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吴征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谋略、手段和方法。教学策略都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同时又是众多教学实践正反经验的总结。教学策略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理论,它比教学理论有更多的可操作性,从而能给教学更直接的指导。教学策略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而具有广泛的指导性。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的要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学策略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同一学科的教学策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析;同一方面的教学策略,可以有不同的概括和表述。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一般策略

1.深入体会现代科学教育思想,努力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同时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把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结合起来,把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结合起来,把探究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

2.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

3.制定既体现学科总目标,又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符合当地教学条件,全面、具体、协调、便于评价的教学目标。

4.精心设计既有科学性又有教学性和儿童性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过程完整、阶段清楚、步骤分明、连接紧密,过度自然的教学过程。

5.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教学方法,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搞好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6.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具有科学性、结构性、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教学媒体,把握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使其达到优化组合。

7.根据教学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推动教学发展;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教学中未预料的问题。

8.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教学组织的形式,全班活动与分组活动有节奏地进行;既有统一要求,又放手学生主动探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握“收”与“放”的火候;既有严格要求,又有相应的方法——计划要周密,要求要明确,活动要监控,活动后要有评价;从而使教学既热烈又有序地进行。

9.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要得体、得当、得法。

10.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积极主动探究的教学气氛。

11.重视教学迁移——既有知识的迁移,又有能力的迁移。

12.重视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评价,既有知识的评价又有能力和态度的评价,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相互评价,把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过程的设计策略

1.了解探究式学习的基本原理,体现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1)探究式学习的基本原理

探究式学习是引导学生简约地重复前人认知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探究,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正确的认识到正确的认识,从片面的认识到全面的认识,从肤浅的认识到深刻的认识;从总体上说,是“实践——认识——实践”、“个别——一般——个别”、“具体——抽象——具体”、“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带领学生简约地重复前人的认识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跨越人类历史千百年的认识长河。作为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式学习来说,就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周围事物的秘密。科学家的认识是整个人类认识的一部分,认识的过程和方法从总体上说与人类的认识是一致的,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科学家的认识更富于探究性,目的更明确,过程、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探究的效率和正确性更高。科学家的探究,浓缩了人类认识过程和方法的精华,并使其上升到更高的境界。科学探究虽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认知活动,但其精华又是很简练的,那就是:“通过观察收集事实——通过思考对事实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观察或实验对整理的结果进行验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的探究活动虽有不同,但基本的过程是相似的。作为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就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探究事例,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按照科学的过程、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探究周围事物的秘密,从而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什么是科学,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明白了上述原理,我们在设计探究式教学过程时,一定要结合所探究的问题,想想前人是怎样认识这些问题的,科学家是怎样探究这些问题的,有些可以从科学史、科学家的故事中得到启示,有些可以从哲学(自然辩证法、逻辑学等)中得到启示;有些甚至可以从自己的认知经验中得到启示。这些思考,会对我们设计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使设计的教学过程更富于科学性和探究性,更具有逻辑基础,更合理。

(2)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模仿前人探究活动、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无法探究;整个探究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什么事物、什么现象、为什么、什么原因、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怎么办、怎样做、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证明了什么、什么结论、有什么用、有什么新的问题等。

②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大体经过以下阶段:创设情境——根据情境提出探究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猜想——根据问题或猜想制定探究方案——根据探究方案开展观察、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交流、研讨探究结果——总结结论——应用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

③探究式学习过程应该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研讨等活动逐步逼近正确结论的过程,不能一探就知。例如,一提问题就符合课题,一猜想就对、一设计就符合要求、一做就成功、一观察就能获取所需要事实、一验证就符合猜想,一思考就合逻辑、一总结就得出正确结论等。探究过程应有一定的迂回和曲折,不能总是笔直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前人的认知活动和科学家的探究活动。

④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表现在:探究的问题、对问题的猜想和假设,应该尽可能启发学生提出;探究方法、探究材料,应该逐步教会学生自己制定和选择;观察、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取证活动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交流、研讨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范围的参与;探究的结论,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研讨自己得出。此外还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的时间比例要比较大,而且要相对集中、完整(不零碎,呈“块”状安排)。

(3)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教学过程

根据探究式学习的原理和特征,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可以大致归纳为下图。

从这个教学过程的模式图可以看出:这个教学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从有关的事实中提出探究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结果,归纳总结问题的结论——应用所学知识或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同时,这个教学过程也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导入——学习新课——巩固应用”;符合一般认识规律:“个别——一般——个别”、“具体——抽象——具体”、“感性——理性——感性”;符合认知规律:“新信息输入认知结构——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生成新认知结构——应用新的认知结构,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这个过程体现了探究过程、教学过程、认识过程、认知过程的相互融合、相互统一,既有科学性的依据,又有教育学、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从这个教学过程模式图还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思路清晰、阶段分明,不仅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还有多条辅线;在同一阶段有目的相同,形式不同的多种活动可供选择,这就使这个过程具有比较高的概括性,可以涵盖小学科学课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可以适应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使科学探究活动既有规律可循又能机动灵活地进行——有时按直线前进,有时迂回、重复,有时压缩、跨越某个阶段,有时还可能增加某种新的阶段,从而更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科学性和灵活性,避免了探究式教学的教条主义、简单化、一般化。

从这个教学过程模式图还可以看出,思维是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因素,贯彻始终,探究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思维的参与并起决定作用——问题是通过思维提出的,假设是通过思维形成的,方案是通过思维制定的,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交流、研讨更是以思维为主的活动,结论则需要经过深入、广泛的思考才能综合、归纳、概括出。探究式学习需要学习者具有相应的探究能力——猜想和假设的能力、制定探究方案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总结结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思维能力是各种探究能力的核心。只有重视了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式学习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探究式学习就会流于表面、形式主义、走过场。

以上教学过程只是一个基本的过程,还不是具体的可实施的教学过程;因此,它还不能作为写在备课笔记中的教学方案,它只能印在我们脑海里,作为我们设计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的指导。在这个基本过程的指导下,或者说在不违背这个基本过程的前提下,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具体的教学过程会有所不同。例如:教学内容的类型不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就会有所不同,有的需要猜想,有的不需要猜想;有的应该按照分析综合的思路进行探究,有的需要按照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思路进行探究,有的需要按照比较、归纳的思路进行探究等。这样,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主线、结构组成、逻辑顺序就会有所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某一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时,还需要下面的策略。

2.根据教学内容的认知类型设计教学过程的主线和基本结构

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设计教学过程的主线和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主线清晰、结构合理、合乎逻辑,教学才能顺畅。如前所述,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过程的主线和结构会有所不同。决定教学过程主线和结构的不是内容所属的学科,而是内容的认知类型——探究客观事物的秘密和探究做事方法的认知过程会有明显的不同;同是探究客观事物的秘密,探究问题的深度、获取知识的层次不同(形态结构、概念、规律),认知过程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按照这种不同,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形态、构造、性质、变化。如鱼、鸽子、水的性质、各种各样的岩石、种子的构造、土壤的成分、种子的萌发过程、动物的生长变化等。

(2)共同特征。如金属的共同特征、溶解、导体与绝缘体、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弹力等。

(3)规律、原因。如热胀冷缩的规律、光直线传播的规律、雾的成因、风的成因、种子发芽的条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等。

(4)联系。如自然界里水的循环、生物之间的联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水域污染的原因与危害等。

(5)探究某种事情的做法。如辨认方向、制作保温箱、怎样使鸡蛋摔不破等。

此外,还其他一些综合性的内容,如自行车的秘密、关于红薯的探究、玉米减产的原因等。

多数课内容的类型是比较明显的。有些课的内容比较复杂,不只一种类型,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上述结构进行组合。组合可以有详略不同,中心内容、重点内容过程详尽些,次要内容过程可简略些。具体操作时,先根据所需要的主线和结构成分设计一个粗略的教学流程,大体上相当于我们写文章前先列一个详细的提纲。

很显然,文章不能只有提纲,教学过程也不能只有主线和基本结构,还必须充实具体的内容和过程。这就需要下面的策略。

3.精心设计各阶段的教学活动,周密考虑教学实施的相关细节

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实的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材料、教学指导、教学过渡、板书板画、实施细节(如教学材料的布放、教学环境、安全事项)等。

4.对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调整

(1)教学过程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探究、自主、合作、开放、创新等),是否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

(2)教学过程的目的性。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是否把握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有相应措施;是否体现了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3)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性和儿童性。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具有科学性、教学性和儿童性,是否体现了科学性、教学性与儿童性相互统一的原则。

(4)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和顺畅性。教学过程是否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结构成分与逻辑顺序)、过程完整、阶段清楚、步骤分明、连接紧密、过渡自然。

(5)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感染性。教学活动是否有趣味,是否有可能在某个环节形成教学高潮。

(6)教学过程的时间安排。各个教学阶段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师生活动时间比例是否合适,整个过程在既定教学时间内是否能完成。

(7)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是否考虑得已经很周密,是否有导致教学失败、秩序混乱及不安全的因素。

三、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各阶段的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认识来自实践,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教学导入部分,要展现实践中的某种事实,激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探究的问题。这个阶段的教学策略如下。

(1)根据探究的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讲述、阅读、谈话等手段展现相关事实。

(2)展现的事实可以是周围常见的,也可以是特别新奇的。要符合以下标准:与探究的问题有内在联系,不能牵扯得太远,有趣,明显,简练,有内涵(隐含着所要探究的问题,问题是学生不了解、感兴趣、能够探究的,如果包含着多元、多层次的问题更好),不肤浅。

有的教学情境设计得非常巧妙,使教学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很快带入应有的状态,很自然地导入下一个探究阶段。而那些与探究问题无关、牵扯太远、过于繁琐、太难、事实不明显的情境,会使学生一开始就满头雾水,不知道本课要干什么;那些过于简单、肤浅、乏味的情境,则会使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兴趣、注意力分散。

2.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这个教学阶段的意图是:体现探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无法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梳理问题、选择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及相关策略如下。

(1)引导学生针对感知的事物提出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质疑的问题、想要探究的问题等。

①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与胆量——爱动脑筋,爱提问题,敢提问题。为此,要有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正确的与不正确的,有关的与无关的,表达明白的与不明白的,已经解决的和未解决的,乃至可笑的、不可思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爱提问题,敢提问题。

②要通过实际训练、教师指导、相互评价等手段,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提问题,广泛提问题、提与众不同的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清晰地表达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提出问题的教学阶段起到应有的作用,并使教学呈现活跃热烈的场面。

③要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采用适当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对问题进行梳理。

④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涵盖不了本课要探究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探究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列入学生的问题中。

(2)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通过梳理,使繁杂的问题变得有条理,从而突出某些问题,为选择、确定问题做准备。

①采用与学生共同研讨的方式进行梳理。

②有步骤地进行梳理——将无关的问题排除,将不明确的问题明确,将相似的问题归类,将不适于探究的问题转化为适于探究的问题。

③通过板书、课件等形式直观显示梳理的过程与方法。每次都这样做,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确定本课重点探究的问题

①采用与学生共同研讨的方式确定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如果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是本课要探究的问题,则按多数人的意见确定。如果问题比较分散就需要引导,通过对问题层次、逻辑、难易的分析,确定适合本课探究的问题。后一种方法虽然要耽搁一些时间,但更符合科学探究的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把握问题的基本类型——什么样、什么构造、什么性质、怎样变化,什么共同特征,什么规律、什么原因、什么条件、哪些因素,什么联系,怎么做、怎么办。

③多数课确定一个问题。有些课可以确定几个问题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能更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多元性、开放性,并有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④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未列入本课重点探究的问题,适当阐述其理由。例如,有的问题可能在明白了本课探究的问题后会应刃而解,有的问题在后面的课程或其他年级课程中会得到解决,有的问题限于时间课上无法全部探究,可以在课后自行探究,有的问题限于条件或能力暂时还无法探究。

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启示、引导探究的方向。教学中要运用以下策略。

①明确哪些问题需要猜想,哪些问题需要假设。猜想需要的依据较少甚至没有。假设是从问题出发,根据掌握的事实,启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类比、演绎、归纳、想象、联想等思维方法,对问题作出预测性的判断。一般来说,看不到的事情——规律、原因、条件、联系、内部结构等才需要假设;能直接观察到的事情——性状、变化、特征等,不需要假设。

②把握本阶段教学的基本步骤和实施方法。在提猜想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尊重学生的猜想,允许和鼓励不同的猜想,有时教师还特意充当对立面,提出不同的猜想。要与学生共同梳理猜想——将无关的猜想排除,将不明确的猜想明确,将相似的猜想归类,从而使猜想相对集中、更加明确,形成假设。通过研讨,有的课可集中在一种假设,有的课可以有几种假设供学生选择,这样更符合科学探究的实际,并能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③注重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类比、归纳、演绎、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进行假设的能力。为此,不能只注重假设的结果,还要让学生说说“理由”,借此展开假设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教师、其他学生才知道方法对不对、合不合逻辑,以便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和进行指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假设能力。

④把最初的猜想和梳理后确定的假设记录下来,以便在反思阶段更好地回顾自己的认知历程。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绘画。

4.指导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制定探究方案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没有探究方案,探究活动无法进行。制定探究方案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它要解决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材料、按什么程序进行探究的问题,这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结果,需要比较高的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探究方案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探究能力。实施策略如下。

(1)探究方案要尽可能来自学生,根据问题难易、学生能力高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学生完全没有探究经验的问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分步进行;对于有一定探究经验但不多的问题,可以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半独立地制定;对于有比较多探究经验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制定。

(2)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不能针对材料设计方案,更不能针对观察实验记录制定方案。否则是本末倒置的。为此,教师准备的材料、观察记录表等不能出示得太早,否则会有暗示作用。

(3)探究方案是通过研讨方式制定的,根据问题难易和学生探究经验多少确定研讨的范围。一般来说,学生完全没有经验或难度特别大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分步制定的方案,适合在全班范围内研讨;学生有一定经验、可以半独立或独立制定的方案,只需在小组内研

讨。学生虽有一定经验、但难度比较大的方案,可以先在小组内研讨,然后将各组制定的方案在全班交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使方案更加合理、完善、可行。探究经验比较多、难度不大、只需教师提示一下就可以独立完成的方案,只需在小组内研讨,不要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否则,一是会影响探究活动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全班的方案全一样,探究没有新意;二是增加了这个阶段的教学时间;三是探究活动后还要交流结果与方法,造成内容重复、絮叨。

(4)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研讨,教师要深入小组具体了解制定方案情况,根据需要给予必要指导。探究方案的制定大多要经历“没办法——有办法”“不具体——具体”“不可行——可行”“不完善——完善”逐步完成的过程。为此,不能期望学生一研讨就制定出完善的方案,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研讨,并要深入小组具体了解学生制定情况,根据需要给予必要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下一阶段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5)通过实际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制定探究方案的基本知识——探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一个完整的探究方案通常包括以下部分:按照什么思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概括等),用什么方法(观察、实验、查阅、调查等),用什么材料(实物、仪器、代用品等),按照什么程序探究,主要获得什么信息五个部分。每个部分还应有实施的细节和要点,例如:归纳法——是求同归纳还是差异归纳,或者求同、差异共用的归纳;观察——观察什么,到哪里观察,怎样观察、怎样记录等;实验——是取证式实验还是验证式实验,是模拟实验还是对比实验;材料——到哪里搜集,怎样组装、怎样操作、怎样保证效果等。根据探究内容的异同,探究方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同一类型的探究方案思路基本相同。例如:要探究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变化过程,通常是按照分析(观察、比较、分类)综合的思路进行探究,其中的观察、实验是取证式的;探究事物的共同特征,通常是按照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思路进行探究,其中的观察、实验大多是取证式的;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原因、条件、因素通常是按照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概括的思路进行探究,其中的观察、实验是验证式的;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按照分析综合的思路进行探究的,分析时有链接式、环形式、辐射式、对应式等方法。不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就不能制定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

(6)通过实际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制定探究方案的思维方法。一般来说,制定探究方案的过程需要以下思维:根据问题和假设的类型判断方案的类型;经过演绎、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运用移植、改造、重组等方法,制定初步方案;运用发散思维,广泛地选用材料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运用集合思维,确定最佳的方法;运用演绎推理,预想观察、实验中看到的现象等。

(7)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制定与众不同的探究方案,不盲目效仿别人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8)探究方案只需研讨,不需要写下来。

5.组织学生根据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四部分:(1)根据探究方案准备观察实验材料(准备查阅的书报、网络,或前往调查地);(2)开始观察、实验、查阅、调查并记录;(3)整理观察、实验、查阅、调查记录;(4)根据整理的记录进行初步的综合、归纳、概括。这四部分内容通常是在小组内独立并连续进行的。搞好这阶段的教学需要以下策略。

(1)要为学生准备多样性、可供选择的材料。只有这样,探究活动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需要。如果猜想是多元的、方案是多元的,而材料只有一种,那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记录和记录的方法。查阅资料、调查一定要有记录,记录的形式可以多样——摘抄、剪报、复印、摄影等。观察、实验则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记录。需要记录的,记录方式应该尽可能简练,又不限制学生的探究活动,绝不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填写记录上。

(3)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活动的目的、程序、重点、安全等;对一些新的方法、比较复杂的操作,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探究活动才能有目的、有秩序、安全、顺利地进行。

(4)探究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各组学生的探究情况,发现典型,以备重点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只有这样,探究活动和后面的交流活动才能有效进行。

(5)探究活动后,教师应对各组探究情况(方法、态度等)进行简单的评价。

6.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

交流是探究活动的小结和总结结论的准备。交流得好,探究活动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总结结论才能水到渠成。实施时需要以下策略。

(1)交流前,对交流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于观察实验活动,通常要求交流:探究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怎样想到这样的方法的;有什么发现,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对于查阅和调查活动,则要求交流:探究了什么问题,查阅了什么书、报、网络,到哪里、向谁调查,收集到了哪些资料,这些资料说明什么。总之,既要交流探究结果,又要交流探究过程和方法,更要交流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怎样想到这种方法、材料,怎样得出这种结论。②以上内容应该有层次地连贯表达,一个人说不全,同组其他人补充。③根据内容需要选择交流形式——表述、演示、展示相结合。生动的描述、精彩的演示、独特的展示(图、表格、制作),使学生的交流方向明确,交流活动丰富、深刻,并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交流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尽量少插话,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交流活动要点面结合,既抓住典型,又有一定广度(二分之一以上),同时注意反映不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反映全班同学的探究结果。

(3)交流后,引导学生对各组探究情况相互评价、质疑、补充、争论。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与评价能力。

7.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结论

总结问题的结论是探究式学习的成果阶段,根据探究式学习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结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学时需要运用以下策略。

(1)根据问题的繁简确定总结阶段的教学步骤。多数课探究的是一个比较单纯的问题——什么性状、结构、变化、共同特征、规律,因素、联系方法等,教学时围绕这一个问题总结就可以了。有些课探究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分解为二个或三个问题分步总结,例如:建立概念的课,要先总结共同特征,再概括概念。如《食物链》一课,先总结各种生物在食物方面的联系,然后再根据这种联系建立食物链、食物网的模型或概念。

(2)把握总结阶段的思维方法和特点。

①总结是以思维为主的活动,为了使总结活动顺利进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把握总结阶段的思维方法和特点。一般来说,首先要通过独立思考,对各组交流的内容进行判断、鉴别、筛选——哪些是有关的、正确的、表述得比较好的,哪些是无关的、不正确的,表述得不好的,然后对有关的、正确的、表述得比较好的内容,进行再加工。

②加工的方法有时是进一步综合,有时是进一步抽象、归纳与概括,有时还需要想象。

③不要期望学生一下子就总结出全面、正确、精炼的结论,大多要经过从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到正确、不全面、不简练到全面、简练,逐步形成的过程。

(3)把握研讨过程的策略与技巧。

①研讨开始,教师要提出方向明确、能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的问题。问题可以分为两层,先提比较概括的问题——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概括的问题有助于检验和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理解了并能进行总结,那是教学所期望的;如果学生不理解或不能进行总结,再提比较具体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物体具有什么性质、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变化有什么规律?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与什么因素有联系?****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提过于具体的问题,更不能提暗示性的、选择性的、填空式的问题。

②研讨过程中注意以下策略。

·学生发言要有一定代表面,不能有的学生说出了正确的结论马上就停止。

·既要关注学生总结的结论,又要关注结论的形成过程。因此,不仅要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还要问“你是怎样想的”,借此,展开学生的思维,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以便相互评价和指导。

·教师要尊重和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是与教师想法不一样或表达不清的发言;不要过多插话、过早表态和启发。

·鼓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结论,以及同一结论的不同表述。只有这样,学生的想法才能充分表达出来。

·注意发现学生发言中的矛盾,适时引起争论。搞得好,能形成教学高潮。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注意有关的事实,以及面对这种事实应有的思维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朝正确的方向进一步思考。绝不能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

·引导学生对总结的结论及其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同意或不同意哪种结论,谁的想法更合理。

通过研讨,多数问题应有比较明确的结论,并要求学生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不要填空式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达;结论的语言可以是儿童式的,内容应是科学的、完整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形成。

8.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阶段具有检验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实践能力的作用。实施策略如下。

(1)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确定解决问题的类型。

①知识迁移:举例、判断、解释、推想、预测、综合、解决、设计、制作、课后调查等。

②能力迁移:用本课的探究方法解决相似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内容尽可能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3)注意运用变势,打破定势:例如运用非典型材料、事例。

不能单纯重视结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演绎、推理、综合、发散、创新等。为此,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怎么想的。

9.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的收获和表现

通过反思,可以使经历的比较复杂的探究过程更加有条理,朦胧的体验变得更加清晰,不自觉运用的过程、方法、态度变得自觉。因此,反思可以提升学习的收获,特别是在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方面的收获。反思也是一种态度和能力——善于自我总结的态度和能力。

(1)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反思。一般来说,对那些有特别典型的内容、典型的过程、典型的方法、特别有价值的活动,学生有特殊的表现的课,应该开展反思。

(2)根据教学实际安排的反思内容: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方法、态度)?哪方面收获比较大?我们是怎样获得正确认识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运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哪方面做比较好,哪方面不够好?有什么新的问题?

(3)提倡实事求是,反对空谈。

相关文档