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供参考)

外国教育史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在稚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最强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两个城邦国家的经济、政体、文化及地理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类型。

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及国内外战争频繁的需要,决定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教育的内容是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

斯巴达人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男孩7岁以后就进人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为主的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毅、顺从和爱国的品质。斯巴达对文化知识不重视。到18岁时.少数身心经过严格考验的青年再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年满20岁的青年,被派往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到30岁时,通过考核,并举行一定的仪式后,才能获得国家公民的称号,成为国家合格的军人。另外,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健康的女子才能生育健壮的儿童,并且女子还有帮助男子坚守城池的重任,所以斯巴达对女子教育比较重视,主张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受到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主要有:(l)教育具有阶级性;(2)教育完全被国家所控制,并被视为国家的事业;(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

雅典境内多山,不宜耕种农作物,但它有良好的港湾,工商业贸易发达。国内以奴隶主民主政治为主,国内外战争频繁。雅典的这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就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因此,雅典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而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

雅典的男孩7岁后进人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主要内容为读、写、算的初步知识,还学习弹奏乐器、以乐器伴奏吟唱《荷马史诗》等。到12、13岁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另外,还有骑马、游泳、击剑等。到15、16岁后,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竟技”为主的体育是首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即文法、修辞和辩证法(或称哲学)。到18岁时,再进人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之后,通过一定的仪式,取得国家公民的称号,参与国家政事。

雅典教育特点主要有:(l)教育其有阶级性;(2)重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即不仅重视体育训练,也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道德教育及美育;(3)雅典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4)忽视女子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的教育活动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

“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古希腊,最早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以后,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也被称为“智者”。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一词获得了新的、特殊的含义,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这些人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阶层。

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等。普罗塔哥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2、“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体表现在:(l)智者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这

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2)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正是由智者首先确定的。(3)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2、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著作皆已流失.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1、教育目的论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德育论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为此,他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

“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罪、什么是恶,才能趋罪避恶。

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3、智育论

苏格拉底主张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

4、“苏格拉底方法”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所谓“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见如下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讨论)。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时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走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已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用对话体裁写了不少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是其中集中体现其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影响的著作。

1、“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认为一切可感知的具体事物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唯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在人的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着理念,即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所以,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而已。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柏拉图以其社会政治观为基础,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家”(统治者)和军人(卫国者)的教育体系,其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l)论学前教育。柏拉图主张教育由国家控制。国家应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育公养。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还有唱歌等活动。主张要精心选择故事的内容,并对游戏的方式、内容也要精心安排。

(2)论普通教育(7一18岁)。普通教育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六岁以后,男女儿童要分别进入国家所办的初等学校,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以初步的读、写、算、唱歌、音乐为主。柏拉图对于体操和音乐尤其重视。他强调指出,“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3)论高等教育。柏拉图将高等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意志教育阶段(18一20岁)。以军事体育训练及“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学习为主。20岁以后,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教育,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继续受教育。第二阶段:发展智力阶段(20一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年满30岁后,这部分青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就去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吏。极少数聪慧而好学,并在哲学研究上有特殊才能的人,则继续学习。第三阶段:继续学习(30一35岁)。继续研究哲学,直到35岁,然后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吏。第四阶段:哲学王(50岁左右)。按柏拉图的构想,个别人需要再经过十五年的锻炼,大约到了50岁时,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脸,在学识方面,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1、灵魂论与教育

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大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两种成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在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理性的灵魂是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教育的作用论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明确指出教育对于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起着巨大的作用。他指出国家的立法者(统治者)必须“首先注重青少年人的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是国家的职责。“教育应由城邦办理“,决不能让私人管理学校教育工作。同时,还十分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认为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家是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3、论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内容有:(l)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他要求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2)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3)在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4)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雅典教育实践中的和谐发展的重点在体育,而他则把和谐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音乐教育方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体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智育不同,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的享受。

二、古罗马的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1、共和早期的教育

共和早期的罗马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邦国家。罗马是不存在学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都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教育儿童的中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主要的老师。父辈们经常带领自己的孩子在田间进行实地农事操作,并在劳动过程中,传授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在劳动之余,父辈们还经常教孩子们投标枪,练习骑马、角力、游泳。传授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技能。另外,罗马人还利用民谣、诗歌以及《十二铜表法》(古罗马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制订的一部法典,因刻在12块铜表上,故称为“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重要的成文法典)等材料,对儿女进行简单的读、写教育,使儿女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这一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是合格的农夫,又是勇敢的士兵。

2、共和后期的教育

到了共和后期,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以及希腊文化教育的影响,罗马的文化教育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并确立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1)罗马小学。主要任务是拉丁文字的学习,课程包括读书、写字和算术。学校对读、写科目比较重视,而排斥音乐和体育。小学都是私立的,学校的设备一般都很简陋。小学教师地位低微,一般由奴隶或被释奴隶充任。

(2)中等学校。又称文法学校,小康以上人家的男孩在小学毕业后便可进人这种学校。最初,罗马的中等学校事实上是一种外国语学校,以希腊文的学习为主。随着拉丁文学的发展,学校增设了拉丁文、拉丁文学等课程。一般来说,中等学校的设备很好,教师待遇优厚,在罗马社会中地位也较高。学校内纪律严明,要求严格,违反校纪者常受处罚。

(3)专业学校。又称修辞学校,是罗马仿照希腊的模式而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专门的雄辩人才。它最初都是私立的,后来才出现了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学校。修辞学校的课程主要为修辞学和辩论术。另外,开设一些与雄辩有关的课程。修辞学校的教学方法,首先是精读著名雄辩家的讲演辞,然后由教师指定题目做实习辩论,练习撰写讲演稿。

罗马教育制度的最大特色在于系统地为实现罗马理想即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提供最好的服务。尤其到了共和后期,更是如此。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不仅改变了罗马的政治生活,而且对文化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教育以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为目的。(2)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严格控制。初等学校实现国家监任,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3)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教师由国家委派等。(4)教育家对教育问题的探究和思索,仅仅停留在学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具体方面,而不像古希腊的教育家那样对教育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作出回答。虽然,某些方面(如教师的待遇、学校的行政管理等)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比共和时期有所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帝国时期的教育已没有多少活力。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其关于演说家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其演说词和书简之中。

(l)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在罗马的社会生活中,演讲术的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学问,无论是担任政治角色,还是在法庭上辩论,都需要公民掌握一定的讲演技能。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这门知识就更显得重要。在他看来,只有优秀的演说家才能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因此,西塞罗十分强调罗马青年人对于雄辩术的学习。

(2)论雄辩家素质。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说家,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必须具有良好的自然天赋;必须具备良好的哲学素质以及雄厚的知识基础;必须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可见,西塞罗对于雄辩家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但对于雄辩家的道德品质等问题,却没有论述。

(3)论培养雄辩家的方法。西塞罗认为多诵文学精品及通过练习,特别是长期的写作练习,对于提高雄辩家的雄辩能力也很有帮助。另外,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是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最佳课堂。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鼓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

(1)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昆体良认为,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作为一个雄辩家,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一定的雄辩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德行比出色的雄辩才能更为重要。

(2)论雄辫家的教育。雄辩家的培养分为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昆体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看来,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朋友的环境,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演说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

(3)关于教学理论。在总结自己长期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昆体良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因材施教,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坚决反对体罚。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

在中世纪,教育领导权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一直是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人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及世俗封建主贵族子弟。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1)修道院学校,又称僧院学校或隐修院学校,接收十岁左右的儿童,学习期限为八年至十年。除了传授教义,培养“服从、贞洁、贫穷”的品质外,也进行简单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后课程的学习逐渐加多加深,“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成为主要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录、诵读牢记为主。教学采用问答法,实行个别教学。(2)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与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设备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教区学校,又称堂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村落,学校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识。这是由教会举办的,向一般的世俗群众开放的普通性质学校。

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在中世纪,无论是教会教育。还是世俗教育,都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圣经》、各种祈祷书及赞美诗等,一直是不同类型学校的基本教材。神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科目,甚至于“七艺”等本身具有世俗性质的科目,也根据教义加以改造,或者用作神学教育的基础科目。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有着极大的局限性。除内容过于以宗教为中心外,学校对学生的管教也是极为严格的。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更有甚者,还对学生实施监禁、绝食等惩罚。严酷的体罚和侮辱性的惩罚往往使学生身心备受摧残。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基督教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培养对上帝的情感、信仰,即培养虔诚的教徒。以《圣经》为主的基督教教义及“七艺”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教会先后创办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大学等。这些学校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承担了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教育职责。基督教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在基督教义所规定的各种仪式中以及在教士的传教布道中,都包含着一种教育、教化的因素。基督教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这是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的方面。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在西欧中世纪,官廷学校是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里。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

在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72一814)统治时期,曾多次发出兴建学校的命令,还广招天下有学问的人到法兰克帝国境内办学,传播知识。在帮助查理曼兴学办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英格兰的著名学者阿尔琴。他应查理受之请来到法兰克,创办宫廷学校,教查理曼的子女及其显贵们的儿童学习。宫廷学校学习的科目也和教会学校一样,主要是“七艺”。阿尔琴担任宫廷学校的校长长达14年,由于他的

努力。这所学校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骑士教育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和举止得体的骑士为目标。欧洲的骑士教育始于9世纪后半叶,12世纪十字军东征中达到高峰,16世纪。随着射击武器和火炮的使用,使得骑士不再是主要的军事力量,骑士教育走向衰落。

骑士身份的取得,需要经历几个教育或者说训练阶段。贵族集团的儿童,从出生到7岁,接受家庭教育。正式的骑士教育从8岁开始,有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侍童(8-14岁)。任何一级贵族家庭的男孩,都置于宫廷中皇家贵妇或世俗领主的照管下,进行骑士训练。这种训练包括宗教、音乐、诗歌、下棋.礼仪规则等。在许多宫廷,还教粗浅的书写、阅读及写诗,有时还要学点拉丁文。第二阶段:雇从(14-21岁)。男孩从14岁起成为雇从,即骑士的伙伴,投人军事训练,内容包括击剑、打猎、骑术、游泳、比武。此外,还有唱歌、行吟、弹奏竖琴、宗教等训练。第三阶段:骑士。男孩到21岁,通过举行一定的教会仪式,宜哲保卫教会等后,被授予骑士身份。正式成为骑士。取得骑士身份后,他要更多地学习音乐和诗歌,但基本上是尽军事义务。

骑士的培养重在军事才艺。而不是读写能力。教育是以类似于艺徒制的方式进行的,并没有什么正式教育机构来实施。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

从10世纪起。欧洲商业复兴逐渐加快,人口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多,开始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城镇居民的增多,出现了主要由手工业者、商人等构成的城市中的特殊阶层—市民阶层。

2.城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新兴市民阶层为了满足自身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学校,即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城市学校内部虽然在课程设立、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并由市政府决定学费的数目、教师的选聘及儿童人学资格的确定等。尽管城市学校与教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城市学校主要是为了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强调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重视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等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另外,城市学校,尤其是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使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

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应该说,这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4、中世纪大学

1.“大学”一词的含义

拉丁文“大学一词为“行会”、“社团’、“公会’之意,而不是教育机构或学校的意思。也就是说,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影响下形成的。到以后,拉丁语“大学”一词才用来专指大学。

2.大学兴起的原因

大学的兴起首先源于城市发展之需要。从10世纪起,随着欧洲商业复兴的逐渐加快,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兴起,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市民之间的商业诉讼也不断增多等,这一切都需要法律知识。另外,疾病的防治需要医药知识。这样,法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便首先受到重视。西欧最早的一些大学便是在法学和医学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次。东方文化的影响。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东方的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11~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不仅对西方的荃督教社会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形响,而且也为西欧的文化生活添加了极具穆斯林色彩的文化。十字军东征使许多已经销声匿迹了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著作被重新发现,并和穆斯林的经典著作、科学知识和技术一同被传到西欧,与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学科一起,开创了中世纪后期的学术复兴。

3.中世纪著名大学

(l)波伦亚大学。于1158年建于意大利中北部的波伦亚,以研究和传授法律知识著称。(2)萨勒诺

大学。于12世纪中叶建于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以医学见长。(3)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较早

的、以神学著称的大学。另外,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1209)等。

4.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

最初萨勒诺大学只教医学,波伦亚大学只教法律,而巴黎大学侧重文科。大约到14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等4个系。在文科学习数年,学完“三艺”、“四艺”等课程之后,

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后,取得文科教师认可证书(文学硕士学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可以选学法

律、医学或神学,之后取得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这就是西方学位制度的最早起

源。

5.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宜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辫论也都是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无裨益,但是脱离实际。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世纪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大学具有国际性、独立自主性、世俗性等特征。从文科的教学内容来说,它只是略胜于比较好的经院学校或座堂学校。

在专业学科中,神学在大多数学校里是起主要作用的。不过,民法和医学等世俗性知识毕竟都在大学

取得了自己的地位。总之,中世纪大学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以

前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1)、拜占庭的教育

①世俗教育

由于在拜占廷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具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工商业,并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表现

为:(l)盛行私人讲学。私立初等学校招收6一12岁儿童,学习文法、算术以及《荷马史诗》《圣诗集》

等读物。其初等教育一直保持了希腊化时代的传统。(2)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

文法和古典作品。(3)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创办于425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级

官吏。教师是著名学者,领取国家傣禄并免税。学生修业5年,以“七艺”为基础课程。(4)重视法学

教育。在帝国初期,不但在君士坦丁堡大学设法学讲座,而且在一些地方设有法律学校。在查士丁尼的

主持下,由10名法学家在君士坦丁堡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又称《民法大全》)的编纂。1045年,

君士坦丁堡九世重振法学教育。他强调法律教育要重实践并培养律师和官员。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法律

和哲学两个学院。法学院学生须受过基础教育,入学免费。教授由国家支付薪俸。教材是拉丁语的《查

士丁尼法典》。毕业生要实习并须在法律界服务。(5)医学教育也较发达。当时的许多医学著作被译成多

种文字,流传到阿拉伯和西欧。

②教会教育

与西欧不同,拜占廷不存在高于王权的教会权力。拜占廷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皇帝可以颁布神学理论、解释教义、发布教规、任命高级神职人员。当然,皇帝也给予教会各种特权。

拜占廷教会比较重视教育。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隐修院(修道院),注重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学习主张苦思、默想。为了有教材,隐修院广泛收集经卷、书籍,组织抄写。抄书为修士

们的日常活动之一。隐修院的图书馆收藏经书和手稿,成为当时的文献资料中心。另一种是座堂学校,

附设于主教教堂里,是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6——11世纪,座堂学校有较大发

展。拜占廷最高级的教会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座堂学校,其教师都经过严格考试。学校神学权威云集,

有权解释教义。学校也设世俗学科,包括七艺、哲学和古典文学。学生在这里研究基督教经典,学习古

代哲学著作、“七艺”、演讲术和一些科学知识,以便日后成为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的高级神职人员。

(2)、阿拉伯的教育

1.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

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

(1)昆它布。是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童学生,教简单的读写。早在伊斯兰政权建立之前,昆它布就己存在于叙利亚、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和北非,是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举办的一种学校。随着清真寺在各地的建立。昆它布出现在清真寺内外。遍及城乡。昆它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兰经》、先知的故事、语法、书法、诗歌、算术等,也有的教骑马、游泳等。教学多注重背诵。

(2)宫廷学校。在侯马亚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8世纪起,多数穆斯林领袖都雇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逐渐形成一种宫廷教育。

(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教育,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4)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宗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人学,也吸收女童入学。在清真寺里,除附设昆它布对儿意施以初等教育外,也传授高深知识。巴格达的曼色清真寺、开罗的阿穆尔清真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学府和教育中心。许多清真寺实际上相当于高等教育机构。在每个较大的清真寺都有学校,这些学校教授神学、法律、哲学、历史和科学。教学以记诵为主。

(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2.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11世纪初,各大食国相继衰落。其中黑衣大食首先为塞尔柱帝国所取代。以后,塞尔柱帝国的领土又先后被蒙古人和奥斯曼帝国所征服。由于蒙古人统治时期的资料缺乏,以下只能简介塞尔柱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1)塞尔柱帝国时期的教育

在塞尔柱帝国时期,政府建立了学校制度,提供教育经费。政府管理学校,并由宰相尼采姆主持。清真寺的教育依然存在,只是新学校已成为教育的主干。

1065一1067年,尼采姆在巴格达等城创建专科学校,取名尼采米亚,历史上称尼采米亚大学。教师由政府委任有学识者担任,享受优厚的待遇。学生由政府选录,供给食宿。教学分两科。宗教科培养逊尼派骨干,学习逊尼派理论和神学、法学。军政科培养军政人员,学习法律和世俗知识。学生毕业后职业有保障,待遇优厚,故吸引了大批青年。但是,学校中思想专制,不容有异端思想的存在。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尼采米亚不久就成为各地效法的榜样,不仅在黑衣大食广泛设立,在白衣大食和绿衣大食也先后出现。

塞尔柱帝国时期也注重初等教育。据说尼采姆在伊拉克和库兰桑境内的每个城镇都设有学校。

(2)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14世纪初,土耳其人建立奥斯曼帝国后逐渐扩张。1453年攻下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廷,并迁都至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东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者。

奥斯曼帝国也仿照尼采米亚建立了新的宫廷学校。16世纪,宫廷学校分初高两级,均修业6~8年。初级为基本训练,高级为分科训练。学习内容分学科、体育、战术和专业训练,学时各占25%。学科有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和波斯文学、《古兰经》和注释、神学、法学、历史、数学、音乐,称为学艺十科。语言的学习在低年级,其他各科在不同年级。体育和战术则每天学练。其中举重、角力、击剑、骑马等为较高难的课程。各科学习通过考试者方可升级,否则重学。

宫廷学校的教师必须是伊斯兰教徒,也有学者或诗人。教师的待遇丰厚。学生的费用也由政府提供。学生毕业为帝国文武官员,终身任职,报酬极丰且免税役。

2、历史影响

(一)拜占廷教育的特点及其影晌

拜占廷教育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且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

拜占廷教育起到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对东欧的影响很大。863

年。拜占廷的宗教活动家美多德和西里尔发明了斯拉夫字母,开始把教会书籍译成斯拉夫文。也用斯拉夫语进行礼拜仪式。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自拜占廷接受了基督教。并定为国教。在罗斯并始设立学校。总之,“拜占廷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

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对西欧影响也很大。在很长的时间里,拜占廷与西欧特别是意大利保持着经济联系。拜占廷文明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起了推动作用。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阿拉伯人在7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在历史上比较短的时间里,竟后来居上,使自己在文化科学上的成就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里发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他们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因此,阿拉伯人就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与教育。

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

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阿拉伯的伟大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即花刺子密,约780-850)创立了代数。他编写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于12世纪传到西欧,一直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通过他的著作,西方才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等。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

弗吉里奥是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他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出版了一本对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著作《雄辩家的教育》一书的注释,引起了人们对昆体良教育经验的极大关注。二是写了一篇题为《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的专题论文,全面概括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和方法。

弗吉里奥主张对青年实施通才教育以培养事业家,认为必须使所学的科目都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他特别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识和品行结合起来作为教育的共同目标,认为德行重于学问。此外,弗吉里奥还对“七艺”作了较大的修改,提升了“四艺”的学科地位。

(2)维多里诺

14世纪后叶,一些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国家都相继建立起宫廷学校。其中最享有盛名的是维多里诺在孟都亚的宫廷里所创建的学校。

孟都亚宫廷学校(又称“快乐之家”)可作为早期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有:(l)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2)重视智、德、体并重的教育,〔3)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4)要求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5)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恰的气氛;(6〕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7)反对压制、体罚等。

(3)伊拉斯谟

伊拉斯谟是16世纪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愚人烦》、《基督教王子的教育》等。伊拉斯谟主张基督教和古典文化并重。其教育思想也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他着重阐述了如何教育统治者(尤其是王子),主张把王子培养成“基督教王子”,也就是说,既是优秀的王子,又是真正的基督教徒。伊拉斯谟对促进欧洲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人文主义化做出了贡献。

(4)莫尔

莫尔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也是西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乌托邦》中。莫尔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不分男女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所学知识主要是古代作家尤其是希腊作家的作品;重视劳动的价值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等。这些教育观都洋溢着鲜明的进步精神。

(5)蒙田

蒙田都是以文学作品来影响后世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对封建制度及其教育进行了批判,阐述了新的教育观。拉伯雷主要提出了在愉快、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来培养人的思想,

2.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影响和贡献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其一,人本主义。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其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并非纯粹的“复古”,而是古为今用、托古改制。

其三,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看,都充满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其四,宗教性。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者都信仰上帝,虽然他们抨击天主教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也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宗教的陈腐专横。

其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绅士等。

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与落后性并存,尽管他还有不足之处,但他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垄断,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为近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深知教育是新教教会摧毁旧教教会、巩固自身地位的有力武器。为了同旧教和其他新教教派争夺信徒。路德对年青一代的教育极为重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见解。主要有:(1)国家掌握教育权,兴办学校。强烈呼吁各邦诸侯和城市统治者关心教育,兴办学校,担当起教育组织者的职贵。(2)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要求全国儿童不分男女、贫富,一律人学受教育。国家有权强迫儿童人学。(3)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

路德的教育思想由其追随者付诸实践,其追随者主要有梅兰克顿、斯图谟等人。他们致力于建立新的学校教育体系,创建和完善新教学校。在他们的推动下,马丁·路德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设想等,在16、17世纪的德国新教各邦得到了初步的实践、并得以具体化。

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

加尔文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他进而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是所有儿童都能有机会受到教育,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这种教育具有双重性,首先是为了促进宗教信仰,其次是为了世俗利益。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中等教育方面,他注意将宗教科目与人文科目结合起来,还重视

法语教学,在古典语言教学中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在高等教育方面,1558年创办日内瓦学院,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1)耶稣会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会为对抗宗教改革而成立的一个反宗教改革的组织。为了天主教会的复兴,耶稣会深人社会各阶层,积极进行传教活动。广泛兴办学校,力争使学校成为反宗教改革的阵地。

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称为耶稣会学校。学校一般分初级和高级两部。初级学校相当于文科中学,高级学校相当于大学文科。在规模较小的耶稣会学校中,只设有初级部。在有些学校中,高级部之上设有神学部。

(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耶稣会学校的主要特点有:(1)在教学内容方面。除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外,也开设拉丁文与希腊文,拉丁文为教学用语。逻辑学与修辞学受到重视。在耶稣会学院中也讲授一些古典作家的作品,但内容经过严格选定。在文法和修辞课中附带地讲授一些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2)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教师的讲解。推崇记忆,注重复习。其教学法格言是“重复为学习之母”。(3)关于教师。实行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只有少数最优秀的会士才能担任教师。教师不仅要绝对服从教规。坚持独身、安贫、贞洁等宗教道德.而且要受过良好的耶稣会教育,具有渊博的知识,对哲学和神学有相当高深的造诣。(4)在管理方面。耶稣会学校以严密的管理制度著称。学生一律住宿。除一般的祈祷外。还要求学生进行个别祈祷与忏悔,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及告密。(5)耶稣会学校也采用某些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竞争方法,还组织辩论会。学校重视体育,安排适当的文娱生活。

耶稣会成立以来。天主教国家的大部分中、高等教育都为该会所控制。由于组织填密、纪律严格、校舍好和教学水平高、免费人学等原因,耶稣会一度吸引了大批青年。至18世纪初,它的足迹几乎已遍布全球主要国家,盛极一时,影响巨大。18世纪中叶后,由于耶稣会对于新科学和新哲学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亦显陈旧落后,不合时代潮流。随着1773年教皇被迫宣布解散耶稣会后,耶稣会的学校教育也就逐渐衰落了。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1、公学

公学和文法学校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工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文法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一样,修业年限为5年。文法学校比较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17——18世纪,近代课程还没有引起文法学校和公学的重视,因而遭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19世纪以后,改革文法学校和公学成为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改进中等教育并推动中等学校趋于现代化,英国议会分别于1861年和1864年任命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和“中等学校调查委员会”。

2、贝尔——兰卡斯特制

为了解决教师贫乏问题,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两人分别在印度和英国伦敦提出的,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实施导生制时,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导生,然后再有他们把刚学到的内容教给其他学生。由于导生制具有节省师资、节省费用和扩大规模的优点,因此在当时英国受到了欢迎。这种教学制度后来流传到欧美其它国家,但是,随着师范学校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导生制也就逐渐趋于衰落。

3、《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其中规定:国家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本地区教育等。这是近代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促进了英国初等学校的发展。

4、《巴尔福教育法》

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法令的主要内容有:(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3)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况,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5、《哈多报告》

1924年,英国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英国的全日制小学后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委员会在1926年至1933年间提出了三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的教育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四种类型的学校: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适合的学校,应该在11岁举行选择性考试。(4)同时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5岁。

《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

6、《1944年教育法》

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法案》。法案的基本内容有:(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2)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3)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4)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

《1944年教育法》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教育的机会。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7、《1988年教育改革法》

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该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其主要内容有:(1)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岁—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2)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岁、11岁、14岁、16岁)考试;(3)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4)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5)还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作出了新的规定。

《1988年教育改革法》被看作是自《巴特勒法案》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1、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天主教会控制的。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改变了欧洲和法国的历史,而且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代表立宪派的塔列兰方案、代表吉伦特派的康多塞方案和代表雅各宾派的雷佩尔提方案。他们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在客观上指出了法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推动了近代法

国教育的发展。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政党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拟订了许多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塔列兰、康多塞和雷佩尔提的教育方案最有代表性,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国民教育的要求,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1791 年的塔列兰教育方案主张建立公共教育体制,规定小学、中学、专门学校和大学院相互衔接的四级学制;

(2)1792 年的康多塞教育方案主张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国家应实行普及教育,5-11、12 岁儿童免费入学;

(3)1793 年的雷佩尔提教育方案主张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和科学化,如取消宗教课,注重实科教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等。

由于各政党执政时间较短,以上教育方案并未付诸实施,但对以后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

1799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相一致。为此,他采取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第二,全国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3、《费里教育法》

20世纪初期,法国在教育管理上仍实施拿破仑时期的大学区制。为了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半期,法国提出并逐步贯彻了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的原则。1881年,法国政府颁布了《费里教育法》,突出强调了国民教育制度的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规定初等教育(包括母育学校)免收学费和书杂费,师范教育免收学费和膳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

《费里法案》(1881——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这一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4、《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47年,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正式提出了《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它以现代化、民主化为目标,提出了六项教育改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价值平等,任何学科价值平等;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各级教育实行免费;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实施6—18岁的免费义务教育,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方向指导阶段和决定阶段进行;并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还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融会了法国战前教育改革的诸多成果,紧紧把握住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性质,虽然由于受战后初期历史条件的限制,方案未能实施,但提供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1959年《教育改革法》

1959年1月,法国戴高乐政府颁布了《教育改革法》。该法案规定,义务教育年限由战前的6—14岁延长到16岁,并规定到1969年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实施过程如下:6—11岁为初等教育,所有儿童都应接受同样的初等教育。初等教育之后,除个别被确定不适于接受中等教育的儿童外,其余儿童都可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即两年的观察期教育(11—13岁),两年后,学生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二

阶段(13—16岁),这个阶段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职业型、长期职业型、短期普通型、长期普通型。

此方案由于实施效果不佳,法国在60年代初期普及中等教育的理想并没有得到实现。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1.国民教育的兴起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最早颁布强迫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1717年,普鲁士颁布了第一个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规定所有5——12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父母必须送自己的子女入学,如果违纪就要受到处罚;贫苦家庭儿童的学费应有地方贫苦家庭救济金支付等。此后,普鲁士又分别于1737和1763年颁布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

费希特论国民教育——他推动了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和国民教育的进程。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国民的素质,要培养完人。完人首先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其次是人性完善发展的人,最后是身心协调、平衡发展的人。在如何开展教育上,他认为国民教育包括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两个部分,全民教育是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国民,全面教育是指对个人而言每个人应该受到道德、智力、身体等全面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主张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

2、巴西多与泛爱学校

18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活动。“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巴西多,他发表《关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公共福利的影响搞慈善家及富人书》,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及富新意的办校设想,呼吁人们捐资助学。

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劳动,等等。

巴西多的《初级读本》,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

3、实科中学

18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实科中学开始在德国出现。1708年,虔敬派教师席姆勒在哈勒开办了“数学、力学和经济学实科中学”,它是欧洲最早的实科中学之一。40年后,又有人在柏林开办了一所规模更大的实科中学。直到1900年,实科中学才在德国获得与文科中学同等的地位。

4、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还出现了新人文主义运动,作为新人文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1、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教育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帝国的建立使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加强,国家的权威取代了教会的权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教育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

1872年,帝国政府颁布了《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到19世纪后期,德国基本上实施了6一14岁儿童的普及义务教育。

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实科学校的数目和学生人数有了迅速的增加,文科中学的课程中也开始增加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比重。1892年,帝国政府确定了中等学校主要有文科中学、文实中学、高等实科学校三种类型。

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学是培养政府官吏的重要场所。在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下,大学趋向统一化和国有化。在大学的课程中,科学技术、商业及现代外国语等得到了加强。“学术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等柏林大学所倡导的德国大学的传统精神,仍有一定的影响。

从帝国建立起。德国大力推行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并将其渗透到整个德国的学校教育领域。

德国皇帝多次发布救令,要求德国学校把效忠德意志国家放在首位,一切教育以德国为基础;强调一切学校的教师都是德意志的官员,为德意志帝国服务。这些款令基本上确定了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基本教育方针。具体到教学目的上,规定要注重德意志帝国观念的灌输,将学生培养成为对帝国极其效忠和服从的德意志国民。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德语、德国历史及地理等在课程中的地位。

2、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在魏玛共和国(1919-1933)建立之初,共和国政府即制定了一系列与政体变化相适应的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从而规定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教育运行的基本方向。

魏玛宪法规定教育权归各州所有,国家负责对各类教育进行监督。宪法还废止了德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教育双轨制,为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扩大受教育机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宪法基本确定了德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规定实施8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国民学校和与此相衔接的进修学校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机构。总之,魏玛宪法对共和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结构等,都作了较为详尽和明确的规定。

6、《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1959年,联邦德国提出《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划》),对全国普通教育的学制作了全面规划。它要求将基础学校四年级后的第五、六年级定为观察期,在这两个年级中,由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兴趣,进行定向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育后,分别进人不同类型的高一级学校—实科学校、文科中学;极少数优秀学生可以不经观察期直接升人文科中学。这个计划标志着联邦德国全面教育改革的开始。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1、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

17世纪中叶以前的几个世纪里,俄国的初等教育进展缓慢。17 世纪后半叶,俄国统一,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状况,沙皇彼得一世执政期间,引进西欧的科学技术,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主要内容是:

(1)实行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2)开设普通学校,传授读、写、算等初级知识,强制贵族子弟学习文化;

(3)设立专门学校,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4)创建科学院。

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俄国社会和教育的近代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缺乏直接的动力,因而彼得一世去世后改革陷于停滞。

这一时期,俄国教育事业突出的成就是1775年莫斯科大学的创立,这所大学是在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倡导下设立的,具有世俗性的特点。大学打破传统的惯例,只设法律、哲学、医学三个系,而不设神学系。莫斯科大学在俄国文化教育与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国民学校章程》

18世纪后半叶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又开始了教育改革,颁布了《国民学校章程》,法令规定:各地设立国民学校,由当地政府领导,聘请校长进行管理。办学经费由当地政府、贵族、商人共同承担,还对国民学校学制形式、课程内容、师生品德、教学乃至生活及宗教信仰提出严格要求。此法奠定了近代俄国国民教育的基础。

3、苏联建国时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1917-1930)的教育改革,是在“把学校从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彻底消灭阶级划分的工具”,“变为社会的共产主义改造的工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当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下,打破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确立无产阶级教育制度。大力提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大体上采取了如下几项重大措施:①建立无产阶级的教育领导机构,实行民主、非宗教化的教育;②建立新的“统一劳动学校”制度;③团结改造教师,建立新型师资队伍;④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编写新教材⑤大力扫除文盲;⑥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建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实行民主、非宗教化的教育。

4、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1918年,制订《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宣言》,建立新的学校教育制度---统一劳

动学校;“统一”原则表现为学校类型是统一的,没有等级性;“劳动”原则表现为学校是进行综合技术劳动教育的,劳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

5、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

(1)“综合教学大纲”,取消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2)“劳动教学法”,在实施新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劳动的教学法;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和设计教学等。

6、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20年代,苏联开始了对教育和教学的调整和改革。在教育方面,苏联主要注重对学制的调整: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1921-1925年间,苏联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通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新大纲的主要特点是取消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在实施新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劳动的教学法。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和设计教学等。

30年代,苏联工农业的发展向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1931年8月25日,苏联通过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成为3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苏联在第二次战争前基本上完成了扫除文盲的任务,各级教育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1、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

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有主妇学校和市镇学校;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美国文实学校之父是富兰克林);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主要有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总之,美国独立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2、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独立之后形成了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1834年贺拉斯·曼建议州政府建立公立中学之后,全美兴起了公立教育运动,特别是1874年卡拉马祖案判决之后,各州公立学校数量大增;公立学校的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免费的公立教育体系),而且也成为美国普及教育运动的开始。

贺拉斯·曼论教育——“美国公立教育之父”;(1)论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普及教育的意义有①是培养理想的国家公民的途径;②是维持现存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③教育是使人民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2)论教育内容:完整的教育应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宗教教育;(3)论师范教育: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其倡导下,马萨诸塞州于1839年建立了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

3、《莫雷尔法案》

《莫雷尔法案》,1862年,美国国会批准。这一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这一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4、六三三学制

1909至1910年,美国出现了一种三年制初级中学,并在随后得到了广泛传播,引起了一场广泛的重新组织公立教育的运动。六三三学制开始发展。

5、初级学院运动

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这种学院学制段收费低,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就业也可以进入专门性质的大学中继续学习。

6、《国防教育法》

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③强调“天才教育”;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7、《中小学教育法》

60 年代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8、生计教育

它是由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来的,这是一种人的全部生涯的综合性教育计划,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计认知、生计探索、生计定向与生计准备、生计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让所有人都获得就业训练,将学校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9、恢复基础运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潮涌动,加之60年代的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教育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各界呼吁要恢复基础,重新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求学校要有严明的纪律。

10、《国家在危机中》

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此报告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在于①恢复和确定了学术学科在中学课程中的主体地位;②加强了课程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严格的统一要求;③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信心以及资助。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1、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1868年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明治政府,这个政府为抵御外患、富国强兵,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其中也包括对教育的改革: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皇室、幕府以及各地藩国之中,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1872年颁布《学制令》,这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新学制,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分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中学区又分为210所小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小学。

2、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926年,日本裕仁天皇即位后,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主要体现在①加强日本师生的民主进步运动的镇压和控制;②军国主义泛滥于学校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军事训练的学校化、社会化。

3、《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

②全体国民接受 9 年义务教育;③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④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⑤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⑥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对《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①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②采取 6—3—3—4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6年延长至9年);③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④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

4、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70 年代,日本还颁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标准》、《小学初中教学大纲》、《高中教学大纲》等法规;1984 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 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 80 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 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临时教育审议会”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主要有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强调按照灵活、多样、柔性化的观点改革学制;加强道德教育和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和师资培训等内容。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教性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现实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这种现实性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

(2)教育的作用

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首先,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一见解是有意义的,但是他把教育当作“人类得救”的主要手段,则又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2、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

“泛智”思想(就是使所有人都获得“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主张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主张全国统一学制,将教育分为四阶段①母育学校(1-6岁)②国语学校(6-12岁)③拉丁文学校(12-18岁)④大学(18-24岁)。

3、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提出实行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所谓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他所说的班级授课,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的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夸美纽斯断定,班级授课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1)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2)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4、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的特点。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1、白板说;

①论教育的作用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感觉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经验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洛克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国家的幸福与繁荣”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发展人的才能等方面也起决定性的作用。他明确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绅士教育。

(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反对流行的“天赋观念”论,提倡“白板说”,还认为,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内心的“自我反省”则可以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

(2)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

的教育所决定的”。

洛克认为一国之中绅士教育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他注重贵族子弟的教育,主张把他们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

(3)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德、智、体)

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他认为每个绅士的身体都必须能适应以后活动中面临的艰苦环境,针对当时贵族子弟多娇生惯养的风气,他强调生活各方面的忍苦耐劳。

对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领导,其次要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榜样,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

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1、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以人性论和感觉论为基础,强调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天性,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教育。

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宇物经脸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宇物的教育我们对它也只具有一部分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百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胜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致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典定基础。

(2)儿童期(2~12岁)。这一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另外,仍应继续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康身体。他认为,“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反对这一时期让孩子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他假想的受教育对象——爱弥儿长到12岁还不知道什么叫书。

(3)少年期(12~15岁)。这一时期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时期。卢梭主张,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青年期应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以道德教育为主的青春期应以社会科学为主。他比较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即反对古典主义,主张学以致用;反对教条主义,主张行以求知。卢梭非常注重劳动,认为劳动不仅可以学到技术,而且可以锻炼身体。通过智育和劳动教育,爱弥儿将会成为一个手脑并用的人,将来既是一个工人,又是一个哲学家。

(4)青年期(15~20岁)。这一时期以道德教育为主,其中有宗教信仰的养成。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善良的感情、良好的意志和判断能力。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他反对惩罚,主张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经受由于自己过失招致的后果,而自知纠正错误行为。如“他打坏他所有的家具,你别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他打破他房间的窗子,你就让他整夜都受风吹,别怕他受风寒……决不要埋怨他给你迫成的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在宗教教育方面,主张“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反对宗教迷信,主张对上帝的深刻信仰必须凭借理性和良心。反对给儿童灌输各种关于上帝的荒诞的观念,反对强迫儿童记诵宗教教条和宗教礼拜仪式等。

2、公民教育理论。

在《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1773)一文中。卢梭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思想。

卢梭认为教育要培养忠诚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一个人诞生的时候开始。主张从儿童能阅读时就看有关本国知识的书籍,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了解国家的物产、省区及城市,学习本国的历史以及一切法规,20岁时就是一个良好的国家公民。另外,主张由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即使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免费的公家教育,不管足哪一处,所收的费应该是放低到使贫苦的人也能付与。”

卢梭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彻底地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的观念,提出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等。这种观点在教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犹如哥白尼在天文学上所起的作用。因此,有人将卢梭誉为是教育上的“哥白尼”。当然,卢梭教育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兴趣及个人生活经验的价值;强调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育;要求离群索居,脱离社会的影响培养“自然人”,反映了其思想偏激的一面,或者说是反社会的一面。

卢梭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巴西多以及裴斯泰洛齐、杜威等深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1746一1827)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其教育代表作有:《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1、教育实践活动;

1767一1773年,裴斯泰洛齐投身于农村的经济和教育改革。他创办了一个名为新庄的模范农场。在这里进行社会实验工作。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农场教给当地农民农业生产的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实验没有成功。

1774---1780年,裴斯泰洛齐在新庄办了一个“孤儿院”,收容了50多名流浪儿。除了教儿童纺纱织布、种地外,还教学生读、写、算等。由于经费困难,孤儿院被迫停办。

从1781年以后的18年间,他在从事教育实践的同时,还进行了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文学创作活动。期间他的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出版。

1798年,裴斯泰洛齐在斯坦兹兴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了80多名流浪儿。但很快孤儿院又被迫停办。

1779年,裴斯泰洛齐来到布格多夫〔Burgdorf)城,先后在两所学校里任教,并成功地进行了低年级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

1805年,裴斯泰洛齐将学校迁到伊佛东,建立了伊佛东学校,设小学、中学和师范部。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他继续系统地开展教育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由于办学成绩斐然,成批的学习参观者蜂拥而至。其学校一时成了当时欧洲的“教育圣地”。

1825年,伊佛东学校由于经济困难和教师内部的不和而停办。

由此可见,裴斯泰洛齐的一生,是努力通过教育为贫苦农民子女寻求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一生,是为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奋斗的一生。

2、论教育目的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应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

3、论教育心理学化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他首次明确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等。

4、论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儿童的全面、和谐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下面介绍关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 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包括①宫廷学校 ②职官学校③僧侣学校④文士学校;(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 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1981-1983年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1、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答:1、他受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热爱儿童,重视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他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民主和科学 思想,他关于普及教育和科学文化的主张预示了近代教育的方向。 3、他拟定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单轨学制,后来更发展 为一个系统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近代单轨学制及终身教育的先驱。 4、他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提出很多设想。 5、他努力探讨教学工作的规律,提出了改革旧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工作的原则 和方法,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他被称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教 育史上的哥白尼” 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有两种类型: ①、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由学校掌管学校行政,由学生充任校长; ②、一种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学校行政由教师掌握,校长由教师担任。南方诸如意大利、西 班牙、葡萄牙以波隆那为例;北方诸如英国、德国、丹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 3、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A、相同点: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 教育。此外,两者均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军体训练。 B、不同点:(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 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的7至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即“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 思潮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1.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进步主义教育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的。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欧洲的“新学校”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至1918年)、成型(1918-1929)、转折(1929-1943年)和衰落(1944-1957年)。 兴起:19世纪末,帕克先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赖斯则大力揭露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变革的关心。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如约翰逊创办有机教育学校,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沃特创立葛雷制等等。 成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公立教育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的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实验新方法。普及进步教育思想的时机已经成熟。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后改称为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20年,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或纲领。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向读者介绍欧洲的教育革新和美国的进步教育实验。进步教育运动日益专业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由于运动的这种专业化倾向,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以康茨为代表主张“社会中心”的教育。 转折: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一方面使进步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此前强调儿童中心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此后则更加意识到学校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运动内部的分裂,出现了“改造主义”教育思潮。1940年后,进步教育仅限于空谈理论,失去了原有的感召力。 衰落:1944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西欧中世纪教育(主要特点是神学、宗教色彩)】 一、基督教教育——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采用问答法,盛行体罚;(2)主教学校,又称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为《上帝之城》;(1)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2)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包括①正反论辩式②开放调和式③启发诱导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以“七艺”为主要内容,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2.骑士教育: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分为①家庭教育(出生到7、8岁)②侍童教育(7至14、15岁)③侍从教育三个阶段(14、15岁至21岁);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2)疾病防治等的需要;(3)东方文化的影响;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择其他三科,之后获得“博士”的学位;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世俗性、国际性、独立自主性等;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组织起行会,组织办理城市学校;2. 城市学校的特点:(1)世俗性;(2)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3)虽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起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4城市学校教学水平也比较低,基本都坚持以本国语言教学;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复习总结笔记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古代东方通常是对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 2.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美国桑代克。来源于庸俗进化论。(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美国孟禄。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苏联米定斯基,来源于恩格斯的劳动理论。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中国杨贤江。 PS:教育起源大体分两类: (1)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 (2)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史前教育的概况、 (1)前氏族时期:距今约四百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共同生产,共同消费。 (2)母系氏族时期:使用新石器,宗教道德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4)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剩余产品,逐渐形成阶级,产生阶级教育的萌芽。 4.巴比伦的教育 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已产生文字。“泥板书”。 学校:研究学问的场所——神庙中心——政治文化中心。 最早的学校:幼发拉底河畔马里城的宫廷学校。 公元前1894年,巴比伦城兴起。 5.古代埃及的教育(重点) 文字写在“纸草”上。 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培养国家官员 (2)僧侣学校——最高学术中心,目标是科学技术教育。 (3)职官学校——书吏学校 (4)文士学校——文书 教学方法:体罚被视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6.古代印度的教育 (1)种姓制度:(1)婆罗门,即僧侣。(2)刹帝利,即武士。(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4)首陀罗,即奴隶及奴隶地位的穷人。 (2)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公元前9世纪以前,以家教为主。公元前8世纪,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在此教育被称为“古儒”,学习年限为12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3)佛教教育: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各种种姓平等。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僧徒一般学习12年,合格者称“比丘”,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7.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的特点:(书上七条,老师总结五条,合并) (1)在古代东方最早产生科学知识、文字、学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

外国教育史复习重点

古代: 一、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又称谈话法、讨论法、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①优点:这种方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并不直接将各种知识交待给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从他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是正确的答案。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教学法所吸收。 ②局限:苏格拉底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近代: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 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特别是课程具有古典性质。 3.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强调受教育者的兴趣、要求、欲望和自由,重视探讨新的教育方法 以促进其天性的发展。 4.世俗性:其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 5.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想消灭宗教,而是希望 以世俗和人文主义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三、试述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 教学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教学原则的论述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遵循自然原则:首先,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其次,夸美纽斯也十分强调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 ⑵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则,把学校从“文字教学的绝境中引导到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广阔道路上来”,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但也夸大直观性原则的弊端,不理解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⑶启发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呆读死记,反对强迫教学。 ⑷系统循序渐进性与原则: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⑸巩固性原则:他认为,练习和复习是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⑹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必须照顾儿童的年龄发展,应将儿童的年龄所能接受的材料交给儿童。 夸美纽斯依照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夸美纽斯的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教学提纲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古代两河流域的教育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公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衰落。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第二节、古代埃及的教育 与巴比伦一样,古埃及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天文学上能区分恒星和行星,还制作了天体图和太阳历;数学上,采用了10进位的计算法;医学上的木乃伊制作;建筑方面的金字塔的建造都是人类史上的杰作。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 1、历史背景 ①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发达 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 水利学:灌溉 知识体系医学:制造木乃伊、医疗 地理学:对外贸易、军事远征 ②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宗教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 ③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 2、学校类型: 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 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内部附设职官学校,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官吏充任教师。 此外,还有寺庙学校。一些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同时又是传授高深科学知识的学府,吸引着要求深造的青年到寺庙里求学,重在学术知识的传授和探讨。 书吏学校:包括绘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等,学习的内容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成年礼:在史前部落中出现。一种通过仪式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 2、青年之家:与成年礼活动相关,在史前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公共教育机构。 3、智者:公元5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以此谋生的古希腊职业教师。 4、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一种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是一种师生平等、共同追寻知识和意义的教育方法 5、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首先提出并使用,指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间,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6、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要求骑士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7、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称为导生制。 8、新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习者的观点和个体兴趣,主张用现代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革乃至重建,因此又称新学校运动。 9、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产生于美国的、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革新理论和实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实验包括帕克的昆西方法、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约翰逊的有机教育、沃特的葛雷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拉格的社会课程。P356 10、双轨制:欧洲各国从19世纪开始,面向全体公民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为上层阶级服务的高级中学、大学是分离并且不衔接的,这样就形成了学制中的双轨制,一轨是中下层阶级子弟的普及教育体系,一轨是从家庭教育开始,为有产阶级子弟而设的学校体系。 11、综合中学运动:20世纪以来,在民主社会的背景下和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中,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下,欧美各国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制度和机构的运动。基本精神是反对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双轨制,强调中等教育的民主化。 12、统一学校:1919年法国出现。一种面对所有人开放的共同学校,要求平等、义务、免费的基础教育。初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相衔接,而高等学校的大门也向所有中学毕业生开放。 13、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伦敦、剑桥、牛津等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形式将大学推广到非全日制学校。 14、新大学运动: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19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了许多民办的城市学院,如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 15、英国11岁考试:在儿童11岁、六年级结束时举行的标准水平测试。水平测试共有三次,分别在二年级结束、六年级结束和九年级结束时举行。该系列考试旨在测试儿童在同龄人中的发展程度。 16、习明纳:起源于德国、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教学模式。具体含义是:在教授指导下,学生组成研究讨论小组,定期集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教学活动。 17、儿童研究运动: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强调以儿童为对象进行身体健康、智力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各方面的系列研究,从而科学地解释儿童的心理及教育等问题,揭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18、德国的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 20、哈勒大学:1694年在德国创办,坚持大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把自然科学引入到大学研究中,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近代学制的产生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产物。陶行知在《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一文中指出:“一切制度都是时势的产物。学校制度亦不违反这原则。时势如此,学制不得不如此;时势如彼,学制不得不如彼。时势变迁,那应时势需求而来的学制亦不得不变迁。”[1](P421)近代中国学制的构建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一)清末中国传统教育腐朽衰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开始丧失独立的地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已走向穷途末路的清末,传统教育面临种种危机。 从教育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看,首先表现在科举制度弊病丛生。因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末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舞弊现象已经空疏僵化。科举制度腐败不堪,舞弊成风,请托行贿、冒名顶替屡禁不绝,加上八股取士,致使不学无术之徒充斥晚清士林。康有为描述说:“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但八股精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2](P269)科举制度已严重抹杀了广大士子的思维,禁锢了受教育者的心智。 第二,官学教育名存实亡。清末官学教学内容空疏无用,学风陈腐,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如最高学府国子监“已无管理制度,学堂丧乱……学生入监读书,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个进身做官的资格,毫无读书求学的渴望,他们常是口衔烟袋,手捧茶杯,东游西荡。学校已是案位空闲,书声无闻。” [3](P228)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徒有虚名,不过是科举的装饰品。严复在《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中指出“自学校之弊既极,所谓教授训导者,每岁

(完整)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推荐文档

四.名词解释与简答 1.斯巴达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坚韧不拔的战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 ——教育阶段,①优选婴儿,只有部落长老认为健康的儿童可养育; ②“儿童督导”教育:七岁后,开始在专门机构家受教育;在公共教育机 构中过艰苦生活;强调集体性的养成,不允许有任何个人意志;③青丁“艾弗比”(青年军事训练团)教育:十八岁后,接受直接由军事首领组织的为期两年的强化军事训练,并进行“秘密服役”。 ——评价:斯巴达教育没有给智育留下余地,他们几乎拒绝一切文化知识,甚至连基本的读写都拒之门外,造成了整民族的素质低下。这种封闭的状态最终导致了斯巴达城邦的衰落。 2. 雅典教育 ——教育目的:造就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阶段:①新生婴儿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②六岁前接受家庭教育,六岁后,女孩由母亲教育,男孩则由“教仆”进入音乐学校,接受专门教育;③十三岁起,在体操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包括“五项竞技”;十六岁后,少数人进入体育馆接受专门教育;④十八岁后,接受艾弗比军事训练——评价:雅典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后世的自由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3. 智者学派 ——智者:原来泛指有智、有才之人,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们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的人,因此,可以把智者视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的特点: (1)哲学上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2)论辩术、文法和修辞学方面的研究与建树;(3)以教书为职业并收取学费;(4)重视实际利益及个人主义倾向。 ——智者的贡献: (1)关心社会政治和人的道德问题。促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和社会的变化;(2)是一批真正意义的教师; (3)智者们之力于文法、修辞和逻辑的研究和教学,使这门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4.产婆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中,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传授现成的真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误会,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产婆术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构成,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的追求和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产婆术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但这种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是进行对话,其结果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外国教育史00945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 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主题:伦理道德 “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 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 《理想国》《法律篇》 认为学习即回忆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 《伦理学》《政治学》 灵魂论与教育 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 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 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 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 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 昆体良(35-100)罗马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着作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 《忏悔录》 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 拉伯雷(1493-1553) 法国 《巨人传》 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 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 1、国家掌权 2、实施强迫义务教育 3、建立包含初等、中等、高等国家教育体系 加尔文(1509-1564)法国 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 洛克(1632-1704)英国 《教育漫画》 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 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

绅士教育内容: 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 智育: 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 《教育论》 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 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 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 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无神论者 鉴于教育的影响,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狄德罗(1713-1784)法国 否认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 为俄国拟定《俄罗斯大学计划》 同拉夏洛泰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拉夏洛泰(1701-1785)法国 《论国民教育》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同狄德罗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康多塞(1734-1794)法国 《康多塞方案》1792年提出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 雷佩尔提(1758-1794)法国 《雷佩尔提方案》 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 目的:把儿童培养成身体健康、热爱劳动、遵守法律、具有文化知识的共和国公民。 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灌输,科学知识传授,劳动技能获得。 洪堡(1767-1835)德国 筹建柏林大学德国教育部长 19世纪初德国教育的推动者 这一时期,以费希特为首的教育家倡导“教学与研究统一”、“教与学的自由”。 教育方法上以“习明纳尔”为主

外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赫尔巴特 统觉理论: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中;如果它有足够的强度能唤起意识阈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 教学理论:一、教学进程理论 第十三章福禄培尔 一、论教育的基本原理(简答):统一的原则顺应自然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创造的原则 二、福禄培尔恩物满足三个条件: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2、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3、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三、历史贡献:在幼儿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幼儿园,并在长期的幼儿教育时间中摸索、总结出一套教育幼儿的新方法,建立起近代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19世纪后半期乃至20世纪初期,他的幼儿教育方法一直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各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幼儿教育。福禄培尔的影响超出了学前教育范围。他对儿童积极主动活动的重视,对游戏的教育意义的强调,对手工教育的推崇以及对于家庭、社区和儿童集体在儿童教育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评价,不近为后来许多教育思想家所肯定和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小学乃至中学课程的设置。 第十四章 德国教育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特色:首先,拥有充分的办学自自主权。教师与学生享有研究与学习的自由,即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其次,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艺术精湛的教授到校任教,切实提高柏林大学的教学质量与学术声望。再次,重视柏林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影响: 第斯多惠: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法国教育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教育机构:帝国大学 《费里法》三大原则: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 英国教育斯宾塞《教育论》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为实现此目的,应切实适应社会生活与生产的需要。 五种类型的课程1、生理学与解剖学2、逻辑学、数学、力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3、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4、历史5、文学、艺术 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2、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与历史上人类的教育相一致3、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

外国教育史重点整理

一、古典时代得教育(斯巴达、雅典):以斯巴达与雅典为代表得城邦时代 二、斯巴达得教育 (1)教育背景(军事化得农业国家;由严重对立得三个社会阶层构成得国家) (2)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3)实行严格得体检制度,以保证体质上得优越性。 (4)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得教育。7岁—18岁男子进入教育机构,主要学习“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并接受严酷得训练。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得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年满20岁得公民子弟在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5)重视女子教育。 (6)斯巴达人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而不关注文化知识得学习 (7)教育目得在于培养体格强壮得战士 三、雅典得教育 (1)民主化得商业社会 (2)高度重视教育,盛行私人办学 (3)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游泳、舞蹈、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与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属于预备公民阶段。20岁,经过一定得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获得完全得政治权利。 (4)雅典教育得目得在于培养身心与谐发展得能履行公民职责得人. 请思考: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得差异表现为哪些方面? 四、西方三杰——-柏拉图得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国家管理(①国家控制教育,公养公育,培育人才. 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得长官. ③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与军人)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1.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进步主义教育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的。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欧洲的“新学校”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至1918年)、成型(1918-1929)、转折(1929-1943年)和衰落(1944-1957年)。 兴起:19世纪末,帕克先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赖斯则大力揭露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变革的关心。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如约翰逊创办有机教育学校,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沃特创立葛雷制等等。 成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公立教育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的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实验新方法。普及进步教育思想的时机已经成熟。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后改称为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20年,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或纲领。1924年,协会创

最新外国教育史考研要点总结

外国教育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无阶级性、无等级性,教育权利平等。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单一、简单)。 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②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③教育具有象征性。④以个别教学为主,有利于因材施教。⑤体罚盛行。⑥出现了专科教育的萌芽(专科指专门学科)。 3.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教育大众化。③教育科学化。④班级授课制成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⑤终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 ①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②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及等级性。 ③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 ④与教育内容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 ⑤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育具有象征性。 ⑦其他文化都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断层,唯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二、古希腊的教育 1.雅典和斯巴达教育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重视教育,肯定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进入一个青年军事训练团体进行军事训练。 (2)不同点: ①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斯巴达,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遵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雅典,国家对教育采取放任政策,私人教育盛行。 ②培养目标不同。 斯巴达,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训练。(其目的是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另一目的是,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防守本土的职责。) 雅典,培养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③雅典不重视女子教育。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

外国教育史重点范文

外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学校:泥板书舍(巴比伦) 法国考古学家帕拉在幼发拉底河畔南部一个叫马里城的地方挖掘出一所约公元前2100年的学校遗址。在公元前2100年,学校已开始成为一种世俗教育机构。 2、古代埃及学校的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3、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的特点:1、目的是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 2、国家控制教育,实行严格的体检制度 3、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4、注重道德训练,不重视智商 5、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这一阶段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 2、私人办学 3、全面和谐的教育(对后世影响最大) 3、智者: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的人;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以及有治国能力的人;后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4、智者的贡献:1、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这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智者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扩 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3、智者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教育内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 —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观: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 ②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

③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 ④第一次提出以考试做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 ⑤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 ⑥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 ⑦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消极:①《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 ②它拒绝变革,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4、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性 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 1、古罗马三个阶段的教育体制: 1、共和早期,家庭教育,目标是培养农夫、军人 2、共和后期,私立学校,演说家、政治家 3、帝国时期,国立学校,忠诚的官吏和顺民 2、昆体良的主要教育思想 著作:《雄辩术原理》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系统著作 他强调以下观点: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他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1培养雄辩家、政治家; 2教育适应天性,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3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4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5重视学前教育 教育理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启发诱导,并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对教师的要求。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教会教育机构: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1、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成为专门的职业;2、新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三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 三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教育学考研的外国教育史古罗马教育的复习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这些考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1.共和前期:主要是家庭教育,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2.共和后期:主要特点是培养优秀公民和接触的演说家为目的,学校主要包括(1)罗马小学;(2)文法学校,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3)修辞学校,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培养目的是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增强;教师地位提高,由国家委派;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2)雄辩家的素质: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3)雄辩家的培养方法:模拟演说、多诵文学精品、写作练习、法庭的实际观摩等;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门着作;(1)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最高德行的演说家;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2)论演说家的培养:认为培养演说家应经过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和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3)论早期教育: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尽量早教,要进行快乐地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4)论学校教育的优势: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①学校教育不会使孩子产生自命不凡、唯我独尊的状态,也不会使孩子感觉到孤独和隔离;②在学校里可以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性,养成

外国教育史重点整理

一、古典时代的教育(斯巴达、雅典):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的城邦时代 二、斯巴达的教育 (1)教育背景(军事化的农业国家;由严重对立的三个社会阶层构成的国家) (2)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3)实行严格的体检制度,以保证体质上的优越性。 (4)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7岁-18岁男子进入教育机构,主要学习“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并接受严酷的训练。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在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5)重视女子教育。 (6)斯巴达人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而不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 (7)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 三、雅典的教育 (1)民主化的商业社会 (2)高度重视教育,盛行私人办学 (3)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游泳、舞蹈、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属于预备公民阶段。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获得完全的政治权利。 (4)雅典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请思考: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差异表现为哪些方面? 四、西方三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国家管理(①国家控制教育,公养公育,培育人才。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