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汕头市河玉围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研究

汕头市河玉围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研究

汕头市河玉围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研究

某农场生态环境农业循环产业园规划项目方案计划书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 2、项目地点:根据政府规划确定 3、项目实施单位: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项目实施理念:项目通过畜禽养殖和畜禽粪便的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猪-沼-电”、“鸡-沼-电”、“牛-沼-电”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5、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鸡、鸭、鹅、兔等养殖项目和畜禽粪便发酵制沼气发电项目。项目通过秸秆饲料饲养牛、猪和鸡等家禽,再通过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沼气,用于发电供园区和居民使用,产生的沼渣、沼液则制成有机肥回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园区资源闭路循环。 二、项目具体规划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主要是筹建一个园区,建设两个基地,实施8个项目,总投资9.8亿元,共占地2000亩。 1、构建一个园区: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 2、建设两个基地: (1)养殖基地 (2)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基地 3、实施8个项目 表2.1-1实施项目一览表

三、项目经济效益预估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总投资9.8亿元,年产值8.8亿元。具体经济指标预估如下:

注:各分项项目经济分析见下文 四、项目背景 1、项目所在地情况 XX农场始建于1954年,为松江省富锦县国营农场第四作业区。1956年,改为黑龙江省地方国营富锦农场,划归省国营农场管理厅领导。同年5月,改为XX农场。1958年划归合江农垦局领导。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三师第二十五团。生产建设兵团新建第六师,改隶第六师领导。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更名为建三江农场,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领导。1978年恢复XX农场原名。下设7个分场,全场总人口2.8万人。XX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坡降平缓。外XX河流经场区南部,场区多为沼泽地,是黑龙江垦区规模较大的农场。全主要种植小麦、大豆、水稻和玉米,1992年粮食总产量5.6万吨。畜牧业以养奶牛、菜牛、猪为主,兼养鹿、家禽等。场办工业有啤酒厂、肉鸡屠宰厂、麦芽厂及粮油加工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3.3万人。场部所在地XX镇,也是建三江农垦管理局的驻地。场部内总人口1.45万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农垦城镇。 XX农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地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当地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项目规划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肉类已占据世界第一位,畜牧业总产值已占农业的35%左右,用于畜牧业发展的粮食达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摘要: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自然、人为两个因素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威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从治理重要性,破坏的原因,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四个方面入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时对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对保障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最受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件的基础和前提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转变、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2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我国地理分布上山地丘陵多、耕地少的情况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易受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将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普遍,各种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追求利益,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砍伐树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使得减少耕地和生态环境恶化,开采矿产资源将导致地表塌陷和大气污染。社会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和国家法律。法律没对农业生态环境做到周密保护。此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片面强调效益已成为政府的追求,忽视了农业环境保护和管理。 3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减少农业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农业灌溉用水不达标,酸雨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产品产量和质量都造成影响,退化植被和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减少产量,而且还使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大大减少,使农业发展速度减慢。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被破坏,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酸雨污染对土壤、树木和植物腐蚀,并且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平衡,造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恢复时间更长,甚至出现了沙漠化。上述都是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影响农业发

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石阡县紧紧围绕省第五轮“石阡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试验”主题,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始终遵循山地经济规律,以现代高效为路径依托,以园区引领为推动载体,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瓶颈,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坐山吃山、坐山养山、坐山治山、坐山靠山,着力念好“山字经”、唱好“龙头戏”、打好“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的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2014年10月,在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工作中,石阡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 一、依托自然禀赋,“以山聚财”探新路 (一)产业进山、产品出山,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结合山区实际,确定以茶叶、林业、烤烟、蛋鸡养殖为主导,大力发展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2.5万亩,居全省第二,建成茶叶初、精加工厂84个,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22家,“石阡苔茶”先后荣获“贵州三大名茶”、

“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企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为造林主体,以先植后补、非林地林木确权、林权证抵押贷款及森林政策性保险等为具体抓手,快速推进生态大县建设。两年来,申请实施造林补贴面积12.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5%,获国开行林权抵押贷款1.64亿元。种植烤烟4.6万亩、中药材5万亩、水蜜桃2.2万亩、养殖蛋鸡140万羽,年产值分别达1.3亿元、2.5亿元、0.34亿元、2.2 亿元。 (二)园区环山、基地绕山,打造农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园带区、以区带业、以业带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让山地种出“摇钱树”,生出“金元宝”。围绕茶、果、药分别以规模化的基地、专业化的管护、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打造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园区11.5万亩,先后建成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青阳现代烟草园区、石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汤山现代农业展示和观光示范园区、聚凤油茶园区、白沙羊角山茶叶园区、大沙坝食用菌园区等9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被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进行重点打造。

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商业计划书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步入富裕,休闲度假旅游正逐渐取代观光型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经济发达,旅游业的山东省,早已进入了休闲度假旅游全面扩张时期。 作为休闲度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2016 年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作为试点之一。其中以蔬菜、水果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配置仓储、物流、加工、包装等设施设备,以形成了完善产业链的农业基地,财政资金补助比例最高40%。而针对一村一品产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农业基地,财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闲置房屋维修以及一村一品生产、加工等设备购置,财政资金补助比例可达30%。 而休闲农业与有机农业相结合也正是我国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契机。 有机农业既能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又能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推崇。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发布的信息,自本世纪以来,有机农业发展非常迅速,每年保持 20%以上的增幅,预测 2020 年,全球有机食品销量超过 1000 亿美元。在人们食品消费结构中,有机食品占比逐步提高,并保持不断上升势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销售目前己占食品总量的2-5%。尽管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迅猛,但是,有机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据 IFOAM 测算,目前有机食品销量,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 1%左右。这也说明,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产阶层,越来越渴望利用闲暇时间寻求城市以外的休闲生活,体验农家乐趣并同时享受能够享受到有机农业的食品。但是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端的农家乐,这些农家乐档次低,旅游内容单一,服务质量差。住宿和餐饮等旅游设施配套不足,而市场上有一定档次和特色的旅游型有机农庄的数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最新版】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引言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1,2]。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以来,初步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虽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方兴未艾,但相关学术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基于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研,综合性解读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内涵,系统总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指导实践,更好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1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内涵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农业产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前提,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

头企业为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融合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间横向拓展,集“大农业观、全产业链、深融合度、全绿色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主要有5个基本特征。 一是以农为本。秉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宗旨[3],坚持农业主导地位,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加工、科技、金融、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业态的介入均服务于农业,均以做大做强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核心,坚决防止非农异化。 二是要素集聚。聚集土地、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市场、政策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增强各要素间的协调性和耦合性,提高要素配置率,发挥产业园聚集效应,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实现率先发展。 三是产业融合。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构建育种、生产、收储、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围绕产业间联动,强化种养有机结合,挖掘农业各环节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推动农业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形成产业共同体,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和系统融合。 四是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园建设全过程,全面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需求报告

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材料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调整与振兴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 二〇一〇年三月 北京

目录 1.发展现代农业及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需求 2.生态环境建设及对教育培训的需求 3.发展现代服务业及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及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需求 一、大力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逐步得到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

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一号文件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 1、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2、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4、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发展现代农业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需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与探寻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与探寻 山东省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成立于2010年12月,其前身为有着61年的发展历史国营广北农场。2011年,该示范区抢抓“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融合和两个省部共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实践探索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牵引,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搭建支撑平台、项目带动突破”的工作思路,着力开展“规划年、项目年、突破年”活动,扎实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发展。去年8月22日,山东省政府与国家科技部共同签署了《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协议》和《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将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列为部省会商会议固定议题。共建协议明确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突出东营滨州核心区建设”。为贯彻落实省部协议,省科技厅组织编制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等相关专家评审论证。《总体规划》确定了“一区双核多园”的总体布局及组织架构。“一区双核”是指以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双核心,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一、基于对广北区情的深刻把握争取示范区省部共建核心区地位 1.基于对广北历史方位和地理方位的宏观研判。从广北的基础条件、土地性质和区位看,这一区域具有典型的城郊经济特征,适宜于全面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创建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适宜于打造“绿海花洲”式的中心城近郊环境和壮大市属经济的功能板块;适宜于建设一个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搞好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对于完善东营高效生态经济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对广北区域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区情把握。东营市委市政府将国营广北农场进行改制,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按市政府直属正县级单位管理,参照市属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职责界定,赋予县区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投资计划、建设项目实行计划单列。园区具有自主配置资源、快速构建新机制、整合利用资源的组织优势,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了体制和机制的活力保障。园区土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 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为此,下面推荐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刘锋明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中国农村还面临着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生态农业正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扶贫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中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这里人口较为稀疏,就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生物部分来说,生产者是足够充分的,多余的生产量也有足够的分解者进行分解,除了太阳能外,它不需要得到外界系统的能量、物质的输人与输出,即可维护自身的平衡与运作,因此,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不会产生如同城市生态系统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废物堆积、污染严重,需要从外界大量引入能量、物质流等问题。 但农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当自然环境开垦为农田后,生态系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多种动植物并存的稳定生态群落变成了单一物种的人工生态群落;原来生态系统中正常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原先的生产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把营养物质还给了土壤,而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则是大部分作物产品随着收获被带到土壤之外,被城市、农村的居民所消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带走,而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补充,于是使土壤质量趋于恶化;原先的土壤常年有稳定的生物群落所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强度很小,土壤湿度大,而现在的农田生态系统则因物种单一,覆盖面小,加上疏松土壤等人工过程,使得水土流失强度加大,并易于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满足人类对各种农作物产品需求的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人口不断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与日俱增,对土地资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达52亿,比1950年增长30亿多,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60亿。根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在有效控制之下将达110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有可能达到190亿。在我国虽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总的趋势仍在增长中,据有关人士预计,本世纪我国人口将达到或超过16亿。人口的迅猛增长是当代人类,也更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此众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数量惊人的粮食。据测算,我国在2000年和2020年的粮食供求关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在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需要大约是52000~56000万吨。而生产量大约是47750~52400万吨,缺口较大。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生态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生态旅游 -----项目实施方案 一、龙泉村概况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武口区龙泉村位于贺兰山脚下,东临石嘴山市经济开发区,西连大武口区煤炭加工区,南接平罗县崇岗镇,北邻煤机二厂。 2、丰厚的自然条件 本项目地处内陆,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来的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热量丰富,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春明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特点。路线所经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10C—8.40C,最冷月平均气温-240C,昼夜气温相差110C—160C,极端最低气温-28.20C,级端最高气温37.90C;年平均降水量180mm左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6.9%,年平均蒸发量1757mm左右,为降雨量的9.8倍;项目区全年多风,四级风多,八级大风次之且多出现在一年的3、4、5月份。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3、社会经济 全村占地面积平方公里,355户,总人口1154人,2010年,集体收入48万元,人均纯收入5891元。 4、便捷的区位交通 项目地距大武口区13公里,距省会银川60多公里,距平罗火车站16公里,紧邻110国道,距西线高速公路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二、项目提出依据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近几年来,其丰厚的利润、巨大的生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由传统的粮、果、菜、棉业向花卉产业转轨,我国素有“种粮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花”、“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花卉是一项高效林业产业,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广大地区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这为我国花卉业,特别是我国西部花卉产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从情人节俏卖的玫瑰,到春节红火的花市,从母亲节的康乃馨,到病房里的花香一束,美化居室,礼仪交往,陶冶情趣……作为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鲜花已成了国人生活中一道掩不去的风景。花卉业正是由此步步攀高,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和企业、社会投资的一大“热点”。 1、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花卉供不应求,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花卉也日益喜爱,市场潜力很大,建设花卉种植繁育基地,市场前景广阔。 2、目前,石嘴山市没有鲜切花种植基地,市场上的鲜花只能从外地引进,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商品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是成本,而我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气候、土地、水利、劳动力等优势和条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从事鲜切花种植的兴庆区睿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销售经验,公司在北京、乌鲁木齐等地设有鲜花销售点,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 4、龙泉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果能够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花卉繁育种植基地,可以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成本,增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国外模式案例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国外 模式案例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 部共同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2020年4月30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3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 至今为止,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已经于2018年12月29日和2019年12月17日分别两批认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和29个。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早,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而发展起来,到今天已经建成了一大批集农业科技推广、技术示范、生态旅游及农业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园区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分析与总结上述4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经验,对解决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作用。 德国生态农业园区 德国生态农业发展在欧盟独树一帜,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也是围绕生态农业展开的,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园区的产业化。 当前,牛奶、猪肉、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上实现了生态化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也是在这些主要农产品种植、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产业化与规模化。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生态化与产业化一直是其主题。 具体而言,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业贸易政策,对于生态化农业建设,形成了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合力。

其次,在形成农产品现代化生产体系之后,进一步推进生产体系的专业化、自动化、标准化,形成了一套特色的生态产业化发展链。 第三,在生产链的基础上,再构建强大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实现种植、饲养、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的一条龙,注重农工商的一体化发展,将营销及开拓市场视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基本动力,尤其是注重海外市场的扩大。 第四,构建标准化的农产品技术体系,尽量不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施用有机肥料,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勃兰登堡的喀什特农业园区里,一个占地3000多公顷的农业 园区,只有4名员工,全程是自动化生产加工,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了生态化、循环化,如牛粪及相关废料还可以继续利用,将这些废料加工后进行发电,除了自用,还可以将余电售给国家电网公司。 荷兰设施农业园区 荷兰是一个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口少的国家,却创造了全球9%~10%的农业产值,其马铃薯、蛋类、啤酒、奶酪及番茄等农产品净出口量占据世界第一位,尤其是马铃薯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60%以上。 荷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农业成就,与其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水平密不可分。具体而言,首先,无土栽培技术发达。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90%以上采取的是无土栽培,普遍采用岩棉作为栽培基质。岩棉与普通土壤相比,能够避免水分流失或渗漏。此外,岩棉中并不含有任何营养成分,便于管理人员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调整营养配方,最大限度地为作物生长提供合适的水分与养分。

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

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 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为重点,发展以动植物组学为基础的设计育种关键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开发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重点发展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智能生产、智能农机装备、设施农业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一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污染控制与修复、盐碱地改造、农林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立信息化主导、生物技术引领、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支撑农业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农业技术 1.生物育种研发。以农作物、畜禽水产和林果花草为重点,突破种质资源挖掘、工程化育种、新品种创制、规模化测试、良种繁育、种子加工等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效聚合高产、高效、优质、多抗、广适等多元优良性状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显著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2.粮食丰产增效。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对作物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生态协调的科技需求,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开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丰产增效新理论、新技术和集成示范研究,使产量提高5%,减损降低5%以上,肥水效率提高10%以上,光温资源效率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 3.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以种植规模较大的果树、花卉、茶叶、木本(草本)油料、热带经济作物、特色经济植物、杂粮等为对象,重点突破增产提质增效理论和方法,创制优异新种质,研发新产品,形成高效轻简技术,确保我国农业产品多样性和国家农业安全,促进主要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 4.海洋农业(蓝色粮仓)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研究种质资源开发、新品种选育、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捕捞与新资源开发、精深加工、渔业环境保护等新原理、新装备、新方法和新技术,建成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的区域性蓝色粮仓,促进海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强化优质蛋白供给,引领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健康发展。 5.畜禽安全高效养殖与草牧业健康发展。以安全、环保、高效为目标,围绕主要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主要畜禽安全健康养殖工艺与环境控制、畜禽养殖设施设备、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饲料产业、草食畜牧业、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为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一、生态观光庄园 在园区覆盖的白沙、慈云、李市、龙华、永兴、先锋6个镇选择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基础的地点规划10个不同特色的生态观光庄园。如重庆君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白沙规划的“重庆耍村”;德国亨嘉国际公司在先锋镇夹滩社区和永丰村规划的“德国.巴渝风情新农庄”;重庆瑞恩农业有限公司在慈云镇刁家规划的“瑞恩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每个生态观光庄园规划面积300—1000亩,采取引进一个业主,建设一个庄园,示范一片产业(200—800亩产业示范园),拉动一方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发展生态农家乐(5—10个),总计发展100家以上生态农家乐,以大带小、以示范带一片的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5年的努力,把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农业科普温室 农业科普温室规划在白沙组团。展览温室总面积为1584㎡。设计为简单异型温室,温室区分为科普展示区及种植栽培区,其中科普展示区配备有展柜、触摸屏等展示性配置;种植栽培区分为立体栽培区、水培区、观赏蔬菜种植区。 种植栽培区采用LB120Ss4南方型玻璃温室,一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天沟高4.0m,顶高5.1m。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温室跨度12.0m,跨数5个;开间4.0m,共6个开间。 科普展示区中间为12米跨拱顶,肩高6.5米,顶高9.5;两侧为8米跨尖顶,肩高6.5米,顶高8.9米;前面为斜顶,肩高4.5米,顶高6.5米。 种植栽培区顶部及四周采用4㎜厚浮法玻璃覆盖。科普展示区顶部采用固莱尔8㎜后中空PC板覆盖,四周采用单层钢化玻璃覆盖。包括齿轮齿条电动开窗自然通风系统、齿轮齿条传动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等。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和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游客到科普温室可参观体验、学习现代园艺科学技术: 1、水培区:主要是展示各种无土栽培的形式和蔬果水培方法。 2、立体栽培区:除了发展蔬果墙体栽培外,还要打造蔬菜“树”的景观。如西红柿树、黄瓜树、彩椒树等多种瓜果蔬菜树。结合立柱形无土栽培和蔬菜树,将园林艺术融入蔬菜种植打造蔬菜景观,实现温室立体利用和观赏性的结合。 3、观赏蔬菜种植区:重点营造温室奇观,种植瓜果蔬菜和观赏类植物等。 三、四季花果园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20〕10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完成了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评审工作。现将拟批准创建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4月16—18日。如有异议,请实名(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并提供证明材料。 附件:1.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2.2020年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16日

附件1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1.北京市平谷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天津市宝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河北省安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4.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5.山西省平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6.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现代农业产业园7.辽宁省瓦房店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8.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9.黑龙江省海伦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0.江苏省泰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1.江苏省盱眙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2.浙江省瑞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4.福建省建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5.江西省万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6.山东省阳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7.河南省灵宝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8.河南省内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9.湖北省蕲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0.湖南省永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1.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2.重庆市奉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3.四川省资中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4.四川省南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5.贵州省安龙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6.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7.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8.陕西省陇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现代科技革命发展与生态保护研究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专业赵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由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所引起的。这种矛盾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完成的,但这种认识和改造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生产力前进过程离不开科技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生态力的飞跃式发展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然而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补偿同样也离不开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进步。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最初的对立转变为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二者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 1.现代科技革命 与古代和中世纪相比,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明显加快,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近代以来,人类前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实质都是解放人身。现代科技革命不仅要求在全面应用科学的基础上改造生产力的结构,而且要求更新生产力的技术水准以及人与生产过程的关系。 现代科技革命为当代社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和

平安定的国际环境,究其根源,主要有“三大”法宝:知识经济、创新观念、科学发展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观旨在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负效应——生态破坏 工业革命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之间的竞争开始由军事转向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得到大发展。然而,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一面对着经济发展,一面却对着环境退化。科学技术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此,恩格期早就谈到:“我们不要过分淘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本世纪30-60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环境问题,如在八大公害事件,便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工业发展的直接后果。此外, 20世纪中期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及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程度同时增强,造成了当今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酸雨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可更新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酸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出现,所有这一切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科学

生态循环农业商业计划书

生态循环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商业计划书 二零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总论4 1.1、项目定义4 1.2、计划目标5 二、项目基本情况6 2.1、项目背景6 2.2、项目选址7 2.3、区位条件7 2.4、项目占地面积7 三、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8 3.1、技术可行性8 3.2、项目的成熟性和可靠性9 四、实施方案12 4.1、开发计划12 4.2、建设规模和布局12 4.3、生产工艺方案12 4.4、生产方案13

4.5、销售方案13

五、投资预算 15 5.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5 5.2、流动资金估算16 5.3、投资总规模17 六、效益分析 18 七、资金筹措 26 八、风险分析 27 九、项目拓展 29 一、总论 1.1、项目定义 本生态循环养殖采用综合利用生态链式养殖模式,项目以蝇蛆养殖消耗、处理动物粪便等废物为循环基础,是以蝇蛆动物活性蛋白作为畜、禽等动物饲料添加剂为核心的绿色、环保、安全的现代工厂化、规模化生态养殖项目 生态链式养殖循环示意图

1.2.1总体目标 生态循环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86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 养殖部分建设期为9个月,项目完成生产达到设计规模,将形成年产动物活性蛋白1500吨;饲养纯种母猪250头,年出栏5000头(约500吨)三元商品猪;育雏、育成和蛋鸡年存约10万只,其中蛋鸡约7万只,年产鸡蛋2140万个(约850吨)。 种植部分占地约1520亩,建设周期约3年时间,项目完成形成蔬菜种植面积700亩,年产量2000吨;果树种植面积210亩,年产量480吨,粮食种植面积610亩,年产量218吨。 生态展示体验中心占地约50亩,建设周期暂定一年,项目完工运行,预计年收入近2000万元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方案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方案 一、创建布局 1,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因素,统筹推进国家产业园建设。 2,2020年重点支持创建优质粮油、健康养殖、现代种业产业园,鼓励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创建中药材产业园。 3,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县、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申请创建。产业园应布局在县以下。 二、创建条件 1,申请创建的产业园,原则上不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批准建设的产业园主导产业相同。 2,申请创建的产业园,经过两年左右的创建,应达到《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评价和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19〕51号)规定的认定条件。经评估与认定条件差距较大的,不得申请。 3,统筹考虑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申请创建的产业园,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已批准建设的和2020年拟申请的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区域,原则上不能重叠。4,近两年发生重大农业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被省级及以上环保、农业农村或食品安全等部门通报的县市,不得申请。 三、创建数额 1,原则上2018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0亿元及以上的省份按2个申报,7000亿元以下的省份按1个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1个申报指标。对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不规范的省份扣减1个指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申报。超指标申请不予受理。 2,按照种业发展品种布局,支持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础好的北京、河北、福建、新疆、西藏等省市区,按确定品种增加申报1个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 3,对于2019年安排省级财政自有资金建设产业园10亿元以上的省份,可申报3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2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2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1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通过评价认定后,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 四、创建程序 1,县级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择优遴选的方式确定拟列入创建名单的产业园,经分管省领导审定后报送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条件开展竞争性遴选,认真组织好创建方案、建设规划评审和实地核查等工作。 2,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采取书面审查备案和竞争性择优遴选相结合的方式批准创建。对产业园建设成效突出、建设体系完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投入大的省份申报的部分产业园,经书面审查符合条件后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对部分产业园开展竞争性遴选,组织专家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择优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 3,对拟批准创建产业园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布。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 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1.10 目录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 三、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四、技术依托 五、项目区优势 六、项目定位 七、建设具体内容 八、项目实施进度和方案 九、项目建设预期成果 十、项目资金筹措及项目运作 十一、效益分析 十二、项目结论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

③20000亩有机稻米栽培基地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 ④10万头瘦肉型猪工厂化养殖及饲料生产线建设 总投资13600万元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 2.1项目背景 近年来,沛县县委、县政府用创新理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优化种植业、提升养殖业、突破加工业、活跃物流业、发展旅游业。逐步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加工体系、农业物流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健康”和“环保”为主题,致力于建设有机生态产业链的生态科技企业―麸皮、米糠可以用来养殖无公害生猪,而生猪养殖废弃物又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以此循环,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沛县鸭业近年发展十分迅猛,2005年全县肉鸭出栏量达2399.68万羽,2006年出栏7489.9万羽,2007年出栏7717.98万羽,2008年出栏突破1.17亿羽。目前,沛县已建成以桂柳公司为首的千万羽以上规模苗鸭孵化企业5座,以圈存种鸭20万羽的森磊公司为首的万羽以上父母代樱桃谷种鸭场12个,具备了稳定的鸭苗供应源。初步形成了以沿龙河路林鸭复合养殖、沿沛龙路规模小区养殖、沿湖沿大沙河水面养殖为主的三条养殖带,全县千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镇6个,百万羽以上的村46个,3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50个,10万羽以上的养殖小区159个。全县共有生态肉鸭标准化养殖大棚1.5万栋,总占地面积发展超过1.5万余亩,95%实现集约化饲养,亩均效益3万元左右。沛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肉鸭之乡”,到2009年,沛县肉鸭饲养量1.5亿羽以上,年产鸭粪将达67.5万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