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

Eugene Nida的翻译理论(转)

摘要: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其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奈达理论在翻译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评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当今翻译界对奈达思想的争论,介绍了争论中提出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文章探讨了奈达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争论启示一、奈达的翻译思想尤金·奈达(EugeneA.Nida)是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之一。他供职于美国圣经协会,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其理论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奈达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对翻译的研究应该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由于奈达把翻译和语言学密切联系,他把翻译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分析(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cturing)和检验(test)。则翻译的具体过程就经过了下图的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奈达实际上是透过对原文的表层结构的分析,理解深层结构并将其转换重组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让译文读者得到一个自然的译本。他曾说:“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不像翻译。”所以,他的翻译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读者反应论”。他认为,翻译正确与否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并取决于一般读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正确地理解译文。由此,他提出了他的“动态对等理论”。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素》(1964)一书中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的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所谓自然,是指使用译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翻译中使用归化,而不是异化。然而由于动态对等引起不少误解,认为翻译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在奈达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他把“动态对等”的名称改为“功能对等”,并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二、奈达理论的评析毫无疑问,奈达是当代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理论,特别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全世界的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约翰·比克曼(JohnBeekman)和约翰·卡洛(JohnCallow)的《翻译圣经》中说:“传译了原文意义和原文动态的翻译,称之为忠实的翻译。”而所谓“传译原文的动态”,就是指译文应使用目标语自然的语言结构,译文读者理解信息毫不费力,译文和原文一样自然、易懂。同时,他们也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是源语表达的信息,而不是源语的表达形式。在米尔德里德·L·拉森(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7583815.html,rson)的《意义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中,当谈到形式与意义时,拉森说得更为直截了当:“翻译基本上是改变形式(achangeofform)……是用接受语(目标语)的形式代替源语的形式。”她还表示,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不同的,我们所要翻译的是深层结构,即意义,而不是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形式。然而正如郭建中(2000)所说:“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以译文读者和译文为中心与以原作者和原文为中心……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一个永恒的辩论主题。”虽然奈达在全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极高的地位,但他的理论却也一直引起各家争议。关于奈达理论的争议,主要是围绕以下五点展开的:(一)对等理论的适用范围这是长期以来对奈达翻译理论的争议得最多最激烈的问题。许多的翻译家都认为其理论是不适合文学翻译的。以诗歌翻译为例,林语堂曾经说过:“诗乃最不可译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最好的诗(而尤其是抒情诗)都是不可译的。”而著名诗人海岸(2005)在他的《诗人译诗,译诗为诗》中也指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符号系统只能在所指层面达到一定的共享,建立在绝对理解上的诗歌翻译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特别是英语诗中的音韵节律及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等均不能完全传译,正如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所言,

“凡属语言本身的固有属性(区别于他种语言)的东西往往都不可译”。在翻译中不得不“丢失”这些“东西”,但是不能丢失语言内在的节奏。单文波(2003)也指出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较多地使用比喻和新颖的语言,作者的真正意图可能需要读者细心去体会和捕捉。如果译作中处处是好懂的语言,必会是索然无味。针对这一问题,郭建中(2000)表示奈达的功能对等并不一定适用所有的文体和一切的翻译目的,他指出:“哲学、历史、科技等著作,要求如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迁就目的语的读者水平或目的语的文化规范。”(二)归化与异化之争1995年,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 enuti)在《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概念。他说:归化即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价值观,将原文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异化则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表现,接受外语文本中存在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读者带入外国情调。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读者的反应,于是必然也就强调对文本的归化。但是,提出归化异化概念的韦努蒂本人就是一个“异化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读者读翻译作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异国文化。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起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表达方式的作用。而在1990年,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提出了文化翻译论,即是以文学为本,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翻译理论学派,提倡在译文中尽可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基因(王凤霞,2005)。因此他们指出异化的必要和必然。翻译过程一味归化,删除文化信息,屈从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必然逐渐失掉其个性。因此,苏珊·巴斯内特坚持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不可割裂。她提出翻译中采用的文化策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译文分析将源语的文化因子重组植人目的语,使译文能被读者理解并接纳。(三)形式与内容之争所谓形式与内容之争,是由奈达的一句话引来的。奈达曾说:“形式附属于内容。”他要求对翻译的确切性的研究完全摆脱了表层结构的困扰,而把重点转移在以传译内容为主,使译文语言达到内容上与原文最贴近的自然对等上。然而,乔曾锐(2000)在他的《译论》中提出: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把二者割裂开来是不对的,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他指出,表层结构不是深层结构的一个固定属性。把他们分开,或把表层结构看作是对深层结构不起反作用的一个附属物,“就等于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深层结构的否定和使深层结构成为不完整的结构”,那么信息也就不成为客观存在的思维或成为不完整的思维。这也就是说奈达提出的翻译过程其实是不一定能够传译原文所有必要信息的,片面地把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割裂开来,有可能会使读者感到费解。|||摘要: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其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奈达理论在翻译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评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当今翻译界对奈达思想的争论,介绍了争论中提出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文章探讨了奈达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争论启示一、奈达的翻译思想尤金·奈达(EugeneA.Nida)是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之一。他供职于美国圣经协会,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其理论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奈达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对翻译的研究应该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由于奈达把翻译和语言学密切联系,他把翻译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分析(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cturing)和检验(test)。则翻译的具体过程就经过了下图的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奈达实际上是透过对原文的表层结构的分析,理解深层结构并将其转换重组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让译文读者得到一个自然的译本。他曾说:“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不像翻译。”所以,他的翻译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读者反应论”。他认为,翻译正确与否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并取决于一般读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正确地理解译文。由此,他提出了他的“动态对等理论”。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素》(1964)一书中指出,“在动

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的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所谓自然,是指使用译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翻译中使用归化,而不是异化。然而由于动态对等引起不少误解,认为翻译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在奈达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他把“动态对等”的名称改为“功能对等”,并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二、奈达理论的评析毫无疑问,奈达是当代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理论,特别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全世界的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约翰·比克曼(JohnBeekman)和约翰·卡洛(JohnCallow)的《翻译圣经》中说:“传译了原文意义和原文动态的翻译,称之为忠实的翻译。”而所谓“传译原文的动态”,就是指译文应使用目标语自然的语言结构,译文读者理解信息毫不费力,译文和原文一样自然、易懂。同时,他们也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是源语表达的信息,而不是源语的表达形式。在米尔德里德·L·拉森(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7583815.html,rson)的《意义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中,当谈到形式与意义时,拉森说得更为直截了当:“翻译基本上是改变形式(achangeofform)……是用接受语(目标语)的形式代替源语的形式。”她还表示,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不同的,我们所要翻译的是深层结构,即意义,而不是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形式。然而正如郭建中(2000)所说:“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以译文读者和译文为中心与以原作者和原文为中心……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一个永恒的辩论主题。”虽然奈达在全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极高的地位,但他的理论却也一直引起各家争议。关于奈达理论的争议,主要是围绕以下五点展开的:(一)对等理论的适用范围这是长期以来对奈达翻译理论的争议得最多最激烈的问题。许多的翻译家都认为其理论是不适合文学翻译的。以诗歌翻译为例,林语堂曾经说过:“诗乃最不可译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最好的诗(而尤其是抒情诗)都是不可译的。”而著名诗人海岸(2005)在他的《诗人译诗,译诗为诗》中也指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符号系统只能在所指层面达到一定的共享,建立在绝对理解上的诗歌翻译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特别是英语诗中的音韵节律及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等均不能完全传译,正如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所言,“凡属语言本身的固有属性(区别于他种语言)的东西往往都不可译”。在翻译中不得不“丢失”这些“东西”,但是不能丢失语言内在的节奏。单文波(2003)也指出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较多地使用比喻和新颖的语言,作者的真正意图可能需要读者细心去体会和捕捉。如果译作中处处是好懂的语言,必会是索然无味。针对这一问题,郭建中(2000)表示奈达的功能对等并不一定适用所有的文体和一切的翻译目的,他指出:“哲学、历史、科技等著作,要求如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迁就目的语的读者水平或目的语的文化规范。”(二)归化与异化之争1995年,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 enuti)在《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概念。他说:归化即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价值观,将原文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异化则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表现,接受外语文本中存在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读者带入外国情调。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读者的反应,于是必然也就强调对文本的归化。但是,提出归化异化概念的韦努蒂本人就是一个“异化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读者读翻译作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异国文化。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起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表达方式的作用。而在1990年,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提出了文化翻译论,即是以文学为本,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翻译理论学派,提倡在译文中尽可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基因(王凤霞,2005)。因此他们指出异化的必要和必然。翻译过程一味归化,删除文化信息,屈从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必然逐渐失掉其个性。

因此,苏珊·巴斯内特坚持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不可割裂。她提出翻译中采用的文化策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译文分析将源语的文化因子重组植人目的语,使译文能被读者理解并接纳。(三)形式与内容之争所谓形式与内容之争,是由奈达的一句话引来的。奈达曾说:“形式附属于内容。”他要求对翻译的确切性的研究完全摆脱了表层结构的困扰,而把重点转移在以传译内容为主,使译文语言达到内容上与原文最贴近的自然对等上。然而,乔曾锐(2000)在他的《译论》中提出: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把二者割裂开来是不对的,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他指出,表层结构不是深层结构的一个固定属性。把他们分开,或把表层结构看作是对深层结构不起反作用的一个附属物,“就等于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深层结构的否定和使深层结构成为不完整的结构”,那么信息也就不成为客观存在的思维或成为不完整的思维。这也就是说奈达提出的翻译过程其实是不一定能够传译原文所有必要信息的,片面地把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割裂开来,有可能会使读者感到费解。|||(四)等效评价者之争由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译文读者有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和反应,那么就必然会涉及到这么一个问题:谁来确定和比较他们的反应呢?郭建中(2000)在他的《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中介绍了许多的美国翻译大家,并就这个问题指出:阿诺德认为,只有精通源语和目标语的学者,才能有资格作出评判。而纽曼则认为,一般的读者就应该是做评判的人。奈达本人也意识到了人们对此的争论,并在他的《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中说:“衡量译文的成功与否,不仅要分析译文为之服务而又不懂原文的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对译文质量的看法,而且还要了解专家的评价……这些专业人员懂原文,也有搞创造性翻译的经验,而且,他们非常了解形式和内容这两方面的交际的目的。”(Nida,1996)这样按照读者的类型和翻译的目的来进行衡量和评价,在特定的时代下,原文和译文的效果应该是大致可以比较的。(五)读者层次和不同译者带来的问题翻译作品一旦完成,就是一个交给读者大众的完成品了。但是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我们可以说在同一时代,同一层次的读者读同一部著作,总会有大致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对于较低层次的读者,能理解内容就已经足够了。但是教育程度教高的读者在阅读时,要求必然就更高一些。特别是那些对源语有一定,甚至较高阅读能力的读者,就会不满足于简单的“自然的对等语”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对同一源语文本的不同翻译版本出现的必要。而对于不同的译者,他们对于同一份文本的理解可能是很不相同的,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诗人海岸(2005)表示:现代诗歌一旦被创造出来,作者表达的真实内涵就成为读者无法破解的谜团;面对着沉默的文本,译者在无法达到与作者完全等同的深度之余,在不同文化经验的影响下对诗歌的意义做出不同的阐释,这样的阐释往往渗透着译者一些个性化的理解。“有时诗中某一亮点在不经意间契合了译者曾经或当下的某种情愫,往往造成一种错觉或理解失误。”三、由奈达思想得到的启示在看了解关于奈达翻译理论的争论之后,我们有必要想想奈达理论形成的背景。为什么他会形成这样的理论,为什么这个理论会引起如此多的争论,而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又能做些什么呢?虽然奈达以翻译理论家著称,但他首先是一个《圣经》翻译组织者。按照奈达的指导思想,《圣经》的翻译原定的读者对象是那些不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教育程度并不是很高的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尊重目标语的特征,尽可能发挥目标语的表达潜力,用读者喜闻乐见、符合目标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从而为《圣经》翻译的宗教传道目的服务(单文波,2003)。因此奈达形成了这一“以读者反应为评判标准,追求自然对等”的翻译理论。可是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此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圣经》翻译中强调译文的可懂性自然有其道理。因为宗教一大活动在于传教,让更多的人都接受基督教是《圣经》传播者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译文的内容是主要的,而形式是次要的。从这点来看,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无疑是十分恰当的。若一些译者不能辩证地理解运用这一理论,而是将其当成了普遍翻译理论甚至是文学翻译理论,则是一种严重的错位。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翻译实践

的时候,绝对不能简单机械地按照奈达的理论进行操作。当然,对于一些本身就内容重于形式的文体,如说明文、报告、政治文件等,奈达的理论是十分有指导意义的。可是在对以传达异国情调和源语表达方式为重要特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源语言形式的保留和再现。有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对源语言特征的保留,对其进行异化,以实现文学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翻译作品的预定读者层次,以把握翻译时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轻重。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第四章 笔记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ida’s theory and Jin Di’s theory Jin Di, on the basis of Nida?s theory, he formulated his own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 4.1 Jin Di’s Translation Theory Jin Di is renowned for his translation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and his Chinese version of Ulysses. 4.1.1 A survey of Jin’s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translation study In his work In Search of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1989), he put forward his own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 4.1.2 Jin’s view on translation before his reception of Nida’s theory The gist of his argument was that “translating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curacy and smoothness.” “Accuracy” meant the content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ext. “Smoothness”meant the languag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conform to the conven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ccuracy and smoothness in translation were two sides of a coin, and one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another. What distinguished Jin from others was that he strongly objected to then the popular idea that “faithfulness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over smoothness when one of them has to be sacrificed”. Jin mentioned more than onc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ccuracy and target readers. He wrote: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smooth and natural so that target readers do not feel big gap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oncerned. Accuracy and smoothness as a translation standard are like two sides of a coin, on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 If the reader cannot understand the so-called “accurate” translation and do not know what it means, there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for such “accuracy”. If the translator only pays attention to smoothness in his work, but ignore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ranslated text, his translation is not legitimate. 4.1.3 Jin’s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ida’s theory In On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and English, Jin basically adopted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which was defined in terms of a dynamic relationship,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of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text should be roughly equival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original text”. The book mentioned above was acclaimed as “a masterpiece of combination of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ractice”. Jin argued that Nida?s theory was intended to guide Bible translation for evangelism, and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Bible translating was to make receptors “response to the translated message in action”. Thus, according to Jin, the concept of “response”in Nida?s theory was not suitable for a theory of general translation. Jin

奈达翻译理论中的尴尬

?外语专题? 奈达翻译理论中的尴尬 3 周开鑫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74) 摘 要:尤金?奈达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奈达译论中存在明显的偏颇和不足,集中反映在他的“动态对等”、 “读者反应”、 “语言表现力”、“翻译即交际”、“翻译‘三性原则’”等新概念上。这种偏颇和不足的根源在于他学术经历、翻译实践和价值标准的局限性。 关键词:奈达; 译论; 尴尬; 根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07)05-0111-04 奈达(Eugene A.Nida)是我国语言学界和翻译学界十分熟悉的名字,也是当今我国翻译研究中引用最多的外国翻译理论家之一。他在从1945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共发表过语言学和译学著作约40部,论文300余篇,从语言学、符号学、信息论、交际论等角度对译论进行细化和扩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堪称当代翻译理论界的泰斗。我国译界一些人曾一度言必奈达,将其“动态对等”原则奉为金科玉律,几近顶礼膜拜的程度。然而如果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奈达的译论,就会发现许多尴尬之处。本文节选奈达的基本译论和创新观点,试析其中的不足及其产生的根源,就教于同行。 一、奈达对翻译的基本观点 奈达和C.R.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这样定义“翻译的性质”:“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2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是用译语,首先在意义上,然后在风格上,实现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1](P12);或(谭译)(从语义到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2](P35)。该定义包含以下内容: 1.翻译是语际活动,是用译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这就排除了“语内翻译”。 2.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既然措词不是both…and…而是first…and secondly…,两者分了主次:前者为主,后者为次。这就为重视内容而忽视风格埋下了伏笔。 3.信息的转换须实现“对等”,而不是“对应”,更不是“接近”。这是对“忠实”原则的超高、刚化要求。 4.这种“对等”必须“自然”,不生硬,不带“翻译腔”(translationese),即所谓“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3](P756)(最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翻译)。这是“意译”论主张。 5.“对等”是“最切近的”(最大程度的),包括意义、风格、表层、深层、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对等”。这里包含着自我否定。 奈达进而阐发了翻译涉及的诸多矛盾,归纳起来有:内容与形式[3](P757)、意义与风格[3](P758)、对等与同一[3](P755)、最切近的对等与其它对等(非最切近的,如基本、比较、大致对等)[3](P759)、自然(动态)对等与形式对应[3](P759、P712),甚至还有语境一致与词语一致[3](P760)、听觉(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3](P760、P738)、受众(读者)需要与语言形式[3](P787)、适应受众的形式与传统的形式[3](P760)等等。其中有些交叉重叠,使人感到十分复杂。而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奈达的态度总是重前轻后或者取前舍后。 此外,奈达还在《翻译新概念》[3](P737-754)中明确指出并阐明自己理论的创新,其中包括:(1)“动态对等”论[3](P774); (2)“读者反应”论[3](P738-740);(3)“对译语的新态度”:尊重译语的特点[3](P741),一切语言都有同样的表现力和一切信息(除形式是信息的本质因素外)都可译[3](P742-744),必要时可牺牲形式成全意义[3](P744-746);(4)“对源语的新态度”:源语既有优势又有局限性,语义受制于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3](P747),翻译要理解原作者的意图[3](P748)、忠实于原作的意思,既不超前又不滞后,既不过头又不欠足[3](P749-750); (5)“翻译就是交际”[3](P773):翻译有信息功能[3](P775)、表达 第7卷第5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年10月Vol.7 No.5JOURNAL OF CHON GQIN G J IAO TON G UNIV ERSIT 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2007 3收稿日期:2007-06-04 作者简介:周开鑫(1942-),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第二章 笔记

Chapter Two Reviews of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2.1 A surve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before the 1980s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2 phases, 1)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before the 1980s 2) 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1980s to the present time. 2.1.1 Debate over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Buddhist translation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first recorded statements on translation were made by Zhi Qian(支谦), a translator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Master Lao Zi says that beautiful words are not faithful, and faithful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Confucius says that words cannot fully express one’s thoughts, and thoughts cannot express what one really means. Evidently, early discussions on translation not only touched upon the question of “difficulty”and “fidelity”of translation, but also revealed the conflict between “substance”(质) and “ornament”(文). Dao An(道安AD313—385)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further emphasized the principle of “fidelity”, insisting that the translators of Buddhist sutras should adhere to the original text without any altera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original words and sentences. Since early Buddhist translators took “fidelity” as their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adhered too closely to the original, many translations were unintelligible word-for-word renderings. This situation in Buddhist translation did not change until AD 401 when Kumarajiva arrived in Chang’an to take charge of Buddhist translation. He was opposed to literal translation. He advocated free translation. He insisted that the text be translated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usage, and the draft be polished for literary quality. Xuan Zang(602—664), the great Buddhist translator in the Tang Dynasty, who succeeded in regulating free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ference of the style in translation. 2.1.2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a Jianzhong, the eminent Chinese linguist, says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similar to the original without a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ion benefits from it almost the same as the reader does from the original. Ma could be considered the first person to have explored translation theory in modern China. The most 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was formulated by Y an Fu in 1898. And Y an’s postulation of the three—character translation principle does not point the way forward for the solu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versus free transl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Lin Shu, Y an’s contemporary, was the most renowned figu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Lin knew no foreign language at all, but “translated”, or rewrote.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第一章 笔记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马会娟著 English Abstract This book mak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clarify some misunderstandings concerning his theory, disclose its true nature and explore its validity and limitation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s. Examples from Today’s English V ersion and Today’s Chinese V ersion of the Bible, which were translated, following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demonstrate that Nida’s theory, contrary to some popular wrong assumptions, is applicable to translation practice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s and Chines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ida’s theory and Jin Di’s theory is made to reveal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discrepancies are also explored. Examples from Jin’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Ulysses are examined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This book also explores the limitations of Nida’s theor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pointing out that his theory fails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transference of aesthetic values of literary work into another language.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amend Nida’s theory in respect of transferring aesthetic values of literary work by means of “formal aesthetic markers”and “non-formal aesthetic markers”, with aim of marking it more suitabl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as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His works on translation set off the study of modern translation as an academic field ( Snell—Hornby, Heylen, Baker) Before his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80s, people mainly focused atten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theories, especially Y an Fu’s three—character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smoothness and elegance. Since Nida’s theory was grounded solidly on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of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theory, information theory, semiotics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took great interest in his theory. Chang Namfung summarizes 4 kinds of misunderstandings regarding Nida’s theory in China: 1)“Dynamic equivalence” is only an ideal translation ctiterion 2)Nida’s theory is unfit to guide translation practi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mong Indo—European language 3)Nida’s takes “reader’s response” as a translation criterion in evaluating translation 4)Nida doesn’t respect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his maintenance of complete naturalization in translating is a kind of cultural hegemonism. The term “equivalence” in Nida’s theory never means “identical”, but only “substantially the same”. “dynamic equivalence” is founded on information theory, and is has on direct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第三章 笔记

Chapter three A study of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3.1 Nida’s view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3.1.1 Nida’s view of language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he holds th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see the receptor language as valid as the source language concern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 and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e must respect the genius of each language; (2) Anything that can be said in one language can be said in another, unless the form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message; (3) 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the form must be changed. The views above have some implifications: Firstly, when a translator realizes that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distinctive features, such as unique ways of word building, patterns of phrase order, special discourse structures, etc, he will not impose the formal structures lack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Secondly, translating is possible. According to Nida, languages do not differ essentially in what they can say, but in how they say it. Thirdly, since all languages differ in form, it is inevitable to alter the form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content in translating. In regard to the extent to which form must be changed to preserve the meaning, Nida holds that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he receptor language/cultures, the greater the need for adjustments depending on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stances between languages. Nida also offer some fresh views about source language: (1)In languages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one being superior to another (2)The translator must try to reproduce the meaning of a passage as intended by the writer. In Nida?s view, a faithful translation does try to match words or grammatical structur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but to reproduce what the writer means. Since Nida holds that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are fundamental to translating, 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 analysis in translating process. 3.1.2 Nida’s view of culture 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and therefore translat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cannot be done satisfactorily without adequate knowledge of the two cultures involved. Language reflects the culture, provides access to the culture contexts of words are th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s of texts. Biculturalis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 in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Since words or idiom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 the translator cannot understand them adequately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Cultures are reflected only in certain aspects of language, such as vocabulary and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谭载喜1999,xv-xxi 第一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 Sapir, L. Bloomfield 等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 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alting means 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 et al,1969)。 4.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奈达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几个概念之比较

奈达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几个概念之比较 尤金?奈达和约翰?卡特福德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代表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语言学翻译理论》都借鉴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力图从 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描写, 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 这两位学者在描述翻译的本质和过程中却采用了不同的视角, 其理论的侧重点更是不尽相同。笔者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 分析对比, 以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异同, 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一、母论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均植根于语言学, 都属于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翻译理论。然而, 二人所依据的母论却是不同的。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 成语法(T-G Grammar) 作为自己的母论。转换生成语法借鉴了数学、哲学和语言学原理, 将语法结构分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并提出了核心句(kernel sentence) 和一系列的转换规则, 形 成了一整套语法体系。根据转换生成语法, 尤其是核心句的原理, 奈达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转译的设想, 并创建了一种完整的语际转换过程的描述模式,即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先把源语的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 然后在译入语中找到与

之对等的深层结构, 最后再把这一对等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它的表层结构。这种表层―深层―转换―深层―表层的转换模式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具体可行。 相比而言,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则主要得益于韩礼德(Michael A. K. Halliday) 的系统语言学。系统语言学包含两个基本出发点: 第一, 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是包含许多子系统的系统。依据每种语言所存在的系统各不相同, 卡特福德得出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传达原文含义的结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语言有三个基本层次:实体(substanee)、形式(form)和语境(context) 。卡特福德在坚持每种语言都自成体系的同时, 将上述三个概念引入到翻译理论中, 具体阐释意义不可译性的根源。第二, 系统语言学强调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 研究语言必须从社会着手。但在这一点上,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似乎并没有深入探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理论研究纯属静态语言比较, 是纯粹为计算机服务的。 卡特福德没有完全遵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他着重从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这四个层面分析其与各实体(即语音实体(phonie substanee) 、字形实体(graphie substanee) 和语境实体(situation substanee)) 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是形式, 不是实体, 而是对实体的一种抽象。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是形式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运用这些表达方式体现实体的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