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自己加以思考)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一习题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 帧定界功能 B电路管理功能

C 差错检测功能 D链路管理功能

2 对于信道比较可靠并且对通信实时性要求高的网络,采用()数据链路层服务比较合适。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B 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C 有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D 无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3 在数据链路层中,网络互联表现为()。

A,在电缆段之间复制比特流 B 在网段之间转发数据帧

C 在网络之间转发报文

D 连接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

4假设物理信道的传输成功率是95%,而平均一个网络层的分组需要10个数据链路层的帧来发送。如果数据链路层采用了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那么发送网络层分组的成功率是()。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

A 40%

B 60%

C 80% D95%

5 在可靠传输机制中,发送窗口的位置由窗口前沿和后沿的位置共同确定,经过一段时间,发送串口的后沿的变化情况可能为()。

I 原地不动 II 向前移动 III 向后移动

A I III

B I II

C II III

D 都有可能

6 以下哪种滑动窗口协议收到的分组一定是按序接受的()。

I 停止-等待协议 II 后退N帧协议 III 选择重传协议

A I III

B I II

C II III

D 都有可能

7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节点A(发送方)和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假定帧序号长度为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7.当A发送了编号为0,1,2,3这4个帧后,而B接收了这4个帧,但仅答应了0,1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1)______,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2)_____: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送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窗口的大小W(3)______2k-1;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后退N帧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发送窗口的大小W最大为(4)______。

(1)A 2 B 3 C 4 D 5

(2)A 1 B 2 C 3 D 4

(3)A<B>C≥D≤

(4)A 2k B 2k C 2k-1 D2

8 采用HDLC传输比特串0111 1111 1000 001,在比特填充后输出为()。

A 0111 1101 1100 0001

B 0101 1111 1100 0001

C 0111 1011 1100 0001

D 0111 1110 1100 0001

9 数据链路层提供给的3种基本服务不包括()。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B 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C 无确认的有链接服务

D 有确认的有链接服务

10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至少需要()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 4位

B 5位

C 6位

D 7位

11 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1,接收窗口为1是,相当于ARQ的()方式。

A 回退N帧ARQ

B 选择重传ARQ

C 停止-等待

D 连续ARQ

12 对于窗口大小为n的滑动窗口,最多可以有()帧已发送但没有确认。

A 0

B n-1

C n

D n/2

13 下列属于奇偶校验码特征的是()。

A 只能检查出奇数个比特错误

B 能查出长度任意一个比特的错误

C 比CRC校验可靠

D 可以检查偶数个比特的错误

14 下列关于循环冗余校验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 带r个校验位的多项式编码可以检测到所有长度小于或等于r的突发性错误

B 通信双方可以无需商定就直接使用多项式编码

C CRC校验可以使用硬件来完成

D 有一些特殊的多项式,因为其有很好的特性,而成为了国际标准

15 发送方准备发送的信息位为1101011011,采用CRC校验算法,生成多项式为G(x)=x4+x+1那么发出的校验位应该为()。

A 0110

B 1010

C 1001

D 1110

16 为了检测5比特的错误,编码的海明距离应该为()。

A 4

B 6

C 3

D 5

17 为了纠正2 比特的错误,编码的海明距离应该为()。

A 2

B 3

C 4 D5

18 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的控制。

A 发送方,接收方数据流量

B 接收方数据流量

C 发送方数据流量

D 链路上任意两节点间的数据流量

19 流量控制是为防止()所需要的。

A 位错误

B 发送方缓冲区溢出

C 接收方缓冲区溢出

D 接收方与发送方间冲突

20 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A 差错校验

B 帧序号

C ACK机制

D 超时机制

21 使用后退N帧协议,根据下图所示的滑动窗口状态(发送窗口大小为2,接收窗口大小为1),指出通信双方处于何种状态()。

发送方接收方窗口序号模式

A发送方发送完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受0号帧

B发送方发送完1号帧,接收方接收完0号帧

C发送方发送完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1号帧

D发送方发送完1号帧,接收方接受完1号帧

(提示:发送方阴影部分表示已经发送的帧,但是没有收到确认;接收方阴影部分表示期待接受的帧。)

22 假设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6号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2号帧的确认还没有返回,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 1

B 5 C 6 D 7

23 信道速率为4kbit/s,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t=20ms,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问帧长()才能使信道的利用率达到至少50%.

A 40bit

B 80bit

C 160bit

D 320bit

24 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

B 2n

C 2n-1

D 2n-1

25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 码分多路复用

C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D 频分多路复用

26 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信道,每个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复用技术成为()。

A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 码分多路复用

C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 频分多路复用

27 多路复用器的主要功能是()。

A 执行数/模转换

B 结合来自多条线路的传输

C 执行串/并转换

D 减少主机的通信处理强度

28 下列协议中,不会发生碰撞的是()。

A TDM

B ALOHA C CSMA DCSMA/CD

29 在以下几种CSMA协议中,()协议在监听到介质是空闲时仍可能不发送。

A 1-持续CSMA B非持续的CSMA

C p-持续 CSMA

D 以上都不是

30 根据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的是()。

A 网络传输速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

B 上层协议使用TCP的概率增加。

C 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的中继器数量。

D 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

54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0110011010,接收双方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中是否出错?如果传输没有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和CRC检验码的比特序列分别是什么?

55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56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57 有人指出:每一帧的结束处是一个标志字节,而下一帧的开始处又是另一个标志字节,这种做法是对空间的浪费。如果只使用一个标志字节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那么就可以省下一个字节。这种说法有错吗?

67 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3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it/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it/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it/s以太网交换机。

68 如图3-20所示,有5个站点分别连接在3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2个接口(1和2),初始时练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由以下各站点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请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中,并说明网桥的工作原理(注意:假设主机A到E的MAC 地址分别是MAC1到MAC5)。

A

D

LAN3

E

2

C

B

2

B2

1

B1

LAN2

LAN11

图3-20 网桥连接的网络

表3-7 数据表

发送的帧B1的转发表B2的转发表B1的处理B2的处理地址接口地址接口

A-->E

C-->B

D-->C

B-->A

一习题答案

1 解析:B。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即将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改进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从而向网络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点,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二进制比特流组织成数

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帧;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管理。这些功能对应为帧定界,差错检测,链路管理等功能。

2 解析: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器是指源机器向目标机器发送独立的帧,目标机器并不对这些帧进行确认。事先并不建立逻辑连接,事后也不用释放逻辑连接。若由于线路上有噪声而造成了某一帧丢失,则数据链路层并不会检测这样的丢帧现象,也不会恢复。当错误率很低的时候,这一类服务是非常适合的,这时恢复过程可以留给上面的各层来完成。这类服务对于实时通信也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实时通信中数据的迟到比数据损坏更加不好。

3 解析: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备(物理层设备)转变成一条逻辑的传输线路。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为帧,网络层的传输单元为报文,物理层的传输单元为比特,所以A,C都是错误的。而连接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工作是在网络层完成的。

4 解析:B。要成功发送一个网络层的分组,需要成功发送10个数据链路层帧。成功发送10个数据链路层帧的概率是(0.95)10 ≈0.598,即大约只有60%的成功率。

这个结论说明了在不可靠的信道上无确认的服务效率很低。为了提高可靠性应该引入有确认的服务。

5 解析:B。发送窗口的后沿的变化情况只能有两种:

1)原地不动(没有收到新的确认)。

2)向前移动(收到了新的确认)。

发送窗口不可能向后移动,因为不可能撤销已收到的确认。

6 解析: B。要使分组一定是按序接收的,接收窗口的大小为1才能满足,只有停止-等待协议与后退N帧协议的接收窗口大小为1。

7解析:

(1)发送窗口大小为7意味着发送方在没有收到确认之前可以连续发送7个帧,由于发送方A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3的4个帧,所以下一个帧将是编号为4的帧。

(2)接收窗口的大小也为7,当接收方收到了编号为0~3后,滑动窗口准备接受编号为4,5,6,7,0,1,2的帧,因此接收窗口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4.需要注意的是,在接收端只有收到的数据帧的发送信号落入接收窗口内,窗口就会前移一个位置,并不是说一定要等到应答,接收窗口才移动,应答其实影响的应该是发送窗口,发送方收到了应答后才滑动发生窗口(不少考生认为此题帧3和帧4没有应答,就不应该、、滑动,导致此题误选B)。(3)当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对于选择重传协议,为避免接收端向前移动窗口后,新的窗口与旧的窗口产生重叠,接收窗口的最大尺寸应该不超过序列号范围的一半(参考知识点扩展与深度总结),即W R≤2k-1。

(4)2k-1。

所以选(1)C(2)D(3)D(4)D

可能疑问点:帧序号的长度是3,而且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都不是1,说明应该是选择重传,但是,这样最大发送窗口不应该是4吗?怎么可能取到7?

解析:本题前面讲的应该是普通的滑动窗口机制,这个和带有滑动窗口协议的特殊滑动窗口机制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于普通的滑动窗口机制来说,不会考虑出错的情况,也就是这道题前面几问很有可能会出错(如确认帧丢失等),造成窗口重叠现象。而后面两问就开始考虑滑动窗口机制采用各种滑动窗口协议,而协议就应该考虑到所有可能出错的情况。前面应该讲过类似的知识,希望考生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8 解析: A 。HDLC数据帧以位模式0111 1110标识每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在帧数据中凡是出现了5个连续的位“1”的时候,就会在输出的位流中填充一个“0”。

9解析:C。连接时建立在确认机制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数据链路层没有无确认有连接的服

务。

10 解析: C。在后退N帧的协议中,帧号≥发送窗口+1,在题目中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帧号最小号码应该是32(从0开始,共33个)。因为25<33<26,所以至少需要6为的帧序号才能达到要求。

11 解析:C。概念题目。

12 解析:B。一方面,在连续ARQ协议中,必须发送窗口的大小≤窗口总数--1.例如,窗口总数为8个,编号为0~7假设这8个帧都已发出,下一轮又发出编号为0~7帧共8个帧,接收方将无法判断第二轮发的8个帧到底是重传帧还是新帧,因为它们的序号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对于回退N帧协议,发送窗口的大小可以达到(窗口总数--1)。因为它的接收窗口大小为1,所有的帧保证按序接收。所以对于窗口大小为n的滑动窗口,其发送窗口大小最大为n-1,即最多可以有n-1帧已发送但没有确认。

13 解析:A。奇偶校验的原理是通过增加冗余位来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保持为奇数个数或者偶数个的编码方法。它只能发现奇数个比特的错误。

14解析:B。在使用多项式编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预先商定一个生成多项式。发送方按照模2除法,得到校验码,在发送数据的时候把该校验码加在数据后面。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也需要根据同一个生成多项式来验证数据的正确性。所以发送方和接收方在通信前必须要商定一个生成多项式。

15 解析:D。首先根据生成多项式G(x)=x4+x+1得到CRC的校验码为10011,。然后利用短除法来计算校验码,具体流程如图3-21所示,最后余数为1110。

1100001010

10011 110101101100000

10011

10011

10011

00001

00000

00010

00000

00101

00000

01011

00000

10110

10011

01010

00000

10100

10011

01110

00000

1110

图3-21

16 解析:B。知识点讲解中详细讲解过了,检错d位,需要码距为d+1的编码方案。

17 解析:D。纠错d位,需要码距为2d+1的编码方案。

18 解析:C。流量控制就是要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使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19 解析:C。流量控制就是要控制发送方法送数据的速率,使接收方来得及接收,目的就是怕接收方缓冲区溢出。

20 解析:D。在一个有噪声的信道中,帧可能会被破坏,也可能完全丢失。这时候需要增加一个计时器,当发送方发送出一帧后,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该帧的确认在计时器到时之前到达发送方,则取消该计时器;否则如果在计时器到时,发送方还没有收到该帧的确认就再次发送该帧,这样就可以打破死锁。

21 解析:B。滑动窗口的本质是在任何时刻,发送方总是维持着一组序列号,分别对应于允许发送的帧,称这些帧落在发送窗口之内。发送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确认的帧。类似地,接收方也维持着一个接收窗口,对应于一组允许它接收的帧。从图中可以看出,发送方已经发送了0号帧,要发送1号帧。而接收方已经接收完了0号帧,并且对0号帧发回了确认,才使得接收窗口后移到1号帧的位置。

22解析:B。因为2号帧没有返回确认,当计时器超时时,2号帧及其后面的帧都要重发,因此共有5个帧需要重发。

23 解析:C。根据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在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信道的利用率与发送时间和传播时间有关,约等于t发送时间/(t发送时间+2×t传播时间)。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信道的传播时延的2倍时,信道利用率是50%,或者说当发送一帧端的时间等于来回路程的传播时延时,效率将是50%,即20ms×2=40ms。现在发送速率是每秒4000bit,即发送一位需要0.25ms,则帧长=40/0.25=160bit。

24 解析:D。此题出得很巧妙,没有直接告诉使用的是选择重传协议,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给出。题目说无序接受的滑动窗口协议,说明接收窗口大于1,所以得出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是选择重传协议,而选择重传协议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2n-1。

25 解析: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采用动态分配时间片的方法,又称为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26 解析:D。多路复用有两种基本形式: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以信道频带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频率范围的方法实现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实现多路复用,又包括两种类型: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将时间片(时隙)预先分配给各个信道,并且时间片固定不变。异步时分多路复用采用动态分配时间片的方法,又称为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时分复用实际上是光的频分多路复用。

27 解析:B。多路复用的功能是要结合来自多条线路的传输,从而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28 解析:A。TDM属于静态划分信道的方式,各结点分时使用信道,不会发生碰撞,而ALOHA、CSMA、CSMA/CD都属于动态的随机访问协议,都采用检测碰撞的策略来应对碰撞,因此都会发生碰撞。

29 解析:C。1-持续的CSMA当检测到信道为空的时候,就会发送数据。当他检测到信道为忙的时候,就一直检测信道的状态。非持续的CSMA也是当检测到信道为空的时候就发送数据。但是,当它检测到信道正在被使用之中,则不会持续地对信道进行监听。当一个站准备好要发送数据的时候,p-持续CSMA会检测信道。如果信道是空闲的,则他按照概率p的可能性发送数据。在概率1-p的情况下,它会选择不发送数据。

54 解析:根据题意,生成多项式G(x)对应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进行如下的二进制模2除法,被除数为1011 0011 010,除数为11001.

1101010

11001 10110011010

11001

11110

11001

11111

11001

11001

11001

00

所得余数为0,因此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是1011001,CRC检验码的比特序列式1010。注意,CRC检验码的位数等于生成多项式G(x)的次数。

55解析: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了本身是一条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56 解析:“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得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

57解析:假如数据链路层的字节流是一直连续不断的,那么采用一个字节的标志是可以分清不同帧之间的界限。但是考虑如下情况,如果一个帧结束了传递,以flag字节结束,之后的打印15min内没有新的帧传输。接收方无法确认下一个到来的字节是一个新的帧开始,还是链路上的噪声。采用开始呵结束都添加标志字节的办法,可以大大简化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

67 解析:从带宽来看,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短裤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因此对于集线器来说,所有连接在这个集线器上的站点共享信道;而对于交换机来说,每一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且两个端口工作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还可以工作在全双工工模式下,因此在交换机上的站实际上是独占信道。所以:(1)10个站共享10Mbit/s的带宽,也就是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为1Mbit/s。(2)10个站共享100Mbit/s的带宽,也就是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为10Mbit/s。

(3)每一个站独占10Mbit/s的带宽,也就是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为10Mbit/s。

68 解析:当一个网桥刚连接到局域网是,其转发表是空闲的,若此时收到一个帧,则应按照以下算法处理该帧和建立转发表。

(1)从端口x收到无差错的帧,在转发表彰查找目的站MAC地址。

(2)如果有,则查找出此MAC地址应当走的端口d,然后进行(3),否则转(5)。

(3)如果到这个MAC地址去的端口等于x,则丢弃此帧,否则从端口d转发。

(4)转发到(6)。

(5)向网桥除了x以外的所有的端口转发此帧。

(6)如果源站不在转发表中,则将源站MAC地址加入到转发表中,登记该帧进入网桥的端口号,设置计时器,转到(8);如果源站在转发表中,执行(7)。

(7)更新计时器。

(8)等待新的数据帧,转到(1)。

根据已知的数据发送过程,按照网桥的工作算法,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

根据上述的算法,下面一一分析题目中的各种转发。

(1)A发给E,网桥B1在端口1收到源地址为MAC1,目的地址为MAC5的帧(步骤1),此时转发表为空,转到步骤5,网桥B1向所有端口转发此帧,并将此帧的源地址添加到的网桥B1中,并登记该帧进入网桥的端口号,即1端口号,同理网桥B2也将此帧的源地址添加到网桥B2中,并登记该帧进入网桥的端口号,也是1端口号。所以第一行应该填入:

MAC1 1 MAC1 1 转发,写入

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

(2)C发给B,和第一种情况完全一样,仅仅是C从网桥B1的端口2进入,所以第二行应输入:

MAC3 2 MAC3 1 转发,写入

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

(3)D发给C,网桥B2没有源地址为MAC4的帧(主机D发的帧),所以将其源地址写入转发表(步骤6),并且是从网桥B2端口2进来的。网桥B1知道目的地址为MAC3的帧(发给主机C)是从端口2进来的,并且转发表中填入的也是端口2,根据步骤3,应该丢弃此帧;由于网桥B1还没有地址为MAC4的帧所以需要将其写入转发表,并且端口为2,所以第三行应该填入:

MAC4 2 MAC2 1 写入转发

表,丢弃不

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

(4)B发给A,网桥B1的转发表写入转发目的地址为MAC1的帧是从端口1转发的,但是此时该帧又是从端口1进入的,所以丢弃此帧(步骤3),并将MAC2写入网桥B1的转发放表;由于网桥B1丢弃了此帧,所以网桥B2收不到此帧,所以网桥B2没有任何动作发出,第四行应填入:

MAC2 1 无无转发,写入

转发表接收不到该

综上所述,整个完整的表如下:

发送的帧B1的转发表B2的转发表B1的处理B2的处理地址接口地址接口

A-->E MAC1 1 MAC1 1 转发,写入

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

C-->B MAC3 2 MAC3 1 转发,写入

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

D-->C MAC4 2 MAC4 2 写入转发

表,丢弃不

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

B-->A MAC2 1 无无写入转发

表,丢弃不

转发接收不到该帧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第3章数据链路层 一、填空题 1、差错控制编码是用以实现差错控制的编码,分为()和前向纠错两大类技术,在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差错检测技术为()。 2、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协议来避免逻辑上环路的形成。 3、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常见方式可分为()、()2类. 4、在数据链路层协议PPP的协商过程中,如果认证失败,则进入到()阶段。 5、通常,一个有24个以太网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存在()个冲突域,()个广播域。 6、快速以太网是由()标准定义的。 7、网桥分为透明网桥和()两类。 8、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分为()和()两种类型。 9、PPP协议由()、()和()三部分组成。 10、PPP协议在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时,分别采用()和()填充法来实现透明传输。 11、IEEE802委员会把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和()两个子层。 12、常见的硬件地址为()位。 二、单选题 1、下面不属于局域网关键技术的是:()。 A、拓扑结构 B、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路由选择算法 D、数据传输形式 2、在以太网中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降低冲突的概率,如果某站点发送数据时发生了3次冲突,则它应该:()。 A、监听信道直至空闲 B、退避1个时间片后再监听信道直至空闲 C、从0至3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退避的时间片数,然后再监听信道直至空闲 D、从0至7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退避的时间片数,然后再监听信道 3、CSMA/CD协议在站点发送数据时,处于:()。 A、始终在侦听总线状态 B、仅发送数据,然后等待确认 C、不侦听总线活动 D、定期侦听总线状态 4、根据网桥的路径选择方法,可分为:()。 A、内部桥和外部桥 B、本地网桥和远程网桥 C、源路由网桥和透明网桥 D、普通网桥和智能网桥 5、从内部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上讲,可以看成"多端口网桥"的设备应是:()。 A、集线器 B、二层交换机 C、三层交换机 D、路由器 6、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的格式为()。 A、报文 B、分组 C、帧 D、信息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PAN B、LAN C、MAN D、WAN 8、以太网交换机一个端口在接收到数据帧时,如果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地址,通常如何处理?() A、把以太网帧复制到所有端口 B、把以太网帧单点传送到特定端口 C、把以太网帧发送到除本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 D、丢弃该帧 E、把以太网帧发送到一组特定的端口 9、采用了()的网络中,工作站在发送数据之前,要检查网络是否空闲,只有在网络不阻塞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通信

第2讲数据通信 一、数据通信技术 1.数据、信息、信号、信道 信息:是指数据的含义或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事实的知识,它不随载荷符号形式的不同而改变。 数据: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形式,例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类。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例如声音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等。数字数据是指离散的不连续的量,例如文本信息和整数。 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信号在通信系统中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其中模拟信号是指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例如:电话线上传送的按照话音强弱幅度连续变化的电波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一种离散变化的电信号,例如计算机产生的电信号就是“0”和“1” 的电压脉冲序列串。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包括通信设备和传输媒体。信道按传输媒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按传输信号类型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按使用权分为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2.数据通信模型 3.数据传输 数据的成功传输主要依赖于两个主要的因素:要传输的信号的质量和传输媒体的性能。模拟或数字数据都既可以用模拟又可以用数字信号来传输。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都会发生衰减、变形,尤其是在长距离传输后会发生严重的畸变。数据传输的好坏,还取决于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性能。 在模拟传输中,为了实现长距离传输,模拟传输系统都包括放大器,用放大器来使信号中的能量得到增加。但放大器也会使噪音分量增加。如果通过串联放大器来实现长距离传输,那么信号会越来越畸形。对于模拟数据来说,可以允许多位的变形,而且仍易于理解。但是,对于数字数据来说,串联的放大器将会产生错误。 数字信号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距离内传输。为了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可以使用中继器。中继器接收数字信号,把数字信号恢复为1的模式和0的模式,然后重新传输这种信号,这样就克服了衰减造成的影响。 对于远程通信,数字信号发送不像模拟信号发送那样用途广泛和实用。卫星和微波就不可能用数字信号。然而,无论在价格和质量方面,数字传输都比模拟传输优越。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差错检测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进行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功能:链路管理、帧定界、透明传输、差错控制。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网络适配器(即网卡)是用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课后习题(人民邮电出版社 邢彦辰)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填空题 1.计算机、通信 2.FEP、CCP 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均衡负荷、提高安全可靠性 4.资源、通信 5.ARPA 6.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8.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 二、选择题 1.D 2.C 3.A4.A5.B 6.B 三、判断题 1.×2.√3.√4.× 四、简答题 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主机互联的网络阶段;(3)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 2.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5)促进了TCP/IP 协议的发展。 4.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具体用途和信息传输方式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独立性、高效性、扩充性、透明性、可控性和廉价性等几个方面。 5.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子网,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通信子网由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 6.(1)主体设备;(2)联接设备;(3)预处理设备;(4)信道。 7.(1)按照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划分,主要的交换方法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网、A TM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2)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按照网络的物理信道媒体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微波网络、卫星网络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总线型网络、环形型网络、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等;(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两大类。 8.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一个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互连的几何构形,它可以表示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互相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P33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根据路由表转发给下一结点。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是: ①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 ②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 ③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④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1-03试从多方面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案仅作参考,可自行补充完善) 1)在效率上,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突发性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而电路交换需要预先分配固定的带宽,没有数据传输的空隙,信道处于空闲,浪费资源。 2)在灵活性上,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可独立选择路由;而电路交换一旦连接建立,其传输路径是固定的,若线路受损,则通信断开。 3)在时延上,电路交换一旦连接建立后,后续数据的传输不需要在中间结点上停留,不存在处理时延,仅存在传播时延;而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虽然不需要连接建立的过程,但由于其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中间结点要耗费一定的处理时延。 4)在可靠性上,分组交换具有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具有更好的生存性。 5)在适用性上,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类的突发性数据。 总的来说,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17收发端之间传输距离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2*108m/s。试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带宽100kbps,数据长107bit; 2) 带宽1Gbps,数据长103bit; 该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1) 发送时延= 7 3 10 100*10/ bit b s = 100 S 传播时延= 3 8 1000*10 2*10/ m m s = 5ms 2)发送时延= 3 9 10 1*10/ bit b s = 6 10 s = 1us 传播时延= 5 ms 结论:在不同传播条件下,由不同时延占主导地位。 1-24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简明教程课后答案谢希仁版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 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 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 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 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 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 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地址字段A只置为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控制字段C通常置为0x03。 PPP是面向字节的 当PPP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HDLC的做法一样,当PPP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 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可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答:011011111 11111 00 011011111011111000 0001110111110111110110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 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 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 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 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 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 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 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 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 ?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 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0000模2除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

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结合了计算机和通信两方面的技术。 2、APRA网的重要贡献是奠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当今因特网的先驱者。 3、点与点之间建立的通信系统是通信的最基本形式,这一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反变换器和信宿6个部分。 4、模拟信号无论表示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一定距离后都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用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能量,但噪声也会增强,以致引起畸变。 5、分组交换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两种。它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6、常用的信号服用有4种形式,即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7、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交换等。 8、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把整个网路通信功能划分为7层,每层执行一种明确的功能,并由较低层为较高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 9、在OSI/RM参考模型中,低三层一起组成通信子网依赖于网络;高三层一起组成资源子网,面向应用。 10、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TCP/IP,其英文全称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 11、中继器是位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的网络设备,常用于完成两个网络结点之间的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 12、交换机的功能主要包括3个,分别是地址学习、转发/过滤、避免环路,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存储转发和碎片隔离3种数据包交换方式,其中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 13、路由交换机,也称三层交换机,使用硬件技术,采用巧妙的处理方法把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网络中的功能集成到一个盒子里,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一种新的交换技术,即三层交换技术。 14、路由器执行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功能:路由功能和交换功能。路由功能是由路由选择算法实现,交换功能是数据在路由器内部移动与处理过程。 15、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之一,是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网络的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 16、局域网的数据链接层由两个子层组成,分别是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7、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和交换式两种类型。 18、交换机常用的交换技术有存储转发、直通和不分段式3种。 19、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确定3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CDMA2000、WCDMA和TD-SCDMA。其中,TD-SCDMA是由我国所提出的标准。 20、帧中继是一种简化的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业务兼有X.25分组交换业务和电路交换业务的长处,实现上又比ATM技术简单。 21、IPV4的IP地址是32位,IPV6的IP地址是128位。 22、IP协议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寻址和路由。它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即非连接性和不可靠性。 23、IPV4的地址是由一个网络地址和一个主机地址组合而成的32位的地址,而且每个主机上的IP地址必须是唯一的。全球IP地址的分配由ICANN负责。 24、WWW系统采用的通信协议时HTTP。 25、E-mail服务器主要是采用SMTP协议来发送电子邮件。 26、WWW系统由服务器、浏览器和通信协议3部分组成。

(完整word版)数据通信与网络重点总结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第1章概述 1.以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而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2.数据通信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 3.数据通信网络按照覆盖的物理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4.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5.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由单一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6.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三大组成要素),即①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②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通信子网中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数个通信子网;③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者通信子网中各个结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协议。 7.计算机网络按通信方式分为广播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8.计算机网络主要性能指标,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利用率。9.OSI模型有七个层次,分别是:(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运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 10.因特网使用的TCP/IP参考模型的四个层次是: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 1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语法定义了所交换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协议的语义定义了源端和目的端所要完成的操作。 12.服务指同一开放系统中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操作,但不涉及这些操作的具体实现。13.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14.标准是由标准化组织、论坛以及政府管理机构共同合作制订的。标准可分为两大类:法定标准和事实标准。 一.数据通信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从系统设备级的构成出发,可以认为数据通信系统由下面三个子系统组成: (1)终端设备子系统,由数据终端设备及有关的传输控制设备组成。 (2)数据传输子系统,由传输信道和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组成。 (3)数据处理子系统,指包括通信控制器在内的电子计算机。 二.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传输的数据具有顺序性,较适用于在一定时期内向同一地发送多个报文的场合;无连接服务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或“尽力而为”,两个通信实体无需同时处于活跃状态。 无连接服务有三种类型:数据报、证实交付和请求回答。优点:灵活、方便。缺点: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和失序。 三.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较的优缺点。 答:优点: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等。缺点:占用较多的带宽,信道利用率低。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习题与答案

数据链路层 一.选择题 1.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x6+x4+x3+1 B.x5+x3+x2+1 C.x5+x3+x2+x D.x6+x5+x4+1 2.若数据链路的帧序号占用2比特,则发送方最大窗口应为()。 A.2 B.3 C.4 D.5 3.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都等于1的协议是()。 A.停止等待协议B.连续ARQ协议 C.PPP协议D.选择重传ARQ协议 4.滑动窗口的作用是()。 A.流量控制 B.拥塞控制 C.路由控制 D.差错控制 5.若数据链路的帧序号占用4比特,则发送方最大窗口应为()。 A.13 B.14 C.15 D.16 6.若数据链路的帧序号占用3比特,则发送方最大窗口应为()。 A.6 B.7 C.8 D.9 7.在数据链路层中,滑动窗口起到的作用是()。 A.差错控制 B.流量控制 C.超时控制 D.以上都不是 8.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串1110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x5+x4+x3+1 B.x5+x3+x2+1 C.x6+x3+x2+x D.x6+x5+x4+1 9.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协议。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二.填空题 1.HDLC 协议中,一串数据0111101111101111110经过位插入(也叫位填充)之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HDLC帧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11110100111110101000111111011”,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串数据1011111111101101001使用CRC校验方式,已知校验使用的二进制数为100011,生成多项式为____________,发送序列为____________,如果采用0比特填充法传输,发送序列为____________。 4.用户使用电话线和MODEM接入网络,或两个相距较远的网络通过数据专线互连时,则需要在数据链路层运行专门的_____________协议。 5.在CRC循环冗余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多项式为x5+x4+x+1对应的二进制数串应为 ____________。

第3章数据链路层

第3章数据链路层一、单选题 1.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 1 ) (2 15 16+ + + =x x x x G,它产生的校验码是()位。 A. 2 B.4 C.16 D. 32 2.如需发送的二进制序列为1001011,并使用x3+x+1作为CRC检验的生成多项式,其实际发送的二进制序列为() A. 100101110001 B.1001011101 C.1001011100 D. 1001011110 3.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收到正确的码字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为()。 A.前向纠错 B.冗余校验 C. 混合差错控制 D. 自动请求重发 4.帧头和帧尾都使用01111110标志,数据块作为位流来处理,这种传输方案称为()。 A. 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 B.异步传输 C.面向位的同步传输 D. 起止式传输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 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 x6+x4+x3+1 B. x5+x3+x2+1 C. x5+x3+x2+x D. x6+x5+x4+1 6.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与媒体无关,从而实现数据帧的独立传输的是()。 A. 物理层 B. MAC子层 C. LLC子层 D. 网际层 7.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8.以太网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描述。 A.IEEE802.3 B.IEEE802.4 C.IEEE802.5 D.IEEE802.6 9.一个采用CSMA/CD技术的局域网,其速率为10Mb/s,电缆的长度为500m,无中继器,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 200000km/s,由此可知MAC帧的最小长度不得少于()位。 A. 10 B. 50 C. 100 D. 500 10.IEEE 802.3标准规定,若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无中继的情况下,传输介质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 A. 500m B. 200m C. 100m D. 50m 11.以太网交换机根据()转发数据包。 A. IP地址 B. MAC地址 C. LLC地址 D. PORT地址 12.以太网可以采用的传输介质有( )。 A. 光纤 B. 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以上均可以 13.目前,最流行的以太网组网的拓扑结构是()。 A. 总线结构 B. 环型结构 C. 星型结构 D. 网状结构 14.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 号传播时延的( ) A.1倍 B. 2倍 C.4倍 D. 2.5倍 15.下列选项中()不是以太网的特点。 A.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机制 B.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以减少再次竞争时冲突的概率 C.采用确认、重发机制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采用可携带时钟的曼彻斯特编码 16.10BASE-T采用的是()的物理连接结构。 A.总线 B.环型 C. 星型 D. 网状型 17.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 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 18.CSMA/CD是IEEE 802.3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 A.标记环网 B.标记总线网 C.以太网 D.城域网 19.CSMA/CD相对CSMA所做的改进在于()。 A.控制策略 B.延迟算法 C.等待时间 D.冲突检测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教材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自己加以思考)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一习题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 帧定界功能 B电路管理功能 C 差错检测功能 D链路管理功能 解析:B。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即将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改进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从而向网络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点,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二进制比特流组织成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帧;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管理。这些功能对应为帧定界,差错检测,链路管理等功能。 2 对于信道比较可靠并且对通信实时性要求高的网络,采用()数据链路层服务比较合适。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B 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C 有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D 无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解析: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器是指源机器向目标机器发送独立的帧,目标机器并不对这些帧进行确认。事先并不建立逻辑连接,事后也不用释放逻辑连接。若由于线路上有噪声而造成了某一帧丢失,则数据链路层并不会检测这样的丢帧现象,也不会恢复。当错误率很低的时候,这一类服务是非常适合的,这时恢复过程可以留给上面的各层来完成。这类服务对于实时通信也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实时通信中数据的迟到比数据损坏更加不好。 3 在数据链路层中,网络互联表现为()。 A,在电缆段之间复制比特流 B 在网段之间转发数据帧 C 在网络之间转发报文 D 连接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 解析: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备(物理层设备)转变成一条逻辑的传输线路。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为帧,网络层的传输单元为报文,物理层的传输单元为比特,所以A,C都是错误的。而连接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工作是在网络层完成的。 4假设物理信道的传输成功率是95%,而平均一个网络层的分组需要10个数据链路层的帧来发送。如果数据链路层采用了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那么发送网络层分组的成功率是()。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 A 40% B 60% C 80% D95% 解析:B。要成功发送一个网络层的分组,需要成功发送10个数据链路层帧。成功发送10个数据链路层帧的概率是(0.95)10 ≈0.598,即大约只有60%的成功率。 这个结论说明了在不可靠的信道上无确认的服务效率很低。为了提高可靠性应该引入有确认的服务。 5 在可靠传输机制中,发送窗口的位置由窗口前沿和后沿的位置共同确定,经过一段时间,发送串口的后沿的变化情况可能为()。 I 原地不动 II 向前移动 III 向后移动 A I III B I II C II III D 都有可能 解析:B。发送窗口的后沿的变化情况只能有两种: 1)原地不动(没有收到新的确认)。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①答: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 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就是计算 机网络。 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负载均衡、提高系统 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等等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联网络。后来,ARPA才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联的技术。 第二个阶段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这种三级网络覆盖了全美国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所,并且成为因特网中的主要部分。 第三个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3、说明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4、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TCP/IP和OSI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不同点有:OSI分七层,而TCP/IP分为四层;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效率;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 5、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哪几部分? 答: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服务器、主机或端系统设备、通信链路等 6、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丛玉华 实验学期:第六学期

实验名称实验三协议分析 实验地点实B305 实验日期2012年06 月6日教师评语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分组嗅探器Ethereal的基本使用与操作, 2、了解网络协议实体间进行交互以及报文交换的情况。 二、实验环境 思科网络实验室 Windows XP系统 三、实验内容 分解实验(一)IP协议分析 通过分析执行“ping” + “IP地址”+ “-l”+”n”命令发送和接收到的IP数据包,研究IP数据包的各个字段并详细研究IP分片。 分解实验(二)TCP协议分析 通过对上传文件到TCP服务器过程的俘获,分析认知TCP协议。

四、实验步骤 分解实验(一)IP协议分析 通过分析执行“ping” + “IP地址”+ “-l”+”n”命令发送和接收到的IP数据包,研究IP数据包的各个字段并详细研究IP分片。 (1)启动Ethereal分组嗅探器,选定网卡。 (2)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执行“ping xxx.xxx.xxx.xxx”其中,IP地址可任意选择,此处为网关地址 (4)打开所捕获的IP协议报文,分析其中的报文字段含义。 (5)执行“ping xxx.xxx.xxx.xxx –l 3000”,此处将ICMP协议包长度,设置为3000个字节,则产生分片,通过结果分析分片过程。 分解实验(二)TCP协议分析 (1)新建一个文本文档,任意输入文本内容,内容不超过10kB,以自己的学号命名,例如01.txt。 (2)打开http://172.254.254.200:8080/upload/ (3)在浏览按钮旁的文本框中输入保存在你的主机上的文件的全名(含路径),(4)此时不要按“点击上传”按钮 (5)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6)在浏览器中,单击“点击上传”按钮,将文件上传到实验室的HTTP服务器中,一旦文件上传完毕,上传文件的信息将显示在你的浏览器窗口中。 (7)停止俘获。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练习题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一、选择题 1、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 ) A. 突发错 B. 计算错 C. CRC错 D. 随机错 2、PPP协议是哪一层的协议(B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3、控制相邻两个结点间链路上的流量的工作在(A )完成。 A. 链路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4、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B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运输层 5、若PPP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则采用零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B) 6、网桥是在(A )上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设备。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对话层 D.物理层 7、局域网的协议结构(B)。 A.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包括物理层、LLC子层和MAC子层 C.只有LLC子层和MAC子层 D.只有物理层 18、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C )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 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 9、以太网是下面哪一种协议的实现(C ): A. B. C. D. 10、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为(A ) A.CSMA/CD B.令牌环 C.令牌总线 D.无竞争协议 11、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C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树形拓扑 12、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

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B ) A.1倍 B.2倍 C.4倍 D.倍 13、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C ) A.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 B.站点在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 C.站点采用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进行发送 D.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 14、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器称为( C ) A.转换器 B.路由器 C.网桥 D.中继器 15、100Base-T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C ) 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双绞线 D. 红外线 16、IEEE802规定了OSI模型的哪一层B A.数据链路和网络层 B.物理和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 17、要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可以采用哪个手段A A.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 B.用网桥将网络分段 C.将网络转接成10BaseT D.用网络分析仪跟踪正在发送广播信息的计算 18、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A)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19、交换机工作在哪一层(A) A.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0、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为100Mbit/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C )。 A.100Mbit/s B.150Mbit/s C.200Mbit/s D.1000Mbit/s 21、以太网协议中使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__B_____。 A.容易实现,工作效率高 B.在轻负载下能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C.在重负载下能有效分解冲突 D.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阻塞 22、关于的CSMA/CD协议,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B 。 CD协议是一种解决访问冲突的协议 CD协议适用于所有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习题7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数据链路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答案:帧 2、在网络通信中,在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方式进行差错检测。答案:CRC 3、所谓()就是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答案:透明传输 4、物理层要解决()同步的问题;答案:比特;数据链路层要解决()同步的问题。答案:字节或字符 5、所谓()就是从收到的比特流中正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以及到哪个比特结束。答案:帧定界 6、Internet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 )协议。答案:PPP 7、10BASE-T标准规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________,网络速率是________,网络所采用的网络介质是________,信号是________。答案:星型,10Mb/s,双绞线,基带信号或数字信号 8、在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被细化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层。答案:MAC,LLC 9、共享型以太网采用____________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答案:CSMA/CD 二、选择题 1、HDLC是____。 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 C.异步协 议 D.面向字计数的同步协议 2、网络接口卡(NIC)位于OSI模型的 . A 数据链路层 B 物理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3、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__ ____标识不同的主机.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D.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4、HDLC协议的成帧方法使用。 A 计数法 B 字符填充法 C 位填充法 D 物理编码违例法

5、在OSI中,为实现有效、可靠数据传输,必须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完成这项工作的层次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运输层 参考模型中,下列负责流控和差错控制的是。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网络层 7.交换机能够识别地址。 A、DNS B、TCP C、网络层 D、MAC 8.在OSI参考模型中,网桥实现互联的层次为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 CD Ring bus 10.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器 C、路由器 D、集线器 11.局域网参考模型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MAC子层与( ) BASE-TX 12.共享式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 A.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B.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C. 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D. 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13.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属于() A. MAC子层 B. LLC子层 C. 物理层 D. 高层 14.全双工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