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宗教的最佳面貌

宗教的最佳面貌

宗教的最佳面貌

——解读《人的宗教》

傅佩荣

“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认识其信仰;正如要明白一个人的真相,不能不知道他相信什么一样。基于此一理念,史密斯教授所著《人的宗教》一书,从世界各大宗教出发,试图全面而深入地发掘人性的奥秘。

在书中,史密斯依序谈到了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与原始宗教。这八派宗教在漫长的年代中,所启发的善行固然使人景仰,但是假宗教之名而犯下的错误、不义与罪恶,其数量之多与情节之严重,同样令人发指。史密斯的写作策略很清楚,就是要展现宗教的最佳面貌。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是环绕着宗教所引发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促使人性趋于完美的力量。

休斯顿·史密斯著《人的宗教》

人性若要趋于完美,就须解除其限制、厘清其定位,并且安顿其过程。人性原本不完美,人生苦多于乐,最后又难免于死亡。那么,人性的潜在能力究竟是神还是魔?要如何使个人定位得恰到好处?

落实在具体人生中,应该怎么活出意义?本书所强调的“价值”,正

是为了答复这一类重大问题所提供的智慧索引。我们可以从3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宗教提醒人类:生命取向要高。取向是指目标而言,宗教无不涉及超越的力量或境界,其目标在于使人与此超越者建立关系。本书多次引述一句话:“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以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信仰的超越态度。

其次,宗教不离修行,因此生命体验要深。印度教的“瑜伽”包括身心的操练与实际的作为,在此提供了完整的参考架构,就是“知的、爱的、业的、修的”这4种瑜伽。顾名思义,这4条路径是指智慧、情感、工作与苦修。只要运用合宜,都可以助人觅得真我,不再迷失于大梵之外。

进而言之,不论采行何种修行法门,“回归自我”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这正是“退出与复返”的标准历程。以佛陀为例,他在森林中独自苦修6年,悟道后投入世间弘法45年;这个期间仍然按时“退出”,就是每年有3个月雨季的休息与冥想;在积极传教时,每日亦有3次退到静处沉思。惟其能够退出,在复返时才有源源不绝的活力与动力。宗教人物的充电是接上超越界或绝对界的,其经验之深刻只能以“神秘经验”来描摹。这种经验的特征之一是忘我或契合。

第三点,宗教鼓励我们活在世间时,生命能量要强。生命能量是指积极而乐观地行善爱人。宗教徒的爱的最大特色,就是无私而普遍。其中道理很简单。依穆斯林的说法,人应该只向神顺服,一旦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摆脱世间一切局限,帝王将相与贩夫走卒并无差异,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可以博爱众人。

耶稣主张“要爱你的邻人”,那么“邻人”是谁?不是专指我们熟识的亲戚或朋友,也未必是指我们的同乡或同胞,而是指所有“碰巧出现在我身边,并且需要我帮助的人”。为什么应该爱这样的邻人?原因有二:一是人人皆是神之子女;二是信徒本身充满爱心。我们谈到宗教的社会效应时,最常听见的说法是“劝人为善”。这是宗教的必然结果,但并非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目标在于上契超越者(神、力量或境界),以求得个体生命之解脱。行善爱人不论成绩如何,只能诉诸机缘。这是基督教中的新教所坚持的“因信称义”原则,足以说明信仰的单纯性。惟其有单纯的源头,才能因应繁杂的事象,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是此意。

阅读本书,还能获得充分的资讯与资源。史密斯不谈宗教史,但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却叙述得十分生动;他承认自己的论述未达到全盘与平衡,但是却称得上丰富与精彩;他无意于比较各大宗教,但是行文中随处引用不同教派的事例与格言来互相印证,使读者自然体会到宗教的“价值”是相通的,宗教的“最佳面貌”是神似的。

我国读者看到儒家与道家的部分,也许会觉得意犹未尽,这是因为“宗教”的严整形式并非孔子与老子所在意,更不是他们立说的目的。史密斯教授谈到儒家时,为“宗教”一词提出最宽泛的定义:“环绕着一群人的终极关怀所编织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能脱离传统的祖先崇拜与人际之间的礼仪。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如何信,以及如何以行动去实践信仰,由此转化自己的生命,成为博爱众人的君子。孔子对祭礼的重视,并不止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更及于“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这种“每饭必祭”的作法,较之于其他宗教的规矩也不遑多让。以宗教角度来理解儒家与道家,在西方是习以为常,在我们自己也不妨重新温习一遍,或许能有新的领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