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选商学院学生必读书单资料

精选商学院学生必读书单资料

20本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籍

最近,《福布斯》杂志评出了上个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二十本商业书籍。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阵痛期,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威胁及来自日本的经济压力使美国人的日子很不好过,商业书籍也因此被尘封一时。但在接下来的80和90年代,美国经济保持了二十年的持续增长,一大批优秀的CEO 如比尔·盖茨、李·艾科卡、唐纳德·特朗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商业书籍的出版和发行也因此空前活跃,本次评出的二十本书按类别分为管理类、叙事类、投资类及传记类。它们分别是:

汤姆·彼得斯错了吗?

管理类书籍在整个排行榜上所占的比重最大,其中汤姆·彼得斯Thomas Peters1982年,最开始源自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个内部项目。当时的美国商业界正倍受日本公司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的困扰,日本公司普遍采用的严格的制度化管理让这个战败国的经济迅速崛起。面对强烈个人主义精神的员工,美国公司领导成了被长期讥笑的低能者。汤姆·彼得斯与罗伯特·沃特曼的《追求卓越》成了美国商业的拯救者。这本书为管理设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而非强调面临的难题。彼得斯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几乎为未来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

1.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

2.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

3.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

4.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其生产力,避免“我们”和“他们”这种对立情绪

5.以一种被称为“走动式管理”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

6.“专注于自身”以保持商业优势,因此避免了无关的风险

7.组织结构简洁,人员精干

8.对目标同时保持松紧有度的特性,但却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

今日的企业领袖没有人不承认深受汤姆·彼得斯原则的影响。《追求卓越》成为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书籍,这本书甚至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熟。汤姆·彼得斯也成了一位标志性的明星人物。

今日的汤姆·彼得斯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彩,人们甚至开始遗忘他了。在《追求卓越》出版20周年之际,汤姆·彼得斯亲自撰文,讲述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和

过程,他的观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他承认当时自己说了一些谎话。对于试图为商界确定未来日程的精英来说,《追求卓越》背后的故事提供了一系列不可多得的教训。此书引导的潮流向我们展示了20年来商业世界急剧变化的生动图景。

“我们忘了贴一个警告标签。注意!没有永恒的东西。任何东西吃得太多都会有毒。请记住:商业中所有事情都是悖论。为达到追求,必须持之以恒。而当你持之以恒之时,你就容易受到攻击。你看,这就是悖论。面对它吧!”这是此书出版20年之后汤姆·彼得斯的再一次表白,“卓越只是一种过于静态的观念,而世界实在变化太快了。”

好公司能否变成卓越公司

排名第二的是吉姆·柯林斯(James C. Collins)和杰里·波拉斯(Jerry I. Porras)的著作《基业长青》。在书中作者对那些有见识有远见的公司进行了介绍。许多人认为一间公司的持续成长依赖于几位优秀的CEO的持续运作,但本书的作者却告诉人们,对一个企业而言,一群聪明人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敢于进行新尝试比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领袖更重要,而拥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并为之奋斗则是企业的关键所在。

吉姆·柯林斯的另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同样榜上有名。

《基业长青》这本书研究了18个基业常青公司的成功经验。这些公司包括沃马特、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行业领袖,本书研究的是事件,是人性。作者从人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公司的成长和巩固。作者分析的是公司、组织以及人在组织中的作用。作者从公司的角度分析了使得企业长远发展的优势,以此分析企业取得这些优势并长期发展的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来达到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公司特性,从而保证长久发展。

为了进一步探寻那些优秀的公司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因素,2001年,吉姆·柯林斯又出版了一本《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可说是《基业长青》的姊妹篇。还在出版《基业长青》之时,柯林斯就提出,好的公司能否变成卓越的公司?如果能够,他们如何才能实现呢?之后,他们对1400多个公司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是可以达到的。那些由优秀的公司变为伟大公司的佼佼者并不一定都拥有最新的技术、最擅长管理的CEO,他们最有力的武器是他们的公司文化,一种激励每个人都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工作的文化。综合这两本书,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由一个优秀的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那些正在变革的路口,不知要去向何方的公司或许能在科林斯的书中找到一些提示和方向。

《公司再造》潮流的起落

《追求卓越》和《基业长青》集中介绍企业如何取得超人的成就,而排名第三的《公司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则聚焦在企业如何进行自我改造。书中研究了福特、IBM及贝尔公

司的案例并介绍了相关的成功经验。

1993年,迈克尔·汉默Michael Hammer James Champy出版了《再造企业》一书,系统阐述了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思想,提出再造企业的首要任务是BPR,只有建设好BPR,才能使企业彻底摆脱困境。至此,BPR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像一股风潮席卷了整个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

BPR就是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Value Chain),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实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惟其如此,BPR才被捧为“恢复美国竞争力的惟一途径”。

BPR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一本书那么简单,隐藏在BPR背后的是深刻的技术、经济以及管理变革背景。

资本主义进入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供大于求的现状促成了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进入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的尴尬困境,企业陷入了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的局面,产品竞争力与亚太国家相比陷入不断下降的局面。美国的企业迫切期望改变这种现状,走出低谷,从70到90年代陆续出现的新型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为BPR奠定了腾空而出的基础条件。

90年代初应运而生的BPR正好迎合了企业的这种思想和需要。BPR完全满足了欧美企业急于走出经济萧条、寻求持续增长和适应新的商业规则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学术界在迷茫中寻求管理思想革新的迫切心理。

BPR从1990年概念的诞生,短短3年的时间,到1993年达到顶峰,在美国几乎形成一股风潮,同时还波及到日本、德国等其他工业化国家。1990年到1995年是BPR在欧美最为鼎盛的时期。90年代末期,经济的持续稳定导致BPR成为美国企业率先遗弃的对象。

另一本受欢迎的书籍《高效人群的七种习惯》着重介绍个人管理。这本书虽然已经出版了十多年之久,并已达到了上千万的销量,但时至今日仍然是图书市场上的宠儿。有趣的是,虽然数以千万计的人购买了它,但人们的平均工作效率似乎并没有比十年前有所提高。本书作者史蒂芬·柯维却因此名声大振,他的私人公司富兰克林·柯维(Franklin Covey)在2001年的销售额高达5亿2000万美元。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作者当数彼得·德鲁克。他所写的管理学著作早在托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之前。在本次评选中,他的《德鲁克的核心思想》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

杰克·韦尔奇:再老也会让你惊讶

CEO的传记历来都是出版商追捧的对象,然而最早的CEO传记——1985年由Bantam出版公司推出的《艾科卡》(《Lacocca》)在此次评选中却榜上无名。同样名噪一时的传记体书籍《交易的艺术》(1988年,Random House公司出版)也与排行榜无缘。

由华纳公司出版的《杰克·韦尔奇自传》受到评选人士的一致认可。近来,CEO杰克·韦尔奇虽然在婚姻问题上颇受争议,但他仍然被公认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杰出的CEO人选。同他合著该书的《商业周刊》的约翰·伯恩的著作《价值链》也在评选中颇受关注。

杰克·韦尔奇在担任通用公司CEO的20年中,带领这个工业巨人积累了超过4500亿美元的市场资本,并使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企业领导。他提倡并促进了现代企业的电子商务、6∑体系——即在100万次生产或服务作业中的瑕疵率不超过6次、质量体系和全球化进程。同时,他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企业哲学和管理方法。其理念是打破一切界限地吸收有用的思想;把人当成企业的核心;建立自由的投入产出模式,以抵御官僚主义的产生。

杰克带领通用公司进入了“中子杰克”时代,他在每一个通用企业中推行“整顿、出售和关闭”的策略,从而使通用公司逐步裁减了10万雇员;他通过购并RCA公司为通用未来的赢利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有失误的时候,但是杰克能够用一种坦诚的心态去面对失误。在“自大的自己”这一章中,他承认收购Kidder Rreabody公司是自己最大的失败,因为该公司和通用公司的文化背道而驰。对于在职业生涯最后一年煞费苦心地收购霍尼韦尔并遭遇失败的全过程,本书也做了详尽的交代。这位善于自嘲的经理人说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再老也会有让你惊讶的事情。的确,如果韦尔奇撰写自传续集的话,他会向读者解释他的婚姻危机和关于巨额退休金的满城风雨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