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负债融资

负债融资

负债融资
负债融资

负债融资、偿债能力与筹资风险分析

举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经营方式。任何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负债。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紧张的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适度的负债经营,也会使企业更加注重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负债融资的优点

负债融资是与普通股融资性质不同的融资方式,与后者相比,负债融资具有以下优点:

1、负债融资所筹资金是企业的负债而非资本金。债权人一般只有优先于股东获取利息和收回本金的权利,不能分享企业剩余利润,也没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表决权,因而不会改变或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力结构。

2、负债融资成本低。企业取得贷款或发行债券。利率是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发行股票筹资,股东因投资风险大,要求的报酬率就高。

3、负债融资可为投资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并具有节税功能。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降低资金成本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等方面;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抵扣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所得税。在息税前利润大于负债成本的前提下,负债额度越大,节税作用越明显。

权益资本收益事(税前)=资金利润率(息税前)+负债/权益资本×资金利润率(息税前)-负债利息率

依上式,只要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率,就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水平提高的效应。但这种分析只是基于纯粹的理论意义,未考虑其他约束条件,尤其是未考虑风险因素及相应风险成本的增加。

4、负债融资速度快,容易取得,且富有弹性,企业需要资金时借入。资金充裕时归还,非常灵活。

二、负债经营与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通常使用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适宜。

2、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根据经验,主动比率以1:1较为合适。过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过高。则说明企业会因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而失去一些有利的投资和获利机会。

3、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能反映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也无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从偿债的义务看,包括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两个方面;从偿债资金来源看,应是企业经营所得的利润,因为在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依靠变卖资产还债,只能依靠实现利润来偿还债务。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负债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此项比率较大,从企业所有者来说,是利用较少量的自有资本,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还可以利用财务

杠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但如这一比率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过重,企业的资金实力不强,偿债能力缺乏保证,对债权人不利。

2、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又称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投资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表明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

3、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三、坚持适度负债,降低筹资风险的措施

1、所谓适度负债就是按需举债,量力而行,不超越自身的偿债能力举债。

2、充分考虑筹资风险。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要充分应用稳健性原则,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获利水平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尽量使企业总价值最高、资本成本最低。企业应充分分析自己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选择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只有在能使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的前提下才举债筹资。

3、追求负债经营的效益性,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应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采取必要措施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负债融资、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引言

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是企业理论和实践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宽泛的意义上讲,两者都属于现代金融学的研究领域。负债水平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价值均会产生影响,但是负债水平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进入金融学者的视野要早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由于融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是围绕完全不同的核心要素构建的,所以原有的研究也就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十几年来,完全属于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两种融资方式——负债融资、股权融资与公司治理这两方面的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对金融理论和实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最早的有关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研究,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金融学者莫迪哥莱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58年共同提出的“MM 无关定理”,在完美的市场中,由于无套利因素的存在,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换言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负债水平均不会影响企业价值。直观看来,该理论建立了负债水平和企业价值之间的最简洁的联系,但是它忽视了价值创造的形成和决策过程,使得企业内部的授权状况和决策过程成为一个“黑箱”。

莫迪哥莱尼和米勒虽然开创了资本结构研究的先河,但是MM无关定理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提出的,例如,没有公司和个人所得税、没有破产风险、没有代理成本等等,因此MM定理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随着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的提出,很多学者分别开始从税收、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等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的最优负债水平。随着原有的:MM无关定理中假设条件的松弛(Relax),研究发现,负债在向经理人员提供激励和约束、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信息和决定控制权安排等方面均有特殊功能,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1]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公司治理致力解决的问题。所以,公司的负债水平可以和公司治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资本结构[2]可以通过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影响企业价值。公司治理打开了围绕着负债水平和企业价值之间的黑箱,具体描述了价值最大化的形成和决策过程。

二、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的互动

(一)负债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金融理论将负债视为股权的一种可替代的融资工具。实事上,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相关主体的行为和利益均会产生影响,并影响权力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从本质上讲,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就是不同治理机制的选择,[3]负债融资的治理功能不容忽视。

1.负债融资对股东和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詹森和麦克林(Jenson &Meckling,1976)在其经典性的论文中,通过讨论公司价值与经理人员股票所有权之间的关系,首次将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纳入公司估价(Corporate Valuation)的分析范畴中。经理人员有追求额外消费的积极性,这将给企业带来价值损失,即“代理成本”。而负债融资将通过增加经理人员相对持股份额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进而降低代理成本。

此外,和股权融资相比,债权人的权利受到债务契约的明确保护。当企业违反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通过处理抵押资产和迫使企业破产等制约性方式行使权力,这将对公司经理人员产生一种强制性约束。经理人员必须考虑债务到期时,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或其他可变现资产,否则就会面临诉讼或破产。詹森(Jenson,1976)认为,随着财务杠杆比率的增加,将减少经理人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进而抑制经理人员的过度投资行为。但是,采用负债融资将导致经理人员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的金融证券,如果利用负债融通的资金报酬率远远大于利息率,项目投资的相当份额将归属于拥有股份的股东和经理人员所有,而项目投资失败的风险将由债权人、股东和经理人员共同承担。因此,无论股东还是经理人员都有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动力。

2.负债融资的破产机制和“相机控制”。

负债被普遍认为是与破产联系在一起的硬约束机制。破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理人员的最大惩罚。因为,企业破产不仅会导致经理人员对企业支配权的丧失,而且破产的“劣迹”反映在经理人市场上,其社会名誉和地位就会下降,这将直接影响他的再就业前景。在这种潜在压力下,经理人员不得不努力提高公司的业绩。

根据金融契约理论,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债权人并不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当破产时,债权人将介入企业的经营并进一步获得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所以,破产不应仅被视为对债权人的最终补偿机制,关键的问题是由于负债的存在而引发的破产使控制权从股东转移给债权人成为可能。金融契约理论侧重于证券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配置方面的分析,而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何分配的制度安排。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而言,选择不同的负债水平就意味着选择不同的治理结构。阿尔钦和伯顿(Aghion &Bolton,1992)证明,在不同的参数(如企业收益)设定下,相应地存在不同的、有效率的控制权安排或治理结构,在一定条件下相机控制是有效率的。在现实经济中,标准的债务契约是实现相机控制的一种自然方式,即债务契约本质上内涵着控制权的配置。

3.负债融资的信号传递功能。

当企业对外融资时,内部经营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可能引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有必要对经理人员进行激励约束。设计激励约束

机制的关键环节就是获得经理人员行为的信息。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经营者会通过自己的某些行为向市场传递信息,而作为投资者则可以通过经营者的行为推测其拥有信息的内容。融资方式的选择就能够有效地将经营管理者掌握的关于企业发展前景的正确信息传递给外部投资者。

罗斯(Ross,1977)认为,由于破产概率和企业的质量负相关,和负债水平正相关,相同的负债水平对于质量不同的企业而言破产概率不同,优良的企业破产概率低,质量差的企业破产概率高。这就意味着,同时使用较高的负债水平,优良企业成本较低,而质量较差的企业将无法模仿优良企业的经营者选择高的负债比率,因此,负债水平成为传递企业质量情况的一个信号。迈耶斯和麦吉勒夫(Myers&Ma jluf,1984)认为,负债水平可以传递出有关企业价值的信息。当企业价值被低估时,现有股东因为担心利益流向新股东而偏向采用负债融资。因此,举债可以被看作一个积极的信号。

(二)公司治理对负债融资的影响

中外理论界对公司治理有不同的解释,总的说来,都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的框架。从狭义上而言,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要解决的就是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从宽泛意义上而言,则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和职工之间关系的权利和责任结构,以实现企业效率经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青木昌彦和奥野正宽,1996)。但是,这两种解释都没有涉及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即降低代理成本的目标是什么?企业的效率经营用什么指标来表示?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优化决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㈤负债水平的确定是公司财务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资决策),它的最终决定则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人员相互博奕的结果。公司治理正是通过决策机制来确定公司是否需要负债融资和负债融资的数量,进而改变现在的负债水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负债融资还是公司治理都会影响到企业价值,而负债融资和公司治理之间又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孤立地研究两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不全面的。负债、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图1负债、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略)

三、负债融资在我国发挥治理作用的约束条件

中国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很多学者将研究的焦点局限于如何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并提出了很多对策,例如债转股、国家免除企业债务和实行破产制度等等。但是,较高的负债率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在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负债比率的高低涉及公司治理问题,其本身就是一个权利、责任和利益分配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负债比率过高,而在于未能成功地保障负债融资治理功能的发挥。从重视负债的治理功能、从关注如何保障其治理功能发挥的角度研究我国企业负债融资,才是解决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的突破口和根源所在。从三者关系的框架可以看出,约束负债治理功能发挥作用的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

现代企业是利害相关者之间缔结的“关系网”,各利害相关者或者在企业中投人物质资本,或者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得作为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必须通过为利害相关者服务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倍受推崇。

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只强调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对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关注。在我国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由于一直没有解决所有者缺位和一股独大等问题,造成实际上上市公司的目标就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这种目标导向下,债权人的权利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保护。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也证实,国有资本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使得经理人员随意剥夺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1999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特别强调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在这种“共同治理”的逻辑下,强调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就成为科学的企业目标。

企业价值是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自由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之和来表示的。贴现率则和企业的风险相适应,因此,只有在风险和收益实现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才达到最大。这一目标考虑了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注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可以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它要求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稳定协调的关系;要求加强与债权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要求重视客户利益,提高市场占有率等等。总之,只有其他利害相关者包括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股东的财富才能持续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有所增加。

(二)银行的事前监控和事中监控弱化

在以银行融资为中心的日德融资模式中,银行对企业的监督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在事前监督阶段,银行主要了解贷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并且在企业使用何种资金筹措方式和融资规模方面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事中监督阶段,银行向企业派遣董事行使代理股票权,从而使银行尽量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其实,和股票市场的证券融资相比,银行在筹资过程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银行拥有掌握信贷分析方法的专业人员,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公司账目,并与高层管理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使得银行用较低的成本便可以获取公司的内部信息。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发挥银行的信息和监督优势,积极地利用债权约束来参与公司治理。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和规范了一套信用评级制度和指标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人情债”出现,并且公司财务数据的不真实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可信性。因此,除了政府干预之外,由于银行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低效率贷款和关系贷款,在其庞大的不良债务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此外,在企业使用贷款的过程中,银行没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银行对企业的事中监控几乎是空白,从而导致债务对经理人员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没有实现,反而使其倾向于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企业的负债融资表现出很强的软预算约束的特征。

(三)破产机制不完善

负债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完善和健全的破产制度,破产制度是债权人对企业的事后监控。但是在我国的破产实践中,股东、债权人和地方政府却都不希望企业破产,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国企业的破产并不是一种市场选择的结果。

从股东的角度而言,公司破产后,剩余的款项首先用于支付职工和债权人,多数情况下股东得不到任何钱。所以,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退市或企业破产向来

没有足够的动力。从银行的角度而言,一方面,破产制度和程序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够,即使是有抵押的债权也要为安置受影响的职工而受到损失,破产债权完全清偿的概率极小,负债很难成为促进企业改善业绩的“大棒”;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不完善,为了保持“良好”的业绩,银行宁愿维持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也不愿企业由于破产而清产核资。地方政府在参与企业破产过程中也有自身的利益趋向,国有企业破产会产生社会成本和职工安置成本,因此地方政府也不希望企业破产。对于破产的企业,将其损失转嫁给作为主要债权人的国有银行就成为地方政府的现实选择。

破产不仅是对债权人的补偿和对原有经营者的惩罚,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存量资产达到最优配置。有关破产的法律体系是债权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依据。在我国公司治理的改进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育完善和严谨的法律体系,使公司治理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上,为债权治理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四)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不足和经理人市场缺失

负债比率的大小可以对经理人员产生激励约束作用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公司经理人员必须持有一定的股份。根据中国企业经营者调查系统《2001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报告》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仅有12.3%的高层经理人员拥有股份,而其中86.1%的持股比例小于10%.少数经理人员拥有股份,尽管有些高层管理人员拥有股份,但比例很小。在这种情况下,负债水平的变化难以对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造成影响,不足以调节股权激励。以资源控制收益为主的经理人员反过来又会无限制的借款,扩大公司规模。

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职业经理阶层和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发挥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没有职业经理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在我国为社会所承认的职业经理人员为数很少,而且主要是从一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产生的。在我国国有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一直是政府委派,并不是市场行为。从而就不存在针对经理人员的独立利益和声誉,更没有来自经理人市场的被更高经营才能者替代的威胁。

四、结束语

以上我们着重分析了负债融资、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负债融资在我国发挥治理功能的约束条件。本文考察了我国企业在融资和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其根源,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完善破产法、使银行人主公司董事会和推行经理人员持股计划等等。但是,企业负债融资问题和金融中介、资本市场以及经理人市场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若干个具体措施就可以解决的。从负债融资和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出发,可以引发我们继续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股份制改造乃至企业上市固然能够改变企业单纯依靠财政资金和银行间接融资的问题,但是如何建立有效和竞争的控制权市场?如何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打造真正独立的债权主体?中国应当构建一种怎样的银企关系?既然在负债融资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通过“政企分离”是否能完全解决企业经营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问题?在我国企业经理人员不持股或持股比例过低但却成为事实的内部人的情况下,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与激励?如何更好地实施经理人员持股计划?等等。

这些问题既涉及到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制度改革,又涉及到企业微观层次的治理结构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才是保证负债治理功能发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注释:

①“企业利用负债创造价值”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负债融资只能通过对企业经理人员形成正面的激励和约束,进而降低代理成本,间接地提升企业价值,负债和股权简单的替换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在于正确的投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而言,MM无关理论说明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无关,从而提示我们重视企业的投资决策,选择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意义是深远的。

②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确定了负债水平,资本结构就会得以确定,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本文所言的负债水平和资本结构可以相互替代。

③从宏观层面上而言,世界上主要存在两种融资模式和治理模式: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并由此决定的银行主导型的治理结构;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并由此决定的市场主导型的治理结构。本文对宏观层面上负债融资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不做分析,仅仅研究负债融资在企业微观层面上所发挥的治理功能。

④一般认为。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体制应当能够提供三种有效的机制,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机制。笔者认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运作层面的问题,最终由决策机制制定。因此,只有决策机制才是公司治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第38讲_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1)

第三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一、金融负债的定义和分类 (一)金融负债的定义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 (1)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手写板】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手写板】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提示】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手写板】

【201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金融负债的有()。 A.按照销售合同的约定预收的销货款 B.按照产品质量保证承诺预计的保修费 C.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应支付的设备款 D.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应支付职工的工资 【答案】ABD 【解析】金融负债是指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偿还的合同义务,所以选项A和B均不属于金融负债;选项D,在应付职工薪酬准则规范,不遵循金融工具准则。 (二)金融负债的分类 除下列各项外,企业应当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3.部分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提示】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作为购买方确认的或有对价形成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应当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会计处理。 (三)公允价值选择权 在初始确认时,为了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将一项金融资产、一项金融负债或者一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者金融资产及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该指定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该指定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 【跟我一起记笔记】

负债融资与权益资本融资比较

负债融资与权益资本融资比较 姓名:高代建班级:金一学号:1010911110 (一)摘要、本文主要对权益资本融资和负债融资进行比较和分析。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两种融资方式的利弊。由于内部融资有限,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是各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而权益融资与负债融资都存在成本,减小成本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对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成本与企业价值做出了分析,分为净利理论、营业净利理论、传统折中理论。MM 理论更是进一步完善资本结构理论。权益融资是通过出让所有者权益获得资金,无须还本付息,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负债融资是通过负债筹集资金,必须定期还本付息。由于内部融资有限,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成为各地地方政府各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方式按照融资中产权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内部融资、权益融资与负债融资。内部融资无须通过一定方式筹集,可直接由企业内部自动生成或转移,主要包括提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权益融资通过让出所有者权益获得资金,无须还本付息,被视为企业永久性资本,负债融资是通过伏在筹集资金,必须还本付息。 关键词:负债融资、权益融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 (二)权益融资:权益融资是通过扩大企业的所有权益,如吸引新的投资者,发行新股,追加投资等来实现.而不是出让所有权益或出卖股票,,权益融资的后果是稀释了原有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权益资本的主要渠道有自有资本、朋友和亲人或风险投资公司。为了改善经营或进行扩张,特许人可以利用多种权益融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本。 1、权益融资的优势 (1 )权益融资所筹集的资本具有永久性。 (2)权益融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3)权益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资金来源。 (4)权益融资容易吸收资金。 2、权益融资的特点 (1)成本较高。 (2)转移企业的控制权。 3、权益融资的作用 (1 )权益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特点,无到期日,不需归还。项目资本金是保证项目法人对资本的最低需求,是维持项目 法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2)没有固定的按期还本付息压力,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项目投产运营后的实际经营效果而定,因此项目法人的财 务负担相对较小,融资风险较小。 (3)它是负债融资的基础。权益融资是项目法人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体现着项目法人的实力,是其他融资方式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

普通股和长期负债筹资课后作业

第十一章普通股和长期负债筹资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股票划分为记名股和无记名股的依据是()。 A.股东权利 B.是否记名 C.有无面值 D.发行时间的先后顺序 2.下列关于公开间接发行股票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发行 B.公开向社会发行 C.手续复杂,发行成本高 D.发行范围小,股票变现性差 3.下列关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金流量折现法是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据此计算出公司净现值,并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从而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方法 B.这一方法在国际主要股票市场上主要用于对新上市公路、港口、桥梁、电厂等基建公司的估值发行的定价 C.对公司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整体和长远价值 D.采用这一方法的公司的特点是前期投资较小,初期回报高,上市时的利润一般偏高 4.下列不属于自行销售方式的特点的是()。 A.发行公司可直接控制发行过程,实现发行意图 B.节省发行费用 C.发行公司要承担全部发行风险 D.发行成本高 5.下列关于用市盈率法定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确定每股收益的方式有完全摊薄法和加权平均法 B.采用完全摊薄法确定的每股收益比较合理 C.市盈率的确定应该根据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发行公司所处的行业、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 D.依照发行市盈率与每股收益之乘积决定发行价格 6.某股民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得X股票1000股,在X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时,上市公司宣布配股,配股价每股12元,每10股配新股4股。则X股票配股后的除权价为()元/股。 A.14.14 B.0.4 C.15 D.15.17 7.A公司采用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2014年3月25日为配股除权登记日,以公司2013 年12月31日总股本200000股为基数,拟每10股配1股。股票价格是8元/股,配股 价格为6.5元/股。则配股权的价值是()元/股。 A.0.136

3-2-2-02负债类——交易性金融负债8页word

交易性金融负债实质性程序
被审计单位: 项目: 交易性金融负债 编制: 日期:
索引号:
FB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日期:
第一部分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
一、 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财务报表认定
审计目标
存 完整 在性
权利 和义 务
计价 和分 摊
列 报
A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交易性金融负债是存在 的。

B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均已记录。

C 记录的交易性金融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

的现时义务。
D 交易性金融负债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

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 交易性金融负债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

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 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索引号
1.获取或编制交易性金融负债明细表: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
数核对相符;
(2)检查金融负债的分类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检查
D
交易性金融负债核算是否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被审 计单位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FB2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是否符合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负债的确认条件,对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关注其指定条件是
否符合规定。
AB
2.根据相关交易资料,检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
FB3
ABD
3.检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是否正确。检查被审计 单位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是否按照公允价值
FB2 FB3
第1页

杠杆收购中的负债融资分析

2005年6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un.2005 第28卷第6期Jour nal of Chongqi n g U niversity(N t u r l Sc ience Ed ition)Vo.l28 No.6 文章编号:1000-582X(2005)06-0139-04 杠杆收购中的负债融资分析* 詹学刚1,2 (1.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2.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 400000) 摘 要:对杠杆收购原理和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鉴于杠杆收购财务杠杆率高、投机性大、风险大这一特性,对LBO中目标企业收购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融资过程,借助于ROSS模型进行了博弈分析.期望通过均衡解对收购方和投资方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对双方提出了应谨慎实施杠杆收购的告诫.尤其对投资方提出了在得出融资方均衡解基础上,进一步对融资方均衡解的各参数进行分析和权衡,避免将融资方均衡解大与其企业质量就高完全等同一致.最后提出了LBO可作为拓宽中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的思想. 关键词:杠杆收购;博弈分析;ROSS模型;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224.3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企业界出现了第四次并购高潮.在这一高潮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通过银行或其他的投资者,大势收购大的公司或集团,出现了 小鱼吃大鱼 , 蛇吞象 的局面,而且单项交易额较大的并购次数急剧增多.如1985年销售额仅为3亿美元的普兰德公司通过借债方式以17.6亿美元吞并了年销售额为24亿美元的雷夫隆公司[1].这种特殊的并购方式被称之为杠杆收购(l e verage buyou t)简称LBO. 杠杆收购是指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投资者融资借款来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收购成功后再以目标公司的收益或是出售其资产来偿本付息.杠杆收购中,一般由收购方设立一家控股公司,再由此公司去合并目标公司.具体办法是控股公司先从投资银行及其他来源借入 过渡性贷款 去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安排目标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由于公司负债比率很高,信用评级低,因而债券利率也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垃圾债券 .通过 垃圾债券 再次融来的资金偿还投资银行的债务.而控股公司与目标公司一般在控股公司取得过渡性贷款并完成交割后就合并.1 特征 与其他企业购并方式相比,杠杆收购具有以下特征: 1)收购公司用于收购的自有资金只占收购总价金的很小部分,通常在10%左右,其余大部分通过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及发行垃圾债券筹得.据美国德崇证券公司调查,从事杠杆收购的美国公司的资本结构大致为:股本5%~20%,垃圾债券10%~ 40%,银行贷款40%~80%[2]. 2)不是以收购方的资产作为负债融资的担保,而是以目标公司的资产或未来或有收益为融资基础. 3)杠杆收购常带有投机性,使投资者所投资金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从杠杆收购的主要特征可知其财务杠杆率高,风险大.它常会使财务结构健康的公司变成高负债比率的公司,从而使目标公司背上过重的利息负担,许多公司因此不得不出售资产,甚至倒闭.如著名的KKR公司收购雷诺 纳比斯科(R J R)案例中,R J R被收购半年后的财务报告即显示两季度的利息高达10亿多美元,亏损近4亿元[3]鉴于杠杆收购高收益、高风险的双 *收稿日期:2004-12-20 作者简介:詹学刚(1974-),男,重庆市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并购.

第39讲_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2)

第三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基本原则 2.是否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2)基于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 ①如果发行方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即“固定换固定”),则该衍生工具是权益工具; ②如果发行方以固定数量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可变金额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可变数量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可变数量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可变金额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则该衍生工具应当确认为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 【例14-10】甲公司于2×17年2月1日向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即:有权买入)。根据该期权合同,如果乙公司行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102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1 000股。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合同签订日: 2×17年2月1日 (2)行权日(欧式期权):2×18年1月31日 (3)2×18年1月31日应支付的固定行权价格102元 (4)期权合同中的普通股数量 1 000股 (5)2×17年2月1日每股市价100元 (6)2×17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104元 (7)2×18年1月31日每股市价104元 (8)2×17年2月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 5 000元 (9)2×17年12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 3 000元 (10)2×18年1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 2 000元 【提示】“衍生工具”属于共同类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资产,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负债。衍生工具不属于权益工具,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 【答案】 情形1:期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 甲公司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交付金融资产,属于金融负债。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17年2月1日,确认发行的看涨期权: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5 000(负债) ②2×17年12月31日,确认期权公允价值减少: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2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000 ③2×18年1月31日,确认期权公允价值减少: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1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甲公司实际支付净额2 000元,反映看涨期权以现金净额结算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结论:甲公司应将其作为金融负债核算。 情形2:期权将以普通股净额结算 除期权以普通股净额结算外,其他资料与情形1相同。甲公司实际向乙公司交付普通股数量约为19.2(2 000/ 104)股,因交付的普通股数量须为整数,实际交付19股,余下的金额(24元)将以现金支付。因此,甲公司除以下处理外,其他账务处理与情形1相同。 2×18年1月31日: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2 000

第十二章 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

第十二章 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 本章小结 学习目的:了解企业股权筹资和长期债务筹资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其筹资程序和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各种筹资方式的特点; 2.股权再融资。 考情分析:本章属于筹资管理的基础章节,主要介绍了基本的长期资本的筹集方式。从以往考试分数来看,本章分数不多。本章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题。 本章大纲要求: 最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 本章教材变化 本章与2010年教材相比在股权再融资部分增加了例题,其他部分没有实质变化。 第一节 普通股筹资 本章主要内容 股票的概念和种类 普通股的首次发行、定价与上市 股权再融资 普通股融资的特点 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 长期负债筹资 长期借款筹资 长期债券筹资 普通股筹资

一、股票的概念和种类(一般了解) 二、普通股的首次发行、定价与上市(一)股票的发行方式 公司通过何种途径发行股票。

A.发行范围广,易募足资本 B.股票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C.有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D.发行成本低 【答案】ABC 【解析】公开间接方式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对外公开发行,所以成本较高。 (二)股票的销售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时所采取的股票销售方法。 【例题2·多选题】对于发行公司来讲,采用自销方式发行股票具有()。 A.可及时筹足资本 B.免于承担发行风险 C.节省发行费用 D.直接控制发行过程 【答案】CD 【解析】自销方式发行股票筹资时间较长,发行公司要承担全部发行风险。采用包销方式才具有及时筹足资本,免于承担发行风险等特点。 (三)普通股发行定价 【例题3·单选题】资产现值要重于商业利益的公司的股票发行定价适合采用的股票发行定价法是()。 A.市盈率法 B.净资产倍率法 C.销售收入倍率法 D.现金流量折现法

企业融资风险的内外因分析

企业融资风险的内外因分析 企业融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做融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融资风险的外因。 融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面临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融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赢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但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

[财务培训]第五章长期负债融资

[财务培训]第五章长期 负债融资

《财务管理》教案 第一章绪论(6学时) 第一节财务透视:从历史到现实 一、以筹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以筹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大约起源于15、16世纪。其主要特点是:(1)财务管埋以筹集资本为重心,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为目标;(2)注重筹资方式的比较选择,而对资本结构的安排缺乏应有的关注;(3)财务管理中也出现了合并、清算等特殊财务问题。 二、以内部控制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经济的普遍不景气,许多公司倒闭,投资者严重受损。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其重心由筹资转向了内部控制与规范。 三、以投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二战以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广泛,方法也多种多样,投资决策在财务管理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四、以资本运作为中心的综合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朝着资本运作等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财务基本要素:资本 一、资本及其特征 资本是指能够在运动中不断增值的价值,这种价值表现为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货币。资本有稀缺性、增值性、控制性的特点。 二、资本的构成

资本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所构成。 一、资本的对应物--资产 二、资本的所有权结构 (一)资本所有权 1、债权 2、产权 3、关系 (二)资产所有权 债权人和所有人对法人财产都不拥有所有权。 资本的所有权结构图 通过上图分析可知:1、企业所有资产,所有者所有企业。 2、资本金是企业运行的中心。 3、企业具有三重财务身份,即债权人财务、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第三节财务管理:对资本的运作 一、资本活动 1、资本取得 2、资本运用 (1)、资本投资

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

文献综述 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 【摘要】:负债融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资金的必然选择。但这种筹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有在最佳的资本结构下,才会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负债融资资本结构财务杠杆 1.负债融资的概念及融资方式 1.1概念 负债融资是指企业以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的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融资的经营方式。 1.2融资方式 主要有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 其实,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就可知道,企业增加资产的办法只有通过增加负债或权益,或二者同时增加。 2.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 2.1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分析 1.利息抵税效用。负债相对于股权最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的效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的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

2.财务杠杆效用。债券的持有者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拥有固定索取权。当企业经营状况很好时,作为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而剩余的高额收益全部归股东所有,提高了每股收益,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债务资本产生的收益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收益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财务杠杆效用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债务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一所得税税率)。在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即在一定的负债规模和税率水平下,负债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该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效益程度如何,取决于债务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 3.负债是减少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工具。随着外部股东的介入,拥有股权的管理者或称为内部股东会发现,当他们努力工作时,却得不到全部的报酬;而当他们增加自身消费或出现损失时,也并不是全部由其个人承担。此时,管理者的经营活动并不都是以提高股东收益为目的。有时他们也会作出对他们自身有利而对企业价值提升不利的决策,例如,修建豪华的办公场所、增加商务旅行的机会等,此时,就会产生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负债融资可以成为减少代理冲突的工具之一。 当企业举债并用借款回购股票时,将在两个方面减少代理冲突。其一,因为企业外部股东的数量减少了,所以企业现金流量中属于股东的那部分就减少了,又因为管理者必须用大量的现金流量偿还债务,属于债权人的现金流量的增加,就会减少管理者奢侈浪费的机会。其二,如果管理者拥有部分权益资产,当企业负债增加后,管理者资产所占的份额相应增加,即管理者的控制权增加了。这两点就像萝卜和大棒一样,都会激励管理者为股东利益而工作。因为负债融资将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两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2.2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分析 1.持续增长的负债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成本 负债给企业增加了压力,因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则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减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允许抵消和不得相互抵消的要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允许抵消和不得相互抵消的要求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消的条件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消。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消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企业具有抵消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现在是可执行的; 2.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转出方不得将已转移的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抵消。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消的主要情形(略)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企业应以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成报表项目,形成资产负债表。 (一)“年初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余额”栏通常根据上年末有关项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且与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相一致。 (二)“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1)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1)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2)预付款项=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

(3)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4)预收款项=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填列。 (2)“长期应收款”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收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3)“长期应付款”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付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应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2111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负债类别,分别“本金”、“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贷记本科目(本金)。 (二)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出售交易性金融负债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本金、公允价值变动),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按回购协议卖出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入的资金。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类别和融资方进行明细核算。 三、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根据回购协议卖出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实际利率与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差异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三)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协议到期时,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利息支出”科目。 在交易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应按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交易对方支付的履约保证金,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回购协议卖出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按回购协议卖出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卖出的尚未到期回购的金融资产款余额。

2019年CPA考点(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难度大考点不多) 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总体要求 1.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分类:基本金融工具(债券、股票等);衍生金融工具(期货、期权、互换等)。 核算: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例如:股票是金融工具,发行方形成权益工具,购买方形成金融资产;发行债券也是金融工具,发行方形成金融负债,购买方形成金融资产。 3.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发行方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 (1)该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2)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的,如该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如甲公司发行了一项无固定期限、能够自主决定支付本息的可转换优先股等),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如认股权证等),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 (二)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基本原则 1.是否存在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1)如果企业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符合金融负债的定义。 (2)如果企业能够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则不构成金融负债。 【提示】以前实施分配的情况和未来实施分配的意向不影响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划分。

负债融资、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负债融资、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引言 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是企业理论和实践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宽泛的意义上讲,两者都属于现代金融学的研究领域。负债水平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价值均会产生影响,但是负债水平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进入金融学者的视野要早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由于融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是围绕完全不同的核心要素构建的,所以原有的研究也就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十几年来,完全属于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两种融资方式——负债融资、股权融资与公司治理这两方面的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对金融理论和实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最早的有关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研究,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金融学者莫迪哥莱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58年共同提出的“MM无关定理”,在完美的市场中,由于无套利因素的存在,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换言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负债水平均不会影响企业价值。直观看来,该理论建立了负债水平和企业价值之间的最简洁的联系,但是它忽视了价值创造的形成和决策过程,使得企业内部的授权状况和决策过程成为一个“黑箱”。 莫迪哥莱尼和米勒虽然开创了资本结构研究的先河,但是MM无关定理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提出的,例如,没有公司和个人所得税、没有破产风险、没有代理成本等等,因此MM定理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随着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的提

出,很多学者分别开始从税收、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等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的最优负债水平。随着原有的:MM无关定理中假设条件的松弛(Relax),研究发现,负债在向经理人员提供激励和约束、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信息和决定控制权安排等方面均有特殊功能,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1]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公司治理致力解决的问题。所以,公司的负债水平可以和公司治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资本结构[2]可以通过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影响企业价值。公司治理打开了围绕着负债水平和企业价值之间的黑箱,具体描述了价值最大化的形成和决策过程。 二、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的互动 (一)负债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金融理论将负债视为股权的一种可替代的融资工具。实事上,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相关主体的行为和利益均会产生影响,并影响权力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从本质上讲,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就是不同治理机制的选择,[3]负债融资的治理功能不容忽视。 1.负债融资对股东和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詹森和麦克林(Jenson & Meckling,1976)在其经典性的论文中,通过讨论公司价值与经理人员股票所有权之间的关系,首次将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纳入公司估价(Corporate Valuation)的分析范畴中。经理人员有追求额外消费的积极性,这将给企业带来价值损失,即“代理成本”。而负债融资将通过增加经理人员相对持股份额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进而降低代理成本。

第六、七章 权益资本筹资、长期负债筹资习题解答

第六、七章权益资本筹资、长期负债筹资习题1.某公司拟发行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期限为3年的债券一批。要求:分别计算市场利率为10%、12%、15%时的发行价格。 解答: 市场利率为10%时的发行价格 V=100×12%×(P/A,10%、3)+100×(P/S,10%,3) =12×2.487+100×0.75=104.94 市场利率为12%时的发行价格 V=100×12%×(P/A,12%,3)+100×(P/S,12%,3) =12×2.402+100×0.712=100元 市场利率为15%时的发行价格 V=100×12%×(P/A,15%,3)+100×(P/S,15%,3) =12×2.283+100×0.658=93.20元 2.某公司拟采购一批零件,供应商报价如下: (1)立即付款,价格为9630元; (2)30天内付款,价格为9750元; (3) 31至60天内付款,价格为9870元;

假设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5%,每年按360天计算。要求: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并确定对该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价格。 解答: (1)立即付款 折扣率=(10000-9630)÷10000=3.7% 放弃折扣成本=3.7%÷(1-3.7%)×360÷(90-0)=15.37% (2)30天内付款 折扣率=(10000-9750)÷10000=2.5% 放弃折扣成本=2.5%÷(1-2.5%)×360÷(90-30)=15.38% (3)60天内付款 折扣率=(10000-9870)÷10000×100%=1.3% 放弃折扣成本=1.3%÷(1-1.03)×360÷(90-60)=15.81% 最有利的是第六十天付款,价格为9870元,因为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率就是利用现金折扣的收益率,所以应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方案或与贷款利率比较应选择放弃现金折扣成本高于贷款利率的方案。 3.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按复利计息,票面利率为10%的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12%,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为90元。要求:计算该债券的期限。

交易性金融负债

被审计单位: 项目: 交易性金融负债 编制: 日期:
交易性金融负债实质性程序
索引号:
FB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日期:
第一部分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
一、 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财务报表认定
审计目标

权利 计价 列
完整性

和义务 和分摊 报
A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交易性金融负债是存在的。 √
B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均已记录。

C 记录的交易性金融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

时义务。
D 交易性金融负债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 交易性金融负债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

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 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1.获取或编制交易性金融负债明细表: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
对相符;
(2)检查金融负债的分类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检查交易
D
性金融负债核算是否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被审计单位持
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是否符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确认条件,对直
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
债,应关注其指定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2.根据相关交易资料,检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真实性和完整 AB
性。
3.检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是否正确。检查被审计单位
ABD 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是否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
交易费用是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
4.检查交易性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是否正确:
索引号
FB2
FB3 FB2 FB3 FB2
1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第十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本章教材变化 1.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内容放入本章; 2.将“职工薪酬”的相关内容放入本章; 3.将“或有事项”的相关内容放入本章; 4.将“股份支付”的相关内容放入本章; 5.应交税费按照营改增后的规定做了改写。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总体要求 1.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 (1)金融工具 (2)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权益工具投资、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以及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3)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

【手写板】比如说我欠您100元前,这个是金额固定,这个是一定要还的,那么是金融负债。 ①1.1日,我用股票还款,每股价格为20元,还5股 ②2.1日,每股50元,还2股 上面的这个①和②表示的是可变数量,但是金额没变,所以还是作为金融负债的。 2.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需考虑的因素 (1)合同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2)工具的特征(整体评估:权益工具?金融负债?复合金融工具) (二)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基本原则 1.是否存在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1)如果企业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符合金融负债的定义。常见的该类合同义务情形包括: ①金融工具发行方不能无条件地避免赎回此金融工具。 ②金融工具发行方被要求强制支付利息。 【补充例题】甲公司经股东大会审议并报证券监管部门核准,于2×15年1月1日按面值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以补充流动资金,发行数量1 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00元。 有关条款如下: ①甲公司每年年末须按6%的股息率向优先股股东支付优先股股息; ②本次优先股发行设置强制赎回条款,即发行10年后甲公司须按面值强制赎回上述发行的优先股。 【正确答案】本例中,甲公司被要求以某一既定金额或可确定的金额强制赎回此金融工具,同时被要求以某一既定金额或可确定的金额强制支付利息,将导致发行方承担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构成发行方的一项金融负债。 (2)如果企业能够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则不构成金融负债。 【例10-1】甲公司发行了一项年利率为8%、无固定还款期限(说明不是必须还)、可自主决定是否支付利息的不可累积永续债,其他合同条款如下(假定没有其他条款导致该工具分类为金融负债): ①该永续债嵌入了一项看涨期权,允许甲公司在发行第5年及之后以面值回购该永续债。 ②如果甲公司在第5年末没有回购该永续债,则之后的票息率增加至12%(通常称为“票息递增”特征)。 ③该永续债票息在甲公司向其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时必须支付(即股利推动机制)。 假设:甲公司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能够自主决定普通股股利的支付;该公司发行该永续债之前多年来均支付普通股股利(★★★不考虑:以前实施分配的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