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核心刊物

人文核心刊物

人文核心刊物
人文核心刊物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2012年-2013年)

A 类

1.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3. 《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

5.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6. 《文学评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7. 《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8. 《历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9. 《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教育研究》……………………………… 中央教科所

11. 《求是》…………………………………… 中共中央

12. 《中共党史研究》………………………… 中央党史研究室

其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文、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A&CI(艺术和人文科学索引)收录论文视同A类。B类

其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字数在2000字以上)、《新华文摘》(部分摘录)

C 类

一、凡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当年收录的来源期刊(除A、B类外),均视为C类。

二、《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收录视为C类。

D类:

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最新版所收录核心期刊为准。教务处具有最终解释权。

史学理论书单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史通笺注》,(唐)刘知几著;张振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上海:商务,1922年) 《历史是什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Carr,E.H.)著;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商务印书观1986年 《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李振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张广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学导论》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陕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柯文著,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 《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刘泽华主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方法导论》Floud,R.,王小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霍俊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利科(Ricoeur,Paul)著;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西方历史哲学导论》韩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彭卫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西方史学思想导论》陈勇、罗通秀编着,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杨豫、胡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新文化史流派全

寸有所长而尺有所短:新文化史述评 2013-07-30 10:34来源:《史学理论研究》查看评论 一 在西方,新文化史研究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90年代。 “新文化史”研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史学界出现了。新文化史经典之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E.P.汤普森著)在1963年问世,《夜间的战斗》(卡洛?金兹堡著)也在1966年出版。70年代较有名的作品,包括拉杜里的《蒙塔尤》(1975年)、卡洛?金兹堡的《奶酪与蠕虫》(1976年)、彼得?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间的文化和社会》(1972年)和《现代早期欧洲的大众文化》(1978年),等等。如果把那些本身不属于新文化史研究,但对后来新文化史研究的发展影响很大的作品也算上,那么,在60和70年代,重要的著作还应包括米歇尔?福柯的一系列著作和海登?怀特的《元史学》(1973年)。之所以出现新文化史研究,从史学内部来说,是对以前研究历史的方法的反动,尤其是针对新社会史的研究方法的不满;而从更广泛的学术背景来说,历史学家对文化的兴趣,也可以被看成是对60、7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文化转向”的一种反应。那时,性别研究、后殖民研究、记忆研究、影视和广告研究、同性恋研究、多元文化研究等研究在“文化研究”的名义下兴盛,在某种程度上,一切都被看成是文化,而文化也影响了一切[1]。文化研究在史学中的表现就是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可见,在西方的新社会史研究如日中天的年代,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新文化史的史学活动已经开始涌动。70年代末,感觉敏锐的一些史家,如劳伦斯?斯通,已察觉到了史学中正形成一股叙事史复兴的潜流[2]。 到80、90年代,新文化史研究流行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相关的成果大量问世。由于这方面的作品数量很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不过,我引用一些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文化史的发展势头。本世纪初,加州大学教授约翰?R.霍尔在加州数字图书馆上检索了包含“文化史”这一术语的书名,他发现,这类著作的数量在1970-1979年为62部,1980-1989年增至99部,1990-1999年则达到181部,2000-2001年的18个月内,以文化史为标题的著作有25部。而相关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文化所涉及的面是如此的广泛,以致任何一个领域几乎都有新文化史研究的作品,正如彼得?伯克所说,“每样东西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史,包括睡梦、食品、情感、旅行、记忆、姿态、幽默、考试等等”[3]。1989年,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主编了一本名为《新文化史》的论文集[4],该书问世以后,这类以大众文化为取向的历史研究就被汇聚在“新文化史”的旗帜之下了[5]。 新文化史研究的凯歌高凑到90年代的中后期,那时,一些人开始觉察到新文化史研究中的问题。1999年,由林?亨特和维多利亚?E.鲍纳尔主编的又一本论文集《超越文化转向》[6]问世,这本书就是90年代中一些重要的新文化史学家在一次名为“在文化转向时研究文化:历史学和社会学”学术讨论会上提交的论文汇集。在这本文集中,学者们反思了新文化史,对新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甚至对“文化”概念本身,重新进行了检讨,并提出了在文化研究中要把社会的因素找回来,以及如何把文化的分析模式和社会的分析模式结合起来的问题。 自《超越文化转向》问世以来,十多年过去,新文化史研究依然是历史学者感兴趣的领域。但是,以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为依托、在80、90年代处于霸权地位的那种文化史高潮在西方已经过去,当年的激情已经消退。换句话说,以“解构”为目的的新文化史研究

统计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人类对事物数量的认识形成的定义。汉语中的“统计”有合计、总计的意思。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的活动。那么关于统计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下面编辑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主办的的全国性数学期刊。本刊宗旨:反映我国概率统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水平,大力促进我国概率统计的应用研究,发展概率统计的新方法,推广概率统计方法的应用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 《》(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主办的会刊。办刊宗旨:推进数理统计与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办刊方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应用、侧重方法、注重效果,发挥传递成果信息、交流使用方法、服务生产和研究的重要作用。主要刊登:数理统计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兼顾介绍统计学科的其他科学方法知识及其应用。 《》(月刊)是由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统计科学刊物。本刊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支持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成为统计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刊物。作为“交流科研成果,繁荣学术研究,创新理论知识,推动实际工作”的窗口,密切反映着统计学术的新动向和新思维,在学术领域的宣传和引导作用显得愈发重要。 《中国统计》(月刊)创刊于,是由中国统计出版社主办的统计刊物。本刊研究问题的前瞻性和对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深度,公布的信息资料的权威、翔实、丰富,在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有较大的影响。栏目有特稿、统计方略、聚焦:社会经济热点'、资本市场论坛、来自基层、海外掬粹、生活中的统计学、统计人。 《统计与信息论坛》(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和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联合主办的,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统计类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本刊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统计调查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大历史与历史研究

大历史与历史研究 2016-05-03 14:43:36 《史学理论研究》刘耀辉 “大历史”(big history)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一个新领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它显得很陌生。①大历史这个词是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的创造。②1991年,克里斯蒂安在美刊《世界历史》上发表了《为“大历史”辩护》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历史研究的适当范围是整个世界,合适的时间段是所有时间,也就是说,史学家应当准备从各种不同的时间规模(甚至整个宇宙的时段,即大约100亿年到200亿年)去探究过去。这种探究就是他所说的“大历史”。③ 后来,加州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的亚历山大·默德荣格(Alexander Moddejonge)对“大历史”做出了更详细的界定,这一定义也得到克里斯蒂安的肯定。默德荣格指出,从表面上来说,大历史就是从最大可能的时段(宇宙的时段)对整个过去做出连贯一致的研究。它依据年代顺序对时间(现在被认为长达137亿年)做出叙述,并且使用了大量最新的跨学科的知识:从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科学以及传统的历史研究。大历史主要以引力来解释它的主要组织模式:即复杂事物的各种特性。复杂事物是宇宙时间表上的某种新事物,与此前的事物相比,它更稀少、更脆弱,也控制更多的能量流(energy flows)。这些复杂结构的出现,是由于引力将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引力将氢和氦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最早的恒星,社会引力把人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最早的城市)。每一次当复杂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故事,大历史的规模也变得更加紧凑。大历史的规模从宇宙和恒星形成(太阳系)的层面,缩小到行星的层面(地球的形成、复杂的化学反应、生命以及多分子有机物的出现),再到人类的历史(人类的进化、“集体知识”以及驯养的出现、人类在所有大陆的定居),再到世界史(国家的出现),最后是全球史(持续的“现代革命”)。弄清楚不同规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很重要,这也是大历史谋求内在一致性时面临的挑战。④ 在克里斯蒂安之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斯皮尔(Fred Spier)可以说是大历史最有力的倡导者。⑤悉尼麦考瑞大学的马妮·休斯-沃灵顿(Marnie Hughes-Warrington)指出,随着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斯皮尔的作品的问世,“大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一种史学外形。⑥在斯皮尔看来,“大历史”是一种探究历史的新方法,是一个新兴领域,它把人类史置于宇宙史框架中来进行考察。它探讨宇宙起源、星系的出现和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早期人类的兴起,最后在这种大背景下考察人类的历史。除了讲述万物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历史还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在短期内知晓科学知识。斯皮尔指出,大历史以对能量和复杂系统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过去十多年的理论发展,

史学概论-庞卓恒 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庞卓恒版-部分名词解释汇编 1.历史:狭义的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2.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3.历史科学: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 4.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在这一学派中,涌现出大批硕果累累的著名史学家,使兰克模式整整支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而兰克本人则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60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5.客观主义史学: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以“如实直书”为基础2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3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客观主义史学积极参与了19世纪西方社会普及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这是它的基本贡献。除此之外,客观主义史学家们积极倡导和运用的史料考证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失”就在于这些史学家消极地放弃了他们主观上企图放弃、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完全放弃的这种对“过去”的解释,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结果反而放弃了对本应可能达到的最佳境界的争取。 6.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分析,关注历史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历史当作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证主义史学家身上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7.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可以和生物有机体相比拟,社会与其成员的关系有如生物个体与其细胞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斯宾塞这种观点无可厚非。然而,他把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等概念引进社会学,就未免有些牵强;至于他把生存竞争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律,则完全混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差异。与斯宾塞同时代的赫胥黎,在其《天演论》中,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 8.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9.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正史亦都是断代史,现在,可以泛指对某一历史时期历史的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10.世界史,指其研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 11.国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称国别史,如,英国史、法国史、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关史书。 12.地区史,指只涉及到世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科和书著。如,非洲史、拉丁美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 13.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著。如,东北史、西藏史、台湾史、北京史等的研究及书著。 14.目录学:目是指篇名或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目录有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之分。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目录学就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15.版本学:研究图书在制作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和流传过程中的递变演化,考辨其真伪优劣的专门科学。在古籍研究中尤显突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图书的物质形态及特点风格,版本的源流系统,不同历史时期、地域的版刻特点,版本的识别与鉴定等。 16.校勘:又称校订,更通俗的说法叫校对。是指用古书的原本或定本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比较文字篇章的异同,订正其错误。即主要看其文字是否有脱、衍、讹、倒等情况。古代又称校勘为“校雠”。 17.辨伪学: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就会遇到有一部分古文献存在问题,或书名古而内容不甚古,或书与作者不一致等,因之产生了“辨伪学”。辨伪,即辨别古书的真伪。 18.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熟知中外历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入了解当代中外史学的现状,了解中外史学思潮的发展潮流,正确认识当代史学思潮、史学流派的倾向。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精髓,应有深入体认。具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研究当代世界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确立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够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有关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能承担政策和理论研究以及宣传、文教、出版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三年,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 三、研究方向 1.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史学。 2.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 3.传统史学与传统文化。 四、教学实践 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在本学院“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或与本专业有关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中从事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或有关主讲教师负责指导。最后由指导教师作出考核评价。 五、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 本专业研究生必须经常关注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事件及其动态、进程,参加有关的时事、政治以及文化研讨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历史运动,写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论文或调研分析报告。研究生不定期参加校、院、所举行的学术活动。读硕期间须在正式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实绩,逐年记入学籍档案。研究生必须完成规定任务,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国内遥感地信类核心期刊整理

国内遥感地信类核心期刊整理 分享 作者:滨冰已被分享26次评论(0)复制链接 国内遥感地信类核心期刊整理 (排名不分先后) 1.遥感学报 版本:核心,双月刊 主办方: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jrs/ch/index.aspx 2.测绘学报 版本:EI,核心,季刊 主办方:中国测绘学会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cn/dqml.asp 3.武汉大学信息科学版 版本:EI,部分SCI,AJ,核心,月刊 主办方:中国武汉大学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 4.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版本:核心,月刊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jig/ch/index.aspx

5.计算机工程 版本:核心,半月刊 主办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 6. 测绘科学 版本:核心,双月刊 主办方: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model04/index.asp?rwbh=%27CHKD%27 7.测绘通报 版本:核心,月刊 主办方:中国地图出版社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cn/qkjs.asp 8.地理科学进展 版本:核心,双月刊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5347357.html,/ 9.地理信息科学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庞卓恒版)》名词解释汇编 2006/5/17 1.历史:狭义的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 发展过程。 2.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 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3.历史科学: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 4.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 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在这一学派中,涌现出大批硕果累累的著名史学家,使兰克模式整整支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而兰克本人则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60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5.客观主义史学: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以“如实直书”为基础2以 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3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客观主义史学积极参与了19世纪西方社会普及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这是它的基本贡献。除此之外,客观主义史学家们积极倡导和运用的史料考证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证”与“外证” 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失”就在于这些史学家消极地放弃了他们主观上企图放弃、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完全放弃的这种对“过去”的解释,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结果反而放弃了对本应可能达到的最佳境界的争取。 6.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分析,关注历史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 在联系,把历史当作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证主义史学家身上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7.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可以和生 物有机体相比拟,社会与其成员的关系有如生物个体与其细胞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斯宾塞这种观点无可厚非。然而,他把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等概念引进社会学,就未免有些牵强;至于他把生存竞争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律,则完全混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差异。与斯宾塞同时代的赫胥黎,在其《天演论》中,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 8.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9.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正史亦都是断 代史,现在,可以泛指对某一历史时期历史的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10.世界史,指其研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 11.国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称国别 史,如,英国史、法国史、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关史书。 12.地区史,指只涉及到世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科和书著。如,非 洲史、拉丁美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

理工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类核心期刊汇总 TH 机械、仪表工业 2. TB 一般工业技术TF 冶金工业TD 矿业工程 1. 机械工程学报1.复合材料学报1.钢铁1.煤炭学报 2.中国机械工程 2.无机材料学报 2.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摩擦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3.轻金属 3.煤炭科学技术 4.机械科学与技术 4.功能材料 4.钢铁研究学报 4.金属矿山 5.机械设计 5.材料导报 5.炼铁 5.非金属矿 6.仪器仪表学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6.粉末冶金技术 6.煤矿安全 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7.摩擦学学报7.烧结球团7.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8.润滑与密封8.材料工程8.中国稀土学报8.矿山机械 9.机械传动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9.炼钢9.矿业安全与环保 10.机床与液压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0.有色金属10.中国煤炭 11.工程机械11.振动工程学报11.特殊钢11.中国矿业 12.机械设计与研究12.应用声学12.稀土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起重运输机械13.计算力学学报13.稀有金属13.煤炭工程 14.轴承14.玻璃钢/复合材料14.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4.矿冶工程 15.流体机械15.材料科学与工艺15.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5.煤田地质与勘探 16.光学精密工程16.振动与冲击16.粉末冶金工业16.煤矿机械 17.制造业自动化17.真空17.有色冶炼17.矿业研究与开发 18.机械设计与制造18.噪声与振动控制18.硅酸盐学报18.选煤技术 19.水泵技术19.低温工程19.耐火材料19.煤矿自动化(改名为:工矿自动化) 20.液压与气动20.计量学报20.冶金能源20.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1.制造技术与机床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1.冶金自动化21.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2.声学技术22.铁合金22.化工矿物与加工 23.压力容器23.制冷学报23.硬质合金23.洁净煤技术 24.低温与超导24.中国钨业 25.包装工程25.黄金 26.工程图学学报

史学理论研究方法总结 教师版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 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史学史观、比较史观、生态史观、等,下面依次作一概述 1.文明史观: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通史顺序)。 例:请利用中国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 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1)观点: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古代中国、希腊、罗马;近代英国、美国和新中国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创新与贡献。 思考: (2)态度: A 要重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重视文明传承 B 文明的发展需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C 各文明要相互包容,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D 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中考察; 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又称为整体史观(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 A 观点 B 态度 C 重要联系: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 ①开始形成: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 ②初步形成: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中国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标志; ③完全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的狂潮为标志; ④制度化、体系化: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为标志; ⑤升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为标志。 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例:请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A 主要观点 原发型——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 B 两种途径 传导型(外源型)——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大多数国家都是这种类型。 C 多种模式 A 横向

历史学核心期刊

历史学核心期刊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历史学科期刊一览 类别:A类 刊名Issn号 1、中国社会科学1002-4921 2、历史研究0459-1909 3、中国史研究1001-9685 4、文史0511-4721 5、国学研究1001-6422 6、中华文史论丛1002-0039

光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列表

SCI类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SCIE(2016版)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EI类 光电子·激光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光子学报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光学学报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发光学报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光学精密工程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红外与激光工程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中国激光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纯中文核心期刊类 激光杂志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激光与红外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电光与控制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光电工程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光散射学报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光学技术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史 学 概 论·绪论

史学概论 绪论 一、“历史”的含义 1、客观历史,即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人类的全部过去。 2、人类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即历史记录。 3、历史学,当对历史的记录、认识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时,这门学问就是常说的历史学 二、历史理论、史学理论 1、历史理论:关于客观历史(历史本体)的理论(历史哲学)。历史是由有意识、目的的人所创造的,关于历史本体的理论可归结为人怎样创造历史这样一个问题。具体包括:人类历史演进的动力是什么、历史运动的进程如何(循化、螺旋式上升、进步、倒退)、历史发展有无规律、是否具有统一性、历史的目的何在、意义何在等等。 2、史学理论:关于历史记录、认识的理论。这可归结为人怎样写历史(认识历史)这个问题,具体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价值、史家修养、历史学的学科性质等问题。 这两种理论的实践功能的区别:历史理论通过回答人类如何创造历史,可指导人们认识客观历史本身和研究客观历史。史学理论通过回答人们怎样写历史,可有助于对历史认识(研究)活动进行反思与批判。 西方学者以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命名者两种历史理论。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按照“历史”的不同含义,第一次对其理论作出区分,已为学者接受。20世纪以前人们致力于讨论的是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是20世纪的产物。 黑格尔、马克思、斯宾格勒、汤恩比等所建构的理论属于什么方面的理论?鲁滨逊、克罗齐、柯林武德所讨论又是什么方面的理论问题?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刘知幾《史通》、章学诚《文史通史》讨论的是哪方面的理论问题?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讨论的又是哪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客观历史与记录的历史的混淆 1、汉语中“史”之含义的演变 ①史官。《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清江永《周礼疑义举例》释“中”为“簿书”。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史》认为“中”为“盛筴之器”。“史之义,不取诸持筭,而取诸持筴……古者书筴皆史掌之……史之职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其字所从之中,自当为盛筴之器。” 《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②史书。“史记”可能是对史书较早的泛称。《吕氏春秋·察传》载:“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司马迁所写之史,称《太史公书》,至东汉末年才被称为《史记》。三国以来,称“史”为史书的多了。孙权劝吕蒙“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③客观历史。唐以前一般以前言往行、往事、事、时事、行事、事实指称客观历史。至唐代赋予“史”以客观历史的含义。《隋书·经籍志》“自是世有著述,皆以班、马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之史,至数十家。” ④史学。后赵石勒东晋太兴二年(319)称王,署任博、崔浚为史学祭酒。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设四科之学(儒、玄、史、文),令何承天立史学。 清末时才产生“历史”一词。 2、客观历史、记录的历史混淆不清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时间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20世纪前期撰写的史学概论性质的书籍,也能区别记录的历史与客观的历史。李大钊《史学要论》将客观历史与记录的历史相区别。《史学要论·一、什么是历史》:“吾人自束发受书,一听见‘历史’这个名辞,便联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记》,《紫阳纲目》,《资治通鉴》,乃至Herodotus、Grote诸人作的《希腊史》等等。以为这些便是中国人的历史,希腊人的历史。我们如欲研究中国史、希腊史,便要在这些东西上去研究;这些东西以外,更没有中国史、希腊史了。但是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

心理学核心期刊汇总

心理学核心期刊汇总 我国心理学学术期介绍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 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

中国史学史纲要

中国史学史纲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为何要研究史学史? 首先,它是组成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学科有三部分组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法和学科发展史。 其次,是对本学科发展的重要参照意义。史学史可以为我们更好的认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学术内涵以及学科的现状为未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史学史研究的对象 1、不以一般的历史现象为研究的对象,而是对其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探讨,属于文化学术史 范畴。 主要任务: A考察历史学的总体发展过程,趋势和特点并探其演化之故。 B阐明史学著作和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现状,总结前人的治史理论和方法。 C考查史学的思想和活动,及其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2、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入手之处 一是基本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哲学、历史价值观、以及对史学本身的认识,系属与广义的史学理论范围。二是史学方法,包括史料的搜集鉴别整理以及分类手段和历史编撰学等。亦即专业操作技能的探讨。 三是史学表现范围及其重心的变化。 第二节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过程 1、古代史家对史学史的讨论: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汉书.艺文志》《后汉书》里的《班彪传》、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史传篇》、刘知几的《史通》、高似孙的《史略》、郑樵的《通志》、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等 2、现代史家的古代史官研究 A梁启超与何炳松的开创性工作 B三四十年代,开始发现了一些系统性的著作主要代表作是魏应唐的《中国史学史》、王玉璋的《中国史学史概要》、朱希祖的《中国史学通论》等 二中国古代史官的研究的现状 A当代史学家的研究,建国后一度冷落,1962年其,教育部确定以北师大和华师大历史系为主开展工作。专业杂志有《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 B近期研究趋势: 1、存在的问题是: 主要的史家比较详细,社会的其他史学现象比较少。 对史学史的各个层面照应不平衡(如史学理论与方法、少数民族史学、历史教育等) 视野不够开阔 2、研究趋势:逐渐改善的过程,不断进步。发挥口述史学在新史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给妇女史、民族 史、宗教史、人口史、体育史、人物传记等领域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通史:是相对于断代史来说的,是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二十四史除<史记>外都是以朝代的更替为起终的,通史是跨越朝代的。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见于《史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等,

机械中文核心期刊分类(2015)(自己归纳总结的)

CSCD期刊 1.机械传动:复合影响因子:0.593 ,综合影响因子:0.356。本刊主要报导机 械传动领域(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学、链传动、带传动、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等)的理论、设计、试验研究、测量、材料热处理、制造、润滑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内外发展动向等方面的著作和信息。(不符合) 2.机械工程材料:复合影响因子:0.399 ,综合影响因子:0.278。(不符合) 3.机械工程学报:复合影响因子:1.730 ,综合影响因子:1.126。 4.机械科学与技术:复合影响因子:0.597 ,综合影响因子:0.357。本刊是中 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本刊刊登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实验研究,涉及机械工程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CAD/CAM及机电一体化、学科发展前沿的领先成果。2)文稿的格式顺序是: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可以,知网开通)。 5.机械强度:复合影响因子:0.525 ,综合影响因子:0.354。(知网未开通) 6.机械设计:复合影响因子:0.738 ,综合影响因子:0.494。(知网未开通) 7.机械设计与研究:复合影响因子:0.699 ,综合影响因子:0.431(知网未开 通) 8.中国机械工程:复合影响因子:0.903 ,综合影响因子:0.549。(知网未开 通) 科技核心 1.工程机械:(不符合要求)复合影响因子:0.329 ,综合影响因子:0.170。 2.化工机械 3.机械传动 4.机械工程材料 5.机械工程学报 6.机械科学与技术 7.机械强度 8.机械设计 9.机械设计与研究 10.机械设计与制造:复合影响因子:0.654 ,综合影响因子:0.429。《机械设 计与制造》栏目设有:理论与方法研究、先进制造技术、数控与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模具、管理与综述。(可以考虑) 11.机械与电子:复合影响因子:0.348 ,综合影响因子:0.181。(知网未开通) 12.机械制造:复合影响因子:0.287 ,综合影响因子:0.139。(知网未开通) 1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复合影响因子:0.294 ,综合影响因子:0.149。 14.矿山机械:复合影响因子:0.412 ,综合影响因子:0.303. (知网未开通) 15.石油机械:复合影响因子0.555 ,综合影响因子:0.456.(可以) 16.中国工程机械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694 ,综合影响因子:0.363。(知网 未开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