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学基础知识:藏象学说之六腑(上)

中医学基础知识:藏象学说之六腑(上)

中医学基础知识:藏象学说之六腑(上)
中医学基础知识:藏象学说之六腑(上)

中医学基础知识:藏象学说之六腑(上)

(上)。

六腑生理特点:中空脏器。“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泻而不藏”。

生理功能:以传化饮食和水液。

一、胆

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

二、胃

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临床强调“保胃气”。主通降,以降为和。

藏象学说以“脾升胃降”概括整个消化系统功能活动。

胃功能失调: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

三、小肠

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

小肠中水液量的多少与尿量有关,“小肠主液”。

临床应用:“利小便及所以实大便”。

小肠功能失调: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小便短少,泄泻等。

北京三支一扶考试招考信息汇总北京三支一扶考试报考指导汇总

北京三支一扶考试阅读资料汇总北京三支一扶考试考试题库汇总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六腑之大肠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六腑之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 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故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 大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地承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并形成粪便而排泄糟粕,表现为积聚与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故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 六腑之三焦

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通行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三焦能够通行元气,元气为脏腑气化活动的动力。因此,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用。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中藏经》)。 三焦能“通调水道”,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其中,上焦之肺,为水之上源,以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中焦之脾胃,运化并输布津液于肺;下焦之肾、膀胱,蒸腾气化,使水液上归于脾肺,再参与体内代谢,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三焦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

中医藏象学之五脏六腑学说笔记

中医五脏学说 林双竹 心 (一)亚洲人正常面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蜡黄:1、肝功能不好2、心血需 (二)心主血脉功能 四个表象正常异常 面色红润有光泽鲜红或淡白 舌色淡红舌,薄白苔舌尖红白腻 脉象均匀和缓有力无力结代脉温脉 心胸部感觉舒畅胸闷心悸心慌胸痛 心悸是心血虚,脉细是心气虚 神1、主宰 2、道、规律 3、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外在表现 (三)形窍志液 在志为喜:喜则气缓 在液为汗:激动紧张时出汗 在体合脉:脉象主要反映的还是心的功能 其化在面:华:花,华彩 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心主神明功能是否正常的外在表现 正常不正常 精神振奋萎靡或兴奋过度,狂躁 意识清晰模糊,昏迷 思维敏捷,灵敏迟钝健忘 睡眠安然入睡失眠多梦 肺 (一)别称肺为娇脏水上之源,相傅之官 (二)肺的特点 运动方式 气,津液代谢,向上向外布散全身经吸清呼浊 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向全身 宣发: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方式,呼浊 肃降: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方式,吸清 向下向内输送侄肾,膀胱全身血都会聚于肾

(饮食---胃----脾----肺---全身) (三)功能 1、主气,司呼吸 主一身之气 (1)生成后天的精气,中气的生成和肺有关 (2)气机胸闷、腹胀 2、通调水道 3、肺朝百脉 (1)朝向,汇聚 (2)潮,推动 经吸清呼浊 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向全身 4、肺主治节 (四)形窍志液 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正常的涕) 百合、梨养肺阴。 在体和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 细辛,辛夷花,黄芪防己汤 脾 别称: 仓禀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功能: 1、脾主运化:脾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输送至全身的作用 (1)运化水谷 (2)运化水液 饮食物 胃脾肺汗 小肠肾膀胱尿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考试大网站收集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

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中医基础理论之 脏象 六腑的生理功能

第三章脏象 第二节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饮食物在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个要冲,即“七冲门”,意为七个冲要门户,“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难经·四十四难》)。 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人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一、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一)胆的解剖形态 1.胆的解剖位置: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 2.胆的形态结构: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的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所以胆有“中精之腑”(《灵枢·本脏》),“清净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之名。 胆的解剖形态与其他的腑相类,故为六腑之一。但贮藏精汁,相似,由于这个生理特点,所以胆又属于奇恒之府之一。 (二)胆的生理功能 又与五脏“藏精气”作用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脉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难经正义》)。肝胆同属木行,一阴一阳,表里相合。“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

中医藏象学说重点总结

中医藏象学说重点总结 1.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 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2.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3.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 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5.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6.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 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

道通利,血流通畅。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7.心的生理特性 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 ②心气下降 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8.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藏象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藏象学说 一、A1 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2、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3、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 B、指五脏生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C、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D、指五脏病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E、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4、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 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 E、以上都是 5、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 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机能 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机能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 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 E、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6、对脏腑精气阴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B、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C、脏腑之阴气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 D、脏腑之阳气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 E、脏腑之精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7、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基础】中医执业-中医基础理论-六腑题库

第七单元六腑 一、A1 1、何脏在病理状态下会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一运一纳,化生精气”指的是 A、脾与胃的关系 B、肺与大肠的关系 C、肝与胆的关系 D、肾与膀胱的关系 E、肺与肾的关系 3、与肺相表里的是 A、胆 B、胃 C、大肠 D、三焦 E、膀胱 4、与胆相表里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有“太仓”之称 B、胃有“水谷之海”之称 C、脾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 D、小肠者,受盛之官 E、大肠者,传导之官 6、具有“主通降”生理特性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7、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8、具有“泌别清浊”生理功能的脏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9、“主液”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0、大肠的功能是 A、排泄胆汁 B、主和降 C、化物 D、传导 E、受盛 11、“主津”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2、“受盛之官”是指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3、“决渎之官”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

14、“中焦如沤”是比喻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15、小肠的生理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受盛化物 B、主泌别清浊 C、主液 D、主津 E、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 16、“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是指 A、肝 B、胃 C、胆 D、脾 E、三焦 17、“中精之腑”指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E、三焦 18、关于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贮藏胆汁 B、生成胆汁 C、排泄胆汁 D、主决断 E、胆者,中正之官 19、六腑中具有“太仓”之称的是 A、小肠 B、三焦 C、脾 D、大肠 E、胃 20、下列哪项是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液 B、主津 C、主腐熟水谷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 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 (20 人评价)|4001 人阅读|20 次下载 作者:10 护理2 班马乐毛雨晴张亚丽刘丹脏腑分阴阳,以其 功能特点而言,则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 而不藏,属表,故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 脏。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 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 阴。 心之阴阳心具有主血脉和藏神志的作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生之 本”(《素问?六节藏象论》。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心之阴阳的调节和制约。心阴是维持心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滋养心脏、制约心阳的作用,使心脏的搏动保持正常的节律,并能宁静心神。若心阴不足,致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濡养而不守,则失眠多梦;心火或心阳偏亢,使血流急迫,则脉数;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热扰神明,则不寐;虚火燔灼,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心阳也是维持新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温养心脏,制约心阴,推动心脏活动的作用,使心的搏动能够维持正常的心力、心律和心率,血液才

能在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则有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在心主血脉和藏神志两种生理活动中,心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若心阳充足,则血运流畅,心神振奋;若心阳不足,机能被抑,则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志气不扬;血运无力,继之因瘀血、气滞、痰浊、寒凝等因素则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胸憋闷疼痛。 肺之阴阳肺主气司呼吸,主宜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运行,故称为“相傅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肺之阴阳为物质基础。肺阴是肺功能活动的基础》能够制约肺阳,滋润肺脏》肺阴充足》则肺阳不亢》肺体得以滋润与濡养;在五脏之中,肺位最高,其上者易下,故肺的气机以降为主,肝为甲乙风木,其性主动,其气主升,肝与肺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肺阴下接肾阴,肺肾之阴互滋,肺阴借肃降之势,下纳呼吸之气》因此,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呼吸运动》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走表滋汗,外御热邪。肺主皮毛,肺阴借肺阳宣发蒸化之势,化汗外荣于皮毛;籍出汗之机,宣散体内热邪于体外。若肺阴失调,制阳无力,则肺阳亢逆;气荡胸中或阳亢化火刑金,肺失津液滋润,则难以宣散周身;金不化水,致肾阴亏虚,肺肾协同纳气的平衡被扰乱,则呼吸表浅、急促;津液枯涸,化汗无源,则无汗、皮肤干燥、瘙痒等。肺阳的生理功能有二:其一,温化蒸腾作用。阳性温暖,故主气化,推动呼吸运动;蒸化宣散津液,灌溉周身,通调三焦。其二,宣发输布暖身作用。在肺阳的鼓舞推动宣发下,津液、卫气上行到头面,外达于肌表,在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藏象学说概述

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如图所示];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如图所示]。王冰注释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是说,脏腑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也就不再流动,神志亦就很快丧失,从而形成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理论。再如感冒,由于皮肤汗孔开合失常而见无汗,并见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症,并可影响及呼吸之通畅,从而发现皮毛、鼻、喉、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因而形成了“肺主呼吸”、“肺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等理论概念。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概念。又如,发现某些补肾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又得出“肾主骨”之理论。应指出,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 藏象学说部分 1、有“藏血”功能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有“藏精”功能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有“藏神”功能的脏是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4、心在液为 A、血 B、津 C、汗 D、涎 E、唾 5、脾在液为 A、涎 B、唾 C、尿 D、泪 E、涕 6、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 A、心主血脉功能 B、肺主气功能 C、脾主运化功能 D、肝主筋功能 E、肾主水功能 7、“气之主”是指 A、肺 B、心 C、脾 D、肾 E、肝 8、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化气 B、成形 C、滋润 D、宁静 E、制约阳热 9、病人呼多吸少,动则气短,是由于 A、肺失宣肃 B、肝失疏泄 C、脾失运化 D、肾不纳气 E、心气虚 10、肝藏血与脾统血的共同点是 A、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 C、统摄血液 D、防止出血 E、化生血液 11、肝的生理特性为 A、喜燥恶湿 B、喜湿恶燥 C、喜调达而恶抑郁 D、不耐寒热 E、以降为顺

12、肝者,其华在 A、毛 B、唇 C、发 D、面 E、爪 48、肺者,在液为 A、汗 B、泪 C、涎 D、唾 E、涕 13、心开窍于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14、肾者,在体合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15、脾在志为 A、喜 B、怒 C、思 D、悲 E、恐 16、与呼吸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脏是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 E、心与肾 17、被称为“生痰之源”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8、在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方面的密切相关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肺与肾 C、脾与肾 D、肝与肾 E、肝与脾

藏象学说简述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胜、腑、奇恒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膀、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一、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 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二、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三、奇恒之腑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目前从各脏的生理功能上来阐述相互关系。(1)心与肺:火克金;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气血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2)心与脾:火生土,心主血,脾统血,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关系密切。(3)心与肝:木生火的必要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的关系。(4)心与肾:水克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5)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6)肺与肝:金克木的关系;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机。(7)肺与肾:金生水同源关系,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8)肝与牌: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练习题 一、A1 1、中医学认为与女子胞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脾、肾 B、胃、肝、脾、肾 C、心、肝、脾、肺 D、心、肝、脾、胆 E、肺、肝、脾、肾 2、在中医学中,被称作“孤府”的是 A、脑 B、三焦 C、膀胱 D、胆 E、女子胞 3、具有“髓海”之称的是 A、骨 B、脊椎 C、脑 D、肾 E、脉 4、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 A、脑髓充养 B、营血充养 C、肾精充养 D、肝血充养 E、脾精充养 5、“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的说法出自 A、《本草纲目》 B、《灵枢》 C、《素问》 D、《内经》 E、《本草备要》 6、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7、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8、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9、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肝 B、胆 C、脑 D、髓 E、女子胞 10、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 A、分布部位的不同 B、解剖形态的不同 C、功能特点的不同 D、阴阳属性的不同 E、表里联络的不同 11、关于胆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A、胆贮藏胆汁 B、胆排泄胆汁 C、胆生成胆汁 D、胆主决断 E、胆为中正之官 12、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为 A、肝经 B、肾经 C、胃经 D、大肠经 E、心经 13、既为奇恒之腑又被称为六腑之一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心包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主液 B、大肠主津 C、胃主通降 D、肾喜燥 E、肾为水脏 15、“主津”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6、六腑中“太仓”所指的是 A、小肠 B、三焦 C、脾 D、大肠 E、胃 17、下列关于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胃主通降 B、胃以升为主 C、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D、胃为“太仓” E、胃主腐熟水谷 18、临床上“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 B、大肠传导糟粕 C、膀胱排泄尿液 D、肾主气化水液 E、三焦通行水液 19、“主液”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20、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是 A、肾 B、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 (1)心主血脉; (2)心主神明; (3)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4)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2、肺: (1)肺主气,司呼吸; (2)肺主宣发肃降; (3)肺主通调水道; (4)肺朝百脉,主治节; (5)肺主声,开窍于鼻; (6)肺合皮,其华在毛; (7)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3、脾: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液; (2)脾主统血; (2)脾主统血; (3)脾合肉,主四肢;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5)思为脾志,涎为脾液; (6)脾的生理特性:脾主生清,喜燥恶湿。 4、肝: (1)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泄功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合津液的代谢,调畅任督二脉。 (2)肝藏血; (3)肝合筋,其华在爪; (4)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 (5)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性喜条达,恶抑郁。 5、肾: (1)肾藏精: ①肾藏先天之精:它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 ②肾藏后天之精:是由后天之本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后天之精充盛注入于肾,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 (2)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肝三脏有关; (3)肾主纳气;

(4)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 (5)其华在发; (6)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7)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为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的生理特性(胃气主降,胃喜润恶燥); 3、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分别清浊; 4、大肠:传化糟粕; 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和运行水液。 三、奇恒之腑 1、概念:奇,异也;恒,常也。不同于六腑的六个器官的总称,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脑的生理功能:主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月经、主孕育胎儿。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一.定义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二.五脏:心、肝、脾、肺、肾。 共同的功能:贮藏精气,形态都是实质性器官 内脏的内容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形态:中空的器官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功能象藏形态象府 三.内脏分类的依据 根据功能的不同 把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府。根据形态的不同 四.藏象学说的形成 形成年代:春秋战国时代,标志:《黄帝内经》 ①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个方面②长期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③反复的医疗实践

五藏象学说有何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详于脏略于府 3.详于功能略于解剖 4.中医学的内脏不仅是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病理的概念。 五脏 (一)心 在胸中偏左在五行属火与小肠相表里。 心主血脉 功能 心主神志 心主血脉 心动力推动血液运行 心脏搏动 血营养物质 脉血液运行的通道 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发挥营养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 心气充沛 血液运行的三大要素血液充盈 脉管通利

脉象和缓有力 心气充足 血(液)运(行)正常 *生理面色红润光泽 血液充盈 但以脉管通利为前提条件 心慌气短 心气无力脉象无力 血行障碍 *病理心血不足─面色淡白 胸部刺痛 心脉瘀血口唇青紫 脉涩 心主神志 ①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神 ②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精神振奋生理:心主神志正常————————————神志清楚 反应灵敏 思维敏捷 记忆力强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2 讲 六腑:胆、胃(一)

第22 讲六腑:胆、胃(一) 我们上一节讲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具有藏精、纳气、主水的生理功能。肾,它的 主要生理特性是有闭藏的特性。肾的阴阳为人身诸阴诸阳之本,肾在五脏当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因此,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在明清时期关于藏象学说一个重大贡献就是 命门学说的出现,强调肾在人的生长壮老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疾病过 程中,常常把调节肾的阴阳作为最终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六腑 我们这一节讲六腑,首先讲六腑的定义,什么叫做六腑?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导化物。二、饮食物经口摄入以后,它的传导过程是:中医学认为它需要经过消化道的七个关卡,《难经》称之为七 冲门。其中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的上口为贲门,胃的下口为幽门, 大肠、小肠交会的地方为阑门,肛门为魄门。饮食物由口摄入,进入体内,经过消化 道的七个关卡最终排出体外。第三点需要掌握的是六腑一个共同的特性叫做六腑以通 为用。怎样理解六腑以通为用?通是指六腑的气机通畅,不仅要通而且要降,就这个 意义讲六腑的共同特性应该是六腑以通降为顺。这样一个特性强调的是饮食物经口摄 入以后经过消化道,经过脏腑的调节,不断的吸收、代谢,最终代谢产物层层的向下 传递,最终排出体外。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而水谷精微被全身所利用。也就是说六腑必 须保持始终是气机通畅的状态,就这个意义讲叫“六腑以通为用”。由六腑以通为用 这样一个原理,在中医理论上还有一个结论叫做“六腑以通为补”,这里这个补的意 思是调整六腑的功能活动,使它保持正常通降的特性,不能理解为补虚的补。也就是 说在病理状态下通过调整六腑的通降特性,通过调整六腑的阴阳失调,不论是补还是泄,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达到正常的通降状态,就这个意义讲叫六腑以通为补,不得理 解为补虚才能够使六腑通畅。 一、胆 下面我们分别讲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特性。首先讲胆,我们在讲肝的时候,讲脾的时候 都涉及到胆。一、讲胆的生理功能。 胆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贮藏和排泄胆汁。中医学认为,胆汁的生成来源于肝脏,这一 点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它和现代生理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中医学称之为胆汁是来 源于肝脏,是借肝之余气凝聚而成,这是第一。第二、胆汁生成以后要进入胆腑,胆 是六腑之一,我们称之为胆腑,由胆腑浓缩形成胆汁,并且贮藏于胆。这个过程受肝 的疏泄功能来调节。肝的疏泄功能决定了胆汁的生成,胆汁进入胆腑,经过胆腑的气 化作用,形成胆汁并且贮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第三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它的机制仍 然是在肝的疏泄的作用下,通过肝的疏泄作用调节胆的疏泄,我们称胆的疏泄,胆疏

藏象学说详解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五脏 ●第三节六腑 ●第四节奇恒之腑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1、藏象、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4、脏腑之间的关系 5、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象──五脏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含义有二: ●①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②五脏系统与外在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及的比象。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 定了“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的器官。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 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一)古代的解剖学知识——藏象理论的形态学基础,并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藏象理论的说理工具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五脏六腑之精”一词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简称“脏精”,是指五脏所 藏的具有濡养、滋润和支撑本脏及其附属组织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相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则为五脏之精。 ●心精:以与心血相融合的形式贮存于心。 ●肝精:以与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贮存于肝。 ●肺精:由脾传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轻清部分组成,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上濡头 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 ●脾精:即为水谷之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