生将家庭访视作为其日常工作中的最主要内容 B.全科医生必须为社区内所有家庭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C.全科医生负责管理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疾病的诊疗及康复 D.全科医生应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管理 E.全科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首先应了解并记录其家庭情况 5. 以下何种属性不是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 A. 对服务对象责任的持续性与间断性 B. 处理疾病的轻重、常见与少见 C.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心 D. 是否使用高新昂贵的医疗技术 E. 服务人口的多少与流动性 6.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不包括 A.以人为中心提供照顾 B.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照顾 C.提供机会性预防服务 D.主要提供急诊和住院服务 E.以团队的形式提供所需服务 7. 培训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场所不包括

医疗服务能力发展规划

医疗服务能力发展规划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疗服务能力中长期发展规划 为实施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卫生工作部署,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县卫生局工作要点,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务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和突出医院特色,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促进卫生事业的更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5年完成五项工作,即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基础建设、专科建设、质量建设;打造二个队伍,即:专家技术队伍,经营管理队伍;从而实现一个目标,即:把我院建设成一所医疗技术精湛、医疗设备先进、医院管理规范、医德医风良好的二级甲等医院的远期目标。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院条件 努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完善住院部配套设施建设,在2年内争取搬进新的住院部大楼,开放床位230张,满足医院发展需要,同时积极加大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完善医院管理系统,利用5年时间逐渐淘汰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检测仪器能达到同级医院先进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争取在2017年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管理系统,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二)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新农合费用管理,积极试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负担。 (三)人才培养 人才是科技兴院的第一资源,要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激活优秀人才、培训未来人才”的原则。一是稳定现有人才,特别是骨干人才,要继续强化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并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做到“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二是我们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学术骨干进行重点定向培养,使他们的学科特点更

全科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1.全科医生在社区所扮演的角色有:、、、、、、、、等。 2.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有:、、、、、、、等。 3.新的医学目标包括:、、、。 4.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以及学 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 以及各类。 5.家庭的内部结构表现为、、 和。 6.家庭的类型有、、和。 7. 家庭的特点:、、。(终身性、相似性、情感性)8.家庭评估的常用工具有、、 和等。 9. 社区的五个要素是、、、 和。 10.提供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要重视社区的人力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包括:、、等。 11. 在社区诊断中,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时,应考虑、、 、和等五个方面。 12. COPC的基本要素包括、和。 13. COPC的实施阶段中,级是原始阶段、级是理想阶段,也是COPC 实施的最终目标。 14. 临床预防的常用方法:、、、。 15. 三级预防包括:、、。 16. 临床预防的服务对象:、、。 17. 乳腺癌常用的筛检工具包括:、、 和。(乳房自我检查、临床医师触诊、乳房X光摄影、超声波检查) 18. 具有、、、特征的有机集合形式构成群体。 19. 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是、、。 20. 沟通的符号是、。 21. 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一般层面上的交流构成层面的医患关系。 22. 广义的医患关系中,“医”的范畴包括、、,“患”

的范畴包括、、。 23.1956年,美国的萨斯及荷伦德在《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文中,提出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包括:、、。 24. 语言沟通的技巧包括:、、等。 25.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包括:、、等。 26.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测量方法有、、、。 27. 小儿常见传染病包括:、、、。 28. 女性性发育包括:、、。 29. 老年人生活质量测定内容包括:、、、 、。 30. 根据发病机制将脑卒中分为和。 31. 青春期心理行为特点有:、、、 以及等。 32. 老年人心理变化表现有:、、、 以及等。 33. 1984年McWhinney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改革的临床方法”,这个方法被称为 。 3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诊疗病人时要整合、和 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 35. 医生在以病人为中心诊疗模式下,应诊的主要任务是:、 、、。 36. 全科医生在收集病史的过程中关注和 两个同等重要的事项。 37.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包括、、 和。 38.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 二、最佳选择题: 1.符合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选项是 A.指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没有疾病 B.指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等没有疾病或虚弱 C.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D. 指躯体没有疾病或虚弱,处于完好状态 E.指躯体整体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况

全科医学概论名词解释、习题及答案

全科医学概论名词解释、习题及答案 1.全科医学: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主旨是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整体照顾融为一体。 2.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3.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基础医疗保健、人性化照顾、综合性照顾、持续性照顾、协调性照顾、可及性照顾、个体-群体一体化照顾、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诊断程序、以预防为向导的照顾、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4.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医疗模式。是一种集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内容的一体化临川专业。同时强调运用家庭动力学、人际关系、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知识技能提供服务。 5. 6.承担群体与个人的三级预防任务、发展“照顾医学”、重塑形象,推进卫生事业、医学教育改革。 7.健康问题:不仅仅指疾病,而且包括患者的主诉,常见症状,体征,诊断性试验检查结果,以及与患者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心理行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8.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策略:①充分利用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档案资料,为诊断提供背景资料和诊断与依据;②充分利用全科医生服务过程中的动态性、连续性的优势实现对问题的跟踪观察和考察,进一步完善对问题的诊断和处理;③耐心询问、充分交流和沟通是获取对健康问题诊断的关键;④掌握对健康问题进行初步诊断分类的基本技能;⑤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建立诊断假设,进行初步诊断;⑥掌握对诊断假设进行验证的基本方法。9.以问题为向导的处理原则:①应尽可能掌握问题之所在;②疾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联系性、系统性的原则;③寻求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急则指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④动态、渐进性的处理原则;⑤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原则。 10.三种眼光:①显微镜:检查病人身体器官上可能的病灶;②肉眼:审视目前的病人,了解其患病的体验;③望远镜:观察病人的身后,了解其社会背景情况。 11.全科医生的病人范畴:①疾病(disease):指可以判定的人体生物学上的异常情况,可以从体格检查、化验或其他特殊检查加以确定。②病患(illness):指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实有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③患病(sickness):指一种社会地位,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在处于不健康状态。 12.四项任务: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适时预防性照顾、改善求医尊医行为。 13.社区: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14. 确定主要健康问题:①引起大量死亡的疾病或死亡顺位中的前几位;②造成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死因;③本社区发病或死亡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疾病;④与这些主要疾病或死亡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 15.确定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①问题的普遍性;②问题的严重性(高病死率、高致残率);③问题的受关注性;④问题的可干预性;⑤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效益(具有较高的效益)。

全科医学全科医学及

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合格后,能够胜任 * A.全面掌握临床各科专业技能的临床医生 B.提供“六位一体” 全部服务内容的基层医生 C.专门为社区群众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生 D.在社区提供基本医疗和初级保健的临床医生 E.专门为社区群众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基层医生 全科医疗团队是指 * A. 政府应为每一个病人配备一个提供全面医疗照顾的团队 B. 全科医生带领团队共同为患者健康问题的需要提供医疗照顾 C. 病人和家庭的任何健康问题均需要一个医疗团队来进行照顾 D. 全科医生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一个固定的照顾团队 E. 由全科医生和预防保健科医生组成的照顾团队 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 A.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B.从生到死的全程服务 C.为服务对象协调各种医疗资源 D.提供以急诊室和家庭病床为主的服务 E.提供使社区群众易于利用的服务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 A.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服务 B.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C.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D.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E.提供以老年病为主的服务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年限为几年: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E. 5年 我国现阶段用于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不包括: * A. 综合医院中多个专业科室 B. 基层医疗机构 C.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D. 理论课程培训基地 E. 临终关怀医院 关于全科医疗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服务内容是以医疗为主 B.针对的问题是常见健康问题 C.所服务人口流动性的很强 D.使用的是最高新技术 E.照顾病人健康问题的范围较窄 全科医生的工作目标是以下哪项 * A.诊断和治疗疾病

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8版

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 (2018年版)

编写说明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有关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8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呼吸学科的功能定位,指导各地加强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各有关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科学、规范地加强呼吸学科内涵建设,开展与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对口帮扶、医联体等多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本指南提及的医疗服务能力是指符合医院(不含中医院)功能定位的综合能力,包含医院资源配置、技术人员、工作效率与效果、医疗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等。基本标准为学科应当达到的基础能力要求;推荐标准是指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应当实现的能力要求。

第一部分 三级医院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 (2018年版) 三级医院呼吸学科主要任务是提供呼吸专科医疗服务,解决危重疑难病症,接受下级医疗机构转诊,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承担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参与和指导下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工作。 1.基本设置 应当具有与三级医院相适应的基本设置,满足三级医院服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三级医院呼吸学科应当设置门诊、病房和呼吸相关功能检查室。 1.1门诊设置 应当设置呼吸专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专病/专项门诊(如哮喘、慢阻肺、戒烟等)、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 1.2床位规模 (1)基本标准。三级医院呼吸专科住院床位设置应当与其功能定位、服务能力和患者就医需求相适应。医院配置有重症监护室(ICU),能够开展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病例救治。 (2)推荐标准。三级医院呼吸专科住院床位设置与其功能定位、服务能力和患者就医需求相适应,并已形成相应的亚专科学组。医院设置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或者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具有较高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病例救治能力。 1.3呼吸相关功能检查室设置 1.3.1肺功能室 三级医院呼吸专科应当设置肺功能室。能够提供以下诊疗服务:(1)基本标准。应当开展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支气管舒张试

基层医疗与全科医生的基础性作用

基层医疗与全科医生的基础性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顾湲 一、基层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健康目标的基础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业务发展问题,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保证,我们的业务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首先要跟大家谈一谈,在制度方面、在管理方面最近有些什么新的消息,有些什么新的变化。首先介绍基层医疗和全科医生对于整个国民健康、对于整个医疗保健服务系统它的基础性的作用。我们谈过很多次,就是所谓正三角模式或者金字塔模式。什么意思?整个医疗保健体系,可以把它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形。金字塔的下端,就是它的底座是基层医疗服务或者我们现在叫它社区卫生服务,但是这里也包括农村基层。 金字塔的上部就是塔尖,是大医院的服务。原来我们说是三级医疗,现在的农村还是三级医疗网,但是大体上以医院和社区来划分的话,这个三角可以划成两层,或者这个金字塔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塔尖的部分是高精尖的部分,是医院,尤其是大医院的部分,它的功能是疾病的确诊,治疗方案的确定,疑难重症的救治等,并不是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大医院的服务,而所有的人他的平常的健康问题、日常的生活方式的管理不好的、良好的生活方式的纠正,各种危险因素的干预,还有各种大病或者这个主要慢性病的筛查,以及平常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还有一旦得了慢性病要有人长期的去管理它,因为慢性病是不能治好的。还有慢性病可能造成很多器官系统的并发症的出现,这些并发症如果能力及时的发现,并且得到纠正,就不至于造成真正的这个健康的很大的损害,否则就很糟糕。所以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以及适当的转诊,有些病人需要去大医院,要做处理、要做诊断。所以这些适当的转诊,以及出院后的康复,这些都是基层医疗不可缺少的功能。它是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多次的利用它。 所以我们把基层这一块,这个金字塔的底部,我们叫它是整个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础,以及卫生保健系统的门户。这个门户是怎么回事?就是大家有了病想去看医生,想到医院去,我们现在,中国人现在看病比较的没有规矩,想哪儿上哪儿,哪怕是得了伤风感冒也要去三甲医院,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大家都要通过基层医疗这个门户,通过你的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给你筛一下,有问题,一般问题就在基层给你处理了、解决了,就很简单。 如果是大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是极重问题,就需要及时的给你转到上级医院去。所以所有的人都要从这里进入医疗保健系统,得到适宜的、正确的照顾和管理。所以我们说它是整个医疗保健系统的基础和门户。这个在很多年来我们这种这个有序的医疗被破坏掉了,所以大家以为可以想上哪儿就上哪儿,这个不仅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而且对大家常见病的及时管理,慢性病的长期的规划和管理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恢复基层医疗这样一个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国务院建立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 对于恢复基层医疗这个作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文件,指导性的文件,在年的月份出台了,什么文件?叫做《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全科医生制度,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我们国家过去没有,我们国家很长时期以来没有全科医生,大家都是专科,哪怕你是在基层、是在乡卫生院工作,你要分内科、外科、妇科等。这好不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越是到基层,实际上这个老百姓的病没有分科,老百姓的病搞不清楚是哪一科。 在疾病的初期,在健康问题刚刚发生的,说不清的是哪一科。所以最适宜的照顾者实际上是全科医生,这种全科医生在全世界他都是基层这个医疗的主要的骨干力量,而且是每一个老百姓离不开的这样一种角色。为什么?老百姓一旦有了事就先找他,然后由他来决定,我在是就地给你解决问题,还是要把你转到上面去。

医学生全科医学论文

浅谈全科医生如何做好人性化服务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年病、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成为了医疗界日渐重要的问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服务的也要求越来越高,而高科技检测治疗手段的应用使得医疗费用不断上涨,重点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难以解决,医生无暇详细问诊病人,导致医患关系剑拔弩张…在应付这些棘手的问题方面,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人性化服务是全科医疗的核心观念和优势所在,人性化服务的概念同时也顺应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如何做好人性化服务,是关乎提升全科医疗水平、推动全科医疗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支持,从培养源头抓起 做好人性化服务首先是要加强服务人员的理论基础,以理论知识指导人性化服务的实践。具体包括改善全科医生培养机制,为现有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理论培训等途径。 社区卫生服务在内容上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于一体。由此可见,全科医师不仅要具备临床医学知识,还要有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其功能。而社会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知识是进行全科医学人性化服务的理论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有效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及疾病的心理社会背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地做好人性化服务。 我国目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员从总体上看学历、职称结构偏低,所学专业基本为医疗或护理两类,医疗服务侧重于疾病的诊治,无论从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和服务模式都不能很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卫生改革的需求。而这些缺陷与我国独特的医学教育模式有关。建国初期,由于医学人才短缺,我国培养了大批大中专医学生,在当时解决了广大群众基本医疗问题,但随着社会卫生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前的知识结构和服务技能无法适应现在社区服务六位一体的要求,也是导致基层医院就医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我国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全科医师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短期全科医学概念及理论培训。这种短期培养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医师掌握心理、社会学及预防医学方面知识,而在从业后全科从业人员也缺乏良好的途径继续进行预防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因此要加强全科医生的人性化服务水平,就要从培养的源头上抓起,加大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教育。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在医学生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对心理社会学、行为科学及预防医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视力度,加强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医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全科医学队伍,提高全科医师的地位及收入等,还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理发,规定医学本科毕业后到社区工作一定年限后才能从事专科等。其次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应安排时间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医师综合素质,为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奠定基础。 二、从细节做起,切实体会病人的喜怒哀乐 全科医生与我们日常所了解的专科医生之间的区别在于: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可以总结为:量大,面广,以人为主,与人文社科知识紧密相关。具体说来,全科医生重点以社区为服务对象,提供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以及人性化的医疗保障,给予病人持续性、综合性的照顾。 也就是说,全科医生的工作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病人为中心。他们更注重的是人,而不像专科医师一样,相比更侧重于疾病本身;在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他们更加注重病人的权利,全科医生必须全面了解每个就诊病人家庭、社会各方各面的详细信息,以便能更好了解造成病疾的原因,采取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为专科医生,则要坐在医院的门诊大楼里等待病人“登门造访”。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势必造成医师无法向全科医生那样了解每个病人,因此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过多的重视病人的社会属性,而只能把重点放在病人生物属性的疾病上面,也就是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把生理的病疾医治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