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网络教育应用》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教育学]《网络教育应用》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教育学]《网络教育应用》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教育学]《网络教育应用》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网络教育应用课程(05D)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网络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网络具有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就成了教育网络。教育网络除了具有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如下功能:

教学服务功能

教学网络使得教育形式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走向多样化,教育网络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个体化,教育网络使得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密切,还使得远程教育可以方便进行。

学校管理服务

计算机及其网络可以为学校人事、教务、学籍、日常办公、后勤管理等提供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从而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科研服务功能

教育网络能为科研提供资源共享、文献检索、科学计算、信息查询交流思想、协同工作等服务,提高了科研效率,降低了科研费用。

教育网络的基本类型

教育网络根据地理范围划分有教室网、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和互联网四类,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活动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

教室网(LAN)

在一个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也称网络教室。

校园网(Intranet)

学校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由多个局域网组成,同时又与外网(如:CERNET或Internet)相连。

教育城域网(MAN)

把同一地区(或城市)内的学校、教育机构通过网络互联,使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集成运用的宽带网络。

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量计算机网络,采用TCP/IP连接而成的“网间网”,也称为因特网。

教室网的网络结构

一般是交换式局域网(星型结构),即使用多个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和网线将教室内的计算机联在一起。选择一两台高配置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用来存放教学资源库,以及进行用户管理。

其优点是:组网简单、重构方便,稳定可靠、吞吐量大。

校园网的网络结构

一般采用“主干加分支”的网络结构,连接多个局域网,主干网包含一个以上的出口与外网连接,各个局域网作为分支通过交换机或集中设备连接到主干网。

校园网的主干网的三种高速网络技术:FDDI令牌环(双环)技术、ATM技术和千兆以太网技术。

校园网在高层运用上一般采用流行的Intranet(内联网)技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它提供与Internet类似的通信服务,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置,为校内服务,同时与Internet连接为校内外服务。

网络教育应用的概念

网络教育的定义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用数据化技术传递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网络教学

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

由于现阶段Web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因此,现阶段将Web 技术单纯用于教学活动称之为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的特点

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教学特性;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的过程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更突出体现协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控制所提供的教学内容。

基于Web的教学(Web Based Instruction —WBI)

就是利用包含WWW各种特性和资源的超媒体教学程序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得到促进和支持。

E-learning

是一个将数字化传递的内容同(学习)支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而创建的有效学习过程。即将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和形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等。

现代远程教育

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

网络教学、E-learning、现代远程教育同网络教育之间的关系

网络教学通常专指Web在教学中应用,是网络教育发展初期的一个名称。

E-learning是国外对应网络教育的名称。

现代远程教育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通常可以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指的就是网络教育。

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即网络的拟人作用和拟物作用:1.在CAI中计算机扮演的4种角色:

导师:从早期的程序式教学到后来的智能导师系统;

学员:让学生充当老师,来叫计算机做事情;

学伴:现在出现的与学习者互帮互学的虚拟学伴系统;

助手:能够充当助手角色的智能代理系统。

2.在网络教育环境中计算机网络能充当的4种角色:

情景:可以创造更为多姿多彩的教学虚拟情景,如: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学社和微型世界等;

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发展基于资源的学习;

教具与学具:作为信息工具的使用,可以支持和提高了教与学的活动和效能如:认知工具、通讯工具、效能工具、多媒体工具等。

思考题:

1、教育网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四种基本类型教育网络之间有什么关系?*

3、网络教育应用概念是如何界定的?*

第二章网络教育环境的构成

网络教育环境的类型

1.从物理作用范围的角度进行分类,网络教育环境可分为:

教室网(LAN)、互联网(Internet )、校园网(Intranet )和外联网(Extranet )4种网路教学环境。

网络教育环境的综合视图(见P50图2.3)

从教室LAN到Internet,再到Intranet和Extranet是网络教学环境的自然优化过程。综合这些不同的网络模式,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呈现一种综合化模式,如清华大学构建的远程教育系统就综合了上述四种模式。

2.从教育传播学角度进行分类,网络教育环境可分为:

自主的传播环境、一对一传播环境、一对多传播环境和多对多传播环境。

3.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可将网络教学环境分为:

OI(客观主义、个体主义)、CI(建构主义、个体主义)、OC(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和CC(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四种类型的网络教学环境。

网上教学环境的二维分类模型(见P53图2.5)。

网络教学环境分类的作用与意义

网络教学环境分类对不同需求有不同的适应,对教育管理单位可以从物理作用范围上进行网络教学规划;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网络教学环境的研究;具体进行网络教学活动组织的工作者,则可以从通信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类型。

网络教学资源

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

(1)按资源的形态划分,网络教育资源包括三类:

1.教育环境资源

指构成网络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工具软件和教学软件等。

2.教育信息资源

指在网络中蕴藏着各种形式的,能够为教育过程所用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

3.教育人力资源

包括网上教育教学机构人员,任课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者,以及能通过Internet联系到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2)按使用对象划分,网络教育资源分为三类

1.学习资源

供学习者使用的网上的各个学科的课程、讨论组、试题库、教学软件、网络教程、网络课件、招生就业信息等。

2.科研资源

供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人员、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各种教育新闻、教育统计信息等。

3.备课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各种课程资料、课件、教案、指导刊物、学术会议资料、交流心得等。

网络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见P59图2.7)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按既定目标查找,一是没有目标的查找。前者使用搜索工具(即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一般分传统搜索引擎(主题树/目录和关键字搜索)和智能代理;后者往往是一种网上“冲浪”。

搜索工具

搜索引擎有:主题树和目录的索引(人为组织的搜索引擎),KWDSEs(关键字搜索,使用递归算法的程序),智能代办(利用神经网络技术的搜索)。

网络信息搜索策略

在进行网上资源搜索时根据查找任务,选择最一个恰当的搜索引擎或将多种搜索引擎结合使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搜索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浏览有哪些资源用来完成查找的任务提供材料,在找到这些资源后,再从浏览到的各处资源

获取具体的信息。

教育信息资源的搜索策略概要:

(1)对主题的大概了解,使用“主题树/目录”搜索。

(2)从个别信息源中获得信息,短期信息,浏览和查看网上文档;长期信息,制订个性化新闻服务,或使用智能代办软件。

(3)查找特定资源/新闻组,使用KWDSEs(关键字搜索)的搜索。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意义

在有信息污染的网络信息中,为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和可靠,需要对网上教育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只有选出真实可信的信息,才有使用价值。

网络信息污染

产生原因:Internet的开发性、信息传递的无序性、监管失控性。

表现形式:信息超载、信息“垃圾”、信息病毒。

怎样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使用CARS列表评价模式,以下是评价网络信息的4个最基本的指标:

可信度(Credibility)作者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

准确度(Accuracy)时效性、全面性、针对性;

合理性(Reasonable)公正性、客观性、适度性、一致性、世界观;

引证度(Support)出处、确证、外部一致性。

评价网页质量的主要依据

作者或联系人(信息发布人身份、联系方式要明确),与主页的链接(一般设在页头或页脚部分),所属机构清楚(通常在页头或页脚部分出现),发表日期和最近更新时间(一般在页脚部分),网页的使用对象(主要由页体部分的具体内容来确定),网页的发布目的(主要由页体部分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通常在页头、页体、页脚,目录区(导航栏)这几部分中可以找到评价网页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

思考题:

1、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教育环境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2、从认识论维度观察CAI,存在着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对立的?对立在哪些方面?*

3、网络教育资源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4、要从哪几个方面对网络教育信息进行评价?*

5、为什么要对所获取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

第三章网络化教室的应用

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系统的特点

多重感观刺激(视听觉同时感知信息更全面、深入,利于记忆保持)

传输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技术传输、存储、呈现语音、图像和活动画面信息)

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各种媒体信息都是数字化信息,可以高质量的再现,特别是音视频质量高)

使用方便、易于操作(鼠标、触摸屏等使操作直观)

交互性强(操作自由度大,更容易按人的意愿控制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

网络化教室的分类

按照其用途性质可分为三类: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化微格教室

网络教室的实现技术

(一)网络教室的逻辑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采用星型结构或总线结构局域网,有Internet出口。

教学支持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为网络教学提供支持的控制支持系统,包括两大类:核心控制系统(分硬件型、软件型和软硬结合型,无论哪种类型其核心技术都是音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技术),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直接支持网络教室的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系统,按功能分为三个部分:辅助备课资源库(以知识点为基础,分类组织的教学素材),学习资源库(提供学生学习的课程、课件、资料和专用软件),资源搜索工具(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搜索工具)。

(二)实现网络教室的方案

1.纯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实现方案:为每台计算机安装一块音视频传输卡,利用一套独立于计算机网络音视频传输网络来来实现音视频信号音传输。

特点是,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要求不高,音视频信号的实时性和保真性高,但投资大,性价比低,安装繁琐,不易升级与维护,易出故障。

2.纯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实现方案: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实现音视频信号的传输,所有音视频信号以数字方式进行传输。

特点是,投资小,性价比高,安装维护方便,易于升级,不受教室物理空间的限制。这代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发展方向。

3.软硬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室

在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基础上,添加少量传输视频信号的硬件,实现了软硬结合多媒体教室。

软硬结合综合了硬件、软件方案的特点。

网络教室的典型功能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基本功能有:

多媒体教学演示、屏幕监视/转播、语言监听/转播、远程遥控、个别辅导、双向对讲、电子举手、警告、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电子白板、语音复读、作业收发、联机考试等。

网络教室的使用

(一)教学模式

1.群体化教学模式

群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整个班级群体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主要适用于传授新知识,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个别化教学模式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及时辅导和帮助的教学模式。其优点是:能因材施教,可以发挥学习者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者可以有自由的学习风格。

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个别化学习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支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个别化管理。个别化CAI课件呈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式的发现学习,教师通过监控和遥控功能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式的个别辅导。

3.小组教学模式

在群体教学基础上产生,能克服群体教学中不利的因材施教的缺点,同时又能弥补个别化教学中学生间合作交流不足困难。

通过安装支持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就能够支持小组学习,如灵活分组、小组任务发布、小组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收集与处理。

教师通过监控小组任务的进展情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鼓励鞭策,在各小组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价和总结。

(二)网络教室的几种典型教学活动

1.授课

教师使用课件、模拟和演示,将教师机屏幕或某个学生机屏幕,通过音视频广播或投影实施同步教学,做到精讲多演示。

2.自学

组织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提供教学内容、教案、课件和参考资料等,并监控学生自学过程。

3.辅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通过电子举手向教师提问,教师通过监视、广播、遥控和语音或文本等交互手段,同学生进行个别交谈与辅导。

4.练习

分自由练习和指导练习,自由练习要利用题库资源,自动组题或自主选题。指导练习由教师选题或命题,学生习作后教师检查。

5.讨论

着重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小组内的讨论通过讨论区或电子白板进行。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三)网络教室中的教师

在网络教室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是:组织教学、课堂巡视、个别答疑、网上监控等。

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技术实现

(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系统构成

1.多媒体综合教室的设备

视频输出设备(投影机或大屏幕电视机,幕布等)

音频输出及处理设备(功放、音箱、调音台等)

多媒体信号源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影碟机、录像机、录音卡座、视频展示台等)

系统控制设备(中央控制系统、多媒体控制台等)

教学设备(电脑白板、电动黑板、激光教鞭、话筒等)

其他辅助设备(教学监控、UPS、采光控制、安全设施等)

2.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教室环境

教室面积比普通教室大(≥100个座位),阶梯教室最好;具有良好的防潮和通风条件;保证良好声音效果和遮光和采光设施;配备必要的附属用房,如:控制室和观摩室等。

(三)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常用设备

1.多媒体投影仪

2.实物展示台

3.多媒体控制台

4.音频系统

5.幕布

6.窗帘与灯光

7.安全、防盗设备等。

8.其他(配置UPS电源和根据不同学科需要配备专用设备)

思考题:

1、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系统具有那些特点?*

2、目前在学校中新建设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室,是采用那种实现方案?为什么?*

3、网络教室的典型功能有哪些?能满足哪些教学需求?*

4、在网络教室中可以组织的教学模式,支持哪几种典型的教学活动?*

5、在网络教室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体现在那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6、多媒体综合教室的设备有哪些?各自都起什么作用?*

第四章校园网的教育应用

教育网络系统的一般性功能模型

校园网首先是一个多功能信息系统,其功能可以抽象为7大部分(或者说校

园网的教育功能由7个部分组成,见P152图4.1),即:

教学系统、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系统、课外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通信系统。

其中教学、管理和资源三个子系统构成了校园网的基本功能结构,课外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校功能的内伸和外延,通信系统作为其它子系统得支持结构。

基于Web的数字化图书馆的体系框架结构

在校园网环境下,大多在Web上访问数字化图书馆,获得校内或校外的图书馆信息资料,校园网环境下的数字化图书馆由四部分组成:用户浏览器、Web 服务器、多媒体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的创建和维护系统。(见P159图4.5)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其总体框架包括如下四大方面:

1.学校管理信息标准

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信息标准

4.信息交换标准

5.管理软件设计规范

教育应用平台设计模式

目前国内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应用平台主要有三类设计模式:

单校园网模式(学校自己购买/建设,但投资大,与校外信息交换差);

集中式管理的城域网模式(建设教育城域网中心,网络远程访问);

分布式管理的城域网模式(以校园网平台为基础,实现校际互通)。

思考题:

1、校园网的教育功能模型,在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建设中起什么作用?*

2、什么样的图书馆可以称为数字化图书馆?*

3、基于Web技术的数字化图书馆的系统结构,是属于那种数据库应用结构?*

第五章互联网的教育应用

远程教学

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时空上处于准分离状态,学生不受教师的直接或持续的指导,教师使用媒体和传播技术远距离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的教学。

传统远程教学:

早期通过函授的方法进行教学,近代则使用广播和电视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的远距离教学。

现代远程教学:

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现代通讯技术及其资源建立起来的远程教学系统。

网络远程教学

在Internet/Intranet上基于Web技术,并使用智能代理、信息推送、多媒体流、虚拟现实、组件和数据发掘等多种技术,在万维网上实施教学和管理教学,网上测试和网上交流的网络教学系统。一般需要使用一种高效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网络远程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与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交互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使得用户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地交换教学信息和学习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和学的相互促进。)

2、个别化(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更好地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个别化学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时效性(通过网络接受教学信息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这种实时和非实时结合方式,既有利于及时地接受学习信息,又便于支持学生的重复学习,保证学习效果。)

4、共享性(互联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为所有用户共享。)

5、全球性(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随时都能通过网络获取教育信息。)

网上远程教学模式

一、讲授型模式

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能比较系统地大面积传授新知识;缺点是难以因材施教。

网络远程教学中采用讲授型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数和上课地点的限制。网络远程教学中的讲授型模式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分布式课堂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一样,教师言传、板书,学生听讲,只是通过网络

把课堂扩大了,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上课,并进行对话交互。

通过网络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远方的“教室”,在屏幕上看到教师讲课的姿态和板书,听到教课声音,同时可以进行基于文本或语音的提问,教师要求学生“电子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上课的实况可以录制成流式视频,共学生异步浏览,重复使用,但缺乏与教师的实时交互。

2、Web课程

教师把传统的课程转换为Web课程,即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习题、学习参考资料等编织成Web网页课程,存放在Web服务器上,供学生浏览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随时通过讨论区和E-mail等方式向教师询问和求助,教师与同样的方式答疑和辅导。

其优点在于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以及选择学习课程和内容。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提问,但无法进行实时交互,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熟悉基于Web教学,能够设计编制高水平的Web课程。

二、个别指导模式

是通过教师或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指导方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有以下两种方式:

同步指导方式(主要通过在线交谈、聊天进行基于文本的交谈,或通过IP 电话进行语音交谈。)

异步指导方式(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用Email进行通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使用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有两种方式,如下:

1、学生通过下载相应的CAI软件,在本地运行,进行个别化学习。

2、学生运行个别化学习支持系统的客户端软件,直接连入远程计算机,进行个别化学习。

三、讨论学习模式

是指多个学生在讨论支持系统中,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如使用讨论区、Email、BBS、新闻组等,进行学生间的讨论学习,教师一般不参加讨论,而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确定讨论主题、诱导和监督学生发言、控制讨论方向。

四、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处于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能有效促进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比较简单,如:利用电子邮件的功能即可,只要遵循自主学习模式四个要素:问题、信息资料、提示(学习指南)、反馈。即:

首先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要求以作业的方式在规

定的时间内提交;

同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料,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阅;

再者允许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与老师或专家联系,给予适当的启发、提示和鼓励。

最后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及时地评价,给学生明确的反馈。

五、合作学习模式

是指利用网络各种通讯工具,由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进行交互合作,以达到教学内容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适合于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各自特长,将学习任务进行分工,相互帮助、提示和讨论。

六、探究学习模式

探究学习从本质上是利用已有资源系统进行的一种主动探索学习方式。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主体的需要,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推理、归纳等智力活动,得出对预设问题的解答。

网络远程教学模型与相关传递技术

第一代远程教学技术(函授模式,单向传输,实现了有限的交流,于20世纪早中期。)

第二代远程教学技术(使用录像和电视媒体等多种媒体,传送视频课程,交互很少,于20世纪60年代。)

第三代远程教学技术(使用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解决了远程交互,但价格昂贵。)

第四代远程教学技术(使用网络各种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交互数量和种类增加,又快捷方便,减少了远程教育对时空的依赖性,是典型的网上远程教学形式。)第五代远程教学技术(在第四代远程教学的基础上,出现了智能回答系统,从而减少了教师的答疑工作,减低了教育费用,是经济性的网上远程教学形式。)

网上远程教学服务质量规范

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研究的“网络教育服务质量规范”(编号:CETS-24)。

本规范是用于对网络教育的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和认证,可促进提高网络教育质量。

网络教育服务质量规范是国内为远程教育机构的质量认证提供了基本依据,对远程教育的运行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虚拟教室的概念

虚拟教室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的教与学的环境,

这样可以使身处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相互间听得到、看得见。

虚拟教室不同于传统的教室,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由一套软件构成的群体通讯系统、工作空间和辅助设备构成的“虚拟”传统班级的“教室”。

基于虚拟教室的学习环境

虚拟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基于资源学习的学习环境。虚拟教室的资源分为以下两种:

1、信息资源

内部资源(虚拟教室或提供的课程资料,如:课件、电子课本等)

外部资源(教师指定或学生探索到的Internet上的与课程有关资源)

2、人力资源:教师、同学、有关专家。

虚拟教室教学资源库,由以下三部分信息构成:

1、教学信息

教学内容(包括:媒体素材、案例、题库、课件、网络课程五大类,其中媒体素材是最基础的,课件、案例和题库都可能使用媒体素材库中的媒体数据。多个知识点课件或不同教学环节课件、自测或考试题库及案例的综合而成网络课程。)

记录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包括:作业集、学习过程记录等,作业集包括布置于完成的作业和批注。)

2、管理信息

教师信息与学生信息的管理及课堂概况,除了有身份和通信信息外,还应有进入和离开教室的时间,以及课程类别、简介和任课教师等信息。

3、支持信息

用来支持学生自学过程的信息,包括数据库、学生模型等。

虚拟教室的控制中心,是虚拟教室的核心部件,包括以下两个模块:

1、管理模块(注册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

2、教学模块(同步教学模块、异步教学模块)

虚拟教室的使用者部件

即虚拟教室的客户端,包括:教师部件、学生部件,是用以访问虚拟教室控制中心的界面,学习者必须经过注册才能取得学习资格。

虚拟教室的活动

1、学生的活动(选课、查阅课程和学习资料、在线学习、下载课件、视频点播、讨论交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提交作业等。)

2、教师的活动(备课、课堂讲授、制作电子课程、教学资源收集等。)

微型世界

微型世界是利用工具和模型构造的一种可供学习者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模拟的环境中进行操纵与建构。如今大多数微型世界是借助计算机建模技术构造的。

微型世界是一个微型学习环境,它有自己完整的知识领域,它能提供了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的真实可靠的环境。在微型世界中,学生能够清晰的、推理性的思考,有效地探索一个领域的知识,验证自己的假设,发现微型世界中的实事。

第一个由计算机构造的微型世界是供儿童学习计算机语言的Logo语言及其所建立的学习环境。

微型世界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在教育技术领域,正逐渐将计算机当作学习工具,关注和开发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环境,寻求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将计算机支持的教学过程理解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体现了建构主义倾向的对于知识和教学的理解:

知识是个体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建构新的认识和意义过程。

教学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工具和资源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即将教学理解为学习环境。

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学习者能够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

微型世界是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理想学习环境

微型世界是一个小而完整的知识领域,是提供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的真实可靠的环境。由于微型世界是一种提供学生进行探究式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能表达、探索和建构知识,因此常常被看作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计算机微型世界与模拟的同异

微型世界有两个重要因素是模拟不具备的:

首先,微型世界所提供的某一领域的“最小化模拟”,学习者能够对此进行重构,以探索学习;

其次,微型世界与学习者认知一致,甚至不需要经过训练,就知道如何进行探索。

而模拟是由被模拟的内容或领域所决定的,对模拟的判断取决于模仿的逼真程度。

但模拟的许多特性与微型世界是一致的,如它们都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情景。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网络远程教学是现代远距离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2、研究教学模式,对掌握网络远程教学有何意义?*

3、基于交互式媒体和WWW资源的远程教学,是属于第几代远程教学模型与技术?*

4、在虚拟教室中有哪两种教学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

5、为什么微型世界被看作是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理想学习环境?*

第六章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含义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含义有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文献资料和资源目录索引。)

第二层是网络课程建设

第三层是资源建设的评价

第四层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其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和核心,三层是对资源的评价和筛选,四层是工具的建设。

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1)教育资源分类(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问题解答、目录索引)

(2)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

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程

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支撑环境。

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1、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的特点;

2、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思路与方法。

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以教育改革为宗旨,以异步学习为基础,以多元载体为环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案例学习为基础,以学习资源为支撑,以合作学习为导向,以电子作品为业绩,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网络课件与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定》中定义了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分为以下两部分:

1、通用评价指标

评价项包括:科学性,教学性,技术性,规范性

2、分项评价指标

针对网络课件的分项评价指标有:

(1)网络课件的体系、教学性、艺术性、可用性的评价

(2)针对网络课程的分项评价指标有:

(3)界面设计、导航、定位、课程说明、课程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媒体运用、范例应用、学习工具、作业机制、学生支持系统、教师支持系统、制作技术等评价。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件的开发过程

网络课件的开发方法

基于Web网页课件开发方法有如下三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断增补。

网络课件的开发模型

分析阶段:各种前期的需求、目标、内容、形式、资源分析等。

设计阶段: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内容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制作阶段:各种媒体的制作、网页制作、脚本编程、课件发布。

测试与评价阶段:测试与评价,是保证课件质量的重要手段,除遵循一般软件测试原则外,课件测试有其自身特点。

网络课件开发中各阶段详解

1、分析阶段:

首先,进行各种前期分析,有:定义课件需要解决的问题;查询相关已有的课件系统,获取认识;确定课件开发项目组成人员;鉴定目标学生的需要、特点和学习风格;分析教学内容,定义教学目标

再制定网络课件设计原则与目标,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获取学习的资源的要求;最有效的进行资源利用;结构清晰、界面连贯、运行高效。

2、设计阶段

(1)系统结构设计

网络课件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的设计:(2)信息结构(分块)设计

就是Web站点内的存储信息的文件夹及其路径的设计,便于存储和管理网页和各种教学媒体信息。

(3)页面链接结构设计

页面间的链接结构主要有:序列型、分栏型、树状层次型、蛛网型四种。

设计中将四种结构可以结合使用,但线性结构适合于基础内容和训练的教学应用,非线性结构比较适合复杂知识和教育程度高的受众。

(4)系统内容设计

主要是为学习者设计学习资源的调用接口,具体设计方法有:内容表达结构设计;内容的视觉设计;内容的媒体表现选择;内容链接的选择;提示信息的设计;学习者控制的设计。

(5)界面设计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页面屏幕设计(包括:使用网页模板统一页面风格、使用统一的系统功能图标、标题要醒目、内容层次要分明),二是导航(栏)设计(全局导航系统、局部导航系统)。

3、制作阶段

(1)媒体的制作

图、文、声、像,动画和虚拟现实等各种媒体有其制作和处理工具和文件格

式。

(2)脚本语言编程

包括客户端脚本和服务器段脚本,增强网页的交互性。

(3)使用网页集成工具

Dreamweaver、FrontPage、HotDog、HomeSite等

(4)使用网页课件制作工具

Captivate、Hot Potatoes、CourseBuilder 、StreamAuthor

(5)课件发布

有两种方案:自建网站主机、租借虚拟主机(托管)。

网络课件测试与评价的自身特点

开发周期短,测试与课件开发可以同步进行,即在主流浏览器(IE、Netscape)下立即进行测试。

总结性评价,在课件初步完成后在选定的小范围用户中进行的综合性测试与评价修订。

用户机的运行环境测试,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以及可能使用的浏览器。

课件中使用了多媒体元素或其他编程技术,要考虑用户计算机不同计算机语言对编程环境的要求,并提供下载支持多媒体播放的插件(Plug-in)程序,以及用户浏览器对插件的支持。

课件运行的实时性测试,即对网页课件的下载时间、运行速度、查询速度测试,也是评价Web课件的重要依据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怎样获取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信息规范?*

2、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主要包括哪几类资源?*

3、为何不能将网络课件看作是网络课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网络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CAI课件的不足?*

5、网络课件的开发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涉及那些工作任务?*

6、网络课件的设计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设计?*

7、网络课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试与评价?*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第一章 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413小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第四章 1.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47 考解答题) (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 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论述题 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7 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 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6)终生化。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 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P27 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 索?P24 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 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 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 在我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高等教育学形成学科,也只有40余年的时间。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如下探讨:①1984年7 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潘—元的《高等教育学》,是全国第一套。是全国最早的、最有影响的专著。1995年9月潘—元和王伟廉主编的另一本《高等教育学》。2001年王伟廉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学》。②1990年田建国撰写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是以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微观高等教育的逻辑展开的;特点是按层次设计了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微观高等教育体系。内容编排有独到之处,材料丰富。 ③1991年杨德广主编了《高等教育学概论》,该书注重搜集和吸收高等教育新成果,现实针对性较强。④1995年胡建华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新论》确实构建了一个有别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学科框架,其主线为历史——现实——未来。⑤薛天祥2001年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是按科学方法论构建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从德育、教学、课程、科研、体育——美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内容与内功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内容与内功 [摘要]目前,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多是从理论范式层面展开的,从实践层面得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文章从学科的要素构成入手,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工作为例,指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在实践层面上应当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培养“双师型”的创新团队,培植“双赢性”的研究机制,培育“双元制”的创新平台,旨在促进培养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应用人才的进程。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内涵内容内功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新兴学科。随着当今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解释职业教育现象、影响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职业教育学研究者们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也相继出现。但目前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众多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论述,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文从学科的本质和构成要素入手,结合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多年来学科建设的经验,以期为本学科寻找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之内涵 何谓学科?对于“学科”一词,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从有下几个角度:一是从学科与科学知识的关系角度将学科定义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①;二是从学科与教学的关系角度,认为“学科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态”②;三是从学科与知识以及教育的联系角度,认为“学科(discipline)”是“A branch of knowledge,typically one studied in higher education”(知识,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分支)③;四是从学科的根本特征角度理解,“学科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包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 (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 10.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 系及其运行机制 11.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 15.课程; 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 18.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定向性(2)职业性 (3)实践性(4)灵活性 19.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 式 20.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1.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2.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2)引导发现法(3)任务驱动法(4)分层递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 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获国家服务的人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一部分,它是依据教育目的规定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 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过去也称“非官方课程”、“非正式课程”。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也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锯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指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简答论述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教育规律 1、简述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阶级性(4)教育的生产性(5)教育的民族性(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发展(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日益加强的联系。答:改革的目标指向,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教育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这种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波澜壮阔。高等教育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改革的丰富实践,为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推动着高等教育学从多层面、多视角去审视过去总结的教育经验,寻找教育的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丰富已有的教育理论宝库。这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为了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苦果,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到底,教育改革也迫切需要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高等教育学理论的联系,在宏观的方针政策的改革和微观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愈来愈密切。改革的实践使理论更新和发展,而更新和发展的理论又进一步保证了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1、试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制约着目标的设定,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2)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经济基础制约着高等教育(性质和规模,目的,内容)(2)高等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影响(三)高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目的和内容,决定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的人去维护巩固政治制度,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舆论为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 1、教育 广义: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特点 一是:有固定的场所或专门的教师、固定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 二是: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4、职业教育: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 5、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 6、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性- 实践性- 社会性- 终身性- 全民性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为图自强而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的目的催生了我国近代再早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 8、教育思潮 劳作教育思潮:兴起于德国- 代表人凯兴斯泰纳 内容:劳作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 培养服务于国家的有用公民是教育的目标

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的精神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佳手段 ②普职整合教育思潮:美国- 代表人杜威- 以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整合为核心- 重视人的发展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③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美国 核心:CBET 实践形式:澳大利亚职业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模块技能培训模式(MES) 终身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法国保罗.朗格朗- 影响是国际性的 内容:P26-27 第二章 1、职业教育的功能 智育- 德育-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所以教育功能中,育人功能是最为根本的一项 大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的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小德育: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德育内容P35 职业道德特点:职业性- 实践性- 继承性- 多样性- 纪律性 智育功能

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 (后面的数字是教材页码序号) 使用教材:胡弼成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印刷

《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高等教育成型阶段: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末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期,高等教育建立在新兴起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学科、课程组织教育过程,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P4) ●高等教育完善阶段:从单一走向多样,职能不断充实。其代表是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职能引进大学)和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明确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P5)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七大特征和发展趋势—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和多元化。(P6-12)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是教育科学体系分支的应用性学科。其任务是应用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开展自身领域的教育理论研究。(P16)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发挥人的潜能/ 发现人的价值/ 使个体社会化/ 引导完备人性的构建和发展。(P34-35)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属性(主要表现在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上),又具有生产力属性(表现在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上)(P40)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专门性/ 教育对象的身心成熟性/教育劳动的复杂精神性。(P41-42) ●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

发展和个性完善;其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P46-48) ●高等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P49) ●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p51~53)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根据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其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性质任务(为谁培养人)、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怎样培养人)三方面的内容。其特点是:①阶级性(政治性)②历史性(阶段性)③时代性④相对稳定性。(P64)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66) ●教育目的的概念、作用和依据: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对象培养质量规格的总的期望或规定(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层次上有国家教育目的(反映在教育方针中)、各级各类教育目的(反映在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上)、教育过程的具体发展目标(反映在教育过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中)。(P67)

高等教育学复习整理笔记

高等教育:就是在完全得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得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就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得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学:就是一门以高等教育得运行形态与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得具有综合性、理论性与应用性得教育科学。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得构成状态与比例关系,它就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得复杂得综合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 教育方针:就是国家在一定得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得需要,通过一定得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得总得工作方向与奋斗目标,就是教育政策得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得以及实现教育目得得基本途径,就是一切教育工作营遵循得基本指针。如果就是简答题,还应加上:2002年11月党得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教育目得:具体而言就就是指按一定社会得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得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得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与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得目得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得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得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得设置、组织机构间得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得划分等等。从本质上来讲,它实际体现了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得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之间得职责、权利与利益关系。前两者通常被称为高等教育得宏观管理体制,后者则称为高等教育得微观管理体制,又被称为高等学校得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就是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微观层次,主要指高校管理体制中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之间得职责、权利与利益关系,即高校内部得管理。(这个概念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要) 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得系统,它就是一个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得一个组成部分。 学位制度:就是国家与高校为保证学位得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得学术衡量标准与严格得学位授予程序,而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得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得制度。 专业:就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与学科体系得内在逻辑而划分得学科门类。 专业特色:就是指所办专业得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专业得构成要素与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得“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得适应性与竞争力上。 课程:课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得课程就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得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得地位与开设顺序得总与。广义得课程就是指为实现高教目得与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得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与结果,就是为学生得全面发展而设计得一切条件与一切活动得总与。 教学大纲:就是指课程教学大纲,就是以系统与连贯得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与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得教学指导文件。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学试题与知识精华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五章职业学校教师 一、填空题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3、(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4、(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 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5、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9 月10 日)为教师节。 6、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7、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如何对待(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师集体)、如何对待(自身)四个方面。 8、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9、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二是(书写规范)。 10、班会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知识性班会)、(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及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六种形式。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二、选择题 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是(C) A.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 B. 高等学校中的学生辅导员 C.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 学 校学生处工作人员 2、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教师起(A. ) A. 主导作用 B. 决定作用 C. 强制作用 D. 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内容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内容 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 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给出理由 3、简答题 4、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 二、答题注意事项 1、名词解释:概念解释,考的是概念的理解是不是规范?概念比较长,按照主 谓宾模式背诵记忆;可能四分一题,可以多答一两句,则更加长度,保证空间的合理利用; 2、辨析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联系实际就要举例说明,要说专业术语不要 说别的;字迹整洁; 三、名词解释(精简版) 1、大众教育 西方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公民,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

极低。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大众受教育者分布广泛,而且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出现多样化。 或: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成员,受教育者分布广泛,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学,目的除了培养未来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国家政府虽然提供一部分高等教育经费,但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者已是老百姓。学校数量多,与各种职业相对应的技术逐渐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 2、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等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 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包含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4、高等教育目的p48 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

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四、中学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五、学生与教师(师生关系) 六、中学课程 七、中学教学 八、中学德育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活动中的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4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 动效率)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使原本由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人掌握)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 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确立 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构成文化本体3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特点为:(一种组织文化、)(整合型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5学校文化既能给学校预订教育目的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这是由学校文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决定的 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性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7校园文化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8(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9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良好的校风对学生个性和品德有陶冶与导向作用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

职业教育学考试要点1

1、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 育。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2、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1,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国际化;3,终身化;4,管理法制化;5,办学层次高移化;6,全民化; 7,协同化;8,教师专业化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 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5、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教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6、职业教学过程的本质:教是教师的行为,外化过程,学是学生的行为,是内化过程。 特点:1,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两方面:一是教学对象年龄、阅历层次的复杂性;二是教育对象学习、心里状况的复杂性;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阶段转向社会实践的过度,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单选 1. 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 387 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 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答案: B 1. 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 的“院系调整” 答案: B 2.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 、江南水师学堂 B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广州同文馆 答案: C 1.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 A 、哈佛大学 B 、柏林大学 C 、麻省理工学院 D 、爱资哈尔大学 答案: B 2. 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 A 、自由教育理念 B 、通识教育理念 C 、专业教育理念 D 、职业教育理念 答案: C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答案:B 2. 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答案: C 1. 学完文学学科的学生,即可称: A 、学士 B 、硕士 C 答案: A 2.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 A 、亚历山大大学 B 、哈佛大学 C 、苏格拉底 D 、康德 、社会科学 D 、思维科学 、博士 D 、院士 麻省理工学院 D 、爱资哈尔大学 A 、 D 、四

1.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 、博克 B 、杜威 C 、克拉克?克尔 D 答案:B 2. 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 1.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入 A 、一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B 、 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办学、两级拨款、两级管理的体制 C 、 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阶段 D 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答案: C 2.20 世纪 50 年度初期的院系调整之后,我国进入 A 、 一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B 、 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办学、两级拨款、两级管理的体制 C 、 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阶段 D 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答案: A 1. 以下是中央集权型优点的是 A 、 有利于中央政府统筹全局,协调区域不均衡问题,提升整体水平 B 、 社会广泛参与,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市场性和多样性 德雷克?博克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答案: C 1. 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 A 、“越发达、越复杂” C 、“教育受制于社会” 答案: C 2. 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 A 、“越发达、越复杂” C 、“教育受制于社会” 答案: D B D B D C 、胡适 D 、“现存即合理” 、“突出差异” 、“现存即合理” 、“突出差异” 、蒋梦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