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访邹承鲁院士

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访邹承鲁院士

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访邹承鲁院士
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访邹承鲁院士

《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107—122

访谈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访邹承鲁院士

熊卫民访问整理

邹承鲁院士自1951年从剑桥大学学成归国以来,一直立足于国内,在相当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细胞色素与呼吸酶系、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酶活性部位的柔性、新生肽链的折叠与分子伴侣等方向取得了大量重要的成果,并因此而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还获得陈嘉庚生命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重要奖项多次。

他为什么能具有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带着这些问

作者简介:邹承鲁,1923年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熊卫民,1974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资料中心资助。

108《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题,f12002年9月以来,笔者多次拜访了邹先生。有点出人意料的是,邹先生并不特别强调个人的天赋;更为他所看重的是个人的勤奋努力、实验室的优良传统、整个社会独立思考的文化氛围。换句话说,天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天才的土壤。应((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的要求,并征得邹先生的同意,现将邹先生的部分谈话记述如下。

受访人:邹承鲁院士(下面简称邹)

访问人:熊卫民(下面简称熊)

成长之路

熊:听说您小时候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对我们这代人来讲,那可是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能不能详细讲讲?

邹:我父亲过去在铁路上做事,我跟着他跑了很多地方。

我1923年生于青岛。我们在青岛住了大概两三年吧,然后到北京,又从北京到东北——先是在长春,后来又到了沈阳。在沈阳时正好碰上了九?一八事变——事情发生在晚上,小孩子睡着了不知道,早上一醒来,发现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地上。我很奇怪,大人告诉我:“晚上打仗了,小孩子放在床上不放心,就把你放在地上。”那时,我们关着门不敢出去——外面都是日本兵啦。

九?一八事变过去10天左右,我们一家人逃到了北平。我父亲通过他在铁路上的关系,又在北平的铁路上找了个事情。然后我就在北平上小学。1933年,在我大约10岁,正上小学4年级时,我祖父去世了,而我也染上了肺病——肺结核,于是休学,被父亲、母亲带到无锡乡下老家奔丧。

母亲带着我在无锡住了几个月,给我养病。这期间,我父亲被调到汉口,到平汉铁路局做事。那时候,铁路上的待遇还是比较好,所以在无锡住了几个月后,我母亲就把我带到庐山牯岭,租了几间房,在那养病——那时候肺结核没有什么治疗的特效药,就是靠休息,而山上空气新鲜,比较利于养病。我们在那儿住了大约半年,我母亲看我脸色比较好,就把我从牯岭带下山来去汉口,到我父亲那里。他们找医生给我作了检查,医生给我听肺后说:好了,没事了,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

因为生病,我总共休学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功课是丢了下来,就自己补一补,然后在汉口继续上小学,一直到小学毕业。

当时,据说汉口没有好的中学,而我有个舅父在长沙做事,他蛮喜欢我的,就说:到长沙去吧,长沙有好学校。于是把我弄到长沙,在长沙的雅礼中学念了一年。那时候一个人住校啦——虽然舅父舅母在长沙,但学校在郊区,他们在城里,也就一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09

星期去一次;周末过去吃点好的,平常都在学校。

雅礼中学虽然也是好学校,其实也不能算太突出。而我当时还只是一个初中生,年纪还小,一个人在外面,我父母不放心。于是,他们说:初中凑合着一点算了。就这样,在雅礼中学念了一年之后,1936年时,我又被接回汉口。我转学进了一个中学——叫汉光中学,在那念了两年书。

待1938年我初中毕业,抗日战争已经开始,武汉已经很紧张,日本人已经打了过来。我父亲就带了我们全家坐船从武汉去重庆。到重庆后,他又在成渝铁路局找了个事情。

熊:您刚才说,您父母看重高中。您在重庆进了哪个中学?

邹:1938年,我在重庆考上了重庆南开中学。考进去后按成绩分班。一个年级6个班,4个男生班2个女生班。我们那个班——41级1班——是成绩最好的。一共有28个同学毕业,其中27人通过了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四校的联合考试,剩下的那个同学也考进了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后来,有4个同学被选为院士:朱光亚、郭可信、侯虞钧和我。高中三年对我的影响很大。主要是老师教得好。不仅严,而且教得好。学生得到的好处是很大的。

熊:听说您那时候很喜欢诗词?

邹:是的。当时我自己也写,我们那个年级的级歌就是我写的。

熊:哦!年轻时您是不是想过要成为一名诗人?

邹:那个时候很想当文学家,想写小说,写剧本。在南开中学时还写过一部剧本。

熊:那您又为什么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呢?

邹:后来觉得评价文学作品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熊:高考时您填报的是哪个大学?

邹:高考填志愿时,我自己选择了西南联大——主要是考虑到该校教授阵营强,北大、清华、南开三个学校的教授集中在一起,旁的学校是不能比的。我母亲叫我考中央大学,因它在重庆,离家里比较近。但我不愿意。那时年纪也大了,自己有主意了,母亲也管我不住,只好让我去。

在西南联大时,不但经常跑警报,而且平常的生活也很困难。昆明也老遭日本人轰炸,但昆明和重庆不一样,没有山,也没有什么防空洞。拉了警报就跑,往城北郊区跑。当时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大家都跑,跑到离建筑物远一点的地方。生活上,虽然学校包伙,但只管两顿饭——午饭和晚饭,早饭得自己解决。可我家里困难,我手头没有钱,于是我常常吃不到早饭。为了吃饭,我只好出去打点工,帮一个酒店记帐,隔一天记一晚上。这样就能有点钱,过得稍微好一点。

110《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1944年Et本人占领了桂林。国民党很紧张,就向美国要武器。美国说,我给你新式武器你的兵也不会用啊!所以国民党就发动了十万知识青年从军活动。我报了名。那是1944年底的事①。也就是说,我大学4年级上学期念完之后,就从军了。

熊:您选择从军,家里面同意吗?

邹:不同意啊!但那时候我远在昆明,家里也管不住我了,说走就走了。从军以后,我被派到印度学开汽车,在一个nttRamga的小地方学了3个月的汽车。1945年夏天,上面叫我们两人开一辆汽车回来,我们就沿滇缅公路一直开到昆明。到昆明后不久,抗日战争就胜利了。我们看那形势,也不想再当兵了,就要求退伍,国民党不批准,派人劝我们不要退役。我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申请去做翻译——当时需要翻译。到了译员训练班之后,好象过了一个月吧,也没开始做翻译,我们又申请退役。译员训练班没部队管理那么严,就批准了。那是1945年9月份的事。

熊:你们为什么会要求退役?

邹:主要是怕打内战。打日本我们觉得是责任,打内战我们可没有责任。之所以进译员训练班,就是想转个弯子出来。在部队中是军事管理,在译员训练班中只是半军事管理,比在部队中要松得多。

9N份从译员训练班中出来后,我去了学校。因为学校认为我学分已经修够了,并且参军前就答应我们,只要学分基本够了、主要的课程已经修完了就可以给我们毕业,所以我去学校办了~下毕业手续。

熊:毕业之后您去了哪里?

邹:我回了重庆,开始找工作。当时找工作不是很容易。靠一个老师的介绍,我在重庆北碚温泉NJL找了个工作——在中央工业实验所下属的一个实验室上班,那是个化学工业方面的工作。我在那儿工作了几个月。

1946年初,我家要从重庆搬到南京去,我哥哥就叫我辞职,到南京去另外找工作。就在那个时候,报上登了留英公费考试。我就在家复习、准备了大约两三个月吧,然后参加考试。秋天发榜,我居然考上了。

我记得是1946年八九月份发榜。当年去是来不及了,只能等来年——一般是夏天乘轮船去,还有大约10个月的时间。于是,我又托一个亲戚找工作。那个时候,国民党的经济状况就已经很坏了,通货膨胀得厉害,找工作很难。他帮我在台湾找了个事。所以,1946年11月份我去了台湾,在台北专卖局下属的一个樟脑厂工作。过了三个多月后,正好碰上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当时,有些凶猛的台湾本地人对外省人

①1944年lO月,国民党发动“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11

很不友好,所以我的处境有些危险。有个当地的同事会说普通话,和我关系比较好,就邀我去他家住。我在他家住了两三个星期吧,待事情平息之后才出来。出来后和家里取得了联系,家里说:台湾那么危险,你就回来吧。于是我就回去了。

回大陆后在家住了四五个月,然后坐船去英国——坐了约一个月的船。因为靠的是庚款,一路上管吃管住,倒是不用自己操心。

熊:然后您就到了剑桥大学?

邹:虽然我在志愿书上填的是去剑桥大学学生物化学,但到英国后,却被安排到伯明翰大学化学系做糖的研究。我不乐意,就拿了王应睐教授的介绍信一出国前,我在南京找过他——自己跑到剑桥去见著名生化学家凯林教授,他看了介绍信后稍微问了

我几个问题,就说:你等通知吧。没过多久,他就通知我过去。我就向伯明翰大学申请转学。就这样,在伯明翰大学呆了大约四个月时间后,到1948年2月份,我就到剑桥报到了。

熊:您在剑桥大学时功课紧吗?

邹:到剑桥后,因为我是化学系毕业,本科没有学过生物化学,所以导师让我补生物化学。但剑桥是没有研究生课程的——进实验室就开始做研究,没有必修的

研究生课程。毕业时也不管什么考试成绩,只看你的论文成绩。当时,凯林教授给了我两本书,说:“你把这两本书读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就花多长时间,当然时间越短越好。同时,系里的有些课你可以去听——不用考,只需听听。然后,你跟我谈一次,我再安排你进实验室。”我就一边听生物化学本科高年级的课,一边看书自学。大约三个月后,凯林教授问了我几个问题,发现我能答得上来,就给了我一个题目,让我开始做实验。他给我分配了一个实验室。他的实验室是一个个的小房间,每个房间两个人。与我同室的是师兄E.C.Slater,他已在剑桥呆了两年,博士快毕业了,对学校和实验都比较熟。我的日常实验技术是他教的。

因为我以前没做过生化实验,不熟悉,所以1948年的头几个月我什么都不会做,摸索了比较长的时间,教授的题目一直做不出来,心里也有点着急。后来一下子就通了,通了就很顺利,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结果出来后,我向教授汇报。他说:你写出来吧。我就写了一篇论文——英文是师兄改过的——然后交导师看。导师又改了一些,主要是内容方面的,有一些说法不太妥当,改了之后定稿。他对这篇论文的评价还可以,说:你可以拿出去投稿。我问:投哪里?他说:投NaturdI田,。我就把论文重新打了一遍,把他的名字打在前头,然后再拿给他看。他第一眼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说:你自己去发表。我就自己把文章投了过去,很’[爽Nature就登了出来。

我在剑桥三年共发表了7篇论文,除其中一篇是和他实验室一位博士后共同署名的外,其余的论文都是单独发表的,导师全都没署名。这7篇文章中,有3篇是

112《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他给我找的题目。还一个题目是合作的,那个题目也基本上是导师定的,他说:这个题你们可以合作做。另有3篇题目是我自己找的。在我第一个工作完成之后,他说:你可以自己找题目,你找了之后跟我说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经他同意后,我就放手去做那些题目。

1951年,我完成了论文,顺利通过答辩,然后就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即于当年6月份回国,应王应睐教授之邀,去上海生理生化所工作。

二部分重要工作

熊:您的工作主要是在国内完成的,它们与您在剑桥时所做过的工作可有联系?回国之后,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邹:回国之后,我基本沿着自己在英国的思路往下做。做过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些酶的研究。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细胞色素,一个是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嘛,我做的是细胞色素c,因为它比较容易纯化,在比较差的条件下,也能将其提纯。当时国外一般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回国后我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并将酵母的细胞色素c和动物的细胞色素C作比较,发现它们非常相象。从进化的角度看,酵母和哺乳动物的亲源关系是很远的,但它们所含细胞色素C的基本性质可以说都是一样的。

琥珀酸脱氢酶的工作是和王应睐一道做的,还一个合作者名叫汪精英。要研究酶首先得拿到纯品。但这个酶从组织里拿出来以后不溶解,不溶解就很难纯化。国外也有很多人试过,都没成功。所以我们先得设法使其溶解。从溶解到纯化到最后拿到纯品,我们花了一些时间。这里也有一个故事。我们拿到纯品之后,先将结果拿到国内杂志上发表。当时是不允许拿到国外去发的。惯例是先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编辑部觉得文章有价值,再将其翻译成英文,推荐它到《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所以,从用中文发表,到推荐,到翻译成英文,到发表于《中国科学》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国也有人在做类似的工作,但他所用的方法和我们的不一样。他差不多同时和我们得到类似的结果。如果我们不拖延,发表可能比他还早一点,但经过上述过程一拖延,他反而比我们早发表了一年。1955年或1956年,也许是1955年,在比利时开国际生化学会。当时我们国内的科学家到西方国家去开会是极少见的,需要特批。特批下来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王应睐,一个是汪猷,王应睐就带了这个工作去报告。碰巧那个美国人也在会上,他也报告了类似的工作,引起了很大注意。

到生理生化所不久,王应睐就给我安排了一个很得力的学生,他叫伍钦荣。我和他一道做过氧化还原酶。生物体内很多东西的氧化都要经过细胞色素系统。细胞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13

色素系统有一系列的酶,一个挨着一个起作用,叫呼吸链。有一些物质通过琥珀酸来氧化,还有些物质通过还原辅酶来氧化,当时有一个问题,人们争论了很久都没得到解决:琥珀酸和还原辅酶是在同一条链上还是各自有各自的路?伍钦荣想了个好办法:比较它们分别作用和同时作用的反应速度。如果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同时氧化的速度应该是分开氧化速度的和;如果两者走同一条路,那么互相干扰,同时氧化的速度应该低于分开氧化速度之和。结果发现同时氧化的速度低于分开氧化速度之和,这就说明它们走同一条路,互相干扰。很可惜的是,在当时这篇文章不可能拿到国外去发表。但是,尽管它只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在国外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伍钦荣很不幸,本来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死了。

熊:.bL50年代末开始,您还参加了胰岛素合成工作。

邹:我是胰岛素全合成工作的热情支持者之一,并领受了胰岛素A及B链拆合的任务,担任这个课题组的组长。这个工作进展比较顺利,1959年上半年就有了结果。我想,关键的是,一开始我们找的路是对的。我们分析了前人失败的原因,改变了做法,后来就比较顺利了。

熊:前人为什么失败?

邹:他们用的是强氧化条件。后来我就想,这个过程急不得,要慢慢来。慢慢的才有时间,两条链才能配合好。强氧化条件一下子就把它们氧化并连起来了,而它们还没配好呢,所以就没成功。所以我就不用氧化剂,用低温(0—5度)。后来发现低温很关键,温度越高,产率越低。低温和缓慢氧化是最重要的条件,这两点我们一开始就抓到了,所以后面一直比较顺利。

熊:产物的活性很快就比较高了吗?

邹:很快就有百分之十了。从百分之十再往上,就是慢慢来的了。

熊:第一次成功拆合发生在什么时间?

邹: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反正在1959年上半年就有了结果。为什么这个时间我记得比较清楚呢?因为当时讨论过发表不发表的问题。

熊:当时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谈的?

邹:不能发表。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原因,德国人在做,美国人也在做——我们当时就听说了,如果我们发表的话,他们就会用,所以在主观上不能发表;客观上是没地方发表,因为《中国科学》已经停刊了——大跃进停刊。那时候不允许到国外发表,要发表就只有到((中国科学》,而《中国科学》停刊了,所以没地方发表。

熊:拆合工作的价值您能介绍一下吗?

邹:第一个当然就是较快、较早地为胰岛素合成决定了路线,为整个合成的成功

114Ⅸ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抢了时间。第二呢,我讲两个类似的工作,可以从比较中知道它的重要性。国外的拆合工作是1960年发表的,他们恢复的活力只有1—2%。这个工作是;ffz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被认为非常重要,所以才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同一个工作,人家拆合成功,虽然产物只有1—2%的活性,已经可以至_lJNature杂志上发表,而我们在1959年就已得到大约10%的产率。而且我们得到结果的时间比他们也许还要早一点。这是第一个工作。第二个类似的工作是美国人安芬森(Anfinson)做的。他还原核糖核酸酶,然后重新氧化,得到了高的活力恢复,他后来因为这个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核糖核酸酶是一条链的,就一条多肽链,含有四对二硫键;我们这个是两条多肽链,还原、重新氧化的问题就复杂得多了,在本质上正确组合的几率要小得多,从理论上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得到了10%的活力恢复。他那个工作正式发表于1961年,和我们同时。假如我们得到结果马上就拿到Nature杂志上发表,那么就会比他早——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比较快,需要等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从这两个类比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

熊:1960年“大兵团作战”以后,您还做胰岛素合成吗?

邹:我回到酶的工作上,基本上没做胰岛素了。杜雨苍坚持在做。他遇到什么问题,我给他咨询咨询。

熊:然后您又在酶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

邹:不过那时候只能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文章,影响力就小多了。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能往国外投。

熊:而且,在您创造力最旺盏的时候,来了文化大革命,又不能工作了。

邹:在这之前,也不能全力开展工作,工作的系统性也受到了伤害。我从1951年回国,一直到1978年,这27年中能够做工作的加起来不到10年,只有大约1/3的时间,2/3的时间被运动花掉了。而且,能工作的时间也是不连续的。你刚开始做一个工作,又搞了一个运动,工作又得都停下来,后来又只得重新开始。即使在不搞运动的1/3的时间,也是难以开展工作的——不断要开会!当时张劲夫做科学院的党组书记,他对科学家的心理是理解的,提出要保证5/6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一个星期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应该留给大家做研究。这个规定基本得到了遵守,但也不完全。那个时候会多得很,动不动就要开会。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白天要留给科学家,那么会议怎么办?晚上开会!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不开会的。我老伴那个时候在上海冶金所上班——当时还叫工学馆,晚上开完会回到生化所我们的家里时,常常已经是晚上10点、11点了。不管是白天开还是晚上开,这些会议都严重干扰了科学研究。因为做科学研究是无所谓白天、晚上的。

熊:是的,如果很累,就必然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很多研究工作需要连续的时间。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15

邹:晚上应该去整理资料、查资料、看书,等等。必须看看国际上的发展,看看有什么新的动态,可一开会时间就没有了。但这些事情又是不能不做的,所以不得不在白天去补。

熊:请您介绍一下您在60年代初所做的几项重要工作。

邹:60年代初的重要工作,一个是化学基团修饰和生物活性的定量关系,这个工作1962年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工作是不可逆动力学,1965年首先在国内发表。这两项工作都是理论方面的,实验检验到1978年恢复工作后才做。

熊:化学基团修饰和生物活性的定量关系理论是不是直到后来您自己通过实验检验过之后才受人重视?

邹:不,1962年文章发表之后即受到重视。1978年我去访问英国,回到剑桥大学,当时的生物化学系主任RichardPerham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中国科学》杂志在英国的订户不多,生物化学系是没有的,为了查你的文章,只能到校图书馆去。在那儿找到嵌中国科学》杂志的合订本之后,不用去查文章的页码,只需看看书边——被翻黑了的那块就是你的文章!”

还一次我到美国开会,遇到了一位美国科学家,介绍之后,他说:“原来你就是邹承鲁!你欠我的钱,你知道吗?”我听了大吃一惊:我跟他素不相识,又怎么可能欠他的钱?他接着解释道:《中国科学》杂志不是所有图书馆都有的,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我的理论,结果人家都写信给他,向他要单行本。因为不是他自己的文章,所以复制起来系里是不付钱的,他只能自己掏钱去复印以寄给人家。

熊: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邹:也是在70年代。

熊:60年代这个工作就已经广受重视了吗?

邹:嗯。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外一位相当有名的酶学教科书(DixonandWebb:Eenzymes)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我的工作。

熊:在老一辈科学家中,我觉得您有一个特点是很明显的,就是很注重理论工作,几个很重要的贡献都是理论方面的。您为什么会有这个特点?

邹:因为实验条件比较差。

熊:为什么大家都看文献,而就您一个人提出了化学基团修饰和生物活性的定量关系理论?

邹:那个时候做化学修饰,常常一下子修饰一二十个基团,然后认为这一二十个基团对于蛋白质的活性而言都是需要的。我看文献时觉得那种想法不对,应该可以说得更具体透彻一点。我就去想,然后提出一个关系式。把他们的数据代进去,发

116《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现都符合这个关系式。

熊:您给出的关系式难不难?

邹:其实很简单,聪明人一看就懂。并且自己会很奇怪:这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想到呢?我是60年代初期开始化学修饰方面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4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在以往的二十年中,人们一直没想到这样一种关系。

熊:您是怎么想出这个公式来的?能详细介绍一下您做出这个发现的过程吗?

邹:讲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觉得不应该、不可能是那样的,于是老去想可能是怎么样的。

熊:听说您数学很好。您能提出这个定量的关系式,是不是也得益于此?

邹:是的,我的方法基于统计学。

熊:您60年代初就提出了这个理论,但它的实验证实是不是很晚?最早是别人做的,对吗?

邹:是的,先有别人的实验验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没有机会去做相关实验工作。先是做胰岛素,没有时f日-l;后来是文化大革命,没有条件。

熊:胰岛素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您不是又转到酶学研究上去了吗?怎么没有机会做实验?

邹:理论工作你可以~个人关在房间里做,做实验得找学生啊!当时得力的学生都在搞胰岛素。

熊:自己做实验呢?

邹:要做大量的实验,仅有一个人是不行的。

熊:刚才谈到的那篇关于化学基团修饰和生物活性的定量关系的论文是不是您的被引用最多的论文?

邹:第二高的,最高的是动力学的那篇。都是200多次。最近,我从李佩珊7JIj.JL见到了一个谈国内工作在国际上被引用状况的材料,大概我的。鬯,ZJl用率是最高的。

熊:您认为,到111前为止,您所做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项?

邹:有人做过统计,结果是:我国科学家在国内做的工作引用超过100次的大概有10多篇吧,其中有我3篇。他做的不全。最近,生物物理所里的同志帮我查了一下我的论文引用情况——也没有全查,只查了67篇,我共发表了200多篇论文。有7篇文章的引用超过了100次,其中回国后的工作是5篇。我最看重的有3篇:胰岛素拆合工作是其中的一篇。另外一篇是刚才谈到了、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蛋白质功能基因的修饰和活性关系)),这篇的引用超过了200次。还有一篇是关于酶的动力学的,引用也超过200次。我想,谈到国际影响,这三个工作大概算是比较大的。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17

熊:这三项工作中,您个人对哪一项工作最为自豪?

邹:也许是胰岛素A、B链的拆合吧。美国人做核糖核酸酶得了诺贝尔奖,我们的工作与他们工作的性质是非常类似的,又差不多同时做出来,全文也差不多同时发表。当然,我们不是自由探索,而是明确的政治任务的一部分。当时工作的思想全部集中在完成任务,尽管我们当时已经得出“天然胰岛素结构是所有可能结构中最稳定的结构之一”的认识,并将其写到了最早的论文中,但工作毕竟不是自由探索,因此对自己工作的科学性和科学意义的挖掘就比较局限,在论文中对问题的讨论也没有深入展开。

三创造力

熊:您的创造力源自何处?是出于天才还是出于勤奋,或者出自别的什么东西?

邹:勤奋是最重要的。再有天才的人,如果懒惰,是干不出什么东西来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一个好的研究单位,就象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这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熊:您是不是比许多同行都要勤奋?

邹:现在不能说这句话了。现在我早晨上班,下午下班,回家以后就不工作了。

熊:现在您80岁了啊!

邹:以前晚上是总要做些事的。

熊:做哪些事情?

邹:想问题、看书、写写东西。

熊:如果天赋不好,即便很勤奋,是不是也难以成才?

邹:李四光先生就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老说自己天资不是很高,考虑问题比较慢,但慢有慢的办法,人家花1小时,我花2小时,别人学一遍,我学两三遍,也一定能学会。

熊:在天资方面,您和他是不是有明显的区别?

邹:我学东西比较快。这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学东西比较快,往往就会犯不够深入的毛病。上中学时,就有老师老提醒我:不要以为你会了,也许你还并没有完全会。这些根本的东西,不是大学老师,而是中学老师教给我的。我挺感激他们的。

118《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他们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很多人。

熊:您能做出这么多的成果,除了勤奋,还有哪些别的原因?

邹:主要是我愿意去想问题。看人家的工作时,我不完全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在学习的同时,我还在找人家的问题,看人家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样我就能发现问题出来。我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一些看法。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不鼓励学生自己去想问题,不鼓励学生去自学。这是个大问题。文化大革命之后,我被科学院研究生院请去讲课,第一天讲课下来就给我出大字报,说我讲课黑板上写的东西太少,学生没法子记笔记。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原来当时的老师普遍在黑板上写得很多,将来考试就考黑板上的东西。他们认为我光嘴里讲,黑板上不写,将来没法考试。

熊:这件事情是怎么结束的?

邹:后来学校处理了一下。我也在课堂上讲了讲,说我考试不考背的东西,只要大家理解了就行。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也讲过课(最早是在复旦大学,然后在上海科技大学),也不写板书。那时候没有大字报,但每过一段时间,学校要把学生的意见反映给老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见。但我向来都是这么讲的,这跟我自己的学习习惯有关。听课时我很少记笔记,但老师给的参考书我是一定要看的。如果记笔记,你就只能记下来,老师讲的后面的东西你就没时间消化了再它想,我之所以能够在工作中有一些创新,和我过去所受的教育,以及我自己的学习习惯是有关系的。自己想问题,不完全跟着文献上的思路走。看文献时注意问它是否有问题,作者的思路是否合乎逻辑,等等。有些工作就是这么出来的。

熊:也就是说看文献时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

邹:对。

熊:我想,对于现在的很多学生来说,对于档次很高的杂志上的文章,恐怕只有学习的份,像您所说的这样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恐怕很多人都做不到。

邹:多年以来,我们国家都不提倡独立思考。上面讲的话只有学习、领会精神的份。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种习惯移植到科学研究上,那就完了。做研究就是要问为什么,不问为什么,我们就永远谈不上创新,科学就永远都不会发展了。

熊:您的成就跟您参与国际交流有直接的关系吗?

邹:不是很大。因为我的几个主要的工作都是60年代做的,根本没有国际交流。根本不能出国啊。就是偶尔有外国朋友来访问,单独谈话的机会也是很少的。当时根本不许单独和外宾谈话——这是违背纪律的。当时,见外国人至少得两人以上,不许单独见面,这是外事纪律。一个人去接待一个外国人,单独会见、单独谈话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的。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19

熊:到国外去开会呢?

邹:也不允许单独去。譬如说1966年在波兰召开的欧洲生化会议,就是由王应睐、我、龚岳亭三个人去参加的。

熊:80年代以后,您参与的国际交流就比较多了。您还曾到美国去做过访问研究,这些国际交流对您的研究没有直接影响吗?

邹:在美国时,我到处访问——与我的工作接近的重要一点的学术中心我差不多都去了,跟很多人谈话。这些交流开阔我的思路,对于我的研究当然是起了作用的,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

熊:当时您在美国时做的是什么研究?

邹:酶活性部位的柔性。这项研究在国内就已经开始了,在国外利用他们的条件做了一些在我们国内做不了的实验。我这一辈子,除了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其他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国内开始的。

熊:除了勤奋、多思,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您取得那么多成就?

邹:我想,最主要的一点是,我这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向来不赶时髦。我觉得我们国内赶时髦的风气不好。这个风气是由什么引起的昵?恐怕该由领导负责。做时髦工作,领导给钱;做冷门工作,领导不给钱,或者只给很少的钱。其实并不一定钱拿得越多的人工作就做得越好,我们国家不讲究这个。而国外做科研也是讲究投资效益的,要看投入产出比,要看发表一篇好文章要花多少钱。在美国来讲,发表一篇好文章大概要花1ozi美元——把投资、人的薪水、设备等都箅在内。在我们国家,有些人拿很少的钱能做出很好的工作,有人拿很多的钱不做什么工作。

熊:您做出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工作花了多少钱?

邹:我从来没有拿过很大的钱。

熊:不过您的工作理论性比较强。

邹:也要做实验。酶动力学的工作不做实验是得不出来的。赶热门呢,就要到领导面前吹,找他要钱,但拿了钱之后,不一定能做出很好的工作来。我觉得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我们也要学学外国人,也得计算投入产出比。

熊:就是说应该多支持那些成果多、信誉好的人和实验室?

邹:是的。人家发表那些热门工作的时候,他的后续工作已经跟上,你现在跟,只是他的后续工作的后续,所以很难有重要成果出来。举个例子来说,大庆油田的发现是个大的成果,但发现它之后,要开发下一个油田,就不能够再在大庆油田周围打圈子,得换一个地方,在大庆油田附近再发现一个大庆油田是不大可能的。而我们现在的追热门则常常是试图在大庆油田的周围找到新的大庆油田,老在外围

120Ⅸ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转是不大可能捞到油水的。

熊:如果不去追热门,那么该怎么做?

邹: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思想,当然还得参考国际科学的发展,还得有自己工作的积累一一积累不一定就是老的,你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牛顿的话到今天还适用: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之上。不能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你必须有自己的积累,有积累才能有创新。现在有人在报上说,一个国家建国20多年,就会有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成果出现,我们国家建国50多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啊?这和老去追求热点,没有自己的积累有关系。还有一个因素是,虽然我们建国已经50多年,但这50多年中,有一半时间是没有好好做研究的,打打停停,又怎么可能做出大成果来?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但确实非常难。

四对发展中国科学的思考

熊:关于中国科学的发展,您觉得主要有哪些问题?

邹:1980年前后,我认为科学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赏罚不均:做得好的没有奖励,做得不好的一样可以混日子。那时候有一句开玩笑的话,说我国研究所中的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努力工作、有成果的人;一类是混混时间,没什么成果,但至少表面上还是过得去的人;第三类是自己不做事,专门给做事的人捣乱的人。第一类和第三类抵消,第二类不起作用,所以研究所没有前途。那时候,不管你做什么,到处都是一样的对待。后来实行这个奖励制度,那个奖励制度,情况稍微有些改变。研究实行基金制度之后,也有一些改变。但基金制只管申请,不管审核。就是说你的申请批准之后,你到底是不是按你的计划做了,有哪些成果,是没有人检查的。

熊:赏罚不均是一个问题。

邹:这个问题现在也还有。说一个人有没有成果,不是真正看他的成果,而是看他的炒作。炒作得厉害的就认为有成果,真正踏踏实实做工作、不炒作的人就不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国家的力量有限,都花到了炒作上——炒作的人拿到钱之后,他是继续炒作,而不是去工作。现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什么什么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中国人首创”,等等。说得不客气一点,其中95%是靠不住的。我举一个例子,有一年,已经90年代末期了,东北一单位“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胰岛素”还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说什么从此以后,胰岛素就不用提取了,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就可以满足需要了。而实际上,关心这个领域都知道,“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胰岛素”国夕1,70年代末期就已经有了,相关产品上市已经20多年了。

熊卫民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21

熊:您认为该根据什么指标来考察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邹:我曾经在《科学时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谈影响因子问题,很多人反对,但也有人赞成。影响因子这个东西,把它说得过分也是有问题的,但我也并没有说它是唯~的标准,我只说它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你说这个方法不好,那么你换另外一种更好的客观方法出来。同行评议?在我们国家搞同行评议,有时候行不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很多人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中国人的习惯,讲面子,一开会,什么意见都听不到——个别去访问,可能会听到一些不同的意见,但在会议上、在公开场合,这些意见常常是不说的。验收?工作做完了,邀请你去开会验收。这种会议,99.9%是走形式。评议结果早已由当事单位写好,它找来的人也是有把握会为它说好话的。

熊:中国的科学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邹:早期,经费问题人们也讲得比较多。这方面何祚庥是专家。在国民经济的统计数字还不公开的时候,他就去查过,发现我们国家的研发经费只占GDP的0.7%,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占到了2.5%左右,高的达到了3%,发展中国家一般也达到了1一1.5%。后来就立了科技法,要求在_.2000--2001年间,我国的研发经费达到GDP的1.5%。但这个法律发布后,研发经费所占国民经济的比率反而下降了,从0.7%降到0.6%,然后是0.5%。到2000--2001年间,这个指标大概是达到了。但钱宽裕了,怎么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工作的人拿不到钱,拿到钱的是炒作的人,这种格局不改变,我国的科学永远上不去。

熊:除了评价、奖励机制、经费,还有……

邹:还有人才问题。张劲夫当过国务院人才引进办公室主任,他曾让我发过一次言。我说,人才引进办公室应该改为保住人才办公室。引进人才又能引进多少?那时候引进人才动不动就请外国人啦,留学生回国的很少,可一年又能请几个外国人过来?还设了外国专家局,当时,友谊宾馆就属外国专家局管。我说,实际上,给外国人才高待遇,高工作条件,就让国内的人心理不安,鼓励他们赶紧出国。现在仍然如此,你把洋博士和土博士不同样看待,优待洋博士,就使得我们国家的优秀毕业生都不愿意在国内读博士,都愿意出国念洋博士。其实,用人,看的不应该是头衔,而应该是本事。

熊:本事又如何去看?

邹:当然是看业绩啦,业绩是客观的,是本事的表现。就是看业绩,当前,国内、国外也是不公平竞争。因为国外条件好,设备好,有实验室的优势,做出好工作来是比较容易的。而在我们国内,做出好工作要难一点。

熊:有马太效应。国外人才所获得的经费多、设备好,所以容易出成果,出成果

122Ⅸ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1期(2004

之后又容易进一步获得这些资源。

邹:经费和设备还是次要的,更重要是实验室的好传统。为什么世界上的诺贝尔奖集中在少数一些好的实验室?是因为它们有好的学术风气、学术传统。

熊:如何衡量某个实验室是否有好的传统?

邹:看它是不是努力工作,是不是有自己的特色、特长,是不是能够经常维持一定水平的工作。一定水平的工作不断出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间就会逐渐有突破。突破、创新不是凭空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的。一些好的实验室之所以经常有突破,主要是因为它有积累。

熊:我国近几十年的教育问题确实太多了。西南联大条件那么差,还能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学者,而后来我们有那么多院校,出去了那么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却很少出现杨振宁、李政道式的在学术上有重要建树的人。

邹:我在西南联合大学65周年纪念会上发言说:西南联合大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之下坚持教学,坚持科研,这件事被谈得很多。可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一直没被谈过,那就是西南联大的民主风气。它和重庆不一样,在政治上不是压抑,而是有一定的自由度。它不但在学术上有自由度,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自由度。西南联大具有民主传统,这一点不应被忽略掉。

熊:现在提北大精神时也不大提“自由”二字。

邹:独立思考、自由应该是北大的精神。

熊:在西南联大的诸位前辈中,您最佩服的是谁,最不佩服的是谁?

邹:在老师里面,佩服的是陈寅恪,不佩服的是冯友兰。你不知道,在西南联大时,我们这些学生对于冯友兰就是很有看法的。他是当时少数几个部聘教授之一,曾得到过蒋介石的接见。解放后他又得到了毛泽东的接待。真相信某个东西倒也没关系,但不要说违心的话。陈寅恪坚持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深为我所佩服。

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访邹承鲁院士

作者:熊卫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刊名:

科学文化评论

英文刊名:SCIENCE & CULTURE REVIEW

年,卷(期):2004,1(1)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5300293.html,/Periodical_kxwhpl200401010.aspx

授权使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zkygcgcyjs),授权号:692ac4aa-5688-4bd0-b535-9e8c0112e743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6日

作文例文:人格独立与恒顺人生

人格独立与恒顺众生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要活出自我,活出独立人格。因而要高扬自我的旗帜,不随俗靡;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随物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失去了自我,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呢?这是一种价值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这种价值观的心态,“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是它的意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它的生活方式,“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是它的写照。孟子有句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反躬自问,正义确实在我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则是这种价值观的信念。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们不是独立的,我们本来一体,我们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豪杰之士,从来未曾忽略这一点。因而有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钟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从这幼”,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佛教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华严经》提到“恒顺众生”,离开众生,佛是无法存在的。 其实,我们在独立的同时,又本是一体。独立是我们的直觉,而完全的独立却是我们的误解。 每棵树都是独立的,但他们的根都连着大地;所有的鱼都是独立的,但它们的身体都紧贴着同一片海洋;飞翔的鸟都是独立的,但它们的翅膀都翩跹在同一片天空。 真正独立的人,恰恰是胸怀天下的人;而那些为一己私力蝇营狗苟的人,则恰恰是失去了自我的人。 不要成为孤芳自赏的人,那不是独立,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冰心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更不要随波逐流,甚至趋炎附势。苏轼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菜根谭》讲到,“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的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那点不忍的念头,是人性本善、众生一体的流露;那段不为的气节,是我们特立独行、舍生取义的写照。 《菜根谭》又讲到,“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我们独立的人格正是在服务众生的事业中得以实现的。 钱钟书《论快乐》中有一句话,“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我们人生当中那一系列的矛盾呢。(954字)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对于一个刚刚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生来说,进行大量文献阅读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通过文献的阅读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能从文献中学到很多实验方法,然而,面对大量的英文文献,将所有精力平均分配在每篇文献中是不可取的,毕竟研究生的学习期限较短,谁也不愿意读五年、六年之后才能毕业,因此,对于不同的文献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即略读、泛读和精读。如何才能将大量文献进行分类呢?首先我们得学会快速把握文献主体思想的技巧。一般在阅读一篇文献之前,要注意文献发表在什么样的刊物上面,一般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相对而言文章质量稍好,但也需要自己去把握,很多期刊的文章并不见得就好,很多也是垃圾,因此,各位同仁不要过多迷信文献,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一篇文献太短,一般质量不会很高,至少说明其文中内容较少或没把问题讲明白。当觉得一篇文献篇幅较多,并且发表于重要期刊,则可以进行略读。略读一般是粗略读读摘要、引言后部分以及结论,一般摘要会将文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作简要交代,引言后部一般会说明做这工作的必要性,结论则说明文献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与不足,通过略读一般我们会知道这篇文献对自己是否重要,是否有必要泛读或精读。如果觉得文献比较重要,有必要将了解其研究方法及实验文析的整个过程,则可进行文献的泛读。泛读一般是对于整个文献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全文的阅读,但对于文中的公式与理论或者读不懂的地方暂且放过,主要要了解作者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作者如何旁征博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了结论。有的时侯,一篇文献尽管有些地方没有读明白,但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这篇文献的精华部分,也许不懂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的研究并不重要,因此,对于这样的文献我们学到此已经足够了。如果对于一些与自身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有些理论或分析可能对自身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或启发作用时,则需对文献进行精读。精读则需要对需要做大理的功课,包括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寻找文献背后的参考文献进行学习,以了解文献的相关背景知识。精读一篇牛人的文献或者一篇对自身研究有用的文献,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也是自身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的过程。 之一: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作者简介】王汎森,1958年出生,台大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院士。主要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等。 摘要:这是王泛森院士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对即将读研的同学很有意义,到了研究生阶段,不能再用本科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更应该具备学术研究素质,学会创新,学会主动学习,学会怎样与老师一起进入研究领域,又是人生中的一个新课题。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地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作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不盲从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临近毕业,高三某班召开“普通人能为国家进步做些什么”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最后主持人通过归纳,整理出以下几点: ①拒绝说谎,客观看世界。 ②不从恶,不冷血,讲道理。 ③正视、同情、声援弱势群体 ④独立思考,对听到的消息有所鉴别,保持质疑 ⑤凭借良知、依据常识说话,不信口开河。 ⑥传播友善,启蒙民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其中两到三种观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不盲从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 地板角落里一片纸上,一群苍蝇在不停地舞蹈。一只蝇子看到那么多的同伴在玩耍,也想飞过去参与其中。殊不知那些同伴不是在开心地跳舞而是在做生命最后的挣扎!面对蜜蜂的善意提醒,它却不以为意,终于还是抵制不住诱惑,盲目地跟随它的同伴,结果可想而知。它的“聪明”却让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此惨痛的代价,不禁让我心声忌惮。环顾四周,名利、金钱、权势都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们想有权有势,我们想腰缠万贯,我们想让别人仰视自己,我们想名利双收——这些我们想要的都成为了我们心生邪恶的源泉,都会减弱我们抵御外界诱惑的定力。当我们想要放纵自己的私欲,请想想这样做你的明天会怎样,会不会一步步地迷失自我,会不会也象那只盲目从众的苍蝇一样把自己毁灭?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在自己的作品享誉国内外时,却拒绝记者的采访,拒绝涌向他的鲜花和掌声。对他来说,名和利不过是外来的附加物,是加在灵魂上的枷锁。他只想在自己的书屋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专心地研究文学,潜心学术,保持自己心灵的安静。面对名利的诱惑,他没有动摇,他本应名副其实地享受“学术泰斗”“文学大师”等称谓,但视名利如浮云的他却把它们统统拒之门外,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大众追求名利。 一位富翁想让儿子成为毕加索那样有名的画家,就想让儿子向毕加索学习他的画作。而毕加索却拒绝了,因为毕加索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让儿子成为另一个毕加索,那他也不过是个复制品而已。真正伟大的画家应该拥有独特的观察力和不一样的灵感,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后来,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他离昆明到香港,拟全家搭英轮转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逼暂居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文

革”开始之后,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陈寅恪去世,享年79岁。 摘录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手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节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案可查。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

中科院科研人员看文献的方法

中科院大牛博士们教你如何读文献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对于我这样的科研新手来说,这篇文章指导如何多文献实在是大有裨益啊!分享给大家读一下! 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我发现, 从Google 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

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你的文献题目),but I can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

如果让我重新读次研究生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 」,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

人生与人心尔雅满分答案

++++++++++++++++++++++++++++++++++++++++++++++++++++++++++++++++++++++++++++++ 大学之“大”,何“大”之有? 1 在本课程中,超一流人之间比的是(D)。 A、财富与名望 B、气质与文化 C、成功与前途 D、胸襟与气度 2 “大学”,究其实质要培养的是(C)。 A、大学问 B、大人脉 C、“大人” D、大能耐 3 “仪式”的意义不在于(D)。 A、昭告天下 B、昭告自我 C、自我内心的确认 D、形式的完满 4 一个大学的兴起往往能带动周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5 大学之为大学,最主要是因为它规模大、面积大。(×)1.2什么是完整的“大人”? 1 以下与人的“成熟”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素是(C)。 A、身体 B、精神 C、教育 D、心理 2 课程中所指的“大人”意味着18岁以上的人。(×) 3 人的成熟度与其年龄成正比。(×) 成熟的含义 1 根据课程,哪一个不是成熟之人的评判标准?(B) A、自由之精神 B、阅历之丰富 C、独立之人格 D、责任之担当 2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根本的“成熟”意味着(A)。 A、精神的成熟 B、身体的成熟 C、头脑的成熟 D、社会地位的确立 3 “衰”和“老”一定是同步的。(×) 何为“自由”? 1 据课程,自由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A、清醒的自知 B、勇敢的选择 C、独特的存在方式 D、无悔的担当 2 选择总是艰难的,因为选择总是一种(A)。 A、同类中的取舍 B、异类中的取舍 C、好与坏的取舍 D、欢乐与悲伤的取舍 3 标新立异是自由的表现之一。(×)

我的独立人格不被人理解

我的独立人格不被人理解 --我是学屌!但我不比任何人差!学校里有两种人神人,一曰学霸,一曰学渣。学霸主要是指:专注于学习,分数很高的学生。学渣则是指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但很多徘徊在中间,既不很刻苦也说不上懒散的同学没了定位。而昨天,这种人也有了自己的代名词——“学屌”。 “学屌”一词在昨天火速蹿红,它火的不稀奇,因为它让广大一直徘徊在学霸和学渣间的同学迅速找到了自己的 定位。根据网络定义,所谓学屌,是指一种徘徊于学霸与学渣间的异类存在,他们有时超越学霸,拥有学霸所没有的天赋;有时又埋身在学海之中,不闻世事。上课从来只看心情,作业什么的一笔带过。他们无学霸的执著,亦无学渣的颓废,但他们拥有无尽的放浪与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不少网友见此词激动大呼:“终于找到了自我!” 网友“鲍鹏杰christ”说:“我必须是学屌。读了十多年的书,我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了。我是学屌,我为自己代言!” 网友“菇凉李灰常需要正能量”说:“昨晚才刚刚和别人说了我只是百分之五十的学渣,今天就给诞生了这词,原来我们不是渣渣,是学屌!”

网友“冰糖拌莎拉”说:“我想我就是学屌吧!成绩不好又比那些学霸多点天赋,更重要的是我也没学渣的破罐破摔!” 网友“猪猪安久妹”说:“这就是我,我最讨厌学霸,死读书。但是我也不能容忍自己太差劲。所以虽然我经常翘课、上课睡觉,但是每次考前一晚都复习自学一夜,往往还都拿A,从来没挂过科。连高数都是,没上课自学一夜,拿了A。所以身边的人有人觉得我是天才,有人很不爽(她们天天上课分都没我高)。” 今天,整个网络都在为学屌加油:“Fighting!学屌!你不比任何人差!”

教你读文献、用文献分享

【一】 学术牛人1: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一、回顾重要内容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二、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三、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 【二】 学术牛人2:根据文献重要程度编号精读综述和摘要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

王泛森院士演讲:如果让我再读一次研究生!

2010-01-15 20:48:46 如果让我再读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1958年10月25日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本科(1980)和硕士(198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93)。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老温话题 ″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不要失去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这是固有的东西,又怎能失掉呢?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人格并不能混同于尊严和节操,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德品质,人格的含义远远大于此。 也难怪我们许多人对人格一词有着种种误解,在中国古代的书里是没有这个词的。它产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简单地概括一下,人格就是″个人存在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下,是根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就是不健全的,可称之为″依附人格″。所谓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不是象孤立于海岛上的鲁宾逊一样,离群索居地去做孤家寡人,而是在群体社会中保持自己经济政治的独立性。 我们的先人中以独立的人格传名于世的比比皆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一种独立人格的闪光。杜甫有一首题为《有木》的诗,是咏凌霄的:″有木名凌霄,攫秀非孤标,偶依一枝树,遂抽百尺条,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一旦树摧毁,独立暂飘摇″——这首诗就是以凌霄为例,告诫人们不要失去独立的人格。 独立人格被明确提出是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在《警告青年》中希望广大青年们″是自由而非奴隶的″,呼吁他们以″独立自主之人格″为上。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在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共和国,然而,建国之初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除了一时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外,又开始普遍依赖于所供职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农业合作社组织。在原本存在的人对人的依附之外,又加上了人对单位和集体的依赖。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市场经济,才把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单位的依赖关系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即转为人对资本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主,平等竞争,既呼唤独立人格的出现,也为培养独立人格创造了经济关系方面的条件。再加之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依附于他人组织的劳动者,开始转变为拥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正如在允许私人企业出现后,有的国营企业职工所说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处处不留人,就干个体户。正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这样描述与干部的关系:″有吃有喝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

塑造当代青年的独立人格

塑造当代青年的独立人格 ——《经典天天读》有感写给师大青年工作学习之余,翻开《经典天天读》,感受古之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不禁为之嗟叹不已,既为他们兼济天下的成就,也为他们独善其身的人格。孔子曰:?学而优则仕。?鲁迅也说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是为王侯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作为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青年,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必须立身自身,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伟大而坚强的人格,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顶起中国的脊梁。 通读《经典天天读》,感悟最深的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那种生生不息的家园情怀。从先秦到民国,从屈原到孙中山,浩浩千年,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参与和担当,有?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凌云壮志,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陈词,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黍离之悲,有?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无限眷念……而这一切,均源于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源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作为当代青年,塑造独立人格,首要便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承这种可贵的人生理想和家园情怀。无论何时何地,真正的爱国者都是以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捍卫民族尊严,投身祖国建设为己任。只有这种对国家的担当,才能真正走向人格的独立。

然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年来说,光有家园情怀是不够的,塑造伟大而刚强的人格,忧患意识和变革意识也是不可少的。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将这种忧患思想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应当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的一种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超越一己之厉害荣辱与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牢记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之心。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中国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这种忧患意识更兼可贵。但治国安邦,理政安民,更离不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精神。商鞅变法成就了秦国帝业,辛亥革命开始了中国的共和之路。而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恒古未有的时代变革。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变革面临的阻碍和付出的代价。作为当代青年,就应该在继承忧患的基础上强化变革意识,坚信变革的阻碍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才能解决,变革的代价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变革才能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变革出一个更将富强的中国。 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亚洲则国胜于亚洲,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国家的青年就应当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更应该为自己塑造坚强的人格,从现在开始,从师大开始。

我之鲁迅观——浅析鲁迅的自由注意思想

我之鲁迅观 ——浅析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 胡雪丹 摘要: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关键词: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立人特操特立独行精神奴隶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确是一个思想复杂且矛盾的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许多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思潮学说在鲁迅的思想中消长起伏,融会贯通。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精神世界都不是可以某种主义、某种信仰所能完全概括的。他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矛盾的。就像他接受共产主义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抛弃自由主义,正如他接受了唯物史观却没有抛弃进化论,接受了阶级斗争理论并没有抛弃人道主义一样。而我对他早年的自由主义思想印象最为深刻。下面主要谈谈我对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些儿看法。 纵观鲁迅的一生,在我看来也是“革命”的一生。他反专制,反

奴性,不当奴隶,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和个性的解放,先立人而后立国,立人乃是根本,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终极的价值,也是改革国民性的最终目的。从这里不难看出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首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乃是根本。鲁迅为什么要一直强调“立人”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立人”。所谓“立人”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是自我的完全独立。人们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之后才会去发现“精神”。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我认为这就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的原因。鲁迅他在沉默中爆发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不就恰恰是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抗吗?这 也证明了鲁迅不断的探索如何让中国人摆脱奴役和贫困,从而迈进“世界人”的行列中去。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做到了“尊个性而长精神”了呢?我是更加愿意在沉默中爆发,而不是在沉默中灭亡的。然而我却似乎无法做到像鲁迅那样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付之于行动。当代之中国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不管是政治上、

施一公谈阅读文献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85至89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隐约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诸如DNA双螺旋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时间较短,暑假过后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二是《生物化学》这门课。与现在的清华生命学院形成鲜明对比,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采用中文教材、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Lehninger的《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每次课后阅读10-20页教材。我们同学大多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有所提高。 1990年4月至7月初,我在依阿华州Ames小镇的Iowa State University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Herbert Fromm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rotation),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刘峰现在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做教授)。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有一次,Fromm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Jour 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JBC 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为了能给Fromm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但是,前前后后,真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90年7月我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IPMB program。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地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对于科研论文的阅读比我强多了。他常常在IPMB的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周刊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得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ltimore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何争辩激烈、HIV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我还真没有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也应该看得懂的内容!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也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News & Comment”“Research News”“News & Views”“Perspectives”等栏目,文笔平实,相对于专业的科研论文很容易读懂。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与《细胞》(Cell)、《生物化学期刊》(JBC)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做科普教育的。《科学》周刊的“Perspectives”和《自然》周刊的“News & Views”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1-3页,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感觉好多了!而且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比较一下,找找差距,有时甚至也能找回来一点自信!

王泛森院士:研究生学习规划

王泛森院士:研究生学习规划考研2010-02-27 22:04:07 阅读12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王泛森(1958—),台湾云林人。历任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200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7-);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3.01-2004.6)等职。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 」,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 我常说英文research 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 是寻找,而research 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 ,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