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 孤独之旅》说课稿

《 孤独之旅》说课稿

《 孤独之旅》说课稿
《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说课稿

设计者姚晔

一、说教材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恐惧、孤独到暴风雨之夜找鸭子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作者把孤独的感受,描写、渲染、烘托得淋漓尽致,其中大量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功不可没。小说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学习这篇小说,重点是使学生从陌生空旷的自然环境和恐惧孤独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中理解“孤独”的涵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说学生

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对小说的学习方法、学习侧重点都有了初步认识,但对鉴赏小说的方法、人物的分析和问题的理解都比较肤浅,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分析训练,同时,现在的中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经历的苦难少,缺乏战胜恐惧、孤独的勇气。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材,立足学生,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理解环境描写在文章的作用;培养学生品评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勇敢、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孤独”的含义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环境描写,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前预习曹文轩及《草房子》、生字词、课文

四、说教法

1、自主学习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应该是自主学习在前,因此我给学生课外预习时间,留给他们问题,学生自己或独立、或交流讨论完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将课

堂时间更有效化。

2、质疑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合作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3、朗读品评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主人的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入作品情境,理清课文内容。

4、圈点批注法:圈点批注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对于知识来讲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烦恼,有喜悦也会有忧伤。怎样面对荆棘与挫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看看本文的主人公杜小康的经历给了同龄的你怎样的启示与思考?【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导入目的是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中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作铺垫。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用“文中讲述了的故事”的句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杜小康辍学后,跟随父亲一起去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孤独,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故事。

2、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花较多笔墨写杜小康的父亲和鸭子?)

杜小康(衬托)

3、快速读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在芦苇荡安了家。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充分做好课外预习,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能力。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这一细节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历程。(教师提示: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苇荡时——在芦苇荡安顿后——时间久了——暴风雨过后)

在离家放鸭的过程中,杜小康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由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感觉孤独——不再忽然的恐慌——坚强、长大

教师小结:杜小康由刚入芦苇荡时的孤独、茫然、恐惧到敢于面对,直至经历暴风雨后变得坚强,最终战胜孤独的这一心路历程是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这一细节描写完成的,从而刻画了一位由胆怯、柔弱,到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少年形象,体现了小说的主题。而精彩的环境描写是本文的又一大特色,对杜小康的塑造和推动故事情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环境描写

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作者主要围绕鸭群、芦苇荡、暴风雨这三个方面来写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圈画、赏读、并点评你认为文中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

(教师示例分析、朗读、点评——学生搜句、赏读、品评)

教师小结: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促进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的含义。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③、对前途和未来的茫然、恐惧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通过与文本、同学、老师对话,合作交流探究,激发阅读思维。并通过小说细节描写和环境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使文章的重点难点得以解决,在探究中逐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拓展迁移,塑造自我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杜小康的成长给了你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之后,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人只有在经历磨难后,才能走向成熟,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片段作文:运用文中学到的环境描写或细节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特点鲜明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锻炼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细节描写(刻画)

杜小康:茫然、恐惧坚强、成熟

环境描写(烘托)

说课: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篇幅较长,因此让学生课外时间做好充分预习,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感知故事梗概,理清故事情节,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课堂上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来把握整篇课文。

曹文轩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内容描写少年生活,符合中学生阅读,语言生动、形象,文笔非常细腻。所以在课堂上注意边品味细腻的语言边突破以下重点:一是学生跳读全文,找出杜小康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来领会杜小康由害怕孤独——直面孤独——战胜孤独这一心理历程,从而了解杜小康这个胆怯、柔弱的少年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少年形象。二、学生搜找、圈画、朗读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品评这些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并体会所蕴含的深意。这一环节由老师对经典语句分析、朗读、点评示范——学生搜句、赏读、品评。其次,联系生活实际。这篇文章对当代中学生很有警示性和启发性。在座的中学生,大多数父母在外打工,远离亲人,沟通较少。虽然物质生活丰裕,但精神缺乏交流。在生活、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如何面对?是摆在他们面前很现实的课题。同龄的杜小康在面临困境时,承受住了生活的磨砺,勇敢地走了出来,长大了,成熟了。相信从杜小康身上学会的不回避问题、不躲避困难,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会是他们情感上的最大收获。

在教学安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足,还请各位在座的老师们指正!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东海之大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东海之大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习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 【预习案】 【知识链接】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自主学习】 1、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似礨( ) 空 2、实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东面而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3、一词多义 之: 野语有之曰 我之谓也

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点知识学习

船舶结构与设备 特点: 1、知识点多、杂。考点知识多为书本原文,计算、思考等题目较少; 2、与货运、避碰同考,所占比例较小。其中货运160道题目,结构占20-30道题; 3、后期新题更新不多; 4、难点不多,需记忆。如船舶种类及特点、轻型吊杆、舵设备等。

第一章船舶常识(结构货运) 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与主要标志 一、船舶基本组成 由主船体、上层建筑及其他各种配套设备等组成。 1、主船体 船底:分单层底、双层底。舭部 ★舷侧:首/尾部船首/尾 甲板:上甲板、平台甲板(注:强力甲板、遮蔽甲板、量吨甲板、舱壁甲板定义见“甲板结构”)、甲板命名 舱壁:按方向分横舱壁、纵舱壁(其他分类方式见“舱壁结构”)。★船底、舷侧、舭部构成船壳板 2、上层建筑 定义: 分类:长上层建筑、短上层建筑(定义) 组成:首楼、尾楼、桥楼(位置、作用)、甲板室(长甲板室、短甲板室) ★桅屋属于短甲板室 上层建筑各层甲板:艇甲板、罗经甲板 3、舱室名称 机舱、货舱、压载舱、深舱(定义)、其他舱室 ★隔离空舱(干隔舱):仅有一个肋骨间距的空舱 二、船舶主要标志

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位置(前、后) 2、吃水标志:公制/英制(10cm/6英尺),★读取 3、甲板线标志:尺寸(300mm×25mm)、★位置 ★4、载重线标志:位置、堪划要求、字母涵义、丈量最小干舷 5、其他标志: 船名船籍港标志:船名字高比船首字高小10%-20%;船籍港字高为船名字高60%-70% 烟囱标志:位置 分舱与顶推位置标志:位置、形状 引航员登离船标志:上白下红 船舶识别号:100总吨及以上客船/300总吨及以上货船,位置 公司名称标志: 第二节船舶尺度与船舶吨位 一、船舶尺度 分为:最大尺度、船型尺度、登记尺度

东海之大乐 教案

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得】 1、掌握本课得实词(含源于本课得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得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得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得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得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就是积极得,有些就是消极得。善于学习得人会及时发现自己得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得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得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就是这样一个人。正就是发现了自己得不足,并勇于自己得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得道理,她得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得提高。 二、讲读第1则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 结合注释自读,不懂得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涘”指水边。“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秋天多有霖雨。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就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得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她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就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就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北海”就就是渤海,而不就是《逍遥游》里面得“北冥”。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旋其面目”指改变了她得脸色。“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得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若”,为海神。百川灌注进黄河,可见出黄河之大,百川之小;现在黄河灌注进渤海,已经可以见出黄河之小,渤海之大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所显示之大,更远远超过“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写河、海之大,都十分简洁到位,毫不费力,足见其叙事写物得功夫。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河伯得视野局限于入海口之内得时候,志得意满,她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进入大海意味着其视野得原有局限被打破了,她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了新得更准确得认识。她仰视着向海神若叹息,表明她对海之大心悦诚服。 她还说: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 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船舶结构与设备》_第四章_题库

《船舶结构与设备》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系泊设备 题库与答案 1)大型船舶的导缆钳多用________。 A.闭式和开式 B.单柱式 C.双滚轮或三滚轮式 D.单滚式 答案:C 2)下列属于植物纤维绳的有________。 ①白棕绳;②马尼拉绳;③油麻绳;④尼龙绳;⑤涤纶绳;⑥椰棕绳。 A.①~③⑥ B.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⑥ 答案:A 3)下列类型的钢丝绳中________是半硬钢丝绳。 A.7×7 B.7×19 C.6×24 D.6×19 答案:D 4)在英制中,各种缆绳的大小尺寸是以________来表示的。 A.半径 B.周径 C.直径 D.以上均可 答案:B 5)钢丝缆绳每百米重量W(kg)计算公式为=0.35D2,其公式中D的单位是________。A.mm B.cm C.in D.dm 答案:A 6)钢丝缆绳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W(kg)=0.35d2,其公式中d的单位是________。A.mm B.cm C.in D.dm 答案:B 7)各种不同规格钢丝绳的重量可用公式W=0.35D2估算,其中"W"的含义是________。A.每200m钢丝绳重(kg)

B.每10m钢丝绳重量(kg) C.每50m钢丝绳重量(kg) D.每100m钢丝绳重量(kg) 答案:D 8)7×19的钢丝绳为________钢丝绳。 A.硬 B.软 C.半硬 D.A、C都对 答案:A 9)化纤缆的规格用直径表示时单位为________,用周径表示时单位为________。A.mm;in B.in;mm C.mm;mm D.in;in 答案:A 10)半硬钢丝绳常用于做________。 A.静索 B.拖缆或系船缆 C.绑扎 D.大桅支索 答案:B 11)钢丝缆中油麻心的作用是________。 ①使缆绳变软便于操作;②起软垫作用减少缆绳内部摩擦;③防锈和润滑缆绳内部;④减轻缆绳重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12)各种不同规格钢丝缆的重量可用公式W=0.0035d2估算,其中W的含义是________。A.每米钢丝缆的重量(kg) B.每10m钢丝缆的重量(kg) C.每50m钢丝缆的重量(kg) D.每100m钢丝缆的重量(kg) 答案:A 13)缆绳的长度一般以每捆220m计算,但也有每捆以________计算的。 A.100m B.200m C.300m D.500m 答案:D 14)缆绳的粗细一般以________来衡量的。 A.直径 B.周径 C.半径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 授课人:葸萍 【教学目标】 1、掌握这则故事重点词汇及句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问答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庄子的寓言引入课文。 二、作者作品 三、自主预习 重点词句 辩、望洋、少、轻、虚、多、受气 莫己若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又奚以自多 四、整体感知 朗读要求:大声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五、自主探究 1.文中的“旋”是什么意思?谁改变了面目(面貌神情)? 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河伯改变前的样子,是怎样的?(朗读) 3.改变后的河伯是怎样的? 4.如果你是海神,你怎样回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合作探究 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 ⑴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要在学习上 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有了一定的境界,你也不应该自满,只有不断我们要提高个人 的人生境界,才能实现更大的理想。 七、课文小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八、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体会写成一两百字的感想 【板书设计】 东海之大乐 庄子 重点词句河伯:自满自叹自惭

东海之大乐.doc教案

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容: 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涘”指水边。“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秋天多有霖雨。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夷,一作冰夷、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若”,为海神。百川灌注进黄河,可见出黄河之大,百川之小;现在黄河灌注进渤海,已经可以见出黄河之小,渤海之大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所显示之大,更远远超过“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写河、海之大,都十分简洁到位,毫不费力,足见其叙事写物的功夫。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河伯的视野局限于入之的时候,志得意满,他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进入大海意味着其视野的原有局限被打破了,他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了新的更准确的认识。他仰视着向海神若叹息,表明他对海之大心悦诚服。

东海之大乐 教案学习资料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 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 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涘”指水边。“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秋天多有霖雨。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北海”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若”,为海神。百川灌注进黄河,可见出黄河之大,百川之小;现在黄河灌注进渤海,已经可以见出黄河之小,渤海之大了。

船舶结构与设备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船舶常识 (C)1、下列有关主船体描述正确的是:①、是船舶的主体部分;②、由船底、舷侧、内底及首尾等结构组成;③、由上甲板、内底板、舷侧、首尾及横舱壁等结构组成; ④、是指上甲板及以下由船底、舷侧、甲板、首尾及舱壁等结构所组成的水密空心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D)2、船底板与舷侧板之间的圆弧过渡部分称之为: A.舭肘板 B.舭龙骨 C.舭列板 D.舭部 (B)3、主船体两舷舷侧在过渡至船舶前后两端并最终会拢的会拢段部分分别称之为: A.首舷和尾舷 B.船首和船尾 C.首部和尾部 D.首端和尾端 (C)4、主船体两舷舷侧在前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之为: A.船首(船端) B.船头 C.首舷(首部) D.首端 (C)5、主船体两舷舷侧在后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之为: A.船尾(尾端) B.船头 C.尾舷(尾部) D.船端 (A)6、船首两侧船壳弯曲处称: A.首舷 B.首楼 C.舭部 D.胯部 (D)7、船舶外板(又称船壳板)是指主船体中的: A.船底板 B.舷侧外板 C.舭部 D.构成船底、舷侧及舭部外壳的板 (A)8、就普通货船而言,下列有关主船体中甲板描述正确的是:①、为主船体垂向上成 上下层并沿船长方向水平布置的大型纵向连续板架;②、上甲板为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甲板;③、平台甲板沿船长方向布置并计入船体总纵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B)9、上层连续甲板是指: A.船体的最高一层甲板 B.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甲板 C.水密横舱壁上伸到达的连续甲板 C.平台甲板 (A)10、平台甲板是指: A.沿船长方向布置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不连续甲板 B.沿船长方向布置并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连续甲板 C.沿船长方向布置并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不连续甲板 D.沿船长方向布置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连续甲板 (B)11、上甲板以下的第二层连续甲板常称为: A.二层甲板 B.三层甲板 C.主甲板 D.干舷甲板 (B)12、上甲板以下的第一层甲板常称为: A.一层甲板 B.二层甲板 C.舱内甲板 D.下甲板 (A)13、上甲板以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围蔽建筑称之为: A.上层建筑 B.甲板室

《东海之大乐》精编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 教学参考 0727 1858 《东海之大乐》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2、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 (二)梳理内容: 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 第1节: 时:按时灌:流入尽:全旋:转过,调转 少、轻:形容词做意动,认为……很少,认为……很轻难穷:难以穷尽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见……于:被…… 第2节: 拘:局限于:被虚:所处环境盈:溢出虚:减少 过:超过 为:用数:计算自多:自夸不似:不就像……卒:聚集 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句 (三)探究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

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 三、总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四、作业: 1、课本上完成练习二 2、完成《导学》本课练习 3、预习《尊生》第2则,思考: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河伯:自以为是旋面自责(知错,不应自满) 虚心自处 完善自我 海神若:谦虚循循善诱(语大理,不自多) 教后感: ? (0727 185106) ? (0727 184932) ? (0727 184743) ? (0727 133530) ? (0727 130952) ? (0727 130521) ? (0727 072304) ? (0727 071959) ? (0727 071652) ? (0727 071336)

船舶结构与设备2

1. ( ) 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接的弯曲部分叫做________。 A.舭肘板 B.舭龙骨 C.舭列板 D.舭部 2. ( ) 船体最上一层首尾统长甲板,通常叫上甲板、主甲板、干舷甲板,对其结构的主要要求是________。 A.能承装货物 B.抗风浪 C.保证水密 D.方便工作 3. ( ) 在上甲板下面的第一层甲板常称为________。 A.一层甲板 B.二层甲板 C.舱内甲板 D.下甲板 4. ( ) 下列有关主船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Ⅰ.是船舶的主体部分;Ⅱ.由船底、舷侧、内底及首尾等结构组成;Ⅲ.由上甲板、内底板、舷侧、首尾及横舱壁等结构组成;Ⅳ.是指上甲板及以下由船底、舷侧、甲板、首尾及舱壁等结构所组成的水密空心结构。 A.Ⅰ,Ⅱ B.Ⅰ,Ⅲ C.Ⅰ,Ⅳ D.Ⅰ,Ⅲ,Ⅳ 5. ( ) 船底横向两侧以圆弧形式逐渐向上过渡至舷侧的圆弧过渡部分称之为________。 A.舭部 B.胯部 C.舷部 D.端部 6. ( ) 船底板与舷侧板之间的圆弧过渡部分称之为________。 A.舭肘板 B.舭龙骨 C.舭列板 D.舭部 7. ( ) 主船体两舷舷侧在过渡至船舶前后两端并最终会拢的会拢段部分分别称之为________。 A.首舷和尾舷 B.船首和船尾 C.首部和尾部 D.首端和尾端 8. ( ) 主船体两舷舷侧在后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之为________。 A.船尾(尾端) B.船头

C.尾舷(尾部) D.船端 9. ( ) 船首两侧船壳弯曲处称________。 A.首舷 B.首楼 C.舭部 D.胯部 10. ( ) 船舶外板(又称船壳板)是指主船体中的________。 A.船底板 B.舷侧外板 C.舭部 D.构成船底、舷侧及舭部外壳的板 11. ( ) 就普通货船而言,下列有关主船体中甲板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Ⅰ.为主船体垂向上成上下层并沿船长方向水平布置的大型纵向连续板架;Ⅱ.上甲板为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甲板;Ⅲ.平台甲板沿船长方向布置并计入船体总纵强度。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12. ( ) 上层连续甲板是指________。 A.船体的最高一层甲板 B.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甲板 C.水密横舱壁上伸到达的连续甲板 D.平台甲板 13. ( ) 平台甲板是指________。 A.强力甲板以下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不连续甲板 B.强力甲板以下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连续甲板 C.强力甲板以上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不连续甲板 D.强力甲板以上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连续甲板 14. ( ) 最上一层首尾统长甲板,一般不是________。 A.艇甲板 B.主甲板 C.上甲板 D.干舷甲板 15. ( ) 任何船舶最上一层贯通首尾的连续甲板叫________。 A.遮蔽甲板 B.主甲板 C.舱壁甲板 D.平台甲板 16. ( ) 上甲板以下的第二层连续甲板常称为________。 A.二层甲板 B.三层甲板 C.主甲板

东海之大乐

《东海之大乐》导学案 制作者:聂文琳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领悟、体会庄子的思想,不断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了解作者 收集有关庄子的资料,了解庄子生平及其思想。 庄子其人: 庄子的主要思想: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泾.流()渚.清()崖涘.()尾闾.()量数.()比.行()礨.空()稊.米()号.物()人卒.()禅.让()曲.士()二、通假字 1.不辩.牛马通辨,分辨 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同墟,处所、所居之地 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通萃,聚集 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毫,毫毛 5.汒.然异之通茫,模糊不清 6.公子牟隐机.大息通几,几案 7.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通智,智慧;通境,界线 8.反.于大通通返,返回 三、古今异义 1.顺流而东行,至于 ..北海 古义:到达今义:另提一事的介词 2.东面 ..而视 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古义:脸色今义:面容、相貌;比喻事物的样子 4.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 古义:懂得大道理今义:对财物不吝啬,不小气 5.计中国 ..之在海内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6.不以多少进退 ..者 古义:增减今义:前进和后退

7.合同.. 异 古义:“合”,使……合;“同”,相同 今义:两方或多方订立共同遵守的协议 8.然不然.. 古义:不正确 今义:不这样的话 9.是非..坎井之蛙与 古义:这不是 今义:对错 四、一词多义 1.闻??? ?? ①闻.道百 听到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学识 2.知????? ①不知.论之不及与 知道②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智慧③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 知识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 了解 3.方????? ①敢问其方. 道理②方. 存乎见少 正③方 . 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圆④远方. 之人闻君“行仁政” 地方⑤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 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⑥可谓仁之方. 也已 方法 4.于???? ? ①拘于.虚也 介词,被②莫大于. 海 介词,比③反于.大通 动词,到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秋水时.至 时:按时间 (2)顺流而东. 行 东:向东 2.名词作动词 舌举而不下. 下:放下

东海之大乐教案.doc

授课人:葸萍 【教学目标】 1、掌握这则故事重点词汇及句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问答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庄子的寓言引入课文。 二、作者作品 三、自主预习 重点词句 辩、望洋、少、轻、虚、多、受气 莫己若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又奚以自多 四、整体感知 朗读要求:大声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五、自主探究 1.文中的“旋”是什么意思?谁改变了面目(面貌神情)? 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河伯改变前的样子,是怎样的?(朗读) 3.改变后的河伯是怎样的? 4.如果你是海神,你怎样回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合作探究 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 ⑴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要在学习上 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有了一定的境界,你也不应该自满,只有不断我们要提高个人 的人生境界,才能实现更大的理想。 七、课文小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八、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体会写成一两百字的感想 【板书设计】 东海之大乐 庄子重点词句 辩望洋少轻虚莫己若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奚以自多多受气河伯:自满 海神若:谦虚 自叹不 自多 自惭 学无止境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_东海之大乐_教案5

《东海之大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巧用寓言,善用比喻,生动活泼的特点。 4、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内容。 2、参考注释疏通文意,概括文段主旨,能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述。 3、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导学案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王安石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苏东坡 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苏东坡觉得很得意。后来被贬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很羞愧。 二、关于庄子及《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三、合作探究,探讨文本 (一)一读寓言,把握“言意之表”(检查课前预习) (1)重点字词(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②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③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④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⑤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2)翻译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者。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

《东海之大乐》 【教材介绍】 《东海之大乐》是《庄子》中的一篇寓言,主要通过河伯、海神若的表现和对话,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脱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 【背景介绍】 庄子在文中宣扬人类精神的一种理想境界,即一种不受地域局限,不受时间局囿并且不受教育束缚的大境界。地域、时间和所受教育三个方面,都能够对人的见识和精神遭受蒙蔽。努力摆脱这些蒙蔽,才能使今年境界不断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是本文的重点。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 (二)梳理内容: 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似礨() 空 三、阅读研讨小结 1、实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东面而视。东面,向东面。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变化。面目,脸色。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 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涘”指水边。“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秋天多有霖雨。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北海”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若”,为海神。百川灌注进黄河,可见出黄河之大,百川之小;现在黄河灌注进渤海,已经可以见出黄河之小,渤海之大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所显示之大,更远远超过“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写河、海之大,都十分简洁到位,毫不费力,足见其叙事写物的功夫。

船舶结构与设备题库

第一章船舶常识 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与主要标志 一、船舶的基本组成 1.下列有关主船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C) Ⅰ.是船舶的主体部分;Ⅱ.由船底、舷侧、内底及首尾等结构组成;Ⅲ.由上甲板、内底板、舷侧、首尾及横舱壁等结构组成;Ⅳ.是指上甲板及以下由船底、舷侧、甲板、首尾及舱壁等结构所组成的水密空心结构。 A.Ⅰ,Ⅱ;B.Ⅰ,Ⅲ;C.Ⅰ,Ⅳ;D.Ⅰ,Ⅲ,Ⅳ。 2.船底横向两侧以圆弧形式逐渐向上过渡至舷侧的圆弧过渡部分称之为________。(A) A.舭部;B.胯部;C.舷部;D.端部。 3.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接的弯曲部分叫做________。(D) A.舭肘板;B.舭龙骨;C.舭列板;D.舭部。 4.船底板与舷侧板之间的圆弧过渡部分称之为________。(D) A.舭肘板;B.舭龙骨;C.舭列板;D.舭部。 5.主船体两舷舷侧在过渡至船舶前后两端并最终会拢的会拢段部分分别称之为________。 (B) A.首舷和尾舷;B.船首和船尾;C.首部和尾部;D.首端和尾端。 6.主船体两舷舷侧在后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之为________。(C) A.船尾(尾端);B.船头;C.尾舷(尾部);D.船端。 7.船首两侧船壳弯曲处称________。(A) A.首舷;B.首楼;C.舭部;D.胯部。 8.船舶外板(又称船壳板)是指主船体中的________。(D) A.船底板;B.舷侧外板;C.舭部;D.构成船底、舷侧及舭部外壳的板。 9.主船体两舷舷侧在前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之为:(C) A.船首(船端);B.船头;C.首舷(首部);D.首端。 10.任何船舶最上一层贯通首尾的连续甲板叫________。(B) A.遮蔽甲板;B.主甲板;C.舱壁甲板;D.平台甲板。 11.船体最上一层首尾统长甲板,通常叫上甲板、主甲板、干舷甲板,对其结构的主要要求是 ________。(C) A.能承装货物;B.抗风浪;C.保证水密;D.方便工作。 12.上层连续甲板(即主甲板)是指________。(B) A.船体的最高一层甲板;B.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甲板;C.水密横舱壁上伸到达的连续甲板;D.平台甲板。 13.最上一层首尾统长甲板,一般称为:(A) A.上甲板; B.艇甲板; C.水密甲板; D.游步甲板。 14.最上一层首尾统长甲板,一般不是________。(A) A.艇甲板;B.主甲板;C.上甲板;D.干舷甲板。15.对普通货船最上一层首尾统长甲板的首要要求是________。 A.能承装货物;B.抗风浪;C.保证水密;D.便于工作。答案:C 16.主甲板(上甲板)下面的第一层甲板常称为________。(B) A.一层甲板;B.二层甲板;C.舱内甲板;D.下甲板。 17.就普通货船而言,下列有关主船体中甲板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A) Ⅰ.为主船体垂向上成上下层并沿船长方向水平布置的大型纵向连续板架;Ⅱ.上甲板为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甲板;Ⅲ.平台甲板沿船长方向布置并计入船体总纵强度。 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Ⅱ,Ⅲ。 18.上甲板以下的第二层连续甲板常称为________。(B) A.二层甲板;B.三层甲板;C.主甲板;D.干舷甲板。 19.平台甲板是指________。(A) A.强力甲板以下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不连续甲板;B.强力甲板以下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连续甲板;C.强力甲板以上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不连续甲板;D.强力甲板以上并不计入船体总纵强度的连续甲板。 20.水密横舱壁上升到达的连续甲板是:(B) A.干舷甲板;B.舱壁甲板;C.平台甲板;D.量吨甲板。 21.以下属甲板室的是________。(D) A.首楼;B.桥楼;C.尾楼;D.桅屋。 22.以下属上层建筑的是________。(B) Ⅰ.首楼;Ⅱ.桥楼;Ⅲ.尾楼;Ⅳ.桅屋。 A.Ⅰ,Ⅱ,Ⅳ;B.Ⅰ,Ⅱ,Ⅲ;C.Ⅱ,Ⅲ,Ⅳ;D.Ⅰ,Ⅲ,Ⅳ。 23.上甲板以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围蔽建筑称之为________。(A) A.上层建筑;B.甲板室;C.深舱;D.首尾尖舱。 24.上层建筑与甲板室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围蔽建筑物的侧壁板离舷侧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的 ________。(B) A.2%;B.4%;C.6%;D.8%。 25.以下有关首楼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D) Ⅰ.减少首部上浪;Ⅱ.改善航行条件;Ⅲ.首楼的舱室可用作储藏室。 A.Ⅰ,Ⅱ;B.Ⅱ,Ⅲ;C.Ⅰ,Ⅲ;D.Ⅰ,Ⅱ,Ⅲ。 26.一般用来布置驾驶室及船员居住与生活处所的上层建筑为________。(B) A.首楼;B.桥楼;C.尾楼;D.桅屋。 27.首楼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A) ①减小船首上浪;②改善船舶航行条件;③可作贮藏室、工作间;④便于船员作业;⑤增 加首部强度。 A.①~④;B.②~⑤;C.③~⑤;D.①②④⑤。 28.桥楼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D) A.存放救生艇;B.设置桅桁、信号灯架,各种天线;C.生活服务辅助舱室;D.布置驾驶室和船员居住处所等。 29.图中C是船舶的:(C) A.首楼; B.甲板室; C.桥楼; D.尾楼。 30.水手长、木匠、水手和机工的住舱、理货值班室多布置在 ________。(C) A.首甲板上;B.起居甲板上;C.上甲板上;D.游步甲 板上。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 个人的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 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涘”指水边。“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秋天多有霖雨。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北海”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若”,为海神。百川灌注进黄河,可见出黄河之大,百川之小;现在黄河灌注进渤海,已经可以见出黄河之小,渤海之大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所显示之大,更远远超过“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写河、海之大,都十分简洁到位,毫不费力,足见其叙事写物的功夫。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河伯的视野局限于入海口之内的时候,志得意满,他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进入大海意味着其视野的原有局限被打破了,他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了新的更准确的认识。他仰视着向海神若叹息,表明他对海之大心悦诚服。 他还说:

东海之大乐教案定稿版

东海之大乐教案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 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

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涘”指水边。“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秋天多有霖雨。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