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901作物学科一级学科简介

0901作物学科一级学科简介

0901作物学科一级学科简介
0901作物学科一级学科简介

0901作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作物学

(英文)名称: Crop Science

一、学科概况

作物学是一个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发展历史悠久,知识更新迅速。从人类驯化并开始栽种植物起,就有了关于作物生产技术改进及选种留种的实践;从有文字起就有了关于作物生产技术及品种性状改良的记载。公元前386-534年,农艺巨著《齐民要术》及历代古农书都对耕作技术、农作物品种及种植方法进行过详细描述,人类对作物生产有了感观上的认知和经验性的改进。但是,作物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是经过几千年农耕文明积淀,并与现代科学融合后,于19世纪后期逐步形成。早期的作物学称为农艺学,以作物栽培和育种为主体,同时包括土壤、肥料、病理、昆虫、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20世纪初期,这些方向均逐步发展成为独立学科,作物耕作栽培技术和品种改良成为了作物学的核心内容。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遗传变异规律、农田系统生态结构与功能的逐步揭示,以及诸如化肥、农药、农机、组织培养、细胞工程等对作物调控和改良的手段和能力提升,作物学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前苏联农业教育体系和草田轮作理论与技术的影响下,作物生产技术研究逐步由定性观察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建立了栽培学与耕作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在米丘林遗传学与孟德尔遗传学的争论下,及随后摩尔根基因学说对生物遗传规律的科学揭示,作物品种改良也从实践经验为主转向以阐明作物遗传规律和选育新品种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体系;在现代种业发展的促进下,形成了种子科

学与技术新方向,并逐步建立了种业工程体系。由于植物发育学、生态系统学、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等理论和方法的完善,作物学能够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和系统等不同层次,对作物生长发育进行定量分析、定向调控和定型改良。在学科内涵得到全面充实和提升的同时,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日臻完善。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的提升,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支柱科学。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作物学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作物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实现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精量调控,对作物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精细设计,对作物品种性能进行精确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持续增加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现代作物生产已经从单一的高产目标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发展,现代作物学发展面临着新挑战,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容和建设使命。作物学研究对象和领域正在不断扩展,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高产优质协调机理与栽培调控机制、环境友好与作物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作物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创新利用、作物遗传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作物生物技术与分子育种、种子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及其产业化工程技术等,已成为本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学术前沿阵地。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作物学旨在从基因型和环境两方面及其互作上阐明并揭示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关于大田作物生产与品种改良的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作物学研究的实体对象是大田作物、农田生态系统及与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作物学研究的科学问题随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的实际需求变化而变化,其研究领域与对象在不断扩展。随着日益加速的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现代作物生产的目标已经从单一追求高产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

全的综合目标发展,要求作物系统不仅是一个农产品生产系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友好的净化系统。作物生产手段和方式已经从人力、畜力、分散的模式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模式转变。作物品种改良的手段和方法也从经验性、表现型、分散式向定向性、基因型、模块化的水平升级。因此,现代作物学的研究方向和对象包括:作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和机制;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相协调的栽培理论与技术;耕作制度与作物可持续生产;作物信息技术及农机农艺融合理论与技术;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理论和高效利用技术:作物遗传规律与基因挖掘理论与应用;高产多抗品种培育理论与技术;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应用技术;作物种子、种苗繁育理论与技术;作物种子、种苗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作物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等。

2.理论体系

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作物学的理论体系一直处于快速发展和日臻完善之中。纵观作物学各研究领域和方向,作物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作物生理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信息技术学、作物种质资源学、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基因工程学和作物种子工程学等领域,涉及到作物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和系统多个层面。综合作物学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理论创新状况及发展动态,结合作物生产目标和技术需求的发展趋势,作物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作物生长发育的协同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机制;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规律及其协调机制;作物产量与资源利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协调机制;农田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及作物周年高产高效的区域布局理论;作物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和系统的信息产生规律及其监测、收集、分析和模拟原理;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作物基因组和蛋白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重组原理;作物分子设计和杂种优势利用理论及新品种培育原理;作物种子种苗繁育理论和质量控制工程原理等方面。

3.知识基础

在学科传统方向不断提升,新领域快速拓展过程中,作物学的知识基础也得到了系统扩展和全面夯实。在已有的政治、外语、数学、化学、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科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性知识基础上,作物学也发展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即作物学理论知识、作物学技术知识、作物学工程知识和作物学方法论。作物学理论知识主要是关于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变异和农田生态系统演替等基本特征、过程和规律的知识,包括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作物遗传学、农业生态学等理论体系。作物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作物栽培、品种改良、土壤耕作、作物布局、种子生产等生产技术和管理相关的知识,比如作物高产高效栽培、作物高产优质栽培、保护性耕作制度、高产多抗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良种繁育等技术体系。作物学工程知识主要是关于良种-良法-系统集成等一体化工程相关的知识,包括作物细胞工程、作物基因工程、作物种子工程、作物信息工程、农田生态工程、农机农艺融合工程等。作物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与作物学理论与技术及方法创新研究相关的科学问题提出、科学假设构建、科学思路形成、研究方法创新和技术路线设计等知识,包括科学方法论、田间试验设计、数理统计分析、数据处理与挖掘、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等。

因学科专业方向或研究领域不同,其知识基础也有所侧重。作物学非常重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满足作物生产对科学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作物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综合体系,除了作物科学的关键支撑作用外,其他与作物生产相关的学科知识也非常重要。这些学科知识包括农业资源环境科学的土壤学、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等,植物保护科学的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药学等,生物科学的植物生理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发育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生态学的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等知识。它们既是本学科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本学科的服务对象。

4.研究方法

作物学是非常重视解决作物生产实际问题的实验性应用科学。作物学研究方法体系除了包括已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验研究的共性方法论,比如文献分析、科学假设、实验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论,直观描述、调查分析、定位监测、定量测试、定量比较、数理统计等研究手段,室内实验、田间试验和系统模拟等研究方式外,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本学科专门的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包括:作物系统的综合分析、作物系统的优化控制、作物系统的模拟分析、作物系统的集成示范等研究方法。

(1)作物系统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生物、环境和社会的综合体,是一个物能开放、动态变化、层次多样的复杂系统。在对作物基因、细胞、器官、组织、个体、群体和系统等特征、过程与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应对整个系统的互作关系及其关键过程进行综合描述,形成对作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系统演变的整体认识,从而不断完善和丰富作物学的理论体系。

(2)作物系统优化控制的研究方法。在阐明作物基本特征与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作物学需要对作物系统进行人为控制,包括基因重组、群体调控、空间重组和系统重构等多种方法与手段,以构建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多样性的作物新系统。通过系统控制和人为调控,来阐明作物系统在不同层次上对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机制。

(3)作物系统模拟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室内实验测定、田间试验监测和综合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作物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模型模拟分析的综合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作物信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发育模型、作物智能决策系统、作物系统模拟、作物生产预测预警等,不仅提高了我们对作物系统的认识深度,而且提高了对作物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随着作物生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物系统的自动控制、智能决策、作物系统模拟等方法的应用将与日俱增。

(4)作物系统集成示范的研究方法。作物生产不仅是一个生物、环境、技术的综合体,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权衡过程,区域性特征突出,需要多种理论与技术的集成。为了验证作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作物学专家在取得单项技术突破后,还应进行区域性理论与技术集成示范,并进行推广应用。该方法一般以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区为边界,以一项或几项关键技术为基础,进行多项配套技术的综合试验,以完成对技术的集成与验证,实现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

三、学科范围

作物学从基因型和环境两方面及其互作等角度上阐明并揭示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科学。通过理论与技术及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拓展,作物学一级学科建立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等研究方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产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研究方向以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区域布局、田间配置、精准设计、个体培育、群体优化、系统调控、集成示范等为技术手段,进行作物生产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并进行技术模式的区域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是特别注重生产实践的应用性科学。

作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作物遗传改良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研究方向以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基因重组、人工诱变、杂种优势利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田间试验与测试等技术为手段,进行作物遗传理论创新和育种技术研发,并开展新材料创造和新品种培育,是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科学。

种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作物种子生产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研究方向以植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种子繁育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为手段,研究作物种子发育生理与化学调控、种子生产、加工及贮藏、种子质量控制与

检验等理论与技术,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四、培养目标

1.学士学位

具有良好的科学和道德素养,扎实的作物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胜任作物生产职业的专门优秀人才。具体包括:对作物学相关领域知识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作物生产的基本流程和业务体系,具备开展与作物生产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开发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职业道德和理想,工作有原则负责任,热爱农业事业;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

2.硕士学位

具有宽阔作物科学知识,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的学术训练,熟悉作物生产和科研及管理实践,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作物生产工作的创造型人才。具体包括:对农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具有较系统的了解;对作物科学的知识有系统的掌握和透彻理解,能创造性地开展作物生产和科研及管理实践工作;对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及相关成果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实验室、田间试验、综合分析的研究特点和方法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上;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对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科学态度和作风端正。

3.博士学位

具有厚实的作物科学知识,熟悉作物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科学前沿,在作物学研究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经历,能胜任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推广及管理等方面高层次工作的人才。具体包括:在已有的农学知识基础上,对学习领域所涉及的重要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具有敏锐的科学思辨和分析能力,能跟踪学科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的创新;对学科

某一领域或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理解,通过论文研究工作在本学科理论或专业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能熟练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 并具备良好的写作和听说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淡薄名利、投身农业科学的精神。

五、相关学科

作物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中的核心学科,以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为基础,与植物保护学、农业资源环境学和园艺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与其它农业生产学科相互关联,是一个综合型学科。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英文)名称: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学科概况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它伴随着人类最早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开始而萌生。古代的测量器具尽管简单,但也基本具备了测量单位、标准量和标准量与被测量比对过程等测量的基本属性,如我国氏族社会已有“结绳记事”、“契木计时”的记载;大禹治水时使用了准绳与规矩;公元前221年,我国秦朝已形成量值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和器具;《汉书·律历志》中用“累黍定尺”和“黄钟律管”对长度进行了定义,其中用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之长来定长度标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创造,这种方法与几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采用光波波长定义长度基准,从基本原理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此外还产生了朴素的测量方法,如利用平行光投影的相似现象间接地测量物体的长度;进而产生了以测量单位、标准量、测量量值与被测量值转换关系为基础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如日晷和浑天仪等。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尽管该学科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处于学科的萌芽阶段。 直至1898年国际米制公约建立,初步形成了以米和公斤等为基本计量单位、相应的计量标准器与测量仪器、量值溯源方法与测量理论;进而衍生出作为该学科理论基础的测量误差理论和计量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框架初步形成。随着近代测量科学与仪器技术的学术价值和实验价值显著提升,近代测量科学逐渐从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重

要基础学科之一。门捷列夫曾有著名论断:“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测量是科学的基础”。 现代测量学是前沿科学领域中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测量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和新原理仪器的发明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这在历届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到2011年为止,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项目总数为352项,获奖总人数为547名,直接因测量科学研究成果或直接发明新原理仪器而获奖的项目总数为37(占 1 0.5%),总人数为50(占9.1%),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断层扫描仪、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同时69%的物理学奖、75%的化学奖、92%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都是借助于各种先进的高端仪器完成的。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一直与和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等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发展与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次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都会推动仪器科学与技术产生跨越式发展。传统仪器科学与技术以牛顿力学、电磁学、经典光学、热力学、化学等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长度、力学、热工、电磁、光学、声学、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等计量测试专业与相应的测量仪器技术产业。 现代仪器科学与技术以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现代光学、电子学等为理论基础,同时借助于现代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超导技术等,使仪器科学与技术进入以量子计量为标志的新阶段,如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原子频标计量技术、基于电子隧道效应的扫描隧道显微仪器技术、基于量子化霍尔效应的电参量计量技术研究等相继迅速取得突破,并发展成为新的仪器技术,进而促进仪器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与众多相关学科紧密交叉与融合的特

最新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报告

作物遗传育种 专业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作物遗传育种 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 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 本范文适合所有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单位 (3) 五、实习主要内容 (3) 六、实习总结 (4) (1)实习体会 (5) (2)实习反思 (6) (3)实习心得 (7) 七、致谢 (8)

一、实习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 (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单位) 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五、实习主要内容 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在实习过程,单位安排的了杜老师作为技术指导,杜老师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人,他也是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的,从事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实习工作性质以及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容易遇到的问题。杜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在单位实习期间,我从事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外,还负责协助人事部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计划,利用作物遗传育种知识处理相关文书。具体实习内容过程如下: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条目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名录 一、二级学科名录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6 一级学科:公安学 04 教育学 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软件工程 (英文)名称: Software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软件工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明确了自身的学科问题,形成了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方法与技术体系,完善了软件工程教育体系,具备了学科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作为独立学科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与人才支撑。 1968年在德国举行的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为应对“软件危机”的挑战,“软件工程”术语被首次提出。在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软件工程定义是“为了经济地获得在真实机器上可靠工作的软件而制定和使用的合理工程原则和方法”。 1972年,IEEE学会计算机协会第一次出版了“软件工程学报”。此后,“软件工程”这个术语被广泛用于工业、政府和学术界,众多的出版物、团体和组织、专业会议在它们的名称中开始使用“软件工程”这个术语,很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先后开设了软件工程课程。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基于瀑布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结构式过程语言编程范型占主导地位,软件工程研究在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过程改进等多个子领域得到深化和扩展,形成了软件工程学科的雏形。 同期,软件工程教育得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

的培育和支持。该研究所调查软件工程教育的现状,出版软件工程推荐教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软件工程硕士教育计划,并组织和推动软件工程教育者研讨会。 1991年,ACM和IEEE-CS的计算学科教程CC1991专题组将“软件工程”列为计算学科的九个知识领域之一。1993年,IEEE-CS和ACM 为了将软件工程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建立了IEEE-CS/ACM联合指导委员会。随后,该指导委员会被软件工程协调委员会(SWECC)替代。SWECC 提出了“软件工程职业道德规范”、“本科软件工程教育计划评价标准”以及“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其中,SWEBOK全面描述了软件工程实践所需的知识,为开发本科软件工程教育计划打下了基础。 2004年8月,全世界500多位来自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专家、教授经过多年的努力,制定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标志着软件工程学科在世界范围正式确立,并在本科教育层次上迅速发展。随着计算领域的广泛拓展,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并列成为计算学科下的独立学科。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开放、动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灵活、可信、协同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服务资源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无处不在的普适计算、主动可信的服务计算,均对软件工程提出了巨大挑战。围绕服务计算、云计算、社会计算、可信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型计算和应用模式,展开应用导向的软件工程研究成为主流趋势。另一方面,软件工程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海量的软件及相关数据,

全国政治学一级学科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中国人民 大学 A+ 12 东北师范大 学 A 23 湖南大学 A 2 北京大学A+ 1 3 云南大学 A 2 4 南京师范 大学 A 3 复旦大学A+ 1 4 天津师范大 学 A 25 湘潭大学 A 4 华中师范 大学 A+ 15 北京师范大 学 A 26 兰州大学 A 5 武汉大学A+ 1 6 暨南大学 A 2 7 四川大学 A 6 吉林大学A+ 1 7 中国政法大 学 A 28 西华师范 大学 A 7 南开大学A+ 18 外交学院 A 29 上海师范 大学 A 8 中山大学A+ 19 湖南师范大 学 A 30 辽宁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20 南京大学 A 31 河南师范 大学 A 10 厦门大学 A 21 浙江大学 A 32 西北大学 A 11 华东师范 大学 A 22 上海外国语 大学 A 33 安徽师范 大学 A B+ 等 (51 个 ) :国际关系学院、同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延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青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聊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清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北华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 B 等 (50 个 ) :山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扬州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三峡大学、渤海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大庆石油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政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津商

地理学一级学科全面介绍

0705 地理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您权威解读地理学一、学科概况 “地理”一词始见于我国的《易经,系辞》(公元前551- -479年)和古希腊的《地理学》(公元前275- -193年)。至今,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远古至18世纪末的古代地理学主要探索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测绘方法,或描述性地记载地理知识,以及当时已知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代表性著作,在中国有《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梦溪笔谈》等,在西方有埃拉托色尼和斯特拉波分别撰写的《地理学》以及由托勒密著的《地理学指南》等。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冯·洪堡的《宇宙》和卡尔·李特尔的《地学通论》标志着古代地理学的结束和近代地理学的开始。近代地理学阶段是地理学内部学科不断分化、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强调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因果关系研究。这一时期,地理学界受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主要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控制作用。但在同时,维达尔·德·白兰士提出了或然论或可能论,认为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可能的范围,人类在创造其居住地的同时,又

按照自身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另外,在这一时期,区域地理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地理学从静态定性描述走向动态定量分析,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与此同时,伴随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与日俱增,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逐步走向结合。 地理学已经形成了四个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探讨自然要素在地球表层的相互作用;区位传统——强调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的空间组织;人地关系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域传统——是第二和第三个传统在特定区域的结合。当今的地理学在不断创新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日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区域响应、人地关系的区域综合、全球变化与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关系、新型的和谐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新命题。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地球表层是指地球各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这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具体如下: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进行学术交流;具有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植物分子育种 2.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3. 植物航天育种 三、学习年限 1.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 如已提前完成所规定的学业,且学位论文成果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时间不得超过一年。提前毕业的科研成果要求:以第一作者和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署名,且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有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 至少应修满26学分。一般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

学分,实验课不限。 (一)必修课 1. 公共必修课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 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 或自然辩证法(1学分,18学时)(二选一) ③ 硕士生英语(4学分,72学时) 2. 专业必修课 ①专业英语(1学分,18学时) ②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2学分,36学时) ③高级作物育种学(3学分,54学时) (二)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课程库”。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五、培养环节 1. 必修环节(3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读书报告,学术交流,实践活动三部分,各计1学分。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依据材料,如所作的学术报告PPT(讲义)、参加学术报告笔记、文献综述报告、实践活动工作报告等,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级给分。各个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阅读与论文相关文献80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40篇,撰写文献综述1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5次或在学院范围内做学术报告1个;参加教学实践、生产实践或社会实践,撰写实践总结报告1份。 2. 开题报告

教育学-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

教育学: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 摘要:在我國学科目录当中,教育学既是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这种制度安排导致教育学看起来很受重视(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实际上又非常不受重视(只有一个一级学科)。在人类的知识系统中,关于教育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无论知识的生产者还是知识本身彼此间都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我國高校教育类院系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借鉴经济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有益经验,争取在下一次学科目录调整时,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教育类一级学科。 关键词: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2-0005-05 学术分科是世界各國大学的通例,但将学科设置行政化则是我國的特色。在我國目录式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下,一级学科成为连接学科门类与二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的重要环节。一级学科如何设置成为影响我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当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分类或一定科学领域的相对划分的时候,其分类或划分不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但当学科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演变成学科制度,特别是当其沦为一种行政化产物的时候,便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國

现行的学术分科制度中,教育学既是一个学科门类,又是一个一级学科。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了几十年,无形之中严重影响了教育学科的发展。本文从我國学科目录的调整切入,就教育学门类下设置“教育学”一级学科是否合适以及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后应设哪些教育类一级学科展开讨论。 一、我國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设置的变迁 学科目录是中國特色学科专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國政府部门先后出台过四份学科专业目录。第一份是1983年3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公布试行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第二份是1990年10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批准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第三份是1997年國务院学位委员会、國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第四份是2011年2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从表1可以看出,哲学、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设置从1983年到2011年一直保持不变。管理学自1997年新增为门类并设5个一级学科后至今也保持不变。经济学一级学科在1997年被撤销,增设了2个一级学科,在新目录中保持不变。法学有小幅增加,增设了1个一级学科。历史学和文学在最新的目录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历史学一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名单

(排名是按两个学科来排的,主要列出的是前20%)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北京邮电大学5★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15 天津大学4★ 3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5★16 华中科技大学4★ 4 清华大学5★17 武汉大学4★ 5 东南大学5★18 南京邮电大学4★ 6 北京交通大学5★19 西北工业大学4★ 7 北京理工大学4★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 8 上海交通大学4★21 南京大学4★ 9 哈尔滨工业大学4★22 吉林大学4★ 10 华南理工大学4★23 华东师范大学4★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24 西安交通大学4★ 12 北京大学4★25 中山大学4★ 13 浙江大学4★ 3★(37个): 宁波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5★16 浙江大学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17 华中科技大学4★ 3 北京邮电大学5★18 西北工业大学4★ 4 清华大学5★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 5 北京交通大学5★20 西安交通大学4★ 6 北京理工大学5★21 武汉大学4★ 7 东南大学5★22 上海大学4★ 8 上海交通大学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4★ 9 南京邮电大学4★24 天津大学4★ 10 北京大学4★25 大连理工大学4★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4★26 西南交通大学4★ 12 南京大学4★27 武汉理工大学4★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28 四川大学4★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15 华南理工大学4★ 3★(43个): 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江南大学,深圳大学,兰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大学,东华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福州大学,东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注: 5★为重点优势学科的单位,排在最前面的5%的培养单位;4★为优势学科单位的单位,排在6%-20%的单位;3★为良好学科的单位,排在21%-50%的单位。 信息来源:《2011-2012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邱均平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级学科(中文)名称: 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 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 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 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 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学仍处于新理论不断创建和发展中,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物质多级利用理论等都对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具有指导作用,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进化观、整体观、系统观、层次观的显著

农学专业简介

农学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1. 学历层次 四年本科,农学学士。 2. 掌握的知识 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等现代作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作物生产产业化所需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知识; 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意识和基本知识; 现代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理论; 了解国家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标准和法规,具备现代农业理念;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 具备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独立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独立从事作物育种系统和作物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对

现代作物育种和作物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育种和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作物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合作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和进行一般业务交流。 4. 优势或特色 2007年农学专业批准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拥有国家作物学一级学科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点,招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拥有一个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泰山学者”岗位一名,国家级和省级农业行业技术体系科学家5名。本专业图书资源丰富,专业实验室和实验田等教学设施完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为培养我国农学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建校伊始就设立了农学专业,已经累计毕业5000余人。其中杰出人物的两位代表分别为:世界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和原农业部长现吉林省委书孙政才。 在水浇地冬小麦、旱地小麦、花生和夏玉米等农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研究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先后创出4项全国高产记录。在玉米、小麦和花生等作物遗传与育种研究上,先后培育出玉米品种鲁玉8、10、14、16,莱农14,LN3,莱农糯10号、莱农糯7823、青农105、青农201等;小麦品种鲁麦17、莱农8834、青麦7号、青麦7号等;花生品种鲁花11、青花6 号、青花7 号等优良作物新品种。 二、学习经历

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区别

一级学科,特指高等院校里的学科分类。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比如,传统的中国语言与文学/中文是一级学科,而具体到下面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以及语言方面的专业都是二级学科. 概述: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但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里面的二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多少。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用四位码表示,例如:0101哲学。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用六位码表示,例如:010103外国哲学。 【注】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成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之后的第13大类学科。 学科门类及所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01 哲学 0101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301法学一级学科简介

0301法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法学 (英文)名称: Science of Law 一、学科概况 法学是高等教育中最早的专业之一。世界上早期的大学,如博洛尼亚、巴黎、牛津、剑桥等,均有法学专业。随着法治理念的成熟和全球性推广,法学教育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中国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私塾性质的法学教育,至汉唐时期已经相当发展。不过,正规的、职业化的法学教育则出现于清末民初。近代中国法学始于19世纪中叶,继受了诸多西方法律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学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1957)、遭受挫折(1958-1966)、恢复重建(1978-1991)、改革发展(1992—)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飞跃发展,形成了从大专、本科到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完整的法学教育体系,以及包括法学学士、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在内的多层次的高等法学教育学位制度体系;法学学科日臻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学法律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法学研究繁荣发展,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学教学质量提高,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系统化,培养方法不断改进,不同层级、类型的法学学位定位逐渐清晰、衔接日益合理,法学教学活动与科研、司法考试、法律实践、职业发展等联系更为紧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诊所式教学和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式得到逐步推广。

二、学科内涵 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1)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法。这里的“法”包括通常所说各种意义的法:从法的形式角度说,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的体系角度说,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法律部门;从时间角度说,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现代法和当代法;从空间角度说,包括本国法、外国法、本地法、外地法;从历史类型角度说,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从一般分类角度说,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从表现形态角度说,包括动态法和静态法、具体法和抽象法、纸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现实法(如实际生效的法)等等。(2)法学还要研究各种“法的现象”,即基于法产生的各种现象,如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的起源、发展、移植、继承、现代化;法律秩序、利益、正义;法律观念、思想、制度、事实、规律等等。(3)法学还要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法和法的现象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相关问题可以更好的研究法学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作为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法学学科分为五个子项,分别是“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际法学”以及不属于前述四类的统称为“法学其他学科”。理论法学的子学科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比较法学、法社会学、立法学、法律逻辑学、法律教育学、法律心理学及理论法学其他学科等;法律史学的子学科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制度史及法律史学其他学科等;部门法学的子学科包括: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1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 510101 专业名称 作物生产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育种、农资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种子生产和农资经营能力,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在农作物生产岗位群和农资生产检验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岗位群,从事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作物育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储藏运输、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不同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能够设计种子生产程序并指导种子生产; 3.熟练掌握农作物生产计划制订要求并指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优质栽培; 4.熟练掌握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指导繁种; 5.掌握常见作物病虫害的症状,能够正确选择农药,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确保食品安全; 6.掌握田间试验设计要点和调查分析的科学方法; 7.掌握作物种子检验的主要指标并能够独立进行检验操作; 8.了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管理的一般规律,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管理;

9.了解农资市场的基本状况,能够根据不同农资商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植物生产环境、作物生产技术、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资市场营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农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等实训。 在大中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农作物生产及育种、施肥、种子营销和病虫害防治等项目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农艺工种子检验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现代农艺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2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07 理学 0701 一级学科: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 一级学科:物理学 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一级学科: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0704 一级学科:天文学 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705 一级学科: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70503 0706 一级学科:大气科学 070601 气象学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7 一级学科: 070701 物理海洋学 070702 海洋化学 070703 海洋生物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0202 一级学科: 020201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含∶税收学)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中国大学研究生院一级学科排名

中国大学研究生院一级学科排名 学科门类排名: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排名校名 应用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经济学 2 厦门大学 应用经济学 3 上海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4 北京大学 学科门类排名:03法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 一级学科排名校名 法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 2 北京大学 法学 3 中国政法大学 政治学 1 北京大学 政治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政治学 3 武汉大学 社会学 1 北京大学 社会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学科门类排名:04教育学(体育学) 一级学科排名校名 体育学 1 北京体育学院 体育学 2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3 华南师范大学 学科门类排名:05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一级学科排名校名 中国语言文学 1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3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4 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5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1 北京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传播学 3 复旦大学 艺术学 1 中央音乐学院 艺术学 2 清华大学 艺术学 3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门类排名:07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 一级学科排名校名 数学 1 北京大学 数学 2 浙江大学 数学 3 清华大学 数学 4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学 1 南京大学 物理学 2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学 3 清华大学 物理学 4 北京大学 化学 1 北京大学 化学 2 吉林大学 化学 3 南京大学 化学 4 中国科技大学 地理学 1 北京大学 地理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学 1 北京大学 生物学 2 清华大学 生物学 3 复旦大学 生物学 4 南京大学 生物学 5 浙江大学 学科门类排名:08工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排名校名 机械工程 1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 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 3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5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复旦大学 建筑学 1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 1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 2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1 东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1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2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3 西南交通大学 林业工程 1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2 东北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1 清华大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