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

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魏晋时期,“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范本的功能。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简短随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范本。

特别是到了唐太宗时代,因为对王羲之书帖的爱好收藏,以中央皇室的力量,搜求南朝文人手帖,把原来散乱各自独立的手帖编辑在一起,刻石摹拓,广为流传,使王羲之和许多南朝手帖,因此成为广大民众学习书写的汉字美学典范,产生《十七帖》一类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也促使“帖”这一个词汇有了确定书法楷模的意义。

因为“手帖”意义的改变,原来南朝文人书信的特质消失了。唐代的名帖,像欧阳询的《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都已经不是书信性质的文体,连字体也更倾向端正谨严的楷书,魏晋文人行草书法手帖的烂漫洒脱自在都已不复再见。

欧阳询的书法大家熟悉的多是他的碑拓本,像《九成宫》、《化度寺碑》,已经成为汉字文化圈习字的基础范本,也都是楷书。欧阳询名作,收藏在北京故宫的《张翰帖》、《卜商帖》和辽宁博物馆的《梦奠帖》,其中或有双勾填墨的摹本,但年代都非常早,不会晚过宋代,摹拓很精。《张翰帖》近年北京故宫展出过,卷尾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题跋

王羲之字体的行草风格与他书写的内容有关,因为是写给朋友的段柬、便条,所以率性随意,“行”“草”说的是字体,其实也是说一种书信体的自由。《张翰帖》不是书信,是从《晋书·文苑传》的张翰传记中抄录的文字,是严肃性的史传,因此欧阳询的用笔端正严格到有些拘谨,《张翰帖》一开始介绍张翰“善属文,纵任不拘”,文学好,为人任性不受拘束。下面就是与顾荣的对话,结尾两行是最美的句子“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一向端正严肃的欧阳询,似乎写到这样的句子,也禁不住笔法飞动飘逸了起来。

宋微宗曾经评论《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高宗也曾经评判过欧阳询的书法“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猛锐长驱”、“四面削成”、“险劲”、“刚劲”都可以从《张翰帖》的用笔看出。

(摘编自《听蒋勛讲最令他迷恋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不具备书法范本的功能,但到了王羲之时发生了变化。

B.帖的内涵之所以由书信扩大到习字的书法范本,是因为手帖在魏晋时期的快速发展。C.“帖”具有书法楷模的意义,与《十七贴》一类的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的产生有关。

D.欧阳询的书法端正严格,但是《张翰帖》这一书信不仅笔法严谨,而且飞动飘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了“手帖”的意义改变后,指出唐代的名帖已经不具备书信的性质,而且字体和前朝相比更倾向端正与严谨。

B.文章的第二段阐述了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收藏与“帖”书法楷模意义之间的关系。

C.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证明了文体属性的改变对唐代名帖的风格有影响。

D.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欧阳询的《张翰帖》用笔端正严格拘谨,说明欧阳询在为人处事上远不如张翰那样洒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与收藏,对南朝手帖的搜求,可能作为书法楷模的“帖”的出现还将推迟。

B.由宋徽宗和宋高宗对《张翰帖》的评价来看,我们大概可能推测出欧阳询的书法在宋朝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

C.魏晋文人用行草写帖,唐代人用楷体写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体的属性对帖的字体的风格有影响。

D.因为唐代的名帖《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已经不再是书信,所以这些帖的笔法严谨而不飘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

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

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预示着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

C.本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满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文章,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愧疚和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

5.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析。6.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注)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8个区县的112所城乡学校、438个班级、19487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8月18日) 材料二: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題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9次,每月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

(摘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及《工人日报》2021

年7月) 材料三:

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职责,首次提出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帐的制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规定了台帐的主要信息来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后掌握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乡镇政府组织的重点核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材料四:

僵化的户籍制人为地把人画地为牢,把人们固定在户籍地,这才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很多人不去要求政府改革户籍制度,而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希望更多公益机构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如果改变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也不需要政府投入这么多资源了,纳税人也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如果户籍制不变,恐怕再多的政府投入,再多的公益人士也无法解决问题。

(摘自黄凯平《留守儿童的伪问题与真问题》) 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面是( )

A.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只有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是最突出的。

B.打工父母与孩子见面和联系的次数越多,孩子的心理状态越好,不见面和不联系情况最差。

C.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每年父母与孩子见面的次数要超过9次。

D.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结论表明,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才会心理健康。

B.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讲,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就不能再建立儿童依恋,并且情感会不稳定。

C.从材料一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的相比都要低。

D.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前者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

E.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在于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用僵化的户籍制度约束人。

9.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文言文阅读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步瀛,字麟洲,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考讳士鋐。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赀,生四子,而公为季。公长益贫,精厉为学,闳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擢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

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督吏赈恤,防捕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

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10.(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B.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C.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D.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11.(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铭,刻在石碑上埋在墓中的铭文。铭文多记载死者姓名、世系、卒葬日月以及生前主要事迹等内容。

B.讳,有忌讳、回避的意思。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避讳直呼尊长其名,以表达对其尊敬之心。

C.迁,在古文中有调动官职的意思,和此意相似的词汇有很多,如徙,调,转等,文中陈步瀛曾祖父陈时宾提升为江宁巡抚。

D.稷,“五谷”之一。“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12.(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步瀛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致力于文学,由于乐善好施,家财全部被他散尽。B.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候,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

C.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立的功劳却足以和出阵杀敌相比,于是皇帝升他为布政使。

D.陈步瀛平时非常节俭,他在陈州州的时候,曾经全家以稷谷为饭,可对于家族亲威和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

13.(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

(2)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宴西楼①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热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司园亦称西国,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年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歌管竟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锦绣”比喻美人,“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频红”两句,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由此展现了宴饮场面的热闹。

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只不过是为了缓解精神的苦闷而己。

E. 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15.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谈到山中四季景色优美,其中写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琵琶女在京城时艺高貌美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登上凌云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邇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

种回肠荡气

....的感觉。

②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同台湾方面领导入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和平

进展进行磋商,大家都乐观其成

....。

③申雪、赵宏博自信满满地表示,已经为明天的自由滑雪比赛做好了准备,刚刚夺得了

国际滑联短节目冠军,正好及锋而试

....。

④熬夜是一种不良习惯,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危害人体健康,这是大家众.

所周知

...的。但总有些人不以为意,仍旧爱做“熬夜族”。

⑤乾隆在下江南的途中,看到一些贫困的百姓不能自给,便慷慨施舍。走一路,银子撒

一路。因此,在百姓的眼里,皇帝成了过路神仙

....。

⑥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的生活中流露出来。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

箪食豆羹

....,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

A.①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⑥D.③④⑤

18.(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保障弱势群体的食品安全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村留守人群的营养状况等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B.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因那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在杭州召开的一场以“法律与网络”为主题的座谈会上,部分与会专家认为QQ聊天记录必须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才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D.虽然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但是随手乱扔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19.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王伟要到外地去上大学,张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伟,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蕾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王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张欣然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郭亮的同桌王犇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郭亮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

①__________。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天人协调,崇德利用,和与中,刚健有为。其中,“天人协调”思想②__________:“崇徳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问题,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问题:“和与中”思想③__________,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21.进入2021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X了假X”一炮而红,并不断得以扩散,普及。阅读下面材料,请对这个网络流行语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作解释。要求语言简明,准确,均不得超过25个字。

考试没考好,说:我可能复习了假书。休假时间太短,说:我可能休了个假假。吃了那么多还是饿,说:我可能吃了个假饭……大学不如所愿,说:我可能上了个假大学。学生不太理想,说:我可能招了假高才生。红包抢了一分钱,说:我可能抢了假红包。钱不经花,说:我可能花了假钱……

七、材料作文

22.阅诗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段时间,一些文化现象相继引发人们关注:央视《朗读者》节目激起了人们对文化经典的热情;民谣歌手赵雷在歌曲《成都》里唱出了文化韵味而给人们带来感动;中学生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而受到大家赞赏……

对此,有人认为是相关人员个人魅力的影响,有人认为是人们对泛滥娱乐节目的审美疲劳,还有人认为是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正在被唤醒……

那么,你又如何看待呢?请整体把握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作文。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手帖……最初不具备书法范本的功能,但到了王羲之时发生了变化”错,选项曲解原文,文章第一段说的是“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范本的功能……”,文中说的是“并没有一定具备……”,而不是“不具备”。B项,“帖的内涵之所以由书信扩大到习字的书写范本,是因为手帖在魏晋时期的快速发展”有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简短随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范本”。D项,“但是《张翰帖》这一书信”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张翰帖》不是书信,是从《晋书?文苑传》的张翰传记中抄录的文字,是严肃性的史传”,《张翰帖》不是书信。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欧阳询的《张翰帖》用笔端正严格拘谨,说明欧阳询在为人处事上远不如张翰那样洒脱”错误,选项于原文无据。文章倒数第二段只是说“欧阳询的用笔端正严格到有些拘谨……一向端正严肃的欧阳询,似乎写到这样的句子,也禁不住笔法飞动飘逸了起来”,但不能就此说“欧阳询在为人处事上远不如张翰那样洒脱”。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所以这些帖的笔法严谨而不飘逸”有误,这一结论分析有误,曲解原文。第三段说的是“唐代的名帖,像欧阳询的《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都已经不是书信性质

的文体,连字体也更倾向端正谨严的楷书,魏晋文人行草书法手帖的烂漫洒脱自在都已不复再见”,并不是因为“《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这些名帖不再是书信”而导致“这些帖的笔法严谨而不飘逸”。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如本题D项,选项中“因为……所以……”这一结论错误,根据文章第三段的信息无法得出“所以这些帖的笔法严谨而不飘逸”这一结论。

4. B

5.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尾,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6.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点比较多,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

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B项,“更预示着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错误,于文无据,从文中来看,当“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主要是为儿子的胜利而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获得成就而感到满足。故选B。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本题既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的能力,又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赏析语句的作用可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先到文中找到“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这句话中“笑”和“哭”分别指的什么。从文中来看,内容上,这句话中“笑”指“我”为考上北京大学而开心,“哭”指的是以后将与母亲分别,不能再侍奉母亲,同时母亲也为舍不得“我”的离去而哭;然后再从结构上分析这句话的作用,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为了引出下文的相关描写;开头是幸福的情节,结尾是忏悔的心理,此句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小说和记人记事散文的起始段或起始段的重要句子往往有以下作用: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其他的如,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另外答题时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答。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请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举例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中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当“我”接到通知书后,“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母亲不善言辞”,从这些表现中可以概括出“不善言辞”这一特点;如“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这表现出母亲的爱子之心;如“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这表现出母亲的忠厚老实;如“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这表现出母亲的好强。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不善言辞”“充满母爱”“忠厚、老实”“好强”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如“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概括出“忠厚、老实”的性格特征;从“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等情节中概括出其“不善言辞”的性格特征。

7.B

8.CE

9.①父母层面: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②地方各级政府层面:要认真落实执行《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和义务③国家层面:其一,国家需要出台政策保护留守儿童;其二,改变僵化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④社会层面:公益机构可以多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

【分析】

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面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不见面和不联系情况最差”错。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8.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错,原文是说“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B项,“儿童就不能再建立儿童依恋”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D项,“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错,原文“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9.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材料二中说“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鉴于此中现象,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材料三中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职责,首次提出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帐的制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规定了台帐的主要信息来源。”所以,国家需要出台政策保护留守儿童。材料四中说“僵化的户籍制人为地把人画地为牢,把人们固定在户籍地,这才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如果改变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也不需要政府投入这么多资源了,纳税人也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如果户籍制不变,恐怕再多的政府投入,再多的公益人士也无法解决问题。”故改变僵化的户籍制度,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上两点是从国家的层面说的。其次,从社会层面来说:公益机构可以多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

本题可以从父母、地方各级政府、国家、社会等四个方面回答。

10.11.A

12.13.C

【小题3】【小题3】A

【小题4】【小题4】(1)陈公在兵部任职的时候,主管的事务整治处理得好,官吏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守丧期满除服,兵部尚书上奏请皇上补授车驾司郎中的官职。

(2)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和气平易,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夸耀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但是能审视察觉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

【解析】

10.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这句话的含义是“第一次交战官军失利了,陈步瀛推测贼兵趁着胜利一定会向东进犯陕西。因为隆德、平凉阻挡住了下陇的险要位置,可是防守保卫的力量单薄弱小,就调回了原先的军队分兵把守,然后把消息上奏给朝廷。后来,贼兵果然向东进犯,不能通过”,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官军”“公”“陕

西”“隆德”“平凉”“下陇”“守卫”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失利”是“官军初战”的结果,故二者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犯”意思是“进犯,侵略”,句中“犯”的对象是“陕西”,故应在“陕西”后断开,排除C项,故选A。

12.1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文中陈步瀛曾祖父陈时宾提升为江宁巡抚”有误,从文中来看,陈公的曾祖父陈时宾迁居到江宁,“迁”为“迁居,迁移”之意。故选C。

【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到了他致力于文学……”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赀,生四子,而公为季”,意思是“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了,生了四个儿子,陈步瀛是老四”,其中“至公考为文学”中的“公考”,意为“陈公的父亲”,“考”,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为文学”是“致力于文学”的意思。选项张冠李戴,同时曲解实词的意思。故选A。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A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经商”“文学”等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一段,从文中来看,是说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了,并不是“陈步瀛”,选项张冠李戴,且曲解“考”的意思。

【小题4】【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修办”,整治处理得好;“为奸”,“为”,做,“奸”,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奸邪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服阕”,守丧期满除服;“补”,补授。第二句中,“易”,平易;“虽”,即使;“于”,对于;“矜”,

夸耀;“然”,然而;“进退”,提拔官职;“当”,符合。

参考译文:

陈公讳名步瀛,字麟洲,陈氏家族早年居住在歙县,陈步瀛的曾祖父陈时宾迁居江宁,于是就成了江宁人。祖父陈应陛。父亲陈士。家里先前经商,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了,生了四个儿子,陈步瀛是老四。陈步瀛长大后家里更加贫困,他精勤奋勉地做学问,在文章方面很杰出,考中了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的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

陈公在兵部任职的时候,主管的事务整治处理得好,官吏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守丧期满除服,兵部尚书上奏请皇上补授车驾司郎中的官职。两年后,被授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次提拔,为甘肃按察使,审问案情公平。正遇上平凉府盐茶斤回民叛乱,数个郡县的叛民结起伙来,人心惊动不安。叛乱的人在通涓石峰堡聚集,总督李侍尧就假托追赶逃跑的贼寇,往西到靖远县躲避去了,只留下陈步瀛扼守陇上作为防御。陈步瀛也发怒了,不避危险艰难,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都拘押起来,又抓住了分别在其他县作为内应的人。第一次交战官军失利了,陈步瀛推测贼兵趁着胜利一定会向东进犯陕西。因为隆德、平凉阻挡住了下陇的险要位置,可是防守保卫的力量单薄弱小,就调回了原先的军队分兵把守,然后把消息上奏给朝廷。后来,贼兵果然向东进犯,不能通过。陈步瀛奏报皇上,皇上认为他懂得用兵,命令大臣率领军队来(增援),并且下诏让(大臣)凡事都跟陈步瀛商议。陈步瀛推算叙说当前形势,事情道理没有不穷尽的。又筹措粮食给养,使军队进入险峻的山区都能及时补给。一个多月过后,贼兵被平息,陈步瀛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功勋足以相比。皇上就提拔他做了布政使,不久又(将他)调任到安徽,赐给他顶戴花翎来褒奖他。

乾隆五十年,江淮发生大饥荒,米价每升达到了五六十钱,暴民聚众抢夺粮食。陈步瀛走遍了所管辖的地方,布皇上的诏令,督促官吏赈济、抚恤灾民,防卫、抓捕盗贼,保全了疲惫贫困的百姓。从夏天忙到秋末,安徽渐渐得以安定,但陈步瀛却因为过度劳累生了病。后来,又被皇上提拔为贵州巡抚,到达驻地后,旧病发作去世,死时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享年六十岁。

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和气平易,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夸耀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但是能审视察觉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安徽布政司的官署吏员都是江宁人,陈公对待他们有恩德情谊,却从不因此扰乱公法。陈公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他在陈州的时候,曾经全家吃稷谷。但他对于家族亲成和故交朋友帮助教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他所住的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年少时善于

写文章,喜欢读书,到年老了还孜孜不倦。继承他学业的弟子有很多成材的,秦中丞承思与陈步瀛是同榜进士,又是同一年做的巡抚,人们把这件事当作美谈。

14.AB

15.①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②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③一事无成、壮志末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

【解析】

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对昔日奢华”错,“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意思是“西楼上前人的遗迹依然是那样地豪雄,锦锈般华美的笙箫声声缭绕在空中”,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次句进一步就此着意渲染:“锦绣笙箫。”描绘其豪华壮美、歌管竞逐,暗藏题内“宴”字,由此可见,次句也是眼前的实写。B项,“‘锦绣’比喻美人”错误,“锦绣”应为借代,代指美人;“锦绣”指精美鲜艳的丝织品,此处以人的服装代指人。故选AB。

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且题干以他人对颔联的评价给出提示,即“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意思是“当时远行万里并未认真考虑,谁知竟成了久客;一年年飘忽而去,如今楼头又刮起了秋风”,诗句从宴饮现境触发诗人久客无成的感慨。“因循”,这里有“时日蹉跎,一事无成”的意思。万里作客,光阴虚度,忽然又到了秋风萧飒的季节。陆游从1170年入川,到写这首诗时,首尾已达五年,已是“万里”、“久客”了。这一联从表面看,只是抒写留滞异乡的客愁和时序更迭的悲叹,实际上所包蕴的内容要深广得多。陆游怀着报国的雄心壮志,到了南郑前线,但未到一年,就因王炎去职而离幕入川。此后几年,一直无所作为。蹉跎岁月,壮志销磨,这对于像他这样的爱国志士,精神上是最大的折磨。“因循”“容易”“成”“又”,感叹成分很浓。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