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探讨

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探讨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121202

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探讨

龚献忠

摘 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反射波法对判断完整桩、缩颈、扩径、离析、断裂或夹层等现象的依据进行了阐述,并对现场测试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反射波法,基桩检测,缩颈,离析

中图分类号:TU473.16文献标识码:A

作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常规手段,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我国有

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已纳入国家规范,由于此种方法具有野外数据

采集快速、方便,测试资料分析简单、精确,费用低廉等优点,因此

其被众多的检测单位所采纳与使用[1,2]。现结合工程实践经验,

浅谈在检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反射波法基本原理

由于应力波的波长λ大于桩径d,且桩长L一般远大于桩径

d,可将桩视做一弹性杆件体,用锤锤击桩顶后,产生的应力波在

桩体内按一维波动方程传播:

92U 9t2=c2

92U

9x2

(1)

c=

E

ρ(2)

其中,c为波速;E为桩的弹性模量;ρ为桩材料的密度。

如果不考虑桩周土的影响,当桩身阻抗发生变化时,可简化求解出反射波的运动速度V R与入射波的运动速度V之间的关系式为:

V R=Z1-Z2

Z1+Z2

(3)

Z=ρcA(4)其中,Z为桩身阻抗;A为桩的截面积。

当桩身有缺陷时,缺陷处波阻抗发生变化,Z1≠Z2,V R≠0,产生向上的反射波,由此可以通过对桩的完整性进行判断。

2 判断依据

1)完整桩:其任意两个截面A i=A i+1,各截面阻抗相等,桩身内不产生反射波,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各截面上的反射波的信号为0。

2)缩颈:表现为弹性波由桩顶向下时A i>A i+1,即由大截面传播到小截面(缩颈处阻抗变小)。反射波到达桩顶时,检波器测到的应力波与初始冲击压缩波的方向一致,且反射波的速度方向也与入射波相同。

3)扩径:表现为弹性波由桩顶向下时A i

4)离析:表现为波形不规则,频率较低。第一个反射波与初始波同相。离析时缺陷部位反射波脉冲宽度比入射波脉冲宽度明显变宽。

5)断裂或夹层:当接近水平断裂或夹泥缺陷严重时,反射波波形尖锐,相位与初始相位同相,且能量强,主频率单一且夹高频成分似正弦波形。

3 现场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桩头的处理

桩头须达到设计标高的有效桩头,清除桩头的积水污泥,并凿去表面浮浆,呈密实状态,尽量保证桩头平整。若顶部存在浮浆或裂缝,锤击能量将很快消散而导致反射波形无法识别判读。

3.2 传感器的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影响较大,理论上传感器越轻越贴近桩面,与桩面之间接触刚度越大,传递特性越好,测试信号也越接近桩面的质点振动[3,4]。

对实心桩的测试,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心2/3半径处;对空心桩的测试,锤击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90°夹角,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且远离主筋,在某工程检测中,出现极不规则的波形见图1,经分析是因主筋引起的,将传感器远离主筋后,波形曲线恢复正常。

传感器的安装必须通过耦合剂垂直与桩面粘接,可以用石膏、黄油、橡皮泥及口香糖等粘合。传感器是否安装好,可用手指轻弹传感器侧面,若传感器纹丝不动则说明已经安装好。有的测试人员为了测试简便,经常不用耦合剂或少用耦合剂,致使耦合剂的作用减少或消失,导致测试信号振荡很明显,不利于对基桩的分析判断,这样是不可取的。传感器粘贴不牢时引起的多锯齿图形见图2。

3.3 合理选择桩锤

对于长径比较大的桩,宜选振源主频较低的激振方式如用力棒或大铁球击振,其重量大、能量大、脉冲宽、频率低、衰减小,适宜于桩底及深部缺陷的检测,桩底及深部缺陷的信号反射较强烈。对于中小桩,宜选用尼龙锤或小钉锤,因其重量小、能量小、脉冲窄、频率高,可较准确地确定浅层缺陷的程度和位置[5]。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一根长50m,桩径1.2m的摩擦桩实测波形曲线见图3,图4。分别为用普通力锤和重锤敲击摩擦桩桩顶

121

第33卷第6期

2007年2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 CHITECTUR E

Vol.33No.6

Feb. 2007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122203

组合型围护结构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张卫兵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阐述了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土钉墙护坡、预应力锚杆、斜撑等支护方案的设计形式,并提出了施工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最后对回灌及基坑的监测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该组合型

围护结构支护形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组合型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土钉墙中图分类号:TU463

文献标识码:A

某底商综合楼东侧紧临钱江大酒店,南侧为亲贤北街,西侧为小区住宅楼,北侧为办公楼小区。该建筑物为28层高层综合楼及地下停车场,综合楼高90m ,基础埋深-10.0m ,地下停车场基础埋深-9.0m ,为整体筏板式基础,总占地面积为6290m 2。

1 地质条件1.1 工程地质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所属地貌为汾河东岸Ⅰ级阶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质基土自上而下分为4层。①填土(Q 2ml 4)。

杂色,主要由砖块、炉渣、白灰等组成。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层厚0.5m ~2.00m ,平均层厚1.0m 。

②粉质粘土(Q 2al +pl

4)。褐黄色~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

铁,夹粉质粘土薄层及其透镜体,局部混粉砂,湿,稍密~中密状

时实测到的波形曲线,当用普通力锤时没有桩低反射,经过指数放大后的反射波信号仍然无法识别桩底信号。换用重12kg 的重锤,加垫橡胶垫,采用重锤低击的方法,测得的反射波信号如图4所示,其桩底清晰可见。由于小锤重量小、能量小、脉冲窄、频率高、衰减快,因此信号在桩身中传播有可能未到桩底就衰减完或即使传到桩底反射回来的信号也很微弱极难分辨。由此可见,用小锤测长大桩,并想得到桩底反射,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困难的。

3.4 缺陷性质的判别

依据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缺陷类型,

即扩径类和缩颈类。继续在缩颈类中区分出是缩颈、离析、空洞还是夹泥就属于缺陷性质的判别。它们在反射波实测曲线上的特征大致相同,所以单从曲线上分析是较难区分出来的。这就要结合施工工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不同的成孔、成桩工艺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如预制桩在施工中容易出现

的质量问题是桩头或桩身开裂,而不可能出现缩颈。

另外,对所测桩的设计参数及施工记录进行了解很有必要。

4 结语

反射波法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检测技术。尽管从理论到实际应用都很成熟,但其本身还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检测中不断地总结与对比。检测技术人员除了必须掌握应力波理论知识、熟悉仪器操作及信号采集技术外,对反射波法的适用范围及各种影响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低应变反射波测试中正确分析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各种因素,不断积累工程检测经验,减少误判的发生。对于一些较难判断的桩,应采用抽芯法或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正如《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一样: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方法进行,充分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检测,取长补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参考文献:

[1]J G J 1062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

[2]郑子德,王雪元.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检测[J ].辽宁交通科

技,2003(8):24226.

[3]陈 凡,徐天平.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40241.

[4]邓友生.基桩检测技术新进展[J ].嘉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88290.

[5]孔书祥,杨巧艳.某剧场桩基检测结果分析[J ].四川建筑,

2003,23(4):60262.

Discussion on t he detection of f ounda tion pile ’s integr ality w ith ref lection method

G ONG X ian 2zhong

Abstra ct :C ombined with practical eng ineering experiences ,t he author introduces t he basic principle of reflection method ,illustrates the basis to valuate integrate pile ,necking ,tube diameter e x pansion ,segregation ,brea kup and interlayer wit h reflection method ,and d iscusses relevant problems should be n oticed in on 2site testing ,in or der to offer reliable ref erence for desi gn and constr uction acceptance.K ey w or ds :ref lection method ,detection of foundati on pile ,necking ,segregation

2

21第33卷第6期2007年2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 HITECTUR E

Vol.33No.6Feb. 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