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龙川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广东省龙川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广东省龙川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广东省龙川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百度文库

广东省龙川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文本主要内容

龙川县人民政府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0第一条修编必要性------------------------------------------------------- 0第二条编制目的--------------------------------------------------------- 0第三条------------------------------------------------------------------- 0第四条------------------------------------------------------------------- 0第五条指导思想--------------------------------------------------------- 0第六条规划依据--------------------------------------------------------- 0第七条规划期限--------------------------------------------------------- 1第八条规划范围--------------------------------------------------------- 1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与目标-------------------------------------- 2第九条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第十条城镇化发展战略--------------------------------------------------- 2第十一条乡村发展战略--------------------------------------------------- 2第十二条发展目标------------------------------------------------------- 2第十三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第十四条城乡发展指标体系----------------------------------------------- 3第十五条规划定位-------------------------------------------------------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十六条县域人口规模--------------------------------------------------- 4第十七条县域城镇化水平------------------------------------------------- 4第十八条县域城镇人口规模----------------------------------------------- 4第十九条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4第二十条城镇规模等级规划----------------------------------------------- 5第二十一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5第四章县域城乡空间管制---------------------------------------- 6

第二十二条管制空间区划------------------------------------------------- 6第二十三条特定区域管制------------------------------------------------- 6第五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8第二十四条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总体目标------------------------------------- 8第二十五条公路网络----------------------------------------------------- 8第二十六条铁路发展规划------------------------------------------------- 8第六章规划区综合交通规划 ------------------------------------ 10第2章------------------------------------------------------------------ 10第二十七条组团联系道路规划-------------------------------------------- 10第二十八条组团内部路网规划-------------------------------------------- 10第二十九条场站设施规划------------------------------------------------ 10第七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0第三十条城市性质------------------------------------------------------ 10第三十一条城市规模---------------------------------------------------- 10第八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布局规划 ---------------------------- 11第三十二条空间结构规划------------------------------------------------ 11第三十三条用地布局规划------------------------------------------------ 11第九章中心城区主要用地规划 ---------------------------------- 12第三十四条居住用地规划------------------------------------------------ 12第三十五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3第三十六条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13第三十七条工业用地---------------------------------------------------- 13第三十八条物流仓储用地------------------------------------------------ 13第十章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14第三十九条规划目标---------------------------------------------------- 14第四十条对外交通组织规划---------------------------------------------- 14

第四十一条城市道路网规划---------------------------------------------- 14第四十二条公共交通规划------------------------------------------------ 15第四十三条静态交通规划------------------------------------------------ 15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6第四十四条绿地系统结构------------------------------------------------ 16第四十五条绿地系统布局------------------------------------------------ 16第四十六条景观系统结构------------------------------------------------ 16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旧城改造规划--------------------------------- 17第四十七条中心城区旧城改造规划---------------------------------------- 17第十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18第四十八条空间格局保护------------------------------------------------ 18第四十九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18第五十条文物单位与文保点保护------------------------------------------ 18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19第五十一条水环境污染防治---------------------------------------------- 19第五十二条大气污染综合控制-------------------------------------------- 19第五十三条噪声污染控制------------------------------------------------ 19第五十四条固体废物控制------------------------------------------------ 20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0第五十五条给水工程规划------------------------------------------------ 20第五十六条污水工程规划------------------------------------------------ 21第五十七条雨水工程规划------------------------------------------------ 21第五十八条燃气工程规划------------------------------------------------ 21第五十九条电力工程规划------------------------------------------------ 22第六十条电信工程规划-------------------------------------------------- 22第六十一条垃圾转运站规划---------------------------------------------- 23

第六十二条公共厕所规划------------------------------------------------ 23第六十三条环卫设施规划------------------------------------------------ 24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24第六十四条防洪排涝规划------------------------------------------------ 24第六十五条防震抗震规划------------------------------------------------ 24第六十六条消防系统规划------------------------------------------------ 24第六十七条人防工程设施规划-------------------------------------------- 24第十七章中心城区五线规划------------------------------------- 25第六十八条红线-------------------------------------------------------- 25第六十九条城市黄线---------------------------------------------------- 25第七十条城市蓝线------------------------------------------------------ 26第七十一条城市绿线---------------------------------------------------- 26第七十二条城市紫线---------------------------------------------------- 27第十八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27第七十三条近期规划年限与规模------------------------------------------ 27第七十四条建设重点区域------------------------------------------------ 2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修编必要性

基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后,现行总体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城市发展需求,需要结合区域发展新态势、城乡建设新要求进行修编。

第二条编制目的

为促进龙川县城市建设有序、健康发展,满足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提升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色,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依据龙川县实际情况,编制《龙川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三条

本规划是指导龙川县县城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经河源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规划执行。凡因城市建设需要而编制的专项规划、开发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

本规划是对2008年龙川县人民政府编制并经河源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龙川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的修编规划,凡原规划与本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五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从统筹龙川县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致力建设龙川县“人文名县、生态优县、交通强县、产业大县”的目标而奋斗。

第六条规划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

(5)《(200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

(9)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

(10)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

(11)关于印发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建城[2016]284号) (12)国家及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2、地方相关法规、规划文件

(1)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2005年)

(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

(3)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4)珠三角与东西北区域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意见(粤经贸工业〔2008〕206号)(5)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

(6)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粤府〔2015〕35号)

(7)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56号)

(8)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办〔2016〕120号)

(9)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

(10)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2009)

(11)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

(1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13)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4)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15)龙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6)龙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期调整

(17)广东龙川县“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

(18)龙川县近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县志、统计年鉴等其他相关文件

第七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年——2030年。

其中近期:2015年——2020年;

中期:2021年——2025年;

远期:2026年——2030年。

第八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1)县域范围:指龙川县行政区范围,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控制的范围,包括全县24个建制镇,土地总面积为3081.31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规划区范围以老隆镇为中心,综合协调中心城区周边镇、村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和空间管制划定规划区范围。包括老隆镇全镇,佗城镇镇区和西山、灵江、塔西、高涧、佳派、胜利、亨渡、东瑶、新渡、大江、梅村和枫深等行政村,丰稔镇丰稔、左拔、罗洋、丰联、名光、成塘、排东等行政村,以及四都镇的福光行政村。城市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259.42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西北及北侧以太平山和预留发展用地为界,东侧以规划G205北移(城市三环路)为界,西侧以合溪温泉西侧山体为界,南至规划正相大桥,东南以河梅高速公路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8.59平方公里。

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九条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增长极,强调南北发展轴线,实施“一镇一品”战略,强化各乡镇自我发展能力。

2、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构建粤北生态屏障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城乡协同的环境保护体系和共同保育生态体系,建设城乡生态区域、生态廊道、生态斑块,构筑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坚持“生态优县”发展思路,强化生态环境优势,构建粤北生态屏障。

3、强化区域枢纽职能,建设粤东北地方性中心城市

以京九铁路龙川站及华南地区最大编组站龙川北站为依托,以“交通强县”为建设重点,提升县域主干路网等级,结合赣深高铁、杭广快铁、龙汕铁路、龙韶铁路等铁路规划,加强县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及粤东北地方性中心城市。以此发展特色经济走廊,辐射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同时积极融入“深莞惠经济圈(3+2)”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快与珠三角及东部沿海城市的交通对接。

4、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树立区域旅游标杆

保护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强化佗城、霍山、青龙湖、中央苏区等核心旅游品牌,以“五色旅游”为发展重点,打造集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配套设施为一体的龙川旅游品牌,把龙川建设成为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弘扬地方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龙川县以客家文化为主打旅游品牌,是知名客家文化始祖之地,其强大的凝聚力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有利条件。

5、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依托龙川固有的特色与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培育以电子电器、空气能、刚柔结构产业和现代建筑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生态工业新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建设区域旅游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形成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为主导现代产业体系。远期产业发展从工业立县逐步转变为旅游强县、商贸富县。

第十条城镇化发展战略

1、尊重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分类指导。龙川中心城区应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与增强城镇化动力并重,注重扩容提质建设。其他城镇应通过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提高城乡一体化要求下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要求。

2、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以县域“一带一脊,一核双心,多点多廊四片区”的树状城镇空间结构,作为推动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主体空间结构,加快人口向承载力高、经济发达、产业集聚、交通便捷的城镇发展带集聚,以龙川县城市扩容提质和特色小镇为建设载体,形成龙川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人口城镇化承载区。

第十一条乡村发展战略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遵循“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科学布局、适度超前,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典型示范”的基本原则,加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努力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十二条发展目标

龙川县的发展愿景为“东江绿明珠,魅力新龙川”。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生态创新为驱动,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生态山水城市。大力实施绿色化发展战略,构建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体系,打造广东省绿谷的绿明珠;强化特色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建设新型城市、引领新式生活,打造充满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新龙川。

龙川城市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实现产业集聚程度高,城镇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人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30年,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科技繁荣发达,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新龙川。

第十三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近期(2016到2020年)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均环比增长9%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人均GDP 达到2.11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达到19:40:41,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

2、中期(2021到2025年)

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8亿元,人均GDP达到2.92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达到10:46:44;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

3、远期(2026到2030年)

到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2亿元,人均GDP达到4.26万元;2030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达到5:47:48,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

第十四条城乡发展指标体系

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3 大类、11中类、19小类的发展指标体系。

表2-1 龙川县具体发展目标一览表

指标分类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2030年

经济

指标

经济实力指

GDP总量(亿元)180 318 512

人均GDP(万元/人) 2.11 2.92 4.26

经济效益指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0 50 60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50 40 30

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30 40 80

社会

人文

指标

人口指标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38 65 82

城镇化率(%)45 60 68 医疗指标

平均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人)40 60 100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个) 5 10 15 教育科研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 100 10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 60 80 社会保障指

基本养老、失业保险覆盖率(%)90 100 100 公交指标公交出行率(%)40 60 80

环境

指标

生态指标人均公园绿地(㎡)16 20 25

污水指标

生活污水处理率(%)90 100 100

工业污水处理率(%)100 100 100 垃圾指标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0 100 10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100 100 大气指标空气质量达标100 100 100 第十五条规划定位

1、粤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优化生态环境品质,强化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布局合理、市容整洁、空气清新、交通畅顺、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温泉、矿泉、茶油等特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东江上游生态城市。

2、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重点强化发展以佗城客家古邑和霍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承接珠三角地区及华南地区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强化“千年古县?多彩龙川”的城市形象。

3、粤闽赣地区商贸物流基地

强化龙川京九铁路华南地区最大编组站的重要区位交通优势,提高区域交通的通达性,加强赣深高铁与杭广快铁及龙川西站高铁站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构建多通道、全面联系的区域化交通体系。

4、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发挥龙川承接珠三角地区双转移的产业优势和良好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培育以电子电器、空气能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和以刚柔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建筑产业,打造承接珠三角地区及华南地区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示范地。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六条县域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常住人口为85.30万;

中期(2025年)常住人口为108.87万人;

远期(2030年)常住人口为120.20万人。

第十七条县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20年)城镇化水平55%;

中期(2025年)城镇化水平60%;

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68%。

第十八条县域城镇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46.9万人;

中期(2025年)65.3万人;

远期(2030年)81.7万人。

第十九条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龙川县域城镇空间组织规划形成“一带一脊,一核双心,多点多廊四片区”的树状空间结构。

1、“一带”——沿G205、河梅高速,连接中心城区、生态工业新城的城镇和产业密集发展带,打造南连河源,东接梅州的对外拓展轴;

2、“一脊”——沿规划河惠莞高速、G236联系及中心城区及重点镇发展带,打造龙川中、北部旅游、农业的新兴城镇发展脊。

3、“一核”——由中心城区和生态工业新城两个中心共同组成的县域功能核;

4、“双心”——中心城区,县域主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源市副中心城市;生态工业新城,县域副中心,工业增长极,产业人口聚集地。

5、“多点”——指县域具有一定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镇和一般镇城镇节点;

6、“多廊”——依托主要交通干线联系腹地的多条发展廊道;

7、“四片区”——根据龙川各地域的发展现状,将龙川县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片区,分别为上片、中片、下片西区和下片东区。

上片重点打造农业、风能和商贸产业片区;中片重点打造农业、旅游、水电、水疗、水产业片区;下片西区打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产业片区;下片东区打造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片区。

第二十条城镇规模等级规划

根据城镇体系现状特征及城镇化发展战略,确定龙川县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为“中心城区——生态工业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四个等级。具体城镇规模如下表:

表3-1 县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表

城镇等级城镇

数量

城镇名称及规模

一级 2 中心城区(老隆镇、佗城镇)(约49.4万人)二级 1 生态工业新城(登通镇)(约10万人)

三级 5 麻布岗镇(3万人)、赤光镇(2万人)、龙母镇(2万人)、车田镇(2万人)、鹤市镇(1.2万人)

四级15 细坳镇(0.5万人)、贝岭镇(0.4万人)、上坪镇(0.6万人)、黎咀镇(1.1万人)、岩镇镇(0.4万人)、新田镇(0.6万人)、迴龙镇(0.8万人)、田心镇(0.8万人)、黄石镇(0.6万人)、四都镇(0.6万人)、丰稔镇(1.1万人)、义都镇(0.6万人)、黄布镇(0.5万人)、紫市镇(1万人)、铁场镇(2.5万人)

第二十一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分为综合服务型城镇、工贸型城镇、商贸型城镇、旅游型城镇、农贸服务型城镇。

表3- 2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职能类型职能说明城镇名称

综合服务型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特色产品商

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产业中心,生活服务中

心等多种职能综合型城镇

中心城区

生态工业新城(登通镇)工贸型以农业机械、家具、矿泉等工业为主导的城镇黄布镇、丰稔镇、黎咀镇商贸型提供商贸服务的商贸集散城镇

麻布岗镇、上坪镇、贝岭镇、

龙母镇、铁场镇、车田镇、

鹤市镇

农贸服务型

以农业、农产品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生

产服务等为主的城镇

田心镇、四都镇旅游型

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及度假胜地的

城镇

岩镇镇、细坳镇、新田镇、

迴龙镇、紫市镇、义都镇、

黄石镇、赤光镇、黎咀镇

第四章县域城乡空间管制

第二十二条管制空间区划

1、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满足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

2、限制建设区

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确有进行建设必要时,安排的城镇开发项目应符合城镇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限制建设区内要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限制,不宜安排城镇开发建设项目。确有必要开发建设的项目应符合县域建设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度进行开发建设。

3、适宜建设区

包括中心城区、生态工业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以及规划保留的农村居民点等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集中发展的区域。

第二十三条特定区域管制

1、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主要农副产品的基本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区域。

基本农田保护区定界原则:一是已建成的粮、油、菜等生产基地内的耕地;二是已建成的标准农田;三是已完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四是改造后的中低产田;五是集中连片10公顷以上的耕地;六是其它有必要划入的耕地。

管制原则: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得擅自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不得进行开发建设。

2、河湖水系

河湖水系管制原则:保护现有水面面积,严禁污染水系,严禁违反规划填埋、堵截河道,鼓励河道两侧绿地建设,加强流经城镇内部的河道两侧景观设计,以确保水体的防洪排涝和景观、生态功能。对于确定需要改道的河道,须符合相关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并按水面占补平衡的要求执行。

3、基础设施廊道

(1)交通廊道控制要点

根据《广东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各级道路与建筑的最小控制距离如下表所述。

表4-1各级道路与建筑、村镇的最小控制距离表

项目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距离(m)20 15 10 5

规划铁路两侧控制30-50米,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50-100米,国道两侧控制50-80米,省道两侧控制30-50米。

铁路设站总宽度控制在500米以内;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总宽度控制在500米以内;两条相交的高等级公路换向枢纽总宽度控制在1000米以内。

(2)其它廊道控制要点

高压走廊控制距离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如下:

表4-2高压走廊控制宽度

电压等级(KV)35 66、110 220 330 500

宽度(m)12-20 15-25 30-40 35-45 60-75

区域给水管道控制宽度如下:

对于管径小于1000mm的给水管,其廊道控制参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对于大于1000mm、小于1800mm的给水管,廊道应控制在30米。

区域燃气管道控制宽度如下:

对于中低压燃气管道,其廊道控制参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8-98);对于高压燃气管道,廊道应控制在20米。

4、城镇建设区

包括龙川中心城区、生态工业新城、中心镇和一般镇的镇区。应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人以内。

对于经乡镇协调重组后,被撤并掉且不再作为城镇建设区发展考虑的原乡镇镇区,则保留其现状建设用地,并适当调整其用地功能,使之成为该区域的服务中心,原则不再作建设用地空间拓展。

5、村庄建设区

乡村建设区是指村庄布点规划中确定的村庄建设规划用地范围。乡村建设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合理利用乡村地域空间资源,加强农村居民点撤并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集中布局,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处理好村庄合并建设与土地整理、退宅还耕时序分配协调问题,近远期结合,实现村庄建设用地总量合理缩减调整。

空间引导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合理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工业项目逐步向城镇居住区、镇区工业用地范围内集中;依据村庄布点规划,控制村庄建设规模与数量;严格控制在规划城镇建设区、乡村建设区范围之外建设新的居民点,控制公路两侧村庄沿路建设。

第五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四条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总体目标

构建快捷联系珠三角都市区及粤闽赣边际地区中心城市,密切联系周边城镇和地区,支撑县域城镇体系和特色产业发展,体现地区差别的高效、快捷、经济、可靠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加强与区域增长极核的衔接,融入区域快速客运网络系统,带动和服务周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县域交通运输组织体系,积极推动县域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第二十五条公路网络

规划形成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一般公路形成的公路交通网络。

1、高速公路

规划形成“两横一纵一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分别为河梅高速公路和连梅高速公路(两横)、河惠莞高速公路(一纵)和昆汕高速公路(一射)。

表7- 1龙川县高速公路网络规划

高速名称属性里程(km)经过镇区设置高速出入口

河梅高速一横38 登通、老隆、佗城[3]老隆西出口、老隆东出口、登通出口

连梅高速二横约60 铁场、田心、龙母、黎咀、

车田

[4]车田出口、黎咀出口、龙母出

口、田心出口

河惠莞高

速一纵约120

黄布、鹤市、登通、丰稔、

铁场、龙母、田心、赤光、

新田、岩镇、麻布岗、上

[9]黄布出口、鹤市出口、登通出

口、丰稔出口、龙母出口、赤光

出口、岩镇出口、麻布岗出口、

上坪出口

汕昆高速一射约25 老隆、义都[3]老隆西出口、幸福新城出口、义都出口

注:河梅高速与汕昆高速共用老隆西出口;河梅高速与河惠莞高速共用登通出口;河惠莞高速与连平高速共用龙母出口。

2、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由一级、二级公路组成,规划形成”三纵八横四联”的县域干线公路网。干线公路承担中心县城、重点城镇间的交通联系功能,并联系主要旅游型地区,支撑特色产业地区发展和次级城镇联系走廊的形成。以老隆-细坳、佗城-上坪、紫市-新田三条主纵轴为基础,构建多条平行的城镇联系走廊,结合重点城镇和旅游型等特色城镇的布局,完善多条走廊之间的衔接通道,构建网状的县域干线公路网络。

表7- 2龙川县干线公路网络规划

干线公路道路名称途径乡镇道路等级境内里程

三纵

一纵S238

紫市、鹤市、老隆、四都、黄石、

车田、贝岭、细坳

二级约101km 二纵G236

佗城、老隆、丰稔、龙母、田心、

赤光、岩镇、麻布岗、上坪

一级约120km 三纵-

鹤市、登通、铁场、田心、回龙、

新田

二级约70km 八横

一横- 细坳、上坪二级约30km

二横S507 贝岭、麻布岗二级约17km

三横S339 车田、黎咀、赤光、回龙二级约44km

四横G238 车田、黎咀、龙母、铁场一级约42km

五横- 义都、四都、丰稔、龙母、田心二级约47km

六横- 四都、丰稔、铁场二级约33km

七横G205 佗城、老隆、登通一级约35km

八横S347 佗城、黄布、鹤市、登通二级约35km 四联

一联S242 赤光、新田二级约23km

二联S243 义都、老隆二级约16km

三联- 丰稔、老隆、登通、鹤市二级约21km

四联- 佗城、登通二级约18km

3、一般公路

到2030年,形成行政村之间便捷联系的乡道网,所有乡道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标准,100%自然村通水泥路和柏油路,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桥涵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农村公路质量明显提高。

第二十六条铁路发展规划

规划龙川县形成一条客运专线、一条快速铁路、四条普通铁路形成的铁路网络。

1、客运专线(一条)

京九客运专线:即赣深高铁,南北向贯穿中心城区,并设龙川西站高铁站,将龙川带入高铁时代,促进龙川与周边地区及全国的交通联系。赣深高铁作为京九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条承担珠三角、粤东地区对外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沿线及粤东与珠三角间城际客流的客运专线,对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沿线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

2、快速铁路(一条)

杭广快铁:结合广梅汕铁路扩能梅州至惠州段等线路组成,其中新建龙川-龙岩(双龙铁路)铁路全长约260公里,接入新建赣深高铁龙川西站。杭广快铁是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系珠三角地区重要的辅助通道,双龙铁路(龙川-龙岩段)也是联系粤闽两省内陆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3、普铁铁路(四条)

龙汕铁路:龙川至汕尾铁路呈南北走向,经过龙川、东源、紫金、惠东、海丰、最后到汕尾城区,河源境内线路长度110.8公里,共设14个车站。龙汕铁路北接京九铁路,南接汕尾港,将为粤东、赣南地区提供一条新的出海通道。

龙韶铁路:广东省境内韶关至龙川铁路的简称,呈西北—东南走向,自韶关经过连平到达龙川,河源境内线路长度111.3公里,共设4个车站。龙韶铁路连接京广线、京九线两大铁路干线,联系了粤北和粤东两个地区,为粤东地区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北上通道。

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为既有铁路。

第六章规划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七条组团联系道路规划

规划将现状国道G205中心城区段改造为市政道路,另由官坑处起另选路由,从北侧绕过中心城区,成为未来中心城区的三环路,与远期国道G236(现省道S227)在城北组团北侧边缘相接,与远期昆汕高速设置幸福新城互通口,在佗城组团与现状G205再次相接。另规划一条二级公路,沿规划区南部进行修建,承担现状G205梅州至河源、深圳方向的过境交通量。

第二十八条组团内部路网规划

搭建主干道形成的道路框架,重点完善次干路、支路网络,提高部分道路等级,建立与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相适应、等级明确、快速畅通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第二十九条场站设施规划

利用规划区内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交通联系优势,在沿线附近布置公交站点和客货运场站,加强规划区各组团的交通联系。

第七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三十条城市性质

龙川县中心城区城市性质为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城市,粤闽赣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节点城市,粤东北地方性中心城市,河源市副中心。

第三十一条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规模按28.50万人控制;

2030年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规模按49.40万人控制。

(2)城市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9.65平方米/人。

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8.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8.48平方米/人。

第八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布局规划

第三十二条空间结构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江两廊,双核引领,轴带发展,组团布局”。

1、一江两廊

以东江发展带为城市灵魂,注重东江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一江两岸的基本城市格局,同时建立幸福——章岭生态廊道、龙台山——涧洞生态廊道等两条生态廊道,强调中心城区的组团发展格局。

2、两核引领

老隆中心城区主中心——承担政治、经济等县级中心职能,完善城市发展核心功能。

幸福中心城区副中心——承担商贸物流、商务会展、体育娱乐和生态居住功能,形成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城市发展副中心。

3、轴带发展

(1)城市综合发展轴

以老隆和幸福两个城市发展核心串联形成城市发展轴,城市跨江向西拓展,疏解老隆组团和水贝组团职能,重点发展幸福组团的中心城区副中心,串联老隆组团和幸福组团县级城市发展核心,形成城市综合发展轴。

(2)新兴产业发展轴

串联中心城区主要产业发展片区,重点发展佗城组团文化旅游产业、幸福组团商贸物流产业、城北组团现代农业产业等产业,形成中心城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轴。

(3)沿江文化发展轴

以佗城、老隆沿江发展为脉络,强调历史,串联佗城古邑文化和老隆红色文化连接佗城组团、老隆组团、城北组团,形成沿江历史文化发展轴。

4、组团布局

中心城区形成老隆组团、水贝组团、佗城组团、幸福组团、和城北组团五大组团,各片区相互联系,成组团式发展。

第三十三条用地布局规划

1、老隆组团

老隆组团职能定位为县级政治、经济中心,完善城市核心功能。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

以“减量疏解、提质优化”为建设方针,将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向幸福组团和城北组团等外围组团疏解。一方面拉大县城的框架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老隆旧城区人口和资源的向外疏散腾挪老隆旧城区空间。

2、水贝组团

水贝组团职能定位为县级商业中心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4.62平方公里。

规划要求强化组团商业中心服务职能,构建品质居住社区,完善相应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绿地等开放空间。道路方面打通与幸福组团的交通联系。

3、佗城组团

佗城组团职能定位为县级文化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5.19平方公里。

规划用地布局体现旅游城市的综合性,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和高铁龙川西站的规划建设,建立佗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统一规划管理。严格保护佗城及周边山水格局,控制佗城组团开发建设强度。

4、幸福组团

幸福组团职能定位为县级商贸物流中心和体育娱乐中心。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2.05平方公里。

规划要求同时,规划幸福组团山地居住片区,以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思路,引入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水系景观、现代化基础设施等内容,打造幸福组团品质居住片区,规划要求该组团重点发展商贸会展业和现代物流业,吸引老隆旧城区人口转移。

5、城北组团

城北组团职能定位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和滨江生态居住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4.13平方公里。

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农贸市场、803车站的配套,以及中心城区北部地区的广泛农业基础,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沿东江规划滨江生态低密居住片区,同时承载部分老隆旧城区人口。

第九章中心城区主要用地规划

第三十四条居住用地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1583.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2.55%。

1、老隆组团

结合旧城改造,“减量疏解”旧城区建设用地,改造现有二类居住和三类居住用地,对城中村用地进行棚户区改造,疏解到外围组团居住,加强保障住房建设。规划老隆组团居住用地500.74公顷,居住人口14.25万人。

2、水贝组团

在县级中心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带动下,对三类居住用地和城中村用地进行棚户区改造,结合东江打造东江西岸滨水品质居住区。规划水贝组团居住用地184.37公顷,居住人口5.20万人。

3、佗城组团

对佗城核心区现状居住用地进行部分整治和外迁,改善居住环境,保留居住建筑原有形式与格局;对核心区周边新建居住用地尽量保留传统街区格局,新建居住建筑与周边建筑风貌统一,同时增加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的居住区;佗城核心区外围片区结合自然环境建设中低密度中高档生活区;高铁站前片区居住用地可适度提高开发强度。规划佗城居住用地492.44公顷,居住人口14.50万人。

4、幸福组团

结合“扩容提质”建设方针,重点在幸福组团规划居住用地,同时加强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对现有三类居住用地和村庄居住用地按照计划分批实施改造计划,加强幸福组团内部保障房建设,满足组团原居民的生活保障。规划幸福组团居住用地279.46公顷,居住人口11.50万人。

5、城北组团

,结合东江上优良游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滨江生态居住区。规划城北组团居住用地126.51公顷,居住人口3.95万人。

第三十五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359.8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7.40%。

1、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将老隆组团的行政用地部分职能部门向老隆组团以外疏解,重点在水贝组团莲南片区规划建设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另外在幸福组团和佗城组团也有相应的行政办公用地,满足各组团的需求。其它行政办公用地保留在老隆组团人民路、隆兴路、中山路沿线。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39.66公顷。

2、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增加文化设施用地,提升城市文化层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重点在幸福组团和佗城组团规划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为22.77公顷。

3、教育科研用地

为配合老隆组团对外疏解和外围功能组团的发展,重点在幸福组团和佗城组团规划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203.91公顷。

4、体育用地

结合龙川体育强县的方针,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规划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用地。结合幸福组团重点规划建设龙川县体育中心选址,包括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用地,构建中心城区“大型独立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体系。

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26.44公顷。

5、医疗卫生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布局应遵循“分散为主,适度集中”的原则,最终形成“综合医疗机构—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既有城区过于集中医疗资源向外围组团转移,均衡中心城区医疗卫生用地。健全特殊医疗用地和卫生防疫用地,以及急救中心和城市血站等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39.05公顷。

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规划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完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

规划社会福利用地面积为5.38公顷。

7、文物古迹用地

充分注重佗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其他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保护,对佗城核心区内的文物古迹用地进行严格保护控制,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规划文物古迹用地面积为22.57公顷。

8、宗教设施用地

尊重居民的宗教信仰,营造团结协作的社会氛围,对既有宗教设施用地进行维护和改造。

规划宗教设施用地面积为0.02公顷。

第三十六条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在老隆组团隆兴路及周边用地形成的老隆传统商业中心,大力发展水贝县级商业中心和幸福组团商贸中心,打造隆兴路——建设大道——中央公园两侧的商业服务带,大力推动龙川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结合龙川西站高铁站前区规划商务用地,发展金融、保险、艺术传媒和技术服务等用地,同时服务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430.6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85%。

第三十七条工业用地

改造佗城宝龙工业园为佗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积为58.64公顷,城北组团特色农业产业园,面积为34.79公顷;现状保留国医堂制药工业用地,面积为9.12公顷。

中心城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102.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1%。

第三十八条物流仓储用地

依托龙川北站编组站规划海铁联营商贸物流园区,面积为 151.97公顷;依托龙川西站规划佗城物流园区,面积为33.66公顷。

中心城区规划物流仓储用地面积为185.6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82%。

第十章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第三十九条规划目标

以公路、铁路为核心,完善区域交通系统与中心城区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构建与区域交通走廊相协调、与城市用地发展相适应、枢纽衔接紧密高效、交通组织合理顺畅的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系统。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充分发挥龙川县城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作用。

第四十条对外交通组织规划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网络形成“两客、两货”铁路枢纽,“两快、四普”铁路网络,“三客、一货”公路枢纽,“三环、多射”的骨干对外道路网络。

1、“一高一快四普”铁路网络:

(1)一高:京九客运专线(赣深高铁)

(2)一快:杭广快铁

(3)四普: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龙汕铁路、韶龙铁路

(4)“两客、两货”铁路枢纽

两个铁路客运枢纽:

龙川站:普铁客运站。远期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预留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龙川西站:新建高铁客运站,

“一主一次”两个铁路货运枢纽

龙川北站:主要货运站,兼具铁路编组站和货运站功能。其中铁路编组站服务华南地区铁路货运集散,货运站场服务中心城区、生态工业新城。

佗城站:次要货运站,承担部分货运功能。

(3)“三客、一货”公路枢纽

三个公路客运枢纽:

佗城客运站:一级,综合性客运枢纽,与高铁龙川西站(高铁站)综合设置,龙川县城主要枢纽站和旅游客运集散中心,服务包括中短途客运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组织。

龙川客运总站:一级,中心城区东江东岸重要枢纽站,以中长途客运和周边城乡客运班线为主。即原位于老隆镇东风路19号的龙川汽车总站(803车站)搬迁至现龙川县丰稔镇三角楼片区,总规划用地面积45982平方米,按一级汽车客运站标准规划设计。

川中客运站:二级,综合性客运枢纽,与铁路龙川站综合设置,主要服务中心城区老隆组团、水贝组团和幸福组团,以中短途客运为主,兼顾部分长途客运。

一个公路货运枢纽:

幸福货运站:一级,综合性货运枢纽。位于幸福组团的物流园区,与龙川北站(铁路编组站+铁路货运站)综合布置,实现公铁联运,带动登通生态工业新城发展,辐射整个龙川县及周边200公里范围。

(4)“三环、多射”对外路网

结合区域高速公路发展,中心城区高速公路网络以河梅高速和昆汕高速构成的“丁”字干线为骨架,同时结合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络,根据城市空间发展和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对外交通联系和综合交通组织需要,分散布局3处城区高速公路出入口。通过远期城市三环路和多条放射性主干路进行对外交通组织。

第四十一条城市道路网规划

根据道路功能,明确各类道路的性质,确定其使用特征。将县城道路系统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规划建设。针对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用地布局、地形特点和建设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和综合交通组织要求,主干路网采用“三环七射八联”多通道布局结构。

表17- 1 龙川县城中心城区“三环七射八联”主干路网表

路网结构道路组成/名称

路线长度

(km)

红线宽

度(m)

走廊功能三环一环

老隆大道-龙川大

道-川中大道(南

段)-东风路

9015.9

30、40、

50

提高龙川县城的城市品质,同时结合

远期205国道北移,一环路还将起到

屏蔽过境交通的作用。同时为周边地

块的开发提供必要条件,更对提升龙

川县城整体形象、完善路网具有重要

意义。

二环

隆江路(南段)-

丰收路-幸福路-龙

台山路-赵佗路-雷

江路(南段)-迎宾

大道

22135

40、50、

60

串联起老隆组团、城北组团、幸福组

团和佗城组团,同时联系了龙川客运

总站和未来的龙川西站高铁站,将是

龙川县城未来主要城区组团、交通枢

纽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以服务城市

职能为主。

三环丰稔大道-客家大

17409(城市

段)

60

为龙川未来的高铁站,龙川北站物流

园区提供对外交通通道,并为过境车

辆提供外围走廊通道,对带动登通生

态工业园区和龙川县城之间的产城

联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射一射眠牛形大道2969.1 30

中心城区通往东向国道G205、河梅高

速东出口、生态工业新城的重要放射

性通道

二射隆江路(北段)2055.9 60

中心城区通往北向国道G236的重要

放射性通道

三射沿江大道3962 40

中心城区通往北向县道X174的重要

放射性通道

四射北站路2851.4 50

中心城区、龙川北站通往北向省道

S238的重要放射性通道

五射川中大道(北段)3073.8 60

中心城区通往昆汕高速幸福出入口、

西向省道S243的重要放射性通道六射隆成路-佗城大道10306.5 36

中心城区通往南向国道G205的重要

放射性通道

七射宏图大道5391.5 40

中心城区通往南向国道G236的重要

放射性通道

八联一联建设大道-隆兴路2886.7 50、36 联系水贝组团、老隆组团

二联市场路1484.6 60

联系隆江路与沿江大道,为龙川客运

总站西向出入提供通道

三联田园路1987.7 50

城北组团内部南北向联系三环路与

二环路

四联站前大道-隆北路4095.8 30、40

联系老隆组团与水贝组团,为龙川火

车站提供东向进出通道

五联幸福大道3632.8 40、60 联系水贝组团与幸福组团

六联振兴大道3116.6 40、60 联系水贝组团与幸福组团

七联佗北路3334 36 佗城组团内部联系东江两岸用地

八联雷江路(北段)427.6 36 佗城组团内部联系二环路与三环路

城市次干路集散和分流主干路交通,主要为各片区内区域的交通服务。城市支路成为直接

深入用地内部的生活服务性道路,并承担汇集机动车交通的职能。

第四十二条公共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将构建以有轨电车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网络为主体、城乡公交线路为延伸、出

租车等多方式为补充并合理衔接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有轨电车作为中运量公交系统,是龙川内部骨干公交系统,满足客流需求;能够引导龙川

的公交方式结构优化,引导并促进城市发展与用地开发;展示龙川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

打造旅游城市名片。在明确了龙川线网架构前提下,根据龙川实际情况,线路集中布设于大运

量通道,沿县城主要道路敷设,低运量通道、次要道路由常规公交覆盖,提高整体网络覆盖水

平。

第四十三条静态交通规划

龙川县城中心城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地规划面积为42.24万平方米。同时考虑市区鼓励建

设地下停车场库,按照机动车泊位占地(含建筑面积)32平方米(推荐以地下停车厂库为主,

降低地上比例),非机动车车均泊位占地1.5平方米,共计规划机动车停车位共约1.32万个,

非机动车停车位约1.5万个。规划至2030年龙川县城中心城区停车泊位总需求约为8.8-13.2

万个。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序言 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洞察报告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洞察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河源龙川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河源龙川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源龙川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源龙川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河源龙川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6-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区域城镇空间发展 (6) 第一节人口与城镇规模等级 (6) 第二节产业空间布局与城镇职能结构 (9) 第三节城镇空间组织 (21) 第四章区域城镇支撑体系 (25) 第一节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25) 第二节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31) 第三节区域防洪工程体系 (33) 第四节区域能源供应体系 (35) 第五节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 (38) 第六节区域环境设施建设 (38) 第七节区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40) 第五章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4) 第一节相邻、相关地区的协调 (44) 第二节省内协调发展:“无地界合作” (46) 第三节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48) 第四节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优化 (50) 第五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52) 第六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54) 第六章区域空间管治 (55) 第一节加强对城镇建设发展区的建设引导 (55) 第二节严格保护区域绿地 (57) 第三节引导乡村发展区的开发建设 (61) 第四节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管治 (62) 第七章实施措施与政策 (66) 第一节完善城镇空间规划体系 (66) 第二节改革管理体制与完善协调体制 (67) 第三节建立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和监管机制 (69) 第八章附则 (71) 附录一中心镇一览表 (72) 附录二参与规划编制的单位与人员组成 (7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要求,编制《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的综合统筹全省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发挥广东在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稳步推进广东城镇化,建构组合有序、和谐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提升城镇人口、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能力。 (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与城镇间的协作能力。 (三)规范各项建设活动,制定区域空间管治措施,落实强制性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的管治能力。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总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城乡融合的文明发展之路,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增强城镇要素聚集能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注重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条规划范围广东省陆域范围,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本规划建立四大地域分区,即珠江三角洲地区(下称珠三角)、粤东沿海地区(也称东翼)、粤西沿海地区(也称西翼)和北部山区,其中北部山区细分为三个亚区,即粤北山区、粤东北山区和粤西北山区。 第五条规划期限2006~2020年。其中,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适用的城镇及其空间组织形态类型 (一)小城镇: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即建制镇。其中,中心镇为建制镇中区位较优、综合实力较强、设施配套较完善,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力及辐射带动能力的镇。 (二)城市: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即县级市以上城市。其中,

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

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 1总则 1. 0."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与《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纲要(2006-2010年)》的相关要求,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和整治,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指引。 1. 0."2村庄整治是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进行的基本的房屋、设施和环境整理,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开展“三清五改五有”,即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堆放;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有整治规划,有文体活动场地(室)、有一片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池(站)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 1. 0."3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专项规划。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1],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和整治的要求,并提出实施计划和措施。 村庄整治规划应符合已批准的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2]、上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等的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 1. 0."4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2]中确定予以保留或城乡规划确定为: 村镇建设用地且村民户数在50户以上的自然村、行政村,在根据村民意愿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参照本指引的要求开展工作。

1. 0."5本指引分为基本要求和其它要求;基本要求是原则上应当达到的,其它要求则各地可根据实际取舍。其它要求用斜体字表示。 1. 0."6各县(市、区)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性目录和编制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为村庄整治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1. 0."7本指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广东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注释: [1]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性目录是各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根据本地区村庄实际情况,以解决村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为重点而制定的整治项目清单。凡符合指导性目录的整治项目,各地政府应给予技术、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 [2]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是按照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另行组织编制的专题规划,其主要任务是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明确将拟保留村庄作为整治候选对象。 2规划原则 2. 0."1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并积极引导村民自主参与村庄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能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并鼓励村民对治理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 2."

龙川概况

龙川概况 龙川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处于东江和韩江的上游,她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三角。龙川人口100万,辖24个乡镇,下辖352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面积方圆3089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高、中间低,境内山地占全县总面积49.2%,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0℃。 龙川的交通十分便利。古时龙川在秦汉时就已经是以水路交通形式为主的联系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今日龙川国道205线、省道1920线、河梅高速以及未来的昆汕高速贯穿全境,河龙高速连接惠河高速;京九、广梅汕铁路在这里交汇,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也设置在这里,龙川由此融入了珠三角“三小时生活圈”。从全国各地出发,都能到达龙川,而从龙川返回,又可到达全国各地;从广东省的任何一个县出发,一天之内都可到达龙川,而从龙川出发,一天之内又可返回全省各地。 龙川作为赵佗的“兴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珠江东水开端、岭南古县第一”的美称,是广东省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客家地区最古老的县,至今已有2230年的历史!是千年古县,广东的四大古县之一(龙川、番禺、揭阳、博罗),是中央苏区县,还是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环保城市,风光秀丽,青山环抱,碧水城市,是人们安居创业的风水宝地,更是一个新兴的投资置业城市,商机勃发,优越的环境使外来投资者纷至沓来,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方热土。

龙川的由来,传说在盘古开天地时,命造物主在岭南凿西江、北江和东江,不巧打了个喷嚏把东江给忘了。于是方圆赤地,民不聊生。轩辕黄帝闻讯,亲驾七彩云到南海龙宫拜见龙王,龙王令二龙子穿地八百八十里破土而出,掏出神犁造了东江……人们为了纪念龙子,就将龙子穿地而出的地方取名“龙穿”(龙川)。同时,龙川山水的整体形态,也令人产生龙的联想。若我们从空中俯瞰龙川大地,您肯定会惊奇地发现,其东部有龙台山和狮子山拱卫雄踞,西边有白马山和金鸡山守望相助,北有嶅山和马枯山巍然耸立,群山相连,壮观奇伟,就好像三条蛟龙护卫着龙川盆地,而穿行于山间的寻乌水、定南水、贝墩水、浰江以及东江干流,就犹如龙之五爪。因此,民间有三龙入川的传说。龙是华夏的图腾,既能深潜湖海江河,又能雄视大地遨游于天空,它不但至伟至尊,威势赫赫,而且善解人意,逢旱播雨,是福佑吉祥的象征。 龙川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此渔猎耕织,繁衍生息。龙川置县建制则开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公元前214)年,秦在平定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而南海郡下就设了龙川县。当时龙川管辖的范围比今天的河源市还要大得多,足足有20000平方公里,包括了今天的河源、惠州、五华、兴宁、新丰、江西的寻乌以及汕尾市的部分地区。它的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赵佗是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就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 公元前219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平定百越,之后,为稳定军心,“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组织如此庞大的一

广东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指引

广州市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指引(试行) 1、导则 1.1 为满足广州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实现新期广州市的产业发展目标,科学的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更好的发挥城市效能,特制定本指引。 1.2 本指引使用范围为广州市行政辖区内工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有关发展规范及规划标准的准则,应在规划新工业区时应用;如情况许可,该准则亦宜在现有工业区内逐步施行,尤其应在现有工业用地重新整合调整时施行。 1.3 本指引是以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香港、台湾和国内相关城市的同类标准及准则,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及历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经验编制而成。 1.4 本指引主要针对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一般共性问题的建议引导,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按相关专业要求执行。规划工业园区时,一般应采用上述设计原则,尽管每项具体设计都会受制于个别地块的环境及项目性质。 1.5 本指引未包括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及相关专业规范要求。 1.6 本指引应定期的更新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及相关规范、工艺、技术的更新。 2、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2.1工业园区的界定及分类 2.1.1工业用途——本指引“工业用途”与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所分类叙述的工业用地M用途一致。定义一般可表述如下:凡任何处所、或建筑物、构筑物内(不包括露天矿场用地)用作进行物品的制造、更改、清洗、修理、装饰、精加工、出售前改装、捣碎或拆除、进行物料的改变、包装,或与上述程序项配套的贮存、装卸及有关的研究设计均属工业用途。 2.1.2工业园区——本指引所指的工业园区为集中一定规模的城市用地用 来主要发展工业用途。广州目前情况,根据不同的管理关系,可大致分为国家级、市级、区级、镇级。 2.1.3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一般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本指引主要按国标(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分类,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本市的实际情况,在国标现有三类工业用地的基础上补充增加高新技术园区用地。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 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提供重要参考。 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数据研究报告对 关键因素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数据研究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 (1) 第二节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河源龙川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指标分析 (7) 一、河源龙川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源龙川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比重统计分析.7 四、河源龙川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河源龙川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7-2019)统计分析 (9)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及趋势。 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核心指标从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河源龙川县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源龙川县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河源龙川县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河源龙川县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源龙川县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源龙川县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源龙川县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广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范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范 (初稿O)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

目录 1 总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区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 法定文件的编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6 管理文件的编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7 附件的编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8 其他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附录1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体系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附录2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广东省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Guidelines for city square planning and design GDPG—001 (试行稿) 1998-8 广东省建设委员会

关于“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的说明 “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城市规划建设某些专题公布的一系列引导性政策和技术要求,针对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内各地城镇的发展动态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规划热点而制定,是在遵循现行规划法规的基础上对有关城市规划政策和技术的强调、深化和补充。 “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的制定注意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并与国家和广东省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相衔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既注重系统性和时效性,更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为引导广东省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在为省内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引导的同时,也为规划设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是各地编制和实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各地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贯彻指引要求。 “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编制、审批和修改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从广东各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由各地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专家提出编制意向; 2、经专家论证及广东省建设厅审定同意立项; 3、由广东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主持编制,并广泛征求各地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专家意见; 4、组织各地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和专家进行评审; 5、由广东省建设厅发布施行; 6、根据需要对指引进行检讨,并按上述程序进行修改。

导言 一、制定《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的背景 1、现阶段广东省的城市发展建设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的城市在近二十年迅猛扩张的基础上,逐步进入注重发展质量的新阶段。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存质量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管理部门的建设思路逐步从简单扩张向集约发展转变,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为共识; (三)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设计工作的深入,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日益注重设计品质的提高,城市设计的思维已贯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各个层次。 本世纪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全球兴起“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以来,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城市开放空间,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开发和城市更新中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途径,广东省各地城市中兴起的“城市广场”、“城市园林”、“步行街”等建设热潮也正印证了这一趋势。可以预见,开放空间的营造在广东省城市追求品质的进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营造开放空间──城市广场体系的现实意义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中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自然或人为的外部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具备以下主要功能:(一)提供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二)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三)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四)改善交通,便利运输;(五)保护周边文物古迹;(六)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在现代城市条件下,城市开放空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活和环境问题,创造现代都市生活所期盼的舒适、方便、富有人情味的活动空间;(二)改善城市空间,提高景观质量,增强城市活力,塑造现代城市氛围。(三)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提供城市未来发展。城市广场正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 城市广场是城市重要的建筑、空间和交通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的“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息的开放空间,城市中对这种有高度价值的开放空间应给予优先的开发权。

广东省贫困县名单

(28个) 一、全国性扶贫县(3个) 清远(1):阳山 韶关(1): 乳源 汕尾(1): 陆河 二、省级重点扶贫的特困县(13个) 清远(3):清新、连南、连山 梅州(3):五华、丰顺、大埔 河源(5):紫金、和平、连平、龙川、东源揭阳(1):揭西 韶关(1):新丰 三、广东省山区贫困县(12个) 韶关(3):翁源、始兴、南雄 清远(1):佛冈 梅州(2):蕉岭、平远 肇庆(3):怀集、广宁、封开 云浮(1):郁南 惠州(1):龙门 潮州(1):饶平

(33个) 一、全国性扶贫县(20个) 张家界市(1):桑植县 益阳市(1):安化县 岳阳市(1):平江县 郴州市(2):桂东县、汝城县 永州市(2):新田县、江华县 邵阳市(3):隆回县、城步县、邵阳县 怀化市(2):沅陵县、通道县 娄底市(1):新化县 湘西州(7):古文县、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凤凰县、 花垣县、龙山县 二、省级重点扶贫的特困县(13个) 张家界市(8):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郴州市、桂东县、 汝城县、宜章县、安仁县 郴州市(2):炎陵县、茶陵县 永州市(2):宁远县、双牌县 邵阳市(2):新宁县、新邵县 怀化市(4):麻阳县、辰溪县、新晃县、芷江县 娄底市(1):涟源市 湘西州(2):古丈县、吉首市 常德市(1):石门县

(49个) 一、全国性扶贫县(28个) 百色市(10):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 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河池市(9):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天鹅 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 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崇左市(2):天等县、龙州县 来宾市(2):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 南宁市(2):马山县、隆安县 柳州市(2):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 桂林市(1):龙胜各族自治县 二、省级重点扶贫的特困县(21个) 百色市(2):右江区、田阳县 河池市(2):金城江区、宜州市 崇左市(5):扶绥县、江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凭祥市 来宾市(2):象州县、武宣县 南宁市(1):上林县 柳州市(1):融安县 桂林市(3):灌阳县、资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贺州市(2):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 防城港市(2):防城区、上思县 梧州市(1):蒙山县

广东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一、本“标准”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3 年制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的工日定额以及建设部建规[1996]191 号文< 关于申请调整规划设计工日单价的函> 作为依据,参考<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 的升价比率进行修订。 二、对于1993 年国家颁布的( 城市规划收费工日定额) 所缺的项目,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测算的结果进行补充。 三、本标准为甲级资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标准,乙级、丙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本“标准”分别乘以0.9 、0.85 系数收费。 四、经济特区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深圳市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1999 年修订版) 收费。 五、本标准只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市场指导价,各规划设计单位可根据工作难易程度上下浮动。 六、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参照国际城市规划收费标准,由承担方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七、执行本“标准”的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颁发文件中的有关深度及质量标准,提供规划文件六套,其中城市总体规划须包括彩图一套,电子文件一套。委托单位要求增加的份数,另收工本费。 八、委托方负责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 包括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 ,承担方负责汇总,如委托方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要由承担方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的,其资料费、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加工费等费用由委托方支付。 九、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城市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经工商登记、并在广东省建设厅登记注册后,方可进入广东市场,收取城市规划设计费。 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遵守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转发深圳市建设局,规划国土局制止不正当压价竞争的通知>( 建设办设[1995]193 号) 的有关规定,不得进行不正当压价竞争。

河源市龙川田心镇

河源市龙川县田心镇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自 评 报 告 中共龙川县田心镇委员会 龙川县田心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四月

奋发图强谱写田心教育新篇章 ——龙川县田心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举全镇之力,聚全民之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教育事业。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要求,将创强工作的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于1977年从龙母镇析置,坐落于龙川县中部偏东,面积88.39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1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8万人。我镇地处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有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3A级旅游区——霍山旅游风景区。我镇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五兴龙临时工作委员会曾在境内霍山成立,五兴龙苏维埃主要领导人罗屏汉曾在我镇东友村领导革命斗争,其英魂至今仍守护着这片热土,中国革命史上杰出革命人士黄益和、骆达才等著名人物均出自这片土地。 我镇是文化昌明之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现以铜像祀于佗城南越王庙的明代尚书巫三祝以及清康熙进士巫荣是我镇塔峰村人,明代状元黄仕俊曾在境内居住并留下墨宝,还有一批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境内成长。我镇学子聪敏好学,积极上进。2005

年以来,我镇学子巫祖龙考取了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黄思平考取了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14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后。近三年来,在龙川范围内的田心籍学子黄志华、杨国康、巫苇苇等68名人员考取重点本科院校,巫运辉、黄梅平等考取硕士、博士,2014年巫慧妮考取了芝加哥市伊利诺伊大学博士研究生。 几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各行各业成绩斐然:先后荣获“2012、2013年度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2012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镇”等光荣称号。 我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16个,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7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学生4319人,其中,初中学生1317人,小学生1926人,在园幼儿1076人;教职工375人,其中,初级中学教师106人,小学教师203人,幼儿教师61,人幼儿保育员5人。全镇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72人,占85 %;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以上学历有47人,占44%,中学高级教师35人,小学高级教师153人。中小学专任教师资格证持有率达100%。教师学科结构与课程结构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教师初中13人,小学31人;小学英语、科学教师共28人。

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龙川县第一中学,前称龙川县立中学(简称“川中”),创办于191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学。龙川县第一中学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位于龙川老隆镇东风路,是川中的老校区,2004年秋迁往位于东江河畔的新城区水贝村新校区,开设高中部,老校区开始重新招收初中生(2000年停招初中)。 学校简介 简介 龙川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简称“川中”“龙川一中”,是广东省最早备案的公立中学之一,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九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当中,有当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萧殷,有成就卓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钟振如,有五夺世界摔跤冠军的优秀运动员钟秀娥,有第18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满军,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等一批现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

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曾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行政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错落有致,各种教学资源、设施齐全先进,管理规范有序,具有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花园式的特点。现有教学班74个,学生4089人,教职工323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6人,一级教师130人,研究生学历16人。2002年以来,先后有2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6人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先后有6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交流或刊物发表,160多位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学科“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有1800多人次获得奖励,承担有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规划项目《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制式教师培训初探》,全国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与实验的研究》等5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

广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引

广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主要职能与构成 (2) 第三章工作程序 (4) 第四章委员的聘任资格和责任 (5) 附件一城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建议 (7) 附件二城市规划委员会机构设置示意图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根据《城市规划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条例》,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城市规划委员会是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受城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向城市人民政府提出审议意见。 第三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经费纳入城市人民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第四条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条例》要求,参照本指引制定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议事规则(含委员会的产生、任期、议事规则等),同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章主要职能与构成

第五条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一)审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专项规划; (二)审议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方案,核定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审议城市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四)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职责,包括:审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的地方性技术规则、规定等。 第六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设区城市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不少于二十一人的单数成员组成,县级市和县城的城市规划委员会由不少于十五人的单数成员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二分之一。委员由城市人民政府聘任,换届工作与政府同步,在政府换届后的三个月内完成。 第七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应当包括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建设、市政公用、发改、国土、交通、环保、文化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第八条城市规划委员会中的专家和公众代表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自愿、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进行推选。专家不包括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城市规划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市(县)长担任;副主任委员一至三名,由常务副市(县)长、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县)长等市(县)政府领导担任;设秘书长一名,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 第十条城市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3—5名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主任由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担任,办公室成员由秘书长提名,报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聘任。作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办公室在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办公,负责处理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并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城市规划委员会各项章程、工作规则的起草工作; (2)负责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的组织工作,包括会议筹备、会议记录和审议意见的起草、以及会议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等;

广东龙川县一建材厂发生事故致人死亡

广东龙川县一建材厂发生事故致4人死亡5月2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乌石坝深坑沥龙富建材厂砂浆搅拌场发生一宗4人死亡事故。 接报后,河源市委书记丁红都当即作出批示,要求龙川县迅速组织 力量开展救援,科学处置,切实杜绝新增人员伤亡;河源市安监局 要立即组织专家团队指导现场处置,严防次生事故发生;龙川县委、县政府要妥善做好死亡人员家属的安抚等善后工作;要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在全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消灭安全 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长彭建文、市委副书记彭定邦致 电龙川县主要领导,要求龙川县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妥善做好死亡 家属的安抚及善后工作,做好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常委、常务 副市长黎意勇率领市安监、公安等有关部门赶赴龙川,听取了龙川 县有关事故情况汇报,并就事故的调查及死亡家属安抚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依法依规、实事求实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企业和相关 监管部门责任人的责任。河源市政府成立了调查组,进驻龙川,开 展事故调查工作。 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县长杨利华等接报后,立即率县委办、县府办、应急办、公安局、安监局、水利局、住建局、环保局、丰稔镇

党委、政府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 工作,维护事故现场秩序,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经初步调查,龙川县丰稔镇龙富建材厂的砂浆搅拌场未经审批非法 生产。事故当天,该厂员工谢某材(男,47岁,龙川县黄石镇人) 进入盛装少量碱水的圆白色胶桶(高2.75米、直径2.13米,上盖口径约0.6米)内修补,疑似晕倒后,谢某强(男,35岁,龙川县黄 石镇人)、赖某艺(男,46岁,龙川县黄石镇人)、黄某(男,29岁,龙川县麻布岗镇人)3人相继进入桶内进行营救,均发生疑似晕倒现象;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报120指挥中心求援,并将桶内人员 救出。赶到现场的120救护人员确认,上述出事人员均已死亡。 事故发生后,龙川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黄添胜任组长、县长杨利华 任执行组长的事故处置协调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对事故处置工作和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要求迅速查明 死亡直接原因和事故发生原因;全力做好善后处置和社会稳控工作;及时上报并发布有关情况,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迅速对所有建筑工地和搅拌厂进行全面排查,防止发生类似事故;全力配合市调查组工作,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一、本“标准”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3 年制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的工日定额以及建设部建规[1996]191 号文< 关于申请调整规划设计工日单价的函> 作为依据,参考<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 的升价比率进行修订。 二、对于1993 年国家颁布的( 城市规划收费工日定额) 所缺的项目,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测算的结果进行补充。 三、本标准为甲级资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标准,乙级、丙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本“标准”分别乘以0.9 、0.85 系数收费。 四、经济特区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深圳市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1999 年修订版) 收费。 五、本标准只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市场指导价,各规划设计单位可根据工作难易程度上下浮动。

六、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参照国际城市规划收费标准,由承担方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七、执行本“标准”的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颁发文件中的有关深度及质量标准,提供规划文件六套,其中城市总体规划须包括彩图一套,电子文件一套。委托单位要求增加的份数,另收工本费。 八、委托方负责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 包括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 ,承担方负责汇总,如委托方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要由承担方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的,其资料费、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加工费等费用由委托方支付。 九、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城市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经工商登记、并在广东省建设厅登记注册后,方可进入广东市场,收取城市规划设计费。 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遵守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转发深圳市建设局,规划国土局制止不正当压价竞争的通知>( 建设办设[1995]193 号) 的有关规定,不得进行不正当压价竞争。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Planning Guidelines of Urban Greenway in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1年7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涵义及构成 (2) 3 目标和原则 (3) 4 选线方法 (6) 5 基本要求 (8) 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 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

1 总则 1.1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 2.1涵义 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构成 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绿廊系统 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人工系统 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标识系统:包括信息标识、指路标识、规章标识、警告标识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