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上信息题专题

九上信息题专题

九上信息题专题
九上信息题专题

2.小明同学建立了下图所示生物分类表,表中1、2、

3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 .小麦 酵母菌 甲流病毒

B .草履虫 乳酸杆菌 衣藻

C .水稻 大肠杆菌 乙肝病毒

D .马尾松 青霉 大肠杆菌

13.右图是探究残留适量雨水的铁钉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实验发现开始

时U 型管液面左低右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为左高右低。根据该实验现

象下列说法不严谨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可能有气体产生

B .此实验能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水和氧气

C. 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气体被反应

D .U 型管中液体的作用是显示出左右两端气压的变化

18. 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c 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 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B .若c 处氧含量降低,则b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C .若c 处氧含量增加,则b 为肺部毛细血管

D .若c 处氧含量增加,则b 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30.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

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与硫酸接触继续反应。小明思考能否加入某种物质使其反应继续进行,他查阅资料后发现,在石灰石与硫酸反应停止后,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能观察到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较快且平稳反应并产生气体。

小明又思考新的问题,加氯化钠后,石灰石能与硫酸较快地发生反应,在反应中起促进作用是Na +、还是Cl -,还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呢?然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向5支

试管里各加入一块石灰石和5ml 浓度为50%的硫酸,待反应停止后,再分别加入约0.2

克的K Cl 、NH 4Cl 、CaCl 2、……等固体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下表:

(1)石灰石与硫酸反应停止后,加入氯化钠固体反应继续进行,其原因可能是 ;

(2)小明为了验证Na +

在实验中的作用,在上表①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

(3)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8.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 和CaCl 2的成份,取100g 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断滴

加Na 2CO 3溶液,并振荡,其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甲。

(1)在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Na 2CO 3溶液,并振荡,开始阶段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根据图甲,试计算100克原混合溶液中CaCl 2的质量【CaCl 2+Na 2CO 3=Ca CO 3↓+ 2NaCl 】;

(图甲) (图乙)

3.下列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12.对知

识的归纳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KNO3、NaOH、Na2CO3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B.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成份的化学反应

C.纯碱、烧碱、熟石灰同属于碱类

D.空气、糖水、高锰酸钾都属于混合物

16.下表是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相关记录,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B.唾液能将淀粉变成葡萄糖

C.淀粉酶只对淀粉有分解作用D.唾液分解淀粉不受温度的影响

19.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20.镍是重要金属,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镍及其化合物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Ni+2HCl=NiCl2+H2↑②Ni(OH)2+2HCl=NiCl2+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据此推断:关于镍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镍的活动性比氢活泼B.NiO2中镍的化合价为+4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②中镍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21.渤海油田发生的溢油事故,对周边海域造成了石油污染的事件,漂浮在海面上的不透明的油膜不仅降低了光的通透性,影响海洋植物的▲ ,同时隔绝了空气,从而使海洋中的溶解氧减少,使海洋生物无法▲ 而死亡。

23.现有8种物质:铁、铜、H2SO4、Cu(OH) 2、NaOH、NaCl和AgCl。

(2)请你从上述7种物质中,选出2种能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物▲ 。

33.在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中,老师提供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后,并经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要求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同学提出了滤液中含溶质成分的3种猜想:

A. NaOH

B. NaOH 、Na2CO3

C. NaOH 、Na2CO3和Ca(OH) 2

(2)为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3)回答问题:

①上述猜想中,一定不能成立的是▲ (填序号)。

②若猜想A成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 (填“是”或“不是”)

恰好完全反应。

③请确认实验二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四、分析计算题(34、35题7分,35、36题9分,题9分,共30分)

34.2013年1-2月份,北京出现强雾霾污染事件,PM2.5指数居高不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的数据中发现,雾霾天气与二氧化硫的含量有关,原因是二氧化硫在空气中会转化成硫酸盐,使得硫酸盐颗粒达到40微克/立方米以上,致使PM2.5超标。据统计北京2012年全年共用煤约2300万吨,产生二氧化硫160000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硫气体太多,在形成雨雪等降水过程中,容易造成▲ 的发生。(2)一亩柳杉林一年内约能从大气层吸取48千克的二氧化硫,如果采用植物来吸收其中的12%二氧化硫气体,那么需要种植▲ 亩柳杉林?

(3)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请计算Na2SO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37.随机取一定量的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分次加入同一稀硫酸。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并记录如下表:

(1)随机所取镁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为▲ 克;

(2)第三次实验操作结束后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有解答过程)?

(3)在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定溶液pH值变化如图乙曲线所示。

B阶段是Na2CO3溶液与CaCl2起反应,此时溶液的pH值稳定在5~6之间,而不是7,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1.右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选项是()。

A.①特异性免疫、②细胞免疫、③T淋巴细胞、④抗体

B.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基因

C.①生态系统、②种群、③生物圈、④群落

D.①新陈代谢、②同化作用、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图A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D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A B C D

3.柳州晚报报道,2013年1月18日,一辆载有约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

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之一是;它泄漏到石灰石地

面发出嘶嘶声,说明硝酸与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产水及占空气体积分

数约21%的气体,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放在低温阴凉处,

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

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

4.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

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

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g.

(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 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 .

(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测定从商店买来的某品牌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杂质为

NaCl ),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过程中不考虑水和氯化氢的挥发):

取12g 样品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g 稀盐酸(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后用精密仪器称

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⑴第 次加入稀盐酸后样品完全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 克。

⑵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⑶求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6.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

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NO 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 2气体:2NO +O 2=2NO 2;③实验室

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十4X 。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 的化学式为_ __。

(2) 从以下装置中选择合适的NO 气体发生装置_▲__(填字母)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 _____________。

(4)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 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十4X ;

方案二:2C u +O 2 △ 2CuO , Cu O +2HNO 3==Cu(NO 3)2+H 2O 。

知识技能盘点

一、题型特点:

1.从试题结构看,开放性试题没有统一的格式,变动性很大,有时由“题干”和“问题”

组成,有时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等等

2.题干内容可以是几条信息、几个条件或几个知识点的规律性描述等等,问题有时是条件

的补充,有时是平等结论的罗列,有时是思维过程的发散,有时是解题过程的探究,有时是学科内或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有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或评价等

3.从答题要求看,答案是开放灵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问题发

表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去分析、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解答只要合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

4.从题型看,开放性试题多是填空、简答和实验等具有主观性的题型,一般不涉及选择或

计算形式的客观题

1. 2013衢州)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

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问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

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例1:(2013?嘉兴)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讲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河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由于细菌的营养方式为,所以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多种有机物.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研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例4:(2013?黑龙江)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化学式.

(2)B→D的化学方程式.

(3)E的用途.(答一点即可)

1.2012?丽水)某气体可能由C0、C02、H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研究其组成,某

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有些固定装置已经省去).

请回答:

(1)若该气体中含有H2,则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A处没有明显现象,据此现象,你能确定气体中C02的存在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在不影响其它气体检验的前提下,对上述装置提

出一个简单的改进方案,使实验能确定CO

2是否存在.

2.(2013?荆州)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溶液,

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部分变

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

列各题:

(1)NaOH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处:(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

信息类试题是考查学生处理材料,从中获取信息进行再学习能力的一类新题型,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或是一段文字或是图表,或是图像,或是图像与图表的结合。通常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直接学过的内容,多是科学技术的新概念,新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一种深入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好题型。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材料,并从中挖掘出所需的有用信息,渗透命题的意图;接着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题中提供的信息,灵活机动地进行知识的演绎归纳、综合分析,迁移变化,最后准确地做出解答。

一、信息类试题的基本形式

信息类试题的基本形式: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

1.信息部分:

题干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有时还辅以图示和数据等信息,内容覆盖科学领域的各方面知识。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2.问题部分:

若干简短问题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借助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解答问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足够的信息以及获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所要解答的问题中来。

二、信息类试题的主要特点

1.情景新、知识活

创设情景的题材一般取材较新,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必须对新情景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通过检索旧知识,吸纳新知识,探索出试题设问的实际问题与已学基础知识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景中去。

2.立意高、落点低

信息类试题的命题多取材于当年或近年来发生的社会热点、最新科技进展、经典科学事例、后续学习会遇到的科学原理和规律,这些素材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益处,但试题给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往往立足于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

3.即时学、即时用

由于信息类试题创设的情景新,知识内容新取材范围广泛,符合大型考试公平性,公正性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我是检查学生的现场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即学即用,在较短时间内能及时阅读信息,筛选信息并结合原有基础知识,科学原理、思维策略及时解决题给的问题。

三、信息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1.信息是基础

对于大多数的信息类试题而言,其文字叙述冗长,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对这样的习题,应反复阅读,文字叙述中的关键词句,避免干扰信息,使看似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2.联想、类比是手段

联想、类比是指发现试题与所学知识的相似之处,有意识地将题给问题与大脑中贮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原理和思维方式联系起来,从形象思维开始,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寻找新旧知识、方法上的联系点,为知识迁移做准备。

3.知识迁移是关键

知识迁移是解答信息类试题的胡效策略。在信息提炼、联想对比的基础上,提示出待求问题和已知信息的相同或类似的条件,把题给的有效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及时运用于分票的和解决题给问题之中,从新旧的内在知识联系、方法衔接和解决策略上寻求迁移,以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

1.地理中国栏目报道:广西某地最近突然出现了一条“变色河”,该河大多河段清澈见底,

唯独在靠河岸某处呈黄褐色;不久之后,该处黄褐色会逐渐消褪,却又在较远的河中央开始出现。

(1)据此推测:水发黄是河岸边黄土中的矿物质溶解其中的缘故,且该矿物质离子可能是。

A.Cu2+B.Fe2+

C.NH4+D.Ca2+

(2)对黄褐色河水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菱形褐色物(如图所示)在移动,且在其中观察到了叶绿体,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它属于。

(3)经专家调查,是菱形褐色物大量繁殖导致了河水变色。这条“变色河”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农民过度施用含N、P等的化肥

C.长期在河岸边堆放黄土

2. 我们食用的大米和面粉是对谷和麦进行加工而生产出来的。事实上,越靠近稻谷或小麦表面,营养越丰富。如果“过度加工”,多余刨去的米、面成为了饲料或其他原料,不仅损失粮食,而且增加电能消耗。

材料一:稻谷去壳后产出可食用的糙米。为了增加表面光泽,每吨大米进行一次抛光,要损失1千克,消耗10千瓦时电能

材料二:从小麦提取食用面粉,加工精细程度越高,麦粒表面磨去越多,最终加工成的面粉等级越高。

每百克面粉所含部分营养成分

(注:图中三种面粉,特一粉等级最高,标准粉等级最低)

材料三:镉、汞等有害金属可能通过空气和水进入土壤,污染稻米。如果人体摄入镉过量,会在肾脏累积,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同时对骨骼造成不良影响。国际权威机构建议:一个质量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的镉摄入量不应超过60微克。

(1)大米、面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加工精细程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多

B.材料中的铁、镉、汞是指元素

C.食物纤维不能提供能量,它对人体没有好处

D.特一粉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标准粉高

(3)2012年全国生产大米总量为 1.077亿吨。这些大米经一次抛光,需消耗电能达千瓦时,可以使万户下表所表的家庭正常使用一年。(一年按365天计)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

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等算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铝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2.上述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由浓硫酸稀释得到,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把,并不断搅拌.

3.若小明向合金粉末中加入的是足量的稀硫酸,则最终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拓展与分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学习小组想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认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⑴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

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后加入

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⑵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

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下图

(左)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研碎后放入锥

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物进行实验;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

上图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操作③中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的原因是____,装置Ⅰ的作用是

_______。

⑶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

1.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

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2.(2013?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

是.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

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

途是(写出一条).

2.(2013?烟台)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

污井内的有机物

在一定的条件下

发酵产生了气

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

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有CO2、CH4猜想Ⅱ:有CO、CH4

猜想Ⅲ:有CO、CO2猜想Ⅳ:有CO、CO2、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经行探究.

【问题讨论】

(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不正确.

(2)小明通过装置C处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

(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 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成立.

(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3. (2013?聊城)下水道堵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物质的成分.请与该同学一起探究:【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呈银灰色.铝与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

加 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均呈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

B .产生大量气体

C .反应放出大量热

D .气体燃烧后,火焰成淡蓝色.

4. 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 该反应属于基

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①由于NH 3比H 2沸点高,所以更易 ,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 ,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5. (2013?泰安)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代谢活动都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A 、B 、C 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项适应的特

点是:长度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皱襞

和 .

(2)若B 表示肺泡,则②表示肺与 的气体交

换.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

曲线,当肺容量如bc段变化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肺完成过程.(3)若甲和乙代表含有尿素的代谢废物,则乙为,它的形成主要经历和两个生理过程.

(2013?湘潭)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硫酸的质量分数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溶液的pH

D.生成氢气的质量

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⑴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⑵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⑶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14.在一烧杯中盛有11.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⑴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

为 g。

⑵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

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⑶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

为不饱和溶液,试计算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2011·金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铜不溶于稀硫酸,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

组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是。

⑵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为。

⑶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检测发现许多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温贮存和低温贮存两种方式。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某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升高。

假设二: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

他们选用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三种蔬菜分别采用室温贮存、冰箱贮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整理如下表:

(1)有同学分析表中数据,认为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一,他的依据是:。

(2)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查阅资料得知,蔬菜中的硝酸盐通过代谢作用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请你利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对“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这一现象作出一种解释:。

(3)结合本实验结果,对于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就亚硝酸盐含量而言,你认为何时食用比较合适?。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

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

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20.(2010金华)大气污染可对生物造成直接危害, 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 而偏亚硫酸钠( 化学式Na2S2O5)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SO2气体。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多个透明且条件可调控的密闭容器、偏亚硫酸钠、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清水、小烧杯、培养皿、吸水纸、玻璃棒等, 来探究大气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根据上述材料, 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 。

(2)如果已知种子在0.01 g 偏亚硫酸钠用量时能萌发, 而你的实验结果正好相反, 请推测实验失败的原因, 可能是___ 。

(3)当小麦种子萌发出幼苗后, 种子空瘪的原因是__ ___。

15.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装置①:高锰酸钾制氧气

B.装置②:由b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

C.装置③: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

D.装置④:干燥,收集HCl气体

17.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如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等物质共

同作用才会生锈。

②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

..发生置换反应。

A.Fe 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 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n、Fe、Mg 、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

27.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此猜想的依据是。【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写出SO 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 装置,直接连接A 和C

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

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

集到的气体从a 通入一段时间后,

再点燃C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

目的是 。

实验过程中发现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 装置中表面含CuO 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

15.把等质量、表面积相同的X 、Y 、Z 、M 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

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 加入到Z(NO 3)2溶液中,M 加入到YNO 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 .Z >X >M >Y

B .X >Z >M >Y

C .X >Z >Y >M

D .Y >M >Z >X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 +、H +、HCO 3-

B .Na +、Ca 2+、CO 32-

C .K +、NO 3-、H +

D .H +、CI -、OH -

17.下列方法不能把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

18.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 2

和HCl 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 2CO 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 2CO 3溶液 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

如图1所示;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

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 .图1中b→c 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 .图1中b 点的值为106

C .图1中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 .图1中o→a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 段表示

1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

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20.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

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银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26.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C为。写出A物质的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填“能”

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其他同学认为乙同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理由是。

四、分析计算题(共6分)

29.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此类推,求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 类型之二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需要要把所给的图象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 6.(?滨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是() A.10 B.16 C.18 D.20 7.(?龙岩市)下表为抄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公布的三种球类比赛的部分门票价格,某公司购买的门票种类、数量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甲 乙 丙 丁 高三生物总复习——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部分 1.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2.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 、Q 、R 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面积最大?哪一个细胞最老?哪一个细胞生长速率最快?哪一对细胞是刚刚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以上依次是( ) A.7;1;7;4和7 B.2或3;1;2或3;5和6 C.7;1;7;2和3 D.1;1;2或3;5和6 3.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丙>丁>甲>乙 D .丙>乙>丁>甲 4.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⑴表示 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A B C D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5、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 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 ) 6、下面图示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这其中与光合作用的广反应有关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 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 /L KNO 3 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下图。预计在40g /L KNO 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8.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别 长度(um ) 直径 (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 (um ) 液泡体积 (um ) 阶段1 26 24 2 12600 600 阶段2 36 330 2 336000 273000 当细胞从阶段1过度到阶段2发生了什么? A 、只吸收水分 B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8.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 9.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 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A B C D (A 、B 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 、D 的根冠被切去一半)

九年级下册物理 电与磁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电与磁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三物理电与磁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学会了测小灯泡的功率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进一步思考:电流一定时,小灯泡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选用分别标有“1.5 V 0.25 A”“2.5 V 0.3 A”和“3.8 V 0.3 A”字样的小灯泡L1、L2、L3,测出它们在电流相同时的电阻和功率,来探究小灯泡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1)他将灯L1接入图甲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通过灯L1的电流为0.2 A,再测出L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计算出此时灯L1的电阻为______Ω,实际功率是____ W. (3)换上灯L2,闭合开关,为保持电流为0.2 A不变,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再测出L2两端的电压,算出L2的电阻和功率.换上灯L3,做第三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小灯泡功率与电阻关系的图象.______ (5)分析图象可得结论:在电流一定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关系. (6)小波认为:为了控制实验条件,小明每次实验要换灯泡还要调节滑动变阻器,这样的操作不够简便.对此你可以如何改进?____. 【答案】答案见解析 4 0.16 左答案见解析正比将L1、L2、L3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使电流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2)电压表使用的0~3V,分度值为0.1V,电压为 0.8V,电流为0.2A,所以L1电阻为R1=U I = 0.8 4 0.2 V A =Ω,实际功率P实=UI=0.16W; (3) 换上灯L2,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小; 要使电路电流增大到0.2A,要减小电路总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端移动; (4) (5)分析图像可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电流一定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6)实验目的是小灯泡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证电流不变,则可以将L1、L2、L3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测各自两端电压即可. 【点睛】 本题题干很长,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并且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和数学联系起来,增大了试题的难度,并且用实验探究功率和电阻关系的题目比较少见,学生不熟悉,更增大了习题的难度. 2.两个电磁铁A和B都用粗细相同的漆包线绕制而成,其外形及所用的铁芯都相同,但线圈面数不同(外观上看不出)要比较哪个电磁铁的线匝数多,小明用相同的恒压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并提供足够多的大头针,连接电路进行了图两个实验。 (1)关于小明的实验: ①磁性较强的电磁铁是______ (选填“A”或“B”)。依据是_____ ; ②该实验,无法比较哪个电磁铁的线圆匝数更多,原因是______; (2)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要求能比较哪个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更多(可增加一个器材,或

2019中考信息题专题 1(自编经典)!!!

2019中考信息题专题(自编经典) 一、物理部分: 1、2012年6月l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是它们运行的部分轨道。“神州九号”飞船首先多次变轨,对接前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沿同一方向运动,“神州九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对接。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完成对接前,“神州九号”受平衡力的作用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C.“天宫一号”在轨Ⅱ运行时,运动状态是一直变化的D.“神州九号”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势能一定增加2、如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有0℃的水,现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温升高到10℃,在这一过程中(不考虑水的汽化及锥形瓶的热胀冷缩),则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强变化是() A.不变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1题2题3题 3、如图,用F=6N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B时,甲中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中A、B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甲:6N,水平向左B.乙:可能是6N,沿斜面向下 C.乙:可能是6N,沿斜面向上D.甲:6N,水平向右 4、如图是中国选手武大靖在2018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9.584秒的成绩,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并成为该项目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保持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他在转弯时受力是不平衡的B.他用手扶地是为了转弯时减小自己的惯性而避免跌倒 C.他身穿紧身运动衣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D.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2.6m/s 4题5题6题 5、如图所示为某汽车一键启动电路。当按下一键启动按键时,有细小电流通过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将电动机启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X可能是哪一种器件?() A.电流表B.电磁继电器C.电压表D.发电机 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虚像 C.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7、如图所示,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的定向移动,跟水在塞满石头的水管中的流动类似,会受到阻力.下面是几位同学根据“水管--石头模型”的理解和对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猜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粗细相同的水管,管子长,阻力大,猜想导体越长,它的电阻可能越大 B、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粗,阻力小,猜想导体越粗,它的电阻可能越小 C、同学们在猜想过程中利用了对比这一思维方法 D、“水管--石头模型”利用了物理中的建立模型法 8、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有一个小物块随圆盘一起运动.关于小物块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B.小物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小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压力D.小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最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E;F;G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某些常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是重要的建筑材料,A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试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X;A;B;C. 3.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1)根据上图推断,C是,D是,E是(填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C、D各物质的化学式:C;D. (2)写出②、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④. 5.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⑤,⑥. 6.A﹣H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它们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溶液I中溶质;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E→G:;②G→D:. 7.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B、D为氧化物.(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E (2)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8.下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与C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B,D为气体单质,F为固体单质,A,C,E,G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 (2)可加快①的反应速率的物质是;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转化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docx

第 6 课时图表信息题 表信息是中考常的一种型,它是通象、形及表格等形式出信息的一种新型,在解决表信息 的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1)注重整体。先材料或表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 向。要通整体,搜索有效信息;(2)重数据化。数据的化往往明了某 ,而可能正是个材料的重要之;( 3)注意表。表中一些不能忽,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表下 的“注”“数字位”等。 2、清要求:表往往答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要求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 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象、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表需要用明的言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表中所列内容 的相互系,从中找出律性的西,再概括一个。在表述要有具体的数据比、分析,要客地反映 表包含的信息,特要注意目中的特殊限制。 型之一形信息 找律是解决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找律既需要敏的察力,又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在解决 形的候从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形的性入手。 1.(·沈阳市)察下列形的构成律, 根据此律,第 8 个形中有个. 2.(·聊城市)如下左是某广用地板的部分案,中央是一正六形的地 板,周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从里向外的第 1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 6 个正三角形,第 2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18 个正 三角形,依此推,第8 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 A.54 个B.90 个 C.102 个 D.114 个 3.( ·桂林市 ) 如上右,矩形A1B1C1D1的面4,次 各中点得到四形A2B2C2D2,再次四形A2 B2C2D2四 中点得到四形 A3B3C3D3,依此推,求四形A n B n C n D n,的面 是。 4(·襄樊市)如,在角AOB 内部,画1条射,可得 3 个角;画 2 条不同射,可得 6 个角;画 3 条不同射, 可得 10 个角;??照此律,画 10 条不同 射,可得角个. 型之二象信息 此目以象的形式出,有用函数象 的形式出,有以的形式出,需要要把所的象 信息行分、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表示一艘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从甲 港出到乙港行程随化的象,根据象下列 的是() A.船的速度20 千米 / 小 C .船比快艇先出 2 小 B.快艇的速度40 千米 / 小 D .快艇不能赶上船 6.(?州市)如,在矩形 ABCD中,点 P 从点 B 出,沿 BC、 CD、 DA运至点 A 停止,点P 运的路程x,△ ABP的面y,如果 y 关于 x 的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2018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 电与磁 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2018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电与磁专题训练题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B.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 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 2.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C ) 3.小明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安装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铁屑的排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中P、Q两点相比,P点处的磁场较强 B.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两点处的磁场会减弱 C.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 D.若只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P、Q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

4.如图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以判断( D ) A.a为电源的正极,b为小磁针的S极 B.a为电源的正极,b为小磁针的N极 C.a为电源的负极,b为小磁针的S极 D.a为电源的负极,b为小磁针的N极 5.下列情景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D ) ,A.司南指示方向) ,B.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 ,C.电饭煲通电煮饭) ,D.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 6.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 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 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 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7.下列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把火浇灭 C.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离带电体

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专项复习(有答案)

初二年级信息技术选择题专项复习 1.下列各选项中,均能称为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的是() A.键盘、显示器、打印机 B.键盘、绘图机、显示器 C.扫描仪、键盘、鼠标 D.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2.电子邮件E-mail不可以传递的是( ) A.汇款 B.文字 C.图象 D.音视频 3.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 A.运算速度快 B.计算精度高 C.联网的计算机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D.内存容量大 4.在电子表格工作表内,行和列的交叉方格称为() A.活动单元格 B.表 C.单元格 D.交叉点 5.文件“飞翔.txt”的大小刚好是1KB,如果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2B),则该文件相当于()个汉字 A.1024 B.1000 C.512 D.500 6.下列行为中符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是() A.小明同学常购买和使用盗版软件,他说因为盗版软件便宜 B.在学校的网络计算机上,不允许擅自修改或删除其他同学的资料 C.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很方便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D.随便修改公用计算机的设置是计算机使用者的权利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 ) A.今年5月12日所举行的汶川大地震周年特别节目--《中国精神》 B.今年5月11日电视台播报了有关四川省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C.你与同学通电话,确认家庭作业 D.你送好朋友的U盘 8.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数制是() A.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十六进制 9.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智能,进行推理和决策的思维过程称为() A.数据处理 B.自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系统 D.人工智能 10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代,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 A.规模 B.功能 C.性能 D.构成元器件 11.在Excel中求单元格C3、D3、E3、F3的和,不正确的公式为()。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人教版)

推断题专题训练 一、四种最常见的推断题 叙述式推断题 1、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是恰好完全反应):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锌粒,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 。 2、有A 、B 、C 、D 四种化合物,A 是硝酸盐,B 是酸,C 是碱,D 是氯化物,它们能够发生以下反应: (1)A 、B 的溶液混合后,出现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C 、D 的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和食盐溶液; (3)A 和D 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则A 、B 、C 、D 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是H +、 Ag +、 K +、 Ba 2+、 OH —、CI — 、NO 3— 和CO 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四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 、 。 表格式推断题 4、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 、B 、C 、D 、E ,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E 。 5、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 、B 、C 、D 。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 . ; B . ; C . ; D . 。 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图形、图表信息题

2013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1.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下列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可洗涤各种衣料 D.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 2.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基因重组发生在 3.两种豌豆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 Y 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4.冬季在一锥形瓶中,底部覆盖适量的湿泥沙,然后在湿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带芽柳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瓶口包一小气球,使之悬浮于玻璃缸某一特定位置(如图)。在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发现锥形瓶 A.漂浮在水面 B.原位不动 C.沉到玻璃缸底部 D.无法确定 5.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6.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显示从第8d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D.图D中溶氧虽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完整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电与磁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2019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电与磁专题训练题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B.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 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 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 2.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如图所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C ) 3.小明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安装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在板面上均匀 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铁屑的排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中P、Q 两点相比,P 点处的磁场较强 B.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 两点处的磁场会减弱 C.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 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 D.若只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P、Q 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 4.如图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以判断( D ) A.a 为电源的正极,b 为小磁针的 S 极 B.a 为电源的正极,b 为小磁针的 N 极 C.a 为电源的负极,b 为小磁针的 S 极 D.a 为电源的负极,b 为小磁针的N 极 5.下列情景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D ) B.测电笔辨别火线 ,A.司南指示方向) , 与零线)

,C.电饭煲通电煮饭) ,D.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 6.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 B.与开关 S 直接相连的导线a 是零线 C.若在导线a 和b 之间接一个灯泡 L1,则 L1与L 串联 D.若c 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7.下列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把火浇灭 C.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离带电体 D.使用试电笔,千万不要接触金属帽 8.1820 年4 月的一天,奥斯特讲课时突发奇想,在沿电流方向的导线下方放置一枚小磁针,保证导线和小磁针能平行放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后发现小磁针明显偏转。随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时间,做了60 多个实验证明电流的确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的发现,拉开了研究电磁间本质联系的序幕。 9.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只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会(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电风扇、洗衣机、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都装有电动机,这些用电器是并联接入家庭电路的。 10.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它根据电磁感应(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解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解法集锦 作者:东莞家教网 化学推断题中考必备 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主要解题方法 1.推理法:对于物质相互转化为内容的推断题,可将题意化为图示,利用图示分析物质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物质特征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先认定一个熟悉的特征反应为突破口,然后逐步推理。 2.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明显的未知先剥离,再根据其他已知条件,把已剥离的未知当做已知,逐个求解潜在都未知。 3.分层推断法:对于给出物质范围的推断题确定混合物的成分一般用分层推断法,先分层推理出每一层的分结论,再进行综合整理得出总结论。 1.通电条件电解水【反应物——水,生成物——氢气和氧气。2H2O通电2H2↑+O2↑】 2.高温条件 一物变二物——CaCO3高温CaO+CO2↑; 二物变二物——C+2CuO高温2Cu+CO2;Fe2O3+3CO高温2Fe+3CO2 二物变一物——C+CO2高温2CO 3.点燃条件反应物之一是氧气 4.一物变三物 2KMnO4△K2MnO4+MnO2+O2↑;NH4HCO3△NH3↑+CO2↑+H2O 5.二物变三物 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 +H2O;NaHCO3+HCl=NaCl+CO2↑+H2O 6.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 7.溶液变色 变蓝色——含 Cu2+、石蕊遇碱; 变黄色——含Fe3+; 变浅绿色——含 Fe2 变红色——石蕊遇酸、酚酞遇碱。 8.A+B→A +C+D 2H2O22H2O+O2↑;2KClO32KCl+3O2↑。【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9.A→B→A CO2→CO→CO2;CO→CO2→CO;H2→H2O→H2;……。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讲 图表信息型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图表信息型问题☆◇☆所谓图表信息问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中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图表信息,要求考生依据这些给出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加工等手段解决的一类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看表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认真分析、合理利用,按照题意要求,准确地输出信息. 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信息型的中考试题.由于此类问题命题背景广泛、蕴含知识丰富,突出对考生获取、整理与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因而倍受命题者青睐,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象(表)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目的的题型,这类问题来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图象信息题的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象,获 取有效信息;(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题型1表达信息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出现,通过表格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出与解题相关的信息,从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题型2图形、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形、图象的形式出现,在图形的形式出现时,题型新颖,给出的形式有形象的人物及各自的语言表述,在活泼的氛围里,给出题目具体内容,在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有时候用不等式,有时候用方程;在图象的形式出现时,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它要把所给的图象或图形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例1、某次时装表演会预算中,票价定为每张100元,容纳观众人数不超过2000人,毛利润y(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百人)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1-3所示,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组织者需向保险公司缴纳定额平安保险费5000元(不列人成本费用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毛利润y关于观众人数的函数解析式和成本费用S(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的函数解析式; (2)若要使这次表演会获得36000.元的毛利润,那么需售出多少张门票?需支付成本费用多少元? 注: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 表演会的毛利润一门票收人一成本费用; 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的毛 利润=门票收入-成本费用-平安保险费.

九年级电与磁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电与磁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三物理电与磁易错压轴题(难) 1.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2)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两磁铁磁极间的________,相互作用力越大,小月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________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答案】转化(或转换)距离越小排斥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磁体间作用力越大,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越大,那么可以通过观察这个夹角的大小得知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2)[2]从三次实验可看到,夹角越大时,相互作用力越大,这时两磁铁磁极间的距离越小,可得出结论:两磁铁磁极间的距离越小,相互作用力越大。 [3]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有吸引也有排斥,所以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排斥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2.李明用天然磁石仿制图甲所示的勺状的指南针﹣﹣司南. (1)他用的材料是图乙所示的天然磁石,该磁石的D端为________(选填“北极”或“南极”). (2)他用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打磨成勺状指南针(即“司南”),再用细线将其悬挂,如图丙所示,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球的________ (3)将该司南悬挂在电磁铁正上方,闭合开关S,司南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丁所示,则电磁铁左端是_____(选填“北极”或“南极”)极,则电源M端是_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

九年级电与磁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电与磁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三物理电与磁易错压轴题(难) 1.某同学猜想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时,使用的器材有:学生电源、电磁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软铁块P、铁架台、电子秤、导线若干。某同学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 (1)实验时,他_______开关S,组装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2)本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 (3)请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_________) 【答案】断开, 电子秤的示数 实验次数电流I/A电子秤的示数/g 1 2 3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断开状态。由题意知,电路中变阻器调节电路的电流,

所以各元件串联;而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即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所以变阻器下边的接线柱应接左边的;电路所用电源为学生电源,则电流表应用大量程0~3A,故电路连接如下: (2)[2]实验根据电子秤的示数来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因为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有磁性,对放在电子秤上的软铁块P有吸引力。当电流越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就越大,那么软铁块对电子秤的作用力就越小,则电子秤的示数就越小。 (3)[3]实验探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所以在实验时需记录电流的大小,而磁性的强弱是通过电子秤的示数来反映的,所以还需要记录电子秤的示数。故实验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电流I/A电子秤的示数/g 1 2 3 …… 2.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2)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两磁铁磁极间的________,相互作用力越大,小月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________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答案】转化(或转换)距离越小排斥 【解析】 【分析】

九年级化学 推断题专题复习

推断题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1、记忆常见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重点) 2、熟悉框图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3、能完成一般的框图式推断题(难点) 一、推断准备: (一)、物质颜色(填写下列空白,写化学式) 1、红色固体:______、________ 2、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铜盐 4、黄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铁盐 5、浅绿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亚铁盐溶液 6、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盐:______、______。 7、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物质:(1)、______、______(溶于酸有气泡放出);(2)______(蓝色) 、 ______(红褐色) 、_________、______(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二)、物质用途小结 1、O2:______、________ 2、H2: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冰:______、________4、CO:______、______ 。 5、CaO:________、________。 6、H2SO4、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NaOH: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可作______。 8、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0.9%)_________、_________、 11、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___________。 15、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17、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俗称或主要成分:(写俗名或化学式) 1、CaO:______。 2、NaOH:_____、______、______。 3、Ca(OH)2:____________、______。 4、干冰:(不是冰) ______。 5、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______。 6、食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7、盐酸是______气体的水溶液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9、“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___,其水溶液显碱 性,所以俗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醇(酒精):_________________。 11碳酸氢钠(小苏打):_______________。 (四)、物质之最: 1、密度最小的气体,最清洁的燃料: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和氧化物分别是_____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金属: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