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8.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将把质量放在首位,要求每道工序必须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精品,以过程精品确保总体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8.2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项目主任工程师是技术负责人,项目各部门负有各自的质量职能。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质量保证书,明确岗位的质量职能、责任及权限,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活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并采用风险工资制等经济手段来辅助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的实施。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包括质量负责制、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挂牌施工制度、过程三检制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质量文件记录制度、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竣工服务承诺制度、培训上岗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8.3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8.3.1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保证措施

1、充分利用公司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深入现场多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特长,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多与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同时保持与设计、业主单位项目负责人的沟通,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2、发挥公司技术先进优势,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核定工作,施工前将图纸中不详细、不明确的地方弄清,使工程实体施工与设计意图相吻合。组织技术人员仔细阅读图纸,项目技术人员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集体讨论,及时分阶段地组织图纸会审,统一认识,避免因看图不细或个人对图纸的理解不深而造成返工返修。

3、利用公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选择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信誉一流、与公司合作多年的优秀劳务作业队伍进行本工程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省优质工程标准。

4、发挥公司技术管理特长,坚持技术现场指导的职能和“三级技术交底”等技术管理制度。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制详细且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班组长及班组长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三级技术交底,保证现场施工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5、强化材料管理,严格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检查和检查,任何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和构件,坚决予以退场处理,不得用在工程中,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6、坚持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对现场施工全过

程的质量预控,加强“三检制”,坚持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的技术复核,并认真填写复核记录,使工程施工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坚持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未经监理、业主有关人员签字认可,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7、发挥公司项目技术创新经验丰富的优势,在项目党团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全员性、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管理活动,及时抓住实践中的质量关键环节,通过PDCA循环把生产过程和质量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

8、发挥我公司主体细部结构施工特长,做好二次结构施工,保证建筑立面效果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工程中的外墙结构挑檐、室外空调板等构件,组织技术和施工人员细化二次结构施工方案,制订详细的挑檐、挂板、空调板的模板配置、安装和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强的技术交底,合理配备模板,以指导现场施工,确保工程优质。

9、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我公司将在现场设置取样试验室,配备专职试验员从事计量管理工作,保证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建立完备的计量档案,推行计量标准化,从计量管理的途径保证质量。

10、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根据公司一贯做法,项目经理及施工管理人员均有责任和权力监督成品保护工作,同时也是责任人,通过宣传教育,在各工序、各工种的交叉施工过程中,下道工序的作业者要提高对上道工序交给自己成品的成品保护工作,确保最终工程实体质量符合要求。

8.3.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及设备的采购

a、对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严格按要求检查,并按规定取样复验,对材料的检验必须由一级实验室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b、合格材料运入施工现场,对进场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清除出场,并追究责任。

2、施工班组的选择

选择有经验、有技术、敢于吃苦攻坚的施工班组作为一线施工队伍,及时对他们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组织足够的后备力量,特殊工种人员一律实行持证

上岗。

3、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预控,加强工序交接,三检制度,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内容,不予验收。隐蔽工程未经业主、监理有关人员签字认可,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8.3.3工程质量的检验与评审

1、各施工班组应及时、准确、真实地进行预检、隐检、观测和试验工作,以QC小组为核心,作好班组质量检验及工程使用功能的测试。

2、企业每月对本工程进行一次质量综合考评,项目部每月四次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施工员各班组长每日都要进行现场质量检查,以杜绝质量隐患发生。

3、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归档和保管,实事求是地进行资料整理。

4、积极主动地配合业主、监理单位、质检部门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8.3.4主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8.3.4.1工程测量及定位、放线的技术措施

1、人员保证:测量放线由专业测量员操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导,参加放线小组的成员选择技术素质好,责任心强,认真细致的人员参加。

2、设备保证:利用我公司先进的测量设备,确保工程的测量控制精确。我公司给项目部配备了高精度全站仪、激光铅垂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项目部应合理应用这些高精度仪器,对建筑物轴线、标高、和沉降进行精确的观测和控制,进一步缩小测量误差,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测量时遇恶劣天气须有相应措施,刮风、下雨天不得露天作业,温度较高时要有太阳伞遮盖,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3、放线完后,用其它控制桩进行复核,复核工作由技术人员进行,以确保万无一失。

4、认真细致地填写各阶段的测量放线记录和复核记录。

8.3.4.2预埋件、预留孔位置控制措施

本工程剪力墙、楼板等处孔洞预留较多,地下室预埋件较多,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事先做好预埋件埋设及孔洞预留工作,严禁后凿。施工时注意事项如下:

1、熟悉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统计、标明预埋件、预留洞的数量及位置。

2、派专人负责预留洞、预埋件的预留、预埋工作,密切与各相关专业配合。

3、在混凝土墙、板施工放线时,要及时测定、标出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标高等技术参数。

4、墙、梁等上的预埋件用钢筋帮焊于预埋位置的钢筋骨架上。

5、焊接固定预埋件时注意不要伤及构件主筋。

6、墙体、楼板上的预留洞采用竹胶合板制作成定型边框(洞口较大时内加支撑),位置固定采用四周设Φ25钢筋支撑,钢筋支撑与墙、板钢筋焊接,保证施工时预埋件不动摇。

7、楼板上小于300mm的圆洞采用预埋铸铁管,用铁钉与楼板模板钉牢。

8、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看护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以免出现位移情况。

8.3.4.3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进场、半成品加工质量、绑扎安装成型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成品保护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根据图纸、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翻样,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优化,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对无误后,交现场加工。钢筋绑扎前应核对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必须立即纠正增补。在施工中实行作业班组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项目质量检查员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绑扎复杂结构部位钢筋时,须先逐根研究钢筋穿插就位顺序,确定合理的支模和绑扎先后顺序,减少绑扎困难,保证施工质量。

2、模板工程

模板支设前,进行技术交底,有关交底要求按照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业检的“三检”制度,奖优罚劣。

模板安装质量检查验收重点为:支撑稳定性、刚度、强度、垂直度、平整度和接缝,特别应注意电梯井处的轴线位置,并检查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质量通病以及防止措施见插表8.3.4-1所示。

插表8.3.4-1质量通病以及防止措施

3、混凝土工程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要严格监控。

(2)督促混凝土搅拌站的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搅拌设备和计量器具,若有异常及时修理。

(3)在防水混凝土结构中,应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严禁出现蜂窝、空洞等缺陷。

4、砌体工程

(1)砌块、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且满足设计要求。

(2)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的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应弹好建筑物的墙体中心线和控制边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3)砌筑用砖应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浸入砖四周1.5cm为宜,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筑,冬季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4)第一次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5)按设计要求设过梁、圈梁,拉结钢筋及压砌钢筋网片要符合设计要求。

(6)砌体应采用合理的组砌方式。

8.3.4.4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在装饰工程开工前,应先做样板,定标准,经有关人员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2、装饰施工每进行一道工序,必须对上一道工序进行全面检查,全部合格后方能施工。

3、基层必须平整、坚实、洁净、无酥松、软化、脱皮等现象,基层含水率应满足要求,基层表面凸起部分应先剔平,如有蜂窝、麻面、孔洞,必须提前三天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4、涂料工程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纹,干燥后必须打磨平整、光滑。涂料施工时严格控制稠度,使其在施工时不流坠。

9.3.4.5防水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与自粘性防水层相结合的方法,防水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防水混凝土的密实性、施工缝、后浇带的处理措施、卷材接头的处理措施以及防水材料质量、操作工艺等。为保证防水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原材料的控制,防水材料必须由合格证、复试报告等技术资料及防水材料的掺量、性能等技术指标。

2、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必须按照实验室出示的配合比,并在操作中加强计量管理。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严格控制,即要考虑到混凝土的防水效果,又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可泵性。外加剂掺量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验室配比试验确定。

3、砂、石等材料的含泥量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严禁超标。

4、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循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

5、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

6、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不宜采用人工振捣。

7、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8、混凝土防水结构浇筑后严禁打洞。防水混凝土结构内的预埋铁件、预留洞,以及结构的后浇缝部位,均为可能导致渗漏水的薄弱之处,应采取措施,仔细施工。外墙禁止使用穿墙套管,应有止水翼,止水翼宽度不小于50mm。

9、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之一,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墙体垂直施工缝应与后浇带统一起来,不得留其它垂直施工缝。最低水平施工缝距底板面500mm,距穿墙孔洞边缘不少与300mm,并避免设在墙板承受弯矩或剪力最大的部位。

10、后浇带接缝浇筑前对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碎片。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并保持润湿,铺上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其材料和灰砂比应与混凝土相同。捣压密实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11、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先浇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一个强度等级。后浇带的位置、形式、尺寸应按设计规定施工。

12、后浇混凝土按设计要求待两侧混凝土浇筑60天后再进行浇筑。

13、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燥,以含水率小于9%为宜。

14、防水卷材施工时,在铺贴卷材前,凡凸凹不平处,必须用1:3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裂缝和接缝处必须用嵌缝材料补平,混凝土蜂窝、麻面处应先凿除,用防水砂浆补平,对水平施工缝、混凝土蜂窝、麻面等处铺设附加层,再做卷材防水层。

15、要控制好胶粘剂涂刷的间隔时间,一般要求基层及卷材上涂刷的胶粘剂达到表干程度,通常为10~30min,施工时可凭经验确定,用指触不粘手时即可。

16、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必须贴紧、贴平,不得起皱,铺贴时,出现皱折,必须用刷子刷开压平。卷材之间搭接处必须重叠7~10cm,卷材搭接应顺主导风向。涂料厚度以不流淌为宜。

17、涂料施工时,应连续均匀涂刷,做到厚薄均匀,不堆积、不流淌、不漏刷,在同一道涂膜实干后,方能进行第二道施工,否则造成水分挥发不完,引起气泡产生,影响防水效果。

8.3.4.6防水、防渗漏措施

1、防渗漏首先要保证防水层的施工质量。雪雨天及五级以上大风时不得施工。

2、在拐角,卷材接头收头等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3、在后浇带施工缝等处要加铺卷材附加层。

4、严格检查、控制防水层的厚度,发现有破损时要及时修补。

5、防水层完成后要进行闭水试验,没有渗漏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8.3.4.7卫生间、空调机房防水、防渗漏措施

卫生间、空调机房水的渗漏,主要是通过预留洞口的缝隙或由于防水层破裂,而引起渗漏,或者由于管道堵塞,排水管连接处漏水等。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预留洞口的缝隙采用膨胀混凝土捣实,并设专人对该部位进行看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2、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防水涂膜的施工。

3、安装地漏时,高度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地面要严格遵照基准线施工,地漏周围要有合理的坡度。

4、卫生器具安装完成后,要进行试水,以防止管道堵塞及接头处漏水。

5、做好卫生间、空调机房的闭水试验工作,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6、做好土建与安装的协调工作。

8.3.4.8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组织及管理

(1)在组织施工中和质量检验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2)现场建立安装质量保证体系,执行线上的所有施工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范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要求去组织施工,保证和提高各道工序的安装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还需结合施工实际情况,针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某些工序,找出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在施工中分工序加以控制。起到事先预防作用。监督线上质检人员的任务是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材料、配件、加工件、设备各施工工序、分项工程及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为了作好质量检验工作,实施过程中需采取一些切实措施。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检验标准,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检测内容,统一检测工具。施工过程中当监督线和执行线两者意见不一致时,应以监督线为准,行使质量否决权,直至整改符合要求为止。实践表明,现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工作,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控制,还可以增强质检人员的责任感,

严格把好检验鉴证关。

(3)重视并做好各层次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要求质检人员参加,事后填写好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使施工人员切实做好技术交底,真正做到心中有底。

(4)建立对使用材料的检验制度,严格控制使用材料的质量。

(5)抓好各项隐蔽工程和调试工作的验收,做到不漏项,杜绝质量隐患。

(6)加强施工记录管理,记录应及时,内容应真实,做到施工质量记录资料的同步性和正确性。

(7)工程质量实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安装的设备在检查后都需有实测数据和鉴证手续,每次设备交工验收都必须有完整的质量资料,包括各工序安装测量记录、隐蔽记录、试运转记录和质量评定表等资料。工程交工验收是各个单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完整的质量资料。

2、一般过程的质量控制

(1)一般过程指操作工艺简单的过程,其分项过程包括一般设备和管道、空调、电气的安装工程及防腐保温工程等。

(2)质检员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做好工序跟踪控制的专职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质量问题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有关人员限期整改。隐蔽工程检查是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施工技术人员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通知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检查并签字认可后方可隐蔽。

不同专业工种之间的过程交接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参加,进行检查验收,交付方出具中间交接资料,接收方检查认可后,办理中间交接手续。土建与安装的交接由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双方相关人员进行中间交接验收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3、关键过程控制

(1)关键过程指对本工程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包括设备的安装、冷冻站、变配电站、电气调试、弱电和消防工程的安装调试等。

(2)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设备解体安装的防水、防尘,仪表的调校及焊接、防腐等工程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出具体措施,经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批准,由施工技术员组织实施,质检员监督检查,以对环境的控制来满足施工过程的要求。

4、特殊过程控制

(1)特殊过程即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的过程。根据本工程施工现状,预留洞、预埋件为特殊过程。

(2)作业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和质检员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并做好交接记录。质检部门做好核查、核对,确保位置、尺寸大小和数量准确无误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禁止后期剔凿混凝土。

5、检验和试验

(1)进货检验和试验由项目经理部和物质部门负责,必须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和设备不投入使用。

(2)过程检验和试验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经理部在组织施工时应设置检验控制点并执行“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

(3)最终检验和试验在上述两个检验和试验基础上进行,由项目经理部组织自检、自评;公司总工程师组织预验收;最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市质检站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交工验收手续。

6、初步验收、联动试车、试运行

(1)初步验收在所有工程完成后由建设单位上级领导组织监理工程师、承包方、设计工程师和质检部门对完成的工程进行检验,承包方提供初验测试所需的设备、仪表、材料、工具、人员和其他方面的服务。

(2)联动试车和试运行要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当初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已被修正,方可进行联动试车。

(3)运行检测由承包方在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操作人员协助下进行,以证实其是否已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对于现场所需的计量仪表和仪器,要有法定测试机构的标定。

(4)承包人按相关专业的有关规定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并绘制竣工图纸,上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5)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主持,工程竣工交验后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工程竣工等级核定,并签发《工程质量竣工核定证书》。

7、保证材料质量的主要措施

(1)严把材料采购关,坚持货比三家,首先是产品质量的选择,首选名牌

产品、设计单位指定的产品和建设单位认可的产品。

(2)严把材料进场验收关,主要手段是外观检查、检查合格证和质量检验。进场材料不能有破损、变形和霉变等现象。

进场材料必须合格证件齐全,生产厂家要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对于消防专用产品还需具备当地消防部门签发的产品准销证。

材料的检验方法主要有:

钢材、管材:按批次抽样进行机械性能检验;

焊材:抽样进行理化检验;

多功能风管及阻燃保温材料:现场进行性能检验;

电线、电缆:观察检查。

(3)材料的运输、搬运、入库、保管要有严格的责任制,每道工序均有交接制度。材料入库后要实行标化和分类管理,采取防止变形、防止受潮霉变和变质的措施。材料出库要检验和办理相关的领用手续。

(4)材料出库后,在施工地点要妥加保管,存放地点要安全可靠,不能有积水,不能长期受日晒和雨淋。批量大的材料露天集中堆放,其堆放地点四周要加围栏,要采用临时防雨措施。

(5)材料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检查,包括外形检查,附着物的清除,管材要进行内壁清扫等。

8.4先进施工工艺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公司成熟的科技成果、方法及现代管理技术,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8.4.1碗扣式脚手架系统

本工程结构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系统。

碗扣式脚手架系统由固定长度的立杆和短横杆组成。立杆在每步架高度处套有碗形活动盖,短横杆、连接件端部焊接专用连接头。使用时,将短横杆、连接件端部的专用连接头插入立杆碗形活动盖下,并将活动盖敲紧即可完成架子搭设。

8.4.2快拆支撑体系

本工程楼板支撑体系采用先进的快拆支撑体系。

其原理是:当顶板混凝土浇筑5~7d,达到设计强度的50%左右时,即可拆除板、墙模板及大部分横撑,只保留柱头和立柱,待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时,再行拆除。

8.4.3整体大钢模板应用技术

本工程混凝土墙拟采用整体大钢模板体系,与专用的阴角、阳角等工具式模板配合使用,通过大模板自身所带的丝杠调节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模板的准确定位和自重拆模。

整体大模板均为钢制,这种模板系统刚度大,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无跑模现象,可减少支撑,且支模方便,脱模安全,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整体大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整洁、美观,可以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

应用本技术可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墙截面尺寸偏差≤±3mm;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偏差≤2mm;模板拼缝处高低差≤0.5mm。

8.4.4大块竹面模板应用

由于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保证水平结构下表面平整度,采用大块竹面模板作水平板模板,竹(木)胶合板采用18mm厚酚醛树脂双面覆膜板材,以50mm×100mm木方作次龙骨,100mm×100mm木方作主龙骨,主龙骨架在可调高度的支托上。梁采用50mm木板作底模,用木胶合板作侧模,侧模背面加50mm×100mm木方作背楞。

模板接缝用胶粘带封闭,以保证现浇平板下部和框架梁表面光滑平整,可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应用本技术可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板下表面平整度偏差≤3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lmm。

8.4.5混凝土中综合使用外加剂技术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活性掺合料(如粉煤灰),优化混凝土的亚微观结构,提高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的界面强度,可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和外加剂和微膨胀材料,可减少用水量和混凝土收缩量,提高混凝土强度。该项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重点推广新技术,已在国内混凝上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于1990年发布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l46-90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91)。

8.4.6混凝土泵送技术

混凝土泵送技术是采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工作面,再由布料设备将混凝土输送到位。该项施工技术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减少施工缝的留设,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

该项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重点推广新技术,在国内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于1991年发布了国家级工法(YJGFl7-91)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l0-95)。

8.4.7计算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公司十分重视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在施工管理中普遍应用计算机进行合同、计划、技术质量,材料采供、预决算、财务、劳务、设备管理等,采用计算机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施工管理水平。

在项目部内部设置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工程施工的信息、资源管理提供联络和交换,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8.5送样检测、见证取样保证措施

为保证该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正确性,加强质量监督力度,本工程施工中将执行严格的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1、工程施工前,按有关制度分别编制送检计划,并由业主、监理审核及工程质量监督站确认后,将送检计划递交公司试验室和市质监站认可的检测单位备案。

2、见证人必须由监理或业主方且具有“见证员上岗证”的人员履行见证,工程见证不少于2人。

3、项目部取(送)样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履行其职责,本工程项目部取(送)样人由实验员担任。

4、本工程所使用的全部原材料、构配件、砼、砂浆试块,均实行见证取样

送至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检测。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主要材料按有关技术标准取样,按规定的比例制订书面送检计划,送到市质监站认可的检测单位检测。

5、项目部试验员在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件制作时,必须有业主或监理方的见证人在旁见证。取样后在试样或包装上作出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生产厂家,并由见证人和取样人签字,见证人要作见证记录,并将记录归入工程技术档案。

6、取样后,见证人应和取样人一起将试样送到检测单位,填写试验委托单,并共同在试验委托单上签字,确保其真实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