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摘要: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 年,对其失败的原因,学者们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主要是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国民党的败亡的根本原因是其未抓住农“民”心,正所谓“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必经过一场农民革命,要赢得这场革命的胜利,必要赢得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心力支持,但蒋介石最终却丧失民心,失去江山。本文试从国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失败来探究其政权衰败的原因。

关键词:国民党农民失败

中国有句亘古的信条“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一直是贯穿于中国历史之始终,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政局。20 世纪20 到30 年代的中国是属于一个极度动荡的时代,政治危机、经济困顿、文化的传播等种种因素都在酝酿着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无数时代精英都开始抛出自己的救国方案,试图找到中国革命成功之源头。20 世纪初出现在中国政局的两大党即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了农民问题,即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真正之源。前者自决其源,难逃失败的命运,后者则精心挖掘,终于将黑暗的中国带向了光明。

一“无本治标”的土地政策

(一)蒋介石的土地政策理念

身为国民党党政军权集一身的蒋介石,其关于土地政策的思想理念贯穿于国民党土地革命之始终,故在此我们先探讨一下他的土地改革思想。首先应指出的是,国民党在早期解决土地问题时,国父孙中山先生曾提出过“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而蒋介石虽也很重视土地问题,但他并没有真正实施孙中山土地革命思想,他“完全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说话”甚至认为“不患地主、资主之压迫农民,而反恐农民之转而压迫地主、资主,此也造成社会之不平,为本党主义所不许者也”,在解决土地问题上,他“主张解决土地问题的具体方法,只是就现有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加强经营和管理,而不是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他说“须知今日中国之土地,不患缺乏,并不患地主把持,统计全国人口,与土地之分配,尚属地浮于人,不苦人不得地,惟苦地不整理,即人口繁殖之内地省区,只绝少数百亩与亩之地主,而三亩十亩之中小耕农,却占半数以上,职是之故,中正对于土地政策,认为经营及整理问题,实更急于分配问题。”这完全是地主阶级利益的言论代宣者,他根本不了解中国农民的悲惨境况,且对于中国土地占有状况缺乏正确的估计,据毛泽东同志在1928 年对内地省份湘赣边界井冈山地区土地占有情况作了调查,其结论是:“边界土地状况大体说来,土地的60%以上在地主手里,40%以下在农民手里,江西方面,遂川的土地最集中,约占80%是地主的,永新次之,约70%是地主的。万安、宁冈、莲花自耕农多,但地主的土地仍占比较的多数,约占60%,农民占40%,湖南方面,茶陵、丽县两县的约有70%的土地在地主手中。1930年12 月,毛泽东同志对全国农民的阶级成分有这样的估计:中农即能‘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占农村人口中的‘20%左右’;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70%,贫农是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广大农民群众。”而这些事实蒋介石根本不了解,所以他也根本不可能从农民利益出发而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他拒绝重新分配土地,完全是不想改变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的现状,并坚决视之为“国民党的一个基本原则”其根本出发点不可能是农民利益,其土地政策永远都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和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权。蒋介石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并非是为了使农民摆脱无地少地的贫困状况,而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即有助于其“剿共”,他说“至于如何处置土地,不一定要有呆板的方法,应当以补助剿匪进行为前提,因地制宜的去办,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或者地归原主,或是实行二五减租,都是可以的。只要于剿匪进行有利,都可以斟酌处理。”可以看出蒋介石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之出发点及动机根本就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统治基础而生,根本丝毫未考虑农民的利益,如果说他考虑了,那只是形式上,表面上的处理日益尖锐的农民危机而不得不做出的虚伪的傅衍,如他所谓的减轻农民负担,“二五减租”,及30 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等一系列的虚幌运动,实际上这些仅仅是一个个换汤不换药的把戏而已,是经不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的。

(二)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大陆统治时期实施的具体的土地政策

国民党政府在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在1927 年—1937年间,颁布的“地政法规及各省市地政单行章则不下240 余种,”在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总特点:一是“清党反共镇压农民,支持地主豪

绅的政策;二是“注重财政收入和土地赋税之政策”。1930 年6 月初,南京政府立法院通过《土地法》其更多内容严重背离和背叛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纲领,在土地所有权方面,仍是维护私有土地;在征收地价税方面,其规定“同一比例税率征收地价税,不但不能抑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相反,却给大地主兼并土地提供资助”;在征收土地增殖税方面,此,《土地法》在计算增殖的实数额是“用法律来保障地主侵占土地涨价得益的规定。”土地增殖税的对象“为地主以所谓自主地及自耕地的名文永远免交土地增价税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土地法》关于不在地主定义的规定,“无疑地是给大量的不在地主(其中主要的是与国民党党政军各界关系较为密切的大地主)不劳而获,坐享地租而不稞以重税以法律的保护。”在保护人田农权益方面,它是“承认地主利用土地的剥削农民为合法的前提下,来讲减租和保护佃权的”。以上,可以看出,其根本上始终没有触动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改良而已,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是以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为其支柱,故其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必然是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是其阶级基础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其《土地法》必难以实施。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土地问题上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如1938 年4 月通过了《战时土地政策》。其土地政策起出发点是“为了增强抗日力量,争取最后胜利,达到‘足食’,‘足财’,‘恤功积安定社会’”。其实施后,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好景不长,由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策改为政治诱降为主,致使国民党反动派动摇了彻底抗日的决心,在1939 年,又炮制了一个《中国战后土地政策》,避谈战时最迫切的保障佃农,减轻佃农负担的减租办法,空谈战后土地实施问题,使本已严重的农村土地问题更加恶化,在1941 年12 月15 日至23 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九中全会,此会在土地方面,针对当时日趋严重的土地问题和粮价物价的暴涨,军粮民食短缺等问题,通过了蒋介石提交的《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其基本精神却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重,而不是以解决中国国计民生中最根本的问题—农民土地问题为重”。其具体措施有“二五减租”的实施,及地籍整理和扶植自耕农等政策,但由于这些措施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结果只是给农民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从整个国统区看来,这些政策不仅未能解决当时的土地问题,反而使其进一步恶化,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如土地兼并之风愈盛,租佃关系更加恶化,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就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国地政学会理事长萧铮在考察农村后,也承认“国力耗竭,农村破坏已甚,尤以中农阶级之沦落,足为国家前途之担忧。”国民党于1945 年5 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其政治报告决议案中不得不承认“自民国23 年公布土地发及25 年公布实行法迄今已及10 年,多未见实施”。虽然国民党的威望因抗战胜利而升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影响与蒋介石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蒋介石成了国家与正统的化身,善良质朴的中国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来顶礼膜拜”。但国民党并没有使这种威望继续,在农民土地问题上,他仍固守维护封建地主所有制,丝毫不肯动摇其统治基础—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其内战财源而上演了一场“豁免田赋一年和减租四分之一”的骗局。迫于农民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分得土地及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的影响,在1946 年4 月国民政府又公布了《土地法》,以其取代1930 年颁布的《土地法》。但“修正《土地法》和旧《土地法》一样,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就连国民党内也批评它“处处仅有形式,都不彻底”,“没有具有平均土地政策的精神”。综上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颁布的各种土地法令和政策,其种类虽多,但自始至终都是维护大地主阶级利益,一概以“为政不得罪于巨室”的原则对付,“甚至比较缓和的许多的限田办法,在政务会议中还有人反对,认为不宜如此得罪地主,失掉地主对于政府的拥护。”结果只能是国民党根本无法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

二、“水深火热”的农民境况

看一个政权的统治长短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统治下得人民的生活境况。即“一个国家国民生活的好坏,与国家的最高首脑对国民的态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对待国民持何种态度,是臧否国家最高首脑的一个最基本标准。”

(一)蒋介石的群众观

蒋介石把人民划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他基本上将商人和知识分子当作统治阶级,工农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被视为被统治阶级。他认为农工阶级没有知识,只能是被领导阶级,所有其他阶级都是知识阶级,他说“现在无论是党政军得人以及学界上界的同志,个个都是国民中的知识分子,都负有教导一般国民的

责任。”他们才是‘领导民众’的统治阶级。”可以看出,蒋介石从骨子里是“轻民”的,但从其许多言论中却又表现“重民”论,如“我们因为产业不发达,而人口偏是很多,并且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现在已到了国困民穷的时候,人民的生活,都是每天以全副的精神来工作,甚至从事过度的劳动,来求最低标准的生活”,“一般农民时常在天灾人祸之中,以度其饥寒交迫的生活”。显然,他是看到了也意识到了农民的困苦,但他只从“天灾”和帝国主义入侵方面找原因,却避而不谈国民党恶劣的统治是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最终根源。在大革命期间,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已使蒋意识到群众力量的强大,于是他多次号召国民党官员要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打成一片,而其阶级本性决定了这些口号只是其利用民众为其独裁统治奋斗的虚伪幌子而已,国民党根本不可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最能揭穿他的虚伪面目的是他用“礼义廉耻”来衡量民众,对灾难深重的广大劳动人民表现出极大的鄙夷和轻视,痛斥广大人民群众已“变成一个不死不活的半死人”。但他根本不去想想造成中国广大群众如此堪破境况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让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他言论中表现出来的“重民”思想,其真正目的并不是为广大人民利益着想,而是想利用民众巩固和维护其统治而已。所以他的“重民”论根本就缺乏诚意,也不可能落实到行动上。此外蒋介石深刻知道“寓民于兵”的重要性,强调好好的“用民”来“御侮”和“剿共”,于是他便采用“保甲制度”来将民众组织起来。但此保甲制弊端丛生,不但没将民众组织起来为其利用,反而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将其推翻。由于蒋介石始终位尊处优,他根本就不明白广大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解决温饱,分到土地,而蒋介石只是一味地一厢情愿地用他那套“礼义廉耻”等与人民要求毫不相干的伦理道德来“教民”,以达到“用民”之目的。这就注定其“用民”会遭到彻底失败。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农民境况

虽然国民党政府不辞辛劳地试图解决土地问题,但广大农民生活不但没得到改善,反而日益恶化。首先是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广大农民仍分不上土地,“据毛泽东在1931 年所作的江西兴国调查表明:土的富农人数不过6%,却占有80%的土地;而占人口20%的中农,只占有15%的土地;占人口74%的贫雇农及其他劳动农民,则仅占5%的土地。”又如1945 有人估计,“十分之六以上的土地,而且都是比较肥沃的一部分,全在占人口不到3%的地主手里。”其次是繁重的苛捐杂税,由于国民党政府剿共内战频繁,军费开支庞大,在加上国民党政府内部贪污腐败,加大对农民的征税负担,据统计“国民党统治下的农村是吓人的地租(50%~80%),吓人的高利贷(30%~100%)与吓人的苛捐杂税(全国计1700 余种之多),而且,押租日益加重,如江苏省宝山县1923—1932 年,每亩押租11.5 元增至13.5 元;预租更加盛行,宝山县扬行、刘行一带预租田占全部租田的比例由1923 年的20%到1932 年上升为60%~70%,不少地区原来没有押租预租的现在反而有了”。于是,农民抗阻抗捐斗争此起彼伏,“据上海《申报》、《新闻报》的报道,在蒋介石统治的头四年(1928~1931 年)江浙一带就发生了112 起有22 万人参加的抗租抗捐斗争”。再次是沉重的差役和徭役,在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为了其军事需要大修铁路,“在1927~1938 年间,这个国家的铁路增加了将近一倍,新筑36592 公里铁路”,于是大征劳役,但“他们的劳动没有报酬,而且政府对公路所占的土地只有强占或(完全不足的)只给少的可怜的补偿。”而且所修的铁路和公路几乎没给劳动者带来好处,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不许农民使用新公路,且国民政府为了“剿共”扩充军队而大征兵役。如“1946 年额定为50 万人,1947 年改为150 万人,1948 年在其反动统治行将覆灭的情况下也还征集3100 万人以上”。但南京政府的军队“薪水不足并缺乏良好的供给”,因此,这些士兵就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横敛暴索。造成广大农民更加赤贫,这就造成广大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纷纷背井离乡。“20 年代日本学者田中忠夫曾对苏、皖、鲁、直、浙等省的农民离村率作过估计,他认为,在上述省份中大约有4.6%的农民离村。”又如“30 年代初,有人分析过广大农民的离村情况:广东各县的农民离村

率,30 年代普遍高于20 年代。如1934 年较1929 年,信宜、茂名、德庆等县的农民离村率一般增加35%~40%。”这种现象仅是国民政府带给中国农民的生活境况的一角,但却反映出国民政府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彻底失败。

三、“源失必败”的历史命运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反动势力的力量异常强大,仅靠少数先知先觉者们的微薄之力要想摧毁他们,简直是蚍蜉撼树,以卵击石。要最终取得民族独立

就必须动员全民的力量,而占人口80%的农民便是改变中国命运的最终力量源泉。关于这一点,自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起,就意识到农民

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他说“农民是我们中国人民之中的大多数,如果农民不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如果这种基础不能巩固,我们的革命便要失败。”而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民土地问题,毛泽东曾说过“谁赢得农民,谁就能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已认识到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1932 年他曾说过“中国历来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所赖以增殖财富者,首推农民,国命所托,实在农村,政象的康宁与变乱决定于农民的安乐和农村的安宁与否。”采取了一系列土地政策,但蒋介石始终不肯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得其纷繁的土地政策纷纷破产,正如毛泽东说“在国民党时代,土地是地主的,农民不愿意也不可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良土地,”终于自断其源流,将自己逼近失败的“荒漠”。连蒋介石自己都承认“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毛泽东曾形象地将人民群众喻为“铜墙铁壁”,共

产党将这个“铜墙铁壁”建的坚不可摧,最终取得了全中国,而蒋介石国民党却一直在挖墙脚,最终将自己埋在“铜墙铁壁”之下。

参考文献:

[1]庹平.蒋介石研究—解读蒋介石的政治理念.团结出版社.2001.

[2]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册.台北,1984.

[3]蒋委员长全集.第一编.

[4]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卷.

[5]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

[6]金德群.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海洋出版社,1991.

[7]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

[8]中国国民党历史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

[9]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刊,2002.

[10]黄振钺.土地政策与土地法.

[11]土地改革.第一卷.1948(5).

[12]郑庆平,岳深.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中国人民出版社.

[13]金德群.民国时期农村土地问题.红旗出版社.

[14]王仲鸣.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运动.上海平凡书局,1929.

[15]易劳逸.[美]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

[16] 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海中山文化教育官印.1934.

[17]孙中山全集.10 卷.

[18]毛泽东语.斯诺文集第一册.新华出版社,1984.

[19]刘海燕.30 年代国民政府推行县政建设原因探析.民国档案.2001.

[20]毛泽东选集.一卷.

[21]杨树标.蒋介石传.团结出版社,1989.

(1)“三民主义的思想决无共产主义成分在内”

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员对三民主义认识不正确。他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国民革命的本质解释为“立脚一于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决不是向马克思主义讨生活的。”因而“民生主义所包含的社会主义里之共产主义,决不是指的现行俄匪式的共产主义,而指的民生主义式的共产主义。”他批评党内一般党员产生了思想信仰的混乱,认为反对共产义不合孙中山联俄联共和三民主义即共产主义的思想,于是瓦解了斗志,“一到他马克思共产主义的面前便迷惘了下来,拿他共产主义来解释三民主义,··…还有些党员要藉总理所‘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一句一话,曲解了一三民主义,去靠拢共匪”,其结果是“致令本党思想失去主动,共产主义乘机渗透,党中同志对于三民主义没有信仰,对于因民革命没有认识,到了

这个地步,那就无怪乎要失败在俄帝奸匪手里。”

(2)“国际外交上的失败”

蒋介石将国民党的失败归因为“帝俄东侵”的结果,“俄帝时代的东侵酿成了日俄战争……东北问题从此便不止是中国问题并_且是世界问题了。”而苏俄之所以能得以放手侵华,蒋介石认为这是美国纵容的结果。蒋介石抱怨美国错误的认为“斯大林放弃了世界革命,赤俄必能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存”、“民主各国如不援助赤俄……则赤俄将与德日中途谋取妥协”“如没有赤俄参战,则关东军仍将继续作战”、“中共不是共产党,乃是土地改革者”,于是美国牺牲了中国东北的利益,签订了雅尔塔协定,换取斯大林对日作战,继而在国民党败退大陆前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宣布了“把中华民国一笔勾销的政策”,以致“俄帝对美国外交的阴谋达到其最高的顶点,而其百年以来,侵华之一贯目的,亦于是完全达成了。”此外,蒋介石虽然对其过去的盟友美国政府颇有微词,但是他认为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始终一贯信赖美国”并没有错,只是对外过于依赖,“信赖友人而缺乏自力更生的决心,那就是我们铸成今日悲剧的一个大错。”

(3)“政治上的失败”·

蒋介石认为政治_L的失败不能归咎于民主政治,而是政党政治的失败。他强调中国国民革命,在政治上就是以宪政为目的。他对1948年桂系不服从他的安排,强行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使其权利分赃计一划落空之事耿耿于怀。他说:“本党与匪相持已三十年,对匪认应该深切,反共经验应该丰富,为什么正在大敌当前,走到国家存亡、文化绝续的关头,乃在国民大会选举副总统的问题卜,竟不顾党的纪律,而要强求自山竞选,本党就在这样自由竞选斗争攘夺之中,而招致整个的崩溃?为什么只顾派系,恬不知耻?这是党的组织不能坚强,党的纪律不能严肃,而使政党政治无从健全,给予奸匪以分化的机会,渗透的空隙。这真是本党的奇耻大辱,决不能楼卸其咎责于民主政治的不可行。”

此外,他还指出,“共产主义是在民主政治的弱点之_{:生存和发展的。”由于实行民主“政府的政策,甚至政党的成败,受了因际间谍的渗透和操纵,那他就没有对抗俊略,自促生存的希望。”

(4)“经济土的失败”

蒋介石分析,中国经过了长期抗战,农村经济凋敝,_L业尚未恢复,难民问题等导致了经济危机。首先,他将经济失败的内因推到宋子文身土,他说:“民国三卜六年间,行政院院长植自动用了中央银行改苹币制的草金,打破了政府改革币制的基本政策,于是经济就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情势之下,游资走向投机垄断,正当的企业不能生存,中产阶级流止于没落。社会心理日趋浮动之中,经济崩溃的狂澜,就无法挽救,这是大陆经济总崩溃的重要环节。”其次,他将经济失败的原因归于共产党的破坏,他说“至于外在的造成经济加速崩溃的原因更多了,尤其是奸匪乘人心浮荡社会动摇的危机,乘机煽动,更贩卖其虚妄的诺六,诱惑群众,理伏其间谍网”,一于是人心士气无不受其影响,而政治军事与社会,“也就在这经济崩溃的危疑悴骇之中,为之瓦解了。”

(5)“教育上的失败”

蒋介石检讨国民党在教育上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对文化教育加强管理,而放任共产主义思想泛滥。他指责电影广播和书刊,“不是国际主义的文字,便是赤色组织的宣传”,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以来,教育当局只限于科学的讲习,“对于人生处世的意义和革命立国的道理,让教师们随意闲谈胡说”,大专学校里充斥了“共产主义的国际思想”和“自由主义的个人思想”,“于是个人自由主义者总以为政府少一分干涉,便是学术思想多一分自由。更认为本党退出了学校,学术思想才有自由。”蒋介石在此基础_仁得出结论说:“科学的口号演成了仇视民族文化的口实,民主的口号更做了俄帝奸匪劫取我抗战成果、消灭我民族精神的手法。”

(6)“军事上的失败”

从军事方面分析,蒋介石认为其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军事调处。他吹嘘1946年前期,其“剿匪”斗争是无往不利的,但军事调处却一再阻止了进攻势头。“军事调处的三人小组,每逢我国军前进一步,便要受到一步阻挠,其结果使我们国军士气一挫再挫……而一方面竟使我们敌人共匪每次受了致命打击之后,不仅还有喘息的机会,而反使之能从容整补,卒使我们剿共战事,遭到这样最后的崩溃。”最后,他总结为“所以我们军事失败,可以说仍是失败在外交上的。”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贾士钊杨梦 (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4级本科生) 摘要:国民党是我国先进的资产阶级政党,对中国的政治做出过巨大贡献,最终于1949年失利而撤守台湾,国民党和共产党从最初的一强一弱、一大一小,经过几十年的纷争,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历史规律之中。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海内外政界和史家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人心向背说、经济崩溃说等多种学说和主张,但大多着眼于40年代中后期,研究其直接失败的原因。事实上,国民党的失败并不是仅由几次偶然的决策失误或战争失利而导致的,而是从一开始执政就为其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美国学者Lloyd E. Eastman试图阐述“(国民党)为什么一开始就显示出其脆弱和不稳定性,不能实现有效的政治统治,并最终走上了崩溃。”1本文也着重探讨国民党失败的深层原因,总结历史教训,以求对今天能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蒋介石;失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 一.国民党革命精神的骤然而逝 国民党在30年代时,中央机构已经显出臃肿的态势,官位被越来越多保守的官僚抓住不放,而这些官僚在她们的岗位上则过着安顿舒适的生活,却绝少关心自己的公共责任、自己的祖国,更不用说统治下的普通百姓了。 然而,国民党从开始绝不缺乏真心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党员和有志青年,例如有参加革命放弃了清政府许诺的高官厚禄的蔡元培,或共同在革命流亡中战斗和生活的汪精卫和胡汉民。但在初期阶段,领导人关心党的规模甚于党的质量,于是在国民党宽松的入党条件下,党员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党的信念和哲学不了解的新成员,使得基层组织极其涣散2,其中包括许多把入党视为升官发财的捷径的贪官和奸绅,组织的扩张让领袖们越来越难以控制新党员的成分,党的腐化也由此而产生。而这些就是官员的提拔对于那些有理想的党员来说,是令人失望的。 清党运动是国民党的一件大事,又称之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3,为了清除国民党内的“不纯洁”的成分,清洗期间到底有多少人遭到屠杀是不得而知的。“具体的估计由数万到十万多不等,然而不管具体数字是什么,国民党的革命已经沾满了鲜血,而共产主义运动依 1Eastman L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陈明明:《论南京国民政府腐败的政治根源》。《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3 邹沛; 刘真. 中国工人运动史话.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3 [17 January 2013].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念头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第一,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第三,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第四,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关于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分析 生物科学三班第三组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以及美国的支持,发动了旨在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内战。但是,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国民党就在自己发动的内战中被彻底打败,并于1949年12月退守台湾,结束了在大陆22年的统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国民党之所以会败得如此彻底,主要是其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对和平、安定的追求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潮流。抗日战争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的曙光初现,人民迫切希望停止内战、实现和平,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不顾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动了全面内战,将自己推到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人民对国民党当局已经不抱幻想。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是它走向失败的又一原因。国民党的政治可以说是蒋介石一人的政治,他是最终的决策者,一旦他作了决策,不管你是军事专家、经济专家还是外交专家一概没有说话的余地。而且,下面的人也并没有团结在他的周围。党内派系林立,纷

争不断,贪污成风;地方割据势力长期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南京政权的统治效能。 二、经济上的腐败和混乱加剧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通货膨胀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人民的生活急剧恶化,工商业活动遭受了灭顶之灾,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被迫放弃耕作,背井离乡,甚至在死亡的威胁下,许多人走上了抗争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钱,所以经济的崩溃也加速了国民党的军事失败。 三、军事上溃败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在军事上,蒋介石名义上是最高指挥。但事实上国民党军队内却是多头指挥,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甚至是相互拆台,试问这样的一支军队又怎能取得胜利呢?诚如电视剧《亮剑》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国民党作战指挥部发出的命令大多是天才制定的,但却交给了蠢材去执行。国民党的很多战略部署没能执行就已经夭折了。 而且国民党的兵力比较分散,大量的军队在抗战胜利后就被空运和海运到了东北,导致中原的兵力空虚,不能给予共产党军队以致命的打击。还有就是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做的太到位了。我们都知道,在战争年代情报实在太重要了,谁有情报来源谁就能打胜仗。而共产党不仅军队中有人在专门研究和破译国民党军队的电报密码,就是在国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高华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中国历史在1949年由枪杆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作为“党国”重心,以一人领党、国、军,蒋介石对军事失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国民党的失败是个大题目。政权能出自枪杆子,也能失自枪杆子吧。 高华:那是啊,在东方许多国家政权更迭是由枪杆子决定的,当然在枪杆子的后面有政治等因素。关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原因,最全面和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许多证据,但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他说的完全对。 抗战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至少在账面上占很大优势。 高华:抗战胜利后,很少人想过国民党政权有可能被中共打败的问题,因为从实力对比上讲,双方悬殊太大,国民党占绝对优势。1945年底,国军数量有四百五十万(内有正规军两百万),共军只有一百二十七万(内有野战军六十一万)。在武器装备方面,国军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据航委会主任周至柔报告,国军有可起飞的飞机三百四十四架,完全掌握制空权,并有海军船舰两百四十多艘。在获得外援方面,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共产党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大大少于美国对蒋的援助。故而蒋介石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1945年9月23日,他说:“长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已除其半矣。”而实际上中共力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实力俱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说,共军只是“毫无训练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战役国民党得手后,蒋

分析国民党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分析国民党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1.蒋,胡,汪争权分裂 由于国民党分裂成蒋介石派、汪精卫派、胡汉民派等几大政治派系,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存在着激烈的派系权力斗争。他们千方百计谋取权力,又千方百计保持权力,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在孙中山逝世后以元老身份,代理大元帅之位,他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研究十分精通,在党内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他幻想以文人治国的思想,成为国民党的领袖。汪精卫在党内成名较早,曾参加刺杀满清摄政王的行动,是孙中山遗嘱的见证人和起草人之一,早国民党内地位十分重要,曾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等职,蒋介石异军突起之后,他以军事势力为依托,先后打压汪精卫和胡汉民,使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三派分别以不同的理念和势力为后盾,在国民政府建立后,互相打压。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蒋介石在各方的压力下,通电下野,之后在幕后指挥嫡系东山再起,最后蒋汪合作,达成了蒋介石主军,汪精卫主政的局面,联手排挤胡汉民,而胡汉民则为西南地方势力为后盾,成立了西南政务委员会半独立于南京国民政府,直到胡汉民病逝。在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三派势力相互排挤争夺权利,使国民党内部分化严重导致党的分裂,严重的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2.各派系之间的斗争 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权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首先有其历史的渊源。在国民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来组织涣散,纪律松懈,成分复杂,军阀、官僚、政客充塞其中。1924年改组后的国民党吸收了新的成分,以三民主义为党的思想基础,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但即便如此,国民党的组织纲领和纪律约束仍谈不上严密统一,加之1926年北阀开始后国民党半年之内席卷半个中国,使得本来成分已经鱼龙混杂的国民党,经过北阀期间蒋介石的“廉价取胜”,就更为泥沙俱下了。许多地方势力和军事势力未经改造便被整合进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形成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军事上有蒋、冯、阎、桂四系,政治上则有蒋、胡、汪三巨头。经过几年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较量,最终确立了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军事政治格局,但派系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最终溃败,南逃至台湾。多少年来,国民党溃败的原因一直让很多人深究,到底国民党败在哪里呢? 1、在政治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主义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顺应了这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建设一个和平和具有广泛民主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政策是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赴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而国民党却要推行一党专制,实行封建的独裁统治,国民党的这一政策违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如: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发出了《剿共手本》,并挑起了内战,破坏了中国和平民主的进程。在政治上国民党实行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2、在法律上,国共两党和各界民主人士通过民主协商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停战协定》和《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竟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和《双十协定》,首先挑起了全国范围的内战,这样国民党就失去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从而加速了国民党在中国的失败。 3、在军事和经济上,国民党先是全面进攻,由于占领的地区过多战线拉的过长,缺少民众的支持,导致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利;以后改为重点进攻,同样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也是缺少民众的支持,国民党重点进攻以失败而告终。相反的共产党转守为攻,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在经济上中国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扶持民族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因此,获得土地的农民积极踊跃参军参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军队撤出了祖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以上所述的是政治原因,但是,以往各种著作中述及解放战争时,大多认为1946年夏拥有430万军队。几百架飞机、几百艘舰艇的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我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个人的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讨的。 我个人认为,国民党当时的确是有较为强大的人力物力、有美国的支持、有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摘要:本文将从党政体制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背后的原因,分为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国民党在党国关系的处理,党自身的建设等问题上的不足是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从中总结教训,希望能给现行制度一些对照。 关键词:国民党党政体制失败合理性独裁派系自私性腐败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救亡和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主题。在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从半殖民地形态获得新生,走向国家统一和民族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着先驱者的角色主导着中国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然而,仅仅过了二十二年,国民党政权就被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所推翻,终结了其在大陆的统治,其中的经过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关于国民党大陆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有许多种解释,比如政治反动说、经济崩溃说、腐败说、失去农村说,蒋介石和毛泽东也有各自的解释,本文则选择从党政体制(以党政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党政具体制度和党政行为规范的总和)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文中的观点也许并无太多创造性的见解,但都是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得出的自己的看法。以下将从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做出阐述。 一、先天不足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该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 年经北伐战争完成形势上的全国政权统一。然而国民党政权看似统一中国,其权利范围只及华中,华东,而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不时出现叛乱,地方割据实力一直存在,各地军阀与国民党中央政权间暗潮涌动,再加上地方派系,日本侵略等原因,事实上国民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来有效地统治中国。由此可见国民党的合理化(指有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代替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地域性的政权,实现中央政权的集中和统一——塞缪尔)程度极其低下,是一个没有实现真正统一的形统实分的政权体系。 另一方面,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地位同样不堪一击。政权的合法性是指政权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所应获得的民众政治支持,即政府行为唯有代表人民的一致才具有合法性。而国民党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几乎完全失败,既失去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同时作为该政权的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与其真正合作。执政党一般而言是建立在广大的党员或支持该政党的群众基础之上,因而获得执政的合法地位。然而国民党在吸引青年群体入党等扩大党的影响力上缺乏能力,又采取整军入党等粗暴的入党方式,实际和未入党没有差别,可以说国民党从未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统一的,或者纪律严明的政党,而是集中在蒋的个人权威之下的各派系的松散联盟。 国民党政权对中国的控制建立在其脆弱的政治基础上,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性政权,在其存在的二十多年中没能收集各方权威以建立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又没能实现全民政治动员以维持自己的合法统治,这样一个缺少合理性合法性的、违逆现代化趋势并且违背人民意向的虚弱政体,在于共产党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劣势,从而丧失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二、独裁统治 1927年正值国共两党矛盾空前尖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开始了十年内战,也就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建立起了一党专政的独裁政体。按照孙中山的想法,在这十年的训政阶段应该设立五院实行五权分立,地方自治,然而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其性质已经变化。国共破裂之后,国民党的最大的纲领便是清党反共。国民党虽然还标榜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总理遗教”,但已名不副实。其党政体制蕴含着两条原则:一是政权组织上名义上

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分析 简介:刘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军事史研究。著有《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等。 背景:1948年是中国两种命运的决战之年。毛泽东指挥的解放军在这一年举行了三大战役,彻底消灭了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主力。从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当年的失败耿耿于怀。受过西方正规训练、肩章闪耀的国民党将军,怎么会败在土里土气的共军手里呢?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须知在战场上面临生死的时刻,谁也不会掉以轻心,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那么,共产党和解放军必定有致命的谋略,使国民党军无法抗拒。 共产党和解放军为什么能够大踏步进退,集中优势兵力不断吃掉国民党军主力。国民党军既然拥有优势的兵力和武器,为什么不能集中力量和解放军进行真正的决战? 短短几年,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实力转化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放军从原来的劣势转变为兵力占多数的优势。解放军是怎么改造和转化国民党俘虏兵为自己作战的?国民党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国民党军队拥有先进的通讯工具,为什么得不到解放军的情

报和消息,以至盲目应战?共产党为什么能钻进国民党内部,搞情报,制造起义和策反,把国民党军队搅得一塌糊涂,不战自乱? 国民党是有权力的政府,为什么不能动员民众为其进行战争,而共产党是怎样动员解放区的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从组织和政策上有什么办法和技巧? 主讲人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解释这些疑问。战争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他与蒋介石的斗智斗勇,依然能给人留下许多思考和启示。 演讲: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化大革命中在工厂当了九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 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

浅析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及启示1946年6月至1950年5月,国共两大阵营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战线之间进行殊死较量,在中国这块舞台上演绎出一幕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历史大剧,短短三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国民党在大陆政权土崩瓦解,其原因是什么?他的失败给了现在的我们哪些启迪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让我们警醒的。 一、领导无方指挥失策 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打了几十年的仗,但是他没有形成概念的军事思想,而毛泽东有“十大军事原则”。他的军事素质跟毛相比一个地一个天。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蒋的领导无方、指挥失策确是国民党每战必输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错判形势骄傲轻敌。抗战结束,蒋介石拒绝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的主张,匆忙发动内战,扬言五个月消灭解放区,八个月到十个月消灭共军。他错误的认为,其一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官兵士气高涨。可以一鼓作气,乘胜出击,解决共产党这个心腹之患,其二,日寇投降留下大批武器,美国的支持,其三,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估计过高。其四、1934年第五次围剿逼迫红军向西突围,1946年春,国名党攻占四平,林彪败退四平街,一直退到哈尔滨。不仅蒋介石,其实国民党许多将领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他的错误在于只看表面,未见本质,只重有形,忽略无形,他所谓的这些优势在懂辩证法的毛泽东看来,只有一句话,“一切反

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防城守地丧失主动。蒋介石非常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及国际观感,这种保城守地、延线据点的战略战术教条死板,造成兵力分散,顾此失彼,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背在身上的包袱。而共产党正相反,失地存人,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三)越级指挥错着连连。蒋一向喜越级直接指挥,但只要他参与的基本上没有不失败的。白崇禧当时就批评道:蒋“远离前方,情报不确,判断往往错误”,但是军师长因怕受军法审判,有时明知蒋的指令有错也执行。比如四平战役,林彪向北撤退,原想一鼓作气达到哈尔彬的杜聿明被蒋介石的突然下了停战命令。把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调到山东战区。多年以后,国民党军将领一提起内战,都慨叹当年没有乘胜追击林彪将其彻底消灭,以致最终是国民党的政权自东北开始倾覆。 (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士兵士气高,原因是有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感,有保家卫国的目标,内战爆发,他们不知道为了谁去打仗,没有目标。而且许多士兵是被抓壮丁抓来的,所以当逃兵、当俘虏、不会出现向董存瑞那样的战士就很正常了。加之经济崩溃,军官克扣军饷,后勤保障不到位,前线的战士缺衣少吃,到解放区打仗,老百姓坚壁清野,抢也抢不到,这些情况与共产党支部建在连上,进行了诉苦三查新式整军相比,国民党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焉能不败。 (五)谍影重重,防间不力。间谍战在国共内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个有用的间谍胜过百万雄兵,很多战争的结局根本就是靠间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由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同努力建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而破裂,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客观上,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的突然叛变,他们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在主观上,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不长,立即以全部力量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缺乏理论准备,来不及系统总结实际斗争的经验,理论水平和领导经验都不成熟。那种割裂民主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的“二次革命论”,在国民革命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使共产党自愿处于“在野”地位,甘当“苦力”,排除在政权和军队的领导之外。理论的弱点和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革命行动的失误,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革命的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自愿地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幻想拉住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对同盟者中反动集团的叛变革命,既缺乏戒备,又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机关的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指导上,始终存在着对国民党估计过高,对共产党估计过低的倾向,全力帮助和发展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和国民政府,造成国共两党力量的悬殊,在统一战线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一再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国产国际指导的失误,也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次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唤醒了全国人民;锻练了共产党,提高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给中国人民以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是: 第一,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实力,在振兴中华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国民革命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合作两利,分裂有害,国共合作的破裂,使中国革命出现重大的挫折。 第二,中国的民主革命,能否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国民革命的历史证明,当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革命就发展,就胜利;当中国共产党由于犯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就遭到严重挫折,以致失败。为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三,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发动广大农民,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一切。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也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 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教育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郑德荣主编:《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浅析国民党大路统治失败的原因

经济:1、政府未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环的混乱中。国民党是典型的独裁统治,但是在抗战八年 当中,由于民族危亡上升到了矛盾的第一位,国民党内部的腐化堕落的风气得到了 某种遏制,但是一旦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人有种重新掌权的感觉,有种重新得天 下的感觉,于是党内政府内的贪污腐化之风,迅速地蔓延。历史上有个词叫“接收” 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国民党军赶紧派军队去接收那些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国土,另外 一个意思,就是查收全国的敌产,或者叫逆产,第一个“接收”不言而喻,第二个“接 收”这个范围可就大了。最后形成了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官吏,政府官员,军队的高 级将领,疯狂掠夺国家资财的行为。国民党迁都前后,它到底成立了多少接收委员 会,在全国我的估计至少三四百以上。从党政部门,行政部门,行业部门,军队部 门,全有自己的接收委员会,到最后已经不可收拾了。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好, 从房子到汽车,到工厂到企业,贴上牌就能接收。我们要知道个“接收”是完全接收 到了这些政府官员,党政官员,和军队高级将领的私囊之中,这一点蒋介石在丧失 政权之后,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可以说,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 国民党的“五子登科”“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是“接 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时人讽为新的“五子登科”。 2、社会整体经济恶化。这一状况对国民党的打击要比共产党大得多,因为国民党是 当权者,如果国家经济不好,老百姓的怨言要落在它的身上。蒋介石在经济上得 罪了社会的大部分阶层。在城市,民族资产阶级饱受官僚资本和官商盘剥之苦, 对蒋介石不满意,走向了左倾;市民阶层在金圆券改革中几乎上缴了全部的金银 外汇,而后爆发的恶性通胀等于让他们多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他们对国民 党政权已失去了信心;知识阶层比如教授抗战前可以自己买院子、包车,生活得 很悠闲,抗战后生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直接造成了知识阶层的左倾, 甚至一些原来和蒋介石关系不错的学者也是如此。恶性通胀对国民党政权的危害 性甚至要大于军事上的失败。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可以再招募训练军队, 但恶性通胀让国民党政权信誉全无,人心散了,谁还愿意为你这个政权卖命 啊。以闻一多为例,三十年代在北平的时候,一个人的收入可以养家里大大小 小的人口,还可以雇几个保姆;1940年以后,物价飞涨,入不敷出,只能去中学 兼课、刻图章补贴家用了。后来,他会拍案而起,除了政治上的义愤,切身的生 活感受是更大的催化剂。知识分子的贫困化在四十年代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抗 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 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 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 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政治:1、蒋介石反思了国民党:“党内不能团结一致,同志之间,派系分歧,利害摩擦,违反党纪,败坏党德,以致整个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共党乘机一击,遂致全盘瓦 解,彻底崩溃。”他还说: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 取为目的 2、违背了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的三个普遍要求: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国家民 主化、军队国家化。到了抗战后期,大多数的中国人实际上有几个要求,第一个 要求是停止内战,中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不能再打了;第二个要求是成立联合

论国民党败亡原因及启示

论国民党败亡大陆的原因及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灭亡于1949年,短短的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这样一个庞大的政权灭亡的?向来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政治腐败说、经济崩溃说、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腐败说、失去民心说等等各种观点。但我在此想浅谈国民党对于中国的复兴路线的历史缺点,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 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旨在通过“议会道路”实现“革命理想”,遵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于1919年改组。经过改组的国民党,从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成为当时革命政权和革命战争的核心骨干力量。从此,国民党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经过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国民政府。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右翼势力抬头,反对三大革命政策,进行反共分裂党的活动。通过一系列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右翼势力掌握了军政大权。并在北伐战争时,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 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通过“东北易帜”、“北伐战争”,中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此时的国民政府,经济上的“废两改元”、“法币政策”等,外交上争取“关税自主”,收到较好的效果,增加了税收收入,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进步指导思想的政党和一个庞大的政权,是怎样在二十年间的时间里,走向败亡的呢? 就我看来,国名党和共产党都是坚持以民族独立、民族复兴为根本目标的复兴路线,只是二者的指导思想,实施手段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而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而国民党相对落后甚至腐朽的路线的失败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集团蜕变成大官僚、大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的权益的代表,这一局限性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违背了孙中山先生“新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原则,这无疑是国民党在自掘坟墓。而共产党正是看到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楼的大多数这一国情,采取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土地改革政策,动员了最广大的人民的革命热情,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能以农村为根据地,保存并壮大着自身实力,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孙中山先生认为,应该按照“军政”“训政”“宪政”这三个阶段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并因此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革命程序论”。但是,由于孙中山先生这一理论的固有缺陷和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最终使这一理论无法成功实施。国民政府在遵守某些条例的同时,有严重违背了这一理论。比如,剥夺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加强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打击迫害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日益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最重要一点,是国民党逐渐失去民心。到了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出现一系列统治危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四大家族疯狂聚敛社会财富,而广大人民则徘徊在生死边缘。国民政府已经无力控制这一局面,统治基础动摇。在政治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特征是独裁、内战、卖国。假和平真内战,激怒了带着厌战情绪的人民,也使人民对国民政府彻底失去希望。 国民政府在复兴路线上的政治、经济、人心等等各个方面都犯了严重错误,同时加上理论的不成熟。必然被当时代表更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的共产党赶下历史舞台。 国名党的溃败给今天我们的政党建设有诸多启示。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的建设,要求与时俱进,符合国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在解放战役中,国民党结尾失利,南逃至台湾。多少年来,国民党失利的缘由一直让许多人深究,终究国民党败在哪里呢? 1、在政治上中国抗日战役成功今后,中国公民迫切需求树立一个平缓,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主义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习惯了这一中国社会前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树立一个平缓和具有广泛民主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方针是契合中国广大公民群众的希望和恳求的,得到了中国广大公民群众的撑持和撑持。如: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赴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宣布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作品。而国民党却要推广一党独裁,实施封建的独裁统治,国民党的这一方针违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受到了中国广大公民群众的对立。如: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发出了《剿共手本》,并挑起了内战,破坏了中国平缓民主的进程。在政治上国民党实施的方针是行不通的。 2、在法律上,国共两党和各界民主人士颠末民主协商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停战协议》和《双十协议》。可是,国民党居然撕毁了《停战协议》和《双十协议》,首要挑起了全国范围的内战,这样国民党就失去了中国绝大多数公民的撑持,然后加快了国民党在中国的失利。 3、在军事和经济上,国民党先是全部攻逼,由于占据的区域过多阵线拉的过长,短少民众的撑持,招致国民党的全部攻逼失利;今后改为要点攻逼,相同国民党的要点攻逼,也是短少民众的撑持,国民党要点攻逼以失利而告终。相反的共产党转守为攻,如:刘邓大军前进大别山,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扑的前奏。中国共产党采纳的是“会集优势军力,各个消除敌人”以消除敌人的有生力气为首要意图。在经济上中国共产党依托工人阶级,扶持民族工商业,实施土地改革,废弃封建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使农人“耕者有其田”,因而,取得土地的农人活跃积极从军参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尾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戎行撤出了祖国大陆,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了。 以上所述的是政治缘由,可是,以往各种作品中述及解放战役时,大多以为1946年夏具有430万戎行。几百架飞机、几百艘舰艇的国民党戎行在军事上占有肯定的优势。但我依据所把握的资料及小我的研讨,以为这种观念是值得参议的。 我小我以为,国民党其时的确是有较为强壮的人力物力、有美国的撑持、有日军的留传配备,但这仅仅战役的强力而不是直接的实力,国民党军事实力被远远高估。 1946年夏日的国民党军事实力远不如大家幻想的那样强壮,在从战略思想到战役战术、从后勤补给到军制练习都有许多严峻的问题,甚至在向来被以为最占优势的兵器配备方面也并不习惯这场战役的需求。可以这样说——在1946年夏日内战全部迸发时,国民党方面没有将其大部分战役潜力转化为实践的作战实力,其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实践处于下风,而另一些方面未能发扬其优势,国共两边战役实力的天平一开端就倾向共产党方面,战役的结局在开战时就曾经结论。 我以为,国民党失利的最重要缘由是军事力气严峻失控。 1、军事力气的具有并非是指军事人员和配备的多少,更重要的还有人员的士气与练习程度,兵器配备对战役的习惯性及部队的后勤保障才干等等。 先就战役的最底子条件“人”而言。国民党方面当然具有430万戎行,但它包罗了近百万后方人员,一百多万的作战才干很差的非正规部队,其实践可用于野战的正规部队不过二百余万。抗战完毕后,国民党既大举裁军(并不单指杂牌军,也包罗非同一体系的嫡派部队),将大批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和战士赶出戎行。 2、就戎行的首要兵器配备来说。在中国戎行与日军作战中,日军伤亡大多是因迫击炮构成的,而据战后计算在华战死的日军将领也绝大多数死于迫击炮弹,足见国共两边对迫击炮的运用均佳。而在解放战役中国民党戎行不光未能持续发扬这方面的专长,还审察削减部队迫击炮的配备,首要将重迫击炮从军师两级裁掉(少数杂牌军在外),代之以美制山榴炮或日制山野炮。后又削减团以下单位的中轻型迫击炮数量,代之美制无后坐力炮、战防枪、火箭筒等。共产党方面又没有坦克和装甲车,也少有碉堡来当靶子,这些新式却没有目标的兵器给解放军缉获后,却正巧用来打国民党军的碉堡和坦克。共产党方面不光运用缉获的各种轻重迫击炮,还便宜中轻型迫击炮加强火力;而国民党方面却以配备少数山野榴炮为满意。其实国民党军就是美械主力师或整编旅也只辖8-12门75mm山炮,军或整编师辖8-12门75mm野炮或12门105mm榴弹

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1949年国民党大厦倾覆,使得中共取国民党而代之,夺取了天下?关于这个问题,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证据。但是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国民党的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本文摘自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一、前言 1948年一1949年国民党为什么失败?这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生长在大陆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从小就从老师和教科书那儿,从文学、电影、戏剧、歌曲、美术、舞蹈等中获知:1949年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又叫“三座大山”,因为反共反人民、贪污腐败而被人民推翻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外学者分析了更多的原因,例如:“失去民心说”,“人民选择说”,“历史规律说”,“日本和苏联侵略打击国民党说”,“美国责任说”等等,能说到的都说到了。只是最近我又读了几本书和一些文章,中心内容是20世纪40 年代后期的国共内战,有的还披露了一些新的材料,如新解密的蒋介石日记,又让我想起这些问题,再翻看更多的历史资料,思前想后,还是围绕这个主题:国民党在大陆是怎么失败的?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正隆的新作《枪杆子:1949》,作者曾写过著名的《雪白雪红》,上本书写的是“四野”在东北,新书则是全景写“四野”南下的过程,全书的精华是披露了一些毛泽东的电文以及作者对当年参战者、各级指挥者的口述采访,提供了“四野”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大量生动的细节。我读的第二本书是跟随蒋介石几十年、横跨大陆和台湾两个时代的蒋介石的机要室主任周宏涛的《蒋公与我:见证中华民国关键变局》,该书有颇高的史料价值,是根据作者当年的日记而写成。 我读的第三本书实际上是一篇长文,作者李黎是台湾女作家,却是台大历史系毕业生。她潜心呆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刚开放不久的蒋中正日记,写下《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作者具有敏锐的历史感,文中大量摘抄蒋氏日记,提供了一份非常完整的1949年蒋的心理图录。 这三本书都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一个关键问题,这就是究竟是何原因,造成1949年国民党大厦倾覆,使得中共取国民党而代之,夺取了天下? 关于这个问题,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证据。但是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国民党的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毛泽东在建国后多次说过类似的话:“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将军中间,只有林彪,刘伯承等有数的几个人是军事学校中出来的……不是黄埔军校的洋包子打败了土包子,是土包子打败了洋包子。”应该说,毛泽东说的这番话是事实:在国民党军内,特别是中央军内的中高级指挥官,大多是有文化的。例如,张灵甫就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生,是抗日名将,以后却输于中共之手,不仅仅是他,一大批国民党的黄埔生,陆军大学毕业生,也都败于中共之手。例如国民党著名军事将领,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曾入上海大学,系黄埔二期生,1933年留德三年学工兵,通德、英文,善诗律,也是抗日名将,1949年1月亡命于淮海战场。 相比之下,中共将领大多文化低,多为贫苦农民出身,知识分子担任高级军事将领的极少。而国民党高级将领都通文墨,中低级军官大多也有文化,许多人还是“十万青年十万兵”时投笔从戎,怎么会被没文化的“老粗”打败?共产党确实创造了一项奇迹。 二、抗战胜利后,很少人想过国民党政权有可能被中共打败的问题 首先从实力对比上讲,国共双方悬殊较大,国民党占绝对优势。1945年底,国民党军数量有450万,远超过共产党军队;后者只有127万。在武器装备方面,国民党军队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据国民党方面航委会主任周至柔报告,政府军有可起飞的飞机344架,完全掌握制空权,并有海军船舰240多艘。在获得外援方面,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中共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少于美国对蒋的援助。 由于国共力量对比悬殊,蒋介石轻视共产党军队的思想非常严重。1945年9月23日,蒋介石说:“长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已除其半矣”,而实际上共产党军队的力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实力俱在。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彭学沛说,共产党的军队只是“毫无训练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战役国民党获胜后,蒋介石更不把中共放在眼里,他对其内部人员说“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次打击,势必瓦解无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削平之”。6月17日,蒋介石还说,“共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恢复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当时,国民党拥有美式装备的庞大军队,占据着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同共产党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仅仅过了四年时间,国民党就被共产党击败,狼狈地逃出大陆。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迅速崩溃了呢?海内外学者对此非常关注,把它作为国民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终极问题,1.外来因素的作用 首先是美国的影响。美国政府1941—1949年间对中国共产党的“绥靖政策”。这期间国民党同美国政府的合作“成功部分所获之善果,不足以抵消不成功部分的恶果,因而有中华民国被迫退出中国大陆搬迁台湾的悲剧发生”。 苏联的影响也被认为是导致国民党统治垮台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胡适就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归结为“斯大林征服世界的大战略”。持这种观点的人攻击最厉害的是大革命时期苏联顾问对共产党的扶持和日本投降后苏军在东北对共产党军队的暗中支持,认为这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给国民党带来了巨大危害。一些苏联学者也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视为导致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马歇尔在战后初期为实现东北停战而向蒋介石施加压力,使国民党无法对共产党继续进攻。1946年美国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使原来有利于国民党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在1947年5月解除武器禁运后,也并没有恢复对国民党的大规模军事援助,这就使得国民党无法摆脱溃败的命运。而美国不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原因,主要是受美苏关系的制约。与此同时,苏联却对共产党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这是使共产党转败为胜的关键。 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造成国民党后来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的观点,日本侵略华北,使全中国抗日情绪高涨,酿成西安事变,国民党被迫放弃剿共政策,失去了将长征到陕北后力量弱小的红军一举消灭的机会。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统治中心迁至西南,共产党则在敌后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利用抗日的机会大大扩充了实力,构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致命威胁。 2.国民党自身的因素 (1)中央政府对全国控制程度过弱。一些美国学者在面对“国民党为什么失去大陆?”这个问题时,首先反问:“国民党究竟有没有统治过大陆?”田洪茂就明确地指出,抗战前国民党政权所能“稳稳掌握”的仅有江浙两省,另外在皖、赣、湘、鄂、豫、陕、甘等省有部分的控制权,其他各省则只不过在名义上“奉国民党正朔”而已。大多数美国学者都同意这个看法,认为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中,实际统治从未遍及全国,所以它“失去”大陆,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它从没有确实掌握过整个大陆。 (2)在农村中缺乏基础。中国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来源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但国民党政权在农村中却没有什么基础。它既无基层政权基础,也无可靠的经济基础。农民不支持它,一般的地主也很难同它真正合作。由于没有来自农村的支持,这个政权最后难免失败。(3)军事上的失误。,1946—1949年间的内战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蒋介石在战略上屡次出现失误;他对战争进程的直接干涉使前线指挥系统发挥不了正常的效能;坚守东北消耗了最精锐的30万部队,使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在1948年发生巨大转变,最后使形势对于国民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4)经济上的原因。国民党政权下的“工业化”是微弱的,那是官僚资本的垄断化以及成为美国附庸化的过程,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中把工业同农业的联系日益削弱的过程,从而使农村萧条落后。 (5)自身的腐败。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腐败、反动及对三民主义的背叛。易劳逸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学者。他认为导致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即“权威依附模式”在国民党那里被承袭下来,这使国民党在掌权后很快蜕变,日趋腐败。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们不能统一;国民党除了个人及派系的利益之外根本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派系斗争严重;行政工作无效率;政府官员贪污腐化;军队官兵素质差,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