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化经营的高速发展阶段,_______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

A、进出口贸易

B、国际间接投资

C、对外直接投资

2、在国际化经营的初始发展阶段,活动方式主要以________为主。

A、进出口贸易

B、国际间接投资

C、对外直接投资

3、当企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地选择能对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机会的海外市场,并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时,企业处于其国际化过程的________阶段。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

4、当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有关经营方式的选择来达到对海外市场渗透和扩展的目的时,企业处于其国际化过程的________阶段。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

5、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________将成为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

6、当一个企业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其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是_。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

7、当一个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________成为可行的经营方式。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

8、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这一动机在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

9、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受不同层次、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立评价指标时要有________。

A、目的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10、在“冷热”分析法中,下列因素更多强调其对国际经营活动积极影响的一面的是________。

A、市场机会

B、地理和文化差异

C、自然阻碍

11、下列方法中,主要用于对国际经营环境的对比分析的是

A、“冷热”分析法

B、等级尺度法

C、多因素评价法

12、决定一个企业究竟是将其技术秘诀作为商品出售,还是以此为依托在海外从事直接生产和销售的关键,是其拥有者的________。

A、财务能力

B、内部化倾向与能力

C、管理者个人能力

13、描述企业在不同进入方式下,影响其国际经营的组织体制和决策能力的要素是________。

A、控制程度

B、资源投入的沉淀性

C、风险程度

14、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高,当地反应化的压力低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______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

15、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的________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

16、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______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

17、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低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______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

18、从战略的角度讲,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可以达到哪些效果,以提高竞争优势:________。

A、转移特殊竞争力

B、获得区位经济效益

C、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D、形成最佳经验曲线

19、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经营必然引发________的国际化。

A、信息资源

B、附加价值

C、文化

D、A与C

20、企业经营国际化,若信息资源过度转移,会导致________。

A、技术空洞化

B、本国就业不足

C、文化磨擦

D、贸易磨擦

21、企业国际化经营时,一般会经历以下进程,请按顺序排列_______。

①全球化经营②在销售市场建立经营基地

③追求低成本而在国外开设生产企业

④在国外直接投资⑤开展进口业务

A、⑤④③②①

B、⑤③④①②

C、⑤③④②①

D、④⑤③②①

22、为了提高轿车工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性,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诸项国家产业政策中哪项最具有可操作性:________ 。

A、强制关闭达不到经济生产规模的厂家

B、通过行政干预对达不到经济规模的厂家实行联合经营

C、在限制轿车进口数量的同时,努力扩大国内轿车市场的规模

D、积极扶持规模大的厂家,努力提高其轿车的市场竞争力

23、形成管理外部环境中政治环境的因素包括有________。

A、国家的法律

B、社会舆论

C、政府机构

D、价值观念

24、20世纪60年代日本产品进军美国市场前,先在澳大利亚进行产品销售试验,以便积累经验。后来在美国销售成功后,发现两地的销售情况差不多,以后就再也未曾采用这一做法。这一情况说明:________。

A、试销做法过于谨慎,多此一举

B、试销做法代价太大,不宜多用

C、不作调查即跨国经营虽然冒失,但可在实践中纠偏而取得成功

D、做销售试验应直接到目标市场国去做,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25、一家用器械制造商以往从未向美国大型百货提供过产品,最近却与西尔斯百货公司签订了一份3年期合同,将其洗衣机产品40%的生产量集中出售给西尔斯公司。这一行为使该制造商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________。

A、环境复杂性降低

B、环境复杂性升高

C、环境动态性降低

D、环境动态性升高

26.国际化经营的特征有————

A.国际贸易B.跨国界经营C.多元化经营D.资源共享

E.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

27. 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是_________

A.利用优势能力

B.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

C.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

D.抵御和分散风险

E.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28.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反映各国文化环境的几个指标有__________

A.权力距离

B.风俗习惯

C.不确定性的避免

D.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

E.男性化或女性化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习题 一、填充题 1.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__________。P48 1.国际化经营2.跨国界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和______方式。P48 2.国际贸易,特许,劳务输出,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3.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国际化经营的初始发展阶段,活动方式主要以______为主。 P48 3.进出口贸易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______、______的不断深化以及__________的不断扩大,各国企业纷纷以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4.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世界市场 5.在国际化经营的高速发展阶段______,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5.跨国公司 6.在国际化经营的高速发展阶段____,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6.对外直接投资7.从企业的发展来看,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从______到______的过程。7.被动,主动 8.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国际化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P48 8.出口阶段,非股权安排阶段,直接投资阶段 9.______通常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初方式,也是企业尝试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 P48 9.出口 11.在非股权安排阶段,_____、_____、____等非股权安排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方式。 P49 11.特许经营,合同制造,管理合同 13.在直接投资阶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不再仅仅以一般_____为目标,它还希望通过生产的国际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______,并最终实现生产利益和商业利益等综合利益的最大化。13.商业利益,资源优化组合 15.国际经营所面对的环境的____和___往往随着国际化经营的地理范围和目标市场的扩大而愈趋扩大。15.多元性,复杂性 16.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多元化的国际经营可以______。16.降低国别风险 17.国际企业管理的一体化的表现之一在于,通过____来保证公司全球战略的实现。 17.分级计划管理 20.____优势是国际化经营的前提。20.所有权 2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以追求______为基本前提的。21.经济利益 22.一个国家的______、有无______、市场对外来产品的____,都直接关系着海外经营机会的大小。P41 22.市场大小,市场潜力,准入程度 23.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带有____,而文化因素则带有______。 P41 23.强制性,习惯性 24.霍夫斯泰德把文化因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五个维度。 P41 24.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 25.______是出口进入方式面临的最大问题,____是出口方式的另外一个缺点。P49 25.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较大,控制程度低

全球化对管理者的要求

全球化对管理者的要求 走进一家企业,从的身上往往能看出企业的生存状态。专家们研究5S 的作用,说一个衣着整洁的员工,不会允许自己的产品不清洁、不干净、有缺陷,从而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同样,一个注意自己形象的员工,也会增加对自己的工作的自豪感,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更加追求良好的工作业绩。那也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谐吧。 企业从国内走向国际,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一是使员工目标和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二是强调思想的开放和认识的先进性,三是指导对工作方法方式进行调整。 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其实应该从两个方面说,一方面是一些好的方面,员工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员工行为与企业利益的高度一致、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令我感动,这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另一方面是员工、特别是干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之大令人震惊,接受的往往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只有疲于奔命,做到哪算哪,永远找不到那种对自己工作业绩比较满意的自我成就感。

新的模式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与新的标准相对应的方式如何建立,很多员工普遍有一种对老的模式的厌倦,对新的模式的向往,如何利用这一机会,顺利的推行改革,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的问题还是思维方式,而首先是建设一个新公司的方向性问题。我们提出的三点目标:出产品,提升企业总水平,建成示范企业,应该是新公司真正的目的,这一目标值得大力宣传和强化。这本身是我们建设之初所领悟到的集团的战略思想,但即使作为中层管理者的我们,对这一目标的信心也发生了动摇。我们体会到的思想是:不惜一切手段尽快盈利,尽快赚钱。 仅仅宣传这一目标还不够,战术上还得同战略相配合,在资源配置上也需要相配合。 管理决策与经济分析 首先提一提具体决策是否与标准相匹配的问题,以初期简单的托盘配备的例子来说,一是这一需求并不是没有预料到,申请的 50 个托盘批了 15 个,包装箱又还没定下来,能把产品放到哪里去呢?二是申请的 50 个托盘多不多,可能性之一是不多,可能性之二是多了五个或者十个,考虑到短轴距启动时肯定要再次增加需求,这就成了五个或者十个早买了半年的问题,也就是 2000 块钱早花了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一、全球化内涵 (一)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国家日益增长的紧急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二)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口额占GDP得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三)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某一产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衡量产业全球化的关键指标包括:该产业跨国贸易额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跨国投资额在该产业实现的投资额中所占的百分比等。测量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和测量国家或地区的全球化程度用跨国指数和国际化指数。 (四)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或地区交流程度 二、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 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的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和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比较。管理这要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即一般环境(主要是国家和文化)和任务环境(主要是供应商、竞争对手、销售商、顾客和劳动力市场与工会),以及理解这些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政治与法律环境 (1)国家政治体制:指东道国国家的国体和证券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 (2)政治的稳定性:东道国证据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 (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政策上,主要是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和限制程度,对国外经营者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法律环境:本国和东道国颁布的各项法规,以及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和国际贸易法规等。 2、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包括三种类型:自由市场经济、命令经济和混合型经济。

《管理学》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管理学》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1.什么是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 答: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国际化经营经历以下阶段: (1)初始发展阶段:从 19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方式主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跨国投资的方式较少且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也十分有限,此时的跨国投资主要是被当作各发达国家企业保卫各自海外市场的防卫手段。 (2)高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企业纷纷以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国际化经营的产物——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在这一阶段里,虽然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崛起,并成为国际化经营中的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 (3)全球竞争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市场日趋开放,国家间、企业问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化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载体。利用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构建并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国际化经营经历以下阶段: (1)出口阶段。出口贸易通常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初方式,也是企业尝试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一般来说,企业的出口活动开始是偶尔的,然后才是主动和大规模的。如卡乌斯基尔就曾指出,企业出口活动的展开是由不规则的行为为起点,然后再逐步走向间接出口方式为主的试

全球化与管理

全球化与管理 本章纲要 本章共分三节,在考研试题中,可能会在案例分析中涉及。在第一节中,从不同层面上对全球化内涵进行分析;在第二节中,介绍了全球化经营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的具体内容 ,强调了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以及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在第三节中,着重讲解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和组织模式。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重点知识梳理 一、全球化的概念 1.概念:涉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约翰·费耶维舍) 2.方式:国际贸易、特许、劳务输出、国际投资 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管理道德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企业的价值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全球化与管理者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全球化与 管理 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说全球化是一事实,是指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越来越高。说全球化是一过程,是指其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 3.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的阶段,可以从历史发展和企业发展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全球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从企业的发展来看,全球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二、全球化内涵 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定义和理解全球化。 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三、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管理学》第三章重难点

《管理学》第三章重难点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全球化内涵 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 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 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

标包括: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 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全球化产业的市场往往由若干个全球化公司所主导。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 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布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二、全球化与管理者 1.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1)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①政治与法律环境 世界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并且这些制度还在不断地变化。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充分理解不同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内涵与运作方式。 a.国家政治体制。指东道国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如国家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结构以及选举制度、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 b.政治的稳定性。指东道国政局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如国家领导人的更换、政府的更迭可能导致国家政体的变化以及政治主张的改变。 c.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这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的政策上,主要是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和限制程度,对国外经营者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 d.法律环境。指本国和东道国颁布的各种法规,以及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和国际贸易法规等。 ②经济和技术环境

管理学第三章复习重点 (1)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第一节全球化内涵 一、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国家日益增长的紧急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二、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口额占GDP得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三、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某一产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衡量产业全球化的关键指标包括:该产业跨国贸易额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跨国投资额在该产业实现的投资额中所占的百分比等。测量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和测量国家或地区的全球化程度用跨国指数和国际化指数。 四、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或地区交流程度,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的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和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比较。管理这要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即一般环境(主要是国家和文化)和任务环境(主要是供应商、竞争对手、销售商、顾客和劳动力市场与工会),以及理解这些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一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 政治与法律环境 (.1)国家政治体制:指东道国国家的国体和证券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 (.2)政治的稳定性:东道国证据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 (.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政策上,主要是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和限制程度,对国外经营者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法律环境:本国和东道国颁布的各项法规,以及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和国际贸易法规等。2 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包括 三种类型:自由市场经济、命令经济和混合型经济。 (.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价格与数量由供求关系所决定,资源由市场进行配置。 (.2)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 (.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衡量市场规模指标: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分布状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等 (.4)技术发展水平 (.5)社会基础设施: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通信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 .3 文化环境。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等反映文化环境的指标: (.1)权力距离 (.2)不确定性的避免 (.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 (.4)男性化或女性化 (.5)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 (二)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第三章 全球化与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习题 一、填充题 1.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 2.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 3.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 反映在商务、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4.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 口额占GDP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5.那些只局限于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的业务正在逐步的减少,如今的 管理者都必须要具有全球化视角。 6.管理者需要理解和掌握一些全球化所必须的关键能力有国际商务 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7.在全球范围内,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三大类型:自由市场经济、命 令经济、混合型经济。 8.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 道德行为准则和教育程度等构成的环境因素。 9. 文化因素于与政治因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都带有强制性,而文化因素则带有习惯性。 10.霍夫斯泰德把文化因素分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等几大因素。 11.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全球化程度依赖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开放程度、关税保护政策、习俗、惯例等。 12.为了成为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四种关键知识与能力,即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视角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 13.企业应该在外部环境评估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如何进行国际经营。 14.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国际直接投资。 15间接出口是一种与目标市场联系较松的进入方式,一般也是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 16直接出口是出口阶段的高级形式。 17.非股权安排又被称为合同安排 18.非股权安排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特许、合同制造、管理合同等。 19.特许是当事人一方将其技术、商标、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由后者按照合同规定使用的交易行为。 20.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控制权的获得是通过股权的占有来实现的。 21.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主要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新建进入和购并进入等多种方式。 22.横向购并是指隶属于同一产业部门、其产业属于同一产品市场的企业购并。 23.横向购并是指对与国际企业母子公司在产品经营中有着前后生 产过程,销售与生产之间联系的企业的购并。

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暨峰会于2005年12月7日至8日于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演讲实录: 赵曙明: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这壹次有机会到北京参加首届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本人获得这个大奖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组委会。今天下午以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题目跟大家壹起讨论。我从三方面介绍壹下,壹个是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第二个是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最后讲讲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 全球化是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为新经济产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作为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的优势工具,人力资源管理于全球竞争当中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人才国际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的挑战,从而使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要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怎么做。因此全球化问题引发壹系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组织能力的建设,员工生涯的发展,以及员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转变。 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步融入全球化,进入全球化的进程,为了克服环境当中不确定因素,且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度再造,运用全球战略和政策解决自身遇到的新问题,于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的管理面临着挑战主要是来自于俩方面,壹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变化,另外壹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企业管理的变化,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要面临俩大挑战,壹大挑战经济社会的变化、另外是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导致企业管理的变化。因此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讲,壹个成功的全球企业应该具备独特的技能和视野,世界且能够接受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宗教、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对产品、服务的影响力,能够于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能够采取有效激励政策激励员工,且且于全球范围共享自己的智慧,保持尊重各地条件的同时,也要建立各地全球的精英,企业要建立壹种网络,要保证壹个地方继续发明能够于全球分享,我国于改革开放以后世界500强有400多家企业到中国来投资,过去大多数企业均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虽然高科技企业,可是来中国投资大部分均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从最近几年来见,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把研究开发中心和工程中心移到中国来,这里面能够见到,壹方面跨国公司把研究开发放到中国,也就是高端人才竞争的问题,从这角度来讲需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第二方面信息的网络化、电子通信、计算机包括国际互联网以及其他技术迅速发展,消除企业和人和人之间地理隔离,创造了壹个不受地理边界限制和束缚的全球工作环境,新技术发展,不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企业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比如通信设备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企业销售和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客观上重新分配企业的内部权利,将不断重新定义工作的时间和工作的方法,社会的知识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将从事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未来企业能不能有竞争力,关键见企业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掌握知识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研究如何学习知识,怎么通过学来的知识创造更多的知识,怎么销售知识,这是社会知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进壹步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应的组织安排纳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持续的学习、和持续的员工培训和开发,被视为企业战略性的武器。 上午壹些总裁和高管人才介绍了企业里面把人力从培训和开发的角度,能够进壹步开发员工创造力。如何将知识转化智慧资本。另外壹方面人才国际化,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比如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等,逐步成为资源流,于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于全球范围内谁有壹流的国际人才就会强占发展制高点,从国际人才流动特点,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流下发达地区,特别是流到美国,华裔占1/3。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的资本和技术不断涌入,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于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仅仅通过防守的战略守住人才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从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推动下来见企业的生产活动,从20世纪50以来对技术的依赖,转变50年代90年代对电子技术的依赖,到90年代以后对信息技术的依赖,随着企业生产类型、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劳动手段等等特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企业管理的变化。 从企业的生存基础的变化来见,企业家创立企业的哲学和价值观决定企业的使命,企业使命决定企业战略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管理者应该经常静下心来想想这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而行,企业需要赢利,企业的使命必须超过金钱,低级的使命不能造就卓越的组织,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从企业生存跟环境,越来越多企业注重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

第三章 全球化与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习题 一、填充题 1.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 2.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 3.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 反映在商务、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4.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 口额占GDP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5.那些只局限于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的业务正在逐步的减少,如今的 管理者都必须要具有全球化视角。 6.管理者需要理解和掌握一些全球化所必须的关键能力有国际商务 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7.在全球范围内,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三大类型:自由市场经济、命 令经济、混合型经济。 8.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 道德行为准则和教育程度等构成的环境因素。 9. 文化因素于与政治因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都带有强制性,而文化因素则带有习惯性。 10.霍夫斯泰德把文化因素分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等几大因素。 11.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全球化程度依赖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开放程度、关税保护政策、习俗、惯例等。 12.为了成为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四种关键知识与能力,即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视角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 13.企业应该在外部环境评估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如何进行国际经营。 14.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国际直接投资。 15间接出口是一种与目标市场联系较松的进入方式,一般也是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 16直接出口是出口阶段的高级形式。 17.非股权安排又被称为合同安排 18.非股权安排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特许、合同制造、管理合同等。 19.特许是当事人一方将其技术、商标、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由后者按照合同规定使用的交易行为。 20.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控制权的获得是通过股权的占有来实现的。 21.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主要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新建进入和购并进入等多种方式。 22.横向购并是指隶属于同一产业部门、其产业属于同一产品市场的企业购并。 23.横向购并是指对与国际企业母子公司在产品经营中有着前后生产过程,销售与生产之间联系的企业的购并。

全球化管理制度

查尔斯·汉迪:全球化管理 查尔斯·汉迪,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 他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欧洲屈指可数年的“最像管理哲学家”的人,并把他评为仅次于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大师。 他的全球战略管理思想为管理者批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被现实中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诸如佳能、惠普等)在不遗余力地实行着。 【思想概述】 查尔斯·汉迪认为,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的跨国经营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新选择更加宽泛的全球化管理思想,同时进行必要的管理创新。他对全球化管理思想作了深刻地剖析,使许多企业充分认识到实行全球化管理的重要性。 查尔斯·汉迪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有机融合,他自己称之为“文化合宜论”。以文化带动管理,以管理发展文化,组织与个体并重、利润与道义共存,这些是非常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在人们越来越成为组织的奴隶、机器的奴隶、工资的奴隶的今天查尔斯·汉迪“以人为本、文化共融”的管理思想理论,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背景故事】 查尔斯·汉迪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神职家庭,他在英国完成大学教育后,先后在东南亚和伦敦的壳牌公司工作,并升任高级管理职务。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学习,开台对组织管理及其运作的理产生了兴趣。后来,返回英国创办了首家管理研究生院——伦敦商学院,并成为该学院的全职教授,专注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教学和咨询。现在他是一名独立的作家、学说家,自称为“社会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理解组织》、《工作的未来》、《管理众神》、《空雨衣》、《非理性的年代》等。2002年出版的《大象与跳蚤》,阐述成熟的公司(大象)如何利用创新型人才(跳蚤)来持续推动改革,保持公司的活力。被《财富》杂志和《商业周刊》评为最受欢迎的撰稿子。 【思想精要】 “全球化”这个词,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使得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使得相当多的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这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747客机,所需要零部件来自国外的1500家大公司和1.5万家中小企业。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的玛雅塔敞篷车,设计工作在美国加州,筹资在日本,样车在美国制造,主要零部件来自日本,组装在墨西哥,销货市场在美国。在美国市场畅销的芭比娃娃玩具,原料来自中东石油生产国,经过中国台湾提炼为半成品,假发来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在中国广东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加工组装。所有这一切企业的变化在向我们昭示着全球化管理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经营改变着企业管理的方式,迫使企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跨国企业必须实行全球化战略管理。

全球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挑战

全球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商品、服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大量、自由地流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加速了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大量地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同时,由于商品、服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总量不断的增大,进一步深化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和一体化程度。 2、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世界经济大国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局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增长,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更加紧密。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整体经济变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日益增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既深受外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3、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参与国际活动的国家的增多,为了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北汽有限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研究争夺市场,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这种竞争在宏观上表现为国与国之间关于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竞争,微观上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关于经营战略、品牌、资金、成本、市场等的竞争。 4、二重性。对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而言,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参与其中,一方面能够获得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经济主权的侵蚀、激烈的竞争、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等。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习题答案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 1.国际化经营 2.国际贸易,特许,劳务输出,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3.进出口贸易 4.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世界市场5.跨国公司 6.对外直接投资 7.被动,主动 8.出口阶段,非股权安排阶段,直接投资阶段 9.出口贸易 10.间接出口,直接出口 11.特许经营,技术转移,合同制造12.非股权安排 13.商业利益,资源优化组合 14.风险性,动态学习,积累,反馈15.多元性,复杂性 16.降低国别风险 17.分级计划管理

18.扩张规模,扩张市场 19.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特定优势 20.所有权 21.经济利益 22.市场大小,市场潜力,准入程度23.强制性,习惯性 24.权利差距,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 25.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较大,控制程度低26.控制权 27.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的沉淀性,风险程度 29.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邻近市场、全球市场 30.间接被动参与国际贸易阶段、直接主动参与国际贸易阶段、非股权安排阶段和国际直接投资阶段 31.所有权,内部化 32.独资,合资进入,新建,兼并进入33.资源的投入沉淀性 34.不确定

36.人口数量和增值速度、人口分布状况、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市场消费水平、消费性 质和消费结构、市场竞争态势 37.跨国界经营,多元化经营,资源共享, 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 38.组织体制,决策能力 二、单选题 1.C 2.A 3.A 4.B 5.A 6.B 7.C 8.C 9.B 10.A 11.A 12.B 13.A 19.B 20.A 21.A 22..D 27.D 28.A 三、不定项选择提 18.ABC 23.AC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 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 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

管理学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2016/1/14 14:05:00试从适用条件、特点。优缺点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全球战略。 (1)国际模式:国际模式是一种由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递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在国际模式下,子公司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根据当地情况革新产品的自由,但像研发这样的核心能力倾向于集中在母公司。子公司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概念上依赖于母公司,需要母公司进行大量的协调和控制。 国际模式的一个突出的缺点是它不能为子公司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使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反应。此外,它通常不能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 (2)多国模式:与国际模式相比,多国模式中母公司虽然也行使最终控制权,但它赋予子公司很大的自主权,各子公司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多国模式下,每个子公司是一个自治的单位具备这样的自主性,每一个子公司能够按照当地客户的品味和喜好,以及当地的竞争环境、政治、法律和社会结构,对产品和策略进行“量体裁衣”。多国模式的优点是允许子公司根据当地的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很少需要公司总部来进行协调和指导。同时,由于子公司是自治单位,产品和服务很少在子公司之间相互转移。 多国模式的主要缺点是较高的制造和重复工作。尽管多国模式中核心技术也由母公司向个东道国传递,但不能通过实行集中制造和向全球市场提供标准产品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由于多国模式倾向于将战略决策权分散,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难以向竞争对手发起协调一致的全球性的进攻。 (3)全球模式:全球模式的特点是由母公司集中决策,并对海外的大部分业务实行严格的控制。那些采取低成本全球竞争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这种模式。采用全球模式的公司通常在成本最低和技术最好的地方进行生产,将标准化的产品向全球市场销售。 这些公司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使用全球模式的公司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而且这类公司还必须为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产品转移确定价格。 (4)跨国模式:在全球经济中,要想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同时从适应当地情况、转移技术和节约成本中追求利润,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同时获得全球扩展的所有利益。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组织模式——跨国模式。 跨国模式的特点是将某些职能集中在最能节约的地方,把其他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的适应当地的情况,并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在采用跨国组织模式的公司中,某些职能特别是研发倾向于集中在本国进行,其他一些职能也集中。 但不一定必须在本国。为了节约成本公司可以把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全球规模的生产厂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把需要技术型劳动力的工厂建立在技术发达的国家。 其他的职能,特别是销售、服务和最后组装,倾向于交给各国的子公司,以便更大程度地适应当地的情况。因此,大部分零部件集中地工厂制造以实现规模经济,然后运

全球化管理的关键能力的概念

一、全球化管理的关键能力的概念 全球化管理者得关键能力是:要成为全球化管理者,其必须具备四种关键知识与能力,即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视角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 1.国际商务知识 国际商务知识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对管理者所负责的所有国家或地区的一般环境因素的深入了解,如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历史等;二是对管理者所负责的业务的任务环境因素的深入理解;如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销售商等;三是深入理解一般环境和任务对市场和商业活动的影响,并能够有效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成为一名有效的全球化的管理者,首先需要参加培训,阅读大量书籍,并与相关的专业人士和商业人士交流与讨论;其次要实践、实践在实践。 2.文化适应能力 管理者了解所负责的所有国家或地区文化价值、特点和行为倾向,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文化知识是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成为一位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关键是要理解这些文化知识并学会如何恰当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文化适应能力也是管理者处理压力能力的一种。不同文化会产生管理上的各种压力,这要求管理者能够学习和理解不同或陌生文化特点和性质,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些文化要求。 3.视觉转换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视觉是对事物是怎样的或者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观点或设想。当管理者试图理解来至另一种文化的人的观点的时候,必须在思想里对那种文化有个基本框架,然后该框架确定的视觉来审视事物。转换到别人的视觉就可以明白别人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他们认为事物是什么样的或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想法。然而,转换视角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和和信仰,即每个人都有固有的视角。但转换视觉的难易程度也会因人而异。作为一个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转换视觉去看问题是必须的。全球化管理者必须拥有这种能力。 4.创新能力 掌握足够的国际商务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期望,能够从不同文化价值结构去理解事物,作为一个全球化管理者来说,这些都是为了创造出新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创新事物正是一位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得本质所在。创新者的技能是一步一步地积累信息、学习倾听和注意观察、引导正确的需要,以及寻找有用的行为组合等这一长期过程的积累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