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年报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年报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年报·语文科

□李金涛(教授)胡家俊(编辑)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新的气象:试卷结构新、选用材料新、思路设计新。

(一)试卷结构新

按照修订后的《考试大纲》的精神,今年的试卷结构有一定的调整,内容版块相对集中,不再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而是以内容为标准,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版块,版块分布很清晰。其中,现代文阅读版块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版块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包括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表达得体、语段补写、逻辑推断等内容。写作版块则是一道60分的大题,今年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试卷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文阅读版块。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都设置为必考内容,这看似只是一个局部调整,却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这一调整还将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促使语文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各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全面重视。

试卷结构新,但是考点基本是熟悉的,没有太大的落差,符合稳定的心理预期,不会给考生造成太大的困扰。

(二)选用材料新

今年的试卷选用的材料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作文材料,列举12个“中国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既有现实关注,又有国际视野;既有宏大的国家战略,又有具体的民生设计;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当今中国创新品牌。让考生从这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其中两到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表达主题宏大,又贴近现实,既能激发考生的家国情怀,又能引导考生对现实的关注。今年很多考生都说“备考抓对了材料内容”,这其实只

说对了一半,这12个中国关键词的材料内容,假如有心参加高考的同学,都会不同程度有所了解,有所掌握的,因为这些都是热点材料内容。但是光掌握这些材料还不行,还要将不同的材料关联起来,这个才是今年作文的难点。考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说,但是要把作文写好,则要费一番思量。

同时,除作文以外,试卷所选用材料也很鲜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四则短材料组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建设的情况,组合很灵活,又能考查出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梳理与整合能力。这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形式在考试说明中已经有题例,所以考生应该不会陌生。这种文本形式,贴近碎片化阅读的实际,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形式,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思路设计新

1.全面考查语文能力。

全卷考查能力层级丰富,并建立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层级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有机联系,稳中求进,在材料选取、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亮点。

2.以“立德树人”引领思想建设。

试卷材料抓热点,顾大局,帮助青年人把握历史坐标。论述类文本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引发考生对气候治理及其牵涉的国际国内、代际代内公平的思考,也激发他们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与未来意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作文引导考生正确认识国家,树立文化自信、国家自信。这些内容都是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通过高考试卷引领中学生思想建设。

3.“学科素养”要求覆盖全卷。

语文学科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覆盖全卷,得到很好的体现。

语言建构与运用:试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在题型设计上,沿用成语使用、语病判别和语意连贯等题型之外,又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全方位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文要求从列举的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

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这道题,12个关键词都是学生熟悉的,有人可能觉得很容易写,其实要写好这道题,思维要求是很高的。首先不能选单一关键词进行写作,这样容易套作,而且相对思维能力考查单一。第二,如何选择关键词,需要有严密的考量,要形成“有机关联”,考生自己又比较熟悉,有一定的思考。第三,如何形成有机关联,这是写好这篇文章的一个关键,颇费思量。第四,如何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中国是个宏大的概念,如何突出自己认识的中国,不是空泛的中国,也是不容易的。第五,这篇文章是对一个外国青年而写的,如何适合这个对象,如何符合这个虚拟的写作情景,也是一个难点。第六,如何让对象读懂中国,这个是最难的地方,一篇800字的文章,要让外国青年就读懂中国,那谈何容易?这样复合多重的写作要求,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试题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倾向审美能力的考查。小说《天嚣》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的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考生要理解这样结尾的效果,需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

文化理解与传承。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一首以科举考试为内容的诗歌,对于正在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有着相似的情景。古诗鉴赏“下笔春蚕食叶声”一句的妙处,考生对其中的感受也是能切身体会的。考生对国家选拔人才的体会会尤为深切,这样的感受很好地体现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外,实用类文本阅读,通过介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介绍,让考生理解外国的文化。

4.试题命制技术新

第7小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设置选项,很有新意。

试卷的不足:

(一)参考答案不直接体现评分细则不是一个好的改革方向。今年的试卷参考答案做得异常简单,没有任何评分的具体细则出现。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呢?估计是为了保密,为了减少评卷细则分歧造成的矛盾。但是,细则不明反而会更容易造成误会,更容易产生矛盾。翻译题哪个词语是采分关键词,5分的两项选择题具体如何给分,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参考答案不直接体现评分细则不是一个好的改革方向,希望这样的做法不要延续下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给出处。文学类文本阅读文本没注明出处,这个不够严谨,而且也对作者不够尊重。

(三)语言综合运用题太简单。今年的语言综合运用题,特别是21小题,太简单,有评说是“送分题”,有说是“初中生中考题”,这个不利于选拔性的考试。也对不符合大家对这块语言试验田的期待。前几年的语言综合运用题太保守,今年的题目大家希望有点新意,但是没有,有点失望。

(四)作文题考虑城乡差距不够。高考是全国性的考试,覆盖面广,如何平衡城乡差距,确实要注意。不能说农村学生就不能写好这个题目,但是最起码选择性上是有差距的。

二、试卷的设计

1.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四大版块:一、现代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三、语言文字运用;四、写作。共设置22道小题,其中客观题13道,43分;非客观题9道,107分。

第一版块——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是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设计了3道题,都是单向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分别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推断。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为原《萌芽》杂志主编、作家赵长天的小说作品《天嚣》,设计了3道题,共14分。一道单项选择题,3分,两道主观题分别为5分和6分。单项选择题侧重对小说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观题则是考查“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第三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采取非连续性文本组织阅读材料的形式,分别选取了四则材料,有三则是文字材料,一则是统计图表材料。设计了3道题,共12分。一道单项选择题,3分;一道两项选择题,5分;一道主观题,4分。分别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梳理、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对不同材料内容的比较分析。

第二版块——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设计了4道题,共19分。其中三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还有一道翻译题,10分。三道单项选择题分别考查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材料是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设计了2道题,共11分。其中一道两项选择题,5分,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设题点在环境、心情、思想感情等诸方面,主要是理顺对诗歌的理解。一道主观题,6分,考查对具体诗句的赏析。

第三部分,名篇名句默写,设计了一道题,共5分,分为两道小题,一道两个空,2分,另一道三个空,3分。分别考查的是曹操的《观沧海》和杜牧的《阿房宫赋》。

第三版块——语言文字运用

这个版块共设计了5道题,共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三道,9分,分别考查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语言表达得体。两道主观题,共11分,分别考查语段补写和逻辑推断。

第四版块——写作

这个版块设计了一道作文题,共60分。从材料提供的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呈现“我”所认识的中国,让外国青年朋友读懂中国。

2.双向细目表

3.知识、能力要求考查的分析

第1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正确答案为D。

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对应原文的相应内容表述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判断这个选项的正误,首先要看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这个说法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这些非政府组织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才应运而生的,说是这些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并不为过。再看看其目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表述太泛化,准确来说气候正义是对气候变化的影

响进行伦理审视,泛化说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准确,属于强加因果。所以A项不正确。

B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对应原文内容是阅读材料的第二自然段。原文认为:“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表明此选项前半句是正确的,判断此选项正确与否,关键看后半句的概述是否准确。原文第二自然段“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如何实现控制呢?就有不同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要满足他们“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对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则要“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控制”不等于都是限制,将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的问题归结为“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把问题理解得过于简单,不够准确。所以B项不正确。

C项“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从原文第三自然段末:“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这里已经明确“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否定了选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的表述。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干扰的地方,是原文第三自然段中“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这里有“设定义务”的表述,但这仅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而后面“实际上……”实质跟理论不一样,前后提法的矛盾与倾向是明白的,后者的结论是作者的判断。所以C项不正确。

D项“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这个选项是对原文内容的整体概述,要判断其正误,我们需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可以把这个选项分成两个部分:(一)“已有的科学认识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这充分证明了是随着对环境正义科学认识的发展,才带来气候正义的概念的,科学认识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

放。这表明分配空气排放这样的利益分配,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综合(一)和(二),所以D项是正确的。作为答案选项。

全省实际考生667267人,其中选A的人数为107647,占16.13%,选B的人数为166972,占25.02%,选C的人数为101793,占15.26%,选D的人数为290376,占43.52%。此题全省平均分为1.3055,标准差为1.4873,区分度为0.4179,难度为0.4352。

第2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正确答案为C。

A项“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在第一自然段提出“气候正义”的概念后,紧接着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阐述如何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文章花了较多的篇幅在时间维度上进行论述,从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探讨代际权利义务问题以及从实际上来理解气候正义的本质,问题分析到位,判断其达到了“深入”的程度,是可以的。所以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B项“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依据原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基本可以判断该选项正确与否。气候正义这个概念及其内涵理念,都是建基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之下的,假如气候容量是无限的,就不存在分配的问题,也就不存在气候正义的问题了。所以该选项前半句话的表述是正确的。按照原文的说法,气候正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而原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是谈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并没有谈“法律正义”的问题。所以该选项后半句的表述也是正确的。这样,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C项“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原文第三自然段基本上都是在阐述气候正义中代际公平的问题,所以选项前半句的表述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后半句“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则未有在文中有所表述。这是合理推断吗?不是。从第三自然段领起句“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气候正义涉及代际公平,也涉及当代人代内公平的问题,其立场不单是立足于未来,也立足于当代,处理好当

代国际或地区间的公平,也是气候正义涉及的核心问题。所以,“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的结论不正确。C项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

D项“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原文第一自然段交代“气候正义”的起源,可以理解为交代背景。第二自然段从空间维度阐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第三自然段则是从时间维度阐述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关系时并列的,概述为“接着逐层分析“是准确的。第四自然段对前文内容作了总结,并且归纳了气候正义的内涵:“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所以D项对原文论证的结构及逻辑关系分析是正确的。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104358,占15.64%,选B的人数为220420,占33.03%,选C的人数为303151,占45.43%,选D的人数为38710,占5.80%。此题全省平均分为1.3629,标准差为1.4937,区分度为0.0217,难度为0.4543。

第3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正确答案为B。

A项“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第一自然段“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提出气候正义的前提,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存在分配的问题,公平享用的问题了。由于气候容量资源稀缺性等内在属性决定了其带给世界各国的影响往往是不均衡、不公正,所以才有必要提出“气候正义”。第二自然段在举例时也提到“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要平衡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也是建基于排放空间有限的前提下的,假如气候容量无限,就无须限制排放或者要规划排放了。所以,A项的说法正确。

B项“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原文第三自然段末“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符合后代利益。文章强调的是符合后代利益而非保证后代利益,更非保证后代需求。B项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B项不正确。

C项“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原文第二自然段从空间维度阐述公平原则时,强调“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第三自然段从时间维度上指出代际公平体现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C选项实际上是把这两个表述合并在一起来表达,这是与原文内容相符的,所以C项正确。

D项“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该选项是对原文整体的推断,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否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从原文的阐述中可以知道,气候容量公平享有不但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平,而且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的公平。要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都有因各自的利益诉求,要考虑不同方面的利益及现状因素。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准确的。另外,原文第一自然段提到“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主要表现为”就意味着还有别的表现,原文只是从“社会正义”这个视角来阐述,对法律正义并无谈论,所以表述为“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是准确的。所以D项是正确的。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311131,占46.63%,选B的人数为72944,占10.93%,选C的人数为236779,占35.48%,选D的人数为45775,占6.86%。此题全省平均分为1.3279,标准差为0.9361,区分度为0.075,难度为0.1093。

第4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正确答案为B。

A项“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从小说开头第一自然段:“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出风沙的狂暴、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一句中“像浪一样”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风沙的大而狂,同时感性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冲撞”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风沙的残暴。“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一句中“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

摇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风沙带来的威胁,也表现了风沙狂暴的特点,同时也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像是随时都要散架”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觉。综合分析第一自然段这个小说的开头,A 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正确的。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这个选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两点表述是正确的。“被困队员深陷绝境”的内容在小说前半部分中都有所表现,队员们严重缺水,身体处于半昏迷,得不到援助,生命受到威胁,这样概括为“深陷绝境”并不为过。“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瘫成一堆稀泥”等描写都表明队员们已经“调动起所有能量”来救助敲门人。这么大的风沙,送瓜人是如何出现的,确实是个奇迹,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处写道:“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作者也是将送瓜人的出现作为奇迹来看待的。第一部分的概括是正确的。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部分“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这一表述是对小说的分析鉴赏。是否生命奇迹无法解释呢?小说结尾说“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考生很容易受到这句话的干扰,就认为“最终也没弄清”就表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我们深究下去,其实这“生命奇迹”也是可以解释的。队员们能“在绝境中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这是生命的奇迹,创造这一奇迹,是因为他们从内心深处激起了救助弱者的力量。“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是出于他对队员们的民族友爱之情,是因为送瓜人知道当地这种天气情况可能给队员们带来怎样的处境。蒙古族同胞虽然与队员们素不相识,队员们谁也听不懂蒙语,但送瓜人能冲破风沙来到钢架房,是有道可循的不是无法解释。所以说B项的分析与鉴赏是不正确的。

C项“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是对这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整体概括,这个表述是否正确?只要我们细读小说,就会注意到队员们开门前“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关门后“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细致地描写了队员们开门

前后的不同状态。看到西瓜的时候,作者是这样描写西瓜的:“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再熟悉不过的西瓜,在此时此刻,截然不同的观感,表现了队员们惊喜的心情。“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表现了队员们迫不及待要吃西瓜解渴的心情。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更好地表现了队员们和送瓜人的形象。概括为“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是符合小说的实际的。“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一句跟上面举得几个例子一样,也是属于细节描写的一个例子。在处于半昏迷状态,在要紧急开门救人的一刹那,队员们还没有忘了房子内那些资料,这是队员们用艰苦的劳动换来的资料,十分的宝贵,需要保护。通过队员们保护科研资料这一细节,体现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意识,这样的分析鉴赏是恰当的。所以说C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正确的。

D项“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小说主要的内容是讲述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这一点只要通读小说都知道是正确的概括。小说刻画的人物以及体现出来的精神令人感动:试验队员为科研试验负责任的精神令人感动;队员们在自身难保的恶劣环境下,仍开门救人令人感动;蒙古族送瓜人冒着生命危险给试验队员们送西瓜的行为令人感动;试验队员与蒙古族送瓜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感动。小说“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个概括是正确的。深陷绝境、自身难保的试验队员,没有犹豫,开门救助敲门人,得到的是蒙古族同胞送来的西瓜,最终使自身脱离险境,这正是揭示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道理。这个选项,考生会因为对小说主题的不同理解而受到干扰,有些考生认为该小说的主题是“民族和谐”,所以认为这个“人生道理”不属于主题范畴。其实,对小说的主题,对小说故事揭示的人生道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符小说表达实际,就是成立的。不能说小说主题是“民族和谐”就不能揭示“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一个人生道理。D项的分析与概括是正确的。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96756,占14.50%,选B的人数为392306,占58.79%,选C的人数为57736,占8.65%,选D的人数为121077,占18.15%。此题全省平均分为1.757,标准差为1.4778,区分度为0.1787,难度为0.5857。

第5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小说中心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参考答案为: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从小说文本中读出“渴”的内涵。

为什么会“渴”?缺水。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天气炎热干燥、风沙肆虐,导致补给跟不上。

“渴”得怎么样?水成了人最原始的欲望。空气像液体,厚重而凝滞。喉头有梗阻感。进入半昏迷混沌状态。

其次我们要调动我们的知识储备,理解小说的谋篇布局应该包含哪些元素。这个是我们答题的必备知识,很多考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证明这些同学必备知识的缺乏。小说的谋篇布局大致涉及几个方面: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表现,等等。

再次我们要把“渴”的内涵与小说谋篇布局的元素结合起来,看“渴”的内涵对这些谋篇布局要素起到什么好的作用。

从小说情节的安排来看,“渴”是环境造成的,沙漠地带,天气炎热干燥、风沙肆虐,试验队补给跟不上,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队员被困,都是“渴”的原因,也是小说情节安排的前提。因为“渴”到极点,队员们才濒临绝境;因为自己的“渴”,他们才更能理解“求助者”等待救援的急迫,因而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蒙古族同胞同样也知道,如此天气环境中,队员们如果“渴”下去得不到救援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这才冲破风沙为试验队员们送来了救命的西瓜。可以说,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渴”而展开,借助“渴”来推动,这样处理,使情节既合乎逻辑也更为集中,省却了很多罗嗦的交代。

从人物形象的刻画来看,小说涉及试验队员和送瓜人。人在“天嚣”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描写真实而细腻。试验队员“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这些都是试验队员对“渴”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送瓜人对“渴”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小说没有直接描写出来,但是送瓜人能够体会到试验队员“渴”得难受,他才会给试验队员送西瓜,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写使到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从主题的表现来看,无论把小说的主题理解为“民族和谐”还是“帮助别人,

也是帮助自己”都是从“渴”的感受中生发出来的。试验队员口“渴”,更“渴望”得到帮助;队员们知道“渴”的难受,所以他们知道敲门人也会是“渴”而需要帮助;因为想到敲门人需要帮助,冒着危险打开了门,队员们才最终吃上西瓜得到了帮助。小说就是这样,借助“渴”更好地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也体现了民族和谐的氛围,凸显了思想主题。

此题全省平均分为2.575,标准差为1.0426,区分度为0.5384,难度为0.515。

第6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情节艺术进行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参考答案为: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小说结尾的具体表现。试验队员在“天嚣”的环境下,深陷绝境,但是得到了蒙古族同胞送瓜解渴,因为不懂蒙语,对送瓜人一无所知,“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这就是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的内容。

这样一个小说结尾会对小说整体产生怎么样的艺术效果呢?我们需要从作者创作、文本表现和读者审美三个维度来考量。

从作者创作的维度来看,这样的结尾符合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试验队员不懂蒙语,所知有限,大家只能心领神会,这样的结尾更真实。

从文本表现的维度来看,小说的情节发展突然结束,既不使情节拖沓,又留下空白,强化了小说神秘的氛围。

从读者审美的维度来看,读者都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但是这样一个结尾,打破了读者这样什么都希望清清楚楚的心理预期,给读者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这样的处理更有张力。

此题全省平均分为2.636,标准差为1.0835,区分度为0.4578,难度为0.439。

第7题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参考答案为D。

这道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设置选项,较有新意。

A项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述就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播出特点为“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预期目标为“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从阅读材料一“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

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中就可以判断这个项是正确的。

B项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述就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制作方式“以央视自制为主,其优势为“节目品质有保障”。判断该项正确与否,可以相应地在阅读材料三中找到答案。“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可以理解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制作方式以央视自制为主”。“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可以判断”节目品质有保障”。

C项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述就是: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提供节目给“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

这个选项涉及三个主体:“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批准下由有线电视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所以C项的梳理是正确的。

D项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述就是: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国家地理频道”,节目制作后传送给“电视观众”。

阅读材料四中,“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节目制作完成后,不是就传送给电视观众了,而是交有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来负责传送。“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所以D项的梳理是不正确的。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9374,占1.40%,选B的人数为263889,占39.55%,选C的人数为55384,占8.30%,选D的人数为338037,占50.66%。此题全省平均分为1.5194,标准差为1.4999,区分度为0.5258,难度为0.5065。

第8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参考答案为:B 、C。

A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材料一中有这样一句话:“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就是“中央电视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选项多了“认真”二字“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虽然阅读

材料都没有提到“认真”这两个字,但是从其收效来看,说是“认真”也没有改变阅读材料的原意。“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在阅读材料一末提到,“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这表明“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在央视纪录频道认真详细的规划下已经呈现出来了,“以期将来能够”达到的不是“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表明“规模化”才是其目标。A项在对材料的概括上将已经实现的事情当作未实现的目标来概括,所以A项是不正确的。

B项“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根据材料二的图表“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这个统计图,是从性别、年龄、学历三个维度来统计的,反映的是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情况,B项的概括和分析是正确的。

C项“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该选项主要是考查对图表的阅读,从性别来看,最高值是“男”。从年龄段来看,最高值是“45~54岁”。从学历来看,最高值是“高中”。可见,C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

D项“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根据阅读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学历的提高,集中度的曲线是不断攀升的。在55-64年龄段前,随着年龄增长,集中度是不断攀升的,但是超过了55-64年龄段,集中度的数值掉头向下。这样,该选项的概括有例外,不能成立。所以,D项的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

E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规模“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以及其运营模式来看,概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这个推断是合理的。“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这个推断是否合理?材料没有正面的信息。材料三在讲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运营模式时,提到这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劣势,受到了限制。但是不能就此

就断定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这些方面就不受限制。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商业性更强,不可能在这些方面不受限制,只能说可能会更灵活一点。所以E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101613,占15.23%,选B的人数为593803,占88.99%,选C的人数为490762,占77.55%,选D的人数为46514,占6.97%,选E的人数为90553,占13.57%。此题全省平均分为3.9035,标准差为1.538,区分度为0.274,难度为0.7807。

第9题考查考生掌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参考答案为: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对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制播运营模式,在材料三中有了明确的说法:“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这两句话基本概括了基本的观点,考生只需要稍作提炼,改变一些句式,就可以回答好这个问题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对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运营模式,阅读材料四中有“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的字眼,提示下面是答题对应的区间。接下去的表述,是概述,是讲普遍的运营模式。接着“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表示是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播运营模式的介绍。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这就是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播运营模式的具体介绍,我们只需要概括好其主要特点,就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有不同分工,各有任务,分工清晰。提供片源的任务由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完成。节目制作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来完成。播放节目的任务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康卡斯特电信公司来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分工合作、制作与播放分

开。

这样,我们就可以概括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一个是制播合一,一个是制播分离。

此题全省平均分为2.256,标准差为1.2155,区分度为0.5234,难度为0.564。

第10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参考答案为D。

从四个选项的断句情况来看,分歧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另一个是: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

“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该如何断句呢?关键的地方在于对主语的判断。“所继叔父”是属于前面“谢弘微”的范畴,还是领起后面的内容,作为后句的主语。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时然后言”意思是“时机适当才说话”这说的是谢弘微,并非说“所继叔父”,已经转换了主语,所以应该在“时然后言”后面断句。“所继叔父混名知人”意思是:“过继家的叔父谢混因为善于辨识人才而出名”,然后接着是谢混对谢弘微的预判,这样理解就很合理了。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该如何断句呢?是在“夙敏”后,还是“方成”后断句呢?假如在“方成”后断句,后面就成了“佳期器有子如此”,佳器作为主语,理解不通畅。在“夙敏”后断句,“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意为“这个孩子内心深沉早慧,将会成为出色的人”,理解就合理了。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11870,占1.78%,选B的人数为163501,占24.50%,选C的人数为13759,占2.06%,选D的人数为477446,占71.55%。此题全省平均分为2.1464,标准差为1.3536,区分度为0.3406,难度为0.7155。

第11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参考答案为B。

A项“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在中国古代,名是由父辈所取,成年后,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在社会交往中不宜再让人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为字或表字,以表其德,在社交场合中使用,以示尊重。名、字往往分开分开使用。“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之意。谢弘微原来名叫“密”,因为过继给给别人,导致本名与过继后的长辈姓名相触犯,为了不改父母所赐起的本名而按避讳改用字来称呼,以示尊重的。谢弘微的字得以通行使用,而他的名反而不常用了。所以A项对“以字行”的解释是正确的。

B项“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姻亲与血亲的不同,就在于有否血缘关系。选项中说姻亲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所以B项的解说不正确。

C项“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古时规定,官员的父母亲如若去世,从得知丧事那天起,必须回祖籍守丧,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三年内不为官,不应考,不婚娶,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阅读材料中“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说的就是谢弘微丧母离职守丧的事迹。所以C项的解说是正确的。

D项“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禄”专指官吏的俸给,“私禄”则是指自己的俸禄。阅读材料末,“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东乡君去世,遗产不菲,但是谢弘微用“私禄”营葬,此处用“私禄”一词,特别与东乡君家的钱财加以区别。D项对“私禄”的解说是正确的。

全省考生中选A的人数为226350,占33.92%,选B的人数为328462,占49.22%,选C的人数为51202,占7.67%,选D的人数为60515,占9.07%。此题全省平均分为1.4765,标准差为1.4998,区分度为0.3282,难度为0.4922。

第12题着重考查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参考答案为:B。

A项“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该选项通过两方面的事迹概括出“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我们要判断这个选项的概括与分析是否正确,首先要验证所述事迹是否属实,再看看事迹是否可以支撑概括的观点。第一个事迹,“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从原文“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可知所述事情属实。第二个事迹,“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这个事迹也属实。再看这两个事迹是否可以

概括出“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这个观点。第一个事迹可以概括出“弘

微出继从叔”,第二个事迹可以概括出“一心只爱读书”。所以A项的概括和分析是正确的。

该项的概括都能够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依据。从可以判断“弘微出继从叔”“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概括正确。可以判断“他是陈郡阳夏人”概括正确。“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可以判断“一心只爱读书”“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概括正确。A项的概括和分析都符合原文意思,所以是正确的。

B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该项第一个事迹:“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从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我们可以读出这里是张冠李戴,主语是谢混,不是谢弘微。这个事迹不属实,这个分析不正确。

第二个事迹:“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原文没有直接写谢弘微极有文才口才,但是“瞻等才辞辩富”一句,承上可知“瞻等”就包括谢弘微。“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可以读出“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该项的观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概括是正确的,可以从原文“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可以读出来。但是整个B项,因为存在其中一个事迹的表述不属实,所以B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C项“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该项第一个事迹:“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我们从原文中:“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可以知道这个事迹的概括是准确的。

第二个事迹:“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我们从原文:“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

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

..,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