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危机管理的范式变迁

危机管理的范式变迁

危机管理的范式变迁
危机管理的范式变迁

公共安全建设范式的成长

李瑞昌

[内容提要]减除灾害、缓解风险、应急管理和安全建设成为当今世界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也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人类在应对灾害(灾难)过程中,不仅关于灾害(灾难)的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应对灾害的行动战略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现已形成减灾范式、应急管理范式、灾害风险管理范式以及国土安全范式。从范式发展趋势来看,将资源分配和风险分配结合考虑,全面整合危机管理模式成为人类应对各种危机的基本选择。

从人类历史视角考察,灾害和灾难始终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灾害和灾难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激发了人类高昂的斗志,对灾害和灾难的斗争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智慧而且改变了人类的观念和行为。本文从人类预防灾害和处置灾难所引发的危机的公共安全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综合两个层面考察人类在面对灾害和灾难最新所做出的组织化的努力。同时也为公共安全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提供有益参考。具体而言,对公共安全建设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有四种范式,这些途径有一定历史发展先后顺序,其中有些范式在实践中运用,而有一些还处于理论探讨层面:

一、减灾范式

减灾一直是政府和公众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所拥有的必然态度和基本行动。减灾的倡议和工作已被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社会所采用,其中联合国发起的从1990年到2000年“国际减少自然灾害十年”是典型标志。人类减灾行动有着较长远的历史,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经历几次大的转型变化。

首先,从对灾害的思想上来看,人类一直以来面对的灾害主要是自然灾害,公共危机源自天灾带来的人祸,因此,在应对灾害的观念上先后经历了几次变化①:

①灾害源自超级力量、不可战胜,人类是只能疏导,而在灾害预防是消极无为的。因此,早期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主要是顺应天变。如,鲧偷“息壤”以堵水患,禹开挖以疏导水流消除水害等。但是,人类早期改造自然的行为,客观上为抵抗灾害和疾病提供了基础,例如,人类通过发明火,不仅可以使人类吃到熟食减少了疾病而且防御了野兽的侵袭,同时,通过建造房屋预防了自然灾害和

①李瑞昌:《安全:在观念范式与行动范畴之间》,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群兽之乱,如,巢氏构木为巢防群兽之害。

②灾害是一种自然(神)行为,人类通过宗教与神和解。在人类认识不足时,当遭遇自然灾害之时,认为这是神灵在与人作对,以为神灵在天上居住,于是就设祭坛,杀生祭神、祭天、祈求神灵保佑,逢凶化吉并预卜凶吉等。原始的巫术活动就此开始,人类祈祷平安,消灾避害的主观,化作蒙昧的劳而无功的行动,成为巫术礼仪活动的始源。但是,这类虚无的与神和解的行动,有着两重意义:第一,人类防灾思想得到极大增长,这种防灾思想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与人类早期行为有别;第二,通过历经灾害,人类开始滋长了一种“安全感”的需求,这种需求是通过人与神的关系理顺而得到满足。

③灾害是人类对各种力量认识能力不够,知识就是力量,人类通过科技发展就能人定胜天。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升,人类开始区分将灾害区分为“天灾、人祸”,其中“災”就是水火灾的合成体,而祸是“示”和“呙”组成的会意字,表祭天祭神所用的牺牲和祭坛,此乃人之所为也。随着人类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事故原因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作了进一步的区分,古人云:“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十六年》)“人火曰火”之“火”,表明两层含义,一是指用火得当,造福人类之火;二是指用火不当,危害人类之火,即所谓“祸”。因此,对待天灾只能通过修坝筑堤以防水灾,伐木采林以隔天火;而对待人祸则需通过祭祀以平神怒。

而在西方,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类开始用水动泵的方式灭火,并在后来的演变、发展中,到1892年,拿破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专业消防队。在面对水火灾之外,人类对于地震灾害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就是人类认识和测量地震的一大创举。经过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人类科学技术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化,人类的能力得到疾速增长,对灾害的认识达到空前的高度,防灾、抗灾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通过各类科学技术运用,将自然灾害控制到比较低的程度,人类也对自己对抗灾害的自信心过于膨胀。

④灾害与人共存,通过人类积极行动可以减灾。人类在长期面对灾害实践中尽管取得的比较多次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因为人类自身知识增长而彻底消除灾害和灾难。事实上,新的灾种和灾害等级程度在不断增加,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所造成损失急剧增大。因此,重新认识灾难是人类面对和应对灾害的基础,是建立灾害与人类新型关系的基础。联合国在21世纪减灾战略就认为:尽管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消除所有的风险是不可能的,然而,有很多技术性的措施、传统实践以及公共经验能减轻经济和社会灾害的严重程度。虽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是自然界所固有的,但人类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按照联合国国际减灾秘书长的话说就是:“首要的是我们必须由(对灾害)反应的文化向预防的文化转变。预防不仅比救

助更人道,而且更廉价……尤其是,我们不要忘记预防灾害在道德上是迫切的,并不亚于减少战争的风险”。换句话说,人类与灾害共存是长期的,人类不能消灭灾害,但是,通过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可以预防、减少灾害对人类的损失。

⑤人类行为制造了风险,人与风险共存,通过风险预防减少灾难发生。长期以来人类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问题。这主要是人类经历了非常长的农业社会时期,而工业社会同整个人类历史长河而言,是比较短的,因此,人类正在享受工业社会所产生现代物质文明和思想自由。直至20世纪中晚期,化工污染、大气变坏、自然资源贫乏以及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安全问题出现,尤其是切诺尔贝利的核泄漏,令许多人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另外一面。一些理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到后现代、后工业时期的“风险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人造风险作为人类面临新的险种急剧增加而且爆发次数越来越频繁。所谓人造风险就是因为科学技术使用过程的负面后果以及工业发展模式中潜在威胁。新的人造风险往往连同自然风险一起产生连锁反应,加剧了灾难发生后的损失和社会影响。但是,无论如何,人类不可能停止发展,对未来和世界探索是人类行动的基本动力和永恒追求。因此,科学技术创新和突破不会停顿,各种新的产品会不断涌现,人造风险继续会增加和扩散,人类与风险共存是现实的,也是永久的。但是,通过加强各种管理、提高预测水平和改变发展模式可以防范风险转变为灾难。

其次,从行动上看,受到减灾、防灾是保存人类物质总量和分配总量的逻辑引导,早期人类社会更注重是抗灾,因为对抗灾难,减少灾害的影响,就能够保护人类的劳动成果。但是,抗灾依然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人类在与大的自然灾害对抗中,失败的次数相对而言更多些。因此,从维持政权的需要来说,救灾工作的业绩更易获得民众的认同以及对政权的支持。据记载,在我国古代周朝就有救灾的专门官员和专门的制度。《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大司徒的职责之一便是“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负责救灾,如在荒年要“散利”,就是发放救灾物质。

再次,从组织化来看,从最初的有负责救灾的专员,后来形成了各类抗灾、救灾的专门部门和委员会,抗灾、救灾已经开始部门化并逐步专业化。随着各国交往的加深,抗灾、救灾和救援的国际合作得到加强,尤其是联合国主动参与减灾的行列,并提出要“消除灾害”的过于宏大的目标,将减灾工作推到极至。

最后,从战略上来看,各国政府制定了各类单灾种的减灾战略,并要求各职能部门要进行减灾的工作准备。尤其,在国际减灾十年规划实施后,各民族国家为了响应联合国的推动,在单灾种的减灾规划上迈进了一大步。

从理论研究来看,各类专家在总结人类以往的灾害工作基础,形成了单灾种管

理的3R管理模式理论,即resist\reduce\rescue(抗灾、救灾、救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和一些工程技术方法,对每一种灾害发生的次数、所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相关统计,以便总结经验和后世索查。通过工程技术的研究在于提供各类建筑社会的抗灾能力,从而减少人类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由于减灾途径集中关注于自然灾害及其所造成的损害,因此,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成为这一时期理论上热点。一些理论家将灾害的构成要素分为: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其中致灾因子又可以分为自然致灾因子和人为致灾因子,通过对致灾因子不断细微分类、认识到致灾因子形成的机制和建立致灾因子的风险评价系统,就可以提高致灾因子的预报准确率,以及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数(如地震烈度区划、洪水危险区划等)。从承灾体上,可以划分为人类、财富和自然资源两大类,其中人类既是致灾因子又是承载体,没有承灾体就没有灾害,更不会形成灾难。通过对承灾体分类后进行脆弱性(易损性)评估和对承灾体动态监测,就可以为区域制定资源开发与减灾规划,防灾抗灾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孕灾环境包括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一类型的致灾因子在不同的孕灾环境下,发生灾害的概率以及承灾体所产生的损失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探讨区域环境的稳定性和掌握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就可以对环境演变引起自然灾害的临界值域进行评定,可以对特征时段(冷期或暖期,干期或湿期)的自然灾害分布模式相似型重建,从而为区域制定减灾规划提供依据①。

二、应急管理范式。

防灾、减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比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而往往又难以直接看到效果,因为灾害的发生总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因此,通过防灾的方式来减灾并不能激励起每一届政府的浓烈兴趣和强烈责任与意愿。在选举政治和任期有限的逻辑驱动下,政府官员更注重短期的政绩和能获取民众赞誉的行为。因此,对于灾害发生后,通过有效应对减少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更容易获得公众的美誉,有利于未来的执政。因此,各国加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机构的建设。其标志的事件就是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成立以及各国人防机构的职能向民防机构的职能转变。

在实践领域强调“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应急法制、应急体制),各国加强了指挥系统、救援系统、保障系统建设,推进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政府、基层单元(主要的大型企业)和公民共同参与危机管理和政策制定。

各国试图调整现有管理体制,通过多种模式建立符合应急状态所需的管理机①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自然灾害学报》,1996年第11期,V ol.5,No.4.

制与结构。同时,也确立了需要一些应急管理的原则:首先,将预防和应对分开。前文所述灾害可以解构为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等要素,对于每一个要素的每一方面都可以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预防能力和抗灾能力。因此,预防工作是分布在各个专业部门、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质检标准或其他个专业领域的控制标准提升预防能力,例如,通过提高房屋抗震标准,就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灾难;或者通过改变一种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预防能力。因此,预防是一项专业非常强的工作,必须由各个部门来实施。

其次,从应对部门和机构设置而言,由于各国的政治结构差异以及行政区划的原因,有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三种①:(1)“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这种模式下,设立一个综合性应急职能机构,像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现为国土安全部)和韩国的中央灾害对策部那样的常设机构,直接领导和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各专业应急系统负责现场应急处理事宜。

(2)“应急指挥系统(常设)+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模式。在这种模式,常设一个灾害处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应急救助和突发灾害处理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平时与各部门及应急事件顾问团(可以由各行业专家兼职)保持密切联系,收集信息,研究制定预案,一旦灾害发生,迅速与相关部门的专业应急处理机构共同拿出可供领导小组讨论的参考意见,还可以在灾害发生时,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但指挥长应由领导担任。现在广州、上海的城市应急中心大体属于这种模式。

(3)“应急指挥系统+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模式。这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综合,日本就是这种模式典型。因此,日本有庞大灾害处置队伍,甚至将救灾、防灾、抗灾三位一体地整合起来。

从应对灾害的理念上,一些理论家认为:防灾、减灾是增产,减灾能力也是生产力②,因而将精力应用于消除一切灾害和对承灾体给予全面的保护(联合国减灾10周年总结报告)。这种观念是从经济发展与减灾的关系来认为减灾的重要性,强化抗灾的经济功能,从而为抗灾、应急行为获得政治上支持。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抗灾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这是联合国在经历国际减灾十周年后,认为自己将自己目标定得过高的重要原因。

从灾害管理行动上看,倡导从单项灾种应急管理体制转向多灾种的“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⑴把主要自然灾害链(如地震与火山爆发、台风与水灾等)的应急对策综合起来进行立法,制定规划;⑵把灾害或危机事件的“监测、预防、应急、恢复”全过程的减灾管理对策综合起来,协调实施;⑶

①计雷、池宏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0~41页。

②卢亦鲁:《关于建立中国防灾救灾中心的建议》,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15639059.html,:9090/JForum/posts/list/499.page

按减灾管理的行为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区、民间团体、家庭)纵向综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管理;⑷各国程度不同地强调灾害或危机的预防工作,并把灾害预防作为主要内容纳入防灾减灾规划,甚至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或国土开发规划综合起来。

就理论研究而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工商界的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在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领域出现了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途径。从理论研究上看,一些理论家提出了危机管理的四阶段PPRR说(预防(Precaution)、准备(Prepare) 、反应(response )、恢复(recovery) )、4R模型(减少(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Robert Heath)、四因素PPPL 说(预防(Precaution)、准备(Prepare)、绩效(Perform)、学习(Learn))以及时间系列分析法、组织体系分析法和决策过程分析法①等理论模型;;

三、灾害风险管理范式

风险管理一直是金融领域的重要管理方式,在20世纪末进入到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并迅速取代了灾害学途径,建立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各国减灾工作的首要工作②。其转折点的事件就是联合国在2000年关于减灾作出的调整,认为过去十年减灾计划不够成功,应该主张“可接受的风险和必然性灾害,加强风险管理活动资助,形成对风险(灾难)分配成为新模式”成为未来政策和管理的逻辑起点,这成为未来十年(2000-2010年)联合国减灾新思路。此后澳大利亚推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迅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摹本。各国在原有原有的危机管理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形成了新的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

从理论研究来看,风险管理途径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分离模式(其中风险管理包括: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风险;危机管理包括:刺激、反应、反馈);第二阶段实现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风险诊断、风险反应和风险恢复计划)、危机情境(反应和恢复管理)、反馈(学习,包括风险确认、计划和准备)),主张对致灾因子、致灾环境和承载体进行风险分析,计算出“风险指数”,确定可接受的风险,并将这些风险的防范纳入各种发展规划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中。

在实践领域,从战略上加强对预警系统、抗灾建筑、民防工程的投资和建设;在行动领域要求推行测、报、防、抗、救、援等行动,着力发展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认为公共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为科技手段问题,而且是一个管理问题。各个国家开展了政府系统、非政府组织、专家系统、公民系统等四大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应对危机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

①薛澜、张强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史培军、邹铭等:《从区域安全建设到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从第一届世界风险大会刊灾害与风险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载《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第2期,V ol.20 No.2。

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推行,表明危机管理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从原有重视应对走向重视预防,改变了“危机管理=应对管理”的思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的特瑞·璋格曾撰文区分危机管理与灾害风险管理的区别,它所指明的危机管理就是应急管理。他认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与减少灾害风险管理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可以从二者关注的重点、运作过程、时效性、信息使用和管理、社会政治关注都有较大不同。

①特瑞·璋格:《与灾害风险共存——危机管理与减少灾害风险管理比较》,载《中国减灾》,2005年第2期。

四、国土安全、公共安全途径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理论界受到风险社会理论(Beck)、不确定社会(Giddens)和后现代理论影响,尤其是美国9.11的冲击,在西方国家兴起了国土安全和公共安全研究和实践模式。关于不安全的原因上,提出了工业社会发展模式与灾害源新说、承载体脆弱性分析和孕灾环境区域论、系统论之说。认为现在的风险主要是人造风险,由于人类在运用智慧发展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制造了许多新的风险源,而且由于工业化发展、人类大规模的建筑和无限制的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破坏很严重,于是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爆发力和所带来的损失都表现出新的特点。并认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建筑越多,整个社会承灾体越脆弱,灾害发生后损失越大。同时,在全球背景下,产生灾害的环境已经全球化了,通过区域减灾的模式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有全面效应。

关于危机处理上,主张通过增加减缓(或减灾)(Mitigation)阶段将危机管理的开环模式转变为闭环模式(五阶段交互论MPPRR);并着重对灾后恢复研究,突出物质供给、生命安全、设施重建、心理干预与治疗在安全建设中的重要性。将“资源(利益)分配和风险分配协调起来①、风险预防与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②,将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贫困相联系在一起”作为公共安全政策和管理的逻辑起点,建立了“安全指数、脆弱性指数”,对危机成因、处置、恢复结合多学科进行拓展型研究。在实践领域,试图开展下述战略行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降低致灾因子,通过统筹、规划、战略管理增加承载体能力,通过建设和谐社会减少人为灾难,实施国土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构成的“三安全”战略;开发出了“美国危险”损失评价方法等预先分析模型;呼吁变革危机治理的结构,改变民族国家主导安全建设的模式,提倡国际合作、社会参与的新模式。

国土安全、公共安全途径实际上是以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来认识灾害问题,将公共安全置于事关整个发展战略的高度。《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提出“减少灾害风险的努力必须系统地纳入可持续发展和减贫政策、计划和方案,且在社区和国家各级建立管理与减少风险所必要的能力”③。因此,与风险、脆弱性、恢复力和适应性相关的灾害综合管理和减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途径,已被学术界、经济与社会界予以高度重视。尽管关于何谓脆弱性?何谓恢复力?他们之间的关系乃在众说纷纭;但是,脆弱性与恢复力成为灾害综合管理研

①李瑞昌:《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世界减灾大会:《2005-20015年兵库行动纲领》,载《中国减灾》,2005年第3期。

③史培军、邹卫平等:《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载《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第6期,V ol.14 No.3.

究的新的解释框架。如果将风险、脆弱性、恢复力等概念置于灾害系统来分析,可以发现灾害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一个地区在灾害发生前存在着潜在的致灾因子,人类面对致灾因子时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脆弱性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越大,而恢复力大小决定了实际的灾情,恢复力大的地区能够降低可能的灾害损失,及时从灾害中恢复到正常状态,恢复力小的地区则正好相反。另外由于系统调整、适应和学习能力的存在,恢复力对下一次灾害也将产生正面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好备灾响应!改进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从而进一步提高脆弱性、降低风险,即恢复力对灾害系统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所以脆弱性和恢复力可看成是承灾体两个重要的品质属性,由区域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来决定,二者互相影响,贯穿于灾前灾中灾后各个环节。由于经济水平、区域政策、人口结构和数量、文化差异等的存在,脆弱性和恢复力区域差异亦十分明显,这使得具有相同致灾强度的致灾因子发生后,造成的影响迥然不同。明确识别风险和客观量度区域承灾体的脆弱性和恢复力,可使区域管理者有足够科学依据来规划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小灾害造成的不利后果①。

五、结论

减灾途径、应急管理途径、风险管理途径和国土安全管理途径。他们代表了公共安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从人类对待灾难、危机的态度上正经历:防灾、消灾——与灾害共存——与危机共存——与风险共处的变化,表明人类对灾难、危机的从客观属性到主观属性、从自然灾害发展到“人造风险”的认识过程。

2、从对灾害、危机管理和应对来看,最初是通过增强承灾体(人和建筑物等)的能力达到减灾效果,发展到通过对致灾因子(气候、地理资源等)情况预报和预警来减少灾害损失,最近提出通过改善孕灾环境的状况(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减缓灾害。例如,通过人们灾害意识、危机意识教育提供人类警觉;通过改变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保持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共同意识、减少人与人之间冲突建设和谐社会(世界)以防止人祸加剧天灾。

3、现代危机管理更强调主动性。传统危机应对中,人们对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缺性缺乏深刻认识,因而,只有危机爆发之后,匆忙被动应对;而现代危机更强调主动防范、提倡“预防为主、准备在先”。

4、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把公共安全放在第一位。古代的危机应对始终是把“国家安全”(这里的国家安全主要指统治者统治地位的安全),而现代公共危机管理将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为政府提供的第一位公共产品。

①刘婧、史培军等:《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载《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V ol21.No2.

5、与传统公共危机管理重视应对环节不同的是,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更注重减缓、准备和灾后康复等环节,对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救灾人员心理治疗表示极大关注。

6、法治成为危机管理的主要手段。传统危机管理尤其在专制政府下,危机应对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各种专制手段。现代政府在法治理念、服务型政府是通过实施法律、通过公民的参与、通过政府与公民互动,来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①。

7、从危机管理流程设计上,从最初开环模式转向闭环模式构造。传统的开环3R模式,即resist\reduce\rescue(抗灾、救灾、救援),发展为危机管理的四阶段PPRR说(预防(Precaution)、准备(Prepare) 、反应(response )、恢复(recovery) )、4R模型(减少(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Robert Heath)、四因素PPPL说(预防(Precaution)、准备(Prepare)、绩效(Perform)、学习(Learn))以及时间系列分析法、组织体系分析法和决策过程分析法(薛澜)等理论模型;提出增加减(灾)缓(Mitigation)阶段将危机管理的开环模式转变为闭环模式的五阶段交互论(MPPRR),即减(灾)缓(Mitigation)、预防(Precaution)、准备(Prepare) 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五个阶段,其中减(灾)缓既能视为危机管理生命周期的一个独立阶段,又可以认为其具体工作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8、从危机治理模式上,从政府唱独角戏转变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的治理变革。

9、从研究上取向上分别从动因需求和应对需求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尽管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和名词不一,如,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等,但是,整个研究从两个方向展开的:第一,从致灾因子(动因)产生的需求(agent-generated demands)展开研究和实践行动,例如因灾害而产生的功能需求的计划——预警(Warning)、搜寻(search)、营救(rescue)、应急医药服务(emergency medical care);第二,从应对产生的需求(response-generated demands) 展开研究和实践行动。例如那些为满足动因而产生需求的必要计划——交流(communication)、资源调配(resource mobilization)等。

10、从研究者的政策建议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应从综合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到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二,重视减缓程序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运用风险分析、脆弱性分析、GIS等技术将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等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李瑞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

①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与公共事务学院)

图表2:公共安全建设的四种范式比较

范式减灾范式应急管理范式风险管理范式国土安全范式

理论研究学理五个阶段(消

极无为、与神

和解、人定胜

天、灾难与人

并存、人与灾

害共存)

四阶段PPRR

说、

4R模型(Robert

Heath)、

四因素PPPL说

芬克生命周期F

模型

米特洛夫M模

1、风险管理与危机

管理分离模式

2、实现危机管理的

风险管理方法

1、前因研究:灾害源

新说,承载体脆弱性

分析,孕灾环境区域

论、系统论

2、处置研究:MPPRR

闭合(注重减缓和恢

复力)

3、恢复研究:物质供

给、设施重建、生命

安全、心理干预与治

模式 3R分离模式综合管理模式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整合的安全模式

方法数理统计、工

程技术

(商业)危机管

风险指数安全指数、脆弱性指

数、多学科拓展型研

逻辑

起点

减灾、防灾是

保障物质总

量和分配份

防灾、减灾是增

产,精用于对灾

害的一切保护,

减灾能力也是

生产力

可接受的风险和必

然性灾害,对风险

(灾难)分配成为

新模式

将资源分配和风险分

配协调起来。将风险

预防与经济竞争力联

系起来。

差异单灾种管理多灾种综合管

灾害风险规划体系整合的安全管理体系

实践研究战略单项减灾战

一案三制1、预警系统

2、抗灾建筑

3、民防工程

1、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2、增加承载体能力

3、建设和谐社会

4、“三安全”战略

领域防灾、抗灾、

救济部门化

指挥系统、救援

系统、保障系统

测、报、防、抗、

救、援

复杂自然生态、经济

社会、人文法制系统科技地理科学公共安全技术科学、管理技术“美国危险”损失评

估法

政府三个政策主体四大系统治理结构变革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的研究状况及其范式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的研究状况及其范式 作者:李强邓建伟晓筝 生命历程研究(lifecourseresearch)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计划,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事件和角色(地位),及其先后顺序和转换过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所谓的生命事件一般包括接受教育、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结婚或离婚、生养子女、参加工作或辞职、居住地的迁徙、退休等事件;通常考察的角色或地位大致包括阶级或家庭成员资格,教育、婚姻和受雇的状况,有时还包括政党成员资格、宗教归属、自愿者团体及活动的参与等。在上述研究中,个人的生命历程被主要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生命历程研究不仅要求在一个共同的概念和经验性研究的框架内对个体生命事件和生命轨迹的社会形式做出解释,并且注重考察影响这些事件和轨迹的社会进程。在许多从事生命历程研究的学者看来,他们的诸种努力不仅有利于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能超越社会生活研究中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长期隔离状态,并具有对各理论学派、学科加以综合的潜力。 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它关注的是具体内容、时间的选择,以及构成个人发展路径的阶段或事件的先后顺序。一般而言,尽管生命历程与家庭、经济、政治中的社会过程相联系,但它基本是个体层次的概念,与生命周期所包含的世代概念没有内在联系。 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1940年以前的生命历程研究 生命历程研究作为一种分析范式,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1940年以前的时期,其主要推动者是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这一时期,美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量人口从农村纷纷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展。然而社会问题也有很多,如移民问题、青少年越轨问题、犯罪问题、家庭婚姻问题等。它们引起了芝加哥学派极大的研究兴趣,许多学者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查,著书立说,寻求解答社会问题的答案。尤

西方经济学中的范式演变

托马斯·库恩(T.S.Kuhn)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阐释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所谓范式,就是指科学家之间围绕假设、方法论原则、技术、事例等形成的一致看法,以及最终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概念体系。因此范式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学科探讨基础的思想、技术和方法论的“模子”,其实质是一种语言方式。在同一学科中,可以有若干个对立的范式,绝对客观的科学是没有的。科学的历史,实际上是各种范式接替的历史,各种范式根据它们接近被观察现象的实质的最大效率而相互接替。但是,谁也不能肯定,在某一时期形成科学核心的范式永远不会被另一种竞争力更强的新范式所替代。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一种范式,相对论是一种范式,量子力学又是一种范式。近年来霍金和彭罗斯(R.enrose)致力于建立物理学的大一统理论,希望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其实质也是用一种新范式来代替另外两种旧范式。将范式的观念运用于经济学,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经历着范式的演变。一、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建立经济学最初的范式是由亚当·斯密(A.mith)建立起来的。斯密建立起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和理论体系,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标志是1776年《国富论》发表)。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注:转引自陈冬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1.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斯密将其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的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努力”。其实斯密并非只看到个人私利而不重视人类的道德伦理(可以参见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他也是在反复思考了“经济人”和“道德人”后,才确认经济人是更加符合实际的假设,并且更有利于建立经济科学。2.看不见的手假设斯密认为个人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可以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责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个人经济自由,而非干涉市场。3.社会分工假设斯密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促进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4.研究对象斯密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经济、政治以至各种上层建筑,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继承19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经历了一场边际革命,这实际上是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而非范式的革命。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革命的影响,马歇尔(A.Marshall)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中运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给,其核心是均衡价格。由马歇尔奠定的这一流派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icalEconomics)。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两者相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得狭窄了。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脱去了“政治”两个字,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可以概括为两条。1.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理性人假设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进行选择,在给定偏好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个人总是能够使效用达到最大化。2.市场均衡假设在给定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市场总是能达到均衡(瓦尔拉斯均衡),而此时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帕累托最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以价格为核心,研究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三、凯恩斯革命——范式的革命从斯密到马歇尔,经济学的范式发生了继承和延续,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是由凯恩斯(J.M.Keynes)来进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人们开始怀疑市场的力量。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经济学家无法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个背景下,凯恩斯进行了一场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范式,并成功地解释了大萧条。这一革命以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标志。凯恩斯理论的范式可以概括为3点。1.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供给总是能创造需求(萨伊定律)。2.工资刚性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工资刚性,价格的变动是很迟钝的,不能适应需求不足的变化。而在新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范式改革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范式改革 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范式改革,一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研究、探索、协作等为特点的、师生互动的、全新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范式;二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探讨如何把理论思考转化为日常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各种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范式”这一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哲学家库恩提出的,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范式“它代表着一个特殊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作为模型的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1]。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考察,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简言之,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 课程教学范式,是指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共同体成员所秉持的信念与价值、采取的技术或形式、形成的特质与效果的总称。新中国成立后,对我国教育界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

学”,其中又以“三中心”和“五环节”的影响为最。就中国传统文化课而言,形成了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教材为主导课程资源的教学范式,具体来说: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也尝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但总体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偏重于对象化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课程资源以“教材”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许多学生“苦其难而不知其益”,被动痛苦学习,懒于思考,缺乏主动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改变现状,如何改变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及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研究、探索、协作等为特点的、师生互动的、全新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范式,我们课程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容进行新的设计和整合,完善体系构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选择设计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增强教学效果,是一个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引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宏大精深的中国传

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旅游业发展与变革

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旅游业发展与变革 摘要:在信息技术影响下旅游业在应用新技术、技能提升以及结构重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引入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即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以分析旅游业中市场变化、产品更新、劳动技能改进、技术创新、组织形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等方面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并由此总结出旅游业从基础理论的丰富到传统旅游企业改造、网络旅游服务公司兴起等具体实践领域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技术经济范式;旅游业;新经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业也不例外。众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旅游业中使旅游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面孔。但是旅游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无规律可言?旅游业又会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有没有一种理论来解释并指导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学界的研究多从旅游业表面的变化或细节的改变来进行而较少触及促进并支撑其发展的内在动因这一层面。我们认为如今覆盖整个经济系统的“新经济”其实质是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带来了整个经济结构和系统的变革从而由表及里地促使旅游业从应用新技术、技能提升到结构重组社会支持甚至基础理论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技术经济范式

(一)技术经济范式的含义 范式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选择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型或模式而根据这种技术范式解决问题的常规活动模式就是技术轨道它是由技术范式中所隐含的对技术变化方向作出明确取舍的规定所决定的。此后C.佩雷兹在1983年发表于《未来》的论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变迁与新技术吸收》中又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从而将技术范式与经济增长直接联系了起来。1988年另一位著名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与佩雷斯又在合作发表的《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一文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认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即它所研究的变革就特殊产品或工艺技术而论超出了技术轨迹并且影响全系统的投入成本结构、生产条件和分布”。 技术经济范式意味着常规而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经济范式即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

范式变迁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

库恩(kuhn,1962认为:“范式是着眼于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它不只是将科学的历史作为单个贡献的累积过程,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范式变迁的路径来把握。”所谓会计范式就是指在会计研究者之间被共用的思考模式或者“知识的框架”。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遵循的是“命题+论证=结论”范式,显然己与现实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进入60年代,随着经验统计分析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原理被引人会计研究之后,会计研究范式变得日益精密而复杂化,传统的三段式研究范式过于简化已难以在研究中奏效。 著名会计思想家、方法论学家马切斯特(mattcssich)在经过系统研究后提出了如下的理论研究范式:(1)观察、分析;(2)定性和定量描述;(3)概括;(4)分析(运用数理方法和演绎法);(5)解释和建立模型(运用一系列假设、原则把会计理论术语和实际中的概念结合起来,加以具体化);(6)验证与修正(实证方法、逻辑检验)。 比较会计研究中的国际化倾向,今后会计范式面向实用性的研究课题主要有: ①解决不同类型课题的相应范式是什么,它可能会遗留些什么问题 ②在解决课题方面,范式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③作为权威性的会计研究,期望能解决怎样的问题,会计研究的边界是什么 ④解决某种课题的相应范式是什么,需要开发应用哪些分析工具 为有助于这些课题的研究,本文拟就会计范式变迁的过程作一综述性的探讨,以便人们把握会计研究发展的轨迹或路径。 一、会计理论研究推动着传统范式的变迁 会计范式的变迁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紧密相连,美国会计范式的变迁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本世纪申叶,美国会计界为研究解决gaap的关键性问题,采用了实用主义的规范论。即将普遍认可的会计规则(准则)体系化,通过对体系的解释及再构造,导出新的规则并以此形成相应的会计研究主题。这种研究范式貌似科学,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有点类似于法的“解释论”和“立法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这些会计规则没有围绕成本效益原则在规则制定的目的方面和持续确认的经济性方面展开合理的论证;另一方面,在信息价值形成方面也尚未依据资产计量、收益计算等有效手段来构筑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 这种传统的会计研究范式,50年代后期急速地失去了向心力,人们对gaap的动摇巴达到了顶点,美国会计师协会(aia弓aicpa)开始转变以往会计程序委员会准则制订的形式,并通过构建更体系化的研究体制,按照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要求重新编制gaap,从而使该机构跃入美国会计规范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gaap的疑惑,美国会计学会(aaa)颁发了57年版的会计准则草案,目的是想重新检讨会计规范,以提高会计准则的公平、效率及稳定性。然而,其结果却背离了初衷,反便会计信息相关者失去了对会计规则(准则)讨论的兴趣,不再迷信以往按会计规则处理得出的各种具体信息,更看重建立在严密分析基础上的信息披露。此时,会计规范模式的重点适应人们的信息偏好,迅速转入对会计信息实施客观全面分析的轨道。66年的声明(asobat)就是这一转换期的产物。 60年代以来,美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方法中退出,即从会计准则及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特性、功能出发,摸索建立更客观的分析概念和方法,虽说稍有滞后,但仍不失时机,开始向经验科学研究的方向奋起猛追。以此为契机,伴随着40年代末收益概念的再次探讨,一套建立在数量分析基础上的会计计量体系逐步形成。一些学者参照经济学中的所得(收益)概念,尝试用经验研究方法来揭示会计收益信息之间所具有的特征及关联性。这种研究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使研究者从传统会计实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为以后会计研究基点的转变(即向经验分析方面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形成的会计计量理论与方法尽管仍然会有一些不足,如在收益概念上还残留着一些不彻底成分,但在计量规则方面则已构筑出了相对于以往的更高层次的、便于充分揭示的精致理论。 二、证券市场研究范式的形成

“自我纠错”:思维范式的嬗变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自我纠错”:思维范式的嬗变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纠错;改革;创新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无疑深刻地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命运。然而当代资本主义却并没有历经马克思恩格斯所指证的异化幻象,而是凸显出平稳发展的态势。这是否表明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迁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还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呢?对此,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福柯就认为,在现时代研究历史要想超越由马克思定义和描写的思想地平线是不可能的;德里达则断言:我们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更是指认:“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于童年时代:它好像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萨特认为,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发展,都只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土壤上形成的。这些都是有深刻理论洞见的。尽管上述学者并不把自己指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这丝毫没有降低他们的话语的理论价值,反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具有较强的回应现实的理论张力。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可以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与当今时代进行对话,从中既可以凸显马克思主义在场的现实可能性,又能使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的人的参与和观照下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意义。这既是历史本身的发展使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自我纠错”功能的凸显。 一、马克思主义“自我纠错”: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 马克思主义“自我纠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对话的一种显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历史形态,它必然会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对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详细考察,指出资本主义正在经受着内在矛盾的阵痛,而这些矛盾威胁着资本主义并将造成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毁灭。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不可调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成长发展的生产力,会随着工人阶级的诞生与发展壮大,在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中,最终促使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马克思恩格斯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的结论。

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

危机公关(public relations in crisis)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 危机公关特点 意外性: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始料未及的。 聚焦性: 进入信息时代后,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媒体对危机来说,就象大火借了东风一样。 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紧迫性:对企业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 [编辑]危机公关的流程和内容 从危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危机的终极爆发往往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因此,对危机管理的审视应该放到对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加以研究的大背景中。一般而言,问题的发展演变方式都是可以预期的。它往往是从一个趋势或事件开始,接下来的变化脉络十分清晰。 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 ● 起源阶段——潜在问题 ● 干预和扩大阶段——问题在抬头 ● 成型阶段——当前问题和危机问题

● 解决阶段——休眠问题 根据问题发展的这一周期,危机公关主要包含以下流程和内容 ● 问题管理。对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监控和评估。 ● 危机规划与预防。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进行预案研究与处理,建立危机管理机构。 ● 危机应对。面对爆发的危机实施全面管理方案,掌握危机管理的主动权。 ● 善后事宜。判断危机的损害程度、评估危机预案的效果,做出调整和修订 此外还要强调指出,危机公关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是否得到企业高管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否有制度化、系统化的问题管理项目与危机公关项目;以及危机沟通系统是否高效通畅。在这里,国内外竞争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为问题管理和危机公关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工具支持。 危机公关的“三明主义”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危机。当危机出现时,企业相关人员不可在危机中乱了阵脚,要平心静气,组合运用“三明主义”的公关原则,来一步步化解危机,或进一步转“危”为“机”。 其一,态度“明确”,公司对待危机的态度要明确,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表明,不能采用任何手段来逃避危机事实。这是企业危机公关的第一要义。例如,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在《有关“苏丹红一号”问题的声明》中居然称:“我们虽然多次要求百胜的相关供应商确保其产品不含‘苏丹红一号’成分,并获得了他们的书面保证。但是非常遗憾,昨天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还是发现了‘苏丹红一号’成分。”这是什么样态度?暧昧?狡辩?这明摆着是要把责任全部推卸给供应商,以求转移媒体和消费者的视线。媒体和消费者能够满意这样的话语吗?显然不会。这样做终究是无济于事,肯德基的管理方首先应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传统科学哲学研究注重科学知识,而缺乏人文因素,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论哲学。科学的本质与核心在于其思想,人的创造科学知识的文化过程是哲学研究理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文化论哲学将科学看作为一种文化,并将人看作是科学文化之根。为此,从知识论到文化论将成为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重要转型,这种转型将带来一种新的科学哲学范式,即科学文化哲学的生成。所谓科学文化哲学,即将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需要指出的是,其一,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依然是科学,只不过是它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来研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做认识论的研究,因而它既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哲学,又区别于一般的文化哲学;其二,科学文化哲学研究依然是一种哲学研究,因而它比科学历史学、科学社会学等元科学更加靠近传统的科学哲学。如果说,我们将传统的科学哲学理解为是一种狭义的科学哲学的话,那么,科学文化哲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广义的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一般分为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三大流派。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是一种典型的科学知识论或科学知识哲学。它将科学看作并且等同于知识的体系。用石里克的话来说,“每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知识体系,即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而全部科学,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命题在内,都是知识的体系,在这以外,再没有一个‘哲学的’真理的领域。”在逻辑经验主义那里,只有自然科学才称得上是“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因而才是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知识。除此之外,其他人文学科所陈述的东西,既不是真正的科学,也不是真正的知识。进入20世纪之后,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支柱的“新物理学”理论建立,再加上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锻造的“逻辑分析理论”这个现成的工具,逻辑经验主义将知识论这一哲学倾向推向了极端。概括地说,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主要包括“意义—证实”原则,其核心就是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决裂。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证实”原则把科学中实际存在的非经验、非逻辑因素彻底清除了出去。按照他们的看法,“一个陈述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证实方法”、“一个句子,如果我们不能指出一种检验它是真或是假的方法,那它就是没有意义的。”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是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研究主题看,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依然是诸如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教学范式改革

论教学范式改革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校财务学院于4月13日进行了教学范式改革方面的讨论,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当前教学范式的看法 从学分设置看当今大学教育,学校良苦用心地在基础学分的基础上引进第二课堂学分,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但这些活动往往成为功利主义滋生的温床,大量学生声称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其实是这些活动无法带来第二课堂加分,比如关于心理知识的讲座,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与竞赛,要知道,一个在大学四年里心里不健全或无明确目标的人怎么才能在今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生存?我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单一(过分依赖学分制)和学生始终无法建立起对所学专业的感情,因此才出现完成任务式的赚学分状况! 从老师教学方式看当今大学教育,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高学历的,但高学历并不等于很会教学,事实上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老师教,学生受”的教学模式很难在今天得以改变,但关键的问题是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受。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解书本,提出重点,画出难点,概述大意,布置作业,学生也只是一味的把老师所讲机械地抄录记忆,只产生很少的思考质疑及创见的话,我想这种教学范式就是失败的。 从学生学习状态看当今大学教育,大学里要强调的是自由之精神,因此我个人认为逃课并不都是不可取的,只要你以逃课为机会成本的选择是能在另一方面给你带来补偿的。其次很多学生不太重视平时的学习而指望考前突击,我想这与他们认为所学课程没用和本身自学能力欠缺有关,殊不知那些现在看来没用的学科可能在今后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第三,学生缺乏学术的深度与广度,我想这首先与他们的创新能力丧失有关,其次也与造成创新能力丧失的传统“老师教,学生受”的教学模式有关,再次与他们自身遇事不愿思考的习惯有关,尽管很多学生看了大量经济学著作。 提出立项的教育范式前景及相关措施 从教育主体之一的老师来看,老师搞好科研当然重要,但教书育人更加重要,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老师应该匀出更多时间教学或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交流,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主要是充分利用课堂.如在下课之前,布置好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待到上下一堂课时,老师先花简短时间(如一堂课的三分之一)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简短概述,然后鼓励同学们提问题,这些问题老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留给全班同学解决,老师需要做的是及时地纠正与补充.这么做也需要激励机制,针对那些提 问和回答都很积极都很具有创造性的学生,老师约其下可单独谈话,单独辅导.甚至可以鼓励 他进行某些学术方面的尝试,比如试着写论文.老师在对其进行适度评改后把它推荐到相关期刊杂志上.学校必须奖励那些带出很多发表了论文的学生的老师!至于考核制度,期末考试绝 不能占总成绩的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比率,而且部分科目应该加大难度,比如数学.课堂表现应 该占平时成绩的最大部分比重. 从教育主体之二的学生来看,同学们一要培养遇事多思考的习惯而不管这件事多么微小多么平常.在现在这个创新能力渐失的年代,,原创就是创新.而要学会自主学习,这既包括合理而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包括拥有能自学一本经济学著作的能力,决不能出现读完一本书后转眼即忘或提不出任何质疑或见解的情况,也包括能在实际日常生活中抽象出相关经济模型的能力,进而用这个模型去解释其他经济现象,最后达到的目的就像曼昆所说:"学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至于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掌握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和养成独到的经济学眼光!三要能游刃有余地在各种活动与纯粹学习中穿梭,学习才是学生的主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 学号:031B10129xx 摘要: 在分析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流程,包括公共关系预警、积极处理和公共关系危机的事后管理和重塑形象以及总结借鉴。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将帮助企业将面临的降到最低,并在危机管理中发掘危机中蕴涵的“商机”,化企业危机事件为转机的机会。 关键词: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危机;危机管理 Research of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Number: 031B10129 Qian Ting Abstract : In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the necess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si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process, including public relations, active treatment and early warning of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afterwards and reshaping the image and to summarize. Public relation cris management will help enterprises will face to a minimum, and in cris management cris in excavation of implica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ris for the better chance. Key words: public relation; public relation cris; cris management 0引言:

变迁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权力结构

变迁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权力结构* 吴春梅翟军亮 摘要:在传统公共行政到公共价值管理的理论演变和范式变迁的历史轨迹中,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权力结构均呈现出继承基础上的梯度发展态势,在阶段性问题的导向下,逐渐由政府的垄断供给和等级权力走向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供给和共享权力。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权力结构的关联变迁中,呈现出双向良性推动的螺旋上升态势。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变革与权力结构优化的整体推进,需要发展治理民主以完善多元参与体系,培育公民组织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注重政府管理能力建设以推进网络化治理。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权力结构;变迁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12-0013-05 政治 在公共行政百余年的演变过程中,学术界对其范式的变迁存在不同观点,如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三范式说①,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三范式说②,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公共价值管理③三范式说。公共服务作为公共行政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公共行政范式的变迁而变迁,内嵌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和公共价值管理等公共行政理论之中。从理论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可以探寻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权力结构变迁的逻辑与态势,发现其中的普适性规律和经验,为中国公共服务供给变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权力结构的变迁逻辑 在传统公共行政到公共价值管理的理论演变和范式变迁的历史轨迹中,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权力结构均呈现出继承基础上的梯度发展态势,遵循问题建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的发展逻辑,在阶段性问题的导向下,逐渐由政府的垄断供给和等级权力走向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供给和共享权力。在供给方式方面,传统公共行政下的公共服务政府垄断供给,源于对市场失灵的纠正,着重解决市场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新公共管理下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源于对政府失灵的纠正,着重解决政府垄断供给中的效能低下问题。新公共服务下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源于对低度公民权的纠正,着重解决多元供给中的公民权弱化问题。公共价值管理下的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源于对过度竞争的纠正,着重解决多元供给中的合作程度低下问题。在权力结构方面,传统公共行政下的等级权力,源于对分工协作基础上秩序的追求,通过自上而下的具有强制性的指令发布与执行等方式来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新公共管理中的多元权力,源于对市场和社会在公共领域中价值的追求,通过领域开放、授权分权等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权力垄断问题。新公共服务中的共享权力,源于对公民权的追求,通过社区合作生产等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力结构失衡问题。公共价值管理中的共享权力,源于对公共价值创造的追求,通过合作伙伴型共享权力等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中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力结构失衡问题。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权力结构的关联变迁中,呈现出双向良性推动的螺旋上升态势:(1)供给方式的变革推动了权力结构的优化。公共服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农村社会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项目编号:06BSH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效率的民主嵌入目标下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激励研究”(项目编号:10YJA810007)的阶段性成果。

从技术发展史看中国创新范式的演变

我国技术发展与技术创新展望 姚如恩 1107319645 科学技术是人以理论和实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基本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新的创新范式不断涌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加强创新,不仅对搞好企业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18世纪30年代之后,首先在英国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热能被通过蒸汽机应用到工业之中。19世纪以来,随着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浪潮先后在欧洲大陆、北美乃至全世界的扩展,世界性的贸易市场,铁路和轮船航运逐渐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相对隔绝状况。电力作为一种崭新的二次能源被广泛应用到工业之中,有线电和无线电通讯技术出现了;内燃机车得到了发展;化学知识被广泛应用到工业之中。20世纪以来,航空技术,火箭和航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雷达、电视、卫星和其它通讯技术将全球变成了所谓“地球村”;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智力劳动和联系的方式……回顾中国技术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在科学成果上是科学实用化、理论技术化。公元5世纪之前,主要的学科体系,如数学、天文、医学、农学等已基本形成,冶铸、纺织、化工、建筑、造船等重要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其中针灸是中国的独创,中医诊断法的“望、闻、问、切”沿用至今。同时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有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最著名的著作有《周辞算经》和《九章算术》。到了封建时代,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马克思称为“中世纪五大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水磨、钟表,中国就占有三项。正如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的序言中所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地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15 世纪以前更是如此。”现代科技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19世纪末,科学理论开始了革命性发展。进入20世纪,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干扰,自然科学的研究仍然成就辉煌,科学理论的成就促成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二战后出现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信息和通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科技时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事业有了新的飞跃。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大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也使中国地质学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叶中国科技的辉煌伟业,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吹响了向科技进军的号角。最突出的是对基因的研究,在基因治疗方面,如:靶向性非病毒载体和腺病毒相关病毒等病毒载体系统,已达到国际水平。中国科学家还利用中国独特的遗传资源,发现了CAT 基因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同时中国在信息、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等其他多个领域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中国在科技领域里的辉煌成就向世人宣布:当今的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师范学院关于开展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师范学院关于开展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快学校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AA 师范学院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施方案》(院行字〔2016〕32 号)和《AA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管理办法》(院行字〔2016〕33 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启动2016年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现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请学校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项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课程主讲教师或课程教学团队自愿申报,项目负责人 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担任该课程教学两年以上,教学效果好,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担任方案设计与实施工作。 2.有一定的改革实践基础,有明确的改革主题,有清晰的改革思路,有较完整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并对改革有较好的预期效果,围绕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3.开课学院对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师资配备等能提供必要的配套支持。 二、立项程序 1.课程主讲教师或课程教学团队自愿申报,填写《AA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申请表》(见附件1)。 2.学院(教学部)审核、初评后确定向学校推荐名单,明确必要的配套措施(小班化教学、师资配备、考试形式改革,等等)。 3.学校评审立项。申报项目公开交流、公开答辩,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项目。评审时围绕理念是否先进、思路是否清晰、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预期目标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评议,以提高项目设计质量。

4.主管校长批准后,学校发文公布。 三、立项对象与数量 本次立项项目有两类: 一是指定立项项目。学校应用型示范专业项目单位(见附件2)自行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择优向学校推荐试点课程及其任课教师,由学校直接认定立项。每个专业至少上报1门课程开展课程教学范式改革。 二是学校评审立项项目。通过教师自愿申报、院部审核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方式,择优遴选50门课程予以立项。 四、项目管理与经费资助 项目建设期为三年。所有立项项目均按照《AA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管理办法》(院行字〔2016〕33 号)进行管理。 三年建设期内每项项目资助经费3 万元。经学校评审入选的项目,学校给予1.5 万元/项的建设启动经费。中期检查合格每项再拨付1.5 万元。中期检查不合格课程,停止后期经费资助,并视有关情况给予课程负责人通报批评,以致追回经费等处分。建设期满,验收通过后,追加建设经费2 万元/每项,用于支持教师提升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改革,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凡验收通过的课程,任课教师继续实施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经个人申报并由学校检查核实后,在核算工作量时,按照不超过一般课程的1.5倍计算。经费使用按照学校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依托应用型示范专业、学校指定立项的项目,三年建设期内的3万元经费从应用型师范专业专项经费中支出。在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后,学校给予追加建设经费2 万元,用于支持教师提升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成果。 五、时间安排 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发动,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填写《AA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申请表》,并务必于5月27日上午12点之前以学院为单位将项目申请表、单位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各一式二份)及其电子版统一报教务处教学科。联系人:电话:****-*******。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政治学研究 10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严 强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教授 南京 210093) 现代政策科学是西方公共行政知识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从理论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大体上经过了从强调政治与行政两分的 政治范式 到强调以管理为主的 管理范式 再到强调以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 政策范式 的演变过程。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的政策范式加以研究,弄清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兴起与演变的历史,勾画其发展的轨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政策科学兴起、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考察政策科学的发展与公共行政实践变化的关联,考察政策科学的演变与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之间的关联;二是从政策科学的演变与发展中,考察政策科学知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与结构。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基础考察 严格说来,西方现代政策科学(M odern Policy Science)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但是,政策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领域在西方却早已存在。古典的或传统的政策研究的出现,以及这一领域的扩展与繁荣是同政府这一公共权力机构在社会公共管理中作用的扩展、是同公共行政学这一专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16世纪至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市场还远远没有发育齐全。在当时的欧美国家里,政府的作用,特别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要远远超过市场的自发调控功能。这种客观状况致使不少政治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政府的政策引导上面。他们深入讨论了国家、主权、权力与政策的关系问题。一些思想家,比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还专门研究和设计过国家的一些基本政策。 到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们注重研究和倡导各种经济政策,并确信只要有了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就能兴建与发展现代国家。即使是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当时也非常重视政策问题。他提出 国富 即国民生产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追求最大或最多的 国富 乃是一个国家必须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 到19世纪中叶,在一些资本主义发展比

公共行政学的范式演变

公共行政学的范式演变 摘要:公共行政学在其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出现了几次重大的范式转变,本文主要讨论了四次重大转变,依次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具体阐述了各个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内容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不断更替,才使得行政学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愈加趋向于完善。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服务 一、范式的基本内涵 范式概念最早出现在1959年托马斯·库恩的《必要的张力》一书中,到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时,“范式”概念已被广泛使用。库恩在《再论范式》一文中,将范式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所享有的全部规定性。狭义的范式仅指范例。库恩的定义中,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二是足以毫无节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库恩的理论著作中,我们可以得知,范式实质上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理特征所制定的一整套原则、理论、定律、准则和方法等,是一个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综合体,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性;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中所具有的一种共同信念,而这种信念则规定了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 成为范式的理论可能优于其它竞争者, 但却不能指望它能够解释所有事实。范式不是永恒的,一旦新的理论优于旧的理论就成为新的范式,即发生范式转移。范式转换的结构性标志是新的范式彻底取代旧的范式体系,并形成新的科学共同体。同时这种取代不是累积性的,是旧范式被彻底地放弃和破坏,而不是简单的补充和包容,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使范式转换本身具有了时间上的断裂性。 二、文献综述 同所有的理论学说一样,公共行政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范式”演变,国内外学者对“范式”演变的过程进行了不同的划分。 尼古拉斯·亨利在《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一书中指出:“作为一门学科,公共行政先后发展了五个相互重叠的范式……公共行政的范式可以通过位置和焦点来理解。”他将范式一命名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即建立在分权基础上的政治与行政职能的分离。范式二为行政学原则阶段,公共行政领域的若干科学原理不仅得以发现,而且在政府和产业界广泛应用。当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行政原则开始遭遇西蒙等学者的挑战,动摇了公共行政学的独立地位时,亨利提出了范式三(作为政治学的公共行政学)和范式四(作为管理学的公共行政学),这两个范式都是针对公共行政学的附属地位进行界定的。在亨利看来,公共行政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是以1970 年公共事务与公共行政学院全国联合会的成立为标志的。至此,公共行政学才真正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独立出来。从本质上看,亨利所谓的五个范式阶段并不存在相互的推翻和替代,而只是公共行政范式内研究重心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