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的净化说课稿

水的净化说课稿

水的净化说课稿
水的净化说课稿

水的净化(第1课时)说课稿

令狐采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净化》第一课时,它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的内容。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身边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又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重点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过滤。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突出过滤这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说说学生。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学情有利于课堂上教法的实施。

从学生已有的技能方面来看,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但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运用还不十分熟悉,特别是面对某一具体物质的分析,比如容易把无色透明的水与纯水混淆等。

已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对于实验的规范操作以及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从学生认知心理和特点分析,我们的学生对天然水、自来水和饮用纯净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能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种水。

再次说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目标设定为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水过程和步学会过滤操作。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

泛运用。

2、通过过滤操作的活动与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合作

等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的要从卫生、健康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鉴于学生初学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还很不强,所以,将本课的重点设置为:

(1)水的净化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很自然地,以上重点也成为了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问题。为了落实三维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法

(四)教法分析

我校315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师的教法改革是一个重点要求。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导学案建构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线;

2、充分应用课内外的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景,形成情景线;

3、充分利用在每个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问题,预设问题线,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用情景线来生动问题线,反过来用问题线来服务情景线,落实知识线。让三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快乐通达三维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包含六个情景,

(五)、教学过程分析

情景一:感悟污水,引出课题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会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点燃他们的思维火把。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展示四瓶不同品质的水(黄泥水,硫酸铜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给学生视觉上带来明显的对比,从而认识到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而设问:面对污浊的河水,受工业污染的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自然引出课题。

情景二:巧用导学案,把握知识梗概。

通过导学案上预设的八个连续问题,让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几种方法)在学生心中逐一展开;再进一步用第三点归纳,让三种方法条理清晰的罗列在学生面前,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也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得到,印象深刻。其次,在学生实验中,用表格形式将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要点显现出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了重点。

情景三:用眼观察,用心体会,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通过老师在课前准备的对比试验让学生感受吸附剂的作用,来模拟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环节,结合课下准备的自制简易净水器,以及述说各层的作用,来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体会自来水的来之不易。

情景四:动手实验,提高能力

请学生观察桌上老师准备的一杯污浊的水,这里我要求同学们分组根据自己的预习和前面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用过滤的方法,把杯中的不溶物和水分离开来。实验完毕后,请学生评价交流,互相讨论出现各种状况的原因,当学生把过滤的的要点逐渐通过辨析明朗,我适时的强调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这样学生在参与、思考、分析中突破了难点。

学生亲手实验得到了较为澄清的水后,伴随着成功的喜悦,我忙问:现在的水可以喝了吗?学生会回答:不能喝!还要做什么处理呢?让学生明白水中还有可溶性的杂质,为第二课时留白。

情景五:小组合作,课外拓展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小组合作,第一是合作探讨预习内容,梳理知识,强调交流;第二是合作实验,强调动手能力和分工协作意识;第三是课外拓展,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三个方面的合作学习,真正的将这节课的学习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体会过程,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老师只是做指导者。

情景六:用脑思考,巩固升华

最后,我指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后,我要求学生提出尚存的疑问,相互回答。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布置了下面的作业:

1、课后请收集一些资料从卫生健康的角度对如何正确选饮用水提出自己的看法。(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

2、为什么山泉水总是很清澈?你知道吗?。

(六)板书设计

在这节课里,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实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心去体会。我相信每一位同学对水的净化及相关知识都有了相应的了解。为了帮助同学们理清课文脉络。我设计了简单明了的板书: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几种常见净化水的方法

1、静置沉淀

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3、吸附沉淀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常识介绍课,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社会知识,在设计时,我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2)突出实验的直观效果,著名化学家付鹰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最高法庭”我主张实验与理论结合,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其中这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单元课题3 水的净化(第1课时)

学生姓名年级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以及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的方法

(2) 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3) 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一、引入新课:教师展示四瓶水,让学生判断其浑浊程度。

二、学生讨论回答:(可在书上划线和批注,导学案上标注页面及行数)

根据课前预习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一定行!)

1. 纯水的特点?是不是纯净物?

2、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天然水往往含有哪些杂质?

3、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它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4、假山喷泉往往用的是中水(即再生水,纯度介于纯水和污水之间,和纯水有什么不同?

5、取水口中取的水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及细菌和病毒,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三个方面的处理?)

6、、吸附(教师做絮凝剂吸附和活性炭吸附的对比实验)

①絮凝剂吸附: (变化)

利用明矾(明矾是絮凝剂中的一种)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变化)

不仅能吸附掉一些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杂质,除去。

学生讨论回答:①②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7、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8、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

三、归纳水的净化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

四、学生活动:完成P55页的活动与探究

【合作学习】

(1)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

(2)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3)为何有些同学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

(4)要使不澄清的滤液变澄清,该怎么做?

(5)可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课外小组合作】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参照P57─P58家庭小实验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

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学生展示例子)

【当堂检测】

1. 下列物质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A.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

B.将粗盐(含泥沙)提纯

C.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2. 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⑴ (2) 。

3.课后习题P58 第1⑴、2、3、4题

4.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