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指南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指南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指南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指南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指南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你们在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后返校学习!经过了愉快祥和的春节,相信大家的身心得到了极大地休息和充电,必将精力充沛的投入崭新的学期,英文有谚: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为了帮助你了解本学期《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尽快适应新学期的英语学习,老师特向你们作以下介绍: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描述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主课程之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规定:“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是从事翻译、教学、外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要。具体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步了解我国的翻译简史,熟知中外基本的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

2.初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培养一定的语言概括对比能力和语言对比意识。

3.基本掌握英汉互译的能力,较熟练地进行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原文的翻译,达到“忠实、通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到文字的优美。达到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要求。

4.通过翻译理论学习以及较大量翻译实践增进对汉英两种语言的了解,提高原语和译言的应用水平。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既涉及两种语言知识,同时又与各种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它用一种语言(译语)把另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翻译课要讲授有关理论和技巧,但理论和技巧又要用来指导实践,实践是第一位的,翻译能力的提高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

本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步进行,紧密联系。同时,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一起讲授,交错或同步实践。授课、练习、讲评三步构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1.翻译及其理论的发展

2.翻译的目的、标准和条件

3.词法翻译(包括对等译法、抽象译法、省略译法、合词译法、转性译法等)

4.句法翻译(包括换序译法、断句译法、转句译法、合句/缩句译法、转态/正反译法等)

5.辞格与翻译

6.文体的翻译

四、课程安排

1. 授课安排

本课程自第3周起开课,第16周结课,每周上课2次,每次2学时。具体的上课时间、地点请同学们参照教务处下发的2012年春季学期课程表。

2. 先修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等

后续课程:《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等

3. 复习课

本课程最后2学时为复习课。如果需要,同学们可以联系老师安排额外的复习时间,老师会尽力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五、教学内容指南

六、教材及参考学习资源

1. 教材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第3版)》主要内容简介:冯庆华教授所著的《实用翻译教程》是一部非常实用的翻译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具一格。该教材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以往的翻译教材一般都单一地从一个侧面来展开讨论,而该教材从语言、文体、修辞这三个方面立体地讨论翻译方法;以往的翻译教材一般把翻译实践部分安排在全书的附录中,而该教材把翻译练习部分提到与翻译理论部分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安排;该教材在实践篇里一改传统的部署,精心安排了新颖而又富有实效的多种译本比较、译者风格研究、比较文学与翻译、回译与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以及文体与翻译等翻译欣赏与实践的方法;在附录里安排了《红楼梦》诗词与章回目录英译比较、《邓小平文选》中英文目录以及课余学习和翻译自学的推荐书目,这对大学师生和翻译自学者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该教材既适合大专院校的师生,也适合广大自学者使用。

2.参考书:《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日期:1994年06月,是一本实用性强的翻译理论专著。对于翻译理论的重大问题,如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性质及可译性等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本书总结了笔者数十年翻译工作和翻译教学的经验,列举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上升到理论。本书论点与实际紧密结合,可直接用于指导翻译实践。

七、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与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帮助老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帮助同学们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法,它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是对同学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同学们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在于激励学习,帮助同学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考核使同学们从被动接受考核转变成为考核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形成性考核满分为100分,在期末总评成绩中占40%的比例,具体包含以下各项:

1. 出勤40分。为了敦促同学们按时出勤,本学期会考勤17次。如果你旷课、请假、迟到和早退,每次会相应的从40分中扣除3分、2分、1分。

2. 作业成绩50分,作业要求同学们完成5次书面作业,每次作业会根据评分标准给出为10、8、6、4、2,没有及时上交的按零分计。我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若有抄袭作业现象,双方作业也均以零分计,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作

业。

3. 综合表现为10分,综合表现分以同学们的课堂纪律、课堂笔记以及参与课堂活动情况为基准。

终结性考核是指在完成一学期学习后的期末闭卷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终结性考核在我们的期末总评成绩中占60%的比例。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八、结束语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同学们基本了解了英语听力的学习方法及策略,也逐渐适应了练习多,知识量大的课堂。希望同学们继续坚持新学期的那种良好的学习状态,继续克服懒惰和懈怠的思想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翻译》的学习过程中来。英语有谚:A good head and an industrious hand are worth gold in any land. (聪明脑袋勤劳手,走遍天下贵如金)。所以我要求你们好好锻炼身体,加强营养,正如谚语A good healthy body is worth more a crown in gold. (健康的身体贵于黄金铸成的皇冠)。

最后,祝愿同学们新学期学业进步、生活愉快!

新课程学习指导答案

新课程学习指导答案 《新课程学习指导》(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部分参考答案 第1单元方程 综合训练1 五、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设甲队平均每天修X千米。10(X+2.2)=50 ;X=2.8 2、设徒弟装订X本。1.5X+X=860 ;X=344 ;1.5X=516 3、设骆驼的寿命是X年。3X-5=100 ;X=35 拓展训练营:1、设这棵大树的周长是X米。 4X+0.8=10 ;X=2.3 1、设原来足球训练小组有X人,足球训练小组是2X 2X-10=X+10 X=20 2X=40 综合训练2 六、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设这条公路X天修完。(2.2+1.8)X=80,X=20 2、设二班平均每人植树X棵。64×12-65X=53,X=11 2、设剩下的路程至少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85×4+3X=625,X=95。4、设小明今年X岁,爸爸4X岁。 3、4X+X=35,X=7 4X=28 拓展训练营:设每张电脑桌的价格是X元,每台电脑的价钱是12X元。12X+2X=3500;X=250;12X=3000 第一单元自我检查 六、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设科技书有X本。2X+10=400,X=195 2、设女同学有X人,男同学有1.4X 。1.4X+X=48,X=20,X=28

3、训练足球的价钱是X元,比赛用的足球的价钱是3X元 3X-X=76;X=38;3X=114 4、设X小时后小轿车就追上大客车。100X-80X=80×0.75,X=3 第2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综合训练1 五、解决问题:4、6×2+5×2+4×4+8=46(厘米) 5、5×4+3×4=32(平方分米) 拓展训练营:1、6×6×4=144(平方分米) 2、横截面的边长:16÷4÷2=2(分米) 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8×2×4+2×2×2=72(平方分米) 综合训练2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毫升),2、(升),3、(毫升),4、(立方厘米),5、(毫升),6、(立方厘米),7、(升)。 拓展训练营:1、(√),2、(×),3、(√),4、(×)。 综合训练3 三、解决问题:1、15000÷500=30(瓶);2、5×5×5=125(立方厘米);3、4×2×0.4=3.2(立方米),5÷1.8≈2.78(立方米), 因为3.2>2.78,所以运一次不能装满沙池。 4、(1)铁丝的长度:(12+8+5)×4=100(厘米) (2)需要用纸的面积:(12×8+12×5+8×5)×2=392(平方厘米)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12×8×5=480(立方厘米) 5、20÷4=5(米) 6、(1)游泳池占地面积:50×25=1250(平方米) (2)游泳池的容积:50×25×2.8=3500(立方米) (3)需要注水的体积:50×25×1.6=2000(立方米)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 周2) ●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 功率计算。 ●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 电动机为Y 系列,转速选1000rpm ,1500,3000rpm 。 ● 传动方案:V 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足:21)35.1~3.1(i i ●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 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 20毫米以上。 ●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 超过50~60mm 。具体参看P30表4-2。 ●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0.001mm 。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 ,d1,d2,a ,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 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 仔细阅读第4章减速器结构,根据齿轮有关参数,填写表4-1。 ● 注意:表中83025.0≥+=a δ 表示如果83025.0<+=a δ就取:8=δmm 。 ● 注意,螺纹应选标准直径系列,不同的螺栓对应不同的扳手空间。 五、装配草图第一阶段(第一周5~第二周1): 1)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顺序画图和计算。 2) 仔细阅读《课程设计》第5章。准备一张大的白纸(做草图用)。 3) 参照P34的步骤,按1:1比例绘制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草图(图5-2),相关尺寸严 格按要求选取。其中:)12~8(212+++≥C C l δ太大,可取:)5~3(212+++=C C l δ。 4) 由于齿轮速度较低,轴承的润滑一律采用脂润滑,3?按图5-3b 选取。 5) δ>?2 6) 按纯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直径应满足《课程设计》P112表14-28要求,长度仅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2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01】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1-12-22 一、填空题: 1、数学在提高人的()、()、()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的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和()四个方面。 6、()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 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2、《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 三、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 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创造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6、数与代数 7、第二 8、开放、多样化 二、单选题:

学习指南手册学习方法

学习指南手册学习方法 一、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的基本功,聪明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通过较高的效率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例如:(1)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精神饱满,情绪平静)。 (2)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为什么而学习)。 (3)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切勿马虎应付、囫囵吞枣)。 (4)提高上课听课效果(力求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消化内容,以节省课余时间)。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作业检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6)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7)善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 (8)要下苦功夫,保证学习时间,制订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9)要经常进行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知识的掌握需要重复),等等。 二、怎样提高听课质量? (1)做好课前预习,在看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上课时应特别留意这一部分。 (2)做好上课的准备:拿出课本、笔记本、笔。无关的东西不要摆在课桌上。 (3)注意力集中,不要神游、打瞌睡、做小动作等。要眼、耳、脑、手并用(即: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手记录),力争思维跟着老师所讲内容转,积极思考,不要被动接受信息。 (4)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回想上课所讲的内容,看看自己记住和掌握了多少,不要一下课就将上课内容丢在一边。 三、怎样防止上课打瞌睡? (1)保证晚上睡眠时间,不要熬夜或玩得太累。 (2)上课时,要坐端正,不要趴在桌面上。 (3)注意力要集中,积极思考,不要让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4)提醒自己,上课打瞌睡是违反课堂纪律并且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要用意志去克服,想一想"悬梁刺股"的故事。 (5)实在很困时,自觉在座位上站一会儿或做一些小运动(比如转一转头,揉一揉眼),下课休息时走动走动。 四、作业不会做怎么办? 独立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的本份。如果在听了课看了课本和笔记后仍不会做作业,则可以问老师,问同学,也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作业,通过参考别人的作业,启发自己,打开思路,以找到自己为什么不会做的原因。但千万不能去抄别人的作业,那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也会因此害了自己。 五、怎样克服"偏科"现象? "偏科"现象在学生中经常会出现,这是因为不了解专业学习组合结构而产生的狭隘观念,应注意克服。 首先,应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各学科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例如,英语、数学学不好,电脑学习就很困难。其次,学知识不能仅从兴趣、情绪出发,甚至持"挑肥拣瘦"的态度。科学知识并不因为你不感兴趣而失去效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设计制作作品”

关于举办全市第二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设计制作作品”评选活动的通知淄教教服字[2008]9号 各区县教育(教体)局、高新区地事局,局属各高中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加强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展示我市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创新成果,提高师生自身设计制作水平,发挥优秀作品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中的启迪、示范作用,推动和交流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依据“课标”精神和课程教学需要,经研究,决定继续举办全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设计制作作品”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人员 全市普通高中实验教师、通用技术及相邻学科教师及高中在校学生。 二、参赛作品的基本要求 1、作品以我市选用的通用技术必修和选修模块现行教材内容为参照。 2、作品类型以服务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模型、实物或演示教具等为主。作品应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符合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能说明某个教学原理或服务于某个教学环节。 3、作品可以在借鉴成熟技术产品的基础上,应充分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经参赛者自主选题、

自己设计制作。作品应构思新颍、符合创新理念,有实用价值,使用技术合理。 4、作品应力求结构简洁、工艺简单,选材容易,成本低廉,耗时适当,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5、作品应能较好地体现工程设计原则,能较好地体现人、物、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 6、鼓励以选修模块为题材的作品和跨学科领域的智能作品参赛。 7、必须附有作品《设计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在《设计说明书》中,要简要说明发现和确定问题的过程、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的论证,说明制作过程中工艺难点的突破,并附有详细的技术图样,如属智能类作品应提供软件设计框图和主要源代码。在《产品说明书》中,要对产品的特点、性能、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作简要说明。《设计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要求资料完整准确、文字简练、文档书写规范。 8、作品应注明设计制作人,如系多人集体创作,请注明第1、第2创作人。 三、作品报送要求 1、市属高中及区县重点高中至少报送教师作品一件,学生作品数量不作限制。 2、作品以学校为单位逐级报送市教育服务中心,每件作品同时填报《通用技术设计制作作品参评表》(见附件)一份,作品报送截止到9月15日。 四、评比表彰

光学课程学习指导

《光学》课程学习指导 第二篇 波动光学 基本知识 在经典物理的范畴内,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其传播规律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由于光也是波,所以描述波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光波,其存在干涉和衍射等现象;但光波与一般的机械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其传播不需要任何媒质(虽然光波和媒质存在相互作用),其次光波其传播的量是电矢量和磁矢量,是矢量波(在光波中,由于引起人的视觉效果的主要是电矢量,所以,在光学中,一般只分析电矢量,而且将其近似看成是标量波来处理)。 1、 平面波、球面波、定态波的概念 平面波、球面波是依据其波面(等位相面)的形 状来划分的。 定态波: (1)空间各点的扰动是同频率的简谐振荡(频率与位相相同); (2)波场中各点扰动的振幅不随时间变化,在空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振幅分布。 定态平面波:(1)振幅A(P)是常数,它与场点坐标无关; (2 ) 位 相 ) (p ?是直角坐标的线性函 数, nz my lx p ++=)(?(其中n m l ,,是常数,是波矢在空间三个 直角坐标轴上的分量)。 定态球面波:(1)振幅A(P)反比于场点到源点的距离, r a p A /)(=; ( 2 ) 位 相 ) (p ?的分布形式为 00)(???+=+?=kr p ,其中k 为波矢,为波场P 点相对于源点的位置矢径, 0?-为初位相(用正位相表示位相的落后)。 2、复振幅、(相对)强度 复振幅的定义:)](exp[)](exp[)(~ 0P i A i A P U ??=+?=, 其中 )(P ?为P 点的位相; 共轭波的复振幅:)](exp[)](exp[)(~0P i A i A P U ??-=+?-= 平面波的复振幅:)](exp[)(~ 0?+++=z k y k x k i A P U z y x ; 球面波的复振幅:)](exp[)(~ 0?+=kr i r a P U ; (相对)强度:2 )]([)(~)(~)(P A P U P U P I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 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 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 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 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 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 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设汁任务I神服文现礴足列施的罐本原现-T星本T艺劭怦的即是I-二选揮执行机构亍■ 绘制机构运功祁画I_ 黴新瓦标詡示直图I一匹苻机狷矗尺可金豕迄功学设审一I绘制机购运动简圏I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If进行评价比较优选I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依据, 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 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 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 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二: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安徽大学学生学习指导手册

安徽大学学生学习指导手册 一、前言 为了方便学生在校学习,根据安徽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文件的精神和有关内容,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整理和编印了安徽大学学生学习指导手册。本手册是学校有关文件的摘录和整理,基本涵盖了学生从入学注册到毕业离校过程中参与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学制 我校从2000年开始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标准四年制本科学生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艺术学院实行学年学分制,其学制为四年。 三、入学 (一)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本人身份证,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二)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生所在院系请假,提供请假理由及相关证明材料,院系根据学校规定将请假学生名单报招生办,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后逾期两周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三)新生入学后,学校在新生报到之日起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发给学生证。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四)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由本人申请,所在院(系)和教务处签署意见,经分管校长批准,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发给证明。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医疗费用等均由学生自理,不享受本校在籍学生的一切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四、注册 (一)在校学生应当于每个学年、学期开学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学校财务部门缴纳学费,并持学生证和收费凭证到院系教学办公室办理注册手续,方能取得该学期学籍。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二)不能按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须提交报告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所在地政府证明、病假附医院证明)办理请假或推迟手续,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两周以上未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 (一)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规划性文件,是毕业审核和学位审核的首要依据。我校培养方案中规定每个专业的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60学分,教学进程表分成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各模块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具体学分分配详见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 (二)教学进程表由课程和实践教育部分组成,课程代码的含义见下表:

高中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高中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 (二)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1.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3.万维网、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三)信息的加工 1.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字处理软件。 2.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3.M i c r o s o f t P o w e r P o i n 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4.分辨率、位图、矢量图、颜色、图形、图像的概念。 5.B M P、T I F F、G I F、J P G等文件格式的特点。要求:在熟练运用W i n do w s X P系统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加工处理信息。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数字化生活的各种体现方式。 2.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信息安全,病毒防治。 4.网络文化,信息免疫。要求:理解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信息技术能力 (一)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1.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 2.电子邮件的收发、地址构成和特点。 3.能用Q Q、M S N等信息交流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要求:了解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能运用电子邮件、QQ、博客、微博等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 1.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和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媒体的基本特性、数据格式、使用方法和应用特点。 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4.掌握对声音、图像、动画及视频的加工和处理。要求:熟悉常用软硬件的安装与使用,能运用相关软件对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网络技术基础 1.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的组成与分类,网络协议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 3. 理解 Internet、TCP / IP 协议、IP 地址和域名,了解 ISO / OSI 参考模型。 4. 互联网常见服务,理解 DNS、电子邮件系统、文件传输、远程登

《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指导资料(精)

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编写:朱丹 适用专业:护理 适用层次:本科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04年1月

《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供护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使用) 编稿:朱丹、李晓玲、张强 审稿:朱丹 审批: 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护理研究》(肖顺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护理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学生。 第一部分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一、课程的学习目的: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已成为衡量护理教育及护理实践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研究与创新是较高层次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利今后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科研工作、运用护理科研的成果指导临床工作、通过研究成果来发展、丰富学科理论、探讨临床护理新技术,最终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学术水平的目的。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教材由十四章内容组成。概论、研究步骤与内容概述、确立研究问题、文献的查询与利用、科研设计、影响科研质量的有关因素、定性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研究工具性能的测定、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护理论文的撰写、如何评价学术论文、护理科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与评价、护理科研管理。课程总学时数29学时,学生应具备的前期基础课程包括卫生统计学及内、外、妇、儿、五官、精神、社区等各门护理临床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掌握护理科研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学会文献查阅和护理科研设计、实施、评价的基本方法,熟悉护理论文及科研课题的整理和书写要求,并具备一定的护理科研管理知识。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三、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4、“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

课程教学指导书(运作管理)

课程教学指导书 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 教材:《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丁慧平、俞明南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参考书:《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生产与运作管理》武振业、周国华等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1.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3.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生产运作过程和 生产运作系统)。 4.熟悉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区别。 5.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发展过程及新特征。 思考题:P16第3、4、5题 第二章生产运营战略与竞争力

1.熟悉企业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之间的关系。 2.掌握生产运营战略的概念及其涉及的十个方面的决策。 3.了解生产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熟悉运营战略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 4.掌握生产运营战略的竞争要素。 5.熟悉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生产运营战略。 思考题:P39第3、4题 第三章产品开发与设计 1.熟悉产品决策的影响因素。 2.熟悉新产品选择的评价方法。 3.熟悉产品战略的制定时关于产品寿命周期预测和产品进入和占有市场的时机分析。 4.掌握新产品开发设计的有关步骤并熟悉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 思考题:P58第1、3、8题 第四章生产工程选择与工艺流程设计 1.熟悉生产系统的类型、不同类型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对

竞争力的影响。 2.熟悉工艺流程设计的概念。 3.掌握影响工艺流程设计的因素并熟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4.熟悉工艺流程分析的内容。 5.熟悉服务生产过程的特点,服务生产系统的设计和选择。 6.了解服务生产流程图的内容。 思考题:P89第1、2、4、5题 第五、六章质量管理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掌握质量的内涵。 2.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与质量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 3.熟悉质量成本的含义及其构成。 4.了解质量管理理念,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和具体方法。 5.了解ISO9000系列标准并熟悉ISO9000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精品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题目: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教材从技术试验的定义分析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技术试验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几种技术试验的方法,阐述了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范例。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试验是人们为了寻求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对所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检验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试验在技术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技术创造的重要手段,是为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重要科学资料和各种数据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保证,所以本节课在全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后学习这一节的。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了技术试验以后,学会一种技术探究的好方法,从而为第三单元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的学习作好铺垫。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了解几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要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技术试验,会写简单的技术试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选择正确的技术试验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对待技术试验中的失败问题。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对待技术试验中的失败问题。 五、教学资源:纸张、钩码、支撑架等试验用品,赵州桥、九江长江大桥、悉尼港湾大桥等图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学习指导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学习指导 2003-5 一、注意理解和掌握OS的重要术语和概念 理解和掌握OS的重要术语和概念是学好OS课程的基础。例如应会论述以下OS的一些重要概念。 1、现代OS的四种特征 1) 并发(Concurrence)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仅能执行一道程序,故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替执行的。操作系统必须具各控制和管理各种并发活动的能力。 2) 共享(Sharing) 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有两种资源共享方式:1、当一个进程正在访问该资源时,其它欲访问该资源的进程必须等待,仅当该进程访问完并释放该资源后,才允许另一进程对该资源进行访问,称为互斥共享方式。2.允许在一段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对该资源进行访问。称为同时共享方式。 3) 虚拟(Virtual) 在操作系统中的所谓“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物理实体(前者)是实的,即实际存在的,而后者是虚的,是用户感觉上的东西。例如利用多道程序技术可以把一台物理上的CPU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CPU,也称为虚处理机。 4) 异步性(Asynchronism)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进程的执行并非“一气呵成”,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内存中的每个进程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总共需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都是不可预知的。很可能是先进入内存的作业由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后完成,而后进入内存的作业先完成。 2、进程的五种基本特征 1) 动态性 进程是进程实体的执行过程,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动态性表现为:“它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资源缺乏而阻塞,因资源满足而被唤醒,由撤消而消亡”。 因此,进程具有生命期。 2) 并发性 指多个进程实体,同存于内存中,让它们公平的竞争CPU资源,使CPU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轮流的执行多个程序。宏观上产生在单处理机上同时运行多个程序的效果。 3) 独立性 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凡未建立进程的程序,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加运行。 4) 异步性 指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或者说,进程按异步方式运行。 正是这一特征,将导致程序执行的不可再现性。因此,在OS中必须采取某种措施来保证各程序之间能协调运行。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实习指导书 主编: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七年八月

前言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个实习环节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发酵工艺参数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酒精、味精和酶制剂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作者力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系统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限于作者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4) (二)课程设计具体任务 (4)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一)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6) (二)酒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8) (三)味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0) (四)糖化酶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4) (五)其他参考选题 (15)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6) 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18) 六、参考资料 (19) 附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南 (20) 附二:课程设计报告样式与格式规范要求 (23)

全国新课程理论测验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课程理论测验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错 2: 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正确 3: 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错 4: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对 5: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错 6: 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 7: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8: 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错 9: 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正确 10: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对 1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错 12: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错 13: 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错 14: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15: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错 16: 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错 17: 出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刘、马等人的个人品质、素质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关系不大。错 18: 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错 1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对

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福州亭江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一、高中新课程与旧课程比较主要有什么新的特点 高中新课程总体框架的设计与旧课程相比有如下几个新的特点: 一是培养目标。新课程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目标上培育学生,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是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各学科采取模块化编写,课程设置注重时代、社会对学科的要求,在不失其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的前提下,增加其灵活性和适用性。新课程包括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模块,并形成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体系。 三是选课制度。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高中新课程出现了大量的选修课程。不同的学生可依据自己特长、兴趣需求,规划出个人三年发展课程。因此,选课制在高中新课程中是必然的产物,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必然出现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模式。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自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学分管理。新课程在教学评价上引入了学分制管理。每一位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完全相同,因此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同学们三年高中学习的基本要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是课程评价的关键之一。学分制评价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的标准。简单地说,一定课程对应一定的学分,修完一定的学分才能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 二、我们为什么要选课 1、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新课程各科采用模块化结构编写,模块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选修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同学们可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进行有机的组合,以满足自身的特长发展需要。 2、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正确地选课,对其终身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3、选课是为了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4、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学科模块说明及选课建议 高中课程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编写,课程丰富多彩,能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发展。由于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相协调,考虑到受资源条件的限制,考虑到应遵循的学习规律等因素,学校在课程编排上,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专科) 一、诊断的概念 诊断是指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所得到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判断,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常见症状与问诊——症状诊断学体格检查——体征——检体诊断学 实验室检查各种器械检查 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病人感到不适或痛苦的主观感受。 体征:是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能客观观察到的异常改变。 一、定义 问诊又称询问病史,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了解疾病的历史和现状而获取临床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也称为症状诊断。 二、问诊的重要性 三、问诊的方法和技巧限 四、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主诉是指病人感受最明显、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主诉也是病人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三)现病史 内容:起病情况主要症状的特点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 诊疗经过一般情况 (四)既往史 包括: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急慢性传染病、外伤手术史、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 (五)个人史 1、社会经历 2、职业及工作条件 3、习惯与嗜好 4、冶游史 5、吸毒史 (六)婚姻史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方健康情况。 (七)月经生育史(menstrual history,childbearing history)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LMP) 月经周期(天)或绝经年龄 (八)家族史 主要询问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 一、概述 发热定义: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的有效控制下,保持 相对恒定的正常范围以内,当某个人的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 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体温范围:※口测法(舌下):36.3—37.2℃腋测法(腋窝):36—37℃肛测法(直肠):36.5—37.7℃ 二、病因及分类 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为常见病因,占50—60%。 非感染性发热:非病原体物质引起的发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 内分泌型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体温的高低分为: 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超高热:>41℃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