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姓名杂谈之中国少见姓氏读音及来源

姓名杂谈之中国少见姓氏读音及来源

姓名杂谈之中国少见姓氏读音及来源
姓名杂谈之中国少见姓氏读音及来源

姓名杂谈之中国少见姓氏读音及来源侴姓读音作xíng,亦可读作chǒu或niǔ但常见读音为chǒu

有三个来源

其一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司法执刑官侴,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其二源于丑氏,出自清朝时期康熙大帝改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丑氏源于春秋时吴国制作钮柄的钮宣义,是以职业为氏。后有族人因避祸而改为丑氏,仍读作niǔ。

其三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如今有著名气象学家、中科院院士丑纪范,湖南长沙人。其姓与侴有无关系,可以看到他的籍贯,很可能第二种来源有关,也许祖上又改回丑姓,但只是这里的猜测而已。

禤姓读音xuān,亦可读作qiān

有五个来源

其一源于姬姓,出自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北宫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其二源于赐姓,出自东汉初期汉光武帝给将领纯旺的赐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其三源于改姓,出自西汉早期南越王赵佗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其四源于改姓,出自元明之际难民之后。该禤氏族人的祖先在元明之际为躲避白莲红巾军,因此隐居于乡野,取《百家姓》中没有的

“禤”字为姓氏,以避灾祸。

其五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军籍之后,属于会意拼字为氏。为了纪念将军祖先之意,即以古代将军的“示”字旗为“禤”字的偏旁,禤字右上角的“四”代指将军背后的四面令旗,右下角的“羽”代指将军的铠甲。

其中第二个来源读qiān,其余读xuān 一般情况下遇到的都是读xuān。目前在两广地区有不少禤姓。没有特别有名的人物。

禚姓读音zhu?,亦可读作zhǎo 一般情况下读作zhu?

单一来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009年有个新闻报道,从巴西里约热内卢飞往法国巴黎的法航AF447班机失事,失踪的中国9人中有华为员工禚佳春。

宓姓读音(Fú或Mì)一般今读Mì。

来源,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与伏姓的源流是一样的,是伏(宓)羲氏的后裔。是一个很古老的姓,历史上有著名的宓子贱,孔子的学生。当今没有特别有名的人,在山西、浙江此姓较多。

芈姓读音mǐ

该姓是春秋楚国王族姓氏,是荆楚十八姓氏的始祖。和子姓一样衍生出了几百个姓氏

不过如今这个姓并没有和子姓一样消失,该姓目前还存在。媒体

中见过。没有特别有名的人。

仉姓读音zhǎng

最典型的一个来源是掌氏后人讹音所致。而掌氏为秋时鲁国大夫党(读音zhǎng)氏之后衍生出的一支。但现在的仉姓又是多民族多源流的。

历史上孟子的母亲即为仉氏

昝读音qián,亦可读作zǎn 一般情况下读zǎn,但以本人确认为准。

来源一为商朝时古老的朁氏;来源二是姬姓,以封邑名称为氏;来源三是战国时古越国的于朁地名(西汉时改为于潜县)由于朁字讹写,所以该支读qián;来源四是春秋古蜀国昝氏部落;来源五是鲜卑族部落汉化改姓。该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没有特别有名的人。

笪姓读音Dá

来源一是唐代建州(今福建建瓯县一带)人士宋笪琛;来源二是回族姓,但具体来源不详。今福建建瓯县一带,江苏句容多此姓。无特别有名的人。

訾读音Zī

主要来源是夏朝的诸侯国訾陬国,后人以国为氏。另有来源于周

代的祭国、南北朝的祭氏改姓、战国后期赵国訾辱氏以历史事件为氏……等多种来源。

此姓分布也较广,属于少见姓氏,没有特别有名的人。

迮读音z ?,方言念z á

该姓以山为氏,来源不是很明确。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元末农民起义时,河南一蒙古家族逃往吴江,后人怕遭不测,改为汉姓昨,后又觉得不妥,想到逃亡经历,加个走之底,变成迮姓;来源二是楚怀王一名乍的儿子,楚被秦灭亡后,也是逃亡改姓。后来项羽八千江东子弟中还有此姓一支参加反秦斗争。

此姓和笮姓为同一渊源。笮姓,三国时有笮融。但后来笮姓不见了,其中的缘由未见资料。现在此姓在江苏见过,其他地区少量分布,没有特别有名的人。

逄姓读音páng

来源于姜姓,炎帝之子逄伯陵,以国为氏。有6000多年历史。另有来源自夏朝弓箭手逄蒙,来自于春秋齐国国君的车左官逄丑父,后代以逄为氏,并汉化为逄、逢、蓬三姓,后来还有改为庞姓的。

此姓目前还有,人数不多,无特别有名的人。

佴姓读音mì,也可读作nài

来源一古代制做爵冠弼珥之工匠后裔,属于以器物名称改字为

氏;该支如今有两分支,分布在南京江浦的后代目前仍然繁荣,读音为mì;另一支在江苏句容,自称读音为nài

来源二出自唐朝时期洱海地区住民,属于以地名改字为氏;目前云南地区有此姓,自称读音ni2

工作中接触过一扬州人士读音nài

蔄姓读音màn 此字門内写作口和日都有

此姓来源不详,一般姓氏资料里面没有,据《康熙字典》里有。是山东威海一带的姓氏。由于之前这字没出现过,最近这些年才录入相关字典和电脑。

钭读音Tǒu

出自姜姓,为炎帝之后,以器皿为氏。

此姓比较罕见,不过有著名媒体人《时尚先生》主编钭江明

茆读音mǎo

此姓单一来源,为南宋茅铨封为招讨使时,书记员笔误造成。今江苏、安徽、山东有不少此姓。

有农田水灌溉专家茆智

郐姓读音guì

相当古老的姓。源于妘姓,出自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的封地,

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和子姓、芈姓一样,衍化出几百个姓氏。

此姓目前人数在1000位之外,但有陆军少将郐万增。

郄姓读音qie4 (百度有误)

来源于源自以邑名为姓据记载,晋大夫郄献子食邑于郄地,其后裔遂以郄为姓;另有来源于姬姓。郄此字和郤字同源,郄为郤的简化字,在春秋时为同一字的不同写法。(百度郄有误,当查郤)这两姓原为一姓。后来衍化为不同姓。

郄姓当年《十六岁的花季》有演员叫郄晓。现实中也认识一河北郄姓女的。

郤姓最有名的要属三国蜀国太少郤正。不过当今也存在,但是相当少见。

乜姓读音nia

来源一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来源二回族改姓汉化;来源三藏族改姓汉化。

此姓有民国国军少将乜子彬。现在很少见。

雒姓读音lu?

此姓是多民族多来源的姓氏。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市。名人有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

逯姓读音lù

有影视剧演员逯军(但这个名字重名也较多)

冼姓读音Xiǎn

实际上洗(Xiǎn)是古体字,后来已经不常用。两个字为同一来源。该姓有很强的地域性,现在主要分布在广东。所以一般见到此姓80%可能籍贯为广东。如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奥运冠军冼东妹都是广东籍。

冮姓读音gāng

该字容易和江字混淆,实际上与江字确实有很大联系。但与冼、洗姓不同,冮字及姓氏是近现代才有人根据江姓造的字,读音采用江字的古音(事实上江浙地区的吴语依然保留了这个读音)冮氏分布较广,但在江南地区少见,而东北常见。无特别有名的人。

璩姓读音qú

璩氏、琚氏、蘧氏、瞿氏、渠氏都尊春秋时的卫国公蘧伯玉为始祖。这几个姓,瞿姓很常见,蘧最少见,貌似确实存在。著名的人物要数当年台湾政坛艳照门事件的璩美凤了。

亓姓读音qí

出自古老的复姓亓官氏,如今主要分布在山东,属于少见姓氏。

无特别有名的人。

爨姓读音cuàn

古音读作chuàn,北京门头沟有个地名叫爨底下,该地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景区。貌似陕西此姓较多,无特别有名的人。

郗姓读音Chī或Xī但有资料说两个读音不同姓,一般认为是同姓不同读音。一般读作Xī

古籍中有不少名人,当代属于少见姓氏,无特别有名的人。

泠姓读音líng

此姓来源于黄帝的音乐官泠伦但后代很早就分化了。一支误写为冷姓,一支取通化字伶。所以当今应该已无此姓。但熟悉三国的都应该知道刘璋有将领泠苞。一些出版物写作冷苞是错误的。

郇姓读音Xún或Huán

该姓读音有两个,但读音Xún更古老,来源于春秋时郇国。所以早期应该读Xún。又有说法是两种读音不同姓。后来改读作Huán,因此现在此姓通常读作

Huán无特别有名的人。此姓貌似在某些特定地区较常见。

殳姓读音shū

该字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目前很少见。没有特别有名的人。

琚姓读音qú

不可读作jù或Jū

璩氏、琚氏、蘧氏、瞿氏、渠氏五姓族人皆尊奉蘧伯玉为得姓始祖。此姓如今也很少见,无特别有名的人。

睢姓和雎姓

这两个姓如果不仔细看,别说读音,很多人连字都会搞错。事实上前者读suī,江苏有城市名睢宁;后者其实大家也认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雎读音Jū。雎鸠氏其实也是古代的姓氏。

睢姓,来源于战国时的封地睢邑;如今在河南商丘、辉县都有分布。而雎氏压根就很少见著于各种典籍资料,很多雎氏都不知道来历。雎氏目前在扬州一些集镇有发现近来,《金陵晚报》和《扬州晚报》相继报道了我研究中国姓氏的消息后,一些朋友来电话询问他们姓氏的来源。其中有一位仪征新城的雎先生说,他们准备重修家谱,但不知道自己的雎姓是怎么来的,要我帮他查一查。

说到“雎”,有些人必然会想到《诗经》开篇的《关雎》。它的开头便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是一种鸟。谁知雎姓的起源还真与这种雎鸠鸟有关。据陈明远、江宗虎主编的《中国姓氏辞典》介绍:雎姓源自雎鸠氏。

雎鸠氏本是远古时东夷首领少昊氏的官名。少昊氏名青阳,号金天氏,被封为鸟师。所以他的官员皆以鸟名为官名。雎鸠氏是主管法制的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司马。其后人即官为雎鸠氏,后来简称为雎氏。但不清楚雎姓的郡望。据《正字通》记载,明代洪武年间有个雎稼,为御史之官。

“雎”字极易与“睢”字相混。笔者就发现:①《中国姓氏辞典》所举宋代画家雎世雄和明代定州知州雎浩,就是《中国人名大辞典》中的睢世雄和睢浩。②1996年扬州《电话号簿》载有睢姓33人。其中据我所知的“睢兰英”、“睢德正”,即为“雎兰英”、“雎德正”之误,其余人恐也有将“雎”、“睢”二姓混而为一之误。鉴此,希望今后人事、公安等有关部门,对此多加留意。

雎姓是一个稀有姓氏,姓氏人口不多,一般《人名辞典》上基本无记载。在现代姓氏书一中,《中国姓氏大全》首载:“现代上海有”此姓。但在我们扬州南郊,仪征新城、新集、朴席、张集,高邮车逻等地,均有此姓。雎姓是整个扬州姓氏中的一员。

雎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但在实行汉字简化后,有些雎姓扬州人将自己的姓氏随意简化为“居”。从姓氏性质和汉字规范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件不严肃的事。

雎姓是个较冷的姓氏。“雎”字又是个较冷僻的字,但是,正因为它稀少,更需要保留。须知,雎姓也是我们扬州这座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文化元素啊,常言说得好:“物以稀为贵”。我们不要随意改变它的颜貌,混淆家族血缘系统。

阚姓读音Kàn

来源有三,以封地或国名为氏,典型的汉族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380位,现今属于少见姓氏,排名438。有三国吴国的阚泽,如今有证券界牛人阚治东

阙姓读音Quē

汉族几个来源主要是地名;少数民族来源有鲜卑族、突厥族。分布较广,目前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都有阙姓分布。宋版《百家姓》中有阙姓,目前排名在300名之外。阙姓名人:百科里面收录了不少阙姓早期共产党员,如阙中一、阙文峰、阙华山、阙树槐、阙文彩等(维基收录的此姓名人没有一个共产党员,大部分是台湾及海外名人,另外维基连古代名人也只收录了一个阙宣;由此可以想象任何媒体都是有倾向性的!!)

缑读音gōu

百家姓收录,其中有一种来源自唐代尉迟恭之后,此姓目前排名在300名之外,少见姓氏。有名人缑仙姑的传说,当代名人有缑建明、缑安泰等。

蹇读音jiǎn

蹇自在古代通“謇”,“褰”,“搴”。目前排名在300名之外,分布较广。最为我们熟知的恐怕要数东汉宦官、三国演义里十常侍之一

蹇硕。

剡读音shàn或yǎn 一般读shàn

该字如果作为地名用字、姓氏时读shàn。如浙江有剡溪。如果作为字词,有实意,读yǎn从刀,炎声。本义:削。作为姓氏时,应当读shàn,但在西北民间可能有读yǎn的。

该姓未收入《百家姓》也未见于一般资料,包括百度百科。《千家姓新编》有收载,但其来源不详。《古今中华大字典》:现行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甘肃之永登;新疆布尔津有发现。另回族有此姓。

当代名人有剡昌锋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员。

厍读音sha

百度百科介绍不详,并且说如今已无此姓,或者自隋后归入库姓,实际上这是有误的。目前该姓依然存在。清代还有淮安槽厍礼。媒体中鲜有涉及。貌似山西不少地方还有。

翦读音jiǎn

因为有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估计很多人都会读了。并且当年毛主席还给赛福鼎讲述了这个翦姓的来历。百度百科收录了该姓一堆名人

撖读音kǎn或hàn

此字非擀面杖的敢,因此不可读为gan3。另外有的书籍中只收录其中一种读音。作为姓氏应当读kǎn,但不排除民间后来有误读该有读hàn的。实际上该姓和阚姓同源于姜姓,奉阚止为始祖。

爰读音yuán

此姓在历史上有记载的人还不少,如爰邵三国邓艾部将。如今在湖北、天津可能还存在。但从未见除专业书籍之外资料。可能已经归于袁姓。

庾读音Yǔ

多数人都会读此字,原因是有北周文学家庾信,和台湾歌手庾澄庆。目前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綦姓

读音qí

重庆有綦江区,此姓目前较少见。其来源有二,相关介绍比较简单。一是晋代义兴(今江苏宜兴)有綦氏,二是北魏綦连氏汉化。

肜姓

读音r?ng

此姓源于彤姓,属于以国为氏。夏桀灭彤城,彤姓后代为避仇改

姓肜。彤姓为周成王封子于彤城得彤城氏,后省略为彤氏。不过历史上彤姓依然保留的,有名人记载。而肜姓历史上不多见,不过如今貌似肜姓比彤姓常见的多。今肜姓在河南分布较多,其他陕西、四川也不少。

伽姓

读音qi?该姓入选了2006年河南十大罕见姓氏,一般人这个姓都会读成jia(加),或者”伽马射线”的ga(嘎)。另外某些姓氏资料书上的读音也不一致。此姓基本大部分集中在河南许昌市许昌县桂庄乡伽庄村。目前估计此姓只有200多人。资料所见的来源是西域伽倍国。

俎姓

读音zǔ

单个字看见你可能会有点陌生,其实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来源有三,一是北魏时鲍俎氏,二是明代起的皇室朱姓,祭天地之意。三是避难的祝姓。

PS:百科上列的名人第一个就是俎十三,看来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很有市场。

另:爼姓,此姓来源于俎姓,来源于北魏鲍俎氏。但是如今有一些地方其实本姓“爼”因历史原因和现实有人不认识,又误改为俎。如今两姓在山东、辽宁、河南、河北分布较多。

迺姓

读音[nǎi]

此姓史料有记载,如今从没见过。提起此姓,是因为有南宋末期和蒙元时期有名人迺贤,其实他是西域葛逻禄人,汉姓马,因又名马易之。后入仕江浙,后中进士任职宣慰,权重一时。后淡泊名利,退居江浙开始游山玩水。中小学应该有课外读物里收录过他的诗。因迺字同乃,有资料误认为其也叫乃贤,本人觉得有点迁就。另迺姓史料记载有名人,怀疑也为西域民族后人或与汉族融合后保留的姓氏。乃姓貌似如今还存在,但从未见到此姓。

郏姓

读音Jiá

来源于春秋时郑国地名。如今河南有郏县。提起此姓名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之前央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小鹿姐姐就姓郏,叫郏捷。

隰xí姓

此姓相当古老,春秋时有贵族隰朋。但如今却是相当罕见,但还存在。貌似在河北保定易县还有此姓的村子。

扆yǐ姓

百度百科的资料:据传,祖先原是做官,后因事隐居深山,改姓扆(古代一种屏风),取其与世隔绝之意。山西运城市解州镇有扆家庄。

訚yín 姓

【据祖辈传下来的说法,訚姓来源于嬴姓,即秦始皇嬴政的后代。因为秦始皇在位时杀戮太多,秦灭亡后,他的后代为防他人报复,故将嬴改为訚,并迁居远方。“改为訚姓有两层意思,一是关上门说话,以防言多必失;另一层意思就是訚与嬴同音,让后辈不要数典忘祖。”】另查《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訚yín 姓为誾简化字另据《姓苑》有一“宀+言”yin姓为訚的讹传。还有一疑似通假字圁汉代有訚仁明代有訚敬、訚全等。如今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有分布。人数极少。

顼姓qū、Xū

注:山西怀仁、河北藁城都念qū、,山东聊城、茌平念Xū。

民国年间,怀仁有“四大家族”,分别为“师、顼、刘、张”,其代表人物是师国定、顼夔益、刘焕彩、张朴。

【此字不要觉得陌生,其实就是颛顼的顼】而且来源就是颛顼之后,目前只在这三个地方有。

蘧qú姓

同样是古老的姓氏。此姓就是来源于卫大夫蘧伯玉之后。生命力够顽强,一直到现在此姓都有。蘧瑗字伯玉,是卫国的名门望族出身,而蘧伯玉是当时世人皆知的贤人,可以说当时卫国经历内乱和外袭,要不是蘧伯玉几个大臣的辅佐治理,卫国这种国家是很难生存的。蘧伯玉和孔子是挚友,孔子周游列国时,两次都住他家。其政治主张影响了儒家学说。

耑zhuān姓

此姓几乎没有资料,但有媒体报道过。

专家解释是由端姓改姓而来,是否和颛姓有关系还有待考证,目前分布较广,人数较少。除了这个报道,本人还在其他地方见过一叫耑彩灵的。

翚huī姓

此姓同样是几乎没有资料。不知道跟春秋时鲁国的公子翚有没有关系。目前你网上所有能找到此姓的人都是广西人,因此可能此姓只在广西有。

郯Tán姓

此姓同样是资料不详。此字有专业地名,山东有个县郯城县,隶属于临沂。其实不管是郯城还是郯姓,都来源与春秋前后的郯国,而

且国力很弱,大致的国界估计还没现在的郯城大。后来估计随着国家灭亡,国人就以此诸侯国封地为姓(其实很多大姓都有以此为来源的一支,比如许、蔡、唐等都有)据网友说,现在在江西宜丰有此姓。

戢姓Zh?、Jí

由于戢此字本身有含义,为1.收敛,收藏2.止、停止读音为Jí所以一般情况下估计读Jí就可以,至于哪些地区读Zh?未知。此姓如今在山西、山西、湖北、湖南有分布。百度百科:传说为舜裔姓氏,即舜帝支姓氏。另一说说戢姓西周文王第四子因长期居住兵器房附近,遂改戢姓。

中国姓氏的起源[1]

1.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 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中国百家姓的日文读音

中国百家姓的日文读音 赵趙ちょう钱錢せん孙孫そん李李り 周周しゅう吴吳ご郑鄭てい王王おう 冯馮ひょう陈陳ちん褚褚ちょ卫衛えい 蒋蔣しょう沈沈ちん韩韓かん杨楊よう 朱朱しゅ秦秦しん尤尤ゆう许許きょ 何何か吕呂りょ施施し张張ちょう 孔孔こう曹曹そう严厳げん华華か 金金きん魏魏ぎ陶陶とう姜姜きょう 戚戚せき谢謝しゃ邹すう喻喩ゆ 柏柏はく水水すい窦とう章章しょう 云雲うん苏蘇そ潘潘はん葛葛かつ 奚渓けい范范はん彭彭ほう郎郎ろう 鲁魯ろ韦韋い昌昌しょう马馬ば 苗苗みょう凤鳳ほう花花か方方ほう 俞俞ゆ任任にん袁袁えん柳柳りゅう酆(缺)鲍ほう史史し唐唐とう 费費ひ廉廉れん岑岑しん薛薛せつ 雷雷らい贺賀が倪倪げい汤湯とう 滕藤とう殷殷いん罗羅ら毕畢ひつ 郝かく邬う安安あん常常じょう乐樂がく于于う时時じ傅傅ふ 皮皮ひ卞べん齐齊せい康康こう 伍伍ご余余よ元元げん卜卜ぼく 顾顧こ孟孟もう平平へい黄黃こう 和和わ穆穆ぼく/もく萧蕭しょう尹尹いん姚姚よう邵邵しょう湛(缺)汪汪おう祁祁き毛毛もう禹う狄狄てき米米べい贝貝ばい明明めい/みょう臧そう计計けい伏伏ふく成成せい戴戴たい谈談たん宋宋そう茅茅ぼう庞ほう 熊熊ゆう纪紀き舒舒しょ屈屈くつ 项項こう祝祝しゅく董董とう粱梁りょう杜杜と阮阮げん蓝藍らん闵びん 席席せき季季き麻麻ま强強きょう贾賈こ路路ろ娄婁ろう危危き 江江こう童童どう颜顔がん郭郭かく梅梅ばい盛盛せい林林りん刁ちょう钟鍾しょう徐徐じょ邱邱きゅう骆駱らく高高こう夏夏か蔡蔡さい田田でん樊樊はん胡胡こ凌凌りょう霍霍かく虞虞ぐ万萬まん支支し柯か 1

昝(缺)管管かん卢盧ろ莫莫ばく 经経けい房房ぼう裘きゅう缪謬びゅう 干幹かん解解かい应応おう宗宗そう 丁丁てい宣宣せん贲(缺)邓鄧とう 郁郁いく单単ぜん杭杭こう洪洪こう 包包ほう诸諸しょ左左さ石石せき 崔崔さい吉吉きち钮ちゅう龚きょう 程程てい嵇(缺)邢けい滑滑かつ 裴ひ陆陸りく荣榮えい翁翁おう 荀荀じゅん羊羊よう於於お惠恵けい 甄けん魏き家家か封封ふう 芮ぜい羿(缺)储儲ちょ靳きん 汲汲きゅう邴へい糜松松しょう 井井せい段段だん富富ふ巫巫ふ 乌烏う焦焦しょう巴巴は弓弓きゅう 牧牧ぼく隗隗かい山山さん谷谷こく 车車しゃ侯侯こう宓(缺)蓬蓬ほう 全全ぜん郗(缺)班班はん仰仰ぎょう、こう秋秋しゅう仲ちゅう伊伊い宫宮きゅう 宁寧ねい仇仇きゅう栾らん暴暴ぼう 甘甘かん钭斜しゃ厉れい戎戎じゅう 祖祖そ武武ぶ符符ふ刘劉りゅう 景景けい詹たん束束そく龙龍りゅう 叶葉よう幸幸こう司司し韶しょう 郜こう黎黎れい蓟けい薄ぼ 印印いん宿宿しゅく白白はく怀懐かい 蒲蒲ほ台台だい从従じゅ鄂がく 索索さく咸かん籍籍せき赖賴らい 卓卓たく蔺りん屠屠と蒙蒙もう 池池ち乔喬きょう阴陰いん郁郁いく 胥(缺) 能能のう苍蒼そう双双そう 闻聞ぶん莘(缺)党党とう翟てき 谭譚たん贡貢こう劳労ろう逄(缺) 姬姫き申申しん扶扶ふ堵堵と 冉ぜん宰宰さい郦り雍よう 卻げき璩(缺)桑桑そう桂桂けい 濮ぼく牛牛ぎゅう寿寿じゅ通通つう 边辺へん扈こ燕燕えん冀き 郏きょう浦浦ほ尚尚しょう农農のう 温溫おん别別べつ庄莊そう晏あん 柴柴さい瞿く阎閻えん充充じゅう 慕慕ぼ连連れん茹じょ习習しゅう 宦(缺)艾がい鱼魚ぎょ容容よう 2

常用中国姓氏日本姓氏以及英文字母日文读法

常用中国姓氏日本姓氏以及英文字母日文读法【转载】 常用中国姓氏读法 中文日文中文日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趙ちょう黄黄こう 张張ちょう王王おう 章章しょう曾曾そ 蒋蒋しょう宋宋そう 肖肖しょう曹曹そう 李李り孙孫そん 黎黎れい罗羅ら 林林りん韩韓かん 朱朱しゅ吴呉ご 周周しゅう梁梁りょう 齐斉さい江江こう 杨楊よう刘劉りゅう 许許きょ柳柳りゅう 徐徐じょ吕呂ろ 秦秦しん陈陳ちん 包包ほう胡胡こ 方方ほう毛毛もう 钱銭せん韦韋い 冯ひょう/フォン潘ぱん a 安あん b 巴は白はくびゃく班はん包ほう鲍ほう毕ひつ扁へん卞へんべん c 蔡さい曹そう岑しん常じょう车しゃ陈ちん成せいじょう程てい池ち迟ち仇きゅう储ちょ楚そ褚ちょ崔さい d 戴たい邓とう狄てき丁ていちょう董とう杜と段だん f 樊はん范はん方ほう房ぼう费ひ冯ふう符ふ傅ふ g 甘かん高こう葛かつかち龚きょう古こ顾こ关かん管かん郭かく国こく

h 韩かん何か和わ贺が洪こう侯こう胡こ华か黄こうおう霍かく j 姬き吉きち计けい纪き季き贾か简かん江こう姜きょう蒋しょう金きん荆けい k 康こう柯か孔こう寇こう匡きょう l 来らい赖らい郎ろう乐らく雷らい黎りれい李り连れん廉れん梁りょう廖りょう林りん凌りょう刘りゅう柳りゅう龙りゅう卢ろ鲁ろ陆りく路ろ吕ろりょ罗ら骆らく m 麻ま马ば毛もう茅ぼう梅ばい孟もう闵びん莫ぼばく牧ぼく穆ぼく n 倪げい宁ねい牛ぎゅう o 欧おう欧阳おうよう p 潘はん裴はい彭ぼう皮ひ蒲ほ q 瞿く戚せき齐せい钱せん强ごうきょう秦しん丘きゅう邱きゅう秋しゅう区おう屈くつr 饶じょう任にん阮げん s 邵しょう申しん沈しん盛せいじょう施しせ石せきしゃく时じ史し司马しば司徒しと宋そう苏そ孙そん t 谭たん談だん汤とう唐とう陶とう田でん童どう涂と屠と w 万ばん汪おう王おう危き韦い卫えい魏ぎ温おん文ぶんもん翁おう乌おう邬う巫ふ吴ご伍ご武ぶむ x 奚けい夏か项こう萧しょう肖しょう谢しゃ忻きん徐じょ许きょこ薛せつ y 严げん言げん阎えん颜がん晏あん杨よう姚よう叶ようしょう伊い殷いん尹いん应おう于う余よ俞ゆ虞ぐ庾ゆ郁いく元げん袁えん岳がく

中国姓氏在日语中的发音

中国姓氏在日语中的发音 A 安あん B 巴は 白はくびゃく 班はん 包ほう 鲍ほう 毕ひつ 扁へん 卞へんべん C 蔡さい 曹そう 岑しん 常じょう 车しゃ 陈ちん 成せいじょう 程てい 池ち 迟ち 仇きゅう 储ちょ 楚そ 褚ちょ 崔さい D 戴たい 邓とう 狄てき 丁ていちょう 董とう 杜と 段だん F 樊はん 范はん 方ほう 房ぼう 费ひ 冯ふう 符ふ 傅ふ

G 甘かん 高こう 葛かつかち龚きょう 古こ 顾こ 关かん 管かん 郭かく 国こく H 韩かん 何か 和わ 贺が 洪こう 侯こう 胡こ 华か 黄こうおう霍かく J 姬き 吉きち 计けい 纪き 季き 贾か 简かん 江こう 姜きょう 蒋しょう 金きん 荆けい K 康こう 柯か 孔こう 寇こう 匡きょう L 来らい 赖らい 郎ろう 乐らく

黎りれい 李り 连れん 廉れん 梁りょう 廖りょう 林りん 凌りょう 刘りゅう 柳りゅう 龙りゅう 卢ろ 鲁ろ 陆りく 路ろ 吕ろりょ 罗ら 骆らく M 麻ま 马ば 毛もう 茅ぼう 梅ばい 孟もう 闵びん 莫ぼばく 牧ぼく 穆ぼく N 倪げい 宁ねい 牛ぎゅう O 欧おう 欧阳おうよう P 潘はん 裴はい 彭ぼう 皮ひ 蒲ほ Q 瞿く 戚せき

钱せん 强ごうきょう秦しん 丘きゅう 邱きゅう 秋しゅう 区 ou おう 屈くつ R 饶じょう 任にん 阮げん S 邵しょう 申しん 沈しん 盛せいじょう施しせ 石せきしゃく时じ 史し 司马しば 司徒しと 宋そう 苏そ 孙そん T 谭たん 談だん 汤とう 唐とう 陶とう 田でん 童どう 涂と 屠と W 万ばん 汪おう 王おう 危き 韦い 卫えい 魏ぎ 温おん 文ぶんもん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 我中华民族是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因此,我们民族的姓氏源流就显得非常繁富。 现在姓与氏已经通称,而且在文义上,氏且含有尊称的意思。但在古代,姓与氏的意义不同。三代以前,“姓”代表女系的血统,“氏”则表示男系的功勋,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顾亭林说:古时男子的氏可传可变,女子的姓则永远不可变。王国维亦证实这种说法,并且指出:春秋以后,男子才开始一律称姓。 我国最古的社会是母系社会,故一个姓,代表一个母族。所以,姓字由“女”和“生”两字合成。换句话说,“女”人“生”了孩子,要表明这个孩子属于那一族的,就给他一个“姓”。而“姓”的意义,以现代眼光看来,它最大的科学意义是做为选择婚配的识别,这种知识在古代中国早就具备了。故《国语》有:“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左传》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优生学,古人为了优生,发明了每个女人都要有姓的办法,实在聪明绝顶。 至于“氏”的起源较为迟。最初只是贵族的专利,据宋朝的郑樵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例如,周朝初年平定天下后,封其同姓(姬)于鲁、晋、蔡、郑、曹、吴、魏等国,这些国名,便成为受封各同族的“氏”,但仍与周共同姓姬。而封国赐氏的结果,造成了只有诸侯才有氏的尊荣,于是,氏便成为贵族的特征。以氏“别贵贱”,历经战国而至秦汉,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贵族不再存在而起了变化。秦汉以后,氏既不再象征特权,平民不但有名有氏,且所用的氏大都因袭自周代,并开始和姓混而为一。 有关中国的姓氏是怎样起源的,古书上的记载并不一致:有些书上载,黄帝定氏族,他的25个儿子当中,有14个得了姓;有些书上说,圣人兴起,黄帝为了分辨他们或尊敬他们,就吹起六律,定他们的姓;有些书上说,氏定,而后系之以姓。 所有这些说法都很抽象,据中华书局出版之《辞海》,对姓、氏与姓氏的解释,则引述左传隐八年的一段话:“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同时还引据杜预的注解加以补充。大体意思是说:天子指定有德的人做诸侯,并以他的出生地赐他一个姓;又封一片土地给他,那片受封的土地代表他的爵位,就成为他的“氏”。例如舜,是在妫出生的,就赐舜姓妫;封给他的土地在陈,陈就是舜的氏。但清代的梁启超不同意此说,他认为姓是母姓是母系时代的产物,氏则为父系的社会基础构成之后才有的,所谓“因生赐姓”之说,恐乃后世的臆测之词。 大抵各家争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周以前的氏族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其间有一段很长的逐渐演化时期,到了封建制度推行之后,由于史有记载,赐姓命氏的事迹有史可稽,大约已成定论。不过,仍无补于姓氏“起源”的争论。 姓氏的类别,早在汉朝,应劭的《风俗通》则把氏分为九类。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把得姓受氏细分为32类。 把姓与氏的由来做这样的细分,在外行人看来仍是不得要领的。这里,且摘要举几个例加以说明。 一、以名为氏:五帝时代,有国的不称国,只称名,并以名为氏。例如炎帝是国号,名是神农氏;神农氏也是炎帝的氏。 二、以国为氏:从唐虞到秦代,都是国为氏,春秋时代的诸侯,也是以国为氏,后来这些氏都变成了姓。 三、以邑为氏:邑是周代封邑,封邑的人,就以邑为氏。例如楚国的封邑申(今河南省南阳县北),申邑就是申氏,申氏后来变成了申姓。 四、以官为氏:古代有司马的官名,做司马的人以司马为氏。司马也变成了姓。 五、以爵为氏:古代有王爵、侯爵,凡受封王爵、侯爵的人,就以王、侯为氏,王和侯都变成后代的姓。

百家姓的主要姓氏来源和代表格模板人物

《百家姓》的姓氏来源以及代表人物 1.赵 历史来源: ??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后为赵氏。 家族名人: ??? 赵云 ( ? - 229 )是三国名将,字子龙,三国时常山真定人。初从公孙瓒,后归附刘备。勇敢善战,以忠勇着称。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後,李左车其先也。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後改为汉字单姓“李”氏。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家族名人: 李耳 (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 李白 (701-762)中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祖籍甘肃秦安,他被誉为诗仙。 5.周 历史来源:

周平王儿子烈封在汝州(今河南省),当地人称他周家,便以周为姓。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将赧王废为庶人,王族亦称为周氏。唐玄宗李隆基于712年,因避讳“基”,下诏改天下的?姓为周姓。代北复姓贺鲁氏为周氏。 家族名人: 周瑜 ( 175-210)三国东吴大都督,建安十三,联合刘备,火烧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创造以弱胜强的战例。 周恩来 (1898~1976)字少山,又字翔宇,江苏淮安人。南开大学肄业,留学巴黎,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归国後,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代理主任。在中国共产党任军事部长、组织部长、政治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任国务院总理。为人谦朴,为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碎,为中国人民所敬爱的总理。 6.吴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出奔江南建都於梅里 (江苏无锡) 号称勾吴,武王灭商後太伯 事。 8.王 历史来源: “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後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出於“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後,子孙在陈国,齐王田和为其後人。出於“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後。秦灭六国後,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颇氏。亦改为王氏。古高丽国君有王氏。 家族名人: 王昭君 ( 王嫱 ) (生卒年不详)汉秭归人。元帝时选入掖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以嫱赐之,号宁胡阏氏。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临沂(今属山东)人,後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9.冯

中国姓氏起源

中国姓氏起源、查询、由来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

中国姓氏的由来

中国姓氏的由来 伏羲氏为了避免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发明了姓,自己取姓为“风”,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人类最早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与母系社会有关,与女娲有关。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中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妘、娮、姚。 传说中的我国远古社会的各个氏族,都有不同的姓,例如,黄帝是 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嬴姓,太昊是凤姓。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姓“姜”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国鲁,晋,邓,卫等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说到姚姓,不能不说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所以人称虞帝。古人往往根据出生地或居住地用做自己的姓氏,舜帝因生在姚墟(山东荷泽县)而得姚姓,于是姓姚名重华。姚姓的始祖是舜帝,舜帝后裔除去姓姚,还派生出其他的姓,头一个姓

妫。妫是尧帝赐给舜的,所以舜的后裔先都以妫为姓。舜帝死后,大禹接位,大禹(禹姓“姒”)把舜帝的儿子商均派往虞国(河南省虞城县一带),商均的子孙就把国名虞当作姓氏了。以妫为姓的舜帝子孙代代繁衍,过了一千年,出了一个妫满。周武王大封诸侯,把妫满封到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附近,妫满在这里建立陈国,因为他长寿,所以死后谥号为胡公,妫满也就被后人称为陈胡公满。妫满又往下十一传,传到公子陈完,因为陈国内乱,陈完逃到齐国,并改姓为田,人称田完。姚姓经过历史演变变成妫讷五姓,分别是陈、胡、姚、虞、田。在香港、和东南亚华人等集居地,常常可以见到这几个姓联宗的祠堂.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后,姓氏逐渐普遍开来。周朝是姓氏发展的黄金时期。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取代奴隶制度,奴隶贵族没落,姓和氏逐渐合并。直到秦统一六国后,姓氏通用。 “姓”“氏”的起源很早,就说中国,华夏先民在大约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以前就有了姓,距今有五千年了。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所以,“姓”的本义是“生”,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当然,那时的姓,是跟母亲的。 从时间上来讲,“氏”的称呼要晚于“姓”,因为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带罗马音)

1李りri 2王おうou 3张ちょうchou 4刘りゅうryuu 5陈ちんchinn 6杨ようyou 7赵ちょうchou 8黄こうkou 9周しゅうshuu 10吴ごgo 11徐じょjyo 12孙そんsonn 13胡こko 14朱しゅshu 15高こうkou 16林りんrinn 17何かka 18郭かくkaku 19马ばba 20罗らra 21梁りょうryou 22宋そうsou 23郑ていtei 24谢しゃsha 25韩かんkann 26唐とうtou 27冯ひょうhyou 28于うu 29董とうtou 30萧しょうshou 31程ていtei 32柴さいsai 33袁えんenn 34邓とうtou 35许きょkyo 36傅ふfu 37沈しんshin 38曾そうsou 39彭ほうhou 40吕ろro 41苏そso 42卢ろうrou

43蒋しょうshou 44蔡さいsai 45贾かka 46丁ていtei 47魏ぎgi 48薛せつsetsu 49叶ようyou 50阎えんenn 51余よyo 52潘はんhan 53杜とto 54戴たいtai 55夏かka 56钟しょうshou 57汪おうou 58田でんdenn 59任にんnin 60姜きょうkyou 61范はんhann 62方ほうhou 63石せきseki 64姚ようyou 65谭たんtann 66廖りょうryou 67邹すうsuu 68熊ゆうyuu 69金きんkinn 70陆りくriku 71郝かくkaku 72孔こうkou 73白はくhaku 74崔さいsai 75康こうkou 76毛もうmou 77邱きゅうkyuu 78秦しんshinn 79江こうkou 80史しshi 81顾こko 82侯こうkou 83邵しょうshou 84孟もうmou 85龙りゅうryuu

中国姓氏的来源

中国姓氏的来源 课题提出 我国历史文化品种繁多,源远流长,姓氏从原始社会就存留至今。姓氏是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化。从古代开始,我国就有1000多个姓与氏。中国姓氏虽然源源流长,但历代由于受到地域、交通、通讯等多方面的限制,人们很难全面了解和调查各个姓氏的情况,也难以做出全国性的统计。因此虽然历代都有专人、专著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大都停留在姓氏的多少及部分姓氏的起源方面。姓氏文化在文字学、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学科中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系统研究。为了维护这古老文化不会消失,我小组决定研究调查我国姓氏的来源。 课题研究目的 为了促进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我们决定对我国姓氏文化进行调查:1、通过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丰富课外生活知识。开阔眼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 化。 2、通过调查研究、挖掘我国姓氏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次此推广我国历史优秀文 化。 3、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增强自身素质。 研究主要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口的繁衍增长,姓氏日益增多,姓源也日益复杂,甚至发展到“姓随人便”的程度。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改用化名;一些著名作家和艺术

工作者取用艺名;独生子女成婚后,兼用夫妻双方姓氏为后代取名等。另外,涉外婚姻中兼用中外姓氏者也比比皆是。凡此种种因素必然导致中国姓氏日益丰富多彩。 研究过程 1.确定“某一姓氏的来源”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2.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姓氏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3.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 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一、华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二、姓氏的类别和内涵 1.以图腾为氏(末页附图):水鸟氏、瓦雀氏、野猫氏、孔雀氏等 2.以国为氏:齐、鲁、卫、晋、管、蔡、霍、曹、陈、楚、郑、吴、韩、 魏、许、吕等。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常见姓氏100+非常见姓氏82+复姓7) 2011-03-01 18:37:31 【最常见中国百家姓】-------------------------------------------------------------------------- 注:1李りri “1”为编号;“李”为中国汉字;“り”为日语假名;“ri”为日语的罗马输入。 1李りri 2王おうou 3张ちょうchou 4刘りゅうryuu 5陈ちんchinn 6杨ようyou 7赵ちょうchou 8黄こうkou 9周しゅうshuu 10吴ごgo 11徐じょjyo 12孙そんsonn 13胡こko 14朱しゅshu

16林りんrinn 17何かka 18郭かくkaku 19马ばba 20罗らra 21梁りょうryou 22宋そうsou 23郑ていtei 24谢しゃsha 25韩かんkann 26唐とうtou 27冯ひょうhyou 28于うu 29董とうtou 30萧しょうshou 31程ていtei 32柴さいsai 33袁えんenn

35许きょkyo 36傅ふfu 37沈しんshin 38曾そうsou 39彭ほうhou 40吕ろ 41苏そso 42卢ろうrou 43蒋しょうshou 44蔡さいsai 45贾かka 46丁ていtei 47魏ぎgi 48薛せつsetsu 49叶ようyou 50阎えんenn 51余よyo 52潘はんhan

53杜とto 54戴たいtai 55夏かka 56钟しょうshou 57汪おうou 58田でんdenn 59任にんnin 60姜きょうkyou 61范はんhann 62方ほうhou 63石せきseki 64姚ようyou 65谭たんtann 66廖りょうryou 67邹すうsuu 68熊ゆうyuu 69金きんkinn 70陆りくriku 71郝かくkaku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一、“姓”和“氏”最初有别 “姓”产出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记;“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 南宋郑樵《通志》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一般来说,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氏。 随着历史发展,到了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战国时,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而且平民也开始有姓。 二、关于姓氏的9种来源 1.以动物为姓,如龙、凤、牛、马等。 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4.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等。 5.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特征为姓氏,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7.以祖先爵位或谥号为姓,如庄、康、武、恒等。 8.以次第为姓氏,即家族中兄弟排行或亲属辈分等为姓,如家族叔孙、季孙、第二、第五等。 9.以母系氏族时的部落为姓,其姓多有“女”字部首,如姜、姬、姒等。 三、姓氏祖先是伏羲氏 相传中国第一位有姓氏的人是伏羲氏,据载他“因风而生,故为风姓”。伏羲氏被称作“三皇之首”,又是“人文始祖”。 上古时期,人们群居杂婚无法避免近亲结婚。伏羲氏早早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还规定了同姓不婚。 四、最早混言姓氏的人是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人记述了,从上古至秦汉姓氏合一的演变过程,对先秦人物,书中清楚写着其何姓何氏,而对战国末期后的人物,则姓氏混称。如秦始皇为“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

中国姓氏起源

中国姓氏起源及发展 论文摘要:姓氏的由来大可追溯到五千年前,而发展到当今世界姓氏早已成为一体,但在姓氏出现之初,它们却是相互区别的,并且在以后相当长久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着这种关系,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姓”和“氏”才演变成为今日人们所知道的姓氏。 关键词:“姓”、“氏”、图腾、社会、文化。 一:“姓”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但那时的姓氏不像现在,“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说明“姓”的本义是“生”。故,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只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称号,而且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前100大姓78个源自河南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前100大姓78个源自河南 2014年02月18日 07:38:38 来源:大河网新华微博 前100的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

制图/首席编辑方毅夫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排名前100的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18日讯大河网报道:农历正月一过,河南就要开始接待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华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只为一件事:寻根拜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30多年来,海内外华人的“寻根”热情始终不减,无论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远是心灵最值得膜拜的地方,魂牵梦绕,追根溯源,最终发现是河南。按照统计,中国姓氏排名的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姓氏摇篮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曾担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的谢钧祥,对中原姓氏做过专门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个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数量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谢钧祥指出,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还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河南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个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河南是这三族长期活动的中心。在姓氏发展时期的夏、商两代,河南均是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河南历史悠久,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的说法,一部河南史就是一部中国史,河南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民族融合多,得姓的机会自然更广。 寻根30年 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姓氏的根在河南 张新斌说,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台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寻根”波及河南。 1981年,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研究闽南语,探寻闽南方言和中州官话之间的关系。当时他来到河南,到固始调查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寻根母语到河南》,讲到语言的根、闽南语方言的根以及福建人的根在河南,并建议中原利用这个优势,加强和东南沿海等地的交流。从那时起,就拉开了这样一个来河南寻根的序幕,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他们姓氏的根在河南。 “海外寻根”从此推动着河南,尤其是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思索:为什么这

百家姓刘姓的由来

百家姓刘姓的由来,刘姓在中国历史上,称王称帝都多达66人,并先后建立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等王朝政权,共历时650多年,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那这一大姓氏的由来是怎样的呢?刘姓起源于哪能里呢?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这一大姓氏的由来。 百家姓刘的由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关于刘姓的来源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晋襄公死后,其儿子夷皋还小,大臣们都主张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晋君。于是执政大臣赵眉派人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晋襄公的夫人缪赢知道此事后,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去宗庙里哭闹。赵眉等人被她闹得没办法,只好立小孩为晋君。这时公子雍已经由秦军护送来到边境,赵盾就亲率晋军去阻挡。秦人一见赵盾出尔反尔,非常恼火,双方在令孤一带交战起来。秦军准备不足,打了败仗。而由赵盾派去接公子雍的士会也只好留在秦国。其后裔也就成为了刘氏-----意思是有“留”成刘姓。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辞典常见姓氏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辞典(常见姓氏100) 1李り ri 2王おう ou 3张ちょう chou 4刘りゅう ryuu 5陈ちん chinn 6杨よう you 7赵ちょう chou 8黄こう kou 9周しゅう shuu 10吴ご go 11徐じょ jyo 12孙そん sonn 13胡こ ko 14朱しゅ shu 15高こう kou 16林りん rinn 17何か ka 18郭かく kaku 19马ば ba 20罗ら ra 21梁りょう ryou 22宋そう sou

24谢しゃ sha 25韩かん kann 26唐とう tou 27冯ひょう hyou 28于う u 29董とう tou 30萧しょう shou 31程てい tei 32柴さい sai 33袁えん enn 34邓とう tou 35许きょ kyo 36傅ふ fu 37沈しん shin 38曾そう sou 39彭ほう hou 40吕ろ ro 41苏そ so 42卢ろう rou 43蒋しょう shou 44蔡さい sai 45贾か ka

47魏ぎ gi 48薛せつ setsu 49叶よう you 50阎えん enn 51余よ yo 52潘はん han 53杜と to 54戴たい tai 55夏か ka 56钟しょう shou 57汪おう ou 58田でん denn 59任にん nin 60姜きょう kyou 61范はん hann 62方ほう hou 63石せき seki 64姚よう you 65谭たん tann 66廖りょう ryou 67邹すう suu 68熊ゆう yuu

69金きん kinn 70陆りく riku 71郝かく kaku 72孔こう kou 73白はく haku 74崔さい sai 75康こう kou 76毛もう mou 77邱きゅうkyuu 78秦しん shinn 79江こう kou 80史し shi 81顾こ ko 82侯こう kou 83邵しょう shou 84孟もう mou 85龙りゅう ryuu 86万ばん bann 87段たん tann 88曹そう sou 89钱せん senn 90汤とう tou 91尹いん inn

中国姓氏起源大全(曹)

中国姓氏起源大全(曹) 中国姓氏起源大全(曹) 素材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姓氏:曹 祖宗:振铎 分类:以国为氏 姓氏起源: 一、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 二、由邾姓改姓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古代邾国贵族一直以国为氏。后来邾被为楚所灭,

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改姓曹。这两支曹姓子孙都发源于山东省境内,所以,早期的中国曹姓人都来自山东。 三、古代曹国人来中国后以曹为姓。古代的曹国,大约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北史》、《隋书》等书记为昭武诸国之一。当时,有曹国人来中国,有的以曹为姓,传之后世。 郡望: 1、曹姓的郡望主要有谯郡、彭城郡、巨野县等。 2、谯郡是东汉末年从沛郡分出的。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的灵壁、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间的地方。 3、彭城郡是西汉时设置的,东汉时改为彭城国。大约在今天的山东微山县,江苏徐州市、沛县东南部。 4、晋时设置了高平郡,在今天的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县之间的地方。后来有多次变迁。 堂号: 不详 迁徙分布: 早期的曹氏诞生于山东,长期在山东居住和繁衍。至于

迁徙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 汉时,曹姓已经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这是曹姓一个非常重要的繁衍时期。 唐代末年,曹氏大规模南迁江南。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躲避黄巢起义,举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转入闽,迁居漳州一带。后在福建南部也出现曹氏踪迹,都是这次南迁的曹之后代长期繁衍、播迁的结果。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前100大姓78个源自河南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前100大姓78个源自河南2014年02月18日 07:38:38 来源:大河网 新华微博 移动用户发KX至,订阅新华快讯。新华快讯,迅闻天下,每天7分钱 前100的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 1

制图/首席编辑方毅夫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排名前100的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18日讯大河网报道:农历正月一过,河南就要开始接待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华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只为一件事:寻根拜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30多年来,海内外华人的“寻根”热情始终不减,无论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远是心灵最值得膜拜的地方,魂牵梦绕,追根溯源,最终发现是河南。按照统计,中国姓氏排名的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姓氏摇篮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曾担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的谢钧祥,对中原姓氏做过专门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个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数量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谢钧祥指出,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还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河南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个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河南是这三族长期活动的中心。在姓氏发展时期的夏、商两代,河南均是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河南历史悠久,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的说法,一部河南史就是一部中国史,河南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民族融合多,得姓的机会自然更广。 寻根30年 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姓氏的根在河南 张新斌说,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台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寻根”波及河南。 1981年,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研究闽南语,探寻闽南方言和中州官话之间的关系。当时他来到河南,到固始调查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寻根母语到河南》,讲到语言的根、闽南语方言的根以及福建人的根在河南,并建议中原利用这个优势,加强和东南沿海等地的交流。从那时起,就拉开了这样一个来河南寻根的序幕,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他们姓氏的根在河南。 “海外寻根”从此推动着河南,尤其是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思索:为什么这些人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