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报告(二)

实验报告(二)

实验报告(二)
实验报告(二)

学生姓名:胡智昊学号:31405714

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报告(二)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列联分析的软件应用

(二)掌握方差分析的软件应用

三、实验内容

1.为研究上市公司对其股价波动的关注程度,一家研究机构对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

(2)计算上市公司的类型与对股价波动的关注程度两个变量之间的φ系数、Cramer’s V 系数和列联系数,并分析其相关程度。

Ho:假设上市公司的类型与对股价波动的关注程度无关

H1:上市公司的类型与对股价波动的关注程度有关

上市公司的类型关注不关注

主板企业50 70 120

中小板企业 30 15 45

创业板企业 20 5 25

100 90 190

nij Nij nij-N ij nij-Nij 2/Nij

50 63.15789 -13.15789474 2.74122807

30 23.68421 6.315789474 1.684210526

20 13.15789 6.842105263 3.557894737

70 56.84211 13.15789474 3.045808967

15 21.31579 -6.315789474 1.871345029

5 11.84211 -6.842105263 3.953216374

16.8537037 卡方

5.991464547 卡方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有关

2.为分析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与所购买的汽车价格是否有关,一家汽车企业的销售部门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400个消费者作了抽样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2)计算地区与所购买的汽车价格两个变量之间的φ系数、Cramer’s V系数和列联系数,并分析其相关程度。

H0:假设地区与所购买的汽车价格不相关

H1:假设地区与所购买的汽车价格相关

汽车价格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0万元以下20 40 40 100

10万-20万元50 60 50 160

20万-30万元30 20 20 70

30万元以上40 20 10 70

140 140 120 400

nij Nij nij-N ij nij-Nij 2/Nij

20 35 -15 6.428571429

50 56 -6 0.642857143

30 24.5 5.5 1.234693878

40 24.5 15.5 9.806122449

40 35 5 0.714285714

60 56 4 0.285714286

20 24.5 -4.5 0.826530612

20 24.5 -4.5 0.826530612

40 30 10 3.333333333

50 48 2 0.083333333

20 21 -1 0.047619048

10 21 -11 5.761904762

29.9914966 卡方

12.59158724

3.一家牛奶公司有4台机器装填牛奶,每桶的容量为4升。下面是从4台机器中抽取的装填量(单位:升)样本数据:

取显著性水平,检验不同机器对装填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H0:不同机器对装填量是否无影响

H1: 不同机器对装填量有显著影响

机器1 机器2 机器3 机器4

4.05 3.99 3.97 4

4.01 4.02 3.98 4.02

4.02 4.01 3.97 3.99

4.04 3.99 3.95 4.01

4 4

4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SUMMARY

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

列 1 4 16.12 4.03 0.000333

列 2 6 24.01 4 0.000137

列 3 5 19.87 3.97 0.00033

列 4 4 16.02 4.01 0.000167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0.0071 3 0 10.0984 0.000685 3.287382

组内0.0035 15 0

总计0.0106 18

0.000685335 < 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有显著差异

4.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一样的,但讲座的听课者有时是高级管理者,有时是中级管理者,有时是初级管理者。该咨询公司认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讲座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对听完讲座后随机抽取的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评分如下(评分标准是从1~10,10 代表非常满意):

取显著性水平,检验管理者的水平不同是否会导致评分的显著差异。

H0: 管理者的水平不同不会导致评分的显著差异

H1:管理者的水平不同会导致评分的显著差异

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初级管理者

7 8 5

7 9 6

8 8 5

7 10 7

9 9 4

10 8

8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SUMMARY

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

列 1 5 38 7.6 0.8

列 2 7 62 8.86 0.809524

列 3 6 35 5.83 2.166667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29.60952381 2 14.8 11.75573 0.000849 3.68232

组内18.89047619 15 1.26

总计48.5 17

0.000848709 < 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有显著差异

5.某家电制造公司准备购进一批5#电池,现有A、B、C三个电池生产企业愿意供货,为比较它们生产的电池质量,从每个企业各随机抽取5只电池,经实验得其寿命(单位:小时)数据如下:

试分析3个企业生产的电池的平均寿命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如果有差异,用LSD方法检验哪些企业之间有差异。

H0:3个企业生产的电池的平均寿命之间无显著差异

H1: 3个企业生产的电池的平均寿命之间有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SUMMARY

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

A 5 222 44.4 28.3

B 5 150 30 10

C 5 213 42.6 15.8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615.6 2 307.8 17.06839 0.00031 3.885294

组内216.4 12 18.03333

总计832 14

ANOVA

寿命

平方和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525.157 2 262.579 16.300 .001

组内177.200 11 16.109

总数702.357 13

最后一列的显著性p值为0.001<0.05,所以拒绝原假设,有显著差异

方差齐性检验

寿命

Levene 统计量df1 df2 显著性

.310 2 11 .740

如图P=0.740>0.05因而lsd法

多重比较

寿命

LSD

(I) 企业(J) 企业均值差 (I-J) 标准误显著性95% 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dimension2 1 dimension3 2 13.000* 2.692 .001 7.07 18.93

3 .400 2.692 .885 -5.53 6.33

2 dimension

3 1 -13.000* 2.692 .001 -18.93 -7.07

3 -12.600* 2.538 .000 -18.19 -7.01

3 dimension3 1 -.400 2.692 .885 -6.33 5.53

2 12.600* 2.538 .000 7.01 18.19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两两比较后发现B和C企业之间的差异显著是导致3个企业电池寿命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6.某企业准备用3种方法组装一种新的产品,为确定哪种方法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最多,随机抽取了30名工人,并指定每个人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下面的结果:

(1)完成上面的方差分析表。

(2)若显著性水平,检验3种方法组装的产品数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420 2 210 1.478102 0.245946 3.354131

组内3836 27 142.0741 ———

总计4256 29 ————

由于P值0.245946>0.05。所以不落入拒绝域。无显著性差异

7.有5种不同品种的种子和4种不同的施肥方案,在20块同样面积的土地上,分别采用5种种子和4种施肥方案搭配进行实验,取得的收获量数据如下表:

检验不同品种和施肥方案对收获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SUMMARY 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

行 1 4 41.6 10.4 1.286667

行 2 4 47.2 11.8 2.966667

行 3 4 49.1 12.275 2.0825

行 4 4 52.7 13.175 1.189167

行 5 4 51.5 12.875 1.169167

列 1 5 67.2 13.44 0.913

列 2 5 61.3 12.26 3.563

列 3 5 59.8 11.96 1.133

列 4 5 53.8 10.76 1.133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19.067 4 4.76675 7.239716 0.003315 3.259167

列18.1815 3 6.0605 9.204658 0.001949 3.490295

误差7.901 12 0.658417

总计45.1495 19

8.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为研究不同的路段和不同的时间段对行车时间的影响,让一名交通警察分别在3个路段和高峰期与非高峰期亲自驾车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共获得30个行车时间(单位:分钟)的数据。试分析路段、时段以及路段和时段的交互作用对

行车时间的影响。()

H0:无影响

H1:有影响

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分析

SUMMARY 路段1 路段2 路段3 总计

高峰期

观测数 5 5 5 15

求和181.4 151.8 172.2 505.4

平均36.28 30.36 34.44 33.69333 方差 2.267 2.518 2.723 8.702095

非高峰期

观测数 5 5 5 15

求和150 121 141.4 412.4

平均30 24.2 28.28 27.49333

方差 5.265 6.025 5.797 11.22067

总计

观测数10 10 10

求和331.4 272.8 313.6

平均33.14 27.28 31.36

方差14.30267 14.33733 14.32711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样本288.3 1 288.3 70.33137 1.36E-08 4.259677

列180.5147 2 90.25733 22.01846 3.71E-06 3.402826

交互0.024 2 0.012 0.002927 0.997077 3.402826

内部98.38 24 4.099167

总计567.2187 29

根据P值,路段、时段对其有影响但路段和时段的交互作用的P值0.99>0.05所以无影响

9.为检验广告媒体和广告方案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一家营销公司做了一项实验,考察三种广告方案和两种广告媒体,获得的销售量数据如下:

检验广告方案、广告媒体或其交互作用对销售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H0:假设无影响

H1:有影响

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分析

SUMMARY 报纸电视总计

A

观测数 2 2 4

求和20 20 40

平均10 10 10

方差8 8 5.333333

B

观测数 2 2 4

求和36 56 92

平均18 28 23

方差32 8 46.66667

C

观测数 2 2 4

求和28 32 60

平均14 16 15

方差32 8 14.66667

总计

观测数 6 6

求和84 108

平均14 18

方差27.2 72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样本344 2 172 10.75 0.010386 5.143253 列48 1 48 3 0.133975 5.987378

交互56 2 28 1.75 0.251932 5.143253 内部96 6 16

总计544 11

根据P值均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广告方案、广告媒体或其交互作用对销售量无显著影响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基本要求:1.根据题号顺序记录软件输出结果并分析;2.结果可来自对SPSS或Excel进行操作的输出,二选一即可。)

实验二实验报告

PAM和PCM编译码器系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PAM信号形成的过程;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混叠效应形成的原因; 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了 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PAM编译码器系统 1.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准备工作; (2)PAM脉冲抽样序列观察; (3)PAM脉冲抽样序列重建信号观测。 1.2平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准备工作; (2)PAM平顶抽样序列观察; (3)平顶抽样重建信号观测。 1.3信号混叠观测 (1)准备工作 (2)用示波器观测重建信号输出的波形。 2.PCM编译码器系统 2.1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的观察;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 2.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抽样时钟信号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 同步,分析掌握PCM编码输数据和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2.3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定性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 延时。 2.4PCM频率响应测量: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观察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 输出信号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2.5PCM动态范围测量:将测试信号频率固定在1000Hz,改变测试信号电平,定性观测解 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PAM编译码器系统 (1)观察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

上图中上方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可见抽样序列和正弦波信号基本同步。 (2)观测得到的重建信号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得到的重建信号也为正弦波,波形并没有失真。 (3)平顶抽样的脉冲序列如下所示: 上图中上方的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PAM平顶抽样序列。 (4)平顶抽样的重建信号波形: 可见正弦波经过平顶抽样,最终重建的信号仍为正弦波。 (5)观察产生混叠时的重建信号的输出波形 在实验时将输入的正弦波频率调至7.5KHz,通过示波器观察得到的输入正弦波波形和输出的重建信号如下所示: 由于实验时采用的抽样频率为8KHz,所以当输入的信号频率为7.5KHz时已经不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了,所以会产生混叠误差,导致了输出的重建波形如上图所示,不再是正弦波了。 从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如下规律:随着输入正弦波信号的频率逐渐升高,输出重建波形的幅值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实验电路中加入了抗混滤波器,该滤波器随着频率的升高会使处理的信号的衰减逐渐变大,所以如试验结果所示,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升高,输出信号的幅值在逐渐变小。 (7) 在不采用抗混滤波器时输入与输出波形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报告二高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子信息楼617日期:2014年4月7日 学院机械与电 气学院 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 实验课程名 称 多媒体通信技术成绩 实验项目名 称实验二: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简单的特技处理-延 时和混响 指导 老师 高星辉 一、实验目的 综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器设计,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相应结论,再利用MATLAB作为变成工具进行计算机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熟悉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特性。 2熟悉语音信号的特点。 3掌握序列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 4学会MATLAB的使用,掌握MATLAB的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MATLAB设计各种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和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选择一个语音信号作为分析的对象,或录制一段语音信号,然后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将信号加入延时和混响,再分析其频谱,并与原始信号频谱进行比较。 四、实验步骤 1 语音信号的获取 选择一个语音信号作为分析的对象,或录制一段语音信号,然后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将信号加入延时和混响,再分析其频谱,并与原始信号频谱进行比较。 2 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画出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然后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在MATLAB中,可以利用函数fft对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 3 设计几种特殊类型的滤波器 单回声滤波器,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1 | |, 1 ) (< + =-α αR z z H 多重回声滤波器,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1 | | 1 , 1 ) (< - - = - - α α α R NR N z z z H 无限个回声滤波器,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1 | | 1 , ) (< - = - - α αR R z z z H 全通结构的混响器 1 | |, 1 ) (< + + = - - α α α R R z z z H 4 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 用自己设计的滤波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在MATLAB中,FIR滤波器利用函数fftfilt 对信号进行滤波,IIR滤波器利用函数filter对信号进行滤波。 5 分析得到的频谱 对得到的信号进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并画出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 6回放语音信号 利用sound函数可以对语音进行回放,听效果看看有没有达到加入延时和混响的目的编写代码如下: n=200; y=wavread('1.wav'); yy=fft(y,4096); figure subplot(121); plot(y);title('原信号时域波形’) subplot(122);plot(abs(yy));title('原信号频域波形') y1=[zeros(n,2);y]; y2=[y;zeros(n,2)]; y3=y1+y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东南大学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 第二次实验 实验名称:弱电实验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一:PocketLab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特性测试和基尔霍夫定理 一、仿真实验 1.电容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1 电容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2 电容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容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wt U C cos 164cos 164-=+=π,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C sin 213.0== =∴,ππ 40002==T w ; 而()mA wt dt du C C sin 206.0= dt du C I C C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2.电感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3 电感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4 电感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1.比较图1-2和1-4,理解电感、电容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对于电感而言,电压相位 超前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对于电容而言,电压相位 滞后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 2.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感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U L cos 8.2=,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L sin 213.0===∴,ππ 40002==T w ; 而()mV wt dt di L L cos 7.2= dt di L U L L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二、硬件实验 1.恒压源特性验证 表1-1 不同电阻负载时电压源输出电压 2.电容的伏安特性测量

MATLAB实验报告实验二

实验二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 学号:3121003104 姓名:刘艳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班日期:2014.9.2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数据对象的特点以及数据的运算规则。 2、掌握Matlab中建立矩阵的方法以及矩阵处理的方法。 3、掌握Matlab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PC_Windows 7旗舰版、MATLAB 7.10 三实验内容 4、1. (1)新建一个.m文件,验证书本第15页例2-1; (2)用命令方式查看和保存代码中的所有变量;

(3)用命令方式删除所有变量; (4)用命令方式载入变量z。 2. 将x=[4/3 1.2345e-6]在以下格式符下输出:短格式、短格式e方式、长格式、长格式e方式、银行格式、十六进制格式、+格式。 短格式 短格式e 长格式

长格式e方式 银行格式 十六进制格式 3.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w=sqrt(2)*(1+0.34245*10^(-6)) (2)x=(2*pi*a+(b+c)/(pi+a*b*c)-exp(2))/(tan(b+c)+a) a=3.5;b=5;c=-9.8; (3)y=2*pi*a^2*((1-pi/4)*b-(0.8333-pi/4)*a) a=3.32;b=-7.9; (4)z=0.5*exp(2*t)*log(t+sqrt(1+t*t)) t=[2,1-3i;5,-0.65];

4. 已知A=[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对其进行如下操作:(1)输出A在[ 7, 10]范围内的全部元素; (2)取出A的第2,4行和第1,3,5列; (3)对矩阵A变换成向量B,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删除A的第2,3,4行元素; (1) (2)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低碳钢的强度指标(σs、σb)和塑性指标(δ、ψ)。 2.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 观察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p-δl曲线)。 4.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 三、实验数据(2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4分) ?s??b? psa0pba0 =300mpa 左右=420mpa 左右 =20~30%左右=60~75%左右 ?? l1?l0 ?100% l0a0?a1 ?100% a0 ?= 五、回答下列问题(2分,每题0.5分) 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略 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 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压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2. 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0.5分)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 (0.5分) 三、实验数据(1分)四、实验结果处理(2分) ?b? pb =740mpaa0 左右 五、回答下列思考题(3分) 1.画出(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略 2. 绘出两种材料的压缩曲线。略 3. 为什么在压缩实验时要加球形承垫?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实验报告二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科学计算 实验项目名称 一元非线性方程的解法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 日期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用Matlab 软件掌握求解非线性方程的二分法、迭代法和牛顿法,并对结果作初步分析; 2. 通过实例练习用非线性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分析应用题2-1,2-2,2-3,2-4,2-5要求将问题的分析过程、Matlab 源程序和运行结果和结果的解释、算法的分析写在实验报告上。 2-1 程序注释 对用二分法、迭代法和牛顿法求一元非线性方程数值解的Matlab 程序的每一句添上注释。 二分法: [x,n]=BisectionMethod(a,b,f,epsi,Nmax) 迭代法: [x,n]=IterationMethod(x0,g,epsi,Nmax) Newton 法: [x,n]=NewtonMethod(x0,f,epsi,Nmax) 2-2 分析应用题 用二分法求方程2 ()sin 04 x f x x =-=和()sin 0x g x e x =-=根的近似值,使误差不超过210-,输出每次二分之后解的近似结果以及二分的次数,其中()0g x =的根只需求最接近原点的那个根。 2-3 分析应用题 已知方程230x x e -=有以下三种迭代格式,分析三种迭代格式的收敛性,求出迭代精度为610-的数值结果,并比较迭代序列的收敛速度。 1 )1n x += 2)12ln ln3n n x x +=+ 3)136n n x n n n x n x e x x x e +-=--

2-4 分析应用题 用下列方法求方程1020x e x +-=的近似根,要求误差不超过31102-?,并比较计算量。 1)在区间[0, 1]上用二分法; 2)取初值0x =,并用迭代过程12(0,1,2,.......)10 k x k e x k +-==; 3)取初值00x =用牛顿法求解。 2-5 分析应用题 以定期存储为基础的储蓄帐户的累积值可由定期年金方程确定 [(1)1]n P A i i =+- 在这个方程中,A 是帐户中的数额,P 是定期存储的数额,i 是n 个存储期间的每期利率。一个工程师想在20年后退休时储蓄帐户上的数额达到750000美元,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每个月能存1500美元。为实现他的储值目标,最小利率应是多少?假定利息是月复利的。 选做题 试用Newton 迭代法分别求解方程(1) 0,3,6,12m x m -==,取迭代初始值0 1.5x =,要求误差不超过510-,观察迭代序列的收敛情况,分析所发生的现象。能否改造Newton 法使 得它收敛更快? 三.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 (1) 以y=x.^2-3*x+2-exp(x)为例 1)二分法(文件名:bisect.m) a)function[R]=bisect(f,a,b,e1,n) % f 要求根函数名 % a 初试有根区间最小值 % b 初试有根区间最大值 % e 精度 % n 迭代次数

第二次实验报告0907022044

IK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合肥学院数理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运筹学 实验项目:求解整数线性规划问题 实验类别: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 姓名:杨涛学号: 0907022044 实验地点:数理系机房 实验时间: 4.18 指导教师:管梅成绩:

一.实验目的 学会用LINGO 软件求解整数规划问题。 二.实验内容 1、某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20人,星期天准备去植树。根据经验,一天中,男同学平均每人挖坑20个,或栽树30棵,或给25棵树浇水,女同学平均每人挖坑10个,或栽树20棵,或给15棵树浇水。问应怎样安排,才能使植树(包括挖坑、栽树、浇水)最多。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其解。 2、求解线性规划: 3、在高校篮球联赛中,我校男子篮球队要从8名队员中选择平均身高最高的出 同时,要求出场阵容满足以下条件: ⑴ 中锋最多只能上场一个。 ⑵ 至少有一名后卫 。 ⑶ 如果1号队员和4号队员都上场,则6号队员不能出场 ⑷ 2号队员和6号队员必须保留一个不出场。 问应当选择哪5名队员上场,才能使出场队员平均身高最高? 试写出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121212212max z x 2x 2x 5x 12x 2x 8s.t.0x 10x ,x Z =++≥??+≤?? ≤≤??∈?

三. 模型建立 1.设x1个男生挖坑,x2个男生栽树,x3个男生浇水,y1个女生挖坑y2个女生栽树y3个女生浇水,则: 1234126 781462612345678max z (1.92x 1.90 1.88 1.86 1.85x x 1 1 2s.t.1 5x (1,2,...,8)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 Z =+++++≤??++≥??++≤?? +=??+++++++=?=∈?? 3.设x1表示1号队员,x2表示2号队员,x3表示3号队员,x4表示4号队员 x5表示5号队员,x6表示6号队员,x7表示7号队员,x8表示8号队员,则: 12345678126781462612345678max z (1.92x 1.90 1.88 1.86 1.85 1.83 1.80 1.78)/5x x 112s.t.1 5x (1,2,...,8)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 Z =++++++++≤??++≥??++≤?? +=??+++++++=?=∈?? 四. 模型求解(含经调试后正确的源程序)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二实验报告表答案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十进制整数分输入十进制整数内存整型数 据内存地址号 类 任意正整数7 0000011100000000 00010001000100 02 任意负整数-5 1111101111111111 00010003000100 04 最大数3276711111111011111111 00010005000100 06 最小数-32768000000001000000 00010007000100 08 绝对值最小数0 0000000000000000 00010009000100 0A 绝对值最大数-32768000000001000000 00010007000100 08 十进制实数分输入十进制实数内存实型数据 类 尾数部分阶码阶码的数学表示 任意正实数 2.211001100000011000100000 0 11001101 1 任意负实数-2.211001100000011001100000 0 11001101 1 最大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0100001 0 11110011 6 最小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1100001 0 11110011 6 绝对值最小数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 00000000 0 绝对值最大 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0100001 0 11110011 6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 4 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其他进 制实验数据二进制 十进制6110 八进制7111 十六进 制 A 101 0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正十进制数113 负十进制数-103

西工大高频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调幅接收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图2为实验中的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虚框部分为实验重点,低噪放电路下次实验实现,本振信号由信号源产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调幅接收系统,了解和掌握三极管混频器电路、中频放大/AGC电路、检波电路。 图2 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 二、实验原理: 1、晶体管混频电路: 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原理:混频电路将高频载波信号或已调波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将其频率变换为固定频率的信号且该高频滤波信号的频谱内部结构和调制类型保持不变,仅仅改变其频率。 2、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 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原理:中频输入信号通过中放电路放大中频信号,抑制干扰信号,连接AGC电路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接着连接二极管检波电路和低通滤波器,从中取出调制信号。 3、调幅接收系统: 给出系统框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检波 低噪放混频 中放 /AGC 本振

工作原理:天线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滤波然后低噪放放大幅度,晶体振荡器振荡出所需的本振信号,让本振信号和其进行混频然后滤波,AGC对其进行放大,输出稳定值,再进行滤波并解调检波,经过功率放大器输出。 三、实验步骤: 1、晶体管混频电路: 1)先调整静态工作点,测量2R4两端电压,调节2W1,使2R4两端电压为0; 2)在V2-5输入10.455MHz,250mV的本振信号,在V2-1输入10MHz、30mV的单载波信号,在V2-3处观测,调节2C3和2B1的大小,改变中频输出,当输出为455KHz的最大不失真稳定正弦波时,完成调试并记录此时的中频输出峰峰值。 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2W1,使2R4端电压分别为0.5,1,1.5,2,2.5,3V,重复上述步骤2),记录下不同静态工作点下的中频输出的峰峰值,并计算混频增益,完成表2-1. 2、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 1)调节直流静态工作点:闭合开关K3,电路仅接入12v直流电压,调节可调电阻3W1、3W2,为使静态电流不超过1mA,应使3R7,3R13两端电压为0.5V,0.033V。 2)调节交流工作:第一,调节函数发生器产生频率455KHZ的标准正弦信号,接入3K1。将示波器接于V3-2。 第二,调节可调电容3C4,使输出波形幅度最大不失真。 第三,将示波器加于V3-4,调节可调电容3C7,使输出波形最大不失真。 3)测试动态范围:开关3K2断开,开关3K3闭合。调节输入信号Vi幅值,使其分别为10,20…100,200mv…1V,示波器分别接到V3-2、V3-4、V3-5,,将分别测得的波形峰峰值记入表2-2,即分别为V01,V02,Vc,同时用示波器接V3-6处记录电压值(即AGC检波输出电压)。 4)检波失真观测:第一,输入信号455KHz、10mVpp,调制1KHz信号,调制度50%调幅信号,将示波器接到V3-6处即可观察到正常无失真的波形输出并记录;第二,增大直流负载电阻3W4,观察示波器直到观测到失真波形,即为对角线失真,记录波形;第三,再次调整3W4使波形正常不失真,减小交流电阻即闭合3K4,观察示波器输出波形产生负峰切割失真,记录波形。 3、调幅接收系统: 1、晶体管混频电路:1)2K1接入调制频率1KHz正弦波,载波频率10MHz,幅度为30mVp-p ,调制度50%的调幅波信号。 2)2K3接入本振信号10.455MHz,250mVp-p的正弦信号,将示波器接在V2-3处观察波形,记录参数、波形。 2、中频放大电路3K1打至中频输入端。 3K2、3K4断开,3K3闭合,,将示波器接到V3-6观察检波输出的波形,调节3W4,使其达到最大不失真波形,记录波形。 3、测试系统性能:1)灵敏度。不断减小输入调幅波信号的幅值,同时观察检波输出波形,使示波器波形出现明显失真的输入幅值为该系统的最小可接收幅值。 四、测试指标和测试波形: 3.1.晶体管混频电路:

实验二实验报告

Java实验二:模拟小电器 班级:软件1502班姓名:李家伟学号:20151611542 一、实验目的 借助javax.swing包提供的组件并使用命令模式模拟一个带控制开关的小电器,强化对命令模式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请创建底面为正方形的柱形类,计算柱体体积。 2.请画出程序对应的UML类图。 三、实验环境 1、PC微机; 2、Windows 操作系统; 3、JDK程序集成环境、Eclipse。 四、UML图、源代码及测试结果 1. UML图 2. 源代码 1.Pillar类(柱体) public class Pillar { Geometry bottom;

double height; Pillar(Geometry bottom,double height){ this.bottom=bottom; this.height=height; } public double getVolume(){ return bottom.getArea()*height; } } 2.Square类(正方形面积) public class Square extends Geometry{ double a; Square(double a){ this.a=a; } public double getArea(){ return a*a; } } 3.Geometry类(接口) public abstract class Geometry { public abstract double getArea(); } 4.Application(主函数)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illar pillar; Geometry bottom; bottom=new Square(3);

实验报告10-2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十:指针及其应用 班级:2015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学期:2015-2016学年上学期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的概念 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使用指针操作数组元素的方法 4、掌握使用指针操作字符串的方法 二、知识要点 1、变量的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的概念 2、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 3、简单变量的指针及指向简单变量的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及使用 4、数组的指针及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及使用 5、字符串的指针及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及使用 三、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 1、写出一个C语句,使得指针变量u指向变量x:int *u=&; 2、写出一个C语句,输出“指针变量p指向的整型变量”的值: printf("%d",*p); 3、把“指针变量u所指向的变量”的值变为40,其语句是:*u=40; 4、定义三个变量,其中x1是整型变量;y1、y2是指向整数的指针变量:int x1=0,*y1=0,*y2=0; 5、若有语句:char t[20]= “abcdefgh”,*p;则使p指向字符串的第一个 字符的语句是:p=t; 四、实验内容(以下题目要求使用指针方法完成) 1、已知一个整数数组x[4],它的各元素值分别为3、11、8和22。使用指针表 示法编程序,求该数组各元素之积。 2、编写程序,输入10个整数至一数组,将其中最小的数与第一个数对调,把 最大的数与最后一个数对调。(要求输出对调前后的数组) 3、编写程序,复制一个字符串到字符数组x中,要求在复制时删除其中的数字 字符。输出x数组。(x数组中不能含有数字字符) 4、编写参数为指针变量的函数del,功能是删除字符串中的*号。要求在主函 数中定义数组a,b,输入字符串给数组a,调用del删除*号后存放在数组b 中,输出b数组。 5、编写参数为指针变量的函数,功能是将数组元素按输入顺序逆置存放,要求 在主函数中输入数组元素的值,在主函数中输出逆置后的数组。 6、编写参数为指针变量的函数fun,功能是交换两个数组中的对应元素。已知 数组a元素值分别为10,20,30,40,数组b元素值分别为1,2,3,4,要求在主函

实验报告2

第1个实验.数据库与数据表定义——第3章实验四 (1)创建一个BookDB数据库,要求至少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 create database BookDB on (name=BookDB, filename='C:\work\BookDB.mdf', size=4, maxsize=16, filegrowth=2) log on (name=BookLog, filename='C:\work\BookLog.ldf', size=1, maxsize=5, filegrowth=1) (2)创建图书管理相关4张关系表 (3)创建基本表时,要求分别为每张关系表合理建立主、外键约束。 create table BookClass( classNo char(3)not null,--图书分类号 className varchar(20)not null,--图书分类名称 constraint BookClassPk primary key(classNo) ) create table Book( bookNo char(10)not null,-- 图书编号 classNo char(3)not null,--分类号 bookName varchar(40)not null,--图书名称 authorName varchar(8)not null,-- 作者姓名 publishingName varchar(20)null,--出版社名称 publishingNo char(17)null,--出版社编号 price numeric(7,2)null,--单价 publishingDate datetime null,--出版日期 shopDate datetime null,-- 入库时间 shopNum numeric(3)null,-- 入库数量 constraint BookPk primary key(bookNo), constraint BookFk foreign key(classNo)references BookClass(classNo) ) create table Reader( readerNo char(8)Not null,-- 读者编号 readerName varchar(8)Not null,-- 姓名 Sex char(2)null,--性别 identifycard char(18)null,--身份证号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力学实验报告 标准答案 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一、拉伸实验 (2) 二、压缩实验 (4)

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 (6)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 (8) 五、扭转破坏实验 (10) 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 (12) 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 (15) 八、压杆稳定实验 (18) 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问题讨论: 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 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

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二、压缩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问题讨论: 1、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2、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 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 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 答:低碳钢为塑性材料,抗压屈服极限与抗拉屈服极限相近,此时试件不会发生断裂,随荷载增加发生塑性形变;铸铁为脆性材料,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无屈服现象。压缩试验时,铸铁因达到剪切极限而被剪切破坏。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低碳钢材料塑性好,其抗剪能力弱于抗拉;抗拉与抗压相近。铸铁材料塑性差,其抗拉远小于抗压强度,抗剪优于抗拉低于抗压。 故在工程结构中塑性材料应用范围广,脆性材料最好处于受压状态,比如车床机座。 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试验报告 问题讨论: 1、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固有性质,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2、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是 否相同?为什么必须用逐级加载的方法测弹性模量? 答: 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不相同,采用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可降低误差,同时可以验证材料此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问题讨论: 1、试验过程中,有时候在加砝码时,百分表指针不动,这是为什么?应采取什么 措施? 答:检查百分表是否接触测臂或超出百分表测量上限,应调整百分表位置。

计算机视觉第二次作业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报告 摄像机标定 :振强 学号:451 时间:2016.11.23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OpenCV并利用OpenCV进行摄像机标定,编程实现,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 2.1摄像机标定的作用 在计算机视觉应用问题中,有时需要利用二位图像还原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从二维图像信息出发计算三维空间物体的几何信息的过程中,三维空间中某点的位置与二维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由摄像机的几何模型决定的,这些几何模型的参数就是摄像机参数,而这些参数通常是未知的,摄像机标定实验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确定摄像机的几何、光学参数,摄像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方位。 2.2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2.2.1摄像机成像模型 摄像机成像模型是摄像机标定的基础,确定了成像模型才能确定摄像机外参数的个数和求解的方法。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到像平面的投影关系即为成像模型,理想的投影成像模型是光学中的中心投影,也称为针孔模型。实际摄像系统由透镜和透镜组组成,可以由针孔模型近似模拟摄像机成像模型。 图2.1 针孔成像 2.2.2坐标变换 在实际摄像机的使用过程中,为方便计算人们常常设置多个坐标系,因此空间点的成像过程必然涉及到许多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化,下面主要阐述几个重要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2.2.2.1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 图2.2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空间关系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 ? ????????????=???? ????????111w w w T c c c Z Y X O T R Z Y X R 和T 分别是从世界坐标系到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系数,反映的是世界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因此称为外参数。 2.2.2.2物理坐标系--像素坐标系 图2.3 像素坐标系

实验二实验报告

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室名称:机房 开课系:信息技术系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二:线性表应用——顺序表 实验日期:2011 年9 月日评阅成绩: 实验目的及要求 1. 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上的实现; 2. 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的实现为重点; 3. 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4.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指针类型的应用)。 实验内容 已知程序文件seqlist.cpp已给出学生身高信息顺序表的类型定义和基本运算函数定义。(1)顺序表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xh; /*学号*/ float sg; /*身高*/ int sex; /*性别,0为男生,1为女生*/ }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datatype data[MAX]; /*存放顺序表元素的数组*/ int last; /*表示data中实际存放元素个数*/ }Seqlist; (2)基本运算函数原型 void initList(Seqlist *lp);/*置一个空表*/ void createList(Seqlist *lp);/*建一个学生顺序表*/ void sort_xh(Seqlist *lp);/*按学号排序*/ void Error(char *s);/*自定义错误处理函数*/ void pntList(Seqlist *lp);/*输出学生表*/ void save(Seqlist *lp,char strname[]);/*保存学生顺序表到指定文件*/ 任务一 阅读程序seqlist.cpp(见电子文档),理解顺序表类型Seqlist和基本运算函数。 任务二 1.题目要求 创建一个新的程序文件sy2.cpp,请调用seqlist.cpp提供的功能函数(以#includ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